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复习资料.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政策学
【注意点:人章节,小点,不确切】
第一章导论
1. 识记:政策、农业政策、农业、市场失灵的含义。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2•领会: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
市场失灵原因:①市场机制木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
②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
③自然垄断的存在
④信息不对称
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必要性:1 rh于市场失灵的存在2政府干预的基木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缺陷: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
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与市场机制完全相容。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而每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不了解实际情况或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方法都有可能导致政策的失败。
3•掌握: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的特点: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其他特点如:土地不可替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吋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体积大,价值低,易腐烂,难储运;农业生产单位往往是一家一户等等。(补充:经济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过程屮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周而复始,不断更新,包插物质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依靠其新陈代谢机能,借助口然力和外界环境条件,通过生长发育和繁
衍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使自身不断更新繁衍的过程。)
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同吋也是最古老最基础的部门。
农业的作用:①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②为经济发展做出要素贡献
③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市场
④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⑤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4•熟练掌握:农业政策的重要性、政策干预的手段与内容。
农业政策的重要性:
政策干预的手段与内容:手段有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内容包括:①为农民提供直接补贴②提供农业信贷服务③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④提供农业教育的科技服务⑤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
⑥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⑦实施食物分配计划
第二章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
1・识记:经济福利、社会福利函数、帕累托最优、政策决策模型、价值分析与规范分析。经济福利(P16);社会福利函数(P16);帕累托最优(P18);政策决策模型(P21);价值分析与规范分析(P27):价值:是一定主体所具有的不依具体情况的改变而转移的期望,肯定,支持和反对,讨厌,放弃事物的评价标准。政策分析中的价值分析,是考察个人和社会价值观念以及价值规范,并确定价值准则的研究任务与过程规范:是指准则,标准或尺度。规范分析主要是应用演绎推理方法,从抽象的普遍原则出发,得出特定问题的结论。
2. 领会: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的关系,社会福利函数的含义,农业政策分析的具体方法。
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的关系(P16)
社会福利函数的含义(P16)
农业政策分析的具体方法:1社会调查法2历史分析法3结构分析法4模型分析法5 社会实验法6群众路线法
3. 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主要的农业政策决策模型。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条件任何两种商品Z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都是相同的一一交换效率条件;条件之二:任何两种投入耍素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何两种产品都是相同的一一
生产效率条件;条件Z三:任何两种产品Z间边际转换率与它们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一一产量效率条件。
主要的农业政策决策模型:1理性决策模型2渐进决策模型3系统模型4过程模型【公共政策的基本过程大致如下:1社会问题的出现2社会问题的辨识3政策议程的建立4政策规划5政策方案的执行6执行效果的评估7政策调整与改变8政策的终结】5精英模型
4. 熟练掌握: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P14)
委托代理理论:(P14)
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内容:1问题的识别与表述;2收集相关资料3用归纳得出假说,说明资料屮的因果关系或重要模式;4从假说做出演绎,并用试验或收集更多的资料检验演绎结论的止确性;5推理,若得岀结果与演绎一致,则假说得到加强,反Z则须重新考察假说的正确性。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
1・识记:农业政策问题、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方案
农业政策问题:是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
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冃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
农业政策方案(设计):就是在农业政策冃标既定的条件下,寻求与组合可达到目标的农业政策措施和手段.
2. 领会: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农业政策问题的认定,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固定目标法, 引申目标法,农业政策的基本手段,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
农业政策问题通常具有如下内涵:1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2农业政策问题能够被多数人觉察。
3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
农业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问题认定过程一般包括问题察觉,问题界定和问题陈述三个既独立乂联系的阶段。
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1边界分析法2层次分析法3类比分析法4假设分析法
3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通常有两种:固定目标法引申目标法】
固定目标法:即根据现实需要而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一种的方法,其要点是:首先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更高层次的政策目标为依据,借助于比较分析,从而演绎出农业政策目标,然后将目标固定,再据以寻求实现这一冃标的政策,手段,措施。
引申目标法:即根据实际可能来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一种方法,其要点是:首先以可能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