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内能热传递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内能 热传递》 课件 28张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内能 热传递》 课件 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9b37fb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c.png)
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 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 动越剧烈,它的动能就越 大 ,
所以,当物体的温度升高 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 总和就增加,物体的内能就 增大。
比较下列各杯水内能的大小,并 简要说明理由。
(a)
(b)
(c)
内能最大的是(c,)最小的是 (。a)
3、热量的定义、符号、单位?
A、甲的热量一定比乙的热量多
B、甲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内能多
C、甲的机械能一定比乙的机械能 多
D、甲的分子无规则运动一定比乙 剧烈
课堂小结:
1、内能的定义?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一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向——高温到低温 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苏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二 内能 热传递
问题:
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 这个能量从何而来?
知识回顾: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物体是由大量的 分子 构成的
2、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 3、分子间有作用力吗?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 排挤力
热传递:
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温度差时,就会产生热传递。
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物处转移到 低温处,直至温度相同。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转移到低温
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是:能量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通过热 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晒太阳 烧水 冬天哈手取暖 汽车发动机用水来降温 太阳能灶……
为dJ ,内能为eJ , 则它的机械能为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2 内能 热传递 课件 (共20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2 内能 热传递 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080118b84ae45c3b358c92.png)
问题:1㎏ 0℃的冰与1㎏ 0℃水, 哪个内能大?
水的内能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还与物体的状态 有关
小结: 影响
物体 内能 大小 的因 素
温度 质量 状态 种类
练习:请同学们一起来判断下列各 说法是否正确?
1、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晒太阳 点火柴 烧水 冬天哈手取暖 汽车发动机用水来降温 太阳能灶……
练习:请同学们一起来判断下列各 说法是否正确?
1、热传递时,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 2、热传递时,能量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 3、热传递时,温度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 4、当两个物体的内能相同时,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了(×) 5、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就不发生热传递了(√)
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是: 能量
热传递的本质: 能量的转移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1、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 勺的内能 增加 。
2、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 ,内 能 减少 。
3、在太阳的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 中水的温度 升高 ,它的内能 增加 。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通过热 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内能发生转移了吗?
一杯热水,很烫人,放在桌子上凉 会儿再喝
在这个过程中,热水的温度降低 ,内 能 减少;杯子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升高,内 能 增加 。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就是 热传递 。
热传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物处转移到低温 处,直至温度相同。 热传递的条件是: 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转移到低温
九年级物理 12章 第2节 内能、热传递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 12章 第2节 内能、热传递 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7f7d3402020740be1e9b97.png)
初三物理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江苏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二、主要知识点:1、内能的概念、单位,大小的表示方法2、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1、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来迁移理解内能的概念;2、热传递的概念、认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四、知识点小结:1、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所具有的能,我们称之为分子动能。
B、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也存在能,我们称之为分子势能。
C、内能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分子的内能也就越大。
2、热传递A、定义:当物体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热就会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这就是热传递。
B、条件:有温度差,即两个物体(或物体的两个部分)温度不一样。
C、实质:传递的是能量。
D、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典型例题】例1. 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而在上一章我们知道,所谓能是物体做功的一种本领,如果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
你知道,烧开水的水蒸气,可以将锅盖顶起,这表明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具有能,这种能可以看成是内能,内能也可以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温度低的物体分子也仍在运动,所以仍具有内能,所以A错。
内能与机械能不是同一个概念,一个物体可能没有机械能,但是一定具有内能。
机械能增加,内能不一定增加;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而不是从内能多的传给内能少的物体,故C、D错。
答案:B说明:对于内能的理解需要深入,真正弄懂它的含义,是一切分子都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e8141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8.png)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12.2节,即内能和热传递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
3. 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让学生掌握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难点: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比热容计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讨论冬天烤火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讲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例题讲解: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能、热传递、热量和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5. 板书设计:内能、温度、质量、状态;热传递、方式、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计算方法。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 热传递苏科版
![内能 热传递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a0b540e518964bcf847c55.png)
石 块 和 地 球 互 相 吸 引 具 有 势 能
互 相 吸 引 的 分 子 也 有 势 能 吗 ?
