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到课题目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限时训练(附详细解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限时训练(附详细解析)

人民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限时训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唐晚期,啖助、赵匡和陆淳等创立了“新春秋经学”,流露出极鲜明的欲重整人伦、重正纲纪的想法,使经学由以训诂为特色的章句之学向陈析义理方向发展。

“新春秋经学”的创立A.否定了先秦传统儒学B.起源于唐代三教合流C.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D.有助于宋明理学形成2.“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

下列关于“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A.“仁”是天理的核心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C.“仁”者“爱人”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3.据史料记载,明朝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认为犯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大防,最终被饿死。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海瑞治家的严谨态度B.古人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C.理学对人性的摧残D.理学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

”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5.宋明理学家篡改《大学》原义改变其顺序,将“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即用“平均”或“均平”的理念与方法去治理国家,“平天下”成为在天理所规定下的均平理想境界。

可见A.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利于规范社会秩序B.宋明理学家具有爱国爱民的济世精神C.外族入侵是“平天下”思想产生的源泉D.理学家放弃了先秦儒学大一统的理想6.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

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

”这反映了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7.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开课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开课

宙斯
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的自然观: 神主宰一切
众 神 之 神 宙 斯
太 阳 之 神 阿 波 罗
美 神 维 纳 斯
智 慧 女 神 雅 典 娜
希腊神话中,无论是人是神,都有善良和感性的一面,同样有欲和恶的一面。比如: 嫉妒(见「金苹果」的故事) 淫欲(见希腊神话中各种乱搞各种婚内出轨各种情人各种私生子) 贪婪(见「伊阿宋与金羊毛」的故事) 暴力(见宙斯如何打败提坦众神,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由“自然”转向“自我”, 由“神本”转向“人本” 。
探究一: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的时代。公 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辩护,发表意见。 由于社会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 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和争辩的艺术。他们 自命为能够使人智慧的智慧教师,因此获得“智者 “的名称。——《西方思想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智者、“智者运 动”?该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原因(背景): 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政治:民主制度发达,平民政治地位提高 经济:工商业发展 智者运动 :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 思想文化:个人主义的成长 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问题的运动。
智者学派言论的特点:
怀疑神灵、否认权威、批判传统,敢于 创新。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 实利、人的本性不可违、尊严和价值至 高无上、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是对人有 利和符合人性、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热衷认识社会政治法律、与世界共处、 解决日常问题、参与政治生活 1、否定神灵, 强调人的价值 和作用。 2、关注政治、 关注人与人,人 与社会的问题。 3、否定权威, 追求人与人的平 等。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1.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低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一制度()A.巩固了佛教的社会地位B.维护了贵族的统治秩序C.催生了灿烂辉煌的文化D.适应了专制集权的需要“高低贵贱有别”“低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古印度形成了贵贱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故选B项。

2.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的一部史诗,主要讲述古代雅利安人部落家族的故事,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不少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故事。

这部史诗是()A.《源氏物语》B.《摩诃婆罗多》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其主要讲述了古代雅利安人中的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的故事,故B项正确;《源氏物语》是日本的著名小说,《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著名史诗,与题干信息均不符合,故A、C、D三项均错误。

3.壁画是阿旃陀石窟中最为瞩目的艺术,这些壁画被认为是古代印度壁画的重要代表。

壁画大量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当时印度的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战争、乐舞以及劳动人民狩猎、畜牧、生产等场面,内容十分丰富。

这说明()A.为宗教服务的绘画艺术出现了世俗化倾向B.当时的印度受分裂割据影响政局动荡不安C.落后的农耕文明使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D.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寺庙建筑群,可得出阿旃陀石窟的宗教壁画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故A项正确;题干中的绘画内容虽涉及战争,但无法得出当时印度的政局是否是分裂割据,故B项错误;题干的主旨不是强调佛教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而是壁画内容的特色,故C项错误;阿旃陀石窟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寺庙建筑群,故D项错误。

