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 (2)
小学生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小学生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f1f33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案例以“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文化,增强对校园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4. 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案例实施过程(一)准备阶段1. 确定主题:以“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文化,增强校园认同感。
2. 制定计划: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
3. 收集资料: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访谈等方式,收集关于校园历史、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二)实施阶段1. 校园参观: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校园的建筑、设施、布局等,感受校园的美丽与和谐。
2. 访谈调查:邀请校园内的老师、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
3. 主题班会:以“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为主题,召开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校园故事,表达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4. 手抄报制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校园文化、校园美景、校园活动的手抄报,展示校园的魅力。
5. 环保行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环保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总结阶段1. 成果展示:将学生的手抄报、班级活动照片等成果进行展示,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2.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反思活动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3. 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案例评价(一)学生评价1. 学生对校园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校园认同感。
2. 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综合活动实践教学案例(3篇)
![综合活动实践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69d55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校园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决定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案例以我校七年级学生为实践对象,通过一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构建绿色校园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内容(一)环保知识讲座1. 邀请环保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讲解环保知识、环保政策及环保法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
(二)环保主题班会1. 各班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观看环保视频、讨论环保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学生撰写环保主题演讲稿,进行演讲比赛。
(三)环保手抄报比赛1. 学生以“绿色校园”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展示环保知识和创意。
2. 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和表彰。
(四)环保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活动,如植树、种草、清理垃圾等。
2. 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五)环保宣传周1. 在校园内开展环保宣传周活动,通过展板、海报、广播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
2.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共同营造绿色校园氛围。
四、活动实施(一)准备阶段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 搜集环保资料,准备讲座内容。
3. 设计环保手抄报比赛主题和评选标准。
(二)实施阶段1. 按照活动计划,分阶段开展各项活动。
2. 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定期召开活动协调会,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1.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活动心得。
2. 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报告。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5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f61d89a8956bec0975e3de.png)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5篇)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第1篇:主题:饮食与健康实施学校:吉林省吉林市实验区龙潭双语实验小学学生年级:四年级指导教师:季星一、活动主题的提出儿童的饮食问题一向是所有家长倍受困扰和关注的问题。
有的儿童偏食、厌食、身体瘦弱;有的儿童暴饮暴食、挑食、身体过胖些都引起家长们的忧虑。
于是家长用各种手段去控制儿童饮食,却从不曾想怎样才能引起儿童从对自身的关注,帮忙他们构成自我保健意识。
同时,饮食又是儿童每一天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料,离他们自身很近,但却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就说明了在我国,饮食保健的意识还很淡漠。
综上所述,我想,如果引导学生自我去调查研究饮食与健康的问题,不仅仅能够激发他们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本事,同时又能让学生带动家长,构成饮食保健的初步理念,使活动课程真正起到实际的作用。
所以,我在初步设计了本课的活动体系后,又找来一些学生商谈,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学生对此兴致很浓。
于是,师生共同确定了饮食与健康的主题研究活动。
二、活动具体目标的确定(一)学生经过调研活动,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饮食的营养结构,明白膳食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构成初步的保健意识,养成均衡而又科学的进食习惯。
(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多媒体手段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同时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本事,并以资料为依据构成具有初步理论价值的小论文。
(三)学习配置一些合理有营养的食谱,并能依据食谱制作美味的菜肴,培养劳动技能技巧。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一)启发引导、提出主题以某天的课程作为与学生攀谈的开始:教师发现我们班有许多同学越来越胖,还有一部分同学越来越瘦,想过其中的原因吗?(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我的见解:董佳楠:有的同学总是喜欢吃小食品、吃零食,对身体有害。
李正阳:此刻,人们的生活好了,天天大鱼大肉,吃得太好了,所以胖子就越来越多了。
