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病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选讲:1、2、3、8、9、10、13 • 一、湿热病大纲 1 • 二、邪在卫表 2、3 • 三、邪在气分 邪在中焦8、10、13 • 四、善后调理 9
原文选讲
• 一、湿热病提纲 • 【原文1条】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
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 【提要】本条为湿热病的提纲。
• 论述湿热病初起的典型症状,
示意:
•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太阴内伤 • 外感时令之湿--- 客邪再至
湿饮停聚
内外相引 湿热病
• 湿热病的发生多有内外之邪相引,此亦叶 天士“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之意。
• 3.湿热病的病变中心及病机演变特点:
• (1)病变中心 • 自注: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
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
(二)版本介绍
• 主要有三种。 • 1.35条文(舒本、章本、宋本) • 首载本篇的舒松摩重刻《医师秘籍》(类
似医学期刊),篇名《湿热条辨》,章虚 谷《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从此 本释之。宋佑甫《南医别鉴》源此。 • 1892年道光九年,李清俊将本篇单独刻印, 取名《湿热论》35条,为最早的单行本, 但未见流传。
中中气气实实病
在阳明
阳
阳
明
湿 热
明 太 阴
正 局
病居
邪多
太
阴
中气虚病 在太阴
病在二经之表 多兼少阳三焦
变 局
病在二经之里 每兼厥阴风木
注
• 章虚谷: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 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 终归脾胃也。外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 变,如风寒在太阳则恶寒,传阳明即变为 热而不恶寒。今以火湿所合之邪,故人身 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 化而归太阴也。
• “如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 必微”。
• 劳倦伤脾为不足——饥伤、劳伤而致脾馁、 脾乏表现脾气不足而少健运。
• 湿饮停聚为有余——太饱、太逸而致脾困、 脾滞表现脾气实滞而少健运。
• “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 时权衡矣。”
• 为湿热病之辨证关键。如素体脾胃较健而 里湿不盛者,也可患湿温,然而病情一般 较轻而且易愈;
• (2) 病多归于膜原:
• 自注:“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 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 趋中道,病多归膜原。”
• 邪阻膜原可作为湿热病初起的一种形式。
ຫໍສະໝຸດ Baidu
• 从膜原和阳明生理关系来看,当理解膜 原是湿温的一个特殊证型。当湿浊偏甚, 郁遏阳气于内则出现相应的证候。如寒甚 热微,有汗,身痛,手足沉重,呕逆胀满, 特别是出现苔白厚腻,甚至白腻如积粉舌 边尖红赤,甚紫绛,脉濡时当疏利透达以 治。
• 脾胃内伤较甚而又兼有湿邪停聚者,为标 本同病,虚实相兼,病情相对就重一些。
• 总之,第1条通过初起六个主证及自注进一 步剖析、论述了湿热病病因、感邪途径、 病变部位,病机、证候(包括正局、变 局),鉴别诊断及预后,纲领性地概括了 湿热病的全过程,从排列上以正局为主干、 变证为旁支,为以下条文的纲目------湿热 病提纲。
• 4.46条本(王本)
• 王孟英《温热经纬》改名为《湿热病篇》。
• 以上三种类型传本,条文数量及次第上有 明显不同,文字由内容上也有一定差异。
• 本篇还见于《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 《王旭高医书六种》、《中西医劝读十二 种》、关纯厚《湿温篇》,可见已被列为 传世之作,医家必读之书。
二、全篇主要学术思想
• 杨照藜:“头痛属热,不必牵涉及风”。 本证属湿在表未化热,非属热。
• 又云:“湿宜淡渗,不宜专用燥药。”湿 在表虽宜芳化辛散,亦可稍佐淡渗。
• 【原文3条】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 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 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 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 术皮。
• 阴湿与阳湿辨证关键在于有汗无汗。
• 3“头不疼者,去羌活”作者认为“头疼必加 风邪,故加羌活”头不疼故去掉羌活。
•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因苍术皮有去表湿 的作用。故卫表郁闭不甚可去
• 三、邪在气分
• 【原文8条】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 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 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8)
• 变局——湿热化燥化火,深入营血,表里上下 充斥肆逆,出现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经的病 变,即自注所说的耳聋、干呕、发厥、发痉是 变局的见证 .
