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1)

合集下载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

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答案】10 同一高度照像机凹透镜近视【解析】(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处即为焦点的位置,由图甲可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此时的物距为40cm,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之外,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上,需要一个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因此这与近视眼的矫正相似。

故答案为:(1). 10 (2). 同一高度 (3). 照像机 (4). 凹透镜;近视。

2.(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③;放大;幻灯机;(3)右;(4)不能;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30cm=20cm,即蜡烛在1倍和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平面镜所称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相等.考点: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3.(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0.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 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5厘米 C 15厘米
B 10厘米 D 20厘米
2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 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 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 10厘米处,所成的是( )
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距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像
照相机、 眼睛
测凸透镜焦距
投影仪、 幻灯片
放大镜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 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 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 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22.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 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 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10厘米 C 30厘米
B 20厘米 D 40厘米
38.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发现,当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厘米时,在透镜另 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正确 的是( )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 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 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 头近一些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

A. 透镜的直径B. 入射光线的方向C. 透镜的曲率D. 透镜的颜色答案:C解析: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曲率越大,焦点位置越近;曲率越小,焦点位置越远。

2. 关于凸透镜焦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B.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中心C.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正焦距D.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表面答案:A解析: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因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在透镜的透镜中心的同侧。

3. 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关注的光线是()。

A. 仅仅想光轴靠近的光线B. 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C. 只有经过透镜中心的光线D. 完全垂直于光轴的光线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是通过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实现的,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其余光线则在透镜后面的位置得到成像。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

A. 实物体B. 虚物体C. 光线D. 影子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虚物体,即物体的投影形成在透镜后的位置。

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实物体与虚物体的区别在于()。

A. 实物体有质量,虚物体没有B. 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C. 实物体是透明的,虚物体是不透明的D. 实物体发出光线,虚物体不发出光线答案:B解析: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虚物体是通过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形成的投影。

二、填空题1.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如果经过像方焦点,成像在()方的位置。

答案:虚物方2.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焦点位置在()透镜的位置。

答案:凸3.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体放在焦点处,成像在()。

答案:无穷远处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位置是()。

答案:物距焦距的倒数5. 凸透镜焦距越大,对物距的要求越(),反之亦然。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u=8cm 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 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以下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 u=20cm 时,成倒立减小的像B .u=1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 u=9cm 时,成倒立减小的像 D . u=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像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成倒立减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为()18cm 时,A . 10cm<f < 18cm B. 5cm< f < 9cm C. 9cm< f < 10cm D. 18cm< f <20cm3、物体经过凸透镜可成()A .正立、减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 .透镜的焦点以内B .透镜的两倍焦距之外C.透镜焦点之外的任一地址 D .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之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 处向 15cm 处搬动时,则()A .像变大,像距变大B .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二、填空题:6、当物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获取了________实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定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体在___________ .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 24cm,在光屏上获取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8、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搬动的速度是v 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________.9、物体从焦点处向 2 倍焦距之外沿主轴搬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怎样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怎样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怎样变化?________.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_2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减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 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这是 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 2 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光明、清楚的烛焰的像,以下列图,请完成光路图.12、以下列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示图,图中 A 、B、C 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样的地址,请经过画图大体表示出像的地址和像的性质.四、实验研究题: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减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 时,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4、实验题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依照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定先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_,尔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________大体在 ________.16、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单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五、应用设计题:17、小红在研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够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研究.18、观察授课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平面镜的作用: ________;(2)凸透镜的作用: ________;(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 ________.参照答案1、 A2、 B3、 B4、 D5、 A6、大于 2 倍焦距 ,倒立、放大7、同一高度 ;12cm< f <24cm8、先减小后增大尔后又减小,先小于 v 后大于 v9、变小 ;变小 ;不变10、大于 ,照相机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 ,幻灯机 ,小于焦距 ,放大镜11、如答图所示12、13、 20,1014、 9cm< f < 10cm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 ,同一高度16、 (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汇聚点(2)量出焦距 .简单易行、误差大17、略18、 (1)改变光路(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3)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9 分)1.( 08 临沂)以下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细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包括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凑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凑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经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2.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以下列图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 3 点正D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 点正3.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则蜡烛经过凸透镜成的像是()A 、倒立、减小的实像B、正立、减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以下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海市蜃楼B 、影子C、水中的倒影D、小孔成像5、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能够节约空间。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习题 (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习题 (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今年的元月31日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看到天文奇观“月全食”。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月全食照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亮是光源B.若想拍摄到更大的月亮,应增大凸透镜的焦距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D.月食主要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 月亮不属于光源,故A选项错误。

