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总论2012

合集下载

模块一园林树木-总论

模块一园林树木-总论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图片,视频,网页
启发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思考规划
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20min)
教师导入提问:为什么寺庙中保留的古树较多?《冰州远古文集》中记载“神树”可连接天堂-人间-地狱。我国农村的各种“风水树”、“神树”、“老爷树”、“古树”。银杏、松柏等长寿树种:汉柏、唐槐。了解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通过图片、视频、实例等分类介绍讨论植物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芳香美和意境美;提示学生在平时生活照要学会观察植物,并了解植物的文化背景,才能赋予园林作品活的灵魂,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活动
技术
手段
教学
随记
教师
学生
课前准备
阅读专业课外书
指定书目
图书馆阅读
QQ群
园林工程技术
授课班级
18园林工程技术
实践:30
理实一体:4
任课教师
董立格
职称
讲师
互 动:6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习题:
教材
名称
园林树木
其 他:
出版日期
2016.8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类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重点教材
□规划教材□本专业国家教指委推荐教材
□国家精品教材□省精品教材
□校本特色教材□近三年出版教材■其他
教学设计
通过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园林树木课程及相关概念的理解;通过视频及网络资源介绍中国植物种质资源,让学生能更直观了解中国植物,建立保护热爱自然生态的观念并增强民族自豪感;结合泰州园林案例向学生讲解园林树木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确《园林树木》在专业设计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完整版树木学习题1总论 参考答案

完整版树木学习题1总论 参考答案

《树木学》习题1—总论《树木学》习题1—总论(参考答案)学院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1.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利用价值的学科。

2.分类系统:按照生物形态的繁简差异、生理功能的不同水平和系统发育中亲缘关系的远近归类,反映生物界的自然谱系。

3.种: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它是由一群形态类似的群体所组成,来自共同的祖先,并繁衍出类似的后代。

4.双名法:是种的学名形式,用拉丁文表示,即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个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并于其后附上命名人。

这是由瑞典人林奈确立的。

5.树木分布区:每一树种都有一定的生活习性,要求一定的居住场所。

每一树种所占有的一定范围的分布区域,即为该树种的分布区。

6.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是指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个体发育)及生长周期各阶段的性状表现。

包括树木由种子萌发,经苗木幼树发育到开花结果,直至最后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规律。

7.物候期:简称物候期,是指生物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而有不同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8.生态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是指树木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性。

二、填空题:1.树木按生活型可分为下列三大基本类型: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而每一类型又可按冬季落叶习性分为常绿、落叶和半常绿(半落叶)三种性状。

2.传统分类学的奠基人是瑞典人林奈,他确定了以“双名法”命名植物。

3.分类学的依据有形态学、解剖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孢粉学、细胞学、物种生物学、植物化学和分子系统学8个方面。

4.植物分类的基本等级是门、纲、目、科、属和种。

5.种下的分类等级主要有4个,分别是亚种、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

6.树木分布区的类型主要有天然分布区和栽培分布区,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水平分布区和垂直分布区。

7.树木特性主要包括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8.影响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主要有4个,分别是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