许策:我不完全同意李正阳的意见,我就很喜欢吃肉,可是你们看我多瘦啊!李正阳:那你的消化系统必须是出毛病了,也许是吸收不好呢?吕金烨:还有一些人发胖是因为吃得太多了,一看见好吃的就吃起来没够,就是吃不喜欢的东西也比别人吃得多。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2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1f3aa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1.png)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教学内容:立纸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作立纸花的整体步骤;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姑娘来了,到处开满了鲜花,你们觉得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立纸花,我们可以用这美丽的立纸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出示课题:“立纸花”。
二、新授1、介绍制作立纸花的整个步骤(1)~(4)将各部件切割、划痕,粘贴后折叠。
(5)~(6)用做好的多个单元组合出各种形状。
(7)完成图。
2、学生动手操作(1)可以独立完成;(2)可以合作完成;(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4、本课小结(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制作立纸花的步骤是什么?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树叶,制作出美丽的树叶画。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讲树叶画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谈话,音乐导入小朋友,秋娃娃像一位调皮可爱的魔术师,她来到农田上,稻子低下了头;她来到果园里,果树笑弯了腰;她来到树林里,梧桐叶子黄了,枫树叶子红了,只有那松柏还是那么苍翠。
秋天多美啊!请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音乐伴唱:《秋天多么美》辨认树叶,了解关于树叶的知识。
秋天的树叶像五颜六色的蝴蝶,长在树上,落到地上。
小朋友们,你们都收集了哪些树叶呢?请你用“()叶是()”的,形状像“()”的句子,介绍自己收集的叶子。
这些美丽的树叶中还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呢!你知道吗?(1)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2)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c3bfe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c.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篇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为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培养学生要有时空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策略,对于实现新一轮课改有着重要的意义。
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不能说课改获得成功;没有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不能完整的理解课改的理念。
”于是,为了更好的深入新课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在慢慢的起步,力争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结出果实。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1、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的处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深层性目标、深层性主题的关系。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认识到新目标、新课题的必然性,并充分肯定其产生的价值。
应该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3、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任何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要整合。
5、以融合的方式来制定三大知识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根据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总和主题或总和项目的形式将三大领域的教育融合在一起,达到总和理想状态。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内容及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方向1、亲身经历、深入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各种人和事,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实施要点:(1)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自主去选择,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回归于生活、回归儿童、回归自然,使学生顺利的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综合实践_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_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99c90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社区环境保护行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通过实际行动,了解社区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进学生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 成立活动小组,明确分工,制定活动方案。
- 联系社区,了解社区环境状况,确定活动主题。
2. 实地调研- 学生分组,分别对社区的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调研。
- 记录调研数据,分析社区环境问题。
3. 问题分析- 学生针对调研结果,分析社区环境问题的原因,如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垃圾处理不当等。
- 结合所学知识,探讨解决社区环境问题的方法。
4. 行动方案- 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行动方案,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
- 确定行动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
5. 实施行动-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行动,如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清理社区垃圾、种植树木等。
- 记录行动过程,总结经验。
6. 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 邀请社区领导和居民观看展示,听取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明确分工,制定活动方案。
- 联系社区,了解社区环境状况,确定活动主题。
2. 实地调研阶段- 学生分组,分别对社区的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调研。
- 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 学生记录调研数据,分析社区环境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让眼睛更明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让眼睛更明亮](https://img.taocdn.com/s3/m/ca826d4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b.png)
活动二 “让眼睛更明 亮”
一、活动主题提出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所关注