B. 若想拍摄更大的月亮,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应选焦距更长的镜头,增加像距,同时增大照相机暗箱的长度,故B选项正确。

C.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选项错误。

D. 月食天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B.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A.观察图片可知,当物距u=16cm时,像距v=16cm,这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上,即:2f=16cm,所以凸透镜焦距是8cm,故A错误;B.因为8cm<10cm<16cm,所以这时f<u<2f,这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当u=22cm时,u>2f,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那么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移动过程中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提点】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

一焦分虚实:F 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

二焦分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经典习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B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3、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做法中合理的是( D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图4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4、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A 40cm B.30cm C .20cm D.10cm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B )6、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7、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D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8、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C )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凸透镜成像经典30道题

凸透镜成像经典30道题

2.(2015•济宁)小夏用如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A.B.
C.D.
6.(2015•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A.B.C.D.
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70cm
A. B.C.D.
这个像是(填“实”或“虚”)像.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此时蜡烛在光屏30.(2015•江西模拟)小华在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上(填“成缩小的像”“成放大的像”或“不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透镜的厚度对成像有什么影响?
解答
透镜的厚度对成像影响不大。主 要影响透镜成像的因素是透镜的 曲率和焦距。
提示
透镜的厚度是透镜的物理特性之 一,但相对于曲率和焦距,对成 像的影响较小。
结论及总结
通过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透镜的工作原理,应用于各种光学设备和成像技术中。希望这些练 习题能够帮助你打牢基础,加深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提示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焦点之后时,光线不会汇聚,所以像会和物体重叠 在一起。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3
问题
在凸透镜成像中,什么是实像的图像,可 以被投影到屏幕上。虚像是光线分 散后形成的图像,无法被投影到屏 幕。
提示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汇聚在一起形成 图像时,称为实像。当光线分散后 看似汇聚在一点但实际无法投影到 屏幕上时,称为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4
1 问题
什么是焦距?焦距对透镜成像有什么影响?
2 解答
焦距是指透镜的光学特性,表示光线汇聚或分散的程度。焦距的大小决定了透镜成像的 特点。
3 提示
焦距越大,光线汇聚的程度越高,像会在较近的地方形成。焦距越小,光线分散的程度 越高,像会在较远的地方形成。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5
问题
无穷远处形成。
3
问题
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前焦面上,该物体 的像会在哪里形成?
提示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前 焦面越近,像就会形成在距离透镜越远的地 方。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2
问题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后焦面上,像会在哪里形成?
解答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后焦面上时,像会和物体重叠在一起。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要点】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υ)应用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u>2f倒立缩小实像f<υ<2f照相机、眼睛u=2f倒立等大实像υ=2f测焦距f< u <2f倒立放大实像υ>2f幻灯机、投影仪u =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源u <f正立放大虚像υ>u放大镜2、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投影仪(如图所示)①凸透镜B的作用:利用凸透镜成像;②平面镜A的作用:利用光的反射改变光路;③投影仪成像的原理: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怎样调节可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答:凸透镜B向下调节,同时将投影仪原理屏幕。

