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4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4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圣才出品】

第14章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14.1复习笔记一、改革开放政策下的社会与文学的责任(一)“改革文学”产生的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掀起的改革浪潮重新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文学创作日益兴盛,“改革文学”由此产生。

(二)“改革文学”思潮的兴起1983~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创作高峰,“改革文学”的思潮勃然兴起。

(三)“改革文学”的范围凡是反映这一时期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人的心理和命运变化的文学作品,都属于“改革文学”。

(四)“改革文学”的创作特点作家们对政治生活具有强烈的参与精神,这表现在:1.坚定不移地宣传改革政策的必要与必然;2.注重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利于改革的因素的批判。

(五)“改革文学”的发展阶段1.改革文学的发轫期(1979~1980)(1)主题揭示旧的经济体制、极左政治路线影响与改革家的改革事业的矛盾冲突。

(2)代表作品①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②“开拓者家族”的人物系列——张锲的《改革者》、焦祖尧的《跋涉者》、水运宪《祸起萧墙》、柯云路的《三千万》;③剧作家沙叶新(与李守成、姚明德合作)的六场话剧《假如我是真的》;④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

2.改革文学的第二阶段(1981~1985)(1)主题剖示改革进程的繁难与艰辛,透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造成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

(2)代表作品①长篇小说: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苏叔阳的《故土》、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星》;②中篇小说:路遥的《人生》、矫健《老人仓》、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3.改革文学的第三阶段(1985年后)“改革文学”无法涵盖许多新的现象,因而走向终点。

二、呼唤理想的人民公仆:《假如我是真的》(一)作品概述《假如我是真的》是剧作家沙叶新(与李守成、姚明德合作)于1979年夏创作的六场话剧。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圣才出品】

第6章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6.1 复习笔记一、“双百方针”前后的文艺界思想冲突(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1956年4月下旬,陆定一、陈伯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在科学和文艺事业上应实施将政治问题和学术、技术性质的问题分开的方针,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2.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公开提出这一方针;3.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共中央会议上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标志着“双百方针”的正式实施。

(二)“双百方针”的历史背景1.国内历史背景(1)对阶级斗争状况的估计;(2)对中国面临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的理解;(3)对知识分子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评价的变化。

2.国外历史背景(1)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推动中国决策者们坚定了原来就已存在的冲破苏联模式的立场,加快了寻找中国式道路的探索;(2)苏联文艺政策的调整和文艺思潮的变动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

(三)“双百方针”的虚伪性“双百方针”的表达方式是“含混的诗意化”的,它不采取法律条文的形式来保证文艺和学术的自由,而要采用文学性的语汇来表达、采用政治宣传的方式来展开,本身就包含了政策制定者的暖昧、犹疑心态。

具体表现在:1.“双百方针”从一开始形成就包含了多种解释和自我防御的成分;2.事实上,从“双百方针”倡导的开始,对于学术问题的具体争论都是在最高决策者的干预和控制下进行的,形势的发展很快表明,并非所有的学术问题都是可以随便争鸣的;3.“双百方针”的落实过程一直处于摇摆不定之中。

(四)“双百方针”的成果1.它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以来,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规范下的解放区文学传统间无形中形成的隔阂;2.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3.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圣才出品】

第16章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16.1 复习笔记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影响(一)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引入8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再次进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引入,西方现代文学的译介成为一大潮流,从19世纪末的早期象征主义到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的各种流派,逐渐为中国文坛所知悉。

(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1.“文革”后文学的现代意识产生;2.新的美学原则崛起。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诗歌方面,出现了“朦胧诗”派;(2)小说方面,出现了王蒙的《布礼》、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等优秀作品。

(3)戏剧方面,出现了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编剧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和《车站》等代表作品。

(三)“朦胧诗”派1.“朦胧诗”的得名1980年8月,《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以“叫人看不懂”为由来否定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朦胧诗”因此得名。

2.代表人物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3.创作特点(1)从自我心灵出发;(2)运用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艺术技巧。

二、“朦胧诗”的新的美学追求:《致橡树》与《双桅船》(一)《致橡树》1.作品概述《致橡树》是舒婷于1977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2.主题意蕴诗歌以浪漫的抒情形象表达了爱的宣言——爱不是有所依附或忘我奉献,而是在心灵的默契与沟通中达到相互的理解与信任,体现了作者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追求。

(二)《双桅船》1.作品概述《双桅船》是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2.主题意蕴诗人以隐喻的方式曲折传达出恋爱双方在相互依恋中应自我独立的思想。

(三)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1.多用第一人称;2.注重对思想倾向的追求,有意识地突出了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精神;3.注重以个性化的感觉来凝聚意象,意象明朗、贴近自然,不矫揉造作;4.采用象征主义手法,以隐喻的言辞来营造诗的精神境界;5.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圣才出品】