的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强调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 界中自己去探究,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 习,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发展良好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面对现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 因为不懂科学用眼造成的“小眼镜”,我们感到 有必要让学生多了解有关眼睛的知识,使学生从 小就相信科学,而“让我们的眼睛更明亮”这一 活动主题正是从这一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发的。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感受做好眼 保健操的重要性。
2、使学生走近生活,了解社会,了解教师学生眼睛 的现状,激发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用眼卫生 的好习惯。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动手、自主质
疑、自主探索、自主评价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启迪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拓展他们的思 维空间,树立创新意识。
良好的用眼习惯
看书写字姿式要端正,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 片刻;不要在光线暗弱及直射阳光下看书, 不要卧床、乘车、走路进看书。身体距离书 桌一拳,食指距离笔尖一寸,眼睛距离书桌 一尺。 眼药包括眼药水和眼药膏,品种很多 ,大部分属抗菌消炎药或含激素的眼药。对 于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我们经常使用的 主要成分为氯霉素的眼药水。 最好是看医生 ,多吃一些有益于眼的实物,养成良好习惯
(二)师生共同评价 综合评议各组活动的实施情况,强调质
性评价,注重过程,体现差异,实现评价主 体多元化,评选出各组在活动表现突出的或 进步较大的同学。
六、活动反思 (一)学生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眼睛的构造及成像有 了了解,知道造成近视的原因及近视的危害; 初步做好正确用眼习惯的计划和保护眼睛的措 施。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e78f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例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等能力。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案例内容(一)活动主题:探索自然的奥秘(二)活动时间:2课时(三)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实验室、校园周边(四)活动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五)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校园周边的自然现象,记录下来。
(六)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有哪些奥秘?我们该如何去探索?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界中的现象进行探究。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方式,了解该现象的成因。
3. 实践探究(1)校园操场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操场的植物、昆虫等,记录下它们的生长规律、生活习性等。
(2)实验室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物理、化学实验,如:观察水的蒸发、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等。
(3)校园周边调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校园周边的生态环境调查,如:调查河流、湖泊、植被等。
4.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兴趣。
四、案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学生对自然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等能力。
2. 教师评价: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3ade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f.png)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创新,小学的综合实践课逐渐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综合实践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探讨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案例一:种植小绿植,体验生命成长活动背景在城市生活的学生往往难以接触到大自然,缺乏对生命成长的直观感受。
为了让学生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责任心,教师可以组织种植小绿植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同时准备种子、土壤、花盆等工具。
种植阶段: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每组负责不同的植物。
他们亲自挑选种子,松土、播种、浇水,并给植物起名字。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数据,如发芽时间、生长高度等,并绘制生长曲线图。
分享交流:每周组织一次分享会,学生交流各自的种植经验和观察发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活动成果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了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神奇。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使他们更加珍惜生命,关爱自然。
通过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案例二:垃圾分类,实践环保行动活动背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垃圾分类成为了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垃圾分类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知识普及: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践操作: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桶,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错误的分类方式。
家庭延伸:鼓励学生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实践垃圾分类,将环保意识传递给家庭。
创意展示:组织垃圾分类创意展示活动,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展示垃圾分类的成果。
活动成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提高了环保意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15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6f91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5.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15篇)案例1:《校园绿化行动》案例名称:校园绿化行动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自愿参与校园绿化行动,种植花草树木,维护校园环境。
实践目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提升校园环境质量。
实践成果:校园环境得到改善,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
案例2:《亲子阅读活动》案例名称:亲子阅读活动实践活动描述:学校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阅读活动,分享阅读体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实践目的:促进家庭阅读,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惯。
实践成果:学生阅读兴趣增加,与家人的亲子关系得到加强。
案例3:《废物回收与分类活动》案例名称:废物回收与分类活动实践活动描述:学生主动参与校园废物回收与分类活动,提高环保意识和废物处理知识。
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研究如何正确处理废物。
