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哲学的七个关键术语

合集下载

伽达默尔——诠释学

伽达默尔——诠释学

伽达默尔——诠释学
伽达默尔(Gadamer)是德国哲学家,他的诠释学是一种哲学
方法论,主要关注人类理解活动和语言交流。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不仅仅是获取事实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的活动。

理解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来实现的,通过对话,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和知识中获得新的见解和理解。

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语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认为语言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通过语言交流,我们可以共同创造和共享意义。

然而,语言也会限制我们的理解,因为语言是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会给世界带来不同的意义。

伽达默尔还强调理解的历史性。

他认为我们的理解受到我们所处的历史时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因此,理解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和改变。

此外,伽达默尔还提出了有效性问题,即如何判断一种理解是否是有效的。

他认为有效的理解应该是能够解释和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的理解。

有效的理解不是基于客观真理,而是基于能够解决问题的功能。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强调了理解的主动性、历史性和语言的重要性。

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和交流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

论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理论逻辑

论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理论逻辑

论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理论逻辑孙洁[提要]伽达默尔语言哲学是由语言存在论、语言辩证法、内在话语和外在话语、语言游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其 各个部分的内在关联在于:语言存在论是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的思辨结构是语言存在论和语言辩证法之间的桥梁;语言辩证法是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灵魂;伽达默尔的内在话语与外在话语之间的关系是其语言辩证法的根源,研究语言辩证法必须最终追溯到其内在话语和外在话语理论;解释学通过内在话语实现了其普遍性,解释学的普遍性就是语言的普遍性,伽达默尔最终将对人类一切理解对象的理解都纳入到其语言游戏之中。

伽达默尔的语言游戏与其艺术游戏具有内在一致性,具体体现在本体性、主体性、辩证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参与性等方面。

[关键词]伽达默尔;语言存在论;语言辩证法;内在话语;语言游戏中图分类号:B5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21)03—0089—08作者简介:孙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哲学解释学。

湖北武汉430074语言问题在哲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早 在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那里,语言问题就已得到 了足够的重视,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主要是方法 论和工具论层次上的。

海德格尔实现了语言的存 在论转向,语言观和存在论首次在他那里获得了 统一。

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将语言观与存在 论统一起来的做法,并且将现象学精神和辩证法 精神融合在其语言论中,建立了对话存在论。

伽 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过 渡到对精神科学的理解,最终再过渡到语言,这是 他运思的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恰好 说明了哲学解释学的归宿是语言,它最终演变成 一种语言哲学[I](RM3)。

伽达默尔语言哲学是由语 言存在论、语言辩证法、内在话语和外在话语、语 言游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语言存在论与语言辩证法(一)语言存在论是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基础伽达默尔通过语言与世界的同一使语言和存 在联系起来,同时又通过语言与理解的同一将语 言和解释学联系起来,这两个方面都揭示了语言 的本体论意义。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是一种对于人类存在与意义的探索和解释。

伽达默尔认为,人类的存在是基于自我感知和思维的能力,而这种自我感知和思维能力使得人类具有了超越其他物种的独特性。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通过思考和意识来实现的。

只有当我们思考、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存在于世界之中。

换句话说,意识是我们存在的基础,也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媒介。

伽达默尔进一步指出,意识不仅仅是我们思考和思维的工具,它还是我们与世界进行沟通和理解的媒介。

通过意识,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意识使得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与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他还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自由的,我们的本质是通过我们的存在来定义的。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被预定或限制在某种本质中,而是通过我们的存在来决定我们自己的本质。

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本质,而不是反过来。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强调了人类的自由和责任。

他认为,我们的存在是自由的,我们有责任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不仅影响着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也影响着他人和整个世界。

因此,我们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存在,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是一种对人类存在与意义的深入思考和解释。

他通过强调意识和自由的重要性,提出了人类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我们不仅是被动地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通过我们的思考和选择,积极地创造和定义我们自己的存在。

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
嘿,咱今儿来聊聊哲学解释学里的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那可是个厉
害人物啊!就好比夜空中最亮的星,闪闪发亮!
你知道吗,伽达默尔提出的一些观点,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说
他强调理解的历史性,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去看待世界,能一样吗?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忽略的呀!
有一次我和朋友讨论这个,我就说:“你看,伽达默尔说的理解的
历史性,不就跟我们看同一幅画,不同人有不同感受一样嘛!”朋友还
不太理解,我就继续解释:“就好比你喜欢红色,我喜欢蓝色,我们对
颜色的偏好就是我们各自的历史性体现呀!”他这才恍然大悟。

伽达默尔还谈到了视界融合,哇,这可太有意思了!这就像两条不
同的河流汇聚到一起,产生新的力量和景象。

我们在理解事物的时候,不也是自己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相互融合吗?
我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讲到这里,问我们:“你们想想,你们读
一本书,不就是在和作者的视界融合吗?”大家都纷纷点头,觉得太对了!
伽达默尔的思想真的是博大精深,给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和方法。

