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病篇

合集下载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薛生白湿热病篇》据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所著,曾被收入多部医书中。

本书原文选自王士雄编著的《温热经纬》,共分46条,是专论湿热病的重要文献,本书选录其中7条。

【原文】★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释义】本条论述湿热证初起的临床表现。

按薛生白的自注所云,本条是湿热证的提纲。

关于湿热证的发病原因,按薛氏自注所云,是:“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也就是说,素有脾湿内蕴之人,再外感湿热邪气,内外相引,最易发生湿热证。

可见,湿热证往往初起就以脾胃为中心。

其初起以恶寒为主症,是因为湿邪阻遏气机,卫阳之气被郁,不达于表,肌表失于温煦所致。

但湿为阴邪,重浊粘腻,故湿热证初起除见恶寒外,还当并见四肢倦怠困重,肌肉重痛。

其特点是恶寒而肢体重痛,突出的症状是沉重感,与伤寒初起之恶寒体痛有所不同,临床当重点鉴别。

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郁蒸,则热势渐增而恶寒消失,呈现“但热不寒”,甚至反恶热。

热蒸湿动则“汗出”,但其特点是汗少而粘。

由于湿邪阻遏气机,故“胸痞”为必见之症。

因湿热证初起,热蕴湿中,热郁于里而不得发越,故多见舌苔白腻。

若进一步发展,湿热交蒸,热邪发越,则可转为黄腻苔。

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但因其津液未伤且湿邪内停,故口虽渴而不欲饮水。

【原文】★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

头不痛者,去羌活。

(2)【释义】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重于热的证治。

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

头痛,必夹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

可见,本条是论述湿热证初起湿邪遏阻卫阳之表证的证治。

湿阻气机,卫阳被郁,表气不畅,腠理不通,故“恶寒,无汗”。

湿邪重浊,其袭表则“身重”,即周身困重。

湿邪夹风上攻,头部气血逆乱,故头痛。

湿邪在表,宜用辛温芳香药物,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以祛除表湿,如: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

薛生白 (2)

薛生白 (2)

湿热病提纲
[原文] 1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 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本条为湿温初起的典型病证。 湿温病提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自注中:
a, 湿热病的发病机理—“内外合邪”的特点。 b, 病邪的入侵途径及病变中心—“湿热之邪,
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 九”,病变中心在脾胃—“湿热病属阳明 太 阴经者居多”。
湿热病篇
史志云
薛生白与《湿热病篇》(1)
薛生白生平 清代著名医家,字生白、号一瓢(薛雪)
(1681---1770年),江苏吴县人。 医著《医经原旨》、《膏丸档子》《湿 热病篇》、 《薛生白医案》。 主要学术思想
薛生白与《湿热病篇》(2)
主要学术思想
湿热病发病之內外因学说 阐明了湿热病发生发展规律,其病变中心在脾
变证、类证(3)
[原文]6 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 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膈散; 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结肠胃,宜仿承气 微下之例。
本条讨论湿热化燥,阳明里结波及厥阴而发痉 厥证治。
证候: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 治疗:热结胸膈—仿凉膈散,清除胸膈实热。
本条讨论湿热化燥,热盛动血证治。 证候:上下失血或汗血。 治疗:清热凉血解毒。
变证、类证(1)
一、变证 薛氏在湿热证提纲自注中说: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 在二经之里者,多见厥阴风木。……故 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皆 是湿热证兼见之变局。”
湿热病以阳明太阴(脾胃)为主—(少 阳厥阴)变证—痉厥、呕吐
时谵语
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邪在气分(5)
湿热浊邪蒙闭上焦 治法:清宣上焦湿热
浊邪 方药:栀子豉汤