《园林树木学》华南本华工考研笔记

《园林树木学》华南本华工考研笔记

《园林树⽊学》华南本华⼯考研笔记园林树⽊学(华南本)复习思考题华⼯ 2011 总论第⼀章园林树⽊的分类第⼀节系统分类法第⼆节⼈为分类⽅法第⼆章园林树⽊在城市园林和风景区建设中的作⽤第⼀节园林树⽊的美化作⽤第⼆节园林树⽊的防护作⽤第三节园林树⽊的抗灾防灾作⽤和⽣产作⽤第三章园林树⽊及其群落⽣态学特点第⼀节城市环境概述第⼆节园林植物及其环境的⽣态关系第三节园林树⽊群落及其⽣长发育规律第四章园林树⽊的配置第⼀节配置原则第⼆节艺术配置第三节配置⽅式第四节园林树⽊的功能配置第五章城市园林树种的调查与规划第⼀节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意义第⼆节城市园森树种规划的原则第三节树种调查和规划的⽅法、步骤第四节古树名⽊的调查与保护各论裸⼦植物亚门1. 苏铁科2. 泽⽶铁科3. 银杏科4. 南洋杉科5. 松科6. 杉科7. 柏科8. 罗汉松科9. 红⾖杉科10. 买⿇藤科被⼦植亚门(⼀)双⼦叶植物纲11.⽊兰科12.番荔枝科13.樟科14.⼩檗科15.⽩花菜科16. 酢浆草科17. 千屈菜科18. 紫茉莉科19. ⼭龙眼科20. 沉⾹科21. 瑞⾹科22. 海桐科23. ⼭茶科24. 龙脑⾹科25. 桃⾦娘科26. 野牧丹科27. 使君⼦科28. ⾦丝桃科29. 藤黄科30. 椴树科31. 杜英科32. 梧桐科……附录1 我国主要城市市花附录2 世界部分国家的国花附录3 ⼴东省道路绿化⾻⼲树种⼀览表科属中名索引科属学名索引总论1、园林树⽊、园林树⽊学的概念。

答:园林树⽊:通常泛指适于城市园林绿地及风景区栽植应⽤的⽊本植物,包括乔⽊、灌⽊和⽊质藤本。

园林树⽊学:是阐述和研究树⽊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其在园林中应⽤的科学。

2、乔⽊、灌⽊、藤本的定义。

答:乔⽊:具有明显的主⼲,上部有分枝,树⾼通常⾃6m⾄数⼗⽶以上的⽊本植物。

灌⽊:常由基部分枝,为主⼲不明显的较矮植物。

藤本:茎长⽽不能直⽴,靠倚附它物⽽向上攀升的植物。

园林树木学知识整理 总论

园林树木学知识整理 总论

绪论1.园林树木:凡适应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植物。

2.园林树木学: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3.树木与草本植物的区别:(1)多年生植物,寿命二年以上,区别于一二年生植物;(2)茎中具有永久性的逐年增加的木质组织支撑枝叶,区别于多年生草本植物;(3)从生物学特性看,属于地上萌芽型植物,而不是从根茎处产生新的枝叶。

4.我国树种资源特点:种类繁多、分布集中、特色突出、独放异彩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1.(1)种:所有个体都具有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分布区域。

(2)亚种(sub.):种内的变异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地变化特点之外,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3)变种(var.):、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4)变型(f.):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如花色的不同,花瓣的重辦或单瓣等。

2.双命名法: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多为名词)+种名(多为形容词)+命名人姓氏缩写3.自然分类系统中几个主要系统: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将被子植物(有花植物)分为2纲11亚纲,即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4.植物分类检索表:①定距检索表②平行检索表(P13)5.按照树木的生长类型:(1)乔木(>6m)①伟乔(>30m)②大乔(20~30m)③中乔(10~20m)④小乔(6~4m)根据在一年中是否落叶分为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两类(2)灌木(<6m)树体矮小,主干6m以下,干茎多从地面而发,无明显主干。

(3)丛木类能缠绕或盼复他物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4)藤木类①绞杀类②吸附类(爬山虎)③卷须类(葡萄)④蔓条(蔓性蔷薇)(5)匍地类(地被)干枝等均铺地生长,与地面解除部分可生出不定根扩大占地面积。

《园林树木学总论》课件

《园林树木学总论》课件
园林树木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园林树木在现代城市中还可以用于能源、医药、生态修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01
02
03
05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当前园林树木学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这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园林树木学总论》ppt课件
目录
绪论园林树木的分类与识别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园林树木的应用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绪论
园林树木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在古代,园林树木学主要侧重于对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的研究。
现代的园林树木学则更加注重科学性和技术性的研究,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技术在园林树木研究中的应用。
温度
01
02
03
04
不同树木对光照的需求不同,了解树木与光照的关系有助于合理配置植物。
不同生长阶段和种类的园林树木对水分的需求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受土壤类型、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需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种植。
树木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园林树木。
1
1
2
3
园林树木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如松、竹、梅等象征着坚韧、高洁、傲骨的品质。
园林树木在文学、艺术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诗词、绘画等,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园林树木的喜好和应用方式也有所不同,反映了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差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树木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园林树木学总论部分学习重点