第5章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5.1 复习笔记一、确立现代历史叙事模式(一)现代历史题材创作1.概述现代历史题材创作是五六十年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创作现象,它是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现代历史题材包括现代战争小说和一般现代历史题材,其创作主流是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2.创作概况(1)突出的艺术体裁——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冯德英的《苦菜花》和《迎春花》、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欧阳山的《三家巷》和《苦斗》、艾明之的《火种》、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红岩》等。

(2)其他文艺体裁①叙事诗有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和《一个和八个》、闻捷的《复仇的火焰》;②话剧有于伶的《七月流火》;③电影有于伶等编剧的《聂耳》、夏衍编剧的《革命家庭》等;④歌剧有《洪湖赤卫队》、在吸取民歌乐曲的基础上创作的现代歌曲《江姐》;⑤除剧本以外,歌词创作也达到了较高的成就。

3.创作发达的原因(1)与当时普遍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有密切关系,大多数作家都自觉将文学创作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使文学作品体现强烈的政治目的;(2)现代历史题材的创作者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虽然这些生活经验经过了时代共名的过滤,但其中描写的具体生活场景和历史场面仍然具有独立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3)现代历史题材创作在新文学史上有比较多的经验积累。

现代历史题材的叙事模式,于“五四”新文学的实践中确立,这对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历史题材创作产生了影响。

(二)现代历史叙事模式及其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1.《子夜》模式,是一种以阶级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并通过人物的阶级关系来展示社会面貌,带有鲜明的中共党史的叙事立场的叙事模式。

这种自觉的党史立场和通过阶级分析来塑造人物典型的创作方法,对五六十年代现代历史小说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23章 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23章 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圣才出品】

第23章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23.1复习笔记一、坚持民间理想的文学创作(一)民间理想主义民间理想主义反映了一种新的叙事立场,指90年代出现的一批歌颂民间理想的作家的创作现象。

(二)“民间”的含义1.“民间”是指中国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文化形态和价值取向;2.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民间”指一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

(三)“民间”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解释1.五六十年代的“民间”,主要表现为某种艺术因素渗透在创作中,稀释了当时对创作干预过多的国家意志和政治宣传功能;2.文革后的80年代的创作中,“民间”常常作为新的审美空间,并以“文化”为特征来取代文学创作中过于强大的政治意识;3.90年代以来,作家们从“共名”的宏大叙事模式中游离出来,他们深深地立足于民间社会生活,并从中确认理想的存在方式和价值取向。

(四)“理想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解释1.五六十年代,所谓的理想主义都是国家意志的派生物;2.“文化大革命”时期,理想主义被“四人帮”统治集团强调到压制人性摧残人性的地步;3.“文革”结束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兴起,人们普遍地对虚伪的理想主义感到厌倦,同时也滋长了放弃人类向上追求、放逐理想和信仰的庸俗唯物主义;4.90年代,经济利益刺激了一般社会情绪,人们不加分析地盲目歌颂市场经济,回避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于是,知识分子主动发起“人文精神”的大讨论,转向民间立场,呼唤人的精神理想。

(五)民间理想的独特性1.民间的理想不是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它是同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和对苦难的深刻理解联系在一起;2.民间的理想还表现在历史整合过程中民间生活的自身逻辑性,与国家意志对历史的渗透与改造相反,民间有其自身的历史形态与生活逻辑;3.民间文化形态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理想的多元性,每个作家根据不同的民间生活场景对理想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4.民间理想是以历史与现实发展过程中的某种现实世界为基础的,因而具有藏污纳垢性。

[精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书笔记

[精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书笔记

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0——读《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0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理论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概念以来,不少文学史的专家、学者潜心学术,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深入考察,研究成果颇丰,但大部分学术型著作千篇一律,缺乏文学史研究的深度和锐度。

诸多学术成果中仅有个别极富深刻见地和创新理念的佳作,陈思和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可谓不可多得的佳作中的有力代表。

0陈思和潜心于当代文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极大热情,使其总能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去冲破已成定势的思维模式,而开拓出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教程》这本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文学史教材,再次体现了他个性化的研究视角和富有魅力的个人学术姿态,从而成为了当代文学史这门学科“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感性文学史”,它“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阶段,也是‘重写文学史’沉潜10年逐步积累显示的实绩”。

0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文学史的观念几乎僵化和凝固,众多文学史著作在内容、体例与编排上大同小异,“文学运动、思潮”+“作家作品”是一般文学史的通例。