薛生白《湿热病篇》沈强

薛生白《湿热病篇》沈强

湿热病初起
伤寒太阳表寒证
四肢倦怠,肌肉烦疼, 胸痞等
+苔腻、渴不欲饮
恶寒发热、 头痛身痛、无汗
赵绍琴治案
李某某,女,20岁。初诊;1982年9月30日。 主诉:患者于8月5日自觉恶寒发热,体温
在37~39℃之间。曾服解表药,热势不退。 因持续发烧19天以“发烧待查”收住院治疗。 历用液体支持疗法、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卡 那霉素及雷米封等药治疗,中药曾服清营汤、 调胃承气汤、白虎汤、紫雪、至宝以及秦艽鳖 甲汤等方药,其效不佳。体温仍在38℃左右。 9月30日请我会诊。
宜涌泄
栀、豉、枳、桔轻开上焦之气, 使气化则湿亦化
薛氏所云:“涌泄”似非本证适用之法, 且栀子豉汤并无涌吐之功。此处“涌泄” 似可理解为清宣上焦气分郁热。
身热不甚,心烦懊憹,起卧不安,舌红, 苔黄,脉滑数。
热在胸膈
清宣郁热 栀子豉汤(《伤寒论》)
患者王某,去年10月其弟病故,三月后 出现头晕,晨起为甚,午后自觉发热, 时时欲吐,能食,口苦,胸中懊恼,时 烦不得眠,时神疲欲睡,二便尚利,尿 短赤,舌苔微黄腻,脉数。
栀子10、豆豉10、枳实10、桔梗10、 栝楼皮20、黄连6、柴胡10、半夏10、 甘草5
【原文】 7.湿热证,初起即胸闷不知人, 瞀乱大叫痛,湿热阻闭中上二焦。宜草 果、槟榔、鲜菖蒲、芫荽、六一散各重 用,或加皂角,地浆水煎。(14)
自注:此条乃湿热俱盛之候。而去湿药 多清热药少者,以病邪初起即闭,不得 不以辛通开闭为急务,不欲以寒凉凝滞 气机也。
阳湿伤表证治
阳湿伤表
指湿邪伤表,已经化热
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不为汗解
滑石、豆卷、茯苓皮、通草、荷叶等淡渗 凉泄之品以利湿泄热,藿香叶、桔梗?

薛生白《湿热病篇》概要

薛生白《湿热病篇》概要
微闷,知肌不食,湿邪蒙绕 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批把叶、佩兰叶、 芦尖、冬瓜仁等味。(原文第9条)----余湿蒙绕上中 焦
三、讨论
1、湿热病与温热病的关系
2、暑湿、湿温、伏暑证本一源
“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开佐 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 散等味。”(原文第13条)----湿热并重
“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 太阴之湿于阳明之热相合,宜白虎加苍术汤”(原文第37条)---热重于湿
古人云:治湿上焦宜化,中焦苦燥,下焦分利,是为正法。
阳湿伤表(湿邪伤表,已化热)----芳香化湿,利湿泄热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 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等、藿香叶、鲜荷 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原文第 3条)
③ 直趋中道,病归膜原(邪在半表半里)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亦多归膜原” (原文第1条自注)
湿热病变局:
“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 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用鲜地龙、秦艽、威灵仙、 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枫藤、酒炒黄连等味。” (原 文第4条)----湿热挟风侵犯经络致痉
“湿热证,七八日,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 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开凉泄,芳香逐秽,俱不效。此邪 入厥阴,主客浑受,宜仿吴又可三甲散、醉地鳖虫、醋炒鳖 甲、土炒穿三甲、生僵蚕、柴胡、桃仁泥等味。” (原文 第34条)----湿热病深入厥阴 经络凝瘀,机窍失灵
湿热病正局: ① 湿热病提纲: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 不引饮。” (原文第1条) ② 邪在卫表,分阴湿、阳湿:

温病学(13.4)--薛生白《湿热病篇》习题答案

温病学(13.4)--薛生白《湿热病篇》习题答案

薛生白《湿热病篇》答案一、填空题1.但热不寒 汗出胸痞 舌白 口渴不引饮。

2.阳明 太阴3.中气实 中气虚4.藿香 香薷 羌活 苍术皮 薄荷 牛蒡子5.恶寒无汗 身重头痛 湿在表分6.恶寒发热 身重关节疼痛 湿在肌肉 不为汗解7.滑石 大豆黄卷 茯苓皮 苍术皮 藿香叶 鲜荷叶 白通草 桔梗8.柴胡 厚朴 槟榔 草果 藿香 苍术 半夏 干菖蒲六一散9.寒热如疟 湿热阻遏膜原10.发热 汗出胸痞 口渴舌白 湿伏中焦11.藿梗 寇仁 杏仁 枳壳 桔梗 郁金 苍术 厚朴 草果 半夏 干菖蒲 佩兰叶 六一散12.舌根白 舌尖红 湿渐化热 余湿犹滞13.辛泄佐清热14.脘中微闷 知饥不食 湿邪蒙绕三焦15.藿香叶 薄荷叶 鲜荷叶 枇杷叶 佩兰叶 芦尖 冬瓜仁二、选择题(一)A1型题16.E。

