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03章在线测试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是()A.“普遍性目标”取向B.“行为目标”取向C.“生成性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析】A“普遍性目标”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其古老程度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故选项A正确。

2.下列不属于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目标领域的是()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价值领域D.动作领域【解析】C 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

而选项C中的“价值领域”实际属于认知领域的评价部分,故选项C正确。

3.“生成性目标”取向的本质追求是()A.实践理性B.知识理性C.科技理性D.解放理性【解析】A “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

而选项C中的“科技理性”属于“行为目标”的取向,选项D中的“解放理性”则属于“表现性目标”的本质追求,选项B中的“知识理性”表述不正确。

故选项A正确。

4.提出著名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是()A.艾斯纳B.斯宾塞C.泰勒D.杜威【解析】B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在140年以前就提出了这个著名命题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故选项B正确。

5.下列不属于“行为目标”取向基本特点的是()A.目标预设性B.目标的精确性C.目标的具体性D.目标可操作性【解析】A“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不包括目标预设性。

选项A正确。

6.行为目标取向体现的是()A.实践理性价值观B.唯科学主义价值C.解放理性价值观D.普遍主义价值观【解析】B“行为目标”取向所体现的是“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而选项A中的“实践理性价值观”属于“生成性目标”的本质追求。

选项C中的“解放理性价值观”属于“表现性目标”的本质追求。

选项D中的“普遍主义价值观”实际上是“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

《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二

《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二

本文档集好多份《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请同学们利用WORD的“查找和替换”功能查找答案一般题应该都有了。

“查找和替换”方法:Ctrl+F,“查找下一处”把题目复习几个字(注意不要把括号或横线复制进来)个别题目,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两种答案,注意看清楚选项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2010-01-05 14:34:53| 分类:奥鹏作业|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得分:801. “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D______的观点。

A. 被动适应论B. 主动适应论C. 滞后论D. 超越论满分:2 分得分:22. 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B______。

A. 工作分析B. 课程审议C. 活动分析D. 职业分析满分:2 分得分:23. ____C___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 目标原则B. 量力性原则C. 过程原则D. 思想性原则满分:2 分得分:24. “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A______。

A. 苏格拉底B. 亚里士多德C. 柏拉图D. 黑格尔满分:2 分得分:25. 按照有没有固定的和限制性的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_____B_____。

A. 半封闭性试题B. 开放性试题C. 半开放性试题D. 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试题满分:2 分得分:26. 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_____C______。

A. 从做中学B. 反省思维C. 主动作业D. 问题教学满分:2 分得分:27. “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C____。

A. 巴班斯基B. 布卢姆C.帕克赫斯特D. 瓦根舍因满分:2 分得分:28. 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A______。

A.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 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 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 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满分:2 分得分:29. ______C____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

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第十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对教学环境进行研究的是心理学家(A)A勒温 B布鲁纳 C杜威 D辛克菜2、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自身各种环境因素引导学生接受一定的价值观,是它的(B)功能 A凝聚 B导向 C激励 D陶冶3、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是讲的教学环境的(C)功能 A激励 B健康 C美育 D导向4、(C)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A教学评价 B教育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5、(A)侧重于确定已完成的教学效果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教学评价6、(B)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教学评价7、在现代生产建设中,人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 A)” A管理 B生产 C科学 D教学8、1954年美国学者德鲁克首次提出了( A) A目标管理 B行政管理 C全面管理 D效绩9、学生的学习管理属于( D) A教学管理 B学生管理 C教育管理 D智育管理10、“比年入学,中举考校”出自于( A)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大学》11、教学环境主要指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

这种观点以美国教育家(B)为代表A诺克B勒温C霍利D魏德12、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被称为(C )A校园文化B行为风尚C校风D班风13、世界上最早将评价纳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是(B)A美国的布鲁纳B捷克的夸美纽斯C美国的泰勒D苏联的凯洛夫14、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对教学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的文献是(A )A《学记》B《论语》C《孟子》D《大学》15、确立教学目标的最主要的依据是(D )A教学大纲B教材C学生D教师16、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气氛或班级气氛,(A)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A霍利B弗雷泽C诺克D辛克莱17、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环境,(B)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A魏德B辛克莱C弗雷泽D霍利18、( A )认为,较小规模的班级更有利于学生的不同需要A卡亨B霍利C沃勒尔D诺克19、教学环境的特点除了规范性、可控性和教育性以外,还具有(B)A自发性B纯化性C群体性D潜在性20、亚当斯曾对“秧田式”座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前排到中间地带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他们将这个区域称为(C)A压力区B高压区C行动区D活动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3考核形式: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一份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字数在1000-1500 字),并通过小组讨论征集修改意见。