园林树木学总论部分学习重点

总论部分学习重点绪论世界五大园景树:南洋杉、金钱松、雪松、金松、巨杉。

二、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本小节要点:1.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①种类繁多;②分布集中;③特色突出;④独放异彩。

三、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本小节要点:1.植物资源的可解体性和再生性。

2.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及保存的方法植物资源具有两面性,即可解体性和再生性。

①可解体性是指由于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某些植物种类不断减少,以至灭绝的现象。

因此,任何植物包括树木种质资源都是有限的,必须加以合理的利用和保护。

②再生性是植物资源的基本属性,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具有不断更新和繁殖的能力,以保证其代代相传的特性。

树木资源的保护及保存方法一般分为两种,即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

①就地保护主要是通过在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来保护所在地区的植物种质资源;②迁地保护即把种质资源从其生长地区移出来进行保护与保存,可通过建立树木园、植物园及种质资源圃等把所收集的种质资源集中栽培起来进行保存。

这两种方法需耗费大量的土地及人力物力,而且易受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若遇大的自然灾害,可能使收集的资源遭受灭顶之灾,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目前,种子库及离体保存方法应用越来越广,③种子库保存是将收集的种子保存于较低的温度下,短期保存一般温度在10℃左右,中期保存温度为0~5℃,长期保存种子库的温度–10~–15℃,根据物种不同定期繁种更新保存的种子。

④离体保存是把植物的活体器官或小植株特别是把组织培养的无菌离体材料保存于超低温(–80℃或–196℃)条件下。

这两种方法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保存大量的种质,节约空间及人力与物力。

四、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①选择和应用:根据应用目的,选择适宜的树种,或根据树种特性,选择适宜的应用场所。

②引种驯化。

③育种。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第二节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法本节要点:1.依树木的生长习性的分类;2.依树木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3.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

园林树木学总论2012

园林树木学总论2012
22
23
植物分类等级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植物界 Plantae 种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蔷薇目 Rosales
科 Family 蔷薇科 Rosaceae
属 Genus
蔷薇属
Rosa
种 Species 玫瑰 Rosa rugosa Thunb.
32
各分类群的学名特征
❖ 门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 -phyta; ❖ 纲的拉丁名词尾加 -opsida或 -eae,但藻类为 -
phyceae,菌类为 -mycetes; ❖ 目的拉丁名词尾加-ales; ❖ 科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 -aceae, ❖ 但有八个科经国际植物学会决定为保留科名,其
拉丁词尾为 -ae,有:十字花科 Cruciferae、 ❖ 豆科 Leguminosae、藤黄科 Guttiferae、 ❖ 伞形科 UmbeIIiferae、唇形科 Labiatae、菊科
2. 人为分类时期(16世纪--19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林奈(瑞典 1707-1778) 3. 自然分类时期(18世纪末--now)
代表人物; 裕苏(法国)德堪多(瑞士)达 尔文进化论、恩格勒(德)哈钦松(英)
14
植物分类的方法
1. 人为分类: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只根据植物个别 或部分特征、习性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或 Chamaecyparis pisifera Endl. ‘Squarrosa’
31
et(&):两个命名人同时共同发表,位于两个命名人 之间。
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a Rehd. et Wils.