答案分析:《湿热病篇》第21条说:“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

宜六一散一两,薄荷叶三、四分,泡汤调下即汗解” 六一散加薄荷叶即为鸡苏散。

六一散加青黛则为碧玉散,六一散加朱砂、灯芯草则为益元散。

17.E。

答案分析:章虚谷认为“湿热在里,必当清热利湿,今以暑湿闭于腠理,故以滑石利毛窍”。

18.A。

答案分析:阳湿伤表的表现有“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说明有出汗表现。

阴湿伤表的表现为“恶寒无汗,身重头痛”腠理暑邪内闭的表现为“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风寒表实证,风寒郁表也无汗出。

19.B。

答案分析:本条乃邪在中焦,热重湿轻证,故用白虎加苍术汤治疗。

薛生白云:“白虎汤仲景用以清阳明无形之燥热也,胃汁枯涸者,加人参以生津,名曰白虎加人参汤;身中素有痹气者,加桂枝以通络;热渴、汗泄、肢节烦疼者,亦用白虎加桂枝汤;胸痞身重兼见,则于白虎汤加入苍术以理太阴之湿;寒热往来兼集,则于白虎汤加入苍术以理太阴之湿;寒热往来兼集,则于白虎汤中加入柴胡,以散半表半里之邪。

”20.D。

答案分析:《湿热病篇》第13条云:“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是明代医学家薛己所著的一本医学著作。

该书主要介绍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湿热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与湿邪和热邪的侵袭有关。

湿邪主要表现为体内湿气聚积,造成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热邪则是指体内火热之气,热邪内盛时,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薛生白在该书中提出了湿热病的病机学说,即湿热病发生是由于湿气和热气相互作用,产生湿热的病理状态。

他认为湿热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湿气与热气交融,湿热蕴结于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各种症状。

在诊断方面,薛生白提出了辨证取穴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面色、舌苔等症候来确定病情的轻重和寻找治疗的穴位。

在治疗方面,薛生白主张以清热利湿、疏通经络、调理正气为主要治疗方法。

他认为清热利湿可通过选择开发、辛凉、苦寒的药物来实现,疏通经络则可通过针灸和推拿等手法来达到效果。

薛生白的著作深入研究了湿热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学家研究和治疗湿热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本著作成为了明代湿热病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于中医湿热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

TCM Warm Disease lecture chapter21 薛生白《湿热病篇》

TCM Warm Disease lecture    chapter21   薛生白《湿热病篇》
Introduction to Acupuncture
Dr. Yong Kian Fui
Ph.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CHINA
Date : 6st July 2010, Tuesday Time : 2.00-3.00 pm Venue : Auditorium Hospital Putrajay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rm Disease - TCM 4206
Dr Chang Fong Lan
1
温病学
第二十章 叶天士《温热论》选
《湿热病篇》
清代医家薛雪(字生白)所著 成书于1770年之前,初刊于1831年 以自述自注的形式,全面论述外感湿热病发生发展规 律和辨证治疗的专著 内容以湿温、暑温等夏秋季节的常见病为主,兼及痢疾、 夏日感冒、寒湿等病 本篇的问世,为后世将温病明确分为温热、湿热两大 类奠定了理论基础 薛生白提出的对湿热病证进行三焦辨治的方法,具有很高 的学术价值,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辨治湿热病 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列为医家必读之书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第十二章 《湿热病篇》
●目的要求:
①了解薛生白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 ②掌握本篇关于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辨证规
律,用药特点的论述。 ③理解背诵《湿热病篇》原文1、2、3、8、9、10、
13条的内容。 ●重点难点:
①薛生白关于湿热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论述。 ②薛生白对湿热病的证治用药特点辨析。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注意与伤寒表证相鉴别,本证多伴周身重痛,脉 濡缓,苔白腻。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② 后但热不寒:湿郁化热故不恶寒,反恶热,此 时脉必转滑数或濡数。
③ 汗出:热盛阳明则汗出,多偏于头面汗出。 ④ 胸痞:气机不畅。 ⑤ 舌白:白且腻,湿邪内盛,浊气上蒸。 ⑥ 口渴不引饮:湿邪内停,气化不利,与阳明热
盛之口渴饮冷不同。 ⑦ 脉象:因湿为阴邪,又多兼挟,脉无定体。
大肠传导失司。 治法:分利湿邪,泌别清浊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治法:分利湿邪,泌别清浊
药物:
滑石、猪苓、茯苓 淡渗利湿
泽泻、萆薢、通草
如何理解:下焦属阴,太阴所司? 源清则流自洁?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四)邪入营血
原文15.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 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 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 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 (5)
提要:暑湿犯肺致咳喘证治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① 暑湿入肺咳喘 ★与风寒咳喘鉴别:风寒者脉浮紧。 ★与痰热咳喘鉴别:痰热者脉滑实。 ★与水饮咳喘鉴别:水饮者脉沉弦,舌滑
润,面部发亮。
葶苈子—泄肺定喘
② 治疗: 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化痰
六一散—祛暑渗湿,清利湿热
第十二章湿热病篇
2.邪在中焦
原文8.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

