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新人教版

大雁归来

教学建议:这篇文章是一篇翻译过来的文章,并且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所以有些句子不是那么好理解。老师可以先跳开这一问题,从作者对于大雁形象的描写、对大雁的情感的表达,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出发来讲授。整体讲授完毕后,再和学生一起探讨难以理解的句子。老师最好尽量搜集大雁的图像资料,布置在教室里。也可以轻轻地放音乐。

教学示例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筛选、整合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本文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浪漫情怀。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意识,建立对大自然万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于大雁的情感。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大雁归来

作者:利奥波德

第一课时

目录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雁

三、解读课文,想象雁语,感受大雁形象

四、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筛选、整合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

一、导入新课

横跨大洋,飞跃大海,穿过黑夜,冲破雾霭,只为会到你的身边。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美国作家利奥波德,通过对大雁长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收获了许多感悟。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大雁归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雁

同学们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从文章中,你获得了哪些大雁的知识?

3月大雁归来,预示着春天也就到来了。(1段)

大雁定期迁徙(2段)

11月份大雁南飞,飞行路线是笔直的。(3段)

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7段)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8段)

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9段)

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10段)

每年三月,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进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12、13段)

三、解读课文,想象雁语,感受大雁形象

1.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许多大雁的知识,还集中描写了大雁的鸣叫声,请同学们把它们勾画出来。

【请大家前后排小组合作,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来“翻译”大雁的语言。(学生讨论,全班交流)提示:要找出所有描写大雁鸣叫的句子,下列句子,要引导学生指出大雁品格。】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④“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⑤“孤雁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

你从中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大雁?友好,活泼,热情好客,聪明,重情义

【如果没找全:老师也发现了一处,我们来交流一下。】

2.补充大雁的形象

【通过刚才同学们对大雁鸣叫声的想象,我们感受到了大雁的美好形象。】

那么除了以上分析之外,我们还能从文中感受到大雁的哪些美好之处?

2段通过对比表现大雁的勇敢;

3段“坚定不移”

11段“联合观念”——团结;“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勇敢坚定

小结:这样的一群大雁,他们活泼聪明,欢叫着带来春天的问候;他们友好热情,呼朋引伴的向天空发出邀请;他们重情重义,为亲人的离去而感伤悲鸣;他们团结勇敢、坚定不移,飞跃千山万水,用生命来实现回归的承诺。大雁的归来,为我们的大地洒下来一首野性的诗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读读写写”栏目下的生字词一遍,并记忆。

2.自然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大雁归来就是他谱写的一曲“野性的诗歌”。现在请同学们也用你的笔,来抒写一首和谐自然的赞歌吧。【提示:从文中选取你最欣赏的词语、句子,发挥想象,适当添改,组成一曲和谐自然的诗意赞歌(展示老师示范作品)。】

自然之歌

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 /大雁,从远方归来 /抖落香蒲身上的冬天 /前方,是春的光彩

沙锥鸟舞动翅膀 / 白头翁花处处盛开 / 春天的乐章已经奏响

第二课时

目录

一、研读课文,呼唤大雁归来

二、赏析语言,精彩语句理解

三、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意识,建立对大自然万物的责任感。

赏析本文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浪漫情怀。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语言,精彩语句理解

【文中有很多优美的文句,很值得反复咀嚼。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内容】例句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简析】这句话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例句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简析】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例句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简析】这句话是说,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例句4: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简析】下文说,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和池塘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说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

例句5: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可确实少有。

【简析】单调枯燥的数字”指6只,或6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6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或者成了“心碎的寡妇”,或者成为失去子女的父母,原先就这样推断为此而感伤,六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感伤。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动情。

二、研读课文,呼唤大雁归来

1.作者每次称呼大雁时,前面都有一个修饰语是?(我们)文章还用“我们”称呼了哪些东西?

我们(农场)我们(刚到的客人)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

我们(的大雁集会)我们(的沼泽)

为什么要用“我们”这个词语?(亲切)感觉我们人与自然万物就像朋友、家人一样如此看来,我们人类对待自然万物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如何对待?(平等)

2.在文章中描写的这个平等的大家庭里,除了我们人、大雁、农场、沼泽,还有哪些成员?(沙锥鸟、猫头鹰、美洲半蹼鹬、白头翁花、红翅黑鹂、黑脸田鸡)让我们朗读一下9-10段,感受一下这个大家庭的氛围吧

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氛围?(和谐、温馨、热闹)

什么与什么和谐?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吗?(还有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

3.请大家回过头来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大雁归来》,把它改成《大雁》不是更简洁吗?作者呼唤的仅仅是大雁的归来吗?

作者呼唤的不仅是大雁的归来,还有人类正在失去的美好人性的归来,还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万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的归来。

4.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利奥波德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具有怎样的特点?

他曾经说道:(展示资料)

“人不仅要处理好跟人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还要用道德的观念,对待山、水、草和一切生物,这就是大地伦理学。

“人和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万物和谐共处的时候,我们的大地才是完整的,这样的完整的大地才是产生梦想的大地。”

5.小结: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认为,我们人应该用怎样的观念对待自然?(道德)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处,我们的大地,我们的自然才是(完整的)。这就是作者理想的(家园)(完成板书:“回”字形)同学们,从整体上看,老师板书的线条组成了一个什么字?(回)是的,“回归”,这就是《大雁归来》的真正意义。

板书:人自然

和谐

家完整

道德

人自然

三、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购买《沙乡年鉴》,完成其他篇目的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