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
乘法估算

1、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cm, 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 场大约长多少米? a1800米 b1200米 c1500米 2、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 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3、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米, 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 到吗?
苹果重9千克,估算一下,这辆车能
否一次运走304箱这样的苹果?
2、从甲站到乙站有11oo千米,一列火 车的速度是104千米 时,它行驶11
小时能从甲站到达乙站吗?
在“海洋世界”的水上表演馆中, 观众的看台分成了12个区,每个区 有58个座位,大约可以同时容纳多 少人观看表演?
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应用题:
赵明每天坚持练习写毛笔字, 平均每天写295个,他19天大约写 了多少个字?
49×104≈
(元)
49≈50 104≈110 50×110=5500 应该准备5500元
49≈50 104≈100 50×100=5000 应该准备5000元
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
练 习:
1、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3吨,每箱
四年级数学上
乘法估算
一、口算:
51×100= 9×110= 310×9= 50×110= 120×8= 230×4=
二、先估算,再说说估算结果比实际得 数大了还是小了。
51×104≈ 5000 51×104≈ 5100 49×96≈ 5000 49×96≈ 4900 27×104≈ 2700 30×187≈ 6000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节乘法估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一起去公园,门票18元,9个人大约一共多少钱?二、共同探究1、完成引导:完整地说一说你收集的信息?分析列式“18X9≈?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带领学生完成估算过程:可看做20X10=200,所以大约一共200元;也可看做20X9=180,所以大约一共180元;也可看做18X10=180,所以大约一共180元。
方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师: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分析小结:估算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因数看大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也可能会把因数看小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是不是每种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1、随堂练习,检验效果29X3≈ 197X4≈ 41X9≈四、互动总结,课外延伸互动总结:今天的学习乘法估算,你学会了么?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附:板书设计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估算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估算9篇乘法估算 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二、尝试讨论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归纳: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a 22≈20,18≈20,20×20=400(人)b 29≈30,31≈30,30×30=900(个)c 39≈40,12≈10,40×10=400(米)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四、巩固练习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4)我们班有45名同学.(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47×52=3414 69×51=29928.估算:(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五、质疑提高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乘法估算 2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乘法估算怎么估算

乘法估算怎么估算乘法估算是指在没有计算器或者数字工具的情况下,通过人工进行乘法计算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多场景中使用,例如在购物时计算总价格、在工作中进行预算等等。
下面就介绍一些乘法估算的方法。
一、近似数相乘法近似数相乘法是通过将一个数近似为它的最接近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的乘积相加得出结果。
例如:计算53 × 47。
可以将53近似为50,47近似为50,然后计算50 × 50 = 2500。
接着,计算50 × 3 + 47 × 0 = 150。
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出2535,这个结果与计算器计算出的结果非常接近。
二、交错相乘法交错相乘法需要对乘数中的每一位先与另一个乘数的各位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例如:计算36 × 27。
首先,将36拆分成30和6,27拆分成20和7。
然后进行相乘计算,得出结果为30 × 20 + 6 × 20 + 30 × 7 + 6 × 7 = 540 + 120 + 210 + 42 = 912。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更长的数字乘法计算,只需要逐位相乘并将结果相加即可。
三、倍增法倍增法是将乘数和被乘数不断倍增,直到乘数变为1,然后将所有的中间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例如:计算37 × 24。
将37倍增到64,将24倍增到48。
然后将所有中间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中间结果为:86 + 172 + 344 + 688 + 1376 = 2666。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次数,适用于大量乘法计算的场景。
总之,乘法估算是一种可以方便地计算乘法的方法,可以在很多生活和工作场景中使用。
其中的方法有很多种,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数字大小。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够对乘法算式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2.乘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和应用。
2.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加法和减法的估算,谁能告诉我估算是什么意思?生:估算就是大概计算。
师:对,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估算。
2.新课讲解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先来学习乘法估算的概念。
乘法估算就是在进行乘法计算时,根据算式中数的大小,用四舍五入法将数变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然后进行计算。
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请同学们计算12×15。
生:12×15=180。
师:很好,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12和15都变成整十,变成10×1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100。
师:那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计算23×17。
生:23×17=391。
师: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23和17都变成整十,变成20×2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400。
师:同学们,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估算的结果和实际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
我们就来练习一下乘法估算。
3.练习师:请同学们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
第一题,估算24×18。
生:估算结果是400。
师:第二题,估算35×26。
生:估算结果是900。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很好。
我们再来学习乘法估算的应用。
4.应用师:请同学们看这个实际问题。
小华有30个苹果,小明有20个苹果,小刚有40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生:他们一共有30+20+40=90个苹果。
师: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30、20、40都变成整十,变成30+20+40=9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90。
数学教案-乘法估算

