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九月三是什么节日
七月-九月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节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 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中秋”一 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 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 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 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 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 定的节日。中秋节一般有吃月饼、赏月的习 俗。
节日起源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 “(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 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 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 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 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 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节日习俗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 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 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 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地藏节由来
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一直要经历五十六 亿七千六百万年,弥勒菩萨才出世,到我们这个 世界示现成佛。释迦牟尼佛的法运只有一万二千 年,这个世间有佛法的时间很短,没有佛的时间 很长,在这一段黑暗的时代,什么人代替佛教化 众生呢?是地藏菩萨(见地藏经嘱累人天品)。 所以,他是代理佛,在所有的菩萨里面,他的身 份不一样。阎浮提的众生,与地藏菩萨有很大很 深的因缘。佛陀世尊赞叹菩萨有大因缘的,只赞 叹两位,一位是地藏王菩萨,一位是观世音菩萨。 地藏王菩萨的大威德大神通力量,以及种种利益 众生的事情,百千万劫也说不能尽。“
节日习俗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 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 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 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 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 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 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 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不过,古人乞 巧不独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 以后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 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 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 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 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因为此日活动的 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 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 “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 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

---------------------------------------------------------------最新资料推荐------------------------------------------------------广西各市传统节日防城港 - 节日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居住在防城港市万尾、巫头、山心三岛的京族,世代沐浴着南海波涛的洗礼,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最隆重的节日就是哈节(也叫唱哈节),在京族语言中,哈有唱歌和吃的意思,因此人们就在哈节进行祭祀神灵祖先、唱哈跳舞和品尝风味食品等活动,历时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
京族唱哈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仙女来到京族渔村,不但传歌授舞,还施展妙手回春之术治病救人,送医赠药,深受京族人民的爱戴,后人便建起一座哈亭,每年一次在哈亭里以唱歌的形式来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
中越边境旅游节每年 10 月月 28 日至 30 日在中越边境防城港东兴市举办的中越边境旅游节,由中越两国共同举办,节日期间推出中越两国青年在中越边界北仑河上对歌和文艺演出以及越南风情游等,集中体现了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边境旅游特色。
钦州- 节日跳岭头节每年中秋节前后十天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
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1 / 12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
节日期间有祭祀祖先、跳师公戏、武术表演等节目,热闹非凡,是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
国际海豚旅游节每年 10 月国庆期间国际海豚旅游节主要在风光旖旎的三娘湾景区进行,这里聚集了大量珍稀的中华白海豚,旅游节期间开展出海觅海豚、海豚奇观抢拍、婴儿沙滩爬行比赛、海钓比赛、花灯展、沙滩自行车比赛、果汁竞赛等旅游活动,是钦州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节日之一。
贵港 - 节日荔枝节荔枝成熟时节荔枝之乡麻垌每年荔枝成熟时节,亲戚朋友登门祝贺,主人以荔枝款待,客归,主人又以荔枝馈赠。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10篇(最新)

有关重阳节的习俗作文10篇同学们,你们了解重阳节吗?如果不了解的话,那就我帮你们讲解一番吧。
重阳节又称“重九”“敬老节”“登高节”。
人们在这一天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上一小红旗,点上蜡烛灯。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歌谣也不少呢!陕北有首民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
谷子啊,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唐代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
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的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记得在去年的重阳节时,我和一起弹古筝的好朋友在花区表演,献给老人们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曲子“渔舟唱晚”,赢得了爷爷奶奶的热烈掌声。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重阳节有了更深的了解呢?1登高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广西传统节日