陈思和主编的《教程》则一反以往文学史的主流写法,极力打破那种一成不变的写作模式。

它虽然也是集体创作之物,但始终贯穿着主编的文学史观念和个性化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教程》选取“以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视角,舍弃、压缩大量枯燥、乏味的文学运动思潮和文学史背景,把重点放在分析解读各种文学作品上,让接受者直接接触活生生的作品,由自身的亲历体验构成对文学史过程中深蕴的精神传统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就使得作品得以从重重叠叠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包裹下解放出来,获得文学的本体地位。

具体说来,书中深入探讨的数十种文学现象和七十五篇作品,使读者有种目不暇接之感,其中五六十年代的大量散文、随笔及“文革”时期的地下写作等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品都是第一次进入文学史的视野,这就显示了编纂者宏大的学术视野和开放性的研究格局,宏观和微观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中国当代文学丰富的精神内涵之中。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复习笔记(第8章 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复习笔记(第8章 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圣才出品】

第8章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8.1复习笔记一、进入汉语世界的多民族文学(一)对神话与史诗的搜集与整理1.代表作品(1)创世史诗纳西族的《创世纪》、彝族的《梅葛》、彝族支系阿细人的《阿细的先基》、布依族的《开天辟地》等。

(2)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与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三大史诗以及维吾尔族的《乌古斯传》、傣族的《相勐》、《兰嘎西贺》等。

2.价值这些作品带有丰富的民间的成分——它们充满了“人类社会的童年”所特有的天真的自由自在的诗性想象以及民间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

(二)对民间叙事诗与抒情诗的搜集与整理1.代表作品(1)婚姻爱情叙事诗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阿诗玛》、傣族的《娥并与桑洛》、《召树屯》、苗族的《仰阿莎》、回族的《尕豆妹与马五哥》、壮族的《唱离乱——<嘹歌>之五》等(2)英雄叙事歌纳西族的《人与龙》、蒙古族的《嘎达梅林》、苗族的《张秀眉之歌》等(3)民间抒情长诗壮族的长诗《特华之歌》(4)民间故事维吾尔族的民间传说《阿凡提的故事》2.价值保留了无法被意识形态化约的原生态的民间经验,具有民间想象的典型特点。

(三)对汉民族当代文学的搜集与整理1.代表作品(1)“新民歌”,如郭沫若、周扬选编的《红旗歌谣》。

(2)对民间文学的改编与创作,如歌剧《白毛女》、歌舞剧《刘三姐》。

(3)诗歌,如唐浞的《白莲教某》、《划手周鹿之歌》、《敕勒人,悲歌的一代》、《桐琴歌》,艾青、闻捷的诗歌等。

2.价值(1)反映时代背景,通过现代通俗文艺形式展现潜藏在其下的民间隐形结构,民间趣味、民间意识、民间的声音得到了深层次的保留;(2)开拓了另外一条与民间结合的道路,即疏离于时代“共名”之外的个人感情、个体想象与民间想象的结合。

(四)对非汉民族当代文学的搜集与整理1.代表作品(1)抒情诗歌蒙古族诗人纳·赛音朝克图、维吾尔族诗人铁衣甫江、藏族诗人饶介巴桑、傣族诗人康郎英等的诗歌。

(2)短篇小说蒙古族作家敖德斯尔《阿力玛斯之歌》。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2章 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2章 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圣才出品】

第12章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12.1复习笔记一、“归来者”的历史反思(一)“归来者”的界定1.主要指50年代开始走上文坛的一批作家;2.这批作家有着相似的经历:一般出生在30年代,少年时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有的甚至具有一定的“革命资历”。

由于他们身上没有老一代知识分子已经承受的历史负担,因而50年代初期文艺界思想斗争没有对他们的精神投下多大的阴影;3.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艺方针鼓舞下,他们以文坛上的新一代主人的身份和热情,积极创作对现实干预的作品;4.但他们在反右斗争中遭到过严厉的批判,被打入社会的底层,经历过长达二十多年的磨难,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

(二)代表作家刘宾雁、王蒙、公刘、流沙河、邵燕祥、白桦、张贤亮、高晓声、方之、陆文夫、李国文、丛维熙等等。

(三)创作优势1.底层生活的阅历和体验;2.理性主义的创作态度。

(四)对“归来者”的评价1.他们复活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精神;2.他们具有自身特定的现实关怀。

(五)反思文学1.“反思文学”的兴起1979年《人民文学》刊登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掀起了“反思文学”思潮。

2.“反思文学”的特点及对其评价(1)特点①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②具有揭露性的内容和思想特色。

(2)评价①缺乏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②“反思”的历史范围局限在一定的政策之下,结局多为苦尽甘来的“大团圆”。

3.“反思文学”的艺术特色(1)突现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2)采取中篇小说的形式;(3)采用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叙事线索的结构和表现方式;(4)采取两种不尽相同的叙事立场①将个人的苦难与民族的苦难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人的苦难具备了超越个人的普遍的启蒙意义;②有意无意地从民间的视角和立场反思中国民主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中存在的悖谬与悲剧现象。