4.古代雅利安人诗歌《梨俱吠陀》记载,人是从普鲁沙巨人身体不同部位产生出来的:从口中产生出婆罗门,手臂产生刹帝利,大腿产生吠舍,脚产生了首陀罗。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7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练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7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练习

必修三17课《毛泽东思想》练习题一、单选题1.(泰安市高三期末考试)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A B C D2.(2017·河北保定、唐山高三摸底·29)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这一时期()A.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来 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明确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3.(2017·浙江宁波十校高三9月联考·14)有学者认为,去苏联化是毛泽东邓小平的共识。

下列史实中,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③一化三改造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2017·广西河池示范性高中课改联盟体高三第一次联考·31)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已经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下列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中共领导工人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兴起C.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D.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5.(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11)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上提出:“我们无产阶级有我们自己阶级的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不过得着一些自由与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

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

因此无产阶级便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

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强固,这第二步奋斗是能跟着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即刻成功的。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指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B.体现了马列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C.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D.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6.(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13)某学者在其作品中指出:“中共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武装割据之后,第一次向国民党提出中央政府权力再分配的政治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达标1.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伴随着对启蒙运动和欧洲革命的反思,欧洲文学中出现了()A.古典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C.现实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答案:B2.(2013·福建会考)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答案:C3.下列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这一主题是()A.爱国主义和民族斗争精神B.反封建残余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三幅作品分别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中国的鲁迅、印度的泰戈尔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A项。

答案:A4.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他的作品《等待戈多》“描绘了人类面对永远的、不可料知的等待”。

“他”是() A.雪莱B.雨果C.海明威D.贝克特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D5.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

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

答案:A6.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据此可知,此文学流派()A.表达了对理想主义的追寻B.着眼于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C.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的渲染D.注重于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信息“(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可知是指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故D项正确;A、C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揭露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病,B项错误。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共103页附答案)目录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

”这一说法()A.肯定了蔡伦是中国造纸术的唯一发明者B.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C.旨在说明蔡伦在古代造纸术改进中的作用D.属于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解析:A项说法错误,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不是唯一发明者;题干中的历史论文不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B项;根据“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历史论文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不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

答案:C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D.雕版印刷术麻烦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如果印数少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如果印数多了的话,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故选A项。

答案:A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A.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解析:由“凭针盘而行”,可知“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故选C项。

答案:C4.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术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题: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02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题: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02

《作业推荐》0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单选题(共90 分)1.汉元帝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元帝下诏指责大臣失职,于是丞相于定国便以灾异引咎辞职。

这说明“天人感应”学说A.深入人心,为君臣所接受B.论证了皇权的合法性C.减少了灾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D.内容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早期“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的目的是劝诫皇帝的行为,限制皇帝的权力,而汉元帝将“天人感应”学说作为强化皇权的工具,说明“天人感应”学说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中“深入人心”的表述绝对,材料不能体现;B选项错误,论证了皇权合法性的是君权神授;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天人感应”学说减少了灾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西汉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景帝时,胡母生、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博士。

由此可以推知汉初A.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B.品行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C.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D.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汉初《诗》、《公羊春秋》等儒家经典被作为皇帝任命官职的依据,由此可见儒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途径,因此A 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品行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黄老之学;D选项错误,汉武帝时期,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传授五经,使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皇帝的圣旨诏书开头语也常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说明汉代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借天的权威树立皇帝权威C.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D.儒家天道观得到皇帝认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知汉代通过神权来强化君权,B选项符合题意。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2.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 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 重义轻利B. 民贵君轻C. 天人感应D. 正心诚意4.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6.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 进步史观B. 天命史观C. 循环史观D. 英雄史观7.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 兼爱尚贤B. 主权在民C. 以民为本D. 道法自然8.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7课 启蒙运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7课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课程标准] 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1)在____________运动的推动下,____________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2)随着____________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________________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

2.过程(1)17世纪时,________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中叶,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伏尔泰、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3.思想核心:理性主义(1)“理性”是指人自己________,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____________的能力,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

