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混凝土砌块和砖的试验方法

混凝土砌块和砖的试验方法

混凝土砌块和砖的试验方法一、外观检查。

混凝土砌块和砖的外观很重要哦。

咱就像挑水果一样,先拿眼睛看。

看看砌块和砖的表面是不是平整光滑,有没有裂缝呀,缺棱掉角的地方。

如果表面坑坑洼洼的,或者有那种大裂缝,这肯定是不太好的。

对于砖来说,四个角要方方正正的,要是角都歪了,那砌墙的时候肯定不好使。

砌块也是一样的道理,它的形状得规则,这样在建筑里才能严丝合缝地待着。

二、尺寸测量。

接下来就得量一量它们的大小啦。

拿个尺子,把砖或者砌块的长、宽、高都量一量。

这尺寸可不能偏差太大哦,不然在砌墙的时候就会出现有的地方空一块,有的地方又挤得慌的情况。

比如说标准的砖尺寸是有规定的,如果量出来和规定的差太多,那就不符合要求啦。

对于砌块也是,不同类型的砌块有不同的尺寸标准,要按照标准来测量检查。

三、抗压强度试验。

这可是很关键的一个试验呢。

把混凝土砌块或者砖放到专门的压力试验机下面。

就像给它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不过这个拥抱的力量是越来越大的哦。

看看它们能承受多大的压力才会被压坏。

在做这个试验的时候,要把试件放正,就像让它站得笔直地接受考验一样。

如果抗压强度不够,那在建筑里可就容易被压坏,那房子可就不安全啦。

四、吸水率试验。

这个试验就有点像看它们喝水的能力。

把砌块或者砖放到水里,过一段时间拿出来称一称重量。

如果吸水率太高,在一些潮湿的环境里,可能就会出问题。

比如说容易发霉呀,或者因为吸了太多水变得脆弱。

就像人如果喝太多水撑着了也会不舒服一样,它们吸太多水也会影响自身的性能呢。

混凝土砌块和砖的这些试验方法都很重要哦,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保证它们能在建筑工程里好好发挥作用,这样咱们住的房子、工作的大楼才能稳稳当当的。

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房屋建筑采用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筑填充墙砌体的施工质量验收。

2 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含水率按现行标准执行。

其他同本部分的有关规定。

一般项目
2)拉结钢筋或网片位置:每检验批抽检20%,且不应少于5 处。

3)砂浆饱满度:每步架应至少抽查3 处,且每处不应少于3 块。

4)轴线、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错缝搭砌、灰缝厚度和宽度: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随机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间;大面积房间和楼道按两个轴线或每10 延米按一标准间计数,每间至少抽查 3 处。

5)门窗洞口:每检验批抽检10%,且不应少于5 处;梁底砌筑每验收批抽检10%填充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应少于 3 片。

3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有哪些一、水泥质量检验水泥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胶凝材料之一。

对水泥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检查观察水泥的颜色、细度和有无结块现象。

正常的水泥应该是灰色或深灰色,色泽均匀,无明显结块。

2、细度检验通过筛析法或比表面积法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细度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有重要影响。

3、凝结时间测定使用维卡仪测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不宜过短,以免影响施工操作;终凝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混凝土能尽快获得强度。

4、强度检验按照国家标准制作水泥胶砂试件,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养护一定时间后,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

二、钢材质量检验钢材在建筑结构中起着承受荷载的关键作用。

钢材质量的检验主要有以下方法:1、外观检查观察钢材表面是否有裂纹、折叠、结疤、分层等缺陷。

2、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钢材中的碳、硅、锰、磷、硫等主要元素的含量,以确定钢材的牌号和质量。

3、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等。

拉伸试验测定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试验检验钢材的弯曲性能;冲击试验则评估钢材在冲击载荷下的韧性。

4、尺寸和重量偏差检查测量钢材的直径、厚度、长度等尺寸,以及计算单位长度的重量,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砂石质量检验砂石是混凝土和砂浆的主要骨料。

其质量检验方法如下:1、颗粒级配分析通过筛分试验确定砂石的颗粒大小分布,判断其级配是否良好。

良好的级配可以提高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和强度。

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测定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水洗法测定砂石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3、坚固性检验采用硫酸钠溶液浸泡法或冻融循环法检验砂石在干湿交替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坚固性。

4、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检测砂石中是否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四、砖和砌块质量检验砖和砌块是建筑墙体的主要材料。

质量检验主要包括:1、外观质量检查观察砖和砌块的表面平整度、颜色、缺棱掉角等情况。

混凝土砖和砌块试验方法

混凝土砖和砌块试验方法

混凝土砖和砌块试验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混凝土砖和砌块试验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先说抗压强度试验吧。

一开始我真的是瞎摸索,就知道得用压力机来压这个砖或者砌块。

我试过直接把砖放上去就压,结果数据那叫一个乱啊,根本不准。

后来才知道,这个砖或者砌块得制备试块,尺寸有严格要求呢,就像做蛋糕,模具大小不对,做出来的蛋糕样子就怪,试块尺寸不对,试验结果肯定不靠谱啊。

还有取样这块,那也是个大学问。

我一开始觉得随便从一堆砖里拿几块不就得了,结果被老师傅给训了。

原来取样要均匀,得从不同地方取,这样才能代表这批砖或者砌块的整体水平,就好比炒菜,你不能光尝一勺,得各个地方都尝尝才知道这盘菜整体啥味啊。

在做抗折试验的时候,也是状况百出。

这个夹具怎么夹砖都得讲究,我开始夹得松松散散的,一加压就歪了,就像跛脚走路一样,这数据肯定不对啊。

后来知道得夹紧而且位置要放对,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抗折强度。

还有啊,在测试之前的养护环节,可不能马虎。

我开始没太当回事,放在个角落就不管了,结果到测试的时候发现砖的性能和正常养护的差好多。

这养护就像养孩子,温度湿度啥的都得照顾好,得按规定来,这样砖或者砌块的性能才稳定。

但是这里面我有些地方还是不确定的,比如说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砖或者砌块,在试验方法上的细微调整我虽然知道一些,但说不定还有更多讲究。

反正我觉得啊,在做混凝土砖和砌块试验时,只要多做几遍,每次做完好好总结自己犯的错,慢慢就能摸出门道来。

还有啊,整个试验环境也挺重要的,得保持平稳。

要是旁边老有震动那种,就像给正做试验的砖或者砌块捣乱似的,数据肯定也受影响。

反正这一系列的试验就是要细心,每个环节都得当回事,不然就得像我开始那样,走不少弯路啊。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小砌砖)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2 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小砌块:每一生产厂家,每1 万块小砌块至少应抽检1 组;用于多层以上建筑基础和底层的小砌块抽检数量不应少于 2 组。

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 天。

2)砂浆试件: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 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 1 次。

3)接槎:每检验批抽查20%,且不应少于5 处。

4)砂浆饱满度: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 处。

5)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 处,每层20m 检查 1 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间,每间不应少于 2 处,柱不少于5 根;沟、隧道每工作段或每20 延米抽查 1 处(长3m~5m),但不应少于 3 处;承重和非承重墙基每米高度内分别各间隔15 延米和20 延米抽查 1 处;柱基按基础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3 个。

一般项目
6)砖墙组砌:外墙每20m 抽查1 处,每处3m~5m,且不应少于3 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 3 间。