二、从“同路人”的立场反思历史:《内奸》(一)作品概述《内奸》是方之在平反复出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反思文学”中的一部相当典型的作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6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6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圣才出品】

第16章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16.1复习笔记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影响(一)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引入8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再次进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引入,西方现代文学的译介成为一大潮流,从19世纪末的早期象征主义到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的各种流派,逐渐为中国文坛所知悉。

(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1.“文革”后文学的现代意识产生;2.新的美学原则崛起。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诗歌方面,出现了“朦胧诗”派;(2)小说方面,出现了王蒙的《布礼》、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等优秀作品。

(3)戏剧方面,出现了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编剧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和《车站》等代表作品。

(三)“朦胧诗”派1.“朦胧诗”的得名1980年8月,《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以“叫人看不懂”为由来否定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朦胧诗”因此得名。

2.代表人物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3.创作特点(1)从自我心灵出发;(2)运用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艺术技巧。

二、“朦胧诗”的新的美学追求:《致橡树》与《双桅船》(一)《致橡树》1.作品概述《致橡树》是舒婷于1977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2.主题意蕴诗歌以浪漫的抒情形象表达了爱的宣言——爱不是有所依附或忘我奉献,而是在心灵的默契与沟通中达到相互的理解与信任,体现了作者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追求。

(二)《双桅船》1.作品概述《双桅船》是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2.主题意蕴诗人以隐喻的方式曲折传达出恋爱双方在相互依恋中应自我独立的思想。

(三)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1.多用第一人称;2.注重对思想倾向的追求,有意识地突出了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精神;3.注重以个性化的感觉来凝聚意象,意象明朗、贴近自然,不矫揉造作;4.采用象征主义手法,以隐喻的言辞来营造诗的精神境界;5.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

文学史书写的两大创新评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文学史书写的两大创新评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复旦大学陈思和主编
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给文学史界耳目一新之感,其相对于以往文学史有两大创新。

第一,文学史视角的创新:
治性,文学史应有的独立性受到一定损害。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摒弃了政治主线(官方立场)的传统文学史视角,引入“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理想主义”“共名与无名”等新的学术概念,其本质乃是与“官方立场”相对的
大、堪称主流的样板戏,就因其浓
厚的“官方立场”而被无视,取而
代之的是一些籍籍无名之作,这
损害了文学史应有的客观性。

第二,文学史体式的创新:
由“内容分类”取代“体裁分类”。

可,框架清晰,易为读者接受。

但以文学体裁分类过于机
械,只是做到了形式整齐,而打
乱了文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歌颂
祖国、歌颂工农兵的作品属于
“颂歌主题”,但颂歌可以呈现为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的
文学体裁,以文学体裁来分类,
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可能并不完
美,但上述这两项创新,对于“重
写文学史”的当代学术潮流,无疑
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
规划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文学
的18个主题”(17CZWZ03)阶
段成果】
文学史书写的两大创新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22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22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圣才出品】

第22章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22.1复习笔记一、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一)写作空间的拓展写作空间的拓展不仅是指创作题材的开拓,同时它还意味着形成了新的审美形态,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富于创造性的因素,这实际上是在更加切近文学自身的层面上打开了新的写作向度。

(二)女性写作空间的开拓1.写作倾向(1)着重于表现女性自身特征、写作倾向更加个人化;(2)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已不是与男性可以共享的公共意识,所揭示的女性问题也不再具有共名的普遍意义;(3)女性视角更多地聚焦于写作者的个人世界之中,尤其是作为女性的个体生命体验之中,并以独特的个人话语来描绘女性的个体生存状态(包括相对私人性的生存体验,也包括女性的躯体感受、性欲望等感性内容)。

2.创作成就(1)诗歌①代表作品:翟永明的组诗《女人》、《静安庄》、《人生在世》,唐亚平的组诗《黑色沙漠》、伊蕾的组诗《独身女人的卧室》等②创作特点:a.把男性世界和权力世界作为一个反抗的对象;b.二元对立的意象组合。

(2)小说①代表作品:陈染的《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回廊之椅》等②创作特点:a.探询女性生存的私人空间,描写对躯体及感官的感受等;b.注重描写女性感性世界的丰富与美丽;c.穿插大量的独白自赏、纯粹精神上的白日幻想等;d.叙事方式呈现为非中心化的零散、片段式形态以及情绪与感受的层叠聚合等。