•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 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 太阴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 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感。
• 结合1条,还应见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 治疗:藿香、香薷、苍术皮——芳香辛散 (皮治表湿)
• 薄荷、牛蒡子——宣透卫表 • 羌活——祛风胜湿
讨论
• 1.如何辨别湿未化热(即自注中阴湿) • ①恶寒无汗,湿困卫表. • ②以药测证,无清热药。 • 2.关于“头痛”及“风能胜湿” • 薛氏认为头痛必挟风邪,故提出头痛而未
提出头重如裹。且治疗加羌活,祛风且能 胜湿,头不痛者去羌活。
“风能胜湿”
• ①风药能升阳,从而鼓动中焦,使脾气周 旋灵活,促进脾胃转输运化以清除湿邪, 如李东垣升阳益胃汤.
• ②风药能使湿邪得以托化而去。 • ③大凡形成内湿,肺脾虚即气虚当以温补
之,加上用药,可以补而不滞,如羌活、 独活。
• 章虚谷:以其恶寒而不发热,故为阴湿。 王孟英:阴湿故可用蒂、术、羌活以发其 表,设暑胜者,三味皆为禁药。
•
• 不同阶段 • 初起------卫气同病 (必见恶寒) • 继则-------湿(热)蕴气分 (必见但热不寒)
• 二、湿热病的病机演变特点 • 1.湿热病的病因与感邪途径 • 病因——湿热病邪 • 感邪途径——口鼻(多见)、肌表
• 自注:“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 者十之八九”。
•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 (2)湿温病的正局、变局(知常达变)
• 自注: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 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 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热内郁,郁甚则 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 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 正局——指湿热病邪郁蒸气分的证候,病变中 心在阳明太阴,即原文1所概括的六大主症。
• 自注深入分析了湿温病的病机、发生发展 规律及病变特点及正局、变局。
湿热证含义
• 即湿热病-----湿热类温病。 • 广义:包括湿温、暑湿、伏暑等多种湿热
类温病。 • 狭义:湿温。 • 从全篇的内容来讲,包括湿温、暑湿、湿
疫、痢疾、霍乱等多种湿热类温病。但主 要指湿热病的典型病种——湿温病
• 一、湿热证初起典型症状及分析 (正局)
二、邪在卫表(2、3条)
• • 【原文2条】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 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 【提要】此条论述湿邪伤表尚未化热的证 治。【证候分析】
• 恶寒无汗——湿困卫表,卫阳郁闭 • 身重——湿阻气机 • 头痛——湿郁清阳不升,头痛如裹,紧束
• 中医典籍中论述湿热病的第一篇专著. • 1.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理、
主证、变证及治疗,总结了湿温的辨治规 律(共33条) • 2.有关湿热性质的病变,夏月常见外感病, 包括暑病,寒湿、下利共13条。
主要学术思想及贡献
• ①湿热病发病多先内伤而生湿,内外合邪而致病. • ②阐明湿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正局和变局) • ③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
• 始恶寒——卫阳被湿邪所遏, • 后但热不寒——湿郁化热 • 汗出——热炽阳明,迫津外泄 • 胸痞——湿阻气机 • 舌白——(或白腻)湿邪内盛 • 口渴不引饮——湿阻气机,气不布津则口渴,湿
邪内停故不引饮。
• 脉象——自注:“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 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 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根据临床脉多见濡或濡缓或濡数。
•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 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 口鼻而入者为多,也有从肌表而入者。 这较传统认为外邪都是先犯皮毛肌表的认 识大大前进了一步,与吴又可邪从口鼻而 入,叶天士“温邪上受”之说相合 .
• 2.湿热病的发病特点------内外之邪相引
• 自注:“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 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 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
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 分利三焦。 • ④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 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 5用药颇具特点,有独到之处.