(2)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________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________”。

4.主张(1)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________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________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2)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________和________,提倡科学、自由和________。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______________;他提倡“____________”,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他相信法律应以________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路易十四时代》等。

2.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____________”学说。

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________的体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第一课时1. 题目:简述秦朝的建立过程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问题类型:简答题- 内容概要:秦朝的建立过程包括秦穆公继位、秦穆公实行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等。

秦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央集权、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方面。

- 参考答案:秦穆公实行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强大;秦始皇通过灭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由秦朝统一六国而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基础。

2. 题目:解释“兼并战略”在秦朝的实施中的意义。

- 问题类型:解释题- 内容概要:兼并战略是指秦朝通过吞并其他国家的领土来实现统一的策略。

这种战略的意义在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统治力量,扩大领土并消除潜在的敌对势力。

- 参考答案:秦朝实施兼并战略的意义在于通过吞并其他国家的领土来扩大自身的版图,增加资源和劳动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潜在的敌对势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时1. 题目:简述汉朝的统治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 问题类型:简答题- 内容概要:汉朝的统治经历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对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 参考答案:汉朝的统治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上,刘邦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稳定了国家统一;在军事上,刘秀创建了东汉朝代,平定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在经济上,汉朝推行了均田制和开疆拓土,发展了农业和经济;在文化上,汉朝儒学的发展和兴盛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题目:阐述汉武帝的改革和创举。

- 问题类型:阐述题- 内容概要:汉武帝是汉朝的一位重要皇帝,他进行了多项改革和创举,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参考答案:汉武帝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举。

他实行的均田制有利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他推行的开疆拓土政策扩大了国家的版图和资源;他大力发展儒学,推行儒家思想,对社会的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重视经济的发展,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1.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斗争的历史。

此观点强调了()A.人类文明的冲突B.古代战争的目的C.地理环境的影响D.历史形成的残酷,这是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广袤的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地,故选C项。

2.后世史书中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许多辉煌的文明成就,但一直有学者存在质疑。

下列能够证实大部分史书记载真实性的史学成果是()A.发现《汉谟拉比法典》B.找到早期的《吉尔伽美什》C.成功释读了楔形文字D.发现古巴比伦时期的绘画,释读楔形文字是证实史书记载真实性的前提,故C项正确。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这说明该法典具有()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维护公民权利和奴隶制度,对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有不同的处罚方式,这反映了法典具有等级性,故选A项。

4.古代亚述王朝的几个重要国王都十分热衷于大规模的宫廷建筑,“人首飞牛”是王宫大门的守护神兽雕像(见下图)。

其是人头、牛身的组合,生有飞翼。

这一雕像的寓意是()A.专制王权的神圣威严B.农耕文明的吉祥象征C.民族振兴的尚武精神D.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人首飞牛”是守护神兽,其守护的是王宫,因此其寓意是专制王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故A项正确。

从题干中无法看出“人首飞牛”与农耕文明、民族振兴和渔猎生活的关系,故B、C、D 三项均错误。

5.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骨文的发现,有力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D.体现了古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D项。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题: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02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题: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02

《作业推荐》02——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单选题(共90 分)1.下列重大科技成果与下图中的事件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A.《黄帝内经》的出现B.《授时历》颁布推行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九章算术》的成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271—1295)可以判断出是元朝,《授时历》是元代郭守敬编写的,B选项符合题意。

《黄帝内经》的出现时间是西汉,A选项排除。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北宋时期出现的,C选项排除。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D选项排除。

2.中医学历史上有过三次意义重大的发展高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中问世的《内经》、《伤寒杂病论》,到唐宋年间文化言论自由时写就的《千金方》等针对性极强的医学经典,再到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盛极一时的《本草纲目》等医书的诞生。