《湿热病篇》学习心得

《湿热病篇》学习心得

《湿热病篇》学习心得关键词湿热之邪湿饮停聚脾胃湿温的病因,是感受湿热病邪。

但湿热病邪能否感人,感染后能否发病,还取决于脾胃阳气的胜衰。

如饮食不节,饥饱无度,过食生冷而损伤脾胃,则易内湿停聚。

特别是在夏秋之节湿盛之季,脾胃之机多较呆滞,尤易导致湿邪内困,在此情况下,外界湿热之邪便易乘虚而入,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辨治原则湿温病的发生,虽邪气侵入的途径不一,但病变部位则在脾胃。

起病即有湿邪困脾的气分证,此时虽兼有湿邪在表的卫分证,但为时较短,随着表征的解除,则主要表现在气分湿热。

但同时还必须分清湿邪所在的部位及湿与邪的孰多孰少。

湿重于热:治宜祛湿为主,兼以清热。

若湿郁上焦,多见头昏胀痛,胸闷不舒。

治宜辛开宣降肺气,药用杏仁、橘红、枇杷叶等,使肺气宣畅,外资卫气之宣发以散表邪,内助水道之通调以利水湿。

湿阻中焦者,可见脘痞腹胀,呕恶便溏,口淡不渴等症。

治宜芳香化湿或苦温燥湿,药用藿香、佩兰、白蔻、半夏、石菖蒲、厚朴等,振奋胃气,苏醒脾气,使中焦气机宣畅,升降复常,则水湿自化。

湿蕴下焦,则小便不利,治宜淡渗之品,药用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通草等。

下焦阳气,以利小便。

曹炳章说:“湿即气也,气化则湿化……,在上焦则化肺,在中焦则化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

华云岫讲得更为具体,他在总结叶天士治湿病的经验时说:“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渗湿、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振,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湿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淡泄之,亦犹低湿处,必多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渠以泄之耳。

”然三焦又为一整体,用药当互为策应。

热重于湿:治宜清热为主,兼以祛湿。

此时若仍以祛湿为主,则辛苦香燥之品必使津耗而热增,以致化燥,故清热当为主法。

但热中挟湿,与因热致燥者不同。

治热而燥者,可用清热滋阴之品;治热而湿者,则宜清热燥湿之品。

薛生白《湿热病篇》沈强共92页

薛生白《湿热病篇》沈强共92页

1
0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薛生白《湿热病篇》沈强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中医古籍大全:(湿热病篇)

中医古籍大全:(湿热病篇)
(十五)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乾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
此营阴素亏,木火素旺者,木乘阳明,耗其津液,幸无饮邪,故一清阳明之热,一散少阳之邪,不用煎者,取其气全耳。
(十六)湿热证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宜温胆汤加栝娄碧玉散等味。
湿热之邪,不自表而入,故无表 可分,而未尝无三焦可辨,犹之河间治消渴以分三焦者是也,夫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湿热俱多,则上闭下壅,而三焦俱困矣,犹之伤寒门二阳合病,三阳合病也,盖太阴湿化,三焦火化,有湿无热,止能蒙蔽清阳,或阻於上,或阻於中,或阻於下,若湿热一合则身中少火悉化为壮火,而三焦相火,有不皆起而为虐者哉,所以上下充斥,内外煎熬,最为酷烈,兼之木火同气,表 分同,再引肝风,痉厥立至,胃中津液几何,其能供此交征乎,至其所以必属阳明者,以阳明为水谷之海,鼻食气,口食味,悉归阳明,邪从口鼻而入,则阳明必由之路,其始也邪入阳明,早己伤残其胃液,其继也邪盛三焦,更欲取资於胃液,司命者可不为阳明顾虑哉,或问木火同气,热盛生风以致痉厥,理固然矣,然有湿热之证,表 极热,不痉不厥者何也,余曰,风木为火热引动者,原因木气素旺,肝阴先亏,内外相引,两阳相煽,因而动张,若肝肾素优,并无 热者,火热安能招引肝风也,试观产妇及小儿,一经壮热,便成 者,以失血之後,与纯阳之体,阴气未充,故肝风易动也,或问曰,亦有阴气素亏之人,病患湿热,甚至斑疹外现,入暮? y昏迷,而不痉不厥者何也,答曰,病邪自甚於阳明之营分,故由上 而薰胸中,则入暮? k,邪不在三焦气分,则金不受囚,木有所畏,未敢起而用事,至於斑属阳明,疹属太阴,亦二经营分热极,不与三焦相干,即不与风木相引也,此而痉厥,必胃中津液尽涸,耗及心营,则肝风亦起,而其人已早无生理矣。