地球
结 论 : 互 相 吸 引 的 分 子 也 具 有 势 能
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 具有势能。
讨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 没有势能呢?
结论:
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 能叫做分子势能
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小企鹅: 我们这里年平均气 温-25℃,所以这里 冰山没有内能。 老企鹅: 物体都是由 分子构成的, 冰山的分子 也在做热运 动,所以冰 块也具有内 能。
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
目标定向
1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 温度的关系 。 2 、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 能的一种方式 。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个性展示
回顾: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物体是由大量的 分子 构成的.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的运动 。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引力 的和 斥力 。
一个物体温度减少时,它的内能就会_ 减少___。
以上说明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温度
比较下列各杯水内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
(c)
内能最大的(c) ,是最小是(a) 。
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一杯热水,很烫人,放在桌子上凉会儿再喝。 在这个过程中,热水的温度 降低 ,内能 减少 ; 杯子周围的空气的温度 升高,内能 增加 。
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9b485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1.png)
教案:第十二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的第2节,主要涵盖了内能和热传递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热传递的原理及其方式;3. 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4. 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能和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影响因素;2. 使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能够分析实际案例中的热传递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热传递的原理和方式。
难点: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实际案例中热传递现象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热量计等);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冬季取暖为例,让学生思考取暖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方式。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质量、状态等。
3. 原理讲解: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烧水、做饭等,让学生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热量在不同物体间的传递过程。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内能和热传递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热传递的原理、方式;热量、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内能和热传递的关系。
答案:内能是物体分子运动的能量,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生活中,例如烧水时,热量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从火焰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 题目:请简述热传递的原理及其三种方式。
答案:热传递的原理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等。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 热传递》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 热传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0f10b9c850ad02df8041a4.png)
(2) 做功改变内能:①规律: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
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小。②实质:内能
与机械能间相互转化。
感悟新知
知2-讲
(3) 深度理解:只有合适的做功方式,才能改变物体的 内能:①使物体内能增大的做功方式:压缩做功、 克服摩擦做功、锻打做功和弯折做功。②气体膨胀 做功,其内能减小。
感悟新知
延伸拓展: 生活中的“热”,有三种意义: ①表示温度,如今天很热; ②表示热量,如物体吸热; ③表示内能,如摩擦生热。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例2 [中考·宁夏] 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 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 ___做__功___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 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 __热__传__递___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感悟新知
知1-讲
2. 单位 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 内能的大小 物体的内能有大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多个
因素有关。 (1)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剧烈,内能越大;反之,内能越小。
感悟新知
知1-讲
(2) 物体的内能还与质量、状态和体积等因素有关。如 温度相同时,20 kg 的水比1 kg 的水内能大,内能与 质量有关;再如质量相同时,0 ℃的水比0 ℃的冰内 能大,这说明内能大小与状态有关;内能大小还与 体积有关,如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其体积发生改变 时,它的内能也改变。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质量大的物体,
内能不一定大,故B、C错误;物体温度降低,分 子无规则运动变慢,分子动能变小,则内能减小,
故D正确。
感悟新知
内能热传递-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
![内能热传递-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2daf1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7.png)
热传递方向
本课题目
热量
本课题目
本课题目
习题
习题
B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的物体没有内能
本课题目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习题
2.比较如图12-22所示的三杯水的内能大小,并简要说明理 由
本课题目
习题
答案:(c)的内能大。 解:(a) 与(b)相比较,都是同温度的水,但(b)的质量大内能
本课题目
大;(b)与(c)相比较,都是等质量的水,但(c)的温度更高内能 更大。
习题
3.有同学说,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 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为止.这种说
本课题目
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 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个物体温度相同 为止,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
本课题目
大,物体的内能也就越大,可见,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 关.
本课题目
热传递
热传递一一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想一想,在图12-21所示的几个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 转移的?
本课题目
பைடு நூலகம்能转移的例子
本课题目
热传递实例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可知,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 种方式。
本课题目
议一议,生活中还有哪些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 例? 冬天向手上哈气,手会变暖和;在炉火上烤烤手,手也 会变暖和.