考核要求:学习者须提交自己的工作报告,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主要内容应包括:1.自己较熟悉并有兴趣作为教学过程改革尝试的某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30分)2.个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情况,并注明一些重要资料的来源。

(30分)3.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归纳小组讨论形成的意见,并提出可以进一步讨论的要点。

(40分)同时,学习者还须提交经小组讨论后自己形成的修改意见。

答案:《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报告》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简述: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补充,具有学校特色,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而、主动地发展。

第一阶段:成立校木课程开发委员会: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大决策,研究制定开发、管理条例,检查、监督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第二阶段:需求评估:我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前期和启动后问卷调查,根据我校校木课程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评估学生、学校及社区的需求,校领导探索出以"情感关怀〃育人模式为主导,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这既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思想及教育特色,又体现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第三阶段:课程目标: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由此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总体目标为: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健全人格,珍爱生命。

学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学会交往,诚实、自信、合作,顾全大局,爱护集体,享受茁壮成长的快乐。

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小编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小编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小编整理)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第—章课程与教学概论一、选择题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A.《教育漫话》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大教学论》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杜威D.凯洛夫 3.()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泰勒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

A.强制性B.自由性C.开放性D.自主性5.“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哲学流派的影响?()A.存在主义B.实用主义C.分析哲学D.语言哲学6.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隐性课程论D.显性课程论 7.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B.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C.卢梭出版《爱弥尔》D.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二、名词解释课程教学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简述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

3.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四、论述题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五、案例分析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

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

……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

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

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

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第一章绪言一、填空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是(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2.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提炼出来的3.《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专著是《雄辩术原理》。

5.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概在(17——19)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6.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7.“传统教学论”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而“现代教学论”则以(杜威)教学理论为代表。

8.人们常把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与此相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

9.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流派有: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以及新近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等等。

10.(20)世纪初期,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课程论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1. 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成果),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泰勒)。

二、简答题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2.简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完整)《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04章在线测试

(完整)《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04章在线测试

(完整)《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0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2、(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3、(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4、(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5、(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央集权机制开发机制即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代理机构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国家权力负责对中小学课程进行统一的研究、编制和推广,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甚至教学材料和考试要求都有统一的规范.Y
正确错误
2、学校自主课程开发机制,也叫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自主开发学校课程。

Y 正确错误
3、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是教育评价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模式,也是最有影响的模式.Y
正确错误
4、校外专家、学生、家长和其他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士都属于辅助人员。

Y
正确错误
5、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

Y
正确错误。

大学《现代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现代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及答案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出自:收藏A.孔颖达B.鲁迅C.朱熹D.孟子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收藏A.赫尔巴特B.斯宾塞C.杜威D.布鲁纳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收藏A.康德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的是:收藏A.蔡元培B.杜威C.赫尔巴特D.古德莱德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教学论学科的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收藏A.《教育论》B.《课程》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对课程发展的影响是最持久和最深刻的因素是:收藏A.儿童B.社会C.教材D.知识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课程论学科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收藏A.《普通教育学》B.《教育论》C.《大教学论》D.《课程》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大教学论》是哪年出版的?收藏A.1700B.1632C.1806D.1890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课程》的作者是:收藏A.康德B.博比特C.赫尔巴特D.杜威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出自:收藏A.赫尔巴特B.斯宾塞C.古德莱德D.杜威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教学评价的功能包括:收藏A.诊断功能B.调节功能C.发展功能D.导向功能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B C D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为:收藏A.学制B.儿童C.课程理论D.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C D属于科学主义教学论流派的是:收藏A.程序教学B.教学最优化C.结构主义D.暗示教学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B C教学设计的依据有:收藏A.学生的特点B.教学的实际需要C.教材的特点D.教师的经验E.现代教学理论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B C D E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包括:收藏A.意识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D.认知领域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C D确定课程目标应注意的哪三个问题?收藏A.学制B.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及答案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及答案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第十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对教学环境进行研究的是心理学家(A)A勒温B布鲁纳C杜威D辛克菜2、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自身各种环境因素引导学生接受一定的价值观,是它的(B)功能A凝聚B导向C激励D陶冶3、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是讲的教学环境的(C)功能A激励B健康C美育D导向4、(C)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A教学评价B教育评价C形成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5、(A)侧重于确定已完成的教学效果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发展性评价D教学评价6、(B)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发展性评价D教学评价7、在现代生产建设中,人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A)”A管理B生产C科学D教学8、1954年美国学者德鲁克首次提出了(A)A目标管理B行政管理C全面管理D效绩9、学生的学习管理属于(D)A教学管理B学生管理C教育管理D智育管理10、“比年入学,中举考校”出自于(A)A《学记》B《论语》C《孟子》D《大学》11、教学环境主要指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