数学教案-乘法估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技巧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及运用。
2.难点:估算技巧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如乘法口诀、乘法竖式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需要估算的情况?能举个例子吗?2.探索乘法估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发现乘法估算的规律。
(2)举例说明乘法估算的方法,如:估算37×58,可以先将37约等于40,58约等于60,然后计算40×60=2400。
(3)让学生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计算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如:估算24×17、53×26等。
3.乘法估算技巧讲解(1)讲解乘法估算技巧,如:四舍五入法、取整法、平方差法等。
(2)举例说明乘法估算技巧的应用,如:估算78×95,可以先将78约等于80,95约等于100,然后计算80×100=8000,再减去78和95的差,即8000-(80-78)×(100-95)=8000-2×5=8000-10=7990。
(3)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法估算技巧计算一些较复杂的乘法算式,如:估算125×78、345×67等。
4.练习与巩固(1)布置一些乘法估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过程,互相交流、讨论。
(3)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估算方法。
(2)让学生谈谈在学习乘法估算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估算45×32(2)估算78×125(3)估算234×56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估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乘法估算怎么估算

乘法估算是什么?乘法估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用于估算两个数的乘积。
它可以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得出一个大致的结果。
乘法估算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技巧,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心算能力,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乘法估算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旅游时计算费用、工作中进行预算等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还能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乘法估算的原理乘法估算的原理基于数学中的近似方法。
当两个数相乘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数的特点,对其中一个或两个数进行调整,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一个近似的结果。
乘法估算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找到两个数中较接近10、100、1000等倍数的数。
这样的数在计算中更容易进行相乘和调整。
2.对其中一个或两个数进行调整,使其更接近这个倍数。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数的大小来实现调整。
3.将调整后的数相乘,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
4.根据调整时的操作,对结果进行修正。
如果调整时增加了数的大小,结果偏大;如果调整时减少了数的大小,结果偏小。
5.最后,将修正后的结果进行四舍五入,得到最终的估算结果。
乘法估算的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乘法估算的原理和应用,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
假设我们需要估算23乘以6的结果。
首先,我们找到较接近10的倍数,即20和6。
然后,我们对其中一个数进行调整。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将6调整为10,同时将23调整为20,这样两个数就变得更容易相乘和调整。
接下来,我们将调整后的数相乘:20乘以10等于200。
由于我们调整时增加了数的大小,因此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修正。
这个修正值是之前增加的数的大小,即10。
所以修正后的结果为210。
最后,我们进行四舍五入操作,将210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得到估算结果为210。
通过这个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乘法估算的步骤和原理。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调整和修正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估算结果。
乘法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是一种在计算过程中快速估算乘法结果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乘法估算方法:
1. 近似估算法:适用于两个较大的数相乘的情况。
首先将乘法运算简化为相对较小的数相乘,然后再进行估算。
例如,要估算68 × 47,可以先将68近似为70,将47近似为50,然后计
算70 × 50 = 3500 来代替估算。
2. 分解估算法:适用于较复杂的乘法运算。
将一个较大的数分解成较小的数的乘积,然后进行分别估算和相加。
例如,要估算145 × 27,可以将145分解为100 + 40 + 5,将27分解为20 + 7,然后计算(100 × 20) + (40 × 20) + (5 × 7) = 2000 + 800 + 35 = 2835 来代替估算。
3. 使用整数的倍数:适用于估算某个数的某个倍数的乘法结果。
例如,要估算247 × 8,可以先计算240 × 8 = 1920,然后再加
上7 × 8 = 56,得到总估算结果为1976。
4. 使用相似性和近似值:适用于含有近似值的乘法运算。
根据数值的相似性,结合已知的近似值进行估算。
例如,要估算23.5 × 4.7,可以将4.7近似为5,然后计算23.5 × 5 = 117.5 来
代替估算。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乘法估算方法,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计算乘法时快速估算结果,提高计算效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估算》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4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2000x3= 30x6= 50x5=
400x3= 500x8=40x5=
2、找出最接近的数,并画上连线。
310 59 47 395 287 407
50 300 400 6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40元钱去够吗?
(3)哪位同学对?
(4)理解:估小,准确得数大。估大,准确得数小。
4、课堂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1)学生独立估算后校对
(2)哪些估值比实际大?哪些估值比实际小?
2、请你做小老师
(1)现在苹果要52元一箱,我打算买6箱,带300元够吗?
52×6≈300(元)52×6≈300(元)
答:够了。答:不够。
(2)幼儿园小朋友吃点心,每人9块饼干,32个小朋友,如果你是老师,你大概会准备几块饼干?
32×9≈320(块)32×9≈270(块)
答:准备320块。答:准备270块。
3、第一关
(1)会议室有18排座位,每排有8个座位。一共约有多少个座位?
(2)每瓶 2元,要买47瓶。带100元够吗?
4、第二关:哪些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呢?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乘法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是一种快速近似计算乘法结果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没有计算器或需要快速得到近似答案的情况。
以下是乘法估算的几种方法:
1.取整估算:这种方法最简单,即将两个乘数分
别取最接近的整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例如,23 x
18 可以估算为20 x 20 = 400。
2.分段估算:将一个乘数分为容易计算的几部
分,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
如27 x 13 可以分为20 x
13 + 7 x 13,即260 + 91 = 351。
3.百分比估算:将一个乘数表示为另一个乘数的
百分比,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22 x 18 可以估算为
22 x (20 - 10%),即22 x 20 - 2.2 = 437.8。
4.利用已知乘法事实进行估算:例如,利用
5x2=10, 25x4=100等已知乘法事实,可以快速地估算
出其他乘法的结果。
在进行乘法估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
同时,要意识到估算只是一种近似计算,结果可能与精确计算有所差异。
因此,在需要精确答案的场合,还需要使用其他计算方法进行验证。
乘法估算