(口诀: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2)照相机①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照相机的调节(调像距)a.由拍近处改拍远处:镜头后缩;(口诀: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b.由拍个人照改拍集体照:相机远离,镜头后缩;(口诀: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3)放大镜①放大镜成像的原理:u<f,像与物同侧,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怎样调节可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 答:物体稍远离凸透镜(u<f),(口诀:成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凸透镜的焦距①平行光法测焦距;②成等大的像:U=V=2f → f=U/2=V/2;③当物距远大于10倍焦距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4)人的眼睛①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②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光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③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光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1)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1)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习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 cmB .小于10cmC .大于20cmD .在10cm 和20cm 之间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 处移到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像变大,像距变小B .像变大,像距变大C .像变小,像距变小D .像变小,像距变大3、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0cmB .30cmC .20cmD .10cm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5、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6、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 。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7、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 )8、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9、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 、放大实像;B 、缩小的实像;C 、放大的虚像;D 、缩小的虚像10.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f=4厘米; B、f=8厘米; C、f=12厘米; D、f=16厘米.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 应满足( )A 。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1. 当阳光明媚的午后,你拿着一个凸透镜去公园散步。

突然,你发现远处的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美丽的景象让你忍不住想要捕捉到它。

这时,你拿起手中的凸透镜,调整了一下焦距,结果发现蝴蝶好像被放大了似的。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 有一天,你在厨房里准备做一道新菜——红烧肉。

但是,由于火候掌握不当,红烧肉变得又干又硬,完全没有了那种软糯可口的感觉。

这时,你想起了凸透镜的原理。

于是,你决定用凸透镜来帮助自己解决这个难题。

你知道该怎么做吗?3. 小明是一个科学迷,他对各种光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心。

一天,他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看到了一个凸透镜。

他好奇地拿出了一个小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面,然后观察起了物体的变化。

你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吗?4. 周末的时候,小明和朋友们一起去郊游。

他们在山脚下找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那里的花朵颜色鲜艳,形状各异。

小明拿出了他的凸透镜,开始仔细观察起这些花朵。

你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吗?5. 小明是个摄影爱好者,他喜欢用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有一次,他去了一家艺术展览,那里展出了许多精美的画作。

他用他的凸透镜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幅画,试图找出它们的特点。

你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吗?6. 小明是个电脑高手,他经常利用电脑软件来处理图像和视频。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问题:如何用电脑软件来模拟出凸透镜的效果呢?你知道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吗?7. 小明是个发明家,他喜欢尝试各种新奇的发明。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制作一个能够放大物体的装置。

你知道他是怎么实现这个想法的吗?8. 小明是个科学家,他对各种科学原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他在阅读一本关于光的书籍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何使用凸透镜来制造彩虹?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9. 小明是个旅行家,他喜欢探索未知的地方。