这说明A.中医药学发展服务于农耕经济B.政治局势影响中医学的发展C.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D.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医学传播【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繁荣是同步的,由此可见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农耕经济发展情况,选项A排除;战国时期动乱、唐宋明清政局稳定,中医药学在这两个时期都得到了发展,因此无法得出政局影响中医学发展的结论,选项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医学的传播而是中医药学的发展,选项D偷换概念,排除。

3.中国古代数学家大都把自己的数学研究与《周易》、《周礼》的“九数”以及儒家的“六艺”联系在起。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所撰《九章算术注》的序中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

”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A.深受儒家经学的影响B.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C.汇集诸子百家的精华D.与商品经济繁荣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科技著作存在拟经化的特点,体现了儒学成为正统以后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B、D两项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实不符;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高中历史 第6单元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6单元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堂达标】1.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

1979年2月五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将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定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体现了他关注民生的思想。

2.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阐释解读的能力。

这里的三民主义是指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因此首先可以排除B、D两项。

A项不准确。

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大革命的旗帜,就在于它蕴含了三大政策。

3.孙中山一生追求“天下为公”,致力于救国救民。

其思想主张中,有利于富国富民的是( )A.实业救国,限制中小资产阶级B.创立民国,废除专制C.发展实业,实行耕者有其田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解析:选D。

根据关键信息“富国富民”可知,题目考查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正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4.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题干中强调“现实意义”,③④带有排满性质,不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排除包含③④的选项即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基础达标1.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

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A.全面教育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D.义务教育答案:C2.(2013·山东学业水平测试) “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

”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时间提示“1978年”可知题干描绘情景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相关,故选A项。

B项发生在1978年底,C项开始于1995年,D项是在1986年。

答案:A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A项为改革开放之后;B项体现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C项为了适应“一五计划”需要;D项是建国初期。

答案:B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A.“教育革命”B.整风C.“科教兴国”战略D.工农教育答案:C5.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答案:C6.(原创题)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到11课题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到11课题目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
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
中作用巨大
C.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
D.领先西方时间长,历史
悠久
10.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
A.人身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民
D.社会契约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
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
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出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末)寇仲利用火炮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 ③④
B.④
C. ②④
D.①②③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1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1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保况复护进杂层行设防自备腐动与跨处装接理置地,高线尤中弯其资曲要料半避试径免卷标错调高误试等高方,中案要资,求料编技试5写术卷、重交保电要底护气设。装设备管置备4高线动调、中敷作试电资设,高气料技并中课3试术且资件、卷中拒料中管试包绝试调路验含动卷试敷方线作技设案槽,术技以、来术及管避系架免统等不启多必动项要方高案式中;,资对为料整解试套决卷启高突动中然过语停程文机中电。高气因中课此资件,料中电试管力卷壁高电薄中气、资设接料备口试进不卷行严保调等护试问装工题置作,调并合试且理技进利术行用,过管要关线求运敷电行设力高技保中术护资。装料线置试缆做卷敷到技设准术原确指则灵导:活。在。对分对于线于调盒差试处动过,保程当护中不装高同置中电高资压中料回资试路料卷交试技叉卷术时调问,试题应技,采术作用是为金指调属发试隔电人板机员进一,行变需隔压要开器在处组事理在前;发掌同生握一内图线部纸槽故资内障料,时、强,设电需备回要制路进造须行厂同外家时部出切电具断源高习高中题中资电资料源料试,试卷线卷试缆切验敷除报设从告完而与毕采相,用关要高技进中术行资资检料料查试,和卷并检主且测要了处保解理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后篇巩固提升1.某同学整理的如下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A.文艺复兴的影响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三角贸易”的影响“使东西两个半球之间建立了联系”“开始了欧洲海外殖民的血与火的历史”可知,这是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评述,故B项正确。

2.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

这一现象()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中国和欧洲之间存在丝银贸易,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意味着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B项正确;白银流入中国,减少了欧洲贵金属的流入量,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价格革命的发生,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对西班牙的发展是有利的,其衰落原因是其未将获得的资本投入生产领域,排除C项;题干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意味着中国的商品大量外销,说明当时是中国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项。