实践成果: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废物回收与分类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案例4:《社区志愿者服务》案例名称:社区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描述:学生组织志愿者团队,为社区提供各种帮助,如清洁服务、陪伴老人等。
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实践成果: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区居民对学生的认同度提高。
案例5:《健康饮食教育活动》案例名称:健康饮食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描述:学校组织开展健康饮食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食物,养成健康的饮食惯。
实践目的:促进学生形成健康饮食观念,预防肥胖和营养不良。
实践成果: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提高,学校食堂的菜品选择更加合理和健康。
案例6:《实地考察农田》案例名称:实地考察农田实践活动描述:学生参观农田,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并亲自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采摘。
实践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农田的生产过程,增强对农业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成果:学生对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食物的珍惜程度提高。
案例7:《科学实验探究》案例名称:科学实验探究实践活动描述:开展各类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实践目的: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bb986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7.png)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增加知识、培养能力,并且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下面,我将以小学生小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案例为例来说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小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次到老人院探望活动,小明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小明与其他同学一起参观了老人院,与老人们进行了交谈,并进行了一些小小的表演。
通过这次活动,小明从中获得了很多意义重大的体验和收获。
首先,小明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他深刻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孤独和渴望关心的心情,从而增加了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这种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只有亲身参与实践才能获得。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
在探望老人院的过程中,小明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老人健康、照料和精神需求方面的知识。
通过亲自接触和交流,小明对老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些知识不能仅仅通过书本和课堂学习,而是在实践中加深和拓宽。
此外,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
通过活动,小明学会了与陌生人交往,学会了关心和照顾他人。
他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与老人们沟通,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和表演能力。
这些实践经验为小明今后的社交活动打下了基础。
最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参加过实践活动的小明,对于社会环境、社会规则和社会习俗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经验将有助于小明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能在今后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更加从容。
综上所述,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实践活动,他们可以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拓宽知识面,培养实践和社交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重视和支持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这方面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3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49f0786bec0975f465e2fc.png)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3篇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画说风筝教学设想:每年的三月,正是放飞风筝的好时光,这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
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来到了。
看到同学们进取的筹备着这次活动,我想:中国风筝,绚丽多姿,各具风格,如果能对风筝的起源、发展等各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究,对于风筝文化有更多的了解,那么我们的“风筝节”过的岂不是更有意义吗?由此,我们确定了本课课题。
目的是让学生去了解风筝的历史;了解风筝的制作技巧,从而自我制作风筝,体味动手制作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本事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选择、整理、交流信息的本事,动手操作本事和实践创新本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资料的收集和风筝的制作。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和放飞的技巧。
学具准备:长竹条、宣纸、棉线、胶水、毛笔、颜料、剪刀、小刀、砂纸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制定活动方案一、激趣导入师: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学校立刻就要迎来的“节日”是什么?喜欢玩风筝吗?(生答)师:今日,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风筝的话题。
请你把下头的句子补充完整——我会风筝,我明白关于风筝的。
师:同学们明白的可真不少,今日我们就一齐来画说风筝吧!板书课题:《画说风筝》二、确定课题提问:要想开展我们的活动就要先了解风筝,你们想了解风筝的那方面知识呢?1、请学生说说自我对风筝感兴趣的方面,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课题。
2、学生分组,小组讨论所要研究的资料,确定研究课题。
3、确定的小组活动主题:《风筝的起源》、《风筝的样式》、《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的放飞技巧》、《有关风筝的名人故事》、《风筝的作用》等。
4、小组确定活动主题。
三、制定活动方案1、小组针对小组选定课题确定人员分工。
2、确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小组调查,整理调查资料。
4、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演示文稿、画报等形式。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d9278905022aaea998f0f6b.png)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5篇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案例分析】学生喜爱看动画片,却不太了解动画片,于是在学生对动画片充满兴趣下,产生了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期望经过开展探索动画片的奥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我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综合实践探究活动的,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延展、在本事上得以拓展,这对学生都是有着现实的意义的。
