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流程PPT

合集下载

中药生产课程电子课件

中药生产课程电子课件

采集地点:根据药材的生长环境、 分布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集地 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采集时间:根据药材的生长周期、 成熟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
采集工具:根据药材的种类、生长 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药材的加工与炮制
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切制、干燥等 炮制方法:包括炒、蒸、煮、煅等 炮制目的: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贮藏 炮制注意事项:控制温度、时间、湿度等,保证炮制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包装方式:根据中药制剂的性质和 用途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储存期限:根据中药制剂的性质和 用途确定合理的储存期限
中药生产的设备与技术
中药生产的设备种类与功能
提取设备: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如煎煮、浸渍、蒸馏等 浓缩设备:用于浓缩中药提取液,如蒸发、冷冻、喷雾干燥等 干燥设备:用于干燥中药提取物,如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 包装设备:用于包装中药成品,如灌装、封口、贴标等 检测设备:用于检测中药质量,如色谱仪、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 自动化设备:用于提高中药生产效率,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
中药生产的流程与环节
原料采购:选择优质中药材,确保原料质量 原料处理:清洗、干燥、粉碎等预处理 提取分离:采用合适的提取方法,提取有效成分 浓缩干燥:浓缩提取液,干燥得到固体粉末 包装储存:包装成品,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 质量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中药生产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无污染的中 药材
中药生产课程电子课件(情境三)
汇报人:
中药生产概述 中药材的采集与加工 中药饮片的制备 中药制剂的制备 中药生产的设备与技术 中药生产的未来发展

中药炮制的方法ppt课件

中药炮制的方法ppt课件
1、炒:经过修制或加工切制的
干燥药材,置于锅内用火加热, 不断翻动至一定程度称为炒,是 常用的一种火制法,又分清炒和 加辅料炒两类:
(1)清炒: 根据炒的程度不同,
分炒黄、炒焦、炒炭。 ①炒黄 将药材置于锅内,
以微火短时间加热翻动,炒至表 面黄色,内部基本无变化,并能 嗅到药材所散发出的固有气味, 外部鼓起爆裂。
淘法适用于种子果实比较细小的块根根茎类药材操作时药在水中搅拌除去浮起杂质反复淘洗至水清药材丌直接放入水中而用水或其它溶液酒醋反复淋洒并乘湿用草包或蒲包包裹使药材软化便于加工切制如薄荷佩兰等
中药炮制法
1
修制 水火共制
水制
火制 其他制法
2
一修制
A纯净处理 B粉碎处理 C切制处理
3
A.纯净处理
7
(3)叶类:质地厚而韧者,
不易碎者,切成宽约o.3-1.5cm 的丝,如枇杷叶、石苇等。
(4)全草类:茎较细一般
可切成长1.5cm的段,如麻黄、 薄荷等,较粗的一般可切成长 O.6-lcm的段,如藿香,佩兰 等。
(5)花、果实和种子类:
较大的或难以干燥的果实可切 成片,约切成3—4片,如山楂, 木瓜等;有些果皮可切成丝, 宽约o.5-lcm,如瓜蒌;花和较 小的果实,种子一般不切。
(2)暗煅:(焖煅或干馏): 将药材放于锅中,上盖一小
锅,合缝处以黄泥封固,上压一重物,小锅上放数粒米,以 文火烤烧,等米变焦黄,停火后取出药材,本法适于煅炭, 如血余炭、艾叶炭、陈棕炭,莲房炭等。
20
5、炼: 药材放入坩锅中,
经加热提炼,使药物纯净或变 化称炼,其主要内容一是化学 方法提炼,使几种药物混合一 起加热炼制,使升华或化合为 另一种物质,如炼制升丹;