用你以前所学的知识, 用你以前所学的知识,试着完成下 面各题: 面各题:
89× 89×31≈ 2700 58×39≈ 2400 58× 38× 38×19≈ 800
91× 91×89≈ 8100 61×82≈ 4800 61× 69× 69×52≈ 3500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 套票。 票49元,一共需要 元 一共需要104套票。 套票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总结: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作业: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用 、 估算解决。 估算解决。 2、拿一篇文章,估一估这篇文章 、拿一篇文章, 有多少个字? 有多少个字? 3、课时作业 、
小桥古韵 如果说绕村而过的水是水乡飘动的丝绸,水上各具特色的桥便是装点这丝绸 的纽扣。一座座拱桥小巧玲珑,连接着河的两岸,也连接着两岸不一样的美丽。 周庄人家尽枕河,北方有胡同,这里有水巷。横跨水巷上的,是石桥。全镇 共有二十四座古桥,构成周庄一绝。一座座石桥精巧别致,小巧玲珑,错落有致, 充分体现着古镇的神韵。清澈曲折的水巷上,横卧着古意朴拙、划着优美弧线的 石拱桥,曲径通幽,耐人寻味;一个个青石垒成的河埠头就象琴键般在水巷两侧 依次排开,黑白分明。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悠然的小船在桥洞中穿过,牵着牯 牛的老农走上桥阶,谁家的主妇在桥边河埠捶衣洗菜……橹声悠远,黄昏的炊烟 冉冉升起在青瓦白墙、木栅花窗的傍水人家,在百年不变的古镇上空凝结。 小桥流水人家,优美幽谧和谐。水乡小桥多,周庄的奇妙便于小桥流水中得到了 最充分地体现。水巷宽窄不一,窄的地方,人几乎可以跳过去,但仍然设置一座 座小桥。河是路的一种,桥是路的延续。在周庄,桥就是路,路就是桥。由于河 窄桥小,所以周庄的船也自然是象梭子一样狭而长的,而船娘过桥时必须弯下腰 来才行。在周庄,小桥多而密。透过拱桥石洞往前望去,顺着狭长的水巷往前看, 便能够看到不远处每隔十几米往往便有一座石桥,石桥一座嵌套着一座,一直延 伸到视野的无穷处,真是别样地美丽。而遇十字水巷,便就会有几座桥把对岸双 双联在一起。
小学四年级乘法估算教案