广西传统节日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历史的沉淀,蕴含着深厚的民俗风情。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祈福求吉,体验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广西特有的传统节日,带领大家走进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和风情。
岭南节岭南节,又称建军节,是广西壮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这一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举行,被视为壮族的传统节日。
在岭南节这一天,人们会在田间开展祭祀活动,感恩祖先和神灵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
同时,岭南节也被认为是传统的婚姻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传统婚礼,让新婚夫妇在这一天得到神灵的祝福。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三举行。
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穿上传统服饰,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龙船比赛、荡秋千、滚滚磨等,展示传统文化与风俗。
此外,壮族的三月三还是传统的祭山祭水节日,人们会到山上或水边祭拜祖先和自然神灵,祈求灾祸消除、风调雨顺。
广西壮族干秧节干秧节是壮族传统的丰收节日,庆祝时间通常在农历六月。
在干秧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船比赛、赛龙船、扎马、跳乡歌等各种活动,以庆祝当年丰收的喜悦,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干秧节还是壮族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体育竞技类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侗族大歌节侗族是广西的少数民族之一,侗族的传统节日大歌节是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大歌节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举行,是侗族人民庆祝丰收、祭拜祖先的传统节日。
在大歌节这一天,侗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村寨广场上唱大歌、跳芦笙舞,表演各种传统文艺节目,共同庆祝传统节日的来临。
大歌节不仅是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弘扬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
总结广西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代表了当地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活习俗。
通过参与这些传统节日,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九月有什么节日

九月有什么节日九月,是一个充满了丰收和喜庆气息的月份。
尽管没有像春节那样的狂欢和庆祝,但九月依然有其独特的节日。
在这个美丽的九月,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去探寻九月的节日,感受其中的喜悦和文化的魅力。
一、教师节九月份的第一个节日,当属教师节。
每逢9月10日,人们会纷纷向自己的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这一天,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各界,都会通过送花、送贺卡、写感谢信等形式,向辛勤付出的教师们致以最深沉的敬意。
教师节是一个让人常常感动的节日,可以给每个人一次表达感谢的机会,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敬重教师,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二、中秋节九月份的节日当中,中秋节堪称是最有名气的节日之一。
九月十五,是中秋节的固定日期。
这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象征着家庭团圆和祈福。
每逢中秋节,家人们都会围坐在一起,分享月饼,赏月,祈福和表达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而对于九月的孩子来说,他们更是期待着这个节日的到来,因为他们可以尽情地在院子里放飞天灯,让自己的愿望随着飞天灯一同升空。
三、国际扫盲日九月八日是国际扫盲日,这个节日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全球的扫盲事业。
在发达国家已经普及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
通过关注国际扫盲日,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全球教育水平,助力贫困地区的儿童和成年人脱贫致富,实现人人享有教育的目标。
四、重阳节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九月的初九正好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故有“重阳”之称。
传统的习俗是登高、赏菊、饮菊花酒。
这个节日不仅有着美丽的寓意,也提醒着人们珍惜生命,享受阳光和大自然的美好。
在这个节日里,除了传统的习俗,人们也可以选择与家人、朋友一起合理安排行程,进行户外运动,感受秋天的气息和自然的恩赐。
五、国庆节九月最后一天,也是中国人民最为欢庆的节日——国庆节。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日,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庆节不仅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人们放松休息的时刻。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展开全文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
说法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日,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
据《易经》、《史记》、《山海经》等记载,轩辕黄帝故里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下辖新郑市。
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
说法二: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说法三:西王母蟠桃会日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称为“蟠桃会”。
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说法四:上巳节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
著名的兰亭雅集就是在这一天。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说法五:灵界大节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
在这一天通灵人士常聚在一起欢庆,并摆宴席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有一种邪病是中邪人一到灵界大节的时候就开始闹邪病,灵界大节就是三月三九月九这俩个节日,这是佛教道教民间仙家都过的节日,也可称为是灵界大节日,有一类中邪者一到三月三、九月九就闹邪病,这类人群基本闹邪病和灵界有关系,中国北方多少和地仙有关系,就是我们知道的胡,黄,常,莽,等等动物修成的仙,这又涉及到出马仙堂口问题,保家仙问题,半堂口等等和仙堂相关的问题了,这类邪病也是依理用法,有说和,有需立堂口,有需要捋堂口,有需要清堂口,甚至需要驱走等等。
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上的歌圩和歌会是什么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上的歌圩和歌会是什么样的导语:歌圩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
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
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歌圩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
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
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
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
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
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进行。
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
其内容一般为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
歌圩一般为期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
参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
老人小孩主要是“观战”、欣赏、品评,有的老年歌手参与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青年人当参谋。
歌圩非常热闹,除青年们对歌外,还有唱戏的、做买卖的。
各种日用百货、绫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
实际上歌圩也带有几分交易会的性质。
歌会歌会与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从歌圩派生出来的。
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
参加歌会的人数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
歌会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现壮族人民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为主题。
其内容大体从开篇歌开始,进而到献歌、赛歌、评歌、和歌、学歌、团结歌等。
参加歌会的一般生活常识分享。
广西传统节日