他让我们明白,理解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充满创造性
和动态性的过程。

咱不能小看了这些哲学思想啊,它们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对世界更深刻的认识之门!它们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能实实在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东西呀!所以,好好去了解伽达默尔,去感受哲学解释学的魅力吧!。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两大思潮,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两朵花。

从时间意义上来说,人文主义(humanism)作为一种思想,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就已经出现,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14世纪兴起于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意大利,15~16世纪在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得到广泛传播。

然而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种表现,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却是在反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本文选取了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转变这一题目的原因。

本文将概括性地谈谈20世纪西方哲学这两大思潮的演变和命运。

实证主义(positivism)自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寻求科学、捍卫科学的面孔表现于世,尤其是这种学说在后来的发展中,不仅在理论上对“什么是科学”作了系统的论述,而且在方法论、研究程序、研究方法上也作了具体规范性的要求,如此情况必然引起世界学者对此种哲学的重视。

然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众多学者论述实证主义,实施实证主义方法论,但对什么是实证主义的则各行其是。

实证主义的基本信念是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区别。

由于科学已经取代宗教成为无可争议的权威,将自然科学中卓人成效的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既势所必然,又合情合理。

孔德是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

他对“实证的”一词人含义作了这样的解释:(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时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关于实证哲学,孔德在那六卷本里给以详尽而系统的解说。

如果从总体上,尤其是从表现于圣西门、孔德和涂尔干思想中去论及法国的实证主义思想,其要旨可概括十二种之多。

但就其与本文所论述的内容而言,这里只择其有关孔德思想中的几点要旨。

第一,在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下,孔德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种类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和绝对的观念,拒绝对本体论的研究。

伽达默尔的哲学观点

伽达默尔的哲学观点

伽达默尔的哲学观点伽达默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

以下是伽达默尔的一些主要哲学观点:1. 存在性:伽达默尔将存在性(Dasein)作为他的哲学研究的中心概念。

他认为人类存在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自我意识、时间性和关注他人等。

存在性是一个主体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个体的存在,也包括其与其他存在之间的关系。

2. 存在与时间:伽达默尔认为时间是存在的基本结构。

他强调存在者与时间的紧密联系,认为人类存在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

他主张通过对时间的理解来洞察存在的本质,并呼吁人们面对死亡的现实,以更加真实地活在当下。

3. 技术与现代性:伽达默尔对技术和现代性的观点备受争议。

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存在本质,成为技术的奴隶。

他警告技术主导的现代社会可能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的断裂,呼吁人们重新思考技术与存在之间的关系。

4. 语言和诗意:伽达默尔强调语言对于存在的重要性。

他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人类理解世界和表达存在的方式。

他将诗意(poiesis)作为一种超越日常语言的表达形式,通过诗意来揭示存在的深层意义和真相。

5. 拟物与本体论:伽达默尔批评了传统哲学中拟物(representation)的观念,并提出了本体论(ontology)的思想。

他认为存在并不是通过概念化和符号表示来理解的,而是通过直接经验和参与来获得的。

他主张通过回归到存在的本原经验,超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来重新认识存在。

这些只是伽达默尔哲学观点的一些重要方面,他的思想在现代哲学和文化研究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伽达默尔名词解释

伽达默尔名词解释

伽达默尔名词解释伽达默尔(Gadamer),全名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也是现象学和解释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以其对理解和解释的深入研究而闻名,对当代哲学和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伽达默尔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该书被誉为当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伽达默尔的思想主要集中在理解和解释的问题上。

他认为,人的理解是一种对话性的过程,不仅包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还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

人的理解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话和交流来理解他人,同时也通过反思和自我认知来理解自己。

伽达默尔强调,理解是一种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活动,我们的理解总是受到我们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伽达默尔进一步探讨了解释的问题。

他认为,解释不是简单地将某个事物或事件归类或归纳到某个概念或规则之下,而是一个更加复杂和多维的过程。

解释涉及到对文本、语言和符号的理解,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去思考和分析。

伽达默尔主张解释应该是开放的和包容的,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立场,避免陷入主观偏见和偏执。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和解释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我们主动参与其中。

他认为,真正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接受和照搬别人的观点,而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通过思考和反思,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立场。

伽达默尔提出了“有效历史性”和“超越性的传统”这两个概念,强调我们的理解是基于我们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同时也要有超越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除了理解和解释,伽达默尔还对美学、语言和艺术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式,通过艺术作品,我们能够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经验。

伽达默尔对语言的研究也非常重要,他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而是我们思考和理解的基础。

语言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塑造我们的思维和认识方式。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引言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是德国哲学家,以其对美学、文化和语言的研究而闻名。

他的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书着重探讨了真理的本质和思维方法的角色,并提出了不少富有洞察力的观点。

真理的本质伽达默尔认为真理并非是绝对的、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真理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推移而演变的。

他认为真理是一个与人类存在和经验相互关联的概念,不能被简单地定义或归纳。

理解的重要性伽达默尔强调了理解在人类认识和思维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他的理论中,理解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过程,是通过与他人进行对话和交流来实现的。