(三)海外新移民题材写作空间的开拓1.写作倾向(1)关注中外文化对个体经历的冲击、碰撞;(2)关注中外文化之间的对话。

2.代表作品查建英的《丛林下的冰河》和严歌苓的《少女小渔》、《女房东》、《扶桑》、《人寰》。

(四)军旅题材写作空间的开拓1.写作倾向对和平时期军人精神世界的反映与审思2.代表作品朱苏进的《醉太平》、《绝望中诞生》、《金色叶片》、《接近于无限透明》。

二、女性自我世界的空间:《女人组诗》(一)作品概述《女人组诗》是翟永明于1984年完成的第一个大型组诗,包含了二十首抒情诗。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1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1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圣才出品】

第11章“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11.1复习笔记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一)“五四”新文学传统复苏的迹象1.“三只报春的燕子”(1)白桦的剧本《曙光》;(2)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3)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这“三只报春的燕子”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走向。

2.中国政治文化和文学领域发生剧烈变化3.“伤痕文学”开始发端(二)“五四”新文学传统复苏的具体表现1.从“五四”走来的一批老作家的创作以巴金散文著作《随想录》,冰心、萧乾、王西彦和柯灵的散文著作,杨绛的《干校六记》,孙犁的《芸斋小说》为代表。

2.“归来的诗人”的创作以“七月派”胡风、曾卓、绿原、牛汉、彭燕郊等,“中国新诗派”杜运燮、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浞、杭约赫、袁可嘉等,被错划为“右派”的艾青、公刘、流沙河、邵燕祥等人的诗歌创作为代表。

3.“伤痕文学”和“知青”一代人的创作以卢新华的《伤痕》、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阿蔷的《网》、曹冠龙的《锁》《猫》《火》三部曲等为代表。

4.“朦胧诗派”的创作以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人的诗歌创作为代表。

二、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随想录》(一)作品概述《随想录》是巴金于1978年12月~1986年8月创作的一部长达四十二万字的长篇巨著,历时八年完成。

这部著作是巴金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也是一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二)创作动机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

(三)《随感录》的独特之处1.巴金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2.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3.巴金的反省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4.反省在文革中变成精神奴隶的心理基础。

(四)《随感录》的价值1.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所经历过的文化心态;2.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3.由作为知识分子的忏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4.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以个人流血的灵魂诉说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7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7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圣才出品】

第7章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7.1复习笔记一、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一)历史题材创作繁荣的原因1.以“双百”方针提出为标志的文艺政策的调整,打破了无形中形成的题材方面的禁忌,为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可能;2.1957年的反右运动,文艺界对“现实主义深化论”、“干预生活”的文学思潮的批判,又形成了新的禁区,使得作家不得不回避直面人生、指陈时弊的创作,转向历史,以曲喻隐指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现实的多层次的体验与感受;3.1949年以后由于对“新生活”的陌生,在写作上出现了平庸乃至停滞的现象,历史题材创作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领域。

(二)历史题材创作的类型1.在“古为今用”的原则下创作的为当时政治路线、现实政策服务的作品;以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曹禺的《胆剑篇》和姚雪垠的《李自成》为代表。

2.借历史题材曲折地表达自己心曲的“个人话语”的作品;以田汉的《关汉卿》,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顾母绝食》、《鲁亮侪摘印》,冯至的《白发生黑丝》,姚雪垠的《草堂春秋》为代表。

3.带有强烈的民间趣味与民间意识的作品。

以吴晗的《海瑞罢官》为代表。

(三)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60年代初,理论界由历史剧创作是否应该忠于史实引发了一场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

这场讨论涉及到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塑造历史题材的问题即是否可以改动史实本身。

1.讨论过程(1)史学家吴晗区分了“故事剧”与“历史剧”,认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不许可虚构夸张;(2)李希凡不同意吴晗的观点,认为历史剧“是艺术而不是历史”,因而“在忠于历史生活、历史精神的本质真实”前提下,可以对一些历史事实、历史细节加以虚构夸张。

2.讨论结果这场争论导致了茅盾的《关于历史和历史剧》这篇重要论文的产生,他认为“历史剧既应虚构,亦应尊重历史;虚构而外的史实,应尽量遵守事实,不宜随便改动”。

3.评价(1)正面评价①从整体上看,这场论争在遵守共同前提的情况下,默认了“历史剧的任务不仅仅是反映客观的历史真实,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历史的真实,从中取得教育和鼓舞的作用,有利于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②这场论争承认了根据现实政治需要来重新塑造历史形象的合法性与权威性;(2)负面评价①这场讨论很难从理论原则上阻止历史剧创作任意地古为今用、不尊重历史事实的态度;②这场讨论没有为真正的文学杰作的产生创造条件。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5章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5章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圣才出品】

第15章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15.1复习笔记一、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一)80年代文学的发展1.以建构现代审美原则为宗旨的“文学的启蒙”传统崛起;2.文学的审美精神愈显多样化,作家提出“民族文化”的审美概念。

(二)80年代文学创作的类型1.乡土小说以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花街》等为代表。