园林树木学总论

园林树木学总论
和形态特征产生影响。
园林树木的繁殖技术
01
02
03
有性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保持亲本 的优良性状,繁殖系数大, 但变异大。
无性繁殖
通过扦插、嫁接、分株等 无性繁殖方式,保持亲本 的优良性状,繁殖系数小, 但变异小。
组培繁殖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 速繁殖,可在短时间内获 得大量植株,保持亲本的 优良性状。
济作物。
文化价值
园林树木在文化方面也 有着重要的意义,如象 征吉祥、寓意幸福等。
园林树木的分布与习性
分布
园林树木的分布因地域和气候条件而 异,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代表性树种 。
习性
不同园林树木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 如生长速度、适应性、抗逆性等,这 些习性对于园林应用和养护管理具有 重要意义。
03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05
园林树木的应用与选择
园林绿化的基本原则
生态平衡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注重维护和恢复 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对自然 环境造成破坏。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 注重长期效益,实现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 续发展。
人文关怀原则
艺术性原则
在园林绿化中,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创 造宜人的绿化空间,提供舒适的环境,满 足人们的生活和休闲需求。
园林树木学总论
• 引言 • 园林树木概述 •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 园林树木的栽培管理 • 园林树木的应用与选择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园林树木学:研究园林中应用的 木本植物的分类、生态、生理生 化、繁殖、栽培管理以及植物配 置等方面的科学。
02
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 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园林树木学总论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

园林树木学总论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

第一章风景园林树木学概述第一节风景园林树木学概念与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把已知的树种种在自己的脑海中,把未知的树木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来加以利用,使树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观赏特点及所能表达的园林效果都能在头脑中灵话调动,呼之即出。

第二节中国风景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和种质资源丰富,在各国风景园林景观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我国是多种名花与风景园林树木的起源中心,如牡丹Paeonia suffruicosa.梅花Armeniaca mume、月李Rosa chinensi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山茶Camellia japonica、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r、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芙蓉花Hibiscus mutabilis、桃Amygdalus persica,李Prunus salicina、杏Anmeniaca vulgaris、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含笑Michelia figo、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等。

它们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几百年来,这些观赏花卉和风紧园林树木不断地传到西方,对世界园林事业和园艺植物育种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民心中有“无中国花卉便不成花园”之说。

目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原产于我国的风景园林树木,种类和品种都十分丰富,其中不乏众多精品,如被警为活化石的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roboides、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等都是我国特有种。

园林树木学复习提纲(各论部分)重点讲义资料

园林树木学复习提纲(各论部分)重点讲义资料

园林树木学复习提纲(各论部分)重点讲义资料第一篇:园林树木学复习提纲(各论部分)重点讲义资料园林树木学复习提纲(各论部分)(1)熟练掌握150个拉丁学名(10-15分)(2)能够掌握常见园林树木的分类学地位(填空、选择、判断)如栾树(无患子科,栾树属)、枫杨(胡桃科,枫杨属)、枫香(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杜松(柏科,刺柏属)、金钱松(松科,金钱松属)、罗汉松(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红瑞木(山茱萸科,梾木属)、迎春等(木犀科,茉莉花属)(3)掌握重点科、属的特征及分亚科或分属检索,写出主要树种观赏特点。

如松科、蔷薇科、木犀科、忍冬科松科Pinaceae 松科特征1、常绿或落叶乔木(少有灌木);2、叶多针形、扁平条形;3、多雌雄同株,苞鳞与种鳞离生;4、一种鳞内有2个种子。

分亚科、分属检索表(书P209)A1:叶条形或针形,不成束B1 叶单生,无短枝…………………………………………… I 冷杉亚科C1 :叶子扁平条形,无叶枕,球果直立…………………1、冷杉属C2:叶子横截面菱形,具叶枕,球果下垂………………2、云杉属B2:叶单生、簇生,具长短枝…………………………………II落叶松亚科C1:落叶,叶扁平条形,柔软D1:叶窄,长短相仿,种鳞革质 ,成熟后不脱落…………3、落叶松属D2:叶较宽,长短不一, 种鳞木质,成熟后脱落………4、金钱松属C2:常绿,叶针形,坚硬……………………………………5、雪松属A2:叶束生(2,3,5针一束)……………………………………III松亚科……………………………………………………………………6、松属分布:从北到南:东北:樟子松,红松,美人松,油松,赤松;华北:油松,白皮松,乔松,华山松,西黄松;西北:华山松,油松;华东:黑松,马尾松,日本五针松,赤松,湿地松;华南:马尾松,湿地松;西南:华山松,云南松。