薛生白《湿热病篇》沈强

薛生白《湿热病篇》沈强

[目的要求]
1.了解薛生白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 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掌握本篇关于湿热病篇的病因、病理、 证候、辨证规律,用药特点的论述。 3.理解背诵原文第1、2、3、8、9、10、 13条
阴湿2、阳湿3、涌泄31、瞀乱14、湿滞阳明12、 辛开12、辛泄13、分利11、三焦分治11、口噤4 津枯邪滞35、主客浑受34、圊血23、血液内燥23、 下泉不足24、
(一)湿热病提纲
【原文】 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 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
自注: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 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 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 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 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自注: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头痛必挟风邪, 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此条乃阴湿伤表之 候。
阴湿伤表证治
阴湿伤表
指湿邪伤表,尚未化热。 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藿香、苍术皮、香薷等芳香辛散之品 佐以羌活祛风胜湿 薄荷、牛蒡子宣透卫表
《拯瘼轩医学就正录》
病者蓝焕熔,年15岁.隆昌萧家院人,行课。病名: 湿温。 原因:冬温伏邪,至春化温,朝露途行冒 雨,受湿而发。 证候;头目胀痛,昏重,如裹如 蒙,周身痛难转侧,气喘脘结,胸膈痞痛,恶寒自汗, 渴不欲饮,小溲短涩,大便溏泻。 诊断;脉濡数, 舌灰白厚腻。脉舌与因证合参,此湿温发于肺脾也。
三诊:前方连进两剂,各症次第蠲除,热汗时出,渴 不多饮,神倦气乏,脉细而数,舌赤苔薄,干而无津。 此为湿去热未净,津气液灼伤。法当清养肺胃,宣气 通津。 三方:淡竹叶四钱 花粉八钱 西洋参钱半 枯芩一钱半 象贝八钱 枇杷叶六钱刷去毛 水竹茹四 钱 活水芦根二两效果:服药三剂,气复神健。去淡 竹、枯芩又服二剂,嘱其饮食调养,善后勿药而瘳。

湿热病篇

湿热病篇
为何说本条是湿热证提纲?
恶寒——类伤寒 但热不寒,汗出——类温病(温热类) 胸痞——湿热中阻 病因——湿热 舌白——湿邪内盛 病位——脾胃 口渴——邪热伤津 受邪途径——口鼻 不引饮——湿邪弥漫 发病机理——内外相引
思考题
湿热病的感邪途径、发病、传变与温热 病的异同?
湿热病与伤寒的异同?
邪在卫表
宜仿猪肤汤凉润法。
邪微神伤
27.湿热证按法治之,诸证皆退,惟目瞑则 惊悸梦惕,馀邪内留,胆气未舒, 宜酒浸 郁李仁、姜汁炒枣仁、猪胆皮等味。
28.湿热证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 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乾,胃气不 输,肺气不布,元神大亏,宜人参、麦冬、 石斛、木瓜、生甘草、生谷芽、莲子等味。
《清史稿》“于医时有独见,断人生死不 爽,疗治多有异迹”。
时以医术高傲,曾对袁枚说:“我之医如 君之诗,能以神行。所谓人在屋中,我来 天外是也。
素与叶桂不睦,有“踏雪斋”与“扫叶庄” 之说,但每见叶桂处方,无不击节称善。
医学著作
《湿热病篇》(《湿热 条辨》)
《医经原旨》 《薛氏医案》 《薛生白医案》 《扫叶庄医案》 《校刊内经知要》
邪在气分
8.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 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 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
邪在气分
9.湿热证,数日后脘中湿闷,知饥不食, 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 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邪在气分
10.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 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 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 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
湿热变证——兼厥阴风木(厥)

《湿热病篇》湿热证治规律研究

《湿热病篇》湿热证治规律研究

《湿热病篇》湿热证治规律研究《湿热病篇》湿热证治规律研究湿热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病机为湿邪与热邪相互结合而成。

湿热病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疾病的症状,如发热、湿疹、黄疸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对湿热病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湿热证治规律,为湿热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湿热证治的基本原则是清热利湿。