这种观点以美国教育家(B)为代表A诺克B勒温C霍利D 魏德12、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被称为(C)A校园文化B行为风尚C 校风D班风13、世界上最早将评价纳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是(B)A美国的布鲁纳B捷克的夸美纽斯C美国的泰勒D苏联的凯洛夫14、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对教学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的文献是(A)A 《学记》B《论语》C《孟子》D《大学》15、确立教学目标的最主要的依据是(D)A教学大纲B教材C 学生D教师16、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气氛或班级气氛,(A)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A霍利B弗雷泽C诺克D辛克莱17、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环境,(B)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A魏德B辛克莱C弗雷泽D霍利18、(A)认为,较小规模的班级更有利于学生的不同需要A 卡亨B霍利C沃勒尔D诺克19、教学环境的特点除了规范性、可控性和教育性以外,还具有(B)A自发性B纯化性C群体性D潜在性20、亚当斯曾对“秧田式”座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前排到中间地带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他们将这个区域称为(C)A压力区B高压区C行动区D活动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测试及答案阶段二(第3-4章)

《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测试及答案阶段二(第3-4章)

《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测试及答案阶段二(第3-4章)一、单项选择题1、()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课程目标D、课程与教学目标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

2、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的一个范例。

A、“普遍性目标”取向B、“行为目标”取向C、“生成性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正确答案:B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3、“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B、普遍性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D、行为目标取向正确答案:D解析:梅杰认为典型的“行为目标”应该这样陈述:“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4、“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布卢姆C、艾斯纳D、斯腾豪斯正确答案:B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5、下面关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识中,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A、“教育目标分类学”应摆脱心理学,以社会学为基础B、“教育目标分类学”确立了“能力本位”的教育价值观C、“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目标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创造了条件D、“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各目标彼此间的界限不十分明确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目标分类学要符合心理学原则,所以A错误。

6、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教育目标中,()的目标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

A、“知识”B、“评价”C、“领会”D、“分析”正确答案:A解析:知识的目标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

7、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学的是()。

A、斯腾豪斯B、艾斯纳C、哈罗D、布卢姆正确答案:C解析:“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学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哈罗和辛普森分别于1972年所作出的分类。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答:“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下面有包含有“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等三级学科)”。

2.请综述学术界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就“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为题,结合实例发表自己的见解。

答:对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认识大体有三种观点: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教学论和课程论相互独立、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1要真正理解、科学评价这些模式和观点,只有从学科发展的历史和教育学科体系来全面认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课题。

答:略。

思考与练习1.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最终所要实现的东西。

它对教育工作有导控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受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单纯从社会的需要去确定教育目的,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这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单纯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或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去确定教育目的,片面注意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这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这两种理论均失之偏颇。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两种功能是不可分割的连在一起的。

因此教育目的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的个人发展价值取向是有机的统一起来的。

此外还有教育生活论与教育谋生论。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是什么?答: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主要有:(1)课程与教学设计要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2)课程与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材料,好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密切关系,并对学生情感的丰富和理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课程与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课后习题(课程与教学目标)【圣才出品】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课后习题(课程与教学目标)【圣才出品】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课后习题(课程与教学⽬标)【圣才出品】第13章课程与教学⽬标⼀、单选题l.最早提出“课程⽬标”的是()。

A.格朗伦B.塞勒C.博⽐特D.斯腾豪斯【答案】C【解析】课程与教学⽬标的提出及其定义,经过了长期的认识过程,⾄今仍然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美国学者博⽐特最早在其被誉为“课程论诞⽣的标志”的《课程论》著作中提出了“课程⽬标”。

2.课程与教学⽬标的主要功能是()。

A.激励、导向和标准B.激励C.标准D.导向【答案】A【解析】课程与教学⽬标的功能,是课程与教学⽬标的特殊结构对社会和⼉童的发展所产⽣的作⽤和影响。

它具有三⼤主要功能:激励、导向和标准功能。

3.布卢姆等⼈将认知领域的教育⽬标分为识记、领会、应⽤、()六个层次。

A.分析、综合和练习B.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和品格形成C.分析、综合和评价D.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作【答案】C【解析】布卢姆等将教育⽬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标有识记、领会、运⽤、分析、综合和评价。