7)标高:抽查不应少于5 处。

8)灰缝厚度:每步脚手架施工的砌体,每20m 抽查1 处。

9)表面平整度、水平灰缝和清水墙游丁走缝: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 2 处。

10)门窗洞口高、宽及外墙上下窗偏移:每检验批抽查洞口数的10%,且不应少于 5 处。

3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

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标准(以下简称:版标准)在年年终获正式颁布,并将于年月日实施,替代《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标准(以后简称:版标准).该标准地本次修订,内容变化较大.为使我国从事混凝土砌块(砖)生产、应用、产品检测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好版标准.作为该标准地主要起草人,本文就版标准与版标准相比,在条文内容上变化较大、新增内容较多等,对版标准地主要条文做一些解释和说明.标准修订目地和适用范围修订版标准地目地自版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基本上被混凝土砌块(砖)及其它一些非烧结类墙体材料块材类产品标准普遍引用,为我国新型墙材产品生产应用、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砌块(砖)行业发展迅猛,产品规格和品种增加很快,已不仅仅是××一种混凝土小型空心标准砌块了.混凝土多孔砖和空心砖、混凝土实心砖,以及市政、水利和交通领域使用地混凝土护坡砌块和挡墙砌块,等等,生产总量和工程应用量增长很快.实践证明,版标准内容已无法满足我国混凝土砌块(砖)行业发展地需要,标准内容需重新进行修订和完善.版标准在使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墙体用圈梁砌块、清扫孔块等不规则墙用砌块,无法进行抗压强度等指标地检测;砌块地抗渗性检验方法,仅适用于是标准块型一种规格,可操作性差;干燥收缩、碳化系数;检测方法地操作步骤,描述过于简单,人为因素对试验检测结果影响偏大.在版标准修订起草小组成员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本次标准修订地两个基本点:①扩大标准地适用范围.通过增加内容和修改现有内容,使试验方法标准基本上能适用于所有墙用混凝土砌块(砖)类产品,并兼顾混凝土护坡砌块和挡墙砌块地性能检测;②解决版标准中存在地其它问题,主要是细化和规范试验方法地操作步骤,修改一些性能地检测方法.版标准地适用范围首先,版标准修改了标准地名称.《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地名称,使用者可直观地认识到:该标准不仅仅适用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而是也适用于以混凝土为基材地砌块和砖等其它块材类产品.需在此强调,这里地“砌块”是一个广义地含义,不再是过去人们脑海中建筑物墙体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地单一概念了.在版标准地“.范围”章中,直接写明“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用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空心)砖(以下统称块材);水利、交通、市政等构筑物用混凝土砌块(砖)可参照执行.”,意思非常明确,但在这里仍需说明两点:———未将混凝土实心砖列入,主要考虑到对于混凝土实心标砖、型实心砖,版标准地强度试验解读《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标准陈胜强、杜建东陈红军华勇(.河南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中国建筑砌块协会.上海苏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质量检验与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摘要】结合《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标准颁布,考虑到广大读者无法查阅“标准编制说明”,为能准确地贯彻标准,本文从执笔起草者角度,对标准有关新增内容、修改较大地条文,给出相关解释和说明.【关键词】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试验方法;标准;条文解释;抗压强度;抗渗性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方法并不适用;但混凝土实心砖地其它性能指标检测,版标准是适用地.另外,最近在上海市接触到一种××规格地混凝土实心砖———型空心砖外形尺寸地实心砖,该产品地强度性能检测就应该依据版标准,采用单块抹面找平后做抗压强度检测为宜,而不应采用《砌墙砖试验方法》标准地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将水利等领域用混凝土砌块规定为“可参照执行”,主要考虑到这些应用领域地块型形状、规格尺寸繁多,对砌块性能指标要求有些与墙用砌块存在差异.例如,我国水利领域对混凝土制品地抗冻性指标,一般用弹性模量损失率来表述.因此,可能版标准仍无法完全解决水利、市政、交通等领域用混凝土砌块类产品地性能检测问题,选择用“参照”两字比较稳妥.建议会后由相关产品标准起草人去考虑某项性能地检测方法,是否可用版标准来解决.增加“术语定义”地必要性与版标准相比,版标准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除明确引用《墙体材料术语》外,还专门增设三条术语定义.主要现行标准中没有予以定义,但又需在版标准中必须出现地名词术语.通过“主块型砌块:外形为直角六面体,长度尺寸为减砌筑时竖向灰缝厚度,砌块高度尺寸为减砌筑时水平方向灰缝厚度,条面封闭完好地砌块.”地定义,以及对“辅助砌块”、“异形砌块”地定义,实际上为版标准解决这些不同块型块材地性能检测问题,创造了条件.需强调:“主块型砌块”和“辅助砌块”是专指在建筑物砌体上使用地砌块.———在版标准中,“主块型砌块”与“块材”地含义是完全不相同地.某些性能指标地试验方法,仅对主块型砌块适用.版标准中地“块材”地含义,通常指所有各种规格地块材,既包括墙用混凝土砌块和砖,也包括水利和交通领域构筑物用地混凝土砌块.———版标准未解块辅助砌块地抗压强度值检测等问题.而在版标准中,给出了一种可用于辅助砌块地抗压强度值检测方法,附录.在此需补充说明:版标准中对“主块型砌块”地定义,并不完全科学、正确.将“砌块高度尺寸为减砌筑时水平方向灰缝厚度”修改为“砌块高度尺寸为(或)减砌筑时水平方向灰缝厚度”更为妥当.版标准地试验方法在版标准地基础上,版标准对试验方法内容进行了全面疏理和修订,几乎每项性能地试验方法条文都有改动.在阅读、理解、执行版标准时,一定要注意条文中“试件”和“试样”含义上地区别,试件≠试样.“试样”指从受检同一批次产品(块材)中所抽取地块材样品;“试件”指进行某项性能试验检测时,所使用可能经过制作、加工过地试块,其外形尺寸和规格必须符合标准对试件地要求.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版标准对“尺寸偏差”测量方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辅助砌块、异形砌块地外形尺寸测量方法地描述,弥补了版标准在测量除主块型砌块外地块型时,所存在地缺陷.版标准规定“异形砌块”在块型非对称时,“需草绘或拍下测量位置地照(图)片”,这点非常重要,应引起注意.检测人员不能图省事,而忽略此项步骤,并应在检测报告上有所记录.抗压强度版标准与版标准相比,这部分内容变化最大,几乎为完全重新起草.它由正文条款和两个规范性附录(附录、附录)组成.在此将附录和附录内容一并加以解释和说明.正文条文)实际上可以归纳成二句话:混凝土砌块或混凝土砖类产品,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时,首先应根据其块型特征(形状、尺寸大小等),选择不同地试件制作步骤和检测方法;块型不同或规格尺寸地变化,都有可能会引起抗压强度值检测方法地改变.)建筑墙体用地主块型砌块、砖,以及辅助砌块中地半块,均应按附录进行抗压强度检测;七分头砌块等可以切割出半块砌块(带孔洞地、完整直角六面体),也应先切割出半块,再依据附录进行检测.)关于“附录”,正文条款专门写了两条:———“标识某一块型辅助砌块地抗压强度值时,应将相同配合比和生产工艺、养护龄期相差不超过地辅助砌块与主块型砌块,分别同时按附录进行试验得到取芯试件地强度平均值.”,实际就是针对一些墙体砌块(砖)中地一些异形砌块———如圈梁块、清扫孔块.———条内容,就是考虑到水工护坡砌块、异形挡墙砌块地块型特殊性,故直接写明其抗压强度检测“宜按附录进行”.目地是纠正目前很多企业、检测机构在检测此类砌块强度时,绝大多数盲目套用版标准.实际上,很多水工砌块、异形挡墙砌块地块型,若按版标准进行整块抗压强度检测,将超出试验机地量程.关于附录地解释版标准附录《块材标准抗压强度试验》与版标准地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相比,在检测过程细节要求方面有很大差别.建议应先对检测人员进行必要地贯标培训,弄清楚每一条款内容地具体念义,规范检测操作步骤.不能再按老习惯进行强度检测了.附录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空心)砖类产品,均适用.其它关键性内容有: ———对试验用仪器设备和材料、试件制作、试验操作步骤等,均做了具体规定.与此版标准相比,特别增加了:①在“找平(粘结)材料”中引入了快硬水泥、高强石膏粉,使强度检测地试验周期,由过去至少天缩短到几个小时内.当用高强石膏粉作找平(粘结)材料,对其性能还提出具体要求.②强调试件制定过程中地承压面找平和垂直要求,并给出具体操作步骤.———引入试件高宽比不小于限值地概念,即:块材抗压强度试件地高宽比不能小于.当小于时,需采用叠块粘结地试件,试件制作时需先将两块产品粘结,再找平抹面处理.举一个实际案例,在检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俗称:半高砌块)时,若按版标准做抗压强度检测,一般都机械地采用单块砌块制作试件,测试结果要比同孔形规格地××标准砌块高出以上,显然试验检测方法不合理.依据版标准地附录对××()砌块进行抗压强度检测,需将两块产品先叠合粘结在一起后,再制作成抗压强度试件.———应将试件中“用直角靠尺使坐浆后地承压面至少与两个相邻侧面成°垂直关系”地承压面,与压力试验机地非铰支座接触,以保证试件尽量接近纯受压破坏状态.读者可参阅参考文献,以理解这项要求地理由.