中药外敷疗法ppt课件

中药外敷疗法ppt课件

操作步骤
1.分期敷药
(1)初、中期:用侧柏叶 2份,黄柏1份, 大黄2份,薄荷、泽兰各 1份外敷。赋形剂 以白酒为主。
(2)后期:用荆芥、山奈、麻黄、南刘寄 奴、羌活、藁本、柴胡、地黄、防风、苍 术、川芎、独活、续断、威灵仙、何首乌、 赤芍、附子等适量外敷。调药时赋形剂主 要用蜂蜜和凡士林。
2.操作
(3)敷药后皮肤可能出现色青、起泡等 改变,停止敷药后都能恢复正常。
(4)骨折患者换药时必须保持骨折处的 有效固定。如果敷药于外固定有明显 矛盾时,应放弃敷药治疗,不稳定性 骨折不宜敷药。
六、常见疾病的应用
(一)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属中医“筋伤”范畴。各种暴 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的筋的损伤, 统称为筋伤。初期是指伤后 2~3天内,疼 痛剧烈,局部淤肿,肢体功能障碍;中期 是指受伤4~14天,疼痛渐减、肿胀渐消, 淤斑转为青紫色,功能部分恢复。后期是 指损伤2周之后,疼痛、肿胀均不明显, 淤斑色禁用。 (2)对该药过敏者禁用。 (3)局部皮肤破损者慎用。
五、注意事项
(1)不同的赋形剂有不同的功效:饴糖、 蜂蜜能缓急止痛,白酒可散寒消肿,米醋 善软坚散结,用鲜药汁取清热止血之效, 凡士林有赋行、油基助溶及延长于干燥时 间的作用。
(2)调药宜随调随用,敷药温度根据病 情、病程而定,需防烫伤。敷药一般 每天1次,每次敷6小时左右(过久易 皮肤过敏)。
黄芪、防己、牛膝、白芍、丹参、徐长卿、当归、 川芎、延胡索、鸡血藤、穿山甲、蕲蛇等可以有 效缓解疼痛,熟地黄、骨碎补、续断、丹参、血 竭、自然铜等能促进软骨修复,可酌情选用。
2.操作 每日或隔日敷药 1次,一般 5~7次。 提示:在关节处敷药后应加强固定。
(三)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课件】中药方剂制备工艺流程

【中医课件】中药方剂制备工艺流程
【中医课件】中药方剂制 备工艺流程
中医方剂制备的背景和意义
中药方剂制备的基本流程
1
药材选择和处理
根据方剂需求,选择优质的药材,并进
方剂制剂方法
2
行清洗、破碎和炮制处理。
采用煎煮、蒸馏、浸泡等方பைடு நூலகம்将药材组
合制成中药方剂。
3
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适宜的时间、温度、容器等煎煮条 件,注意避光、防潮和避免过高温度。
通过药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测定来判断方剂的含 量。
检测方剂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保证其符合相关 标准。
总结和展望
中药方剂制备是中医疗法的核心部分,掌握好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对 于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至关重要。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提高方剂 制备的效率和质量。
1
适宜时间和温度
掌握不同药材的煎煮时间和温度,以提高方剂的药效。
2
容器选择
选择适合的容器进行煎煮,以确保药材与水充分接触。
3
避光、防潮
保持煎煮过程的避光和防潮,以防止药性损失和品质下降。
中药方剂制备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外观质量 含量测定 微生物限度
通过对方剂外观颜色、形态等进行观察和比较, 判断质量。
药材的破碎
使用刀具或研磨机将药材破碎成 合适的颗粒大小。
药材的炮制
根据炮制方法,将药材进行炙炒、 蒸馏等处理,提高药材的药效。
中药方剂的制剂方法
煎煮法
将经过炮制的药材放入锅中,采用适宜的时间、 温度煎煮,提取药性。
蒸馏法
将药材放入蒸馏器中,蒸馏后获取药液,用于 制作方剂。
中药方剂的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炮制工艺的特点和步骤
1 传统技法
2 炮制工艺步骤