春社节农历二月初二杀鸡鸭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歌圩节农历三月三日壮族传统歌节,男女老少在这天对歌。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在邕江举行龙舟赛,分男女组对阵,胜者可得一头烤猪作奖赏。
新节农历六月初六乡间人家把新米做成米粉,叫“吃新”。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乡村杀鸡鸭过节,用纸糊成冥府的钱物祭祖。
王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乡村各家打扫一年积下的灰尘,并备酒肉祭送“ 王爷”防城港- 节日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居住在防城港市万尾、巫头、山心三岛的京族,世代沐浴着南海波涛的洗礼,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最隆重的节日就是“哈节”(也叫“唱哈节”),在京族语言中,“哈”有“唱歌”和“吃”的意思,因此人们就在哈节进行祭祀神灵祖先、“唱哈”跳舞和品尝风味食品等活动,历时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
京族唱哈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仙女来到京族渔村,不但传歌授舞,还施展妙手回春之术治病救人,送医赠药,深受京族人民的爱戴,后人便建起一座“哈亭”,每年一次在哈亭里以唱歌的形式来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
中越边境旅游节每年10月28日至30日在中越边境防城港东兴市举办的“中越边境旅游节”,由中越两国共同举办,节日期间推出中越两国青年在中越边界北仑河上对歌和文艺演出以及越南风情游等,集中体现了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边境旅游特色。
钦州- 节日跳岭头节每年中秋节前后十天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
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
节日期间有祭祀祖先、跳师公戏、武术表演等节目,热闹非凡,是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
国际海豚旅游节每年10月国庆期间“国际海豚旅游节”主要在风光旖旎的三娘湾景区进行,这里聚集了大量珍稀的中华白海豚,旅游节期间开展出海觅海豚、海豚奇观抢拍、婴儿沙滩爬行比赛、海钓比赛、花灯展、沙滩自行车比赛、果汁竞赛等旅游活动,是钦州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节日之一。
九月有什么节日

九月有什么节日
九月的节日如下:
1、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9月8日:世界扫盲日、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3、9月7-9日:白露节气。
4、9月10日:中国教师节、世界预防自杀日。
5、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相片情人节。
6、9月15日:国际民族日。
7、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8、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
9、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10、9月21日:国际和平日、世界老年痴呆日。
11、9月22日:世界无车日。
12、9月22-24日:秋分节气。
13、9月26日:世界避孕日。
14、9月27日:世界旅游日。
15、9月30日:国际翻译日。
16、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
17、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日。
18、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
19、9月的最后一周:世界海事日。
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有哪些