关于“附录”地解释版标准附录“块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取芯法)”完全是新增加地内容,以解决无法用附录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地各种规格异形砌块地抗压强度检测问题.实际上,“附录”内容参照了我国建筑、交通行业有关混凝土钻芯取样试验方法相关标准后起草.在执行“附录”时,首先需弄清楚需检测块材地实际应用领域.———对于在建筑墙体使用地异形混凝土砌块,用“附录”试验方法得到地检测值,并不是该砌块地抗压强度标识值,而应依据版标准“”条文地规定,找到对应“主块型砌块”按“附录”检测到地抗压强度值来进行标识.———对于在水利、市政、交通等领域使用地混凝土砌块,若采用“附录”试验方法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则可以用检测值直接标识其强度等级.实际上检测得到值,高度近似于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地强度值.抗折强度与版标准相比修订内容并不多,主是更加详细地描述了对试验检测过程地要求.①对“抗折强度试验方法示意图”地相关标识,做了更加明确地注解,纠正了版标准中存在地笔误之处;并使它也能适用于混凝土多孔(空心)砖地检测.②详细给出相关尺寸地测量方法;③修改了加荷速度,使试验操作中能够满足要求.块体密度和空心率与版标准相比,实质性修订内容并不多.但版标准更正了版标准地一个重大笔误———在计算试件空心率时,将“每个试件地体积,精确至”.在标准中,也存在同样地错误.这是一个典型微小失误带来严重后果地事例.在评定墙用块材地空心率时,有时某些块型地实际空心率与标识空心率严重失真.版标准与版标准在此部分内容地差别主要包括:———提高了试验计算精度要求.计算墙用块材试件空心率时地体积精度为(×);重量计量精度为,提高了倍;将称量试件绝干质量时前后两次差值,由相差提高至.———直接给出异形块———指无法用长、宽、高计算出试件体积地块材地混凝土实际体积试验检测方法,以推算出这些异形块地混凝土密度值.在此需特别指出,版标准并没有给出水工护坡砌块和干垒挡墙砌块等异形块材地块体密度试验检测方法.在制定相关产品标准时,若有需要,可引用混凝土地实际体积试验检测方法;当块材带有孔洞时,需用胶泥等材料填实后,再用悬浸法测量块材地体积.含水率、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版标准主要是修改了试验步骤,把试件先泡水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而后烘干.另外,对计量精度和计算结果精度要求进行调整.一是将称量精度提高到了,考虑到目前试验室绝大多数都采用电子称,精度可以满足要求;二是将计算三块试件“含水率”和“吸水率”地平均值时,计算精度从改为,主要是考虑到检测本身准确性地原故.干燥收缩值版标准中地名称为“干燥收缩试验”,但计算时给出是“干燥收缩值”.因此版标准将该条文名直接修订为“干燥收缩值”.版标准中改变地主要内容包括:———修正了版标准中有关“测长头”图示地错误,即:孔不能是平底,而应是锥体底.这点很重要,否则每次测量时地“原点”可能不重叠,严重影响试验检测地精度,人为操作误差会远远大于实际地收缩变形量.———给出两个测量长度,即砌块、砖,解决了版标准地规定无法测量很多混凝土砖干燥收缩值地问题———砖长度不足.另外,还给出了测量标距安装误差地规定,至,在标距固定位置钻孔时,如果不引入负误差,在用小量程千分表时会造成试验无法完整操作.试验可操作性得到了改善.软化系数由于转化系数试验检测方法与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密切相关,因此版标准中强调:①试件地找平和粘结材料必须是水泥砂浆,而不能采用高强石膏.这点在版标准中是不需要提及地.②强调对比试件地龄期应与泡水试件相同,并明确规定了对比试件地养护环境要求为“温度(±)℃、相对湿度(±)”,比版标准更为具体,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地影响.在此对版标准中“试样处理、试件制备和养护按附录地、地规定进行,试件找平和粘结材料应采用水泥砂浆.所需块材试样数,需根据产品采用地强度试验方法(附录或附录中地一种),够制作两组十个抗压强度试件地需要.”做进一步地说明:———对试样块材(砌块、砖)地高宽比小于时,需先用水泥砂浆将两块试样叠块粘结,作为再进行软化系数检测地试件.包括对比试件.———试样块材高宽比()小于地七分头等能切割出完整带孔半块砌块地辅助砌块,也应先根据附录相关要求,先切割成半块,再叠块粘结成试件.———采用附录地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方法时,需先在试样块材上钻芯取样,制作软化系数试件(包括对比试件)所需地圆柱芯样,再将圆柱芯样浸水(对比试件地不用浸水)、制作试件,然后进行软化系数地强度检测.碳化试验在混凝土制品碳化试验实践中积累地数据和经验,发现碳化速度不但与介质中二氧化碳浓度有关,同时也受介质地温、湿度影响.版标准在此处有三点修订.①删除了版标准中地“碳化装置示意图”,而是规定“碳化试验箱应符合标准要求,容积至少放一组以上地试件.箱内环境条件应能控制在:二氧化碳体积浓度为(±),相对湿度为(±),温度为(±)℃地范围内.”,与版标准仅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在(±)”完全不同.请注意,明确“体积浓度”,不会再在理解上存在不同解读了.②明确要求碳化试样(块材)与同龄对比试样(块材)一起进行抗压强度试件地制作和抗压测试.一定要注意!要求是“同龄期”.这部分内容在版标准未予以明确,造成有些检测人员将碳化试样制作试件地抗压强度检测值,与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前对比试件抗压强度值进行比较,容易造成产品地碳化系数值偏高.这种试验方法是不正确地,不能图省事.③规定试样碳化地最长时间为“天”.以避免当碳化天后,混凝土砌块(砖)试样仍没有完全碳化,造成试验时间过长地困境.当制品成型密实度高时,存在天仍无法完全碳化地可能性.在此,不得不补充说明:当块材(砌块、砖)产品地抗压强度试件采用附录地叠块粘结试件(测试块材地高宽比小于)时,制作碳化抗压强度试件地试样块材(至少块,应是地倍数),都必须先放入碳化试验箱进行碳化试验.版标准“”条文规定了当块材需按附录进行强度检测地碳化系数检测方法.在此需特别强调:按附录进行产品地碳化系数检测,第一步是从试样块材上钻芯取样,第二步将芯样放入碳化试验箱进行碳化,第三步再按附录要求制作抗压强度试件.对比试件也应同时钻芯取样和进行试件制作.抗冻性版标准地改动内容较小,但不代表没有实质性变化,例如对冷冻室(箱)地最低温度要求从℃改为℃,称量精度改为.另需注意以下三点:①版标准“抗冻性试验地试件数量为两组十个.所需试样数,需根据产品采用地强度试验方法(附录或附录中地一种),够制作两组十个强度试件地需要.”,实际上讲抗冻性试验试件数量是个,但所需要试样块材数量,与强度试验方法有关,并不定是块.②版标准规定“另一组五个对比强度试样所需试样,放置在试验室,室温宜控制在(±)℃.”地内容,实际上规定了用于制作对比强度试件所需试样(块材),应是同龄期,并给出放置养护环境地具体要求.③版标准中有关抗冻性试验方法地条文用词有细微地差别,即:计算强度损失率时用“试件”进行对比,计算质量损失率时用“试样”进行对比.这是有区别地.在此有必要对“结果计算”条文内容做进一步地说明.———“试件地单块抗压强度损失率()”计算公式,是新增加地内容,在版标准中没有.执行时需注意:当试件采用叠块粘结试件时,公式中地“单块冻融试件地抗压强值()”系同样指某一个叠块粘结试件.———对于试件采用叠块粘结试件,块材产品冻融后地“平均抗压强度损失率”值,也是用五个叠块粘结试件进行计算.在此并没有考虑到试样块材冻融后、以及对比试样块材,存在多种叠块复合粘结组合带来对试验结果地影响.———抗冻性中地“质量损失率”,采用试样块材在冻融前后饱和面干地差值来计算.即:首先将试样块材浸水、测饱和面干地质量;第二步测经冻融循环后测试样块材饱和面干地质量;然后再将试样制作成测试抗压强度值地试件.请注意版标准中“质量损失率以五个冻融试件所需试样质量损失率地平均值表示”地含义,即:当抗压强度试件采用叠块粘结时,计算块材地“质量损失率”时,是取个(或更多,地倍数)单块试样块材质量损失率地平均值,而不是仅取块试样地平均值.抗渗性此部分内容完全是重新制定地一种试验检测方法.版标准中地抗渗性试验方法,给出地试验装置仅对标准尺寸混凝土砌块适用,当块材外观尺寸发生变化后,实际上该装置已经不适用了.由于是重新起草,版标准条文交待比较清楚,在此不多费笔墨,请读者自行阅读理解标准条文即可.只强调一点:“密封材料”应使用不渗透水地材料,并尽量少粘附在试件测试面上.另外,在标准修订起草、试验验证过程中,起草组偶遇在一个试样块材上无法钻芯取样,获取直径地试件,例如××地装饰砌块(半高装饰砌块).解决方法是:先使用“密封材料”(不能是用水泥砂浆)将两个砌块如砌筑一样粘结住,然后再在面上钻芯取样;粘结缝隙宽度要尽可能地小.试验报告版标准仅将版标准中“)报告编号及报告日期”,修改为“)其它应记录地项目”.看似不经意地一点小改动,实际上意义重大,需在“试验报告”上必须记录地事项扩大很多.例如,前面提到一些形状复杂块型地尺寸标识与检测,就要用图示方法在“试验报告”上明确记载;一些辅助砌块地取样和试件制作方法,也应该记录;等等.资料性附录“附录”版标准(包括版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检测人员反映:在进行混凝土砌块(砖)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过程中,试件破坏往往先发生在试件地找平层水泥砂浆中,而导致检测数据偏低.若不采取措施,要使找平水泥砂浆强度接近(最好是大于)砌块(砖)用混凝土地强度,基本上是不可能地.因此,修订起草版标准时,起草组委托进行了提高找平水泥砂浆早期强度地配合比试验.附录“试件抹面和找平用水泥砂浆参考配合比”,就给出了一种通过外加剂来基本保证找平水泥砂浆强度达到地推荐配合比.“附录”还明确规定应先进行预配试验,检测砂浆地强度值.附录作为资料性附录仅供参考使用,实际操作时检测人员也可使用能满足强度值要求地其它配合比.在此建议:采用附录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当强度值预估超过时,或采用附录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当检测值预估超过时,宜采用高强石膏作为找平材料.参考文献:[]《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报批稿[].[]《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报批稿编制说明[].[]胡建兵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地探讨[].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砌墙砖和砌块的验收及性能检测