2针:油松,樟子松,黑松,赤松,马尾松3针:白皮松,云南松,西黄松5针:华山松,乔松,红松,日本五针松蔷薇科科的特点:常绿或落叶,草本或木本;单叶或复叶,多数互生;花两性,整齐花(辐射对称),离瓣花,花萼花瓣常为5基数;雄蕊多数,常为5倍数,子房上位或下位;蓇葖果,梨果,核果,瘦果。

树木学 总论 打印

树木学 总论 打印

园林树木学总论第一章:绪论中国被西方人士称为“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

中国园林树木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1种类繁多 2、分布集中 3、丰富多彩 4、特点突出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一、简答1、物种物种物利又简称为“种”( species),它是分类的根据,目前为大家所接受的概念是:“种”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面使种族延线,它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种”与“种”之间是有明显界限的,除了形态特征的差别外,还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即异种之间不能交配产生后代,即使产生后代,此后代亦不能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2、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3、变种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4、变型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重瓣或单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5、品种: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可成为该种植物的“品种”6、林奈“双名法”: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发明的,其完整内容和书写格式如下:属名+种加词+种命名人名字7、恩格勒(谁做了什么)恩格勒系统(谁做的,是什么)这个系统是以假花学说为依据,由德国的恩格勒的两部巨著,即《植物自然分科志》和《植物分科志要》而建立的。

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较为稳定实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我国北方多采用。

8、哈钦松(谁做了什么)哈钦松系统(谁做的,是什么)该系统是以真花学说为依据,由美国的哈钦松在其著作《有花植物志》中建立的。

以多心皮植物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较为合理,我国南方,如广东,云南多采用该系统。

9、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闲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的应用的木本植物。

园林树木学——精选推荐

园林树木学——精选推荐

园林树木学绪论:一、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1、园林树木的含义:应用于园林绿地及风景区的木本植物。

包括观赏树木和生态树木。

2、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园林树木的分类、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园林树木学-绪论3、学习园林树木学的必要性观赏植物是园林的基本素材,有了它,园林才有了特色和主心骨。

美国要求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800种园林树木。

4、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注意观察和比较,多看、多闻、多问,勤思考,善于对比和归纳,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做到眼到、手到、脚到,掌握要点,善于应用。

园林树木学-绪论4、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目的: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能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和配置。

要达此目的,就要有正确识别种类的坚实基础,充分了解园林树木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是合理栽培和配置园林树木的依据。

园林树木学-绪论二、园林树木的作用1、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碳氧平衡、降温、增湿、遮光、滞尘、固土、吸毒、杀菌。

2、美化生活空间色、形、声、动态。

3、提供休息场所4、科普教育园林树木学-绪论三、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1、我国树木资源概况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多种,仅次于巴西(﹥50000种)、马来西亚(﹥40000种)居世界第三位。

在我国植物分布中,云南约17000种,广西约10000种,广东、贵州约8000种。

我国是古老的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如木兰科、毛茛科、樟科、山茶科等的原始分布中心。

园林树木学-绪论2、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特点A、种类多:目前在各国主要栽培的园林树木中约有40%起源于我国。

B、特有物种多:如玫瑰、月季、茶花、杜鹃、菊花、桂花等。

C、种质类型多:原生种质与栽培种质均十分丰富。

如菊花有近3000个品种;茶花有500多个品种等。

园林树木学-绪论四、园林树木的引种驯化1、引种驯化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多数学者认为植物的引种和驯化是植物在人工迁移过程中不同但又相继相连的两个阶段。

★树木学总论(终)

★树木学总论(终)

园林树木学绪论树木:为所有木本植物之总称园林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修养胜地和城市乡村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称为园林树木学。

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的生态系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观赏树木:是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

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乔木:是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的木本植物,植株高大分枝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松、杉、栎、杨、榆、榉、槐等;灌木:一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之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为迎春、蜡梅、麻叶绣球,卫矛、十大功劳等。