4.布卢姆等将情感领域的教育⽬标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五个层次。

A.分析、综合和练习B.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和品格形成C.分析、综合和评价D.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作【答案】B【解析】布卢姆等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由低到⾼将情感领域的教育⽬标分为五个层次,包括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和品格形成。

5.⾟普森将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标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六个层次。

A.分析、综合和练习B.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和品格形成C.分析、综合和评价D.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作【答案】D【解析】⾟普森将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标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作。

6.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中,学会学习的核⼼成分是()。

A.智⼒技能B.动作技能C.认知策略D.⾔语信息【答案】C【解析】认知策略指是学⽣借以调节他们⾃⼰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是学⽣操纵管理⾃⼰学习过程的⽅式,是学⽣学会如何学习的核⼼成分。

17春北航《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

17春北航《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

17春北航《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2017秋17春北航《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各种因素中()以有效发挥教学手段为目的。

A. 教学任务和目标B. 学习者因素C. 教师因素D. 其他因素正确答案:2. 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A. 杜威B. 洛克C. 凯洛夫D. 赫尔巴特正确答案:3. 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一般分前言、()、实施建议、附录等四部分组成。

A. 课程内容B. 课程目标C. 教学功能D. 教学模式正确答案:4. 下列哪些不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A. 整体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发展性原则正确答案:5. 运用谈话法的关键是教师要()A. 善于提问B. 做好谈话后总结工作C. 运用启发性谈话D. 设计好问题正确答案:6.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A. 学习者的需要B.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C. 学生的知识经验D. 学科的发展正确答案:7. 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是()A. 《普通教育学》B. 《教学与发展》C. 、《大教学论》D. 《民主主义与教育》正确答案:8. “非指导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A. 斯金纳B. 赞可夫C. 罗杰斯D. 布鲁纳正确答案:9. ()原则是选择教学手段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A. 教学最优化原则B. 健康和安全原则C. 经济性原则D. 综合性原则正确答案:10. 校本课程属于()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社会课程D. 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正确答案:11. 下面哪一项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关键()A. 备课B. 课外辅导C.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 上课正确答案:12. 西方古代主导的课程—“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音乐、天文和()A. 代数B. 比喻C. 会意D. 几何正确答案:13. 认为课程的实践表现形式有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的是()A. 杜威B. 泰勒C. 斯宾塞D. 古德莱德正确答案:14. 以“儿童中心”和“从做中学”为基础构建了他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是()A. 杜威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苏格拉底正确答案:15. 制约教学手段现代化最现实的社会因素是()A. 技术的发展B. 政治因素C. 文化因素D. 经济因素正确答案:北航《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二、多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测试三(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测试三(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测试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A2. B3. D4. A5. A6. B7. C8. B9. D 10. A 11. D 12.D 13. B 14. A 15. C 16. B 17. A 18. B 19.B 20.C 21. A22. A 23.A 24. C 25. D 26.C 27. D 28. C 29. B 30. 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如下六个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32.简述在按照目标模式进行的课程开发中,如何确定教育目标。

(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对学习者的研究,是经由两个步骤而实现的:一是了解学生现状;二是把学生的现状与可接受的常模作比较从而找出差距。

(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生活情境与学习情境在许多方面明显相似;为掌生提供将校内所学内容应用于校外生活领域的练习。

因此,教育目标中应合理地反映校外当代生活的内容。

(3)学科专家的建议。

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的看法,是要求学科专家站在学科的立场上、从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出发而提出教育目标的。

33.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34. 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

(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完整word版)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编制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编制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第三章课程编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A.《课程》B.《经验课程论》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儿童与课程》答案:C2.哪一项不是泰勒认为的确定教育目标的来源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D.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答案:B3.哪一项不是泰勒认为的组织学习经验的准则A.阶段性B.连续性C.顺序性D.整合性答案:A4.关于“泰勒原理”,有如下说法:①教育目标的设定不需要考虑学生的需要;②教育目标的表述方面可以只有行为这一维度;③学习经验的选择必须使学生有机会实现;④阶段性不是组织教育经验的准则;⑤学习经验的组织结构不需要分层次;⑥不同的学习经验需要设立不同的评价情境;⑦评价手段应当符合客观性、信度、效度这样一些基本准则;⑧评价仅仅是对课程的终结性判断。