有一天,他在一座古老的寺庙里,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场景:寺庙的屋顶上挂着一排排的风铃,每当风吹过时,风铃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题型解析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题型解析版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一.选择题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C.9cm D.20cm3.*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3厘米B.13厘米C.23厘米D.33厘米4.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6.*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μ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B.当μ=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μ=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7.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8.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9.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像B.等大的像C.缩小的像D.正立的像1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0cmC.若将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移动到7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3.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1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15.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16.小花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发现,保持蜡烛和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不变,只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两个清晰的像,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cm得到第二个像.她通过分析得出第一个像与蜡烛相比是的(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凸透镜的焦距为cm.17.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选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将蜡烛适当(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1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上.(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屛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屛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带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轨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cm,则人应在(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20.小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2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它的焦距是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乙图所示,调整后再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屛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屛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23.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填"放大”或"等于”或"缩小”)的实像.(2)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视眼(填"近”或"远”),需要佩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24.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侧.2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同学们发现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在光屏上总能得到倒立、、实像,该成像规律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三.实验探究题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填字母)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的做法: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蜡烛的"像”.请你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②将画有烛焰"像”的纸(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应知道凸透镜的,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3)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光学仪器有(4)如果让蜡烛在图乙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打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8.*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写出一个即可);(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15c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方(选填"前”或"后”),故需佩戴透镜矫正.29.*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测量直径为5cm的凸透镜焦距并观察成像情况.将尺寸很小的球形小灯泡s作为光源固定在"0”位置处,光屏固定于光具座上标有60cm的位置处.(1)实验前调整小灯泡,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让它们在.(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从紧挨着小灯泡的位置(A处)缓慢向右移动,同时测量光屏上亮圈的大小,当光屏上的亮圈直径为5cm时,停止移动凸透镜,此时凸透镜在光具座上B 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连续向右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标有50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灯泡的像.(3)若固定小灯泡在"0”位置处,移动凸透镜和光屏,(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小灯泡的像.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凸透镜.31.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 处应放置(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A.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C.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D.若烛馅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3)*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质像距v/cm 11210倒立放大实像6021410倒立放大实像3531510倒立放大实像3043010倒立缩小实像1553012倒立缩小实像2063015倒立等大实像30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A.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B.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C.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D.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4)将蜡烛置于凸进镜一倍焦距处,结果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是为什么?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焦距是cm.(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1)如图甲,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以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3)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34.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成像原理相同;(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尽上40cm和50cm之间的*一位置后,此时应取下光屏,从凸透镜的侧(选填"左”或"右”)透过凸透镜观察像.35.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符号)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1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分析】①阳光聚焦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焦距.②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确定成像情况.【解答】解: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30cm处,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2.(2016•黔南州)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 C.9cm D.20cm【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取值*围.【解答】解:由图可知,蜡烛离凸透镜u=50cm﹣15cm=35cm处,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v=12cm则解得,12cm>f>6cm,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选项C.故选C.【点评】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通过物距和焦距或像距和焦距的关系确定凸透镜焦距的取值*围.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2016•)*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3厘米B.13厘米C.23厘米D.33厘米【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实像用光屏能接到,虚像用光屏呈接不到.【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像距v=30cm>2f=2×10cm,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2f>u>f,即20cm>u>10cm,所以u=13cm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由物距和焦距的关系,通过解不等式能确定焦距或物距.4.(2016•)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和应用:(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1)观察图示可知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A、C错误,B正确;(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远离凸透镜,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探究的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今后学习光学,研究光现象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并注意加以区分,不能混淆.5.(201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成像特点与物距大小变化的关系,要掌握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含义.6.(2016•)*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μ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B.当μ=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μ=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通过图象分析出该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若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解答】解:A、由图知,当物距为4cm时,像距也为4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4cm,则f=2cm.故A错误;B、f=2cm,2f=4cm,当u=3.5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当物距u=5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到8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像的特点及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象确定凸透镜的焦距.7.(2016•)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对应应用如幻灯机.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如图,物距为u=50cm﹣20cm=3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2f,所以2f=3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此时物距为u=50cm﹣40cm=10cm,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为是虚像,所以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8.(2016•揭阳)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徐爷爷用焦距为8厘米的放大镜看书,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正立放大的文字,则书离放大镜的距离可能是()A.5厘米B.8厘米C.12厘米D.20厘米2.用水彩笔在磨砂屯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观察图案在墙上所成的像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B.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C.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D.看不到像3.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增大物距D.减小取景范围4.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A.B.C.D.5.“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了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现在许多道路上都会安装有电子眼.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通情况时拍下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6.要把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8 cm B.等于8 cmC.小于8 cm D.大于8 cm,小于16 cm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B.实像可以拍摄,虚像不能拍摄C.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20cmC.30cm D.40cm10.焦距是12cm的凸透镜,当物体置于镜前2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A.倒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30cm 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A.大于20㎝B.大于10㎝且小于20㎝C.小于10㎝D.等于20㎝5.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6.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8.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5f 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9.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5.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 厘米B.30 厘米C.40 厘米D.50 厘米6.有一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离透镜12cm 处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物体放在离透镜7cm 处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等于()A8cm B10cm C11cm D14cm7.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 倒立的像都是实像 C 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u=2f 处 D 物距越小时,成像一定越大8.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以在距离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实像9.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沿主光轴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A 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大B 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小C 像距逐渐变小,像变大D 像距逐渐变小,像变小性的角度出发,应该调整1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一个物体从8f 处,沿主光轴向f 处移动,在这一过程中,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是()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11.11.12.粗细均匀的物体AB 横放在焦点之外的凸透镜L 的主轴上(如图),关于AB 通过L 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像在主轴上,且A 端在左边,B 端在右边B 像在主轴上,且B 端在左边,A 端在右边C 像的A 端粗、B 端细D 像的A、B 端粗细相同13.如图4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打印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打印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打印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像的性质是: -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情况是:-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不成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3.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成像的放大倍数:-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成像情况是________。