木质藤本:是茎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和利用不同附物而生长的木本植物,为地锦、紫藤、凌霄、木香观赏树木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观赏树木的分类、形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应用地学科。

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我国园林植物类型和资源丰富,被各国园林界和植物界视为园林植物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世界之母”的美誉。

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丰富多彩4、特点突出活化石:银杏、水杉、鹅掌楸、银杉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原因1、中国园林树木资源丰富2、中国的各种名贵园林树木,几百年来不断传至西方,对他们的园林事业和园艺植物育种工作起了重大作用。

3、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及品种都是中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培育出来的。

例如桃花、梅花、牡丹,其栽培历史达数千年,培育逾百个品种。

4、我国树木资源具有种类繁多、分布集中、丰富多彩、特点突出的特点。

第二章种与品种的区别:种:是指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如桂花。

品种:由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可称为该种植物的品种。

如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学Ⅱ》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学Ⅱ》

《园林树木学Ⅱ》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树木学Ⅱ(英文):Landscape Dendrology Ⅱ课程编号:14241046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树木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讲授的内容有:绪论、园林树木的分类、园林树木的三大作用、园林树木的配植、城市园林树种的调查和规划。

各论部分讲授的内容有:裸子植物按照郑万均教授的系统、被子植物按照恩格勒系统的排列给同学们介绍园林树木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习性、观赏特性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原理和识别的基本方法;掌握园林树木选择、应用、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为各类绿地的植被规划、种植设计等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园林树木学的基础理论及园林树种的形态特征、习性、观赏特性和应用。