2.市井小说以邓友梅的《烟壶》、《那五》,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系列为代表。

3.民俗风情小说以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为代表。

4.西部文学以周涛、昌耀的文学创作为代表。

二、大地上涌动着人生的欢乐:《受戒》(一)作品概述《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80年代民俗风情小说的代表作。

(二)主题意蕴以主人公明海和小英子之间纯洁、朴素的爱情为主线,赞美了江南水乡的风俗美、人性美,表达了作者“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

(三)艺术特色1.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叙述者的插入成分特别多;2.随意漫谈、顺其自然的闲话文体;3.小说塑造的空间是诗意的,充满梦幻色彩;4.善于通过地域风情的描写,衬托纯朴的民俗;5.笔调不失甜俗,清雅之中略有苦味;6.语言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之中自有法度。

三、市井文化的描绘与反思:《烟壶》(一)作品概述《烟壶》是邓友梅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80年代市井小说的代表作。

(二)主题意蕴1.揭露了市井世界中人民和时代的矛盾冲突,展现了市井文化中的高尚与卑鄙、狡诈与善良,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时代忧思;2.讽刺了“奴性”与“自大”的心理状态,批判了没落封建文化和半殖民文化的生活风气。

(三)艺术特色1.采取从描绘日常生活、日常习俗的角度来表现历史变迁的叙事策略;2.情节性强,以全知的视角讲述故事;3.小说充满市井细民的趣味;4.善于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的白描出发来刻画人物形象;5.善于运用插叙、章回小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技巧;6.善于运用类似于相声与评书中“抖包袱”式的悬念制造。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圣才出品】

第13章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13.1 复习笔记一、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兴盛(一)人道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境遇1.“五四”新文学时期弥漫着普遍的人道主义;2.50年代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3.文革时期,人道主义被完全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4.“文革”结束后,人性、人道主义又被重新发现与认识。

(二)人道主义思潮1.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盛行,它波及了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的许多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甚至波及到了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

2.关于人道主义思潮的讨论(1)思想理论界对人道主义的讨论相当热烈;(2)自1980年起,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论题。

3.文学对人性、人道主义的肯定与强调(1)“伤痕文学”揭露人的精神与肉体在“文革”期间遭受的创伤,如《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反思文学”关注对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如戴厚英的《人啊,人》等。

(3)“爱情”成为许多作家着力表现和探讨的主题,如刘心武的《爱的位置》、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等。

(4)“人在理想和现实间的选择两难”成为许多作家着力表现和思考的主题,如铁凝的《哦,香雪》、张洁的《方舟》等。

二、苦难民间的情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一)作品概述《邢老汉与狗的故事》是张贤亮于1979年10月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70年代中国偏僻乡村的一个悲惨故事。

(二)主题意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邢老汉的一生中截取几个片段,写他的命运遭际,形象地展示了极左政治路线肆虐下小人物的精神生活的惨痛,表达了作家对劳动者深切的人道同情。

(三)艺术特色1.细节的提供和气氛的渲染,使小说的叙述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效果;2.叙述方式类似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话本小说,具有一种土头愣脑的、质朴的民间风格。

三、美好理想的憧憬:《哦,香雪》(一)作品概述《哦,香雪》是铁凝创作的一部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铁凝的成名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笔记 小红书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笔记 小红书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小红书
(实用版)
目录
1.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概述
2.小红书笔记内容概述
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与小红书笔记的关系
正文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是一部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专业教程,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潮。

这部教程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小红书是一款以生活、时尚、美妆为主要内容的社交软件,用户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心得、笔记等。

最近,有一篇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笔记在小红书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篇笔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主要内容,使得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和接触到这部教程。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与小红书笔记的结合,实际上是一种学术与社交媒体的有机结合。

通过小红书笔记,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品,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兴趣。

同时,小红书笔记也让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变得更加亲近读者,使得学术知识得以更好地传播。

第1页共1页。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

19.1复习笔 记
19.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0.1复习笔 记
20.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1.1复习笔 记
21.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2.1复习笔 记
22.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3.1复习笔 记
23.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作者介绍
这是《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 书作者的介绍。
7.2习题(含 考研真题) 详解
8.1复习笔记
8.2习题(含记
9.2习题(含 考研真题) 详解
10.1复习笔 记
10.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1.1复习笔 记
11.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2.1复习笔 记
12.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3.1复习笔 记
精彩摘录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 ①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创作方向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 它表现了文学观念的从比较重视学识、才情、文人传统,到重视政治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从较 多注意市民、知识分子到重视农民生活的表现的变化。 谈谈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创作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局限。 “新时期文学”女性写作。(2008暨南大学考题) 以《龙须沟》和《茶馆》为例,论述老舍十七年文学的得失。 结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分析九十年代的文学走向。 简述艾青“归来”后的诗歌的艺术特色。 1《子夜》模式,是一种以阶级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并通过人物的阶级关系来展示社会面貌,带有鲜明的中共 党史的叙事立场的叙事模式
读书笔记
这是《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 换为自己的心得。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20章 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20章 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圣才出品】

