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及注解【人教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必背古诗词带注释

四年级必背古诗词带注释

四年级必背古诗词带注释四年级的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背诵诗词本身,还要理解诗词的含义和背景。

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及其注释: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 床:指井边的栏杆。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是:好像。

- 霜:霜冻。

- 举头:抬头。

- 低头:低下头。

2.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内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释:- 春眠:春天的睡眠。

-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 啼鸟:鸟叫声。

- 夜来:昨夜。

- 花落:花朵凋落。

3.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释:- 白日:太阳。

- 依山尽:靠着山落下。

- 黄河:中国的第二长河。

- 入海流:流入大海。

- 欲穷:想要看尽。

- 千里目:千里远的视野。

- 更上:再上。

4.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内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注释:- 千山:许多山。

- 鸟飞绝:鸟儿都飞走了。

- 万径:许多道路。

- 人踪灭:人的踪迹消失了。

- 孤舟:孤单的小船。

- 蓑笠:蓑衣和斗笠,古代渔翁的装束。

- 独钓:独自垂钓。

5.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注释:- 日照:阳光照射。

- 香炉:香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

- 紫烟:紫色的烟雾。

- 遥看:远远地看。

- 瀑布:从高处流下的水。

- 飞流:飞快的流水。

- 三千尺:形容瀑布的高度。

- 银河:天上的银河。

- 落九天:从天上落下。

背诵这些古诗词时,学生们应该尽量理解每一句的意思,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忆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第一单元【日积月累】鹿l ù柴ch ái[唐]王维空k ōn ɡ山sh ān 不b ú见ji àn 人r én ,但d àn 闻w én 人r én 语y ǔ响xi ǎn ɡ。

返f ǎn 景j ǐn ɡ入r ù深sh ēn 林l ín ,复f ù照zh ào 青q īn ɡ苔t ái 上sh àn ɡ。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好h ǎo 问w èn 则z é裕y ù,自z ì用y òn ɡ则z é小xi ǎo 。

《尚sh àn ɡ书sh ū》博b ó学xu é之zh ī,审sh ěn 问w èn 之zh ī,慎sh èn 思s ī之zh ī,明m ín ɡ辨bi àn 之zh ī,笃d ǔ行x ín ɡ之zh ī。

《礼l ǐ记j ì》智zh ì能n én ɡ之zh ī士sh ì,不b ù学xu é不b ù成ch én ɡ,不b ú问w èn 不b ù知zh ī。

[汉h àn ]王w án ɡ充ch ōn ɡ人r én 非f ēi 生sh ēn ɡ而ér 知zh ī之zh ī者zh ě,孰sh ú能n én ɡ无w ú惑hu ò?[唐t án ɡ]韩h án 愈y ù第9课古诗三首暮m ù江ji ān ɡ吟y ín[唐]白居易一y í道d ào 残c án 阳y án ɡ铺p ū水shu ǐ中zh ōn ɡ,半b àn 江ji ān ɡ瑟s è瑟s è半b àn 江ji ān ɡ红h ón 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 yōng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 qī zuò八九十枝花。

bā jiǔshí zhī 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wú 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 huā hái zài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 jīng【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统编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解读

统编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解读

统编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解读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古诗赏析:"空山不见人",首句即勾勒出空山那无人踏足的幽远景象。

王维笔下,"空山"一词频繁出现,却在各首诗中赋予了各异的韵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此中"空山"展现的是雨后秋山的清透与纯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则描绘出春夜山林的宁静与幽雅;至于"空山不见人",它更侧重于凸显山的空旷与清冷,因了人迹的绝迹,即便是实体存在的山峦,在诗人的感知中亦化为了一片空茫,恍若置身于远古的寂静之中。

"不见人",这三个字,恰如其分地将"空山"的意境具象化,令人心驰神往。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或许会觉得它略显平淡无奇,但紧接着“空山不见人”之后,“但闻人语响”的出现,却使得整个意境瞬间跃然纸上。

“但闻”二字,实乃耐人寻味之语。

在寂静的空山之中,尽管“不见人”,却往往并非死寂一片。

鸟儿的啾啾啼鸣,虫儿的唧唧细语,风的瑟瑟低吟,水的潺潺流淌,这些大自然的音符交织成一首美妙的乐章,展现着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第一单元【日积月累】鹿l ù柴ch ái[唐]王维空k ōn ɡ山sh ān 不b ú见ji àn 人r én,但d àn 闻w én 人r én 语y ǔ响xi ǎn ɡ。