通过对他人的观点和经验的理解,我们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和认知范围。

语言的作用伽达默尔认为语言在理解和沟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文化和认知的载体。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并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他人。

伽达默尔指出,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图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因此语言在人类认识和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和传统的重要性伽达默尔认为历史和传统对于真理的理解和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和传统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积累,通过对历史和传统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前的现实。

持续对话的重要性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还强调了持续对话的重要性。

通过与他人进行对话,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扩大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持续对话可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为真理的探索提供更多的视角和见解。

思维方法的作用伽达默尔认为思维方法在真理的追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对于真理的追求和理解的指导。

伽达默尔认为思维方法应该是开放和灵活的,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和问题。

结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是对真理和方法的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思考。

他的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探索真理、推动认识和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伽达默尔翻译与对话

伽达默尔翻译与对话

伽达默尔:翻译与对话[摘要]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标题中的“真理”是精神科学中的真理,是文本意义的自身显现,“方法”是精神科学中的方法,是解释者与文本的对话。

对话是语言的典型存在方式,是语言的本质。

通过语言揭示真理,与通过对话揭示真理,对于伽达默尔来说是一回事。

翻译作为解释学对话,是一个特别艰难地取得相互了解的过程;作为实践哲学对话,是两种世界观的融合,是人类走向“交谈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翻译的真理性依赖于翻译的条件性,翻译的条件性又导致了翻译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并不必然意味着相对主义。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不是相对主义以及是何种相对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又陷入了伽达默尔所描述的解释学境遇之中。

[关键词] 伽达默尔翻译对话真理相对主义如果我们用两个字来概括伽达默尔的翻译哲学观,那就是“对话”。

是译者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译者与作者的对话。

文本的意义超越了作者,它并不是作者意图的再现。

我们无法面对作者,只能面对文本。

“在对某一文本进行翻译的时候,不管翻译如何力图进入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为原作者,翻译都不可能纯粹是作者原始心理过程的重新唤起,而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乃受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所指导,这一点是完全清楚的。

”[1]对母语文本的阅读、理解、解释同样也是对话,但惟有对外语文本的阅读、理解、解释(它们都是翻译)才更好地体现了对话的性质。

作为解释学对话,翻译是一个特别艰难地取得相互了解的过程;作为实践哲学对话,翻译是两种世界观的融合,是人类走向“交谈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一、对话:主体间的问答辩证法辩证法是揭示真理的方法。

“‘辩证法’这一用语来自希腊文,意指‘谈话’或‘演讲’。

”[2]苏格拉底的辩证法通常被认为是古希腊辩证法的典范。

当别人说出一个见解时,苏格拉底假装困惑,迫使对方进行解释,然后从对方的解释中引出矛盾,令其陷入窘态或否认刚才说出的话。

浅析伽达默尔的真理观

浅析伽达默尔的真理观

浅析伽达默尔的真理观提要:《真理与方法》的出版标志着哲学解释学正式登上当代思想论坛,同时,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为伽达默尔带来很大的声誉,从而使他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哲学家。

伽达默尔坚持海德格尔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去蔽,是事物向人的展示和对人的诉说,或者说真理就是人认识把握到的事物的特征。

真理是艺术和历史的经验,但经验不是依靠方法获得,因为任何方法都不能等同真理。

因此追求真理必须深入到方法论背后的本体论,即一切只是经验,经验就是一切。

关键词:真理;方法;去蔽;经验;语言。

在此对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哲学思考并非是本文的主旨,然而,作为对伽达默尔真理观的有效解读的根本要求,对海德格尔真理观的阐释便很有必要了。

从现象学的脉络关系上,海德格尔的思想常以一种权威的方式被伽达默尔援引,可以说,海德格尔的真理观深深地影响着伽达默尔。

据伽达默尔晚年回忆,他们期待着一种全新的哲学方向,这种哲学方向尤其是与现象学这充满魅力的词连在一起的,但是胡尔塞仍停留在具有新康德主义印记的先验的唯心主义上,正是海德格尔给他们带来了哲学思维的新帮助。

西方哲学中涉及的真理概念一般认为是源于希腊文的”aletheia”。

德谟克里特对该词的解释是:”真理就是现象与显示感官的东西毫无区别,凡是对每个人都显现,并且每个人都觉得存在的东西就是真的。

”①此后,这个词经过海德格尔等人的考释与阐述之后,现已成为西方哲学中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其基本的意思是去掉遮掩,显现真理。

海德格尔认为”真理是存在者之为存在的无蔽的状态。

真理是存在之真理。

”②所谓”存在的无蔽的状态”其实就是事物呈现于人的感官或意识之中,被人”看见”或者说就是人对事物或现象的经验或认识,融存在与认识于一体。

海德格尔提出的所谓”存在真理”是什么意思呢?我以为其含义极其模糊含混。

如果指的关于存在的真理,即对存在的正确的反映或科学的认识,那么它就与认识论意义上的真或真的理论没有区别;如果指的是”存在的存在”,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存在的存在”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不依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实在性,这样”存在的真理”就只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因为存在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真理是真或真的理论,是观念的某种性质或具有某种性质的观念,那么”存在真理”就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的组合。