乘法估算执教:李军宁教学内容第60页例5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估算意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估算时确定两个因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口算30×70= 50×90= 60×40=300×20= 500×30= 60×800=2。
用你以前所学的知识,试着完成下面各题:89×31≈ 58×39≈91×89≈ 607×8≈二.导入新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估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乘法估算全班学生齐读课题三.新课教学(1)创设情境假设我们要组织一次去公园的秋游活动,作为策划者的你会考虑到哪些问题呢?组织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人数时间地点公园门票等)。
在学生的话题中引出例5 全班齐读小黑板上的题目(2)审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一套就49元共需要104套那么就有104个49) 板书49×104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估算一下大致结果就行了。
(板书:≈)(3)学生独立估算师:你会估算吗?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方法一:49×104≈5000(元)方法二:49×104≈5500(元)↓↓↓↓5010050110(4)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更符合实际需要?为什么?生: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生:我喜欢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的估算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的估算9篇乘法的估算 1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
“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
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
“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
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一、猜一猜师:(电脑出示校园图)“同学们,谁了解我们学校多少啊!”师:我们学校学生的人数有多少?(提供信息:大约是1700人,比1700人少)板书:1700生1:1680 师:少了生2:1695 师:少了生3:1699 师:对并板书:1699 1700师:我们学校的老师人数是多少?(提供信息:大约是70人,比70人多)板书:70生1:71 师:少了生2:78 师:多了生3:75 师;还是多了生4:73 师:对并板书:73 70师:我们的多功能教室的座位有多少个?(提供信息:大约是180个,比180个少)板书:180生1:178 师:多了生2:177 师:真聪明并板书:177 180师:我们学校的电脑有多少台?(提供信息:大约110台,比110台少)板书:110生1:109 师:多了生2:105 师:少了生3:106 师:你真棒!并板书:106 110师:这些数中1699、73、177、106是什么数?1700、70、180、110是什么数?那么它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生:准确数,近似数。
约等号。
分别写出约等号。
板书:1699≈1700 73≈70 177≈180 106 ≈ 110师:约等号象什么啊?生1:“约等号象波浪一样,等号是直直的两个短横。
”生2:“我觉得约等号象飘扬的国旗。
13.乘法的估算

估 算 时: 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先把多位数 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再用 这个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相 乘,就能得到估算的结果 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208≈ 200 229≈
乘法的估算
学习目标:
• 1、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 2、理解估算方法并应用乘法估算解决实 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 学参观,_______ __?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 观,带250元钱够吗?
29×8大约得240,可以用 约等号“≈”来表示。
29×8大约得 240。是怎样 表示呢?
≈
读作:约等于
29×8 ≈ 240
读作:29乘8约等于240
老师们和同学一起去欣赏枫叶,每 套车票和门票104元,一共需要9 套票,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买票呢?
大约需要准备 多少钱买票?
9 × 104 ≈
方法一: 9 ≈ 10 104 ≈ 100 10 × 100 = 1000(元) 答:应该准备 1000 元。 方法二: 9 ≈ 10 104 ≈ 110 10 × 110 = 1100(元) 答:应该准备 1100 元。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 约要走8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学校新买来200 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3、每包薯条4元,买96包,大约要多少钱 呢? 400元够吗?
估算下面各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21×6≈ 120 397×3≈ 1200 48×5≈ 250 510×7≈ 3500
600×50= 30000 30×70= 2100 50×90= 4500 60×800= 48000 30×900= 27000 2000×70=140000
6.7乘法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乘法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6.7乘法的估算年级:三年级上册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6章,第7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乘法的估算。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估算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估算问题,并正确进行估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如果每本书的重量是200克,那么5本书的总重量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估算答案。
2. 新课导入:介绍乘法估算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
3. 讲解与演示: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进行讲解。
例如,估算25乘以3的结果,可以先估算25乘以3的十位数,即20乘以3等于60,然后再估算5乘以3等于15,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估算的结果为75。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讨论如何进行乘法估算。
例如,估算48乘以5的结果,可以先估算50乘以5等于250,然后再估算2乘以5等于10,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估算的结果为260。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估算1. 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2.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3.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估算问题七、作业设计a. 23乘以4b. 57乘以4c. 36乘以4答案:a. 估算过程:先估算20乘以4等于80,再估算3乘以4等于12,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估算的结果为92。
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估算