其中,说法全部错误的是A. ①③⑤⑥B. ①②⑤⑧C.②④⑦⑧D. ②③⑥⑧答案:B5.关于课程内容,有如下说法:①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是课程内在结构的核心部分;②课程内容不包括教科书;③课程计划是学校办学的基本依据;④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和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⑤地方教育部门可以制定和颁发课程标准;⑥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基本相同;⑦课程标准不规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⑧课程标准不指导具体的教学实施。

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 ①③⑤⑦B. ①③④⑥C.②③⑤⑦D.②④⑥⑧答案:B6.课程内在结构的核心部分是A.课程评价B.课程目标C.课程内容D.课程实施答案:C7.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三个领域A.态度B.动作技能C.行为D.非认知答案:B8.课程结构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可转换性和可度量性。

A.可描述性B.全面性C.有序性D.结构性答案:C9.课程结构的数量化表现方式不包括A.数字表达式B.时间表达式C.分值表达式D.描述表达式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1.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于年撰写的《》。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及答案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第十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对教学环境进行研究的是心理学家(A)A勒温B布鲁纳C杜威D辛克菜2、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自身各种环境因素引导学生接受一定的价值观,是它的(B)功能A凝聚B导向C激励D陶冶3、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是讲的教学环境的(C)功能A激励B健康C美育D导向4、(C)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A教学评价B教育评价C形成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5、(A)侧重于确定已完成的教学效果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发展性评价D教学评价6、(B)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发展性评价D教学评价7、在现代生产建设中,人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A)”A 管理B生产C科学D教学8、1954年美国学者德鲁克首次提出了(A)A目标管理B行政管理C全面管理D效绩9、学生的学习管理属于(D)A教学管理B学生管理C教育管理D智育管理10、“比年入学,中举考校”出自于(A)A《学记》B《论语》C《孟子》D《大学》11、教学环境主要指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

这种观点以美国教育家(B)为代表A诺克B勒温C霍利D 魏德12、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被称为(C)A校园文化B行为风尚C 校风D班风13、世界上最早将评价纳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是(B)A美国的布鲁纳B捷克的夸美纽斯C美国的泰勒D苏联的凯洛夫14、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对教学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的文献是(A)A《学记》B《论语》C《孟子》D《大学》15、确立教学目标的最主要的依据是(D)A教学大纲B教材C 学生D教师16、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气氛或班级气氛,(A)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A霍利B弗雷泽C诺克D辛克莱17、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环境,(B)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A魏德B辛克莱C弗雷泽D霍利18、(A)认为,较小规模的班级更有利于学生的不同需要A 卡亨B霍利C沃勒尔D诺克19、教学环境的特点除了规范性、可控性和教育性以外,还具有(B)A自发性B纯化性C群体性D潜在性20、亚当斯曾对“秧田式”座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前排到中间地带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他们将这个区域称为(C)A压力区B高压区C行动区D活动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课程与教学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被称为进步主义教育之父的人是()A:帕克B:克伯屈C:杜威D:泰勒答案:A2.关于“课程”,有如下说法:①对课程内涵本身的歧见,会导致课程实践重心的摇移;②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时期;③斯考特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④课程必须追求精确的定义;⑤在西方,课程最早起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⑥课程的理解是分层次的;⑦课程定义的产生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⑧课程定义的确定和哲学没有关系。

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①③⑤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⑥D:②④⑥⑧答案:C3.课程与教学关系中,“包含模式”的情形有()A:大课程小教学B:大教学小课程C:课程与教学互为反馈D:课程、教学相对独立答案:AB4.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讲授的活动。

()A:对B:错答案:B5.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学记》中提出的下列思想中,属于课程思想的是()。

A:藏息相辅B:温故知新C:因材施教D:学思结合答案:A2.《学记》中提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论述的是()。

A:国家课程体系B:国家教师体系C:学校教育制度D:学校教学体系答案:C3.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这一课程与教学流派是()。

A:永恒主义流派B:人本主义流派C:结构主义流派D:要素主义流派答案:A4.经验主义课程主要实施形态是()。

A:大概念教学B:主动作业C:探究学习D:项目学习答案:B5.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有()。

A: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B: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C: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心理学D: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答案:ABC第三章测试1.教育目标和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样的()。

A:对B:错答案:B2.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是()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第3阶段测试题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下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第十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A弗雷泽 B诺克 C霍利 D布鲁纳2、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的过程A数值判断 B综合判断 C分析判断 D价值判断3、()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做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据。