哲学解释学

哲学解释学

1900-2002
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1960)、《黑格尔辩证法》(1971)、《你是谁?我是谁》(1973)、《科学时代的理性》(1976)、《黑格尔的遗产》(1979)、《海德格尔的道路》(1983)和《欧洲的遗产》(1989)等。

1、间距
2、成见
为“成见”正名
伽达默尔认为成见不仅是不可消除的,而且成见是理解的条件。

首先,成见是不可消除的。

其次,成见并非主观任意的东西,而是客观的。

最后,成见是我们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先决条件,因而没有成见也就没有理解和解释。

成见作为理解的条件是真理产生的条件。

伽达默尔认为,孤立的现在的视域和孤立的过去
视界都只是人为的抽象,理解的过程并不像传统
解释学所要求的那样,它不是抛弃自己的视域而进入别人的视域。

真实的理解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即理解者的现在的视域与文本所包含的过去的视域相融合的过程。

视域融合后产生的新的融合的视域,既包括理解者的视域,也包括文本的视域,但已无法明确区分了。

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视域融合的过程。

新的融合的视域又构成了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新的传统。

三、效果历史
四、问答逻辑
理解是一种是建立在“我-你”关系基础上的“对话”,问答逻辑是理解的内在逻辑。

对话贯穿理解的始终,对话过程也是一种视界融合的过程。

五、解释学循环
解释的创造性、相对性、多元性和无限性。

首先,语言构成理解者的存在。

其次,语言构成文本的存在。

最后,语言觃定着理解的过程。

伽达默尔提出的“存在是第一哲学”是什么意思?

伽达默尔提出的“存在是第一哲学”是什么意思?

伽达默尔提出的“存在是第一哲学”是什么意思?一、伽达默尔的“存在是第一哲学”的概念伽达默尔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他提出了“存在是第一哲学”的观点。

他认为,存在是哲学的起点和根本问题,也是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

伽达默尔认为,人类的存在是独特而特殊的,我们在世界中寻求生存、意义和价值,在存在中体验着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因此,他主张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对存在进行反思和探究。

二、存在与意义的关系对于伽达默尔来说,存在和意义是相互关联的。

他认为,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的体现,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通过对自我和他者的关系的思考,我们能够开启自我和世界的探索之旅,寻找生命的意义。

伽达默尔指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者共同存在时,我们才能够真正体验到存在的意义。

三、存在与自由的关系伽达默尔认为,存在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

他强调,人类的存在是自由的存在,我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通过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存在,我们可以超越现实的限制,选择对世界和他者的回应,以及对自己内心的探索。

伽达默尔认为,自由存在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基础。

四、存在与责任的关系伽达默尔强调,存在是伴随责任而来的。

他认为,作为存在者,我们负有责任去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存在,同时也要承担起对他者和世界的责任。

通过与他者建立对话和关系,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责任。

伽达默尔指出,真正的自由并不是追求短暂的个人自由,而是在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五、存在的意义与哲学思考伽达默尔认为,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个体问题,也是普遍的哲学问题。

通过对存在的思考,我们能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对世界、他者和自己的存在做出更有意义的回应。

伽达默尔的“存在是第一哲学”呼吁人们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生命的意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回应自己的存在。

总结起来,伽达默尔提出的“存在是第一哲学”强调了存在与意义、自由、责任的密切关系。

解释学————伽达默尔

解释学————伽达默尔

解释学————伽达默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一、生平与著作海德格尔为解释学朝存在本体论转向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原则,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则系统地建立了作为存在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在当代哲学界甚至哲学之外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伽达默尔也由此成为当代解释学大师和德高望重的哲学家。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在本专业很出色,也试图引导伽达默尔走上研究自然科学之路,因此在伽达默尔很小的时候,就开场用各种方法来吸引伽达默尔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但最后的结果令他父亲大失所望,伽达默尔仍然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其父终其一生对他的选择都不满意。

投身于学术研究就是走上一条漫长的历险之路,年轻的伽达默尔首先面临的思想上的痛苦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给德国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迷茫,伽达默尔在“自述“中写道:“在此迷惑中要想深信不疑地与现存的传统保持一致,已实属不可能。

正是这种不知所措的处境成了促使我进展哲学研究的动力。

〞“新康德主义在当时虽然仍具有一种真正的、虽说并非毫无意义的世界意义,但它如同自由主义时代自负的文化意识及其以科学为依据的进步信念一样在世界大战的枪炮声中被砸得粉碎。

我们这些当时的年轻人都试图在一个失去了方向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新的定向……痛苦和新尝试,贫穷无望和青年人的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彼此进展着斗争。

〞关于伽达默尔在思想上的求索和摸索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真理与方法“下卷中伽达默尔就自己的学术道路所作的“自述“。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伽达默尔是如何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面对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危机而生发出自己的解释学理论的。