三学习方法
• 1明确概念
• 2明确条文结构,抓住主要环节
•
症状——分析
•
病机——概括
•
治法——提炼
• (据药物病机提出,掌握立法规律)
选讲原文
• 湿热病的表证乃太阴阳明之表,即四肢、肌肉 与胸中,初起必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胸痞等 脾胃病变。
• 湿温——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表伤者十 之一二——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 至,内外相引——阳明必兼太阴
联系
• 湿温---太阴内伤(客邪再至) • 春温---少阴不藏(风邪外袭太阳之表)
• 湿热病的预后
二经之表 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过耳 耳聋
足少阳胆,胆火上冲
干呕
二经之里 手厥阴心包,火郁心包
足厥阴肝,引动肝风
发痉 发厥
• (3)伤寒、温病、湿热区别——寒、温、湿辨异
• “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 伤寒——寒邪必从表而入,太阳为寒水之腑, 风寒之气同气相求——太阳表证
• 温病——由口鼻而入,少阴不藏,木火内燔, 风邪外袭,表里相应——太阳兼少阴
• 按六经表里概念解释:阳明之表为少阳,太阴 之里为厥阴,少阳厥阴同司相火,相火之根发自 命门,寄于三焦、肝、胆、心包、相火既为元气 之本,又为元气之贼。
• 正常时相火主动,温煦激发脏腑,维持正 常的生理活动,“少火生气”。
• 失其常而妄动,则相火变为邪火,郁甚少 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虐。
• (一)提要:湿邪伤表,湿已化热证治。 • (二)证候方药分析 • 恶寒——湿遏卫阳 • 发热——湿渐化热 突出发热 • 身重——湿阻气分 • 关节疼痛——湿留关节
• 苍术皮、藿香叶——芳化燥湿 不恶寒去苍 术皮,已化热去辛温之香薷,羌活,加淡 渗泄热利湿之品。
• 桔梗——宣肺开上
• 鲜荷叶——辛凉透解
版本
• 2.31条本(江本,吴本)采20条,后增补 11条。
• 江白仙本,1809年经江白仙鉴定的《温热 病指南集》。
• 吴子音本,《温热赘言》名“温热证条 例”,与同时收入的“风热证条例”(即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统称为《温热病 大意》但未标明何人所著,只言为江左寄 瓢子述,由此世人对何人为著者,争论至 今尚存
湿热病篇
选讲
一、作者及版本
• 【概说】 • (一)生平、著作 • 作者薛雪,字生白,号一瓢,(1681~
1770年)清初江苏吴县人,博学多才,曾 举鸿博未遇,乃致力于医。其人性情孤傲, 多才多艺,精于医、诗、画,著有《吾以 吾集》、《一瓢诗话》,工(擅长)画兰, 善拳勇,于医更有卓见。
作者
薛雪,字生白,号 一瓢,清初江苏吴 县人 著有《湿热 病篇》 《医经原旨》,被 后世誉 为“医之不朽者 也”。
• 【提要】湿热阻遏膜原证治。
• 【证候特点】 • 寒热如疟——(不似疟疾寒热有定期)
• 舌苔白腻甚或满布垢浊,苔如积粉,舌边 尖红赤,甚则紫绛
• ①针对伤寒初起太阳表证需汗出而解,而 湿热病初起禁汗,故不为汗解。
• ②湿已化热郁于里,病已深入,且湿邪本 身粘腻,不能用汗解法
• 2.阴湿与阳湿 • 自注中提出阴湿伤表,阳湿伤表之候。章
虚谷《医门棒喝》中释为:“恶寒而不发 热,故为阴湿,以其恶寒少而发热多,故 为阳湿。” • 阴湿:即湿伤肌表,尚未化热。 • 阳湿:即湿伤肌表,已化热 。
• 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白通草——淡 渗利湿、泄热达下
• 1.湿在肌肉
• 是对病机的概括,以药测证 不仅有湿而且 有热,故解释为湿热留着肌肉。
• 证候多见关节疼痛,又有“汗出”,湿郁 化热,初犯阳明之表,郁于肌肉,则关节 疼痛,热郁蒸液外达则汗出,此亦为湿邪 化热的标志。
• “不为汗解”的含义。
原文选讲
• 一、湿热病提纲 • 【原文1条】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
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 【提要】本条为湿热病的提纲。
• 论述湿热病初起的典型症状,
示意:
•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太阴内伤 • 外感时令之湿--- 客邪再至
湿饮停聚
内外相引 湿热病
• 湿热病的发生多有内外之邪相引,此亦叶 天士“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之意。
• 3.湿热病的病变中心及病机演变特点:
• (1)病变中心 • 自注: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