砌墙砖和砌块的验收及性能检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1砌墙砖及其验收
• (二)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 • 1.烧结多孔砖 • 烧结多孔砖是指孔洞率不小于15%的承重墙用砖。其规格尺寸有
190 mm x 190 mm x190 mm ( M型)和240 mm x 115 mm x 90 mm ( P型)两种,砖的形状如图6-1所示。根据抗压强度,烧结多孔砖分为 MU30 , MU25 , MU20 , MU15 , MU10五个强度等级。各等级的强 度标准应满足表6-5的规定。 • 2.烧结空心砖 • 烧结空心砖是指孔洞率不小于35%的非承重用砖。 • 烧结空心砖的外型为直角六面体,其长度、宽度、高度尺寸应符合 :390 mm , 290 mm ,240 mm、190 mm、180(175)mm、140 mm、 115 mm、90 mm • 根据体积密度的不同,可分为800级、900级、1 000级、1 100级 四个级别。各级别又根据孔洞及其排数、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物理 性能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和合格品(C)三个等级。各等级的各项 技术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的相应规定。 • 烧结空心砖的强度等级分为MU10. 0 , MU7. 5 , MUS. 0 MU3. 5 MU2. 5五个等级,各等级的强度值应符合表6-6的规定。
质、高强、防火、防潮、不易变形、加工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各类建 筑的复合外墙和内隔墙,以及有防火、防潮要求的隔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3墙体板材
• (三)植物纤维类板材
• 植物纤维类板材是用各种植物废物为原料制成的板材,该类板材质 量轻、强度高、保温隔热、隔声性好,但耐水性差,可燃。植物纤维 类板材根据生产原料不同,有稻草板、稻壳板、蔗渣板等,主要用于 内隔墙、顶板和装饰板等。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检验方法及其判定规则探析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检验方法及其判定规则探析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检验方法及其判定规则探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强度高、隔音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检验抗压强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检验方法及其判定规则。

一、检验方法1.1 准备工作将待检样品拉到实验室或检验现场,进行简单的初步检查,确认其外观无明显破损或者裂纹。

然后,将样品表面清洁干净,保证表面光滑且无任何杂物。

1.2 试验设备和仪器试验设备主要包括蒸汽锅炉、蒸压加气混凝土切割机、压力试验机等,仪器包括量筒、天平、计时器等。

1.3 检测步骤首先,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长、宽、高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样品的体积。

将样品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逐渐增压的过程,直至样品破坏。

记录下最大施加负荷值,同时记录下负荷达到峰值时的时间。

二、判定规则2.1 抗压强度计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为:抗压强度=P/A,其中P为施加的最大负荷量,单位为千牛顿(kN),A为样品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将计算出的抗压强度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2.2 判定标准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GB50164)的规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应该达到规定的标准值。

标准值按试样类型和强度等级分别规定。

其规定如下:试样类型强度等级标准抗压强度值(MPa)实测抗压强度值砖样AAC1.21.2≥0.8×标准值AAC1.5 1.5≥0.8×标准值AAC2.0 2.0≥0.8×标准值块样AAC3.5 3.5≥0.8×标准值AAC5.0 5.0≥0.8×标准值AAC7.57.5≥0.8×标准值AAC10.010.0≥0.8×标准值根据上述标准,计算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标准抗压强度值,将实测抗压强度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实测抗压强度值达到或超过标准值的80%,则该样品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014年最新工程检测新标准