返f ǎn 景j ǐn ɡ入r ù深sh ēn 林l ín,复f ù照zh ào 青q īn ɡ苔t ái 上sh àn ɡ。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好h ǎo 问w èn 则z é裕y ù,自z ì用y òn ɡ则z é小xi ǎo。

《尚sh àn ɡ书sh ū》 博b ó学xu é之zh ī,审sh ěn 问w èn 之zh ī,慎sh èn 思s ī之zh ī,明m ín ɡ辨bi àn 之zh ī,笃d ǔ行x ín ɡ之zh ī。

《礼l ǐ记j ì》智zh ì能n én ɡ之zh ī士sh ì,不b ù学xu é不b ù成ch én ɡ,不b ú问w èn 不b ù知zh ī。

[汉h àn]王w án ɡ充ch ōn ɡ人r én 非f ēi 生sh ēn ɡ而ér 知zh ī之zh ī者zh ě,孰sh ú能n én ɡ无w ú惑hu ò?[唐t án ɡ]韩h án愈y ù第9课 古诗三首暮m ù江ji ān ɡ吟y ín[唐]白居易一y í道d ào 残c án 阳y án ɡ铺p ū水shu ǐ中zh ōn ɡ,半b àn 江ji ān ɡ瑟s è瑟s è半b àn 江ji ān ɡ红h ón 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其注释和译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其注释和译文

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其注释和译文:《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不教:不叫,不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小学四年级语文必背古诗(附译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必背古诗(附译文)

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3、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的酒都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注释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4、《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注解】: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2、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3、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译文》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店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西出阳关后就再没有老朋友了.6、山中送别【唐】王维体裁:【五绝】类别:【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解】:又题:《山中送别》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译文》: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7、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相和:相互映衬.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潭面:指湖面.潭,水很深的湖.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译诗、诗意]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8、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文解释】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词语解释】江枫:江边的枫树.姑苏:苏州的别称.9、鸟鸣涧年代:【唐】作者:【王维】体裁:【五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译文: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10、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1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译文: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12、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诗意: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13、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意: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14、水调歌头诗词牌【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词意: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15、如梦令【宋】李清照女词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意: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赶快划呀,赶快划呀.不小心,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译文】昨夜雨点疏落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了一觉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却回答说海棠花依旧鲜嫩.知不知道啊?知不知道啊?应该是叶儿茂盛花儿凋零.16、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译文】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汇总(附注释+译文)-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汇总(附注释+译文)-人教版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①鹿柴:地名,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是王维在辋(wǎng)川别墅里的一处景观。

柴,同“寨”,用树枝围成的栅(zhà)栏。

②但:只。

闻:听到。

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同“影”,指日光。

④复:又。

【译文】空旷的山中看不到一个人影,只能听到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余晖返照到山林的深处,又映照在绿油油的苔藓上。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②残阳:夕阳。

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这里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夕阳渐沉,余晖铺在江面上,一半呈现出碧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清露像珍珠,新月如弯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①题:题写。

西林:江西庐山的西林寺。

②横看:从正面看。

③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

④缘:因为。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降(xiáng),服输。

②骚人:诗人。

因诗人屈原代表作名《离骚》而借称。

③阁笔:放下笔。

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④逊:差,不如。

⑤一段香:一片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暮江吟》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衍生注释:1. “暮江吟”:“暮”指傍晚,这首诗描写的是傍晚到夜晚江边的景色。

2.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

3.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4. “可怜”:可爱。

5. “真珠”:即珍珠。

二、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江景图。

你看,那一道残阳像是铺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被残阳映得红彤彤的,多奇妙的色彩对比啊!就好像大自然是一位画家,拿着它那神奇的画笔在江面上肆意挥洒颜料。

后两句写了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弯弯的月亮就像一张弓。

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把夜晚的景色描写得如此美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这诗里的画面感极强,每一句都像一幅精致的小画。

三、作者介绍: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

他关心民间疾苦,写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

同时,他也擅长写一些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就像这首《暮江吟》,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被人们广为传颂。

四、运用片段: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河边玩,那是傍晚时分。

我看着河面上的阳光,突然就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我对小伙伴们说:“你们看,这景色和白居易诗里写的好像啊,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古人能把这样的景色用诗写出来,真的是太厉害了。