2.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是:物距越小,像距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

3.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等大的________。

三、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凸透镜15厘米,求像的性质及像距。

2. 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体距离凸透镜20厘米,求像的性质、大小和像距。

四、简答题1. 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物距和像距关系。

2. 描述凸透镜成像时,像的正立和倒立是如何判断的。

五、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B二、填空题1. 不成像2. 越大,越大3. 实像三、计算题1. 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2. 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物距。

四、简答题1.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物距大于焦距但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凸透镜成像时,像的正立和倒立:- 正立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

- 倒立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两侧。

五、实验设计题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尺子。

实验步骤: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确保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1. 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可以使光线产生聚焦或发散的作用。

凸透镜的两侧都是凸面,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焦到一个焦点上。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以下几点:a) 凸透镜成像的位置: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会聚焦到一个焦点上,焦点的位置取决于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

b)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成像物体的大小与距离凸透镜的位置有关系,距离凸透镜越远,成像物体就越小。

c) 凸透镜成像的方向:成像的方向取决于物体的位置和凸透镜的位置,通常遵循朝向凹透镜的方向。

3. 假设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会产生聚焦作用,使得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到一个焦点上。

这样就会产生实际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4.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和光轴之间,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和光轴之间,凸透镜会产生聚焦作用,使得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到焦点上。

这样就会产生实际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5.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的前面,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的前面,凸透镜会产生发散作用,使得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发散出去。

这样就会产生虚拟的放大的直立的虚像。

6.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的后面,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的后面,凸透镜会产生发散作用,使得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发散出去。

这样就会产生虚拟的放大的直立的虚像。

7. 一个物体的位置距离凸透镜越远,成像的位置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一个物体的位置距离凸透镜越远,成像的位置是变小的。

这是因为物体离得越远,凸透镜所产生的焦距会变小,导致成像的位置变小。

8. 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在成像后,会产生实像还是虚像?大小是正的还是负的?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在成像后,会产生实像。

在凸透镜的成像过程中,实像的大小是正数。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然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3)再将点燃的蜡烛移到10cm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的实验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适当移动光屏直到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10.0;(2)同一高度;(3)照相机;(4)变大。

【详解】(1)由图甲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当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f=60.0cm-50.0cm=10.0cm(2)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焦距为10.0cm,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物距u=50.0cm-10.0cm=40.0cm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物距u=50.0cm-30.0cm=20.0cm此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变大。

2.用F为焦点,探究焦距为f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中;(1)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光屏未画出,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的,像的大小比发光物体要;(2)将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发光物体放在A处,发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发光物体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业)(解析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业)(解析版)

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A.B.C.D.【答案】C【解析】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这是一道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考查的一道比较容易的题目,通过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确定成像的性质,然后与选择项对应确定答案。

2.如图所示,把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焦点6cm处,则蜡烛通过该凸透镜所成的像()A.一定是倒立的B.一定是正立的第1 页共32 页第1 页共32 页C.一定是放大的D.一定是缩小的【答案】C【解析】该透镜焦距12cm,两倍焦距为24cm。

蜡烛距焦点6cm,有可能离透镜12cm+6cm=18cm,此时位于该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有可能离透镜12cm-6cm=6cm,此时位于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尽量选择较亮的环境进行实验B.组装器材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C.实验中,物距要始终大于二倍焦距D.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答案】D【解析】A.为使成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进行实验,故A错误;B.组装器材时,应将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光屏之间,故B错误;C.实验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均成实像,实验时物距要始终大于一倍焦距,故C错误;D.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所成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正确。