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有哪些重阳节又称九月九、茱萸节,起源于秋游去灾。
道教以九月为阳,九月九就变成了重阳节。
那么你知道关于节庆重阳节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扫墓风俗有下面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一、赏秋重阳节是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不但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这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二、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三、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向侧面,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弟妹百事俱高,乃东方朔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四、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会员大会,倾城的观光客赴会赏菊。
五、饮菊花酒重阳佳节饮红豆酒,是中国的祖先崇拜。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六、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粘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水仙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节有什么寓意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
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
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
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
”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宣告定名为老人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
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启动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在于重视孝道、懂得感恩。
用敬祖、尊老、敬老行为体现孝道思亲和慎终追远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一、“重阳”的本义“重阳”一词最早见于屈原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这里的“重阳”是个空间观念,指天空。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说:“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
”这显然有些中医理念的“重阳”了。
三国曹丕《与钟繇书》阐述了重阳节命名的意义:“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佳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二、为什么重九为节?中国传统节日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其一,与太阴历相关的岁末、年初以及满月等特殊日子有关。
比如除夕、春节、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其二,与太阳历相关,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这些都是特殊的节气;其三,由节气与干支纪日配合产生了节气,如三伏、腊日等;其四,表面看来只与序数纪日有关的节日,如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这种节日的月和日为同一数字,故被称作重数节日。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
因为日与月都是九,所以也叫“重九”。
三、重阳节与消灾重数节日的日期原本只是月、日数重复以便于记忆,不过西汉儒家灾异论给阳九这一数字带来了灾异之意,从而影响了重阳节的含义。
“物不可极,极则反”的观念。
阴阳消长、物极必反的灾异论产生了九为阳数之极,极则穷变,转而为阴,标志着灾异出现的观念。
古代从事星占、堪舆、占候等活动来预测吉凶祸福的术数家以4617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元。
认为一元之中若干年会出现一个灾年,并给这些灾年取名,如“阳九”、“阴九”、“阳七”、“阴七”等。
自汉以后,这种以阳九为灾日的观念深入人心。
重阳节大约是由上古时代秋天祭祀活动演化而来,其目的在于消灾避祸。
少数民族

1、土家族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
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
2、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3、回族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
4、苗族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
5、傣族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7、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
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8、壮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
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
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
壮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

壮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壮族的节日习俗有什么不同民族之间,他们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拥有者不同的习惯,那么,壮族的节日习俗有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春节: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壮族的春节习俗育汉族相同,于此不再多说。
但是在正月初一初二,凡是有来客,就必须要吃粽子。
2、陀螺节: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陀螺节,是每年举行一次的体育盛会。
陀螺,是一种游戏,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
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
它的“头”要圆滑。
“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
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
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
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3、吃立节:正月三十日左右“吃立”壮语意为“欢庆”。
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
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
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
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
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4、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陇端节,是壮族人相聚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最适合找对象。
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
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
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5、娅拜节:四月属兔那一天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
广西壮族三的风俗有哪些

广西壮族三的风俗有哪些广西壮族是中国土著民族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超过1600万人。
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占广西人口的近一半,是广西省的代表民族。
壮族文化是广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壮族的三的风俗是广西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本文将介绍广西壮族三的风俗。
一、三月三三月三是壮族最大、最盛大的民族节日之一,又被称为“三良节”。
这个节日的庆祝时间是农历三月初三,通常会持续3-5天。
三月三节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文化的象征与代表。
这个节日通常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包括歌舞、打马球、踩高跷、骑马、赛龙舟等民间竞技活动,还有美食和手工艺品展览等。
三月三节的主要传统活动是打马球,这是壮族的传统运动项目之一。
打马球比赛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人前来观看。
在比赛当天,各地壮族民众纷纷穿上华丽的传统服装,齐聚在比赛场上,观看比赛和庆祝活动。
二、六月六六月六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庆祝白露节的日子。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初六庆祝,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例如唱歌、跳舞、赛龙舟等。
六月六的主要传统活动是赛龙舟,这是一个壮族古老的传统运动,起源于桂林。
每年的六月六日,各地壮族群众都会举行赛龙舟活动,庆祝白露节的到来。
赛龙舟的节日氛围非常浓厚,许多壮族人都会穿上传统的服装,还有各种各样的舞蹈、音乐表演和传统美食。
三、九月九九月九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重阳节”。
这个节日庆祝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传统农历中的“重阳节”,也是全国各地庆祝老年人节的日子。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例如烧香、登高、赏菊等。
九月九的主要传统活动是登高赏菊,这是壮族传统的习俗之一。
在这个节日,许多人会在当地的山上或高地登高观赏菊花,活动现场非常热闹,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表演和环保宣传。
此外,还会有各种特色美食展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加。
总而言之,广西壮族的三的风俗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这些节日都是壮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展现广西民俗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
广西传统节日