中药饮片ppt课件

中药饮片ppt课件
海螵蛸、莲子、莲子心、炒芡实、椿皮
19
十四、消食药
山楂、炒山楂、炒神曲、生麦芽、炒麦芽、炒莱菔子、炒鸡 内金
20
十五、驱虫药
使君子、炒槟榔、苦楝皮
21
十六、安神药
1、重镇安神:磁石、龙骨、煅龙骨、琥珀 2、养心安神:炒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制远志、灵芝、
茯神
22
十七、平肝熄风药
1、平抑肝阳: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煅牡蛎、代赭石、 炒蒺藜、罗布麻
37
谢 谢!
38
药房中药饮片宣讲
药剂科
1
中药功效分类
一、解表药 三、泻下药 五、芳香化湿药 七、理气药 九、活血祛瘀药
二、清热药 四、祛风湿药 六、利水渗湿药 八、止血药 十、化痰止咳平喘药
2
中药功效分类
十一、补虚药 十三、收涩药 十五、驱虫药 十七、平肝熄风药 十九、攻毒杀虫止痒药
十二、温里药 十四、消食药 十六、安神药 十八、开窍药 二十、拔毒消肿敛疮药
4、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 玉竹、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醋龟甲、醋鳖甲、 楮实子、制桑葚
17
十二、温里药
制附子、干姜、肉桂、制吴茱萸、盐小茴香、丁香、高良姜、 花椒
18
十三、收涩药
1、固表止汗:麻黄根、浮小麦 2、敛肺涩肠: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煨肉豆蔻、赤石脂 3、固精锁尿止带:制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
14
十、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胆南星、炒芥子、 密旋复花、白前
2、清热化痰:川贝母、浙贝母、 瓜蒌、瓜蒌皮、炒瓜蒌子、 竹茹、天竺黄、桔梗、胖大海、昆布、煅瓦楞子、橘络
3、止咳平喘: 炒苦杏仁、炒紫苏子、百部、蜜百部、紫菀、 蜜紫菀、款冬花、蜜款冬花、枇杷叶、桑白皮、蜜桑白皮、 葶苈子、炒白果仁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6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
起始和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
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
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整理版课件
7
▪ 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 形成时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 单的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 苦、酸、咸性寒凉,属阴――趋向沉 降,作用向下、向内――潜阳、收敛 、清热、降逆、渗利、泻下等。
整理版课件
23
1.“生升熟降”。如:莱菔子 2.“酒制升提”。如:黄柏 3.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气味和质
地,转化其升降浮沉,使药物更好地 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
整理版课件
24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 醋制-归肝经、蜜制-归脾经、
据《说文》载:“炮,毛炙肉也。”段注: “毛炙肉,谓不去毛炙之也。”
《说文》:“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
整理版课件
5

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如砂锅、陶罐等烹饪器和储存器的发明 为 早期中药炮制的蒸法、煮制尖、煅制法以及 存放中药汤剂等创造了必要 的工具条件。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与拓展了炮制的 内容。
碱的溶出率。 整理版课件
36
对于生物碱类药物:
▪ 有效成分
性质稳定――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元 胡用醋制
不耐热――软化、切片、生用,如石榴 皮、山豆根
水溶性――少泡多润,如槟榔、苦参
▪ 有毒成分
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如 川乌、草乌
或者除去其毒性整成理版分课件
37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基础知识PPT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基础知识PPT
月满则缺,物极必反。 微量的蛇毒可以治疗心脏疾病,
但是过多的剂量则是致命的;同 样的道理,吗啡可以缓解疼痛, 过量服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 用及其规律的机制。
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在 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机 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 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一、中药新药研发过程
药材辅料
中药研发流程图
药学提取 工艺
小试3
药学成型

摸索质量
工艺
标准
大生产一批 主要药效学
中试3批
建立质量标 准草案
稳定性三因素 试验
包 装
稳定性加速及 长期实验
急毒
长毒
临床
临床批件
生产批件
1、调研
2、立项
3、实验室研究
工艺制备研究 提取工艺设计 提取工艺实验 成型工艺设计 成型工艺实验 三批小样实验 放大处方量实验 试制三批小样,确定工艺
中药研发基础知识
中药新药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
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的反应,开始确定 其副作用。
Ⅱ期:对药品或治 疗的研究扩大到规 模较大的患者人群 (100-300人),取得 效果的初步证据, 对其安全性展开进 一步的评估。如果 获得效果证据并且 风险可以接受,则 进入下一阶段。
6、临床研究
Ⅲ期:在此阶段,将候 选药物扩大到大规模的 患者人群(1,000-3,000人 ),进一步测试其效果, 监测其副作用。在某些 情况下,如可行,将与 治疗标准进行对比。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16
中药贴敷治疗
五、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 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 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 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 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 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 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17
中药贴敷治疗
六、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或放
入冰箱密封冷藏保存。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
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5、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 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12
中药贴敷治疗
(二)施术方法
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 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13
中药贴敷治疗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14
中药贴敷治疗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 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 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 适感,可自行取下。
15
中药贴敷治疗
3、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中药的服用方法ppt课件