本课程是《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该课程学习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园林树种规划和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专业水平。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植物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以及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正确理解园林树木学的有关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园林树木分类、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园林树木配植,了解园林树木在环境方面的作用及城市树种规划的原则和树种调查的方法;熟练识别150种常见园林树木,掌握其识别要点、重要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能够按生境、场所及景观等的要求选择园林树木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一、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二、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三、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树木、观赏树木、园林树木?2、什么是园林树木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园林树木学与树木学、观赏树木学有什么异同点?4、我国园林树木资源有什么特点?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8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分类法的原则和植物分类系统及植物检索表的形式、编制及应用,了解植物拉丁文和植物学名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树木的人为分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A.植物分类简史
❖ The History of the plant Classification 1. 本草分类时期(远古--19世纪)
诗经(公元前600:200种)、尔雅(公元前476-221: 300 种)、本草纲目(明朝1590:1195种)、植物名 实图考(清朝1848:1714种)西奥弗拉斯图(希腊)
11
总论
12
园林树木的分类知识
1.(园林)树木的分类知识 ❖ 1.2 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 A. 分类历史
❖ A 根据观赏特性分类
❖ B. 分类等级
❖ B 根据园林用途分类
❖ C. 命名方法
❖ D. 分类系统
❖ E. 植物分类检索表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Landscape Trees and Shrubs
种类繁多:全世界种子植物约25万多种,木本植物占1/3 ,中国约3万种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92科1300余属8000 余种,乔木类2500多种。
原因:地域辽阔,环境气候变化多,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树 木种类,园林栽培历史悠久。
特点:种类丰富多彩;具有很多特产类群和分布集中的类 群(如P3,表1-1)及古老的珍稀树种。
园林树木:凡适用于城市(镇.)、风景名胜 区、度假及疗养胜地和各种类型园林绿地栽种 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
园林树木学:对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分布、 习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属于应用科学范畴,是植物分类学的一个分 支,是园林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7
目的:培养应用各类树木来构建园林景观的能力。 任务:认识300种以上的园林树种,并熟悉其形态 及用途;掌握鉴定树种的方法。
园林树木学
教学安排
Arrangement
理论讲授
32学时
课代实验
20 学时
1
理论讲 授
❖ 介绍园林树木学的概念、学习方法等 ❖ 介绍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分类系统、
代表类群(科、属)等 ❖ 介绍主要树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
主要习性、 (观赏)价值、用途等
2
❖ 现场(野外)观察识别、记录 各类代表树种300余种 ❖ 标本采集、观察、识别、压制 ❖ 树种鉴定
2. 人为分类时期(16世纪--19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林奈(瑞典 1707-1778) 3. 自然分类时期(18世纪末--now)
代表人物; 裕苏(法国)德堪多(瑞士)达 尔文进化论、恩格勒(德)哈钦松(英)
14
植物分类的方法
1. 人为分类: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只根据植物个别 或部分特征、习性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园林树木学特点:描述性强、涉及的树木种类多、名词
术语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树种的拉丁学名难记。
➢学习方法:培养兴趣、重视实践。 ➢观察、比较、归纳、记识。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与植物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是 植物栽培学、园林景观设计 的重要基础课程。
8
园林树木的功能
❖ 美化(绿化):Beautification
18
19
恩格勒系统的要点:
❖ 1、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原始。(1964年改 正)
❖改善环境: Ameliorating the Environment
❖生产与创收:Production function
9
中国的(园林)树木资源
1.中国是“园林之母” 2.中国有丰富的树木资源 3.中国拥有丰富树木资源的原因
中国是“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被视为 世界园林植物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国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谷菜果木 瑞典 林 奈 《植物种志》雄蕊离合
2. 自然分类:根据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及演化 规律进行的分类。
3、自然分类系统:在自然分类 的基础上,将各分 类群由低级向高级的集合(种-属-科-目-纲-门界),并按进化顺序建立的完整系统.
15
假花说与真花说
假花说(恩格勒学派)—— 支持假花说的假花学派以 恩格勒(Engler)为代表的假花学派又称柔荑花序学 派。 依据假花学说的理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裸子植物 的花序变成的;原始被子植物的花是具有单性花和具 有柔荑花序的。 现代的柔荑花序类多为木本,风媒为主,缺少花被, 胚珠的珠被一层,单被花里有些类群受精时间较长, 合点受精等,与裸子植物相似。 据此,假花学派认为,具有单性花和柔荑花序的被 子植物是比较原始的。
❖ 它将植物界分13门,第13门为种子植物门,再分 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被子植物亚门包 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个纲,并将双子叶植 物纲分为离瓣花亚纲(古生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 (后生花被亚纲)。
❖ 恩格勒系统几经修订,在1964年出版的《植物 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已把双子叶植物放在单子 叶植物之前。共有62目,344科,其中双子叶植物48 目,290科,单子叶植物14目,54科。
16
❖ 真花说(毛茛学派) 1893年由美学者Bessey提出,真 花说理论的支持者认为被子植物的花从裸子植物的 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大孢子叶成为被子植物的 心皮丛——雌蕊群,小孢子叶成为雄蕊群;具有两 性花的本内苏铁是被子植物的祖先;单花、两性、
花被分离的多心皮类是被子植物的原始代表。
❖ 真花说经过塔赫他间的提高成为多心皮学派。 下列事实支持了真花说:
❖ (1)本内苏铁具有两性、虫媒的孢子叶球,孢 子叶的数目很多,子叶两枚,木兰目的大多数种类 也具有这种特征的花;
❖ (2)本内苏铁的小孢子叶是舟状的,中央有明 显的单沟,木兰目的花粉也是舟状单沟的。
❖ (3)本内苏铁的孢子叶球有长轴;木兰目也有
伸长的花托。
17
植物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这是德国分类学家恩格勒(A.Engler) 和勃兰特(K.PrantI)于1897年在其《植物自然分科 志》巨著中所使用的系统,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 总论 C.各论
4
❖ ❖ ❖
木三
资 源
、 中 国






类二 及、 分( 类园 系林 统)
树 木 的 分
对的 一 象定 、 及义 ( 学、 习( 园 方概 林 法念 )
)树 研木 究学
5
园林树木学的定义、 任务及学习方法
❖ 概念:Concept ❖ 学习目的:Study goal ❖ 学习方法:Study meth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