本课题目
看一看
看一看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热水扩散得更快
本课题目
想一想
墨水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什么关系?这说明分子热运动 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2.2 内能 热传递》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2.2 内能 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effcd78eaeaad1f346933f8a.png)
内能热传递一、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二、教学重难点1.内能、热量的概念2.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与交流1.汽油所产生的能量,与煤、天然气燃烧放热和物体摩擦一样,都是一种与____有关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_____。
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_______做______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____的总和。
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和____,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
3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____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
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______从____物体转移到____物体的过程。
8.100克的水温度升高50℃,要吸收_____焦的热量。
四、典型例题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10.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一定和0℃的水内能一样大B. 0℃的水一定比5℃的水内能小C. 0℃的水一定比5℃的水热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A. 质量B. 温度C. 比热容D. 能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五、达标检测1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 ℃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 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 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16.一块质量为500克的水的温度为15℃,放出8.4×103焦的热量后,水的温度为多少?17.质量为500克的铁锅中放有3千克的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90℃,水需要多少热量?18.把一个质量为500克的金属块,从80℃降低到30℃,放出的热量为3.5×103焦,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7.为了探索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提出如下猜想:8.猜想一: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猜想三:物体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1)上述猜想中错误的猜想是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说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实验应如何设计,写出设计思路(3)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法,举三例.动能势能机械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 课件(共26张PPT)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 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daa1c16294dd88d0d26b36.png)
4、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比较图中所示三杯水的内能的大小,并简要 说明理由。
内能与质量有关。温度相同,质量越大,内能 越大。
生活中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热传递
(1)条件: 存在温差 (2)传递方向: 内能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4)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叫热量(Q)
单位:焦耳(J)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 减少,低温物体的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5)实质:内能的转移
想一想
A.物体吸热
内能增加
温度不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
内能减少
温度不一定降低
<试一试>
给你一根铁丝,请你想办法让 它温度升高,从而内能增加,看看 谁的办法多。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
(3)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
(4)同一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 )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C )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 •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热传递 做功
2、做功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实例:弯折铁丝 压缩气体 摩擦发热
暖和
好烫
钻木取火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实例:水蒸气推开瓶塞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12.2内能热传递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2内能热传递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9b277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2.png)
教案:12.2 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主要涉及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和影响因素:内能的单位是焦耳,影响内能的因素有温度、质量和状态等。
3.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4. 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5.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和影响因素。
2. 掌握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理解热传递与做功在改变内能上的异同。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实质。
2. 教学重点:内能的影响因素、热传递的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讨论为什么冬天感觉冷、夏天感觉热,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内能和热传递。
2. 知识讲解:(1) 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含义。
(2) 讲解内能的单位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内能的计量方式和内能变化的原因。
(3) 讲解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让学生明白热传递发生的原理。
(4) 讲解热传递与做功在改变内能上的异同,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过程和计算内能的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内能:1. 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单位和影响因素:焦耳,温度、质量和状态等。
热传递:1. 条件:存在温度差。
2. 实质:能量的转移。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感觉冷、夏天感觉热。
2.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如何变化?3. 请举例说明热传递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生活中的热现象,引入了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
苏科版12.2_内能_热传递
![苏科版12.2_内能_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cac7b7f84693daef5ef73d7d.png)
小企鹅: 我们这里年平均气 温-25℃,这里冰山 有没有内能?
老企鹅: 物体都是由 分子构成的, 冰山的分子 也在做热运 动,所以冰 块也具有内 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
讨论:物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运动着的篮 球具有动能
将已知事物跟 未知事物进行 比较根据它们 的相同或相似 推知未知事物 也可能有某种 属性这是科学 认识的一种重 要方法。
苹果和地球 相互作用具 有势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 具有动能
类比
互相吸引的分子 也具有势能
(一)内能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 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内能。
复习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思考
• 赤日炎炎的中午,放在露天地的自行车轮 胎突然爆破了,谁对轮胎做了功?它具有 什么能?