中药的服用方法ppt课件

谢谢THANKS!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温度
冷服 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 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如解毒药、止吐药、 清热药均应该冷服。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温度
热服 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而言,热剂 宜热服,适用于寒证。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 热服,并且服后还须盖好衣被,或吃点儿热粥, 以帮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剂量
分服 适用于慢性病、病情较轻,可慢慢调治的患者。 一剂汤药可分2~3次口服,每次100~200ml。 呕吐的患者要先少后多,分多次服下。小儿口 服汤剂时,应将汤剂浓缩,从而减少服用量。 以少量多次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咳呛。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剂量
顿服 适用于急性病及病情较重的,应急速治疗的患 者。一剂汤药可1次服下。这样药力大而猛, 能充分发挥药效
中药的服用方法
概述
适宜 安全 有效
1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
2
免煎中药服用方法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温度
温服 一般来说汤剂均需要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 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 服能和胃益脾一般来说汤剂均需要温服。特别 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瓜蒌仁、 乳香等,温服能和胃益脾,减轻刺激,以达到 治疗的目的,减轻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免煎中药的服用方法
煎煮服用
免煎中药用温开水冲后有时会出现难溶或不能 完全溶化的现象时,可放在小火上加热2~3min, 可促使其完全溶化,从而提高其溶解性和吸收 效果。 。
免煎中药的服用方法
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将免煎中药装成胶囊,随身携带, 长期服用;也可将其调制成膏服用。此外免煎中药 其他
还可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外用熏洗患处;

中药饮片生产工艺流程 PPT

中药饮片生产工艺流程 PPT
1、水分:饮片7~13%,个别品种除外。 2、干燥后不得变色。
中药饮片半成品干燥过程检查方法:
取定量样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附则中测定水分方法进行 中药饮片水分测定。
六、中药饮片炮炙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饮片炮炙生产工艺流程图
中药饮片炮炙质量控制要点:
1、炒制: 在中药饮片炒制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炒制过程中,火力要均匀, 不断翻动。根据药材的特性和炮炙的要求,分为:炒黄、炒焦、炒 碳
油润酥松,色泽均匀。取出晾凉。用油量视炸炙药材多少而定。
止 ⑥姜汁炙:生姜捣烂,榨取其汁,与药材拌匀焖润使姜汁吸尽,置 呕 锅内文火炒至微黄或黄色,略见焦斑,色泽均匀,有辅料香气时取
出。一般为每公斤药材用姜汁100—250毫升。
燥减 之 弱 ⑦米泔水炙:用米泔水(用第二次淘米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 性 辛 火炒至微黄色药。
2、炒黄: 适宜种子果类药材(逢子必炒、逢子必破)。将净药材或饮片置热锅 内,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或膨胀鼓起,种皮破,并 透出固有香气时,取出放凉,防止炒黄的药物焦化。
文火: 手掌与锅口平,微有烤手感。
3、炒焦: 适宜种子果类药物。将药材或饮片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呈现焦黄色 或焦褐色,断面颜色加深,并透出焦香气味或达到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炒焦易燃的药材,可喷洒量清水或炒干或晒干。炒焦的药物多用中火,防 止炭化。
9、煮制: 是指将净药材或切制品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的方法。主要分为 清水煮、矾水煮、醋煮、药汁煮、豆腐煮等。煮制时用“武火 煮沸,文火煮透”。
①清水煮、矾水煮:煮后药物内外应色泽一致,无白心;有毒药材必 须煮至口尝无麻辣感或微有麻辣感。 附子
②醋煮:取净药物或饮片,加定量醋拌匀,置锅内煮至透习为度。煮 后药物表面黄色或棕褐色,有醋香气。一般每100kg药物,用醋10~ 30kg。“引药入肝 ”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

中药煎煮PPT课件

中药煎煮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中药煎煮的进程
煎煮火候的掌握
武火阶段
开始煎煮时使用武火,以 迅速使水沸腾,药材迅速 释放有效成分。
文火阶段
当水沸腾后,转为文火, 使药材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在水中,同时避免有效成 分被破坏。
煎煮火候调整
根据不同药材的特性,适 时调整火候,以最大程度 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煎煮用水的选择
纯净水
对于一些难以提取的药材,可以 煎煮两次,以充分提取其有效成 分。第二次煎煮时,可以适量减 少水量和时间。
04
中药煎煮的注意事项
特殊药材的处理
特殊药材需单独煎煮
某些药材如人参、鹿茸等,含有特殊成分,需要先单独煎煮,再 与其他药材混合煎煮。
需先煎的药物
如矿石、贝壳类药物,需要先煎煮一段时间,以释放有效成分。
选择纯净水作为煎煮用水,避免 自来水中杂质和氯气对药效的影
响。
泡药用水
泡药时使用的水应适量,以刚好覆 盖药材为宜,以便药材充分吸取水 分。
煎药用水
煎药时加入的水量应足够,使药材 得到充分的煎煮,同时避免水量过 多导致药液稀释。
煎煮时间的控制
短时间煎煮
对于一些芳香易挥发的药材,煎 煮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
中药煎煮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中药煎煮进程中,药物成分会产生变化。一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因为高温或长时间 的煎煮而分解,而一些挥发性成分可能会挥发掉。因此,正确的煎煮方法对于保持中药的 有效成分和药效非常重要。
中药煎煮效果的评估与比较
为了评估不同煎煮方法对中药效果的影响,需要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照不同煎煮条件下 中药的药效、成分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可以确定最佳的煎煮方法,从而提高中药的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药饮片生产》课件