A发展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4、()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A总结性评价 B发展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5、()是合理安置学生,考虑区别对待,采取补救措施的评价A总结性评价 B发展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6、最早提出“儿童管理”的概念的是()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孔子 D陶行知7、德鲁克在()书中,首次提出目标管理A《管理的实践》 B《管理学》 C《学校管理学》 D《教育学》8、()指班级成员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A班风 B约束力 C规范 D群体气氛9、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气氛属于()课程A显性 B隐性 C学科 D综合10、以下()属于阶段性教学常规管理工作A编制课表 B备课 C上课 D升学教育11、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首先要有正确的()A学习质量观 B教育质量观 C教学质量观 D学生观12、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要科学性,二要(),三要有稳定性A可行性 B有效性 C实用性 D教育性13、学科()计划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层管理,是教学工作计划的“前沿阵地”A教学进度 B教学过程 C课时 D单元14、学籍管理属于()组织管理A常规性 B环节性 C经常性 D阶段性15、()是学校的教学最基层组织A教学班 B小组 C个人 D团支部16、“亲其师,信其道”出自()一书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17、期望效应又被称之为()效应A罗森塔尔 B雅各布森 C曾因 D第一印象18、20世纪30年代,美国()首次把评价纳入到教学过程A泰勒 B布鲁纳 C诺克 D布卢姆19、评价标准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衡量评价对象达到指标要求的尺度,又称()A权重 B标度 C加权 D等级20、在常用的方法中,观察法和访谈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的方法A定性 B定量 C主观 D客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教学环境除了具有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外,还具有()A陶冶功能 B激励功能 C健康功能 D美育功能 E智育功能22、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的一般原则是()A教育性 B科学性 C实用性 D规范性23、教学环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社会性 B规范性 C可控性 D纯化性 E教育性24、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是()A目的性 B方向性 C科学性 D全面性 E教育性25、教学评价的功能除了诊断、反馈功能以外还有()A定向 B证明 C教学 D管理26、我们一般认为形成性评价有以下用途()A改进学生的学习 B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C强化学生的学习 D给教师提供反馈27、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A专家意见法 B特尔斐法 C评价法 D层次分析法28、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用途有()A改进学生的学习 B为学生的学习 C强化学生的学习 D给教师反馈29、以下属于试卷编制的主要原则有()A高效度 B高信度 C教育性 D经济性30、诊断性评价对分数的解释常用()A常模参照 B目标参照 C素质参照 D结果参照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现代教学设计第3章在线测试答案

现代教学设计第3章在线测试答案

《现代教学设计》第03章在线测试
A B
C D
模式中,B
A B
C D
模式与马杰提出的三要素相比,多了哪个要素?
A B
C D 、在一个教学目标中,哪个要素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可省略?
A B
C D 、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是什么?
A B
C D
D、动作技能
E、情感
2、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那几个层次?
A、识记
B、领会
C、运用
D、分析
E、综合
F、评价
3、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E、态度
4、马杰(Robert Mager)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
A、教学对象
B、行为
C、条件
D、标准
5、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A、归类分析法
B、层级分析法
C、信息加工分析法
正确错误、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智慧技能的最高形式是规则。

正确错误、可以通过领会、转化、推断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
正确错误、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正确错误、教学目标不能成为学习目标。

正确错误。

课程与教学论在线练习

课程与教学论在线练习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D在课程研制模式中大力倡导目标模式的美国学者是A.泰勒B.司腾浩斯C.沃克D.施瓦布答案:A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型是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他评价D.元评价答案:A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A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答案:A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

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A.“文化要素”B.经验为核心C.社会问题为中心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答案:B“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答案:A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A.哲学基础B.社会学基础C.心理学基础D.自然科学基础答案:B“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B.教师、学生、教材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D.教师、学生、环境答案:A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A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C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C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0、(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观点,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以下类型:ABCD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ABC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科的发展
D、学制
3、确定课程目标应注意的哪三个问题?ABC
A、知识的价值何在。

B、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C、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D、学制
4、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有:ABCD
A、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B、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C、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D、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5、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ABCD
A、注重基础性
B、贴近社会生活
C、尊重学生经验
D、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Y
正确错误
2、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层次,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起着统帅、支配、制约的作用。

N
正确错误
3、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
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Y
正确错误
4、施瓦布把学习者、教师、教材、环境看作课程组织的四大要素。

Y
正确错误
5、古德莱德把课程的要素划分为范围、连续、序列、整合等四个方面。

Y 正确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