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
(二)版本介绍
• 主要有三种。 • 1.35条文(舒本、章本、宋本) • 首载本篇的舒松摩重刻《医师秘籍》(类
似医学期刊),篇名《湿热条辨》,章虚 谷《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从此 本释之。宋佑甫《南医别鉴》源此。 • 1892年道光九年,李清俊将本篇单独刻印, 取名《湿热论》35条,为最早的单行本, 但未见流传。
中中气气实实病
在阳明
阳
阳
明
湿 热
明 太 阴
正 局
病居
邪多
太
阴
中气虚病 在太阴
病在二经之表 多兼少阳三焦
变 局
病在二经之里 每兼厥阴风木
注
• 章虚谷: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 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 终归脾胃也。外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 变,如风寒在太阳则恶寒,传阳明即变为 热而不恶寒。今以火湿所合之邪,故人身 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 化而归太阴也。
• “如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 必微”。
• 劳倦伤脾为不足——饥伤、劳伤而致脾馁、 脾乏表现脾气不足而少健运。
• 湿饮停聚为有余——太饱、太逸而致脾困、 脾滞表现脾气实滞而少健运。
• “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 时权衡矣。”
• 为湿热病之辨证关键。如素体脾胃较健而 里湿不盛者,也可患湿温,然而病情一般 较轻而且易愈;
• (2) 病多归于膜原:
• 自注:“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 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 趋中道,病多归膜原。”
• 邪阻膜原可作为湿热病初起的一种形式。
ຫໍສະໝຸດ Baidu
• 从膜原和阳明生理关系来看,当理解膜 原是湿温的一个特殊证型。当湿浊偏甚, 郁遏阳气于内则出现相应的证候。如寒甚 热微,有汗,身痛,手足沉重,呕逆胀满, 特别是出现苔白厚腻,甚至白腻如积粉舌 边尖红赤,甚紫绛,脉濡时当疏利透达以 治。
• 脾胃内伤较甚而又兼有湿邪停聚者,为标 本同病,虚实相兼,病情相对就重一些。
• 总之,第1条通过初起六个主证及自注进一 步剖析、论述了湿热病病因、感邪途径、 病变部位,病机、证候(包括正局、变 局),鉴别诊断及预后,纲领性地概括了 湿热病的全过程,从排列上以正局为主干、 变证为旁支,为以下条文的纲目------湿热 病提纲。
• 4.46条本(王本)
• 王孟英《温热经纬》改名为《湿热病篇》。
• 以上三种类型传本,条文数量及次第上有 明显不同,文字由内容上也有一定差异。
• 本篇还见于《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 《王旭高医书六种》、《中西医劝读十二 种》、关纯厚《湿温篇》,可见已被列为 传世之作,医家必读之书。
二、全篇主要学术思想
• 杨照藜:“头痛属热,不必牵涉及风”。 本证属湿在表未化热,非属热。
• 又云:“湿宜淡渗,不宜专用燥药。”湿 在表虽宜芳化辛散,亦可稍佐淡渗。
• 【原文3条】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 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 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 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 术皮。
• 阴湿与阳湿辨证关键在于有汗无汗。
• 3“头不疼者,去羌活”作者认为“头疼必加 风邪,故加羌活”头不疼故去掉羌活。
•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因苍术皮有去表湿 的作用。故卫表郁闭不甚可去
• 三、邪在气分
• 【原文8条】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 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 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8)
• 变局——湿热化燥化火,深入营血,表里上下 充斥肆逆,出现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经的病 变,即自注所说的耳聋、干呕、发厥、发痉是 变局的见证 .