《中药饮片生产》课件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 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安全生产设备
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 靠。
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阀等 。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环保要求与处理方法
01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应 遵守环保法规,确保废 气、废水、废渣达标排 放。
02
对于产生的废水,应进 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
03
对于产生的废气,应采 用有效的治理措施,如 活性炭吸附、喷淋塔等 。
04
对于产生的废渣,应进 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 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 二次污染。
06
中药饮片生产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药饮片生产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设备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设备 在中药饮片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检测设 备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中药饮片生产》ppt课件
目 录
• 中药饮片生产概述 • 中药饮片生产工艺 • 中药饮片生产设备 •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 • 中药饮片生产安全与环保 • 中药饮片生产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中药饮片生产概述
中药饮片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定义与分类
详细描述
中药饮片是指根据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配伍使用的中药。根据加工炮制方 法的不同,中药饮片可分为生饮片、炮制饮片等。
03
中药饮片生产设备
净制设备
01
清洗设备
用于清洗中药饮片,去除泥沙、尘 土等杂质。
风选设备
利用气流将轻质杂质吹走,留下较 重的饮片。

《中药制药工艺课件》

《中药制药工艺课件》

中药材的粉碎、浸出、蒸馏工艺
粉碎
详细说明中药材粉碎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在制药过 程中的应用。
浸出
介绍中药材浸出的原理、方法和常用的溶剂,用于 提取有效成分。

蒸馏
讲解中药材蒸馏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以及其在制药 过程中的应用。
中药提取、纯化、结晶工艺
提取
详细介绍中药提取的工艺过 程,包括溶剂的选择和提取 方法的优化。
中药制药工艺课件
本课件介绍中药制药工艺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分类流程,并详细探讨中药材 的采购、贮存、加工与品质控制。
中药药材的原料制备
1
去杂
2
介绍中药药材去杂的工艺过程,确保制
药过程中药材的纯度和质量。
3
采集
讲解中药药材采集的最佳时间、方法和 注意事项。
炮制
探讨使用传统的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材进 行处理,如炙、煅、炒等。
中药制药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望中药制药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个性化制药、智能化生产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纯化
探讨中药提取物的纯化方法, 如溶剂萃取、凝胶过滤和色 谱技术。
结晶
介绍中药提取物结晶的原理、 方法和条件,确保纯度和质 量。
中药制剂的加工制备与工艺控制
1
配伍
讲解中药制剂配伍规则,确保药物的相
制粒
2
容性和疗效。
详细探讨中药制剂制粒的方法和设备,
以及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3
炮制加工
介绍中药制剂炮制加工的工艺过程和方 法,提高药物的疗效。
3 包装
讲解中药颗粒的包装工艺 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 量和使用方便。
中药制药工艺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1
超临界流体提取
探索超临界流体提取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提高药物的提取效率。