第20章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20.1复习笔记一、社会转型期的文学特点(一)经济转型对文学的影响1.文学作品多样化: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文学走向呈现多元的价值取向;2.流行性的现代文学读物大量兴起;3.经济转型使作为创作主体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受到了剧烈冲击,产生了“人文精神的失落”,知识分子内部出现商业化倾向;4.经济转型引发了90年代初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①需要知识分子在经济转型中反省自己并坚固内在的心理规范;②需要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体制下保持和发扬原有的精神传统。

(二)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传统意识形态的格局发生调整,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激情受到挫败,知识分子原先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逐渐失落,向社会文化空间的边缘滑行。

(三)90年代初基本的文化特征1.“五四”传统中的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受到质疑,个性化的多元文化格局开始形成,出现了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自我反省;2.文学创作上体现为对传统的道德理想的怀疑,转向对个人生存空间的真正关怀,特别是由此走向了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

二、摇滚中的个性意识:《一无所有》(一)摇滚与流行歌曲流行歌曲是一种媚俗的商业文化类型,它的制作演出和流行方式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它必须迁就文化消费者的兴趣,不能含有太多独特的及创造性的内容;摇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对流行音乐的叛逆,在思想上追求清醒的理性与深度,在感受上强化个体的独特经验,在批判的向度上针锋相对。

(二)作品概述《一无所有》是作为“中国摇滚第一人”的崔健所作的一首摇滚歌曲,也是中国第一首真正的摇滚作品。

(三)思想意蕴《一无所有》表达了一种艰难而痛楚的文化反抗的处境,隐喻了文化反抗者内心的迷惘。

(四)歌者形象歌者形象是一个怀有着内心撕裂痛感的孤独者,他除了自己的个性之外,一无所有。

他对歌中的抒情对象怀有情爱的倾向,这却给他带来了受挫和焦灼的感受。

但他并没有在迷惘、焦灼的痛苦中放弃个性立场,而是将其转化成一种愤怒的情绪和更坚决的自我坚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圣才出品】

第9章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9.1 复习笔记一、时代的抒情与个人的思考(一)对知识分子政策和文艺政策的调整1.周恩来对政策的调整(1)1959年在中南海的座谈会上发表《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2)1960年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发表讲话;(3)1962年在广州举行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前后发表两次讲话。

2.陈毅对政策的调整在广州会议上进一步发挥了周恩来的观点,提出要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3.政策调整的影响(1)周、陈等中央领导的讲话在当时对知识分子产生过一定的鼓舞作用,促进了60年代历史题材创作的活跃;(2)在周、陈等中央领导讲话的鼓励下,文艺界着手制定《文艺十条》,在纠正左倾倾向方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阶级斗争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1962年七、八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开始抓阶级斗争,接着他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

2.阶级斗争下文艺界面临的困境(1)长篇小说《刘志丹》被定罪为“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2)全盘否定了周扬等人领导的中宣部的工作;(3)对田汉、夏衍、阳翰笙等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坚力量给予批判与否定。

3.阶级斗争造成的后果(1)由于缺少了广大知识分子真诚合作和参与的积极性,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过于僵化的文化模式与思维模式;(2)整个文学创作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僵硬的机械运作,而且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制约。

4.阶级斗争下文学创作的倾向(1)创作歌颂性的抒情作品代表作品:①贺敬之的诗歌《放声歌唱》、《回延安》、《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②刘白羽的散文《日出》、《长江三日》,杨朔的散文《香山红叶》、《海市》、《荔枝蜜》、《茶花赋》以及秦牧的散文《古战场春晓》、《土地》、《社稷坛抒情》、《花城》。

(2)创作图解阶级斗争理论的叙事作品代表作品: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
——读《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理论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概念以来,不少文学史的专家、学者潜心学术,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深入考察,研究成果颇丰,但大部分学术型著作千篇一律,缺乏文学史研究的深度和锐度。

诸多学术成果中仅有个别极富深刻见地和创新理念的佳作,陈思和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可谓不可多得的佳作中的有力代表。

陈思和潜心于当代文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极大热情,使其总能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去冲破已成定势的思维模式,而开拓出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教程》这本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文学史教材,再次体现了他个性化的研究视角和富有魅力的个人学术姿态,从而成为了当代文学史这门学科“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感性文学史”,它“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阶段,也是‘重写文学史’沉潜10年逐步积累显示的实绩”。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文学史的观念几乎僵化和凝固,众多文学史著作在内容、体例与编排上大同小异,“文学运动、思潮”+“作家作品”是一般文学史的通例。

