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力发展,食物来源扩大。使我们的祖先告 别自然赐给食物的历史,开始用自己生产的食 物来逐步满足生活的需要
尽管烤炙法出现很早,只有水火相济的水煮法 问世后,古人才认可“火食之道”始备。
铜烹时期
距今四千年左右,中国创制了青铜器, 同时出现铜制炊具,进入铜烹时期
食物原料:农业生产占重要地位,农作 物品种增加,畜牧业有所发展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油脂热解热聚 温度升高时油脂的氧化速度大于其它营养物质,
油脂经160~180OC以上温度特别是达250OC时, 将迅速产生过氧化物、低分子分解产物、脂肪 酸的二聚体和多聚体、羰基和环氧基等,而使 油脂变色,粘度上升,脂肪酸氧化,有一定的 毒性,从而破坏氨基酸等营养素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动物性食物常采用低温贮藏 冷藏
预冷后的食品在稍高于冰点温度(0OC)中 进行贮藏的方法。 4OC~8OC为常用的冷藏温度。 贮期一般为几天到几周。 冷冻
先将食品冻结,然后在能保持冻结状态的温 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 -18OC为常用的冷冻温 度。贮期可从几日到以年计。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各种加工方法对蛋白质影响不大,但高 温会破坏B族维生素。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僵直:刚宰的畜肉
PH7.0-7.4
糖原及含磷化合物
乳酸、磷酸
PH5.4
肌凝蛋白等电点
风味:不佳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后熟:乳酸、磷酸 PH<5.4 (又叫做排酸)
肌肉结缔组织变软
风味:佳 卫生学意义:阻止微生物侵入
食物
食用
加工
改善感官性状
目的 破坏抗营养因素
提高消化吸收率 营养素受到破坏和损失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谷类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加工目的:去除杂质、谷皮,便于烹调, 增进感官性质,有利于消化吸收。
加工精度(出米率)与营养素的保留程 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大,尤以B族维 生素显著,感官好,消化率高
杀菌作用
后熟时间与糖原含量和温度有关。 4OC时1~3天可完成后熟 僵直和后熟阶段的肉属于新鲜肉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蛋白质变性 <100OC:蛋白质肽链松散,易被消化酶
作用,提高消化率。游离氨基酸、肌酸 等溶出增加,产生悦人的香气和美味。 100~150OC:新的酰胺键交联,产生金黄 色或棕褐色。 >150OC:热解,生成有诱变性的杂环胺 化合物
合,粘度增高。老化又叫回生,是糊化的淀粉发生收 缩变化的过程,是淀粉的一种结构变化而不是化学变 化。 非酶褐变:又叫羰氨反应或美拉德反应。是糖与氨基 酸、蛋白质发生的褐变。增加食物的香气/使食物颜色 恶化。依目的不同利用或防止 焦糖化:是碳水化合物加热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连续的 复杂反应。它能赋予食品以悦人的色调和香气
食品加工与健康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朱惠莲 副教授
中国饮食著称于世
风味鲜美脍炙人口,向来为美学家叹为 观止。
刀工灶火煎炒烹炸,从来为世界烹饪艺 师所折服。
广猎博采荤素相间,为营养学家所赞赏。 以素食为主,多种食物混合,为西文探
讨合理膳食模式者所推崇。
远古时期
人类从类人猿过渡到人,起初是把捉到 的飞禽走兽、蚌蛤(ge)鱼虫活剥生吞,采 集到的果实根茎,也是生吃。过着“茹 毛饮血”和“生吞活剥”的原始生活, 而且以游猎为生、栖身洞穴
烹调技艺:选料、刀工、配菜、烹饪方 法、火候、调味、勾芡、食品雕刻等, 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铁烹时期
公园前二百多年,开始创制铁制炊具, 进入铁烹时期
农业迅速发展,各种食物原料种类繁多 这一时期,由于科技的进步,形成了完
善的食物保藏体系:保温降温保藏、脱 水保藏、密封保藏、腌渍保藏等
食品加工
石烹
为使食物成熟均匀、防止焦糊、改善风 味和避免灰砂污染等,采用石块、石板 作炊具,利用其传导热能使原料成熟的 烹制方法。
猎捕经济发达,植物果实、种子的采集 继续发展。因此食物原料大大地丰富了。
使用刮削器、石锯、石斧等,对兽类可 以作简单的剥皮、肢体分离等加工处理
陶烹时期
经过漫长的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多年前,人类 的祖先创造了陶制炊具,进入到陶烹时期
பைடு நூலகம்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贮藏:避光、通风、干燥、阴凉环境
高温高湿,酶活性 发热
感官恶变
呼吸作用 霉菌生长 营养素破坏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大豆:抗营养因素
蛋白酶抑制剂:
豆腥味:脂肪氧化酶 彻底加热
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胀气因子:大豆低聚糖
发酵
植酸:影响机体利用微量元素
皂甙、异黄酮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人类逐渐脱离蒙昧野蛮 的状态而进入开化文明的时期。
人们开始钻木取火 火的使用,使人类从此吃熟食 工具的使用,生产力提高
无炊具烹
将食物原料置于火上或火中烤炙、埋入 火灰中煻煨和用植物叶子将食物原料包 裹起来,外涂一层泥再烤等几种用火直 接加热成熟。
食物原料靠狩猎获得,因此这一时期原 料无保证。食物原料完全不加工,整体 烹制。
急速冻结:指降温进程中食品中心部的水分在 30分钟内通过-1~-5OC(冰晶生成带)而绝大 部分冻结,或-5OC的温度以每小时5~20cm的速 度向食品中心部前进。
骤然的冷冻首先把细胞间隙的液体形成冰晶核, 冰晶体积小而数量多,避免冰晶核体积不断扩 大,压迫食物组织引起的机械损伤以至溃破
精度越低,营养素损失少,但感官和消 化吸收率降低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淘洗:损失维生素和无机盐
B1:30~60%
B2、B6:20~25%
无机盐:70%
水量 搓洗次数 浸泡时间 水温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烹调:蒸、煮、捞蒸 烤、烙、炸 加碱 糊化与老化:糊化是淀粉粒结晶被破坏,膨润与水结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豆腐的加工:经浸泡、制浆、凝固等工 序,可以去除大豆中的纤维素、抗营养 因子,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发酵(豆豉、腐乳、豆酱等):蛋白质 分解,易于消化;微生物合成核黄素
豆芽:维生素C含量增加,纤维素降低
加工、烹调、贮存对食物的影响
动物性食物
可加工成各种罐头、熏制品、干制品、 熟肉制品等,使易于保藏且有独特风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