中药煎煮方法ppt

中药煎煮方法ppt
中药煎煮方法
煎煮工具:砂锅。
浸泡方法:浸泡中药饮片应使用凉水,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浸泡时间约为60分钟。
煎煮火候:一般药物煎煮,先用大火将药物煮沸,沸后改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先煎药及另煎药在
浸泡时应加足量水,避免长时间煎煮以免造成干锅,后下药浸泡时用适量的水将药物润湿润透即可。 煎煮流程:一般一剂药是一日量,需区分一剂一煎和一剂两煎。1、一剂一煎是将药物煎煮30-40分 钟,趁热滤出药液,将煎出的药液分两次温服,一般每次约150-200毫升(普通纸杯一般为半杯到一 杯)。 2、一剂两煎则是需要煮第一煎和第二煎,共煎煮两遍。第一煎:大火煮沸后,再改小火煎 煮15-25分钟即可,趁热滤出药液。第二煎:在第一煎滤出药液后,再加水超过药渣1-2厘米,用大 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煎15-20分钟,再次趁热滤出药液。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分两次温服,一般每 次约150-200毫升(普通纸杯一般为半杯到一杯)。
特别注意:1、先煎是某些药物须打碎先煎,即煎煮 30-40分钟后,再将其他药物倾入同煎。 2、 后
下是在其它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5分钟时再将其纳入,煎沸5分钟即可。 3、另煎是指一些贵重药 材,宜单独煎煮,如人参、冬虫夏草、藏红花等,我们称其为另煎药。另煎药在煎煮前也应该浸泡, 煎出的药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另煎药煎煮时间至少为1小时,才能充分煎出 其有效成分。4、烊化是指一些胶类、粘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 此类药物宜单用水、黄酒将胶类药物加热融化后,再与其他药物的煎液同服。5、冲服是指有些贵 重细粉药,是一支支单独包装的,用药液或温开水冲开服用即可。
பைடு நூலக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审方
•柏 •木 • 棺(官) • 材(柴) • 一(益) • 付(附) •八 •人 • 抬(台) •上 •山
• 柏子仁3钱 • 木瓜2钱 • 官桂3钱 • 柴胡3钱 • 益智2钱 • 附子3钱 • 八角2钱 • 人参1钱 • 台乌3钱 • 上党3钱 • 山药2钱。
(一)审方
• 审方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关键环节,系指审方人员审查 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 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 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 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 4、对于一方多剂的处方应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将称取的饮片倒 在包装纸上,不可凭主观臆测任意估量分剂或抓配。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 制在±5%以内。
(三)调配
• 5、为便于核对,要按处方药味所列的顺序调配,间隔平放,不可混放一堆。对体 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如通草、灯心草、夏枯草、淫羊藿、茵陈等药应先称,以免覆 盖前药。对黏度大的饮片如瓜萎、熟地黄、龙眼肉等应后称,放于其他饮片之上, 以免粘染包装用纸。
药包的上面,外用药应使用专用包装,并要有外用标志。最后将处方固定在捆扎好的药包 之上。
(五)发药
发药是中药调剂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 发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1、发药人员首先要核对取药凭证,应问患者姓名、药剂贴数,注意区分
姓名相同相似者,防止错发事故。 • 2、耐心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方药的用法、用量、禁忌、煎煮方法、需要
• 正确的处方,来源于医师细致的诊断;准确的配方,是调剂工作 者精纯业务技能的体现。
• 收方、计价是调配前的准备;调配是配方的操作;复核是确保用 药准确安全的关键;发药是药物到患者手中的最后一环。
• 中药调剂人员,为确保药剂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应有严格分工。 《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 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 4、注意审查药味是否有一字之差、并开药名和别名的情况。
• 5、审查处方药味、剂量、用法,有无字迹模糊不清,以及漏写剂量、重开药名等,如遇此 类情况均要与处方医师联系,重新确定签字后方可调配。
• 6、如有临时缺药,应请处方医师修改并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 7、处方日期如超过3日,应请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 8、矿物类、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类等质地坚硬的药品,需要用药缸临时捣碎后 再分剂量。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在使用药缸前,须先视药缸内是否洁净,有无残 潭或粉末。凡捣碎毒性中药或者有特殊气味的中药后,应及时将药缸洗刷干净,以 免影响其他方剂。临时捣碎以适度为宜。
• 9、处方中有需要临时炮制加工的药品,可称取生品后由专人处理,临时炮制也要 依法炮制,炮制品要符合质量要求。