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新释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新释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新释何成秀 鲁东大学摘 要:伽达默尔在哲学解释学的框架下提出的理论术语基本可以归为两个维度:效果历史、偏见、前理解与视界融合的理论都是在历史性对存在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游戏、模仿和美与审美等理论,则是从理解艺术的角度,从艺术的起源与价值的角度提出来的。

把伽达默尔的主要理论术语归为两类,从而更清晰地看出各个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伽达默尔对文艺的观念。

关键词: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两个维度作者简介:何成秀(1992-),女,山东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94-02解释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18世纪古典解释学,解释学是为古典文献和《圣经》求得正确理解的一种方法和技巧,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19世纪近代解释学,强调忠实地把握文本和作者的原意。

三、20世纪哲学解释学,海德格尔提出本体化的解释学。

德国施莱尔马赫提出哲学解释学这一概念。

他认为,理解的循环运动沿着文本来回循环,在文本被完满理解时才消失。

海德格尔指出,对未知文本的理解,永远由被理解的前结构所决定,完美的理解不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循环的消除,而是这种循环得到最充分实现。

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观点,认为理解就是不断地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一、历史性带来了什么——解释学循环伽达默尔用这种解释学的循环去说明传统与理解之间的循环关系。

传统就是历史性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理解事物时一定会受传统的影响去认识事物。

但伽达默尔认为,这不是件坏事,而是人的认识所必须的经历的过程。

传统是人类知识的—部分,它必然要在理解中起作用,解释学的理解历史性思想就说明这种循环是知识的历史性的表现。

为阐释这种解释学循环理论,伽达默尔环环相扣地提出了效果历史、偏见、前理解与视界融合的理论。

(一)前理解奥古斯特•勃艾克把理解称为“已知的知”。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思想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思想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思想这篇文章和《Hermeneutik的中译问题》、《M.海德格尔对解释学的哲学贡献》,本是我同一篇论文的三个部分,原题为《解释学的哲学走向》;原文经H.-G.伽达默尔于1988年批改过。

后来,由于内容的增补,篇幅增多了不少,因而就一分为三,分成了独立的三篇:前一篇主要讲哲学解释学的中译,第二篇讲M.海德格尔对解释学的哲学贡献,这一篇则着重讲H.-G.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思想。

事实上,M.海德格尔和H.-G.伽达默尔两个人在解释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即便分别以独立的篇章来讲,仍然不可能讲全、讲够的。

在《Hermeneutik的中译问题》里,我主要讲了:作为一个中国的解释学哲学工作者,除了对Hermeneutik的原义和相应的中文词的追寻之外,还应该着重加强Hermeneutik的实践并走向现实的实际生活,把“读法”融入“活法”;从而,使Hermeneutik成为一种以实际行动为主的生命践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哲学形态。

而在《M.海德格尔对解释学的哲学贡献》中,我把M.海德格尔作为一位欧洲现代解释学在哲学上的开创者,讲他把解释学引进现象学之后所得出的一些重要哲学成果。

与此同时,我也讲到了H.-G.伽达默尔,涉及到他的某些不同于M.海德格尔的地方,为我的讲述向H.-G.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过渡做了铺垫。

现在,我就来讲讲H.-G.伽达默尔,讲H.-G.伽达默尔的基本哲学思想,我打算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从辩证法回到对话;第二,艺术的真理和艺术的经验;第三,历史作用的原则和视野的交融。

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这三个问题并不是H.-G.伽达默尔的基本哲学思想的全部,还应该包括现实性、文学和阅读等问题;现实性是和真理问题根本不同的。

限于篇幅,本文只讲这三个问题。

在讲这三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对H.-G.伽达默尔和E.胡塞尔、M.海德格尔在哲学上的渊源关系,做一点简单的介绍:一 H.-G.伽达默尔哲学的起步处我在讲M.海德格尔的时候,讲到了他小时候的教堂生活,他所受的宗教的教育,以及从思辨神学中所学到的思想方式和解释学特性;这些,都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伽达默尔 本体论 非方法论

伽达默尔 本体论 非方法论

伽达默尔本体论非方法论《伽达默尔本体论非方法论》摘要:伽达默尔本体论是同一性的理论,它是一种认识论,它提出了一种抽象的本体论,即唯一和永恒的真理。

伽达默尔本体论反对方法论,认为方法论是一种短视的认识观念,它只能提供片面的认识观念,并不能提供真正的认识。

伽达默尔本体论认为,只有具有真正的认识才能掌握真理。

关键词:伽达默尔本体论;方法论;真理;认识论1. Introduction伽达默尔本体论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一个理论。

伽达默尔本体论认为,唯一的真理只能由一个抽象的本体来提供,即真理是不变的和永恒的。

伽达默尔本体论反对方法论,认为方法论只是一种短视的认识观念,它只能提供片面的认识观念,并不能提供真正的认识。

下面主要介绍伽达默尔本体论及其与方法论的对比。

2. The Kantian Ontology伽达默尔本体论认为,真理是一种不变的和永恒的本体,它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抽象概念。

伽达默尔认为,真理是一种不变的和永恒的本体,它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其特质和价值。