”小伙伴们也都纷纷点头,都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了。

《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衍生注释:1. “题西林壁”:“题”是书写,题写。

“西林”指西林寺,这首诗是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

2. “横看”:从正面看。

3. “侧”:侧面。

4. “缘”:因为。

二、赏析:前两句写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有山岭的模样,有山峰的形状,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都不一样。

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古诗词20首(含译文)

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古诗词20首(含译文)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 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 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 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 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18.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 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 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 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 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 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 花朵看完了。
12.鸟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 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 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 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 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 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 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 的家门。
19.示儿 陆游
2.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 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 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 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 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
译文: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 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 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13.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 yōng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 qī zuò八九十枝花。

bā jiǔshí zhī 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wú 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 huā hái zài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 jīng【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注解第一单元◆第4页浪淘沙(其七)刘禹锡〔唐代〕八月涛¹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chù)山回。

须臾(yú)2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1.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2.须臾:短的时间,片刻。

【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第14页“日积月累”鹿柴(zhài)1王维〔唐代〕空山不见人,但2闻人语响。

返(fān)景3入深林,复4照青苔(tái)上。

【注释】1.鹿柴(zhài):王维在辋(wǎng)川别业的胜景之一。

柴:通“寨”,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2.但:只。

3.返景:日光。

意思是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4.复:又。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第二单元◆第32页“日积月累”●好问则裕(yù),自用则小。

——《尚书》【译文】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博学之,审问之,慎(shèn)思之,明辨之,笃(dǔ)行之。

——《礼记》【译文】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译文】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shú)能无惑(huò)?【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第三单元第34页“古诗三首”暮(mù)江吟1白居易〔唐代〕一道残阳¹铺水中,半江瑟(sè)瑟²半江红。

四年级语文(上)必备古诗及注释

四年级语文(上)必备古诗及注释

词句注释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

《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

这里指易水岸边。

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⑶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冠:帽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⑷昔时:往日;从前。

《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mò):死,即“殁”字。

⑸水:指易水之水。

犹:仍然。

白话译文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发已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山房春事二首(其一)唐岑参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词句注释⑴山房:营造于山野的房舍、别墅。

春事:春色、春光。

⑵恬:这里指风柔和。

⑶衣桁(héng):又称衣架,挂衣服的横木。

⑷笔床: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

⑸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

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⑹极目:尽目而望。

萧条:冷落荒凉。

⑺发:绽放。

白话译文其一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

几枝柳条低过了晾衣的横木,一片山花表落在了笔床之上。

其二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 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 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 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词句注释
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 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 xiá。 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 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 习俗。 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词句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 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 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 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
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 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注释】 ⑴ 黄鹤楼:位于现在的湖北的武汉(武昌),与湖南岳阳的岳阳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1. 原文及释义。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弯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2. 赏析。

- 首先看这个“铺”字,用得那叫一个绝啊。

如果说“照”字,就显得太直白了,“铺”字就像夕阳是个温柔的工匠,把自己的余晖轻轻地、满满地铺在江面上。

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江水一半绿一半红,就像被大自然这个大画家分成了两半,一半用绿色颜料,一半用红色颜料,特别神奇。

- 再看后面写夜晚的景色,把露珠比作珍珠,那露珠在月光下肯定是亮晶晶的,就像一颗颗真的珍珠一样。

月亮像弓,弯弯的,这个比喻特别形象,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出九月初三那个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诗人就像一个摄影师,先给我们拍了傍晚的江景,又拍了夜晚的露珠和月亮,把暮江的景色从傍晚到夜晚的美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1. 原文及释义。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从正面看庐山,山峦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则是高耸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呢?只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啊。

2. 赏析。

- 前两句就像在给我们玩一个视觉游戏。

你看,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它的样子就完全不一样。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得到的印象也会不同。

诗人可真是个细心的观察者啊。

- 后两句就更有哲理了。

我们有时候在生活中也会这样,就像在一个事情当中,往往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就像在庐山里看庐山,被周围的环境局限住了。

这就提醒我们啊,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跳出这个“庐山”,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1. 原文及释义。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四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附译文、词语解释)

四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附译文、词语解释)

重点诗篇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重点词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题写。

横看:从正面看。

侧:从侧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苏轼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瑰丽的山水使他写下了这首诗,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全面,如果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重点词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赏析: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是名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及注解【人教版】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WTT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及注解【人教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
出现在眼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将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离开黄鹤楼,前往扬州去了。

他的船在碧空中渐渐消失,只见滔滔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