由于湿热病的病机主要是湿邪与热邪相结合,因此,治疗时应首先清除体内的湿邪和热邪。

清热利湿的具体方法包括清热解毒、利湿化滞等。

一、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是湿热证治的基本方法之一。

湿邪和热邪容易引起机体内毒热之气,导致发热、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

因此,清热解毒是治疗湿热病的关键。

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包括黄连、黄芩、连翘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清除机体内的湿热之邪。

二、利湿化滞利湿化滞是湿热证治的另一重要方法。

湿邪和热邪容易导致机体湿热内蕴,使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湿邪阻滞的局部化瘀。

这种局部湿瘀是湿热病的典型表现,而且阻滞了气血的正常循环,导致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因此,利湿化滞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利湿化滞药物有茯苓、泽泻、车前草等。

这些药物具有利尿、祛湿、化瘀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消除湿邪与热邪引起的湿瘀症状。

三、调理脾胃脾胃为湿热病的主要脏腑,因此,调理脾胃是湿热证治的关键。

脾胃虚弱时,容易导致湿热内生,从而加重了湿热病的症状。

因此,治疗湿热病时应注意调理脾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和湿热的排泄能力。

常用的调理脾胃的药物有白术、山药、炙甘草等。

这些药物具有健脾利湿、调和胃气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湿热病的症状。

四、防治复发湿热病容易反复发作,因此,防治复发是湿热证治的重要环节。

防治复发的关键是加强体质调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平时应注重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此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也是防治复发的重要手段。

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的认识

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的认识

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的认识薛生白用药独具巧妙之处在于将熄风止痉药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认为熄风止痉药物既可走肌表分消湿热,又可疏肝解郁,还可活血通络,一药四用。

故其选用地龙和诸藤,同时发挥熄风止痉、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之功,值得认真学习研究。

清代名医薛雪,字生白,自号一瓢。

他所著《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鉴别等方面都做了精辟的阐述。

笔者通过对方名、病机、诊断、治法、方义、鉴别六个方面的分析,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引起同道对该条文的重视,从而促进临床诊治湿热病水平的提高。

方名:薛氏4号通络熄风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曰:“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遂中。

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但书中并无具体明确的方名,笔者恩师已故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将其命名为“薛氏4号方”。

命名为“薛氏4号方”,一是能体现方剂的归属,二是能体现方剂的具体出处。

李士懋教授根据该条列举的三个主要症状“口噤、四肢牵引拘急、角弓反张”,而后将其进一步命名为“薛氏4号通络熄风方”,体现了该方的功效,达到了见叶知秋、纲举目张的效果。

病机:湿热中阻、气郁化火、肝风内动湿热的病变中心在中焦脾胃。

若因过食辛辣油腻、醇酒损伤脾胃,或由于外感湿热病邪留于脾胃,形成中焦脾胃湿热证。

中焦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中焦湿热留恋不解,气机郁结闭阻,势必影响三焦和肝胆生理之相火(或称为少火)之正常流通,少火郁结而成病理之相火(或称为壮火或贼火)。

病理之相火妄动,则热极生风,从而导致筋脉拘急形成肝风内动证。

肝风窜入阳明经则出现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肝风窜入太阴经则出现手足拘挛、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

若风助火势,风火相煽,风火上炎,扰乱神明,则神识迷乱。

若风火上炎,有升无降,常度尽失,则气不得返,还可形成神志昏迷之厥证。

中医古籍大全湿热病篇

中医古籍大全湿热病篇

中医古籍大全:(湿热病篇)(一)湿热证始恶寒,後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属阳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乾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证,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正局也,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於表之恶寒,後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甚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故属太阳,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而提纲中言不及脉者,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以一之脉,拘定後人眼目也。

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知当与温病之必兼少阴比例,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相应,故为温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之谓,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於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馀,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时权衡矣。

(二)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求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叶天⼠《温热论》⼀、重点背诵原⽂[原⽂]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

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原⽂]2.⼤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在卫汗之可也,到⽓才可清⽓,⼊营犹可透热转⽓:如犀⾓、⽞参、羚⽺⾓等物。

⼊⾎就恐耗⾎动⾎,直须凉⾎散⾎,如⽣地、丹⽪、阿胶、⾚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凉轻剂。