这是一节主题生成课。
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主要有:1.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探讨动画片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动画片的正确认识,并调动学生参与调查实践的热情。
2.经过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主题小组交流拓展延伸的过程,明白主题生成和分解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归纳、讨论等方法。
3.经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接收到更多有关动画的信息,增加知识。
引导学生进取思考,探寻研究小主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归纳问题、提炼主题的本事,发展合作学习的本事,在合作交流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挖掘问题是关键。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对问题的解决始终贯穿在活动的过程之中,所以,确定一个选题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问题性强不强。
如果一个选题不具备问题性,那势必会削弱后续一系列活动的研究性,所以,在主题生成课的教学结构中,寻找问题并将其转化成可行的、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是关键。
这节以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至于要探究什么问题,这个权利教师留给了学生。
但教师在学生挖掘问题时要给予指导。
在提问题过程中,经过思维发散式的头脑风暴,学生提出许多问题,但有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虽然形式多样,问题的指向却大致相同,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将众多的问题进行归类,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类的概念,并能构成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产生了小主题。
而这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出五个小主题,分别是动画片的历史、动画片的影响、动画片的制作、观看动画片的情景、国内国外动画片的比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48091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9.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在小学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希望能给各位老师和家长一些启发。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在一所小学担任老师时组织的,活动的主题是“环保行动”。
我们首先在班级内开展了一场关于环保知识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
接着,我们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校园环境清理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清理环境的辛苦和重要性。
在活动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拾捡垃圾,有的负责记录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还有的负责宣传环保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接下来,我们组织学生们开展了一次“废物变废为宝”的手工活动。
我们向学生们提供了一些废旧材料,如纸箱、塑料瓶等,让他们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有用的物品,如笔筒、花瓶等。
这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环保的乐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我们邀请了一位环保志愿者来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解了更多的环保知识,并分享了一些环保实践的经验。
学生们通过和志愿者的交流,对环保有了更系统和全面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环保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活动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环保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为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
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能多多关注和支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管理我的零花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管理我的零花钱》](https://img.taocdn.com/s3/m/a5b3e9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3.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管理我的零花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管理我的零花钱》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也越来越多;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我思考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管理我的零花钱
2、活动目标:
⑴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⑵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活动形式
⑴、组织形式
①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②邀请家长
⑵、实践形式
①调查访问②研究、设计和劳动③小组合作交流④规划、表达、反思
4、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实际调查、访问,总结交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是校园设计师》精品案例[5篇模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是校园设计师》精品案例[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fe156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是校园设计师》精品案例[5篇模版]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是校园设计师》精品案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是校园设计师》精品案例一、设计背景:现在学校里的一些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随便,在活动时追逐打闹;在厕所墙上乱图乱画等很多不文明现象。
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学习环境是我们每一位师生的责任。
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时刻提醒大家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我是校园设计师》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从学生最了解的校园开始,通过考察,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为某一区域设立校园提示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合作、竞争、创新的意识。
共同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环境。
本活动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实地调查”。