第2 页共32 页第2 页共32 页故选D。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 cm刻度线处时()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C.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 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50cm-15cm=3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即在光具座的65~80 cm之间可以得到清晰的像综合以上分析,只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一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解析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的大小、虚实、物距相距关系【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B.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C.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D.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答案】B【解析】ACD.由题意可知,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根据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可知,像在不断的靠近凸透镜,因此凸透镜在乙的右侧,蜡烛在凸透镜的右侧,此时蜡烛在远离凸透镜,因此蜡烛向右移动;由于甲处的像成在光屏上,因此甲处只能成实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由于题干未提供物距和凸透镜的焦距,若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乙处成放大的实像;若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缩小的实像;若物距等于2倍焦距,成等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2.(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C .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D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答案】B【解析】A .如图,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220.0cm u v f ===解得 10.0f cm =故A 错误;B .由于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所以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B 正确;C .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烛焰的光线会从凸透镜的其他位置透过,在光屏上会聚,光屏上仍能得到完整的像,像比原来变暗,故C 错误;D .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镜,远视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光线提前会聚,为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即左移,故D 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有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一、填空题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_;(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_________;(4)u=f是成___________像的分界点;(5)u=2f是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的分界点;(6)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_,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3、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三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_点时,在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4、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______立、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___乙透镜的焦距(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6、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习题
1、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
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 大于10 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10cm 和20cm 之间
2、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50cm 处移到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 化情况是( ) A.
像变大,像距变小 B
.像变大,像距变大 C .像变
小,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3、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0cm
B . 30cm
C . 20cm
D . 10cm
5、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
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6、 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
A.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 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 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7、 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8、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 「,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 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 30cm 处,则(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

10 20 30 40 50 60 70 80(cm )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9、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 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
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 、放大实像;
B 、缩小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缩小的虚像
10、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 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f=4 厘米; E 、f= 8厘米; C 、f=12 厘米; D 、f=16 厘米。

1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 u 应满足()
A.u >2f;
B.2f > u >f;
C.u=2f
; D.u v f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 的(

()
12、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C. 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3、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 (图中阴影部
分),则所成的像将( )
A .像的A '部分消失了
B •像的B '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 •像A B '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14、一个焦距是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
20cm 处逐渐移向30cm 处的过程中( )。

A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15、如果要使透镜15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测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 、5cm
B 、10cm
C 、 15cm
D 、20cm
16、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
的距离应为(

A 、100mm 以外
B 、恰为 50mm
C 、50mni 以 内
17、 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又想照一张同样大小的全身照,摄影师应使(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
B. 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
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
D.
照相机不动,只调大光圈
18、 在实验中若发现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有两个方面:①物体在 50mm 则胶片与镜头 D 、略大于50mm )
_______ 或
_______ 以内,②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若在实验中用纸遮挡凸透镜一部分,或凸透镜不小心损坏了一部分,则 ________ (能或不能)成完整的
像,但像的亮度变 _________ 一些。

20、班上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同学没在取景框中,此时应将照相机 ____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并将 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 _________ (填"伸长”或”缩短”)
21、 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 _____
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
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 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 ___________ 度。

22、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选填“上”或“下”); (2)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
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
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___ c m ;
23、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a 、b 、c 、d 、e 是主光轴上的
五个点,F 点和2F 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处。

(I )在a 、b 、c 、d 、e 这五个点中:
① 把烛焰放在 ________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p
② 把烛焰放在 ________ 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三丄帝乳亠…;鳥 --------------------------
■ F
F
I
r
③ 把烛焰放在 _________ 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U
④ 把烛焰放在 ______ 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
图3—28
精品文档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3) 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_____
4)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_______________ .
25、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
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使我们能看到水银
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_ 的_______________ 像。

26、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

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

我们可以判定:照片_________________ 是用甲
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 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_ 是用丁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__ 是用乙拍的。

27、作图
A是物体,B是A的像,PF为主光轴,试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画出凸透镜。

A洼
F -------------------------- F
给出物体和像的位置,通过作图找凸透镜的位置及透镜的焦点。

如图1:
AB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