•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 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 太阴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 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感。
• 结合1条,还应见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 治疗:藿香、香薷、苍术皮——芳香辛散 (皮治表湿)
• 薄荷、牛蒡子——宣透卫表 • 羌活——祛风胜湿
讨论
• 1.如何辨别湿未化热(即自注中阴湿) • ①恶寒无汗,湿困卫表. • ②以药测证,无清热药。 • 2.关于“头痛”及“风能胜湿” • 薛氏认为头痛必挟风邪,故提出头痛而未
提出头重如裹。且治疗加羌活,祛风且能 胜湿,头不痛者去羌活。
“风能胜湿”
• ①风药能升阳,从而鼓动中焦,使脾气周 旋灵活,促进脾胃转输运化以清除湿邪, 如李东垣升阳益胃汤.
• ②风药能使湿邪得以托化而去。 • ③大凡形成内湿,肺脾虚即气虚当以温补
之,加上用药,可以补而不滞,如羌活、 独活。
• 章虚谷:以其恶寒而不发热,故为阴湿。 王孟英:阴湿故可用蒂、术、羌活以发其 表,设暑胜者,三味皆为禁药。
•
• 不同阶段 • 初起------卫气同病 (必见恶寒) • 继则-------湿(热)蕴气分 (必见但热不寒)
• 二、湿热病的病机演变特点 • 1.湿热病的病因与感邪途径 • 病因——湿热病邪 • 感邪途径——口鼻(多见)、肌表
• 自注:“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 者十之八九”。
•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 (2)湿温病的正局、变局(知常达变)
• 自注: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 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 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热内郁,郁甚则 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 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 正局——指湿热病邪郁蒸气分的证候,病变中 心在阳明太阴,即原文1所概括的六大主症。
• 自注深入分析了湿温病的病机、发生发展 规律及病变特点及正局、变局。
湿热证含义
• 即湿热病-----湿热类温病。 • 广义:包括湿温、暑湿、伏暑等多种湿热
类温病。 • 狭义:湿温。 • 从全篇的内容来讲,包括湿温、暑湿、湿
疫、痢疾、霍乱等多种湿热类温病。但主 要指湿热病的典型病种——湿温病
• 一、湿热证初起典型症状及分析 (正局)
二、邪在卫表(2、3条)
• • 【原文2条】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 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 【提要】此条论述湿邪伤表尚未化热的证 治。【证候分析】
• 恶寒无汗——湿困卫表,卫阳郁闭 • 身重——湿阻气机 • 头痛——湿郁清阳不升,头痛如裹,紧束
• 中医典籍中论述湿热病的第一篇专著. • 1.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理、
主证、变证及治疗,总结了湿温的辨治规 律(共33条) • 2.有关湿热性质的病变,夏月常见外感病, 包括暑病,寒湿、下利共13条。
主要学术思想及贡献
• ①湿热病发病多先内伤而生湿,内外合邪而致病. • ②阐明湿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正局和变局) • ③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
• 始恶寒——卫阳被湿邪所遏, • 后但热不寒——湿郁化热 • 汗出——热炽阳明,迫津外泄 • 胸痞——湿阻气机 • 舌白——(或白腻)湿邪内盛 • 口渴不引饮——湿阻气机,气不布津则口渴,湿
邪内停故不引饮。
• 脉象——自注:“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 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 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根据临床脉多见濡或濡缓或濡数。
•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 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 口鼻而入者为多,也有从肌表而入者。 这较传统认为外邪都是先犯皮毛肌表的认 识大大前进了一步,与吴又可邪从口鼻而 入,叶天士“温邪上受”之说相合 .
• 2.湿热病的发病特点------内外之邪相引
• 自注:“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 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 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
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 分利三焦。 • ④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 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 5用药颇具特点,有独到之处.