通过分组调查,了解校园哪些地方需要设立提示语标牌,为什么要设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生活环境,善于发现不良的现象。
第二部分,“设计制作提示语标牌”。
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提出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为学校设计校园提示语标牌,通过此项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的责任感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的责任感和审美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文、数学、美术、劳动、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与技能设计制作校园提示语的综合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特点及其作用。
4在学生的精心布置下,创造一个美丽温馨和谐的校园。
三、活动重难点:针对校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提示语。
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材料:各种板材(吹塑纸、泡沫板、纸板、彩色复印纸等)。
学生准备:1.课前调查学校校规、校训和其他提示语的设置情况,并观察了解师生的在校行为。
2.彩笔、尺子、铅笔、剪刀等学习用具。
五、过程设计:(一)情景创设,引入活动主题上课前,教师播放多媒体录像(教师课前录制好的)(内容为:草坪上,小朋友乱踩小草;过道里,小朋友奔跑摔跤;厕所里,洗手后忘关水龙头……)师:你们感觉他们的这些做法对吗?生:不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c8989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6.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希望能给其他老师一些启发。
这次活动是我们学校组织的一次“健康饮食”主题实践活动。
我们首先在课堂上进行了相关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组织学生们到学校附近的菜市场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了解不同食材的来源和特点。
在菜市场,学生们通过观察、询问,了解到了新鲜蔬菜水果的选购技巧,并且学会了如何辨别食材的新鲜程度。
接下来,我们组织学生们回到学校,进行“健康午餐”活动。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份健康午餐菜单,并到食堂实际操作。
在设计菜单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考虑到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以及食材的新鲜度和季节性。
在实际操作中,他们需要亲自动手,学会简单的烹饪技巧,并且要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最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健康午餐”品尝活动。
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午餐拿到食堂与同学们分享,大家一起品尝并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健康饮食的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https://img.taocdn.com/s3/m/07cfcab705087632311212f4.png)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学校:实验二小姓名:吴敏一、指导思想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充分体现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自动积极的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强调合作精神,使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设计理念三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喜欢大自然,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喜欢做自己没做过的事,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看到自己的成功。
因此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走进秋天》为主题,来启发学生体验、感受秋天的美,体会丰收的喜悦之情。
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观察、表达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课程目标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实地考察,动手制作标本、树叶贴画、摄影绘画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丰富学生的心灵,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4.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四、活动具体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具体目标:建立研究小组撰写方案准备实施活动重点难点:研究方案的撰写活动时间:1——3周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画谜:秋师:秋天已经来了,你喜欢不喜欢秋天呢?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师:有的同学喜欢秋天,有的不喜欢,但是秋天可不管这些,它就这样来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一下这个美丽的季节。
(板书课题:走进秋天)二、引导学生提问,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研究子课题。
关于秋天,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或者你想在秋天里做些什么呢?(秋天的气候变化、秋天里植物的变化、秋天里动物的行为、秋天的果实、秋天的诗词文章、秋天的节日活动……)归纳子课题。
三、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指导研究方法。
1. 出示并指导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表略)2.对于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们怎么来找答案呢?⑴问;⑵查(电脑、书籍、报刊);⑶亲自观察和收集(实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免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免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2f9cf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7.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免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免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篇一1、采用“过家家”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形式参与活动的进取性。
帮忙学生了解有关社会生活的小常识。
2、经过形式扮演“小顾客”和“售货员”的活动,帮忙他们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了解售货员的辛勤工作为我们供给了许多方便,我们应当尊重他们。
使学生明白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社会关系。
解有关社会生活的小常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一、导入。
根据学材所给的资料背景顺序,再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了解文具商店,明白他们身边常用的文具是从哪来的。
二、活动过程。
1、发现问题。
(说一说、试一试)(1)“说一说”要求根据背景资料所给的资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上图是卖什么的商店?”“你去过的文具店都卖什么文具?”(2)“试一试”要求学生根据自我的生活经验,把能从文具店买来的物品勾画出来。
使学生原有的内部知识得以外显出来。
2、提出问题。
(说一说)分组讨论:开个文具商店都需要哪些条件。
供给再共同探讨怎样办出特色文具店,什么样的售货员是顾客最喜欢的等问题,共同分享自我的智慧与创造。
3、解决问题。