3.1785—1832年间出现的北太平洋的动物皮毛市场是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市场,该贸易以中国市场为中心,以欧美商业资本为核心驱动力,并在资本扩张性竞争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大约到了19世纪20年代初期,这种动物皮毛贸易逐渐衰退。

据此可知该贸易()A.兴起时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B.活跃程度与中国民间皮毛需求量大有关C.兴衰过程可能与皮毛资源过度开发有关D.发展状况反映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密切“在资本扩张性竞争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可知该贸易衰退的原因可能是对动物皮毛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故C项符合题意;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该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是欧美的商业资本,衰退原因并不是中国民间皮毛需求量大,排除B项;仅根据皮毛市场无法说明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密切,排除D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优化训练及答案

第3课宋明理学基础达标1.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儒学,他们创立的学说被称为( )A.佛学 B.理学 C.墨学 D.心学答案:B2. 朱熹在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B.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C.他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D.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答案:B3.(2014·深圳宝安区期末考)《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的作者应是( )A.孔子 B.董仲舒C.朱熹 D.王阳明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从题干中“心”、“意”、“良知”可知作者主张属心学范畴,王阳明为心学代表,故D项正确。

答案:D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

“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

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心外无物 B.理是世界本原C.无为而治 D.仁者爱人解析: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理学,故排除C、D项,材料认为“心”与“物”都是“理”的儿子,只不过一里一外,故A项错误,B项正确。

答案:B5.(2013·佛山第二次质检)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

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C.隋唐 D.宋朝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三教殿”同时出现释迦牟尼(佛教)、孔子(儒家)、老子(道教)反映“三教合一”现象,这一现象出现时间最早是魏晋南北朝。

故选B项。

答案:B6. 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主要是为了(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B.培养刻苦钻研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解析:根据所学史实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故选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秋季学期第1—11课质量检测12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2.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3.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理学代表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而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4.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

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

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A.人身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民 D.社会契约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

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6.“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

”这种“结合”实为(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1 / 52 / 57.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 A .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B .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C .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D .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8.下列科学家中持有下图所体现的观点的有( )①牛顿 ②达尔文 ③赫胥黎 ④爱因斯坦A .②③④B .①④C .②③D .③④9.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 .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B .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 .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D .领先西方时间长,历史悠久10.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仔细观察下列文物,其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 )①雅典陶片 ②甲骨卜辞 ③十二铜表法 ④浑仪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11.以下对中国古代天文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B .《石氏星表》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C .石申是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人D .郭守敬制作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以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12.《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

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有( ) ①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②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④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3.“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

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红楼梦》 D .《聊斋志异》14.有人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

这时的“晚霞”是指:( )A .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B .各种发明不断出现C .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D .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15.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

”“古不及近”的主要原因A.宋代宫廷画院的空前活跃B.传统的“写实”风格逐渐消失C.宋代画家逐渐注重内心情趣D.宋代画家技艺的提高和进步3 / 51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 ) A 、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B 、维护社会新秩序,倡导个性解放 C 、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生息 D 、主张实行法治,要求建立理性社会 17.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18.小明是个文学爱好者,他平时收集了很多名篇佳句。

下面是他收集的部分经典名句,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 .①②④③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19.某同学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

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清明上河图》里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出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末)寇仲利用火炮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 ③④ B.④ C. ②④ D.①②③20.对右图所示的秦《泰山刻石》的书法特征的表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B .骨气丰匀,方圆绝妙C .画如铁石,讲求对称D .追求个性,狂放不羁2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小明写出四个探究题目,错误的一项是:( ) A .宋代话本的出现 B .明清木刻版画的产生 C .唐代各具情态的书法艺术 D .元代散曲 22.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3.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

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B .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C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24.《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 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二、材料题(本大题共52分,请用0.5毫米签字笔答在答题卷上)25.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

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

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

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

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6分)(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5分)(3)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些主张对欧洲有何积极影响?(6分)(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

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