二、内能 热传递
生活中的现象
• 冬季水结冰时常会出现水缸破裂,水管爆裂 等现象. • 液态食品如牛奶冻结时,它的体积就会膨胀 ,产生内压,瓶装牛奶冻结时常会出现跳盖 或破瓶爆裂的现象.为此,用硬质容器装食 品时必须为冻结时体积的增长留有余地
实验: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 各滴入一滴墨水 现象是:_______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实验说明了: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_
增加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就会____
减少 一个物体温度减少时,它的内能就会____
以上说明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温度
讨论:内能的大小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有:、 1、温度 2、质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d3fc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1.png)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热传递的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4.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5. 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6. 热效率的概念: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特点,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3. 理解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方式和热效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内能与热传递的关系,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暖气片是如何传递热量的。
2. 概念讲解:(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3. 原理分析:(1)内能的影响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
(2)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4.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内能增加了多少?解:ΔU = cmΔt = 4.2×10^3 J/(kg·℃) × 1kg × (100℃ 20℃) = 3.36×10^5 J例题2:一个热效率为80%的热机,消耗了1000J的热量,所做的功是多少?解:W = 热效率× 热量= 0.8 × 1000J = 800J5. 随堂练习:(1)计算一个质量为0.5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60℃所增加的内能。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 课件 (24张)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 课件 (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9aea2f91f61fb7360b4c6594.png)
能量(内能)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热量的定义: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 的多少叫热量.
热量的符号: Q 热量的单位: 焦耳即焦(J)
能量(内能)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习书本P42页上方的内容,读 完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热传递? (2)热传递传递的条件、方向、结果和实质
A
B
C
内能最大的是 C,最小的是 A。
3. 1㎏ 0℃的冰熔化成1㎏ 0℃水内能( 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小结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你有新发现、新问题吗?
在瓶中装入适量的红 墨水,用力将笔芯插入 开有小孔的瓶塞中,塞 紧瓶塞,使笔芯的下端能 没入红墨水中.
(1)用双手捂住封有空气的瓶子的上半 部分,观察笔芯中液柱的变化?
(2)用开水浇封有空气的瓶子的上半部 分,看到的现象与刚才有何不同?
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分析: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__剧__烈__,分子动能就__越_大__,物体内所 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就__增__大__,物体的 内能_增__大____.
实验结论: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__有__关___(有关/无关). 物体的温度_升__高__,内能_增__大__.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一段时间后,烧杯中 红墨水的温度 降,低内 能 减。少
金属汤勺放在
热汤中,温 度 升高 , 内能 增加 。
食品放入电冰箱,在太阳的照射
温度 降,低内 下,太阳能热
能 减小。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课件12. 2 内能 热传递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课件12. 2 内能 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c6b55bfc453610661fd9f46f.png)
势有
我是
能势
地球,
能
把你 拉下
吗
?
来.
结 论 : 互 相 吸 引 的 分 子 也 具 有 势 能
③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 讨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 势能呢?
பைடு நூலகம்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由刚才的三个对比,我们试着来讨论一下,内能到底是什么呢?
运动的篮球具有 动能。
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叫做分子动能。
2、热传递具有以下特点: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终止标志:温度相同。 实 质:内能转移(能量的形式不发生改变)
3、热传递改变内能过程.
A.物体吸热 B.物体放热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结论:同一在个物A杯体,中温扩度越散高得,内快能。越大。
二、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动能就越大.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这个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加
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是不是一定升高?
观察后思考:能量(内能)是如何转移的?