挟风则加⼊薄荷、⽜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4.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谓⽔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先犯⼿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太阴肺卫传⾄⼿厥阴⼼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法,即挟风宜⾟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蒡⼦等,使风从表⽽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法,挟湿宜⾟凉中加⽢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叶⼤⼠《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聋、⿐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分,正⽓奋起⿎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阴湿与阳湿辨证关键在于有汗无汗。
• 3“头不疼者,去羌活”作者认为“头疼必加 风邪,故加羌活”头不疼故去掉羌活。
•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因苍术皮有去表湿 的作用。故卫表郁闭不甚可去
• 三、邪在气分
• 【原文8条】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 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 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8)
• 4.46条本(王本)
• 王孟英《温热经纬》改名为《湿热病篇》。
• 以上三种类型传本,条文数量及次第上有 明显不同,文字由内容上也有一定差异。
• 本篇还见于《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 《王旭高医书六种》、《中西医劝读十二 种》、关纯厚《湿温篇》,可见已被列为 传世之作,医家必读之书。
二、全篇主要学术思想
•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 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 口鼻而入者为多,也有从肌表而入者。 这较传统认为外邪都是先犯皮毛肌表的认 识大大前进了一步,与吴又可邪从口鼻而 入,叶天士“温邪上受”之说相合 .
• 2.湿热病的发病特点------内外之邪相引
• 自注:“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 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 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
版本
• 2.31条本(江本,吴本)采20条,后增补 11条。
• 江白仙本,1809年经江白仙鉴定的《温热 病指南集》。
• 吴子音本,《温热赘言》名“温热证条 例”,与同时收入的“风热证条例”(即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统称为《温热病 大意》但未标明何人所著,只言为江左寄 瓢子述,由此世人对何人为著者,争论至 今尚存
• 湿热病的表证乃太阴阳明之表,即四肢、肌肉 与胸中,初起必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胸痞等 脾胃病变。
• 湿温——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表伤者十 之一二——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 至,内外相引——阳明必兼太阴
联系
• 湿温---太阴内伤(客邪再至) • 春温---少阴预后
• 脾胃内伤较甚而又兼有湿邪停聚者,为标 本同病,虚实相兼,病情相对就重一些。
• 总之,第1条通过初起六个主证及自注进一 步剖析、论述了湿热病病因、感邪途径、 病变部位,病机、证候(包括正局、变 局),鉴别诊断及预后,纲领性地概括了 湿热病的全过程,从排列上以正局为主干、 变证为旁支,为以下条文的纲目------湿热 病提纲。
• (一)提要:湿邪伤表,湿已化热证治。 • (二)证候方药分析 • 恶寒——湿遏卫阳 • 发热——湿渐化热 突出发热 • 身重——湿阻气分 • 关节疼痛——湿留关节
• 苍术皮、藿香叶——芳化燥湿 不恶寒去苍 术皮,已化热去辛温之香薷,羌活,加淡 渗泄热利湿之品。
• 桔梗——宣肺开上
• 鲜荷叶——辛凉透解
中中气气实实病
在阳明



湿 热
明 太 阴
正 局
病居
邪多


中气虚病 在太阴
病在二经之表 多兼少阳三焦
变 局
病在二经之里 每兼厥阴风木

• 章虚谷: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 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 终归脾胃也。外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 变,如风寒在太阳则恶寒,传阳明即变为 热而不恶寒。今以火湿所合之邪,故人身 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 化而归太阴也。
• 自注深入分析了湿温病的病机、发生发展 规律及病变特点及正局、变局。
湿热证含义
• 即湿热病-----湿热类温病。 • 广义:包括湿温、暑湿、伏暑等多种湿热
类温病。 • 狭义:湿温。 • 从全篇的内容来讲,包括湿温、暑湿、湿
疫、痢疾、霍乱等多种湿热类温病。但主 要指湿热病的典型病种——湿温病
• 一、湿热证初起典型症状及分析 (正局)

• 不同阶段 • 初起------卫气同病 (必见恶寒) • 继则-------湿(热)蕴气分 (必见但热不寒)
• 二、湿热病的病机演变特点 • 1.湿热病的病因与感邪途径 • 病因——湿热病邪 • 感邪途径——口鼻(多见)、肌表
• 自注:“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 者十之八九”。
•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 中医典籍中论述湿热病的第一篇专著. • 1.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理、
主证、变证及治疗,总结了湿温的辨治规 律(共33条) • 2.有关湿热性质的病变,夏月常见外感病, 包括暑病,寒湿、下利共13条。
主要学术思想及贡献
• ①湿热病发病多先内伤而生湿,内外合邪而致病. • ②阐明湿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正局和变局) • ③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
• 杨照藜:“头痛属热,不必牵涉及风”。 本证属湿在表未化热,非属热。
• 又云:“湿宜淡渗,不宜专用燥药。”湿 在表虽宜芳化辛散,亦可稍佐淡渗。
• 【原文3条】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 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 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 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 术皮。
感。
• 结合1条,还应见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 治疗:藿香、香薷、苍术皮——芳香辛散 (皮治表湿)
• 薄荷、牛蒡子——宣透卫表 • 羌活——祛风胜湿
讨论
• 1.如何辨别湿未化热(即自注中阴湿) • ①恶寒无汗,湿困卫表. • ②以药测证,无清热药。 • 2.关于“头痛”及“风能胜湿” • 薛氏认为头痛必挟风邪,故提出头痛而未
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 分利三焦。 • ④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 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 5用药颇具特点,有独到之处.
三学习方法
• 1明确概念
• 2明确条文结构,抓住主要环节