应在药品名的顶部注明单价,俗称“顶码”。处方中若有自费药品,需经患者同意后计价, 并在收据中注明自费字样。 • 3、计价应准确无误,误差小于0.05元/剂。 • 4、准确计价后,零售药店将单价、剂数、总价、日期、经手人等填入盖有计价图章的有 关各栏内,医疗单位则将处方总价记在处方下角,收存备查。 • 5、零售药店计价时,应在处方药味四角处,用笔圈钩,作为原方的标志,并将药味总数 写在处方背面,便于再次调剂时,检查无增减,若有增减变化,可以重新计价。 • 6、零售药店开票收款时,必须写明姓名、剂数、单价、总价。金额大小写相符,收找款 唱收唱付。
• 8、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涂改医师处方。
(二)计价
• 计价又称“算方”、“划价”,一般由收方者完成。
(二)计价
• 注意事项 • 1、按定价计价,不得随意估价和改价,做以计价准确无误。单价“分”以下尾数按“四舍五
入”执行。 • 2、计价中要注意剂量、新调价、自费药品等项。处方中药味若有不同规格或贵细药品,
量误差应小于±5%。必要时要复称。 • 3、审查有无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药物,毒麻药有无超量。毒性中药、贵细药品的调配是否
得当。 • 4、审查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是否单包并注明用法。 • 5、审查药品质量,保证无假冒伪劣饮片,审查有无虫蛀、发霉变质,有无生炙不分或以生
代炙,整药、籽药应捣未捣,调配处方有无乱代乱用等现象。 • 6、复核人员检查无误并签字后,方可包装。 • 7、包装时注意先煎、后下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都应放在每一,是把斗内药物,按处方要求(如药 味、剂量、炮制、煎法等)调配齐全,集合于一处的操 作方法。
(三)调配
• 注意事项
• 1、调剂人员接到已计价的处方后,应再次进行审方,审查有无相反、相畏 药物,毒麻中药的用法用量、药品的别名、并开药名、剂量等,经审核无误 后,方可调配。审查医师处方脚注和有无需要临时炮制加工的药品。
• 2、对戥: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星秤。每次调配前先检查定盘星的平衡度是否 准确。根据处方药物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 取贵重药品或毒性中药,克以下的要使用毫克戥,才能保证剂量准确。
• 3、持戥:左手持戥杆,右手取药。检视戥量指数和所称药物是否平衡,要 举至眉齐,以戥秤平衡为准确。如有差异,增减饮片至平衡为准。 称取克数=单剂量×剂数
• 2、若系怀孕患者则审查处方药味中有无妊娠禁忌药品,若有妊娠禁忌药则不予调配。若因 病情需要,必须经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但处方不写脉案者则不在此列。
• 3、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等不符合 规定的处方应向患者说明,不予调配。如确属需要超常规使用的,应经处方医师在该味药旁 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 《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概括为“四查十对”,即查 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 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 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一)审方
• 在审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全面审方。收方后必须认真审查处方各项内容,如处方的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婚否、住址、处方药味、剂量、用法、剂数、医师签名、日期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收方计价, 如发现问题,应向购药者核对。对非正式的处方更要慎重。
• 10、调配完毕经自查确认无误签字后,再交复核人进行复核。
(四)复核
• 复核又称“校对”,是指对调配的药品按处方逐项进行全面细致地核对。复核的内容,一般有 以下几个方面:
• 1、调配好的药品是否与处方所开药味及剂数相符,有无错味、漏味、多味和掺杂异物。 • 2、审查称好的药品剂量是否与处方用量有差距。处方中各味药的剂量应准确,每剂药的剂
药臼[jiù](清代)
现存于北京御生堂中医 药博物馆
汇报完毕
• 6、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处方应按常规要求和传统调配习惯进行调配。不准生炙不 分,以生代炙,如发现有伪劣药品、炮制不合格、发霉变质药品等存在,应及时向 有关责任者提出更换合格品后,再行调配。
• 7、处方中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如先煎、后下、包煎、包服、烊化、另煎等要单 包成小包并注明用法,再放入药包;有鲜药时,应分剂量单包成小包并注明用法后 再另包成大包,不与群药同包。
中药流程
注意事项
授课人:谢翻翻
毒性中药分类
• 毒性中药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所列毒性中药 为28种。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部共 收载毒性中药材66种,分为3类,其中“大 毒”8种、“小毒”21种、“有毒”37种。
中药调剂流程
•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收(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等 五个程序。
特殊处理中药的用法、自备“药引”的用法,并解答有关药品疗效、药源情 况、价格等方面的咨询。 • 3、含毒麻药品的处方应留存,整理登记,备查。 • 4、检查药品包扎是否牢固,取药号码是否捆扎于药包上。 • 5、如发现差错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六)需要捣碎的中药
• 调剂时需捣碎的中药多为含油脂或挥发油成分 较多的果实种子类,也有少量坚硬的根及根茎 类、矿物类、动物贝壳类。此类药既不能给整 药,不能提前捣碎放置时间过长(不可超过一 周),需在称取前捣碎,这一方面有利于药物 有效成分的煎出,另一方面也可防止过早捣碎 有效成分的走失或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