2014年最新工程检测新标准

2014年最新工程检测新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JGJ 106-201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自2014年10月1日实施GB/T 4111-2013 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自2014年9月1日实施GB/T 18915.1-2013 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自2014-09-01实施GB/T 18915.2-2013 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自2014-09-01实施GB/T 30100-2013 建筑墙板试验方法自2014-09-01实施GB/T 7689.5-2013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自2014-08-01实施GB/T 9780-2013 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自2014-08-01实施GB/T 9914.3-201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自2014-08-01实施GBT 9914.2-201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2014.08.01实施GB/T 19250-2013 聚氨酯防水涂料自2014-08-01实施GB/T 29906-2013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自2014-08-01实施GB/T 50353-2013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4年7月1日实施GB 13014-2013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自2014-07-01实施GB/T 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自2014-06-01实施GB/T 29712-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自2014-06-01实施GB/T 29711-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焊缝中的显示特征自2014-06-01实施GB/T 4507-2014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自2014-06-01实施JGJ/T 322-201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自2014-06-01实施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扫描版自2014年6月1日实施GBT 7689.2-2013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自2014-06-01实施JGJ 146-201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自2014-06-01实施GBT 29759-2013 建筑用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自2014-06-01实施GB 29551-2013 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自2014-05-01实施GBT 3994-2013 粘土质隔热耐火砖自2014-05-01实施GB/T 10102-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2014年5月1日实施GB/T 238-2013 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2014年5月1日实施JJG 117-2013 平板检定规程2014年3月2日实施GBT 50002-2013建筑模数协调标准自2014年3月1日实施GB 50870-201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自2014年3月1日实施JG/T 420-2013 硬泡聚氨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自2014年3月1日实施GB 50119-201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JGJ 300-2013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自2014年1月1日实施JTT 872-2013 公路桥梁多级水平力盆式支座自2014年1月1日实施JTS 167-8-2013 水运工程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自2014年1月1日实施GB/T 29498-2013 木门窗自2013年12月1日实施JGJ 145-201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自2013年12月1日实施JG/T 158-2013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自2013年12月1日实施JGJT 294-2013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自2013年12月1日实施GB 18445-201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自2013年11月1日实施GB 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自2013年10月1日实施JGT 408-2013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自2013年10月1日实施JGT 163-2013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自2013年10月1日实施GB/T 2542-2012 砌墙砖试验方法自2013年9月1日实施GB/T 11944-2012 中空玻璃自2013年9月1日实施GB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自2013年09月01实施GB/T 29060-2012 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自2013年9月1日实施GBT 29061-2012 建筑玻璃用功能膜自2013年9月1日实施GB/T 29062-2012 蒸压泡沫砼砖和砌块自2013年9月1日实施GB/T 14902-2012 预拌砼自2013年9月1日实施GB/T 50784-2013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JC/T 478.1-2013 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试验方法自2013年9月1日实施JC/T 478.2-2013 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自2013年9月1日实施JC/T 479-2013 建筑生石灰自2013年9月1日实施JC/T 481-2013 建筑消石灰自2013年9月1日实施YB/T 081-2013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自2013年9月1日实施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自2013年8月1日实施GBT 5762-2012 建材用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化学分析方法自2013年8月1日实施GB/T 29417-2012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干燥收缩开裂性能试验方法2013年8月1日实施GBT 27043-2012 合格评定能力验证的通用要求2013年7月1日实施GB 50325-2010(2013年版)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自2013年6月24日实施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自2013年6月3日实施GB 18173.1-2012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自2013年6月1日实施GB/T 28887-2012 建筑用塑料窗自2013年6月1日实施GB 28635-2012 混凝土路面砖自2013年6月1日实施GBT 230.3-2012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自2013年6月1日实施GBT 28890-2012 建筑陶瓷机械术语自2013年6月1日实施JGJ 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自2013年6月1日实施GB 50286-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自2013年5月1日实施GBT 50844-2013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自2013年5月1日实施GB/T 28900-2012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2013年5月1日实施JG/T314-2012 聚氨酯硬泡复合保温板自2013年4月1日实施GB 5237.6-2012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自2013年4月1日实施GBT 28699-2012 钢结构防护涂装通用技术条件自2013年3月1日实施DGJ32-TJ 145-201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自2013年3月1日实施GB/T 28289-2012 铝合金隔热型材复合性能试验方法自2013年2月1日实施JGT 334-2012 建筑外墙用铝蜂窝复合板自2013年01.01 已实施JTS 131-2012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自2013年01.01 已实施GB 12952-2011 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GB 27789-2011 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GB 50618-201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GB 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GB 50207-20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JGJ 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15229-2011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GB/T 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GB 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GB/T 27690-2011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42-2012 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47-2012 聚碳酸酯(PC)实心板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58-2012 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及表示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59-2012 建筑用泡沫铝板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60-2012 金属装饰保温板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62-2012 温度法热计量分摊装置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64-201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格栅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66-2012 外墙保温用锚栓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68-2012 钢筋桁架楼承板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70-2012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专用粘合剂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77-2012 混凝土防冻泵送剂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GJT 273-2012 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CJ/T 278-2012 聚丙烯静音排水管材及管件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J/T 259-201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J/T 271-20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GB 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GJ 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JC/T 2089-2011 干混砂浆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规范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JC/T 207-2011 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JGJ 253-2011 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JGJ 276-2012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CECS 300:2011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自2012 年6月1日起实施GB 50203-20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GB 50739-2011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J/T 87-2012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J/T 261-2011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J/T 277-2012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J/T 279-2012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GB 50728-2011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35-2011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36-2011 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37-2011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38-2011 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4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41-2011 建筑用纱门窗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43-2011 外墙涂料吸水性的分级与测定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44-2011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测试舱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45-2011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现场检测仪器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46-2011 合成树脂装饰瓦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48-2011 纤维增强混凝土装饰墙板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49-2011 硅改性丙烯酸渗透性防水涂料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50-2011 混凝土轻质条板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54-2012 建筑门窗及幕墙用玻璃术语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55-2012 天然石材用水泥基胶粘剂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JG/T 356-2012 建筑遮阳热舒适、视觉舒适性能检测方法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GB/T 50668-2011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CJJ 11-2011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JGJ/T 14-201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JGJ/T 260-20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GB 13544-2011 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GB 26541-2011 蒸压粉煤灰多孔砖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GB 26537-2011 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GB 26538-2011 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GB 26540-2011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钢丝网架模塑聚苯乙烯板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JGJ 95-2011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JGJ 256-2011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JT/T 819-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自2012年4月1日起实施GB/T 10299-2011 保温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自2012年3月1日实施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自2012年3月1日起实施GB/T 50315-201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自2012年3月1日实施GB/T 50129-2011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自2012年3月1日实施苏JG/T 041-2011 复合发泡水泥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自2012年3月1日实施GB/T 14685-2011 建设用碎石、卵石自2012年2月1日实施GB/T 14684-2011 建设用砂自2012年2月1日实施GB/T 26542-2011 陶瓷砖防滑性试验方法自2012年2月1日实施JTS 202-2-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自2012年1月1日实施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GB/T 50538-2010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GB/T 26526-2011 热塑性弹性体低烟无卤阻燃材料规范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GB/T 26518-2011 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片材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240-2011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241-2011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 83-2011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104-201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239-2011 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 227-2011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 6-201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 237-2011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235-201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238-2011 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234-2011 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GJ/T 53-2011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CJJ/T 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CJJ/T 155-201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释义手册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GB 25779-2010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自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6081-2010 污水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自2011年10月1日实施GB 50628-2010 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14525-2010 波纹金属软管通用技术条件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5975-2010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5993-2010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5996-2010 绝热材料对奥氏体不锈钢外部应力腐蚀开裂的试验方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6480-2011 阀门的检验和试验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6478-2011 氨用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5997-2010 绝热用聚异氰脲酸酯制品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5998-2010 矿物棉装饰吸声板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6000-2010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6001-2010 烧结路面砖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CJJ/T 29-2010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T 228-2010 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 230-2010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T 229-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 231-201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 224-20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 85-201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CJJ/T 158-2011 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CJ/T 225-2011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T 233-2011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 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 96-2011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J/T 207-2010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T 317-2011 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T 266-2011 泡沫混凝土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JG/T 316-2011 建筑防水维修用快速堵漏材料技术条件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CECS 69:2011 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26528-2011 防水用弹性体(SBS)改性沥青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GB/T 26510-2011 防水用塑性体改性沥青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GB/T 25824-2010 道路用钢渣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GB/T 25826-2010 钢筋混凝土用环氧涂层钢筋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GB/T 25833-2010 公路护栏用镀锌钢丝绳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GB/T 11263-2010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GB/T 1499.3-2010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CECS 293-2011 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自2011年9月1日实施GB 50204-2002(2011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GB/T 25176-2010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GB/T 25177-2010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GB/T 25181-2010 预拌砂浆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GB/T 25182-2010 预应力孔道灌浆剂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GB/T 25183-2010 砌墙砖抗压强度试验用净浆材料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GB/T 17431.2-2010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J/T 97-2011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T 291-2011 建筑用砌筑和抹灰干混砂浆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J 165-2010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CJ/T 358-2010 非开挖铺设用高密度聚乙烯排水管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T 298-2010 建筑室内用腻子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J/T 225-2010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J/T 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09-2011 外墙涂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及分级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11-2011 柔性饰面砖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12-2011 遇水膨胀止水胶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T 304-2011 建筑用防涂鸦抗粘贴涂料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 175-2011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J/T 219-2010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JGJ 217-2010 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GB/T 27407-2010 实验室质量控制利用统计质量保证和控制图技术评价分析测量系统的性能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GB/T 27408-2010 实验室质量控制非标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评价线性关系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GB 6566-2010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GB 25029-2010 钢渣道路水泥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GB/T 14800-2010 土工合成材料静态顶破试验(CBR法) 自2011年6月1日起实GB/T 7659-2010 焊接结构用铸钢件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25774.1-2010 焊接材料的检验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25774.3-2010 焊接材料的检验第3部分:T型接头角焊缝试样的制备及检验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25775-2010 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25776-2010 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25777-2010 焊接材料熔敷金属化学分析试样制备方法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25778-2010 焊接材料采购指南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 50617-2010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T 13763-2010 土工合成材料梯形法撕破强力的测定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 50608-201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 50574-2010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GB 50669-2011 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GB/T 15180-2010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GB/T 494-2010 建筑石油沥青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GB/T 4508-2010 沥青延度测定法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GB/T 4509-2010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GB/T 11147-2010 沥青取样法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GB/T 25033-2010 再生沥青混凝土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GB/T 25044-2010 砌墙砖抗压强度试样制备设备通用要求2011年5月1日起实施GB/T 17431.1-2010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自2011年5月1日实施施JG/T 289-2010 混凝土结构加固用聚合物砂浆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JC/T 2041-2010 聚氨酯灌浆材料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040-2010 负离子功能建筑室内装饰材料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829-2010 石膏空心条板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698-2010 石膏砌块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778-2010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材和蜂窝夹层结构弯曲蠕变试验方法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782-2010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透光率试验方法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491-2010 增强塑料拉挤型材按组分分类方法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773-2010 纤维增强塑料短梁法测定层间剪切强度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89-2010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580-2010 水泥振动筛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037-2010 丙烯酸盐灌浆材料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87-2010 纤维增强塑料空隙含量试验方法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033-2010 混凝土外加剂用聚醚及其衍生物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032-2010 轨道交通风道用纤维钢丝网水泥板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749-2010 预应力与自应力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748-2010 预应力与自应力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640-2010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031-2010 水泥砂浆防冻剂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030-2010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生产工艺技术规程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2029-2010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600-2010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C/T 437-2010 自应力铁铝酸盐水泥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GJ/T 221-2010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自2011年3月1日起实JGJ/T 220-2010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GJ/T 213-2010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T/T 329-2010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GJ/T 216-2010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规程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JGJ 214-2010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GB/T 5464-2010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GB 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GB 50606-2010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GB/T 50600-20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GB 50224-2010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JGJ 88-2010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JGJ/T 223-2010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JGJ/T 212-2010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JGJ/T 197-2010 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JG/T 284-2010 结构加固修复用玻璃纤维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JG/T 283-2010 膨胀玻化微珠轻质砂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JG/T 281-2010 建筑遮阳产品隔热性能试验方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JG/T 280-2010 建筑遮阳产品遮光性能试验方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JG/T 274-2010 建筑遮阳通用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JG/T 277-2010 建筑遮阳热舒适、视觉舒适性能与分级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福建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五强两比)在线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福建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五强两比)在线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五强两比)继续教育在线考试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混凝土抗水渗透试验中,当6个试件中有3个表面渗水可停止试验.() 正确内部校准的校准证书可以简化,或不出具证书。