(玩一玩)由学生自由选择来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在活动中,经过学生扮演主角,使他们能够了解售货员的辛勤劳动,从而尊重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争当一名礼貌小顾客;在扮演主角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有关社会生活的小常识。
4、交流与反思(议一议)。
重点放到主角的评论上,如:怎样当好一名售货员、做什么样的小顾客最礼貌等。
明白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理解、互相帮忙、互相服务。
三、活动评价。
经过自评和互评,进一步明确售货员与顾客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鼓励那些有所创新的学生。
四、活动延伸。
由学生亲自、独立买一回文具。
便于学生再次熟悉社会生活中买东西的“学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免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篇二1、明白注意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够防止受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开展“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因为儿童非常喜欢看动画片。
从选题“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起点,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选题以可行性,可操作性为关键”的标准来看,这是一个很适合学生探究的课题。
反思这节“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主题生成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
活动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始终是兴致勃勃,他们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当活动总结谈收获体会时,学生一个个喜笑颜开,他们得意地说着自己所得所感,学生主动、合作、自主,从生成主题——分解主题——选择主题(分组)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体验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所以整节主题生成课中,学生积极、气氛热烈。
2、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变传统的结论式学习为过程性学习,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的课题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生成的,学生对这主题充满兴趣,学生在活动中是主动的。
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强调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在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和要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3、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在主题生成课上,所有老师一系列活动的功能指向是为学生活动提供支架,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帮助。
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兴趣,以老师为导,学生为主,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培养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小组合作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在生成主题、提出问题、分类问题、归纳小主题、选主题分小组、选组长定组名编口号等一系列的活动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点、让学生喜欢说、喜欢问、喜欢想、喜欢选、喜欢编,这让学生深深地感到他们是综合实践的小主人,参与实践,他们作主,老师只作指导。
4、教师得到锻炼。
作为教师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
综合实践课程的选题很重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抓住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选择探究课题。
活动时,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实际情况适当分组,引导他们在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努力,这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但是,在课程执行的过程中,我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和难度。
教师要设计整体的活动计划,在活动方案中要对学习内容、目标要求、组织方式和时间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组织实施活动课程过程中要提供意见指导。
要把握研究进度,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因此,该课程的实施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课后思考: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提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对动画片的综合实践主题都很感兴趣,但是话题一出,个别学生就在旁边说他自己的动画片,没有注意参与到老师的引导中;学生对于如何提问题不太懂,提问题的涉及的面不广,有时会提出一些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在主题生成课对学生提问题方法指导,尤其对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综合实践,非常重要。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提问题?这是我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分解主题1.引导思考,发散提问师:“动画片”里的确有很多值得大家探讨的东西,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生1:我们可以调查一下,看看同学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什么。
生2:动画片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生3:我想了解一下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
生4:我想知道哪些动画片适合我们小学生看。
生5:动画片经过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生6:我想知道国内和国外的动画片有什么异同?生7:动画片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师:看来,同学们对“探究动画片的奥秘”这个主题都充满兴趣。
现在,老师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尽情地交流,然后提出你们最想研究的问题写在采集卡上。
研究内容调查表我们想了解(研究):师:经过讨论,各个小组最想研究什么问题呢?现在,请各个小组把筛选的问题展示出来吧!生:我们小组最想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小组展示研究的问题)2.分类整理,归纳主题①师:这些问题,大家都想研究吗?学生:想。
②老师指导分类问题。
大家提出的问题怎样解决呢?我们必须通过探究才能找到答案。
我们总不能按问题的数目分成这么多的小组去探究吧!现在,我们尝试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
希望同学们用明亮的眼睛去看,还用聪明的脑袋去想,哪些问题研究的内容都是关于动画片的同一方面的,我们就把他们归成一类。
③学生尝试分类问题。
④归纳小主题师:大家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起来,就成为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小主题,分别是“动画片的历史”、“动画片的影响”、“动画片的制作”、“ 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国内国外动画片的比较”,我们进行分类研究,这样我们研究起来会比较有针对性。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提炼主题。
本环节最难的部分是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研究的问题。