伽达默尔认为,只有具有真正的认识才能掌握真理,而这种认识只能通过抽象的本体来实现。

伽达默尔认为,只要能够将抽象的本体包容在自然界中,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认识。

3. Methodology方法论是一种短视的认识观念,它只能提供片面的认识观念,并不能提供真正的认识。

方法论认为,通过运用某些方法,可以掌握特定的真理。

这些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定性研究和质性研究。

然而,方法论的结论是有限的,它只能提供片面的认识观念,并不能提供真正的认识。

方法论的结论只是基于特定的情况而得出的,它不能提供一个永恒的认识。

4. Conclusion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伽达默尔本体论反对方法论,认为方法论是一种短视的认识观念,它只能提供片面的认识观念,并不能提供真正的认识。

伽达默尔本体论认为,只有具有真正的认识才能掌握真理,而这种认识只能通过抽象的本体来实现。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

2008年1月河北学刊Jan.,2008第28卷第1期He be i Academic Joumal V01.28No.1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洪汉鼎(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同事情本身的关联,并根据完满性前把握这一预设而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事情本身的正确理解。

正确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则可以同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所谓客观解释划清界限,又同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所谓主观解释表明分歧。

本文还探讨了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发展,认为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虽然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发展而来,但由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从而超出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

本文作者特别提示,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

[关键词]伽迭默尔;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作者简介]洪汉鼎(1938一),男,江苏省无锡市人,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史、分析哲学和诠释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0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8)01—0053—10[收稿日期]2007—11一08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个别细节去理解。

当把这一原则用于对《圣经》的理结构理论发展而来的,但由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历史解时,他们反驳罗马教会独断论对《圣经》的解释,认性深层向度,使之超出了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为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乃是对《圣经》理解和解释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

的唯一正确原则:一方面对《圣经》的整体理解指导着一、诠释学循环(der heHneneutische zirkel)对个别细节的解释,另一方面,《圣经》这一整体也只有通过对个别细节的理解才能获得。

伽达默尔对诗与哲学关系的阐释

伽达默尔对诗与哲学关系的阐释

伽达默尔对诗与哲学关系的阐释伽达默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诗与哲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诗与哲学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伽达默尔对诗与哲学关系的阐释:1. 诗与哲学都是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它们都试图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2. 诗和哲学都是语言的运用,但它们的语言方式不同。

诗歌是一种直观的语言,它通过意象和隐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哲学则是一种概念的语言,它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表达思想。

3. 诗和哲学都试图超越日常生活的表面现象,探索深层次的真相和意义。

但它们的方法和目的不同。

诗歌试图通过感性的方式来表达真相和意义,而哲学则试图通过理性的方式来探索真相和意义。

4. 诗和哲学都试图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但它们的关注点不同。

诗歌更关注人类情感和体验,而哲学更关注人类理性和思考。

5. 诗和哲学都试图回答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如生命的意义、自由意志、道德和价值观等。

但它们的回答方式不同。

诗歌试图通过意象和隐喻来表达答案,而哲学则试图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证明答案。

6. 诗和哲学都试图超越语言的限制,表达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但它们的方式不同。

诗歌试图通过意象和隐喻来表达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而哲学则试图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表达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7. 诗和哲学都试图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但它们的目的不同。

诗歌试图通过表达情感和思想来启发读者的感性认识,而哲学则试图通过逻辑和推理来启发读者的理性认识。

8. 诗和哲学都试图超越日常生活的表面现象,探索深层次的真相和意义。

但它们的方法不同。

诗歌试图通过意象和隐喻来表达深层次的真相和意义,而哲学则试图通过逻辑和推理来探索深层次的真相和意义。

9. 诗和哲学都试图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但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

诗歌试图通过意象和隐喻来表达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而哲学则试图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表达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伽达默尔 2002年第9期

伽达默尔  2002年第9期

1900年,伽达默尔诞生于德国文化重镇马堡,22岁时就在新康德主义的大师那托普(natorp)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翌年赴弗莱堡转投20世纪两位最伟大的现象学家胡塞尔(husserl)与海德格尔(heidegger)门下,接受现象学的洗礼。

他先后在莱比锡(1938~1947)、法兰克福(1947~1949)教授哲学,1949年赴海德堡接替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jaspers)退休后空出来的教授讲席,直到1968年退休。

伽达默尔的名字是与“哲学解释学”联系在一起的。

顾名思义,解释学就是解释的学问,而且起初是与神学联系在一起,最早的解释学就是圣经解释学。

后来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第一个为解释学奠定了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格局,将解释学界定为“理解的技艺”,即用正确的方法确保克服自己的先见以把握文本作者的“原意”,达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心相印”。

这种解释学的格局因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的问世而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海氏将解释从单纯的文本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人之存在方式本身,理解成了人之生存的根本机制:“听”总是“听做…”,“看”总是“看做…”。