三学习方法
• 1明确概念
• 2明确条文结构,抓住主要环节
•
症状——分析
•
病机——概括
•
治法——提炼
• (据药物病机提出,掌握立法规律)
选讲原文
• 湿热病的表证乃太阴阳明之表,即四肢、肌肉 与胸中,初起必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胸痞等 脾胃病变。
• 湿温——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表伤者十 之一二——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 至,内外相引——阳明必兼太阴
联系
• 湿温---太阴内伤(客邪再至) • 春温---少阴不藏(风邪外袭太阳之表)
• 湿热病的预后
二经之表 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过耳 耳聋
足少阳胆,胆火上冲
干呕
二经之里 手厥阴心包,火郁心包
足厥阴肝,引动肝风
发痉 发厥
• (3)伤寒、温病、湿热区别——寒、温、湿辨异
• “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 伤寒——寒邪必从表而入,太阳为寒水之腑, 风寒之气同气相求——太阳表证
• 温病——由口鼻而入,少阴不藏,木火内燔, 风邪外袭,表里相应——太阳兼少阴
• 按六经表里概念解释:阳明之表为少阳,太阴 之里为厥阴,少阳厥阴同司相火,相火之根发自 命门,寄于三焦、肝、胆、心包、相火既为元气 之本,又为元气之贼。
• 正常时相火主动,温煦激发脏腑,维持正 常的生理活动,“少火生气”。
• 失其常而妄动,则相火变为邪火,郁甚少 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虐。
• (一)提要:湿邪伤表,湿已化热证治。 • (二)证候方药分析 • 恶寒——湿遏卫阳 • 发热——湿渐化热 突出发热 • 身重——湿阻气分 • 关节疼痛——湿留关节
• 苍术皮、藿香叶——芳化燥湿 不恶寒去苍 术皮,已化热去辛温之香薷,羌活,加淡 渗泄热利湿之品。
• 桔梗——宣肺开上
• 鲜荷叶——辛凉透解
版本
• 2.31条本(江本,吴本)采20条,后增补 11条。
• 江白仙本,1809年经江白仙鉴定的《温热 病指南集》。
• 吴子音本,《温热赘言》名“温热证条 例”,与同时收入的“风热证条例”(即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统称为《温热病 大意》但未标明何人所著,只言为江左寄 瓢子述,由此世人对何人为著者,争论至 今尚存
湿热病篇
选讲
一、作者及版本
• 【概说】 • (一)生平、著作 • 作者薛雪,字生白,号一瓢,(1681~
1770年)清初江苏吴县人,博学多才,曾 举鸿博未遇,乃致力于医。其人性情孤傲, 多才多艺,精于医、诗、画,著有《吾以 吾集》、《一瓢诗话》,工(擅长)画兰, 善拳勇,于医更有卓见。
作者
薛雪,字生白,号 一瓢,清初江苏吴 县人 著有《湿热 病篇》 《医经原旨》,被 后世誉 为“医之不朽者 也”。
• 【提要】湿热阻遏膜原证治。
• 【证候特点】 • 寒热如疟——(不似疟疾寒热有定期)
• 舌苔白腻甚或满布垢浊,苔如积粉,舌边 尖红赤,甚则紫绛
• ①针对伤寒初起太阳表证需汗出而解,而 湿热病初起禁汗,故不为汗解。
• ②湿已化热郁于里,病已深入,且湿邪本 身粘腻,不能用汗解法
• 2.阴湿与阳湿 • 自注中提出阴湿伤表,阳湿伤表之候。章
虚谷《医门棒喝》中释为:“恶寒而不发 热,故为阴湿,以其恶寒少而发热多,故 为阳湿。” • 阴湿:即湿伤肌表,尚未化热。 • 阳湿:即湿伤肌表,已化热 。
• 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白通草——淡 渗利湿、泄热达下
• 1.湿在肌肉
• 是对病机的概括,以药测证 不仅有湿而且 有热,故解释为湿热留着肌肉。
• 证候多见关节疼痛,又有“汗出”,湿郁 化热,初犯阳明之表,郁于肌肉,则关节 疼痛,热郁蒸液外达则汗出,此亦为湿邪 化热的标志。
• “不为汗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