春社节农历二月初二杀鸡鸭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歌圩节农历三月三日壮族传统歌节,男女老少在这天对歌。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在邕江举行龙舟赛,分男女组对阵,胜者可得一头烤猪作奖赏。
新节农历六月初六乡间人家把新米做成米粉,叫“吃新”。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乡村杀鸡鸭过节,用纸糊成冥府的钱物祭祖。
王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乡村各家打扫一年积下的灰尘,并备酒肉祭送“ 王爷”防城港- 节日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居住在防城港市万尾、巫头、山心三岛的京族,世代沐浴着南海波涛的洗礼,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最隆重的节日就是“哈节”(也叫“唱哈节”),在京族语言中,“哈”有“唱歌”和“吃”的意思,因此人们就在哈节进行祭祀神灵祖先、“唱哈”跳舞和品尝风味食品等活动,历时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
京族唱哈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仙女来到京族渔村,不但传歌授舞,还施展妙手回春之术治病救人,送医赠药,深受京族人民的爱戴,后人便建起一座“哈亭”,每年一次在哈亭里以唱歌的形式来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
中越边境旅游节每年10月28日至30日在中越边境防城港东兴市举办的“中越边境旅游节”,由中越两国共同举办,节日期间推出中越两国青年在中越边界北仑河上对歌和文艺演出以及越南风情游等,集中体现了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边境旅游特色。
钦州- 节日跳岭头节每年中秋节前后十天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
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
节日期间有祭祀祖先、跳师公戏、武术表演等节目,热闹非凡,是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
国际海豚旅游节每年10月国庆期间“国际海豚旅游节”主要在风光旖旎的三娘湾景区进行,这里聚集了大量珍稀的中华白海豚,旅游节期间开展出海觅海豚、海豚奇观抢拍、婴儿沙滩爬行比赛、海钓比赛、花灯展、沙滩自行车比赛、果汁竞赛等旅游活动,是钦州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节日之一。
盘点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盘点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盘点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正月初一,这一天根据侗族习俗,女人不得早起床,要等男人出去游玩回来,倒茶烧香敬祖先,外面有男小孩喊拜年后,女人才可起床,但不能走家串寨,必须等男人或房族喊吃油茶后,女人才能进入别家。
这天早晨,男的到村头路口听雀叫,回来后打一丫树枝插在神龛上,如果大家听到的是鹊雀先叫,这一年就是好年成;听到的是乌鸦叫,这一年就不吉利。
这一天不准骂人,不准扫地,大人不准打小孩,全家和睦相处。
二月二,这天是修桥补路节,各家将煮好的粑粑和酸味冻鱼,挑到桥上去敬桥。
这天可随着砍别人的树子来架桥,别人也不会骂,若要骂,就是意味着越骂越发财。
三月三,这一天,报京侗族要集中到报京大寨集会三天三夜,开展唱歌、踩芦笙等活动。
三月三是农忙即将来来的时候,青年男女互相用歌勉励:"三月三,工也要做,花也要攀,一来做工来养老,二来攀花少年玩。
"又唱:邰家的是官宝,周家的是兰香,结果不得成双对,手拍胸前泪汪汪,因为二人留古记,辈传辈来班传班,脱鞋拍在古树上,二人舍命跳下塘,二人青年情意好,拦住古水不成双,不得什么来为记,留下一口洗菜塘。
从此歌看到这对青年男子的恋爱悲剧。
周的女儿周兰香,家庭富裕,在家中是个千金小姐,由父母许配到一家有钱有势的人家。
兰香不愿意,而爱上一个家境贫寒的'邰官宝,遭到兰香父母极力反对,而许配的男方家有钱有势,认为是官宝分散他俩家的缘份,就把官宝赶走外乡。
官宝被赶走后,兰香很伤心,终日思念官宝早日归来,整整三年过去,官宝在异乡终日操劳,想挣些钱回乡与兰香成亲。
这年桐树开花了,三月三这天,官宝从外乡回来,可是在官宝外出期间,兰香已被父母强迫出嫁,他俩见面时,痛哭流涕,于是演出了这样的悲剧:他俩来到寨脚塘边,脱下鞋子拍在古树上,双双投水自尽。
现在那古树上还留下一对男女鞋印。
后来青年们很同情他们的遭遇,反对包办婚姻,为了纪念他们,每年三月三,都要集中到报京大寨热闹三天。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活动重阳节风俗1、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放纸鸢“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
纸鸢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筝,广东、福建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