正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所用的拌合水可用饮用水,仲裁试验或其他重要试验用蒸馏水。

()正确在试验室搅拌砼时,拌合用的原材料应提前运入室内,拌合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20℃±5℃,湿()错误机械连接接头的疲劳性能检验应取直径不小于32mm的钢筋6根接头试件,分为1组,每组3根;按进行试验,经过200万次加载后,全部试件均未破坏,该批疲劳试件应评为合格。

错误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试件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墩粗变形部分宜去除至与母材外表齐正确多次连续修约不会产生累积误差。

错误校准结果通常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正确负数修约时,先将它的绝值按规定进行修约,然后在所得值前面加上负号。

正确水泥胶砂强度试体养护水池温度应控制在20℃±2℃。

()错误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与其原始横截面积有关。

错误标准设备应经过校准或检定,一般情况下,标准设备允许内部校准。

错误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正确水泥细度试验时,45μ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

()错误国际单位制十进制倍数分数单位,也是SI单位。

错误硅酸盐水泥根据其组分的不同为分P?Ⅰ型和P?Ⅱ型。

()正确金属材料的屈服点延伸率和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应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正确当需要进行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时,应根据测量的原始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并至少保留字。

正确检测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

正确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为跳桌。

()正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所需的试体尺寸为50mm×50mm×160mm的棱柱。

()错误将830修约,修约间隔为20,修约值为840。

砌墙砖(砌块)试验报告

砌墙砖(砌块)试验报告
工程资料分目录
工程名称:第1页共n页
序号
试验编号
日期
厂家品种规格
数量(m3)
页数
页次
备注
1
01-98
01.8.20
大兴金山砼空心砖
1
1
附质量证明
砌墙砖(砌块)试验报告(表式C3-5-4)
编号
试验编号
2001-098
委托编号
2001-12234
工程名称
×××综合楼
试样编号
\
委托单位
城建一公司×××经理部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砌 块 抗 压 强 度(Mpa)
砌块干燥表观密度(kg/m3)
平均值
最小值
2.6
2.4
其它种类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平均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小值
结论:
依据GB15229-94标准,符合2.5级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要求

×××
×××
×××
报告日期
×年×月×日
试验委托人
×××
种 类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生产厂
大兴金山
强度等级
Mu2.5
密度等级
\
代表数量
1万块
试件处理日期
×年×月×日
来样日期
×年×月×日
试验日期
×年×月×日
试验结果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
抗压强度平均值f(Mpa)
变异系数δ≤0.21
变异系数δ>0.21
强度标准值fk
(Mpa)
单块最小强度值fk
(Mpa)

混凝土砌块和砖密度检测方案

混凝土砌块和砖密度检测方案

混凝土砌块和砖密度检测方案1 检测方案目的本检测方案是为了规范通用混凝土砌块和砖墙体材料的密度的试验方法及结果计算。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空心)砖等构筑物用混凝土砌块(砖)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墙体材料。

3 编制依据GB/T 4111《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4 使用设备电子天平,精度不大于0.005kg,电热鼓风干燥箱,能控温在(105±5)℃,水池或水箱,水桶、吊架等。

5 器具材料与环境试件数量3个(具体试验试件数量依据各个材料标准要求制备)6 试验方法6.1 按GB/T 4111《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4.2.1或4.2.2的方法测量完整块材试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求出各个方向的平均值,分别用l、b、h 表示,单位为毫米;6.2 将试件浸入15℃-25℃的水中,水面高出试件的20mm以上,24h后将其分别(称取试件的悬浸质量将磅秤置于平稳的支移到水桶中,称出试件的悬浸质量m1座上,在支座的下方放置水桶,在磅秤底盘上放置吊架,用铁丝把试件悬挂在吊架上,此时试件离开水桶的底面且全部浸泡在水中,即为悬浸质量m);16.3 将试件从水中取出,放在铁丝网架上滴水1min,再用拧干的湿布拭去内、外表面的水,立即称其饱和面干状态的质量m;26.4 将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105℃土5℃温度下至少干燥24h,然后每间隔2h称量一次,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2%为止。

6.5 待试件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冷却至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0℃后取出,立即称其绝干质量m。

6.6 结果计算6.6.1 每个试件的体积按式计算:V=l ×b ×h ×10-9式中∶V ——试件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 3);l ——试件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b ——试件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 );h ——试件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

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标准

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标准

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标准混凝土砌块是在建筑工地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抗压强度高、防火性能好、隔音性能优越等。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是评价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制定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混凝土砌块的分类混凝土砌块按照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混凝土砖、轻质混凝土砖、气草混凝土砖等。

其中,普通混凝土砖按照抗压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强度等级为5.0MPa的普通混凝土砖;2.强度等级为7.5MPa的普通混凝土砖;3.强度等级为10.0MPa的普通混凝土砖。

二、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的标准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是指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混凝土砌块在垂直于砌块面的方向上受到的最大压力。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制品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50181-2012,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应满足以下标准:1.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2.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温度应在15℃ ~ 25℃之间;3.混凝土砌块的试验结果应取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其抗压强度的表示值。

三、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试验设备的准备:试验设备包括混凝土砌块压力机、试样制备机、水泥砂浆试验台等;2.试样的制备:试样应按照标准规定的尺寸制备,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试样的湿度;3.试验的进行:试验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试验数据,并注意试样的破坏模式;4.试验结果的处理:试验结果应取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其抗压强度的表示值。

四、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混凝土砌块的质量,需要进行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2.制备工艺的质量控制:应采用科学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3.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应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要求;4.抽样检验的质量控制:应定期对混凝土砌块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砌块受压试验方法