热传递将能量传到水中,使 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使热从壶底传向壶的各处,从而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将太阳能 传至地球上,被 盆内的水吸收, 从而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1、观察分析结果:
• 上述过程中能量(内能)是通过热传 递的热方传式递是转改移变的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热传递:
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 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温度 相同。
苏科版物理九上内能热传递
![苏科版物理九上内能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2ec585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a.png)
结论
金属棒中的热传导遵循傅里叶定律,热传导速率 受到金属导热系数、温度差异和金属棒尺寸等因 素的影响。
03
热对流过程与原理
热对流定义及条件
定义
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发生热量传递的过程。
条件
热对流的发生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存在温度差,二是流体具有流动性。
热对流规律与影响因素
热电转换技术
热电偶
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或半导体的 温差产生电动势,实现热能与 电能之间的转换。
热电堆
由多个热电偶串联而成,提高 热电转换效率。
热电材料
具有优异热电性能的材料,如 碲化铋、硒化铅等,用于制造 高效热电转换器件。
热泵技术
01
02
03
空气源热泵
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 通过压缩机提升温度后向 室内供热。
影响因素
热传导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物体的导热系数、温度差异、接 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等。
实例分析:金属棒中的热传导
实验装置
将一根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另一端保持冷却,同 时测量金属棒上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
实验现象
加热端温度升高,冷却端温度降低,金属棒内部 形成温度梯度。
原理分析
金属棒内部存在自由电子,加热端电子获得能量 后向冷却端移动,同时将能量传递给金属原子, 使金属棒整体温度升高。冷却端电子则向加热端 移动,形成热传导过程。
黑体辐射
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它能够吸 收所有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反射或透射。 黑体辐射的研究对于理解热辐射的本 质具有重要意义。
普朗克公式
普朗克公式描述了黑体辐射的光谱分布, 即黑体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 角内辐射出的能量与波长、温度的关系。 该公式揭示了黑体辐射的量子化特性。
内能热传递课件苏科版物理九年级
![内能热传递课件苏科版物理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2dbcde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6.png)
你能分析上述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吗?有什么共同特点? 分子间不仅存在着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汽车的能量来自发动机中的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热汤 能量 冷勺 当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接触时会发生什么?
分子间不仅存在着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说说下面图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热传递)
热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金属汤 生活中的汽车的能量来自于燃料燃烧所产生的能,这叫什么能呢?
法正确的是( )
食品放入
我们把这种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 我们把这种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
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 当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接触时会发生什么?
思考:物质内部为什么会有能量?
勺放在
热汤中
电冰箱
当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接触时会发生什么?
我们把这种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当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接触时会发生什么?
汽车的能量来自发动机中的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①水深火热: ,②物体吸热: ,
说说下面图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
食品 能量 冷空气
热取暖器
你能分析上述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吗?有什么共同特点?
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增大,
我们把这种存在物质内部的能Fra bibliotek,称为内能。高温物体
(能量)
低温物体
在取暖器 旁的物体
能量 周围物体
内能减小
(热量)
符号:Q 单位:J
内能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物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
讨论:内能的大小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
物体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有:、
1、温度 2、质量
3、状态
实验: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 各滴入一滴墨水
现象是:_______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实验说明了: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_
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 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内能。
讨论:
• 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
情况下都有内能吗?
请看
小企鹅:
我们这里年平均气 温-25℃,这里冰山 有没有内能?
老企鹅: 物体都是由 分子构成的 ,冰山的分 子也在做热 运动,所以 冰块也具有 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就会_增__加_ 一个物体温度减少时,它的内能就会_减___少
以上说明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温度
讨论:一个物体的内能 能否改变呢?
(四)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 热传递
内能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热传递的条件: 存在温度差
讨论:
• 物体放出热量,关于温度、状态、内能的
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 B.一定是温度不变,内能减少 • C.温度降低,内能不变 •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或温度不变,内
能减少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子之间有间隙
• 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观察对比:
运动着的分子呢?
我在动, 也有动 能噢!
①运动着的汽 车具有动能
结论:运动着的 分子也动能.
结论:互 相吸引的 分子也具 有势能
我是地 球,把 你拉下
来.
互相吸引的分子也有势能吗?
②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势能
石块由于地球吸引而下落
③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 而具有势能。
讨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 有没有势能呢?
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 也具有势能。
运动着的篮 球具有动能
将已知事物跟 未知事物进行 比较根据它们 的相同或相似 推知未知事物 也可能有某种 属性这是科学 认识的一种重 要方法。
苹果和地球 相互作用具
有势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 具有动能
互相吸引的分子 也具有势能
(一)内能定义
苏科版内能热传递
2020/9/24
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 是哪来的?
汽车的能量来自发动机中汽 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
回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子运动论内容
•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 2、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