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
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3、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4、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5、祭祖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少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
6、赏菊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7、饮菊花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
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九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法定假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XX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
XX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1、22(三月初三、初四)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每年,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
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
人
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蓝、紫、白五色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等供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圩,老年人还把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
关于壮族三月初三的由来有好几个历史故事:
壮族历史故事-赛歌择婿
其中一个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
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
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壮族历史故事--刘三姐
另一个是在壮乡广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刘三姐的。
讲的是因为歌仙刘三姐以剑为歌,反抗地主,为人民争利,在山上砍柴时被地主割断山藤,坠落山崖,大难不死,被阿牛一家救起,用山歌又开始与地主的对抗,各地的人民奔赴那里刘三姐对歌,同时与阿牛在藤树下对歌结成连理的故事。
壮族历史故事-韦达桂
再一个是相传,很久以前,状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土皇帝因一次韦达桂给壮乡人民禀告要免皇粮而憎恨韦达桂,于是千方百计要陷害韦达桂。
一计是叫韦达桂按要求完成一座阁楼,但达桂完成了要求。
一计不行,又生二计,叫达桂在清明节时要一个像宫殿后面那座大山一样重的猪头来祭祖,达桂也完成了命令。
土皇帝又想出了一条毒计,让达桂在二十天内弄490个公鸡蛋,因男人不生小孩,公鸡怎么生蛋? 这话,皇上大怒,下令捉拿达桂。
壮家百姓闻讯立刻送达桂到山上的枫树林藏了起来。
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围,只见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饭,就是不见人,皇上下令放火烧山,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
皇兵走后,乡亲们上山在一棵合抱不过来的枫树洞里找到了达桂的尸体,大家含着眼泪把他埋葬了。
男女老少在坟前放声痛哭。
泪水洒在坟上,坟上顿时长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枫树,一丛丛翠兰的红兰草。
为了纪念达桂,乡亲们又在墓旁边建造了庙宇,名曰:达桂堂。
因为达桂生前喜欢喝酒,吃糯米饭,用喝酒、吃糯米饭的方法战胜了皇帝,后来又因为拿不出公鸡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这一天,状乡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饭和熟鸡蛋到达达桂墓前祭奠。
正当人们陷入哀思时,天空突然雷声大作,从庙堂里冲出一条五色大蛇,这条大蛇向乡亲们点了点头,就直奔宫殿把皇帝给咬死了。
从那时起,桂西一带壮族人家为了纪念达桂,年年到三月初三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为传说在外丧生的亡灵不能进家,因此人们只好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糯米饭等祭品供祭达桂的亡灵,在布棚周围唱起赞美和感谢达桂的壮欢。
一代传一代,就形成了现在赶三月三歌圩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