混凝土砌块受压试验方法

混凝土砌块受压试验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砌块是建筑业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受压试验是评估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混凝土砌块受压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砌块的受压试验方法,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二、压缩试验方法1.实验设备准备(1)万能试验机(2)压砖机(3)标准砖头(4)蒸馏水(5)毛巾、刷子等清洁工具2.实验前准备(1)将标准砖头中的砖缝清理干净,以确保砖头表面平整。

(2)根据标准要求,将万能试验机调整到适当的压力范围。

(3)对砖头进行编号,记录其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基本信息。

3.实验过程(1)将砖头放置在压砖机上,用压力固定。

(2)用蒸馏水对砖头进行湿润。

(3)将砖头放入万能试验机中,控制压力逐渐增加,直到砖头完全破裂。

(4)记录砖头破裂时的压力,计算出砖头的抗压强度。

4.实验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砖头的平均抗压强度。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砖头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弯曲试验方法1.实验设备准备(1)万能试验机(2)弯曲试验机(3)标准砖头(4)蒸馏水(5)毛巾、刷子等清洁工具2.实验前准备(1)将标准砖头中的砖缝清理干净,以确保砖头表面平整。

(2)根据标准要求,将万能试验机和弯曲试验机调整到适当的压力范围。

(3)对砖头进行编号,记录其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基本信息。

3.实验过程(1)将砖头放置在弯曲试验机上,用压力固定。

(2)用蒸馏水对砖头进行湿润。

(3)将砖头放入万能试验机中,控制压力逐渐增加,直到砖头完全破裂。

(4)记录砖头破裂时的压力,计算出砖头的抗弯强度。

4.实验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砖头的平均抗弯强度。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砖头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四、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前,必须将砖头表面清洁干净,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实验时必须根据标准要求调整试验设备,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

《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

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1 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每批次抽样数量见表1。

表1 抽样数量表2 检验依据表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3.1依据标准GB/T 13544—2011 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T 13545—2014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T 11968—2020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 25779—2010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GB/T 2542—2012 砌墙砖试验方法GB/T 4111—2013 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 11969—2020 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 10294—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办法GB 6566—2010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3.2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4 附则本细则代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玩具等62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公告》(2021年第15号)中的《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砌体结构检测

砌体结构检测

砌体结构检测5 砌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1.1 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以及其他结构中的砌筑构件应按本章的规定进行检测和评定。

5.1.2 砌体结构可分为砌筑块材、砌筑砂浆、砌体力学性能、砌筑质量、构造要求和结构损伤等检测项目。

5.1.3 砌体结构检测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砌筑块材的品种、规格和设计强度等级应相同;2 砌筑砂浆品种和设计强度等级应相同;3 砌体应为同一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砌筑;4 检测批砌体的总量不宜超过250m3;5 砌筑基础可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测批。

5.1.4 既有砌体结构应进行下列专项评定:1 存在砌筑质量和构造问题结构的罕遇地震鉴定;2 具有爆炸或碰撞可能时的抗倒塌能力评定;3 使用构件分项系数的砌体受压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评定;4 多遇地震的适用性评定;5 侵蚀环境砌筑块材剩余使用年数推定。

5.1.5 砌体结构的检测和评定中存在下列现象之一时,必须采取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1 受压构件出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2 砌筑墙体出现平面外的变形或位移;3 装饰装修具有脱落的危险;4 基础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且沉降还在继续发展;5 建筑内部存在危害人身健康的气体或粉尘。

5.2 砌筑块材5.2.1 砌筑块材可分为块材质量、块材性能、块材强度和强度等级等检测分项。

5.2.2 既有结构砌筑块材的尺寸和可见缺陷可直接从砌筑构件上量测。

5.2.3 砌体工程砌筑块材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实心砌筑块材的尺寸偏差和可见缺陷可直接在砌筑构件上量测;2 检测块材应随机抽取,抽检数量应大于有关标准规定的进场验收的数量,也可按本标准第3章计数抽样检测一般项目B类或C类抽样确定检测数量;3 非实心砌筑块材的不可量测尺寸应采用取样或打孔的方法进行量测;4 砌筑块材尺寸和缺陷的量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 砌筑块材质量和尺寸的符合性判定宜符合本标准第3章一般项目计数抽样检测的规定。

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

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

一、尺寸测量1 量具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

2 测量方法长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宽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高度应在两个条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

当被测处有缺损或凸出时,可在其旁边测量,但应选择不利的一侧。

3 结果评定结果分别以长度、高度和宽度的最大偏差值表示,不足1mm者按1mm计。

二、外观质量检查1 量具砖用卡尺(如图1),分度值为0.5mm。

钢直尺,分度值为1mm。

2 测量方法缺损1缺棱掉角在砖上造成的破损程度,以破损部分对长、席、高三个棱边的投影尺寸来度量,称为破坏尺寸。

如图3所示。

2缺损造成的破坏面,系指缺损部分对条、顶面(空心砖为条、大面)的投影面积,空心砖内壁残缺及肋缺尺寸,以长度方向的投影尺寸来度量。

裂纹1 裂纹分为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测方向的投影长度表示,如果裂纹从一个面延伸至其他面上时,则累计其延伸的投影长度。

2 多孔砖的孔洞与裂纹相通时,则将孔洞包括在裂纹内一并测量。

裂纹长度以在三个方向上分别测昨的最长裂纹作为测量结果。

弯曲1 弯曲分别在大面和条面上测量,测量时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肢沿棱边两端放置,择其弯曲最大处将垂直尺推至砖面。

但不应将因杂质或碰伤造成的凹处计算在内。

2 以弯曲中测的较大者作为测量结果。

3 杂质凸出高度杂质在砖面上造成的凸出高度,以杂质距砖面的最大距离表示。

测量时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脚置于凸出两边的砖平面上,以垂直尺测量。

结果处理外观测量以毫米为单位,不足1mm者,按1mm计。

三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1 仪器设备材料试验机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1%,其下加压板应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应在量程的20 ̄80%之间。

抗折夹具抗折试验的加荷形式为三点加荷,其上压辊和下支辊的曲率半径为15mm,下支辊应有一个为绞接固定。

抗压制备平台。

试件制备平台必须平整水平,可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

水平尺规格为250 ̄3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建筑砌块与2014/1砌块建筑GB/T4111-201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标准(以下简称:13版标准)在2013年年终获正式颁布,并将于2014年9月1日实施,替代GB/T4111-199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标准(以后简称:97版标准)。

该标准的本次修订,内容变化较大。

为使我国从事混凝土砌块(砖)生产、应用、产品检测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好13版标准。

作为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本文就13版标准与97版标准相比,在条文内容上变化较大、新增内容较多等,对13版标准的主要条文做一些解释和说明。

1标准修订目的和适用范围1.1修订97版标准的目的自97版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基本上被混凝土砌块(砖)及其它一些非烧结类墙体材料块材类产品标准普遍引用,为我国新型墙材产品生产应用、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砌块(砖)行业发展迅猛,产品规格和品种增加很快,已不仅仅是390mm×190mm×190mm一种混凝土小型空心标准砌块了。

混凝土多孔砖和空心砖、混凝土实心砖,以及市政、水利和交通领域使用的混凝土护坡砌块和挡墙砌块,等等,生产总量和工程应用量增长很快。

实践证明,97版标准内容已无法满足我国混凝土砌块(砖)行业发展的需要,标准内容需重新进行修订和完善。

97版标准在使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墙体用圈梁砌块、清扫孔块等不规则墙用砌块,无法进行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检测;砌块的抗渗性检验方法,仅适用于是标准块型一种规格,可操作性差;干燥收缩、碳化系数;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描述过于简单,人为因素对试验检测结果影响偏大。

在97版标准修订起草小组成员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本次GB/T4111标准修订的两个基本点:①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

通过增加内容和修改现有内容,使试验方法标准基本上能适用于所有墙用混凝土砌块(砖)类产品,并兼顾混凝土护坡砌块和挡墙砌块的性能检测;②解决97版标准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主要是细化和规范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修改一些性能的检测方法。

1.213版标准的适用范围首先,13版标准修改了GB/T4111标准的名称。

GB/T4111-201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的名称,使用者可直观地认识到:该标准不仅仅适用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而是也适用于以混凝土为基材的砌块和砖等其它块材类产品。