我们听到的是鸟鸣声、潺潺流水声,而不是纯粹的物理学的“声响”;我们看到的是孩童的灿烂一笑,而不是面部肌肉纹路的皱褶。

换言之,人之举手投足就是在理解,在筹划周围物事的意义。

这种将古典的文本解释提升到生存论的理解的解释学被称为“本体论的解释学”。

伽达默尔的工作就是在海氏开辟的这一方向上进一“视界融合”。

“效果-历史意识”、步展开的,他所构思的哲学解释学中有三个关键词:“游戏”、游戏有自己的规则与秩序,在游戏过程中,游戏本身把游戏者召唤进来,游戏者是被“卷入”游戏之中的,他们在游戏中“忘乎所以”,成了任由游戏本身摆布的木偶。

与此相类,理解者与理解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精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毋宁说双方是被“卷入”理解这一“游戏”过程之中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了交流互动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伽达默尔哲学的七个关键术语本文系帕尔默教授2002年6月27日在安徽师范大学作的学术报告,由江涛译为中文,潘德荣校。

【作者简介】R.E.帕尔默(1933-),男,美国伊利诺伊州麦克默里大学哲学教授,从事诠释学教学与研究30多年,他于1960年写的《诠释学》,系该学科的标准教材。

【内容提要】“存在之显现”是伽达默尔的真理观念。

“时间性”指的是通过语言性、书写性、和诗歌的奇迹,产生了文本战胜历史“时间”而具有“同时性”的奇迹。

“实践智慧”是伦理方式选择善的理智。

“应用”的意思是当我们理解过去的某件事物时,我们同样领会它在今天是如何应用的“传统”是指我们在语言中继承下来的态度和方法,在我们试图弄懂任何事物时都会在我们的意识中发生作用,而“效果历史意识”是一种历史总结在发挥作用的意识。

语言最典型地生存于交谈、问答、对话的平等交换之中。

使人类团结在一起的节日庆典是真正交流的基础。

【英文摘要】“Emergency into being”isGadamer's concept of truth.Zeitlichreit(timeliness)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ough the miracle of language,writtenness and poetry,comes the miracle of“simutaneity”in a text that overcomes historical time.Phronoesis (practicle wisdom) is the intelligence that chooses the Good in an ethical way.Applicatio(application) means that when we understand something in the past,and we also see how it applies at present.Tradition refers to our seeing that an attitude and way of seeing that we inherit in our language is at work in our consciousness as we attempt to understand anything,whilewirkungschichttichesBuwusstsein (effect consciousness) is a consciousnes in which history is always working.ForGadamer language lives most typically in the give and take of conversation,of question and answer,ofdialogue.Gadamer also argues that the rituals and rites that hold humanbeings together in solitarity are their basis for real communication.【关键词】真理/实践智慧/应用/传统和效果历史意识/谈话/团结/Wahrheit(truth)/Zeitlichkeit(timeliness)/Pronolisis(practicalwisdom)/Applicatio(application)/Tradition and wirkungsgeschichtliches(tradition and effect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Gespraech(dialogue)/Solidaritaet(unity)一非常荣幸应我的朋友潘德荣邀请来和你们谈谈伽达默尔的诠释哲学,谢谢大家!在1999年退休前,当我在我的学院讲授“儒教、道教和禅宗”这门课程时[1],我试图在第一堂课中通过较详细地给一些关键术语下定义来解释儒家学说。

我选择了下列术语:仁、道、理、孝、文、天和君子。

当然,这遗漏了许多,例如象“诚”的重要性,但学生至少在一开始能够紧紧握住一些东西,而我在考试时也有一些东西可以问他们!我不打算在今天的讲座中来考你们,但我想运用同样的策略来向你们解释伽达默尔的诠释哲学。

我将讨论他的七个关键术语或者叫概念。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提一下伽达默尔像孔子的六个方面。

我相信成中英教授最近一次会见伽达默尔时也探讨了伽达默尔同儒学的类似之处,但我在这里或许能够谈谈我所想到的几个相似之处。

1.他是位教育家。

象孔子一样,伽达默尔是一位对学生充满关怀的教育家。

因为他是位柏拉图专家,他提倡在任何事情上开始对话,提问回答,以此作为达到共同理解的手段。

因此,第一,他是位教育家。

2.他尊重传统。

象孔子一样,伽达默尔尊重古人和代代相传的文本。

孔子实际上编纂了六部经典。

当然,伽达默尔并不具有开山祖师般的文化上的重要性,但如同孔子一样,伽达默尔重视古代典籍,把它当作社会智慧的源泉。

我想提醒大家,对今天我们这些西方人来说,古代典籍用的是另一种语言:希腊语或拉丁语,而非现代语言。

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认为希腊思想较现代思想更为深邃,希腊术语在其古代的意思和用法上具有无穷无尽的启发性。

伽达默尔除了接受过哲学家的训练外,还接受过古典语文学家的训练。

他研究并通过了讲授经典文本的鉴定。

这一份外的学养加深了他对古代哲学的领悟。

他曾用拉丁文出过有关希腊诗人品达尔的语文学试卷。

他确实是一位古典语文大家。

3.他尊重美德。

象孔子一样,伽达默尔关心德行、善行和正确的处世之道。

他撰写过关于“柏拉图辩证伦理学”的第二篇博士论文(即Habilitation,为晋升教授而作,1931年发表)以及近期的一部关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善的理念”的名作(1978年出版)[2]。