症状——分析

病机——概括

治法——提炼
• (据药物病机提出,掌握立法规律)
选讲原文
• “如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 必微”。
• 劳倦伤脾为不足——饥伤、劳伤而致脾馁、 脾乏表现脾气不足而少健运。
• 湿饮停聚为有余——太饱、太逸而致脾困、 脾滞表现脾气实滞而少健运。
• “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 时权衡矣。”
• 为湿热病之辨证关键。如素体脾胃较健而 里湿不盛者,也可患湿温,然而病情一般 较轻而且易愈;
示意:
•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太阴内伤 • 外感时令之湿--- 客邪再至
湿饮停聚
内外相引 湿热病
• 湿热病的发生多有内外之邪相引,此亦叶 天士“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之意。
• 3.湿热病的病变中心及病机演变特点:
• (1)病变中心 • 自注: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
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
• 始恶寒——卫阳被湿邪所遏, • 后但热不寒——湿郁化热 • 汗出——热炽阳明,迫津外泄 • 胸痞——湿阻气机 • 舌白——(或白腻)湿邪内盛 • 口渴不引饮——湿阻气机,气不布津则口渴,湿
邪内停故不引饮。
• 脉象——自注:“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 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 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根据临床脉多见濡或濡缓或濡数。
• 变局——湿热化燥化火,深入营血,表里上下 充斥肆逆,出现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经的病 变,即自注所说的耳聋、干呕、发厥、发痉是 变局的见证 .
•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 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 太阴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 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湿热病篇
选讲
一、作者及版本
• 【概说】 • (一)生平、著作 • 作者薛雪,字生白,号一瓢,(1681~
1770年)清初江苏吴县人,博学多才,曾 举鸿博未遇,乃致力于医。其人性情孤傲, 多才多艺,精于医、诗、画,著有《吾以 吾集》、《一瓢诗话》,工(擅长)画兰, 善拳勇,于医更有卓见。
作者
薛雪,字生白,号 一瓢,清初江苏吴 县人 著有《湿热 病篇》 《医经原旨》,被 后世誉 为“医之不朽者 也”。
提出头重如裹。且治疗加羌活,祛风且能 胜湿,头不痛者去羌活。
“风能胜湿”
• ①风药能升阳,从而鼓动中焦,使脾气周 旋灵活,促进脾胃转输运化以清除湿邪, 如李东垣升阳益胃汤.
• ②风药能使湿邪得以托化而去。 • ③大凡形成内湿,肺脾虚即气虚当以温补
之,加上用药,可以补而不滞,如羌活、 独活。
• 章虚谷:以其恶寒而不发热,故为阴湿。 王孟英:阴湿故可用蒂、术、羌活以发其 表,设暑胜者,三味皆为禁药。
(二)版本介绍
• 主要有三种。 • 1.35条文(舒本、章本、宋本) • 首载本篇的舒松摩重刻《医师秘籍》(类
似医学期刊),篇名《湿热条辨》,章虚 谷《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从此 本释之。宋佑甫《南医别鉴》源此。 • 1892年道光九年,李清俊将本篇单独刻印, 取名《湿热论》35条,为最早的单行本, 但未见流传。
• 【提要】湿热阻遏膜原证治。
• 【证候特点】 • 寒热如疟——(不似疟疾寒热有定期)
• 舌苔白腻甚或满布垢浊,苔如积粉,舌边 尖红赤,甚则紫绛
• 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白通草——淡 渗利湿、泄热达下
• 1.湿在肌肉
• 是对病机的概括,以药测证 不仅有湿而且 有热,故解释为湿热留着肌肉。
• 证候多见关节疼痛,又有“汗出”,湿郁 化热,初犯阳明之表,郁于肌肉,则关节 疼痛,热郁蒸液外达则汗出,此亦为湿邪 化热的标志。
• “不为汗解”的含义。
二、邪在卫表(2、3条)
• • 【原文2条】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 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 【提要】此条论述湿邪伤表尚未化热的证 治。【证候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