三年级数学教案乘法估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方法快速计算两位数的乘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估算的定义及意义。
2. 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3. 两位数乘法估算的实战演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快速计算两位数的乘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估算的重要性。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出乘法估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
2. 讲解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掌握估算方法。
3. 实战演练:让学生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估算方法。
4. 游戏环节:设计乘法估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乘法估算。
6.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游戏参与度,评价学生对乘法估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估算过程中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尝试。
3. 定期进行乘法估算的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学资源:1. 乘法估算教学PPT,内容包括乘法估算的定义、方法和实例。
2. 乘法估算练习题,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乘法估算游戏道具,如卡片、骰子等,用于游戏环节。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乘法估算的定义及意义,引导学生掌握估算方法。
乘法估算

乘法估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使学生体会学习乘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加强变式与比较,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3、感受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结合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情境进行合理估算,解释估算的理由与思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估算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吗?今天我们要学估算,你觉得什么是估算呢?(大概地算),生活中有时要精确地算,有时没必要或者没办法进行精确计算的时候,就会用到估算。
1、出示情境,产生问题:前几天学校组织了一个参观活动,(出示: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
)你知道了什么?2、比较问题,引出估算:当时碰到两个问题,你觉得哪个要用精算,哪一个用估算就可以了呢?(出示)①当售票员阿姨计算应该收多少钱②当老师想知道准备250元钱够不够哦,能问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二、尝试探究,形成方法1、独立尝试完成:那就请你们想办法帮老师估一估,带250元钱够了吗?把你估算的过程简单地记在练习纸的反面。
四人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轻轻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反馈:①29×8≈240元(29看成30)②29×8≈300元(29看成30,8看成10)③29×8≈290元(8看成10)都是29×8这个算式,小朋友们有的把前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有的把后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有的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十数,为什么你们要看成整十数来计算呢?(计算方便,算得快)都算得很快,那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合理?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有补充吗?谁听明白了?还有谁愿意说说?)(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形结合图)你们看这种是多估一个8,这种是多估2个29,这一种啊是多估得更多了。
所以你们觉得第一种方法更合理些是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般把这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估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辆车坐42人,6辆车,老 师和学生共300人,够坐吗?
练一练: 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28×4 ≈ 120 62×6 ≈ 360 (30) (60)
你能估算一下大约 有多少个座位吗?
8
22×8≈ 160 20
归纳算法:
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 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
估计一下 估计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
估
算
学习重点: 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估算 的方法。 能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 估算。
30+40+20=90元 100﹥90 答:够了。
43元 28元
24元
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 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 30元, 买水杯够吗?
30 24
30 - 20 答:够了。
= 10(元)
下面的这些数分别接近哪个整十数? 59最接近( 60 ) 46最接近( 50 ) 82最接近( 80 ) 94最接近( 90 ) 68最接近(
小结: 两个因数末 尾都有0的乘法, 口算时只要先把0 前面的数相乘, 再看两个因数的 末尾一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末 尾添上几个0.
每辆车坐42人,6辆车,老 师和学生共300人,够坐吗?
1
估算42×6大约得多少?
42 ×6 ≈240 40
42约等于多少?
42≈40
40 × 6=240 240<300
70 )
17最接近(
20 )
73最接近( 70 ) 41最接近 (40)
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数时通常把数凑成整十数。
80×10= 800
50×40= 2000 90×90= 8100 24×10= 240
60×20= 1200
700×20= 14000 40×80= 3200 12×200= 2400
90-11 <80 31×5 >80 (90) (10) (30)
18×7 >80 38+39 <80 (20) (40) (40)
23+41+29 >80 (30) (20) (40) 100-10-12 <80 (10)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