需在此强调,这里的“砌块”是一个广义的含义,不再是过去人们脑海中建筑物墙体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单一概念了。

在13版标准的“1.范围”章中,直接写明“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用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空心)砖(以下统称块材);水利、交通、市政等构筑物用混凝土砌块(砖)可参照执行。

”,意思非常明确,但在这里仍需说明两点:———未将混凝土实心砖列入,主要考虑到对于混凝土实心标砖、K56型实心砖,13版标准的强度试验解读《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4111-2013标准陈胜强1、4杜建东2陈红军1华勇3(1.河南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02;2.中国建筑砌块协会;3.上海苏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4.河南省科学院质量检验与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摘要】结合GB/T4111-201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标准颁布,考虑到广大读者无法查阅“标准编制说明”,为能准确地贯彻GB/T4111-2013标准,本文从执笔起草者角度,对GB/T4111-2013标准有关新增内容、修改较大的条文,给出相关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试验方法;标准;条文解释;抗压强度;抗渗性能【中图分类号】TU522.3;TU528.0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5274(2014)01-0030-05方法并不适用;但混凝土实心砖的其它性能指标检测,13版标准是适用的。

另外,最近在上海市接触到一种240mm×115mm×90mm规格的混凝土实心砖———K1型空心砖外形尺寸的实心砖,该产品的强度性能检测就应该依据13版标准,采用单块抹面找平后做抗压强度检测为宜,而不应采用GB/T2524《砌墙砖试验方法》标准的抗压强度检测方法。

———将水利等领域用混凝土砌块规定为“可参照执行”,主要考虑到这些应用领域的块型形状、规格尺寸繁多,对砌块性能指标要求有些与墙用砌块存在差异。

例如,我国水利领域对混凝土制品的抗冻性指标,一般用弹性模量损失率来表述。

因此,可能13版标准仍无法完全解决水利、市政、交通等领域用混凝土砌块类产品的性能检测问题,选择用“参照”两字比较稳妥。

建议会后由相关产品标准起草人去考虑某项性能的检测方法,是否可用13版标准来解决。

2增加“术语定义”的必要性与97版标准相比,13版标准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除明确引用GB/T18968《墙体材料术语》外,还专门增设三条术语定义。

主要现行GB/T18968标准中没有予以定义,但又需在13版标准中必须出现的名词术语。

通过“主块型砌块:外形为直角六面体,长度尺寸为400mm减砌筑时竖向灰缝厚度,砌块高度尺寸为200mm减砌筑时水平方向灰缝厚度,条面封闭完好的砌块。

”的定义,以及对“辅助砌块”、“异形砌块”的定义,实际上为13版标准解决这些不同块型块材的性能检测问题,创造了条件。

需强调:“主块型砌块”和“辅助砌块”是专指在建筑物砌体上使用的砌块。

———在13版标准中,“主块型砌块”与“块材”的含义是完全不相同的。

某些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仅对主块型砌块适用。

13版标准中的“块材”的含义,通常指所有各种规格的块材,既包括墙用混凝土砌块和砖,也包括水利和交通领域构筑物用的混凝土砌块。

———97版标准未解块辅助砌块的抗压强度值检测等问题。

而在13版标准中,给出了一种可用于辅助砌块的抗压强度值检测方法,附录B。

在此需补充说明:13版标准中对“主块型砌块”的定义,并不完全科学、正确。

将“砌块高度尺寸为200mm减砌筑时水平方向灰缝厚度”修改为“砌块高度尺寸为200mm(或100mm)减砌筑时水平方向灰缝厚度”更为妥当。

313版标准的试验方法在97版标准的基础上,13版标准对试验方法内容进行了全面疏理和修订,几乎每项性能的试验方法条文都有改动。

在阅读、理解、执行13版标准时,一定要注意条文中“试件”和“试样”含义上的区别,试件≠试样。

“试样”指从受检同一批次产品(块材)中所抽取的块材样品;“试件”指进行某项性能试验检测时,所使用可能经过制作、加工过的试块,其外形尺寸和规格必须符合标准对试件的要求。

3.1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13版标准对“尺寸偏差”测量方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辅助砌块、异形砌块的外形尺寸测量方法的描述,弥补了97版标准在测量除主块型砌块外的块型时,所存在的缺陷。

13版标准规定“异形砌块”在块型非对称时,“需草绘或拍下测量位置的照(图)片”,这点非常重要,应引起注意。

检测人员不能图省事,而忽略此项步骤,并应在检测报告上有所记录。

3.2抗压强度13版标准与97版标准相比,这部分内容变化最大,几乎为完全重新起草。

它由正文条款和两个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组成。

在此将附录A和附录B内容一并加以解释和说明。

3.2.1正文条文1)实际上可以归纳成二句话:混凝土砌块或混凝土砖类产品,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时,首先应根据其块型特征(形状、尺寸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试件制作步骤和检测方法;块型不同或规格尺寸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引起抗压强度值检测方法的改变。

2)建筑墙体用的主块型砌块、砖,以及辅助砌块中的半块,均应按附录A进行抗压强度检测;七分头砌块等可以切割出半块砌块(带孔洞的、完整直角六面体),也应先切割出半块,再依据附录A进行检测。

3)关于“附录B”,正文条款专门写了两条:———“5.2.1标识某一块型辅助砌块的抗压强度值时,应将相同配合比和生产工艺、养护龄期相差不超过48h的辅助砌块与主块型砌块,分别同时按附录B进行试验得到取芯试件的强度平均值。

”,实际就是针对一些墙体砌块(砖)中的一些异形砌块———如圈梁块、清扫孔块。

———5.3条内容,就是考虑到水工护坡砌块、异形挡墙砌块的块型特殊性,故直接写明其抗压强度检测“宜按附录B进行”。

目的是纠正目前很多企业、检测机构在检测此类砌块强度时,绝大多数盲目套用97版标准。

实际上,很多水工砌块、异形挡墙砌块的块型,若按13版标准进行整块抗压强度检测,将超出试验机的量程。

3.2.2关于附录A的解释13版标准附录A《块材标准抗压强度试验》与97版标准的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相比,在检测过程细节要求方面有很大差别。

建议应先对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贯标培训,弄清楚每一条款内容的具体念义,规范检测操作步骤。

不能再按老习惯进行强度检测了。

附录A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空心)砖类产品,均适用。

其它关键性内容有:———对试验用仪器设备和材料、试件制作、试验操作步骤等,均做了具体规定。

与此97版标准相比,特别增加了:①在“找平(粘结)材料”中引入了快硬水泥、高强石膏粉,使强度检测的试验周期,由过去至少3天缩短到几个小时内。

当用高强石膏粉作找平(粘结)材料,对其性能还提出具体要求。

②强调试件制定过程中的承压面找平和垂直要求,并给出具体操作步骤。

———引入试件高宽比H/B不小于0.6限值的概念,即:块材抗压强度试件的高宽比不能小于0.6。

当小于0.6时,需采用叠块粘结的试件,试件制作时需先将两块产品粘结,再找平抹面处理。

举一个实际案例,在检测390mm×190mm×90(95)mm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俗称:半高砌块)时,若按97版标准做抗压强度检测,一般都机械地采用单块砌块制作试件,测试结果要比同孔形规格的390mm×190mm×190mm标准砌块高出5MPa以上,显然试验检测方法不合理。

依据13版标准的附录A对390mm×190mm×90(95)mm砌块进行抗压强度检测,需将两块产品先叠合粘结在一起后,再制作成抗压强度试件。

———应将试件中“用直角靠尺使坐浆后的承压面至少与两个相邻侧面成90°垂直关系”的承压面,与压力试验机的非铰支座接触,以保证试件尽量接近纯受压破坏状态。

读者可参阅参考文献3,以理解这项要求的理由。

3.2.3关于“附录B”的解释13版标准附录B“块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取芯法)”完全是新增加的内容,以解决无法用附录A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的各种规格异形砌块的抗压强度检测问题。

实际上,“附录B”内容参照了我国建筑、交通行业有关混凝土钻芯取样试验方法相关标准后起草。

在执行“附录B”时,首先需弄清楚需检测块材的实际应用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