陈思和主编的《教程》则一反以往文学史的主流写法,极力打破那种一成不变的写作模式。

它虽然也是集体创作之物,但始终贯穿着主编的文学史观念和个性化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教程》选取“以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视角,舍弃、压缩大量枯燥、乏味的文学运动思潮和文学史背景,把重点放
在分析解读各种文学作品上,让接受者直接接触活生生的作品,由自身的亲历体验构成对文学史过程中深蕴的精神传统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就使得作品得以从重重叠叠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包裹下解放出来,获得文学的本体地位。

具体说来,书中深入探讨的数十种文学现象和七十五篇作品,使读者有种目不暇接之感,其中五六十年代的大量散文、随笔及“文革”时期的地下写作等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品都是第一次进入文学史的视野,这就显示了编纂者宏大的学术视野和开放性的研究格局,宏观和微观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中国当代文学丰富的精神内涵之中。

为了使《教程》作为一部通俗浅近的普及性文学史而能被阅读者更好地接受,陈思和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文学理论范畴: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理论、战争文化心理、共名和无名等等,它们使得人们对理解文学的发展、对现有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也构成了这部文学史叙述的核心观念。

这里,笔者只就自己感兴趣的两个文学概念——“潜在写作”和“民间”相关概念,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潜在写作”
陈思和提出“潜在写作”,是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那个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

很显然,“潜在写作”概念的提出是与研究者对以往当代文学史单一的性质感到不满、并希望有所改变的预想分
不开的,这种预想之所以能够产生,并非无凭无据,它是与真实可靠的史料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从文家书》、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等散文,胡风、牛汉、绿原、食指、多多等人的诗歌,以及无名氏的《无名书稿》等小说在“文革”后陆续问世且引起关注,才构成了支撑“潜在写作”的概念及编者的相关预想的资料背景。

对于这些写作年代与发表年代差别较大的作品,文学史的研究有两种思路:依据作品问世与作家被重新发现的时间来讨论,注重的是其对新时代的意义;将其放在写作的年代来讨论,注重的是文学史发展的复杂性,因为这些在写作的年代难以面世的作家或者与时代风气格格不入,或者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因而不能被自己的时代所接受,因而将其还原到写作的当时进行研究往往能发现被主流遮蔽的暗角与新的潮流的先声,从而发现其生活的时代的文学状况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教程》的编写采取的是第二种思路,其对新的文学资源的吸收极大地改变了当代文学史的面貌,尤其突出了对传统文学史写作的基本原则的挑战与消解。

2、“民间”的相关概念
《教程》中关于“民间”提出了多个相关的新颖概念,如“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等,这些概念是陈思和在体制下的当代文学国家意识形态之外开掘出的文学研究新领域,强调在表面为一元文化现象的背后存在着文学深层结构的多元精神,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域和方法。

陈思和指出,民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不以人为的意志所转移,不以知识分子的描绘为价值的客观存在,即老
百姓的生活;另一个就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民间,它是经过知识分子的思考和选择,通过他们审美形式提炼出来的,这里面的价值观念实际上是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

这种价值观念用这样一种弱势的文化形态来抗衡无所不在的权力意志,有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现实的意义,它只是个美学的观念,无意识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陈思和呼吁文学史家去发现后一种民间,否则,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就必然显得单调,人们也只能对其作出简单的价值判断而无法进行审美的理性分析,结果就会失却那个特定时代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这种民间立场可以看做是陈思和对当代文学的基本理解,也是其研究和评论当代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潜在写作”和“民间”相关概念的介入势必带来文学观念的重建,进而引发文学史观念和批评范式的变更。

有论者指出,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一个概念的复活或诞生,即标志着我们对某一事物特点、特征、本质的新的把握。

“潜在写作”与“民间”这些批评概念之于我们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在于其带来了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深化,使得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和历史观念去发现和评价既往的文学历史。

一些很有价值的,但在既往文学史观念下很可能被忽略、遗忘的文学现象,在《教程》中被发掘、被强化、被突现出来,它的潜在的意义和价值被廓大和呈现于我们面前。

纵观文学研究的进程基本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新史料的发现,一是对现有材料做出全新的阐释。

通常情况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新史料的发现会诱导新的研究视角、思路的出现,而新的视角与思路常常会引发对以往被遮蔽的暗角的发现。

陈思和《教程》中的“潜在写作”和“民间”两个概念就是对这两个条件的极好诠释,前者注重对新史料的发现,而后者的引进则体现了一种新型理论视角对原有材料的全新解读。

这种文学研究的思路和策略对于我们研究生现阶段的专业学习和学术创作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勿用两者兼得,如若深得其一,我们便能在现当代的文学研究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