他深思、热爱并追寻着“善”。

4.他重视诗歌和艺术。

伽达默尔重视艺术和诗歌。

他视艺术和诗歌不仅为文化生活中的必需,而且是事物之所以然的深刻真理的一种传达。

十卷本的伽达默尔全集中的两卷(第八、九两卷)专门用于美学和解释文学艺术[3]。

再者,艺术真理在其名作《真理与方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4]。

对伽达默尔而言,艺术显露出真理,而非仅仅是一种特别种类的愉悦。

5.他重视应用。

象孔子一样,伽达默尔重视知识的应用。

伽达默尔认为,要想正确理解某事物,人们必须掌握它的应用。

为此,他诉诸法律上的例证。

法官必须运用传下来的法律于现今的个案。

6.他追求和谐。

象孔子一样,伽达默尔追求协调、平衡、商议、理解上的一致,即他所谓的“视域融合”。

他在任何讨论中的第一步就是寻求共同的基础。

根据这六项与儒学价值的基本类似之处,我想中国的哲学学生会发现伽达默尔哲学是饶有趣味的。

现在我要转向我选择的七个关键术语。

我将解释每一个术语,有时会借助于伽达默尔的其他关键术语加以解释。

在另一场讲座中,我曾用了20个术语[5],这篇讲稿我最初也是选了12个,但经过将一些术语合并到别的术语之下,我将数目削减到7个。

我希望这行得通。

二我试图加以解释的关乎伽达默尔对它们的理解和使用的七个关键术语是:1.Wahrheit(真理)2.Zeitlichkeit(时间性)3.Phronosis(实践智慧)4.Applicatio(应用)5.Tradition and the wirkungsgeschichtlichesBewusstsein(传统和效果历史意识)6.Gespraech(谈话)7.Solidaritaet(团结)1.Wahrheit(真理)。

汉斯·G·伽达默尔在其名著Wahrheit und Methode(《真理与方法》,1960年)的书名,中在一种特别的意义上使用Wahrheit这一术语。

它通常被译为“真理”,他的那部名著被译成英文叫Truth and Method[6],但伽达默尔在某种意义下回到了海德格尔所提到的希腊文术语aletheia(希腊文“真理”)上来使用这一术语,而海德格尔将aletheia译为Unverborgenheit(解蔽)。

在其1936年出版的UrsprungdesKunstwerks(《艺术品的起源》)中,海德格尔描述了意外地遇见一件作品成为本体显露之写照的经验[7]。

那就是,当一个人体验一件伟大艺术品时,他不仅感到愉悦,他还感到,那件作品“说”出了些什么——以至于使我们说“So istes!”(那就是它怎么会是这样!原来如此!)它向我们展示了“事物存在方式”的真理,一个本体论真理,也就是关于它们存在的真理。

张中元(Chang Chung-yuan)教授在其《创造力与道教:中国哲学、艺术和诗歌研究》一书中谈到在创造中国艺术品中艺术家的“本体论经验”和艺术家揭示存在的创造能力[8]。

张在此指的是庄子的术语“心斋”,而整本书是在道家的传统之内阐述的,但要记住,伽达默尔是从海德格尔那里获得如同“在视野中呈现出来”的真理观念,而海德格尔思想肯定与道教类同(这是我们另外要讲的话题)。

总之,这种“存在之显现”的感觉,这种“显露事件”的感觉,正是伽达默尔使用Wahrheit 这个术语时脑海中所想的。

在西方,与真理相对照的定义是“符合”,也就是陈述与“事实”(Sache)的一致。

顺便说一下,在德语Wahrheit中的动词wahren的意思是“保护和保存”,而这适用于艺术品创作。

它保护、保存和留传艺术家经历的并传送进艺术品的事物存在的经验。

当一位留神的观赏者遇见这件艺术品时,就会出现一个“真理显露”的时刻,被保护、保存和传送的就会实现,或者如海德格尔在《艺术品的起源》中所言,“使它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作为伽达默尔在其名著中为Wahrheit下定义之基础的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真理。

如他表明,这是一种不能仅凭方法论的探究就能获得的真理。

它作的“陈述”也不是逻辑学中习惯的类型。

2.Zeitlichkeit(时间性)。

从字面上看,这个术语在英语中为“time”“-ly”“-ness”,意思是“时间”、“适时”、带后缀“-ness”表示性质和状态的“时间”。

但在伽达默尔哲学中,它指的是如下事实,即通过写进著作中的语言的奇迹,一段文本能用同样的力量和风采表达,如同它用在撰写后最初所具有的那种力量和风采表达一样。

其实,或许还更大更多!伽达默尔和我讨论过这个术语在英文里是应该译成“contemporaneity”(同时代[性]、同时期[性]、同时发生性),还是译成“simultaneity”(同时、同时性、同时发生[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