为达到这一个目的,我引导思考,发散提问:“动画片”里的确有很多值得大家探讨的东西,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这问题让学生广泛发言,我先让个别学生说,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性,增强同组间同学的交流合作。
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自主探讨交流研究问题,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性。
三、选择主题指导分组1、选择主题。
师:你们想探究哪一个小主题?生1:我想“动画片的历史”,因为我想知道动画片何时产生,不断进步的历史。
生2:我想研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我想调查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什么时候看动画片。
生3:我想研究“动画片的制作”。
因为我很想知道别人是怎样制作动画片的,我自己也想动手制作一下。
……师:面对我们提炼出来的5个小主题,有些同学已经认清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研究的主题了。
综合实践是培养我们兴趣的摇篮。
大家就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主题进行分组。
2、自由分组。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活动小主题,然后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组成活动小组,分成了五个小组。
(在学生选题分组时,老师走到学生当中调控,有意识地按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协调每组学生强弱组合,以利于每组活动都能顺利开展。
)3、选组长①学生选出心目中的组长。
师:现在小组分好了,但群龙无首,现在需要一个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好的同学作为小组的组长,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举起你们的右手的食指,一起指向自己心目中的组长。
②教师鼓励组长,并给予任务。
师:请用我们的掌声邀请组长出来,你们有信心组织大家一起探究问题,解决难题吗?组长异口同声:有。
同学们会在活动中支持你们选出来的组长吗?学生:会。
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每一个组长一个任务,组织组员定一个组名编口号,能做好吗?生:能4、定组名编口号①组长组织大家讨论,并填上表格。
“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综合实践活动第()组研究的小主题组长组名口号②小组汇报,展示小组风采。
小组汇报情况如下:“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综合实践活动分组情况小组名称组长研究的小主题小组口号给力小组万亦凡动画片的历史动画片,趣味多!齐了解,解奥秘!勤奋小组区若蕾动画片的影响动画片,影响大!勤奋组,来探索!棒棒小组张梓妍动画片的制作制作动画,新奇好玩!齐齐实践,我们最棒!顶呱呱组邬颖欣观看动画片的情况你看动画,我来调查!齐心协力,我们顶呱呱!能干小组利漪晴国内国外动画片的比较看动画,我喜欢!探动画,我能干!【设计意图】教师协调指导,学生乐在其中。
在选择主题,指导分组的过程中,老师可是一个组织协调者,因为学生年龄还小,能力不强,合作意识较弱,所以老师要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帮助鼓励,协调学生,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定组名、编口号。
首先我按照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将志趣相投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便于活动的开展;然后让学生重新分成的小组再次民主选出组长,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定组名、编口号,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并且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编动作介绍自己的组名、口号,非常有创意,大家都积极快乐地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在活动中,在合作中,孩子们成长了!四、总结,拓展。
1、老师总结,学生谈收获。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勇于提问,自信表现,大胆创作,齐心合力,让老师看到一个全新的你们,真棒!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和同学!师:在这节综合实践里,你有什么样收获和体会?生1:我越得综合实践课很有意思,可以研究我们喜欢的东西,我很喜欢!生2:我在课上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我学会了提问题,比以前大胆了!生3: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在定组名创作口号时,我们一起出主意顺利完成任务了。
生4:今天,我知道了关于动画片的许多知识,同时也知道有许多关于动画片的知识要通过以后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
这都是课本中没有的知识。
以后,我会积极地参与活动。
……2、拓展师:今天,我们生成了“探寻动画片的奥秘”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并确定了五个小主题,分成五个小组进行探究。
接下来,各小组将会在下节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问题,设计活动,制定方案。
以后并按照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相信通过亲身体验,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案例分析】学生喜爱看动画片,却不太了解动画片,于是在学生对动画片充满兴趣下,产生了“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希望通过开展探索动画片的奥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综合实践探究活动的,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延展、在能力上得以拓展,这对学生都是有着现实的意义的。
这是一节主题生成课。
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主要有:1.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探讨动画片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动画片的正确认识,并调动学生参与调查实践的热情。
2.通过“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主题——小组交流——拓展延伸”的过程,知道主题生成和分解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归纳、讨论等方法。
3.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接收到更多有关动画的信息,增加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寻研究小主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归纳问题、提炼主题”的能力,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挖掘“问题”是关键。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对问题的解决始终贯穿在活动的过程之中,因此,判断一个选题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问题性强不强。
如果一个选题不具备问题性,那势必会削弱后续一系列活动的研究性,因此,在主题生成课的教学结构中,寻找问题并将其转化成可行的、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是关键。
这节以“探寻动画片的奥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至于要探究什么问题,这个权利老师留给了学生。
但老师在学生挖掘问题时要给予指导。
在提问题过程中,通过思维发散式的头脑风暴,学生提出许多问题,但有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虽然形式多样,问题的指向却大致相同,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将众多的问题进行归类,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类的概念,并能形成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产生了小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