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原文、赏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出自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
原文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
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
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创作背景: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
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译文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
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秋季盛景诗词
秋季盛景诗词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秋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少年游宋·蒋捷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秋天枫树林红透了,晚烟青青,每天面对着安居水乡汀洲的鸥鸟,到处充满流亡飘泊的愁情。
秋思唐·白居易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鸟儿在红叶树上栖息,月光洒满了青苔地面。
南乡子·秋暮村居清·纳兰性德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寒冷的溪水上飘满红色落叶,一路上山林寂静无人,树木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
上阳红叶唐·徐凝洛下三分红叶秋,二分翻作上阳愁。
千声万片御沟上,一片出宫何处流。
洛阳城里若有三分红叶带来的秋色, 其中就有两分化作了上阳宫女的愁怨。
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山远天高,烟云水气非常寒冷,可我的思念却红如火焰的枫叶那般热烈。
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唱完送别之歌,你就匆匆解开行舟。
看两岸青山红叶,层林尽染,只是江水急急向东流,行舟远去。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秋风最爱多管闲事了,它一来,不但把枫叶变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古诗红叶题诗大全
古诗红叶题诗大全“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出自元代诗人白朴的古诗作品《天净沙·秋》第四五句,其全文如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翻译】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拖出那长长的影子。
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看天地间,山青水碧,白色的芦苇花飞扬,***枫叶艳丽,金黄的菊花开放。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山中》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翻译】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翻译】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我坐在十里长亭,举杯畅饮。
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谢亭送别》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翻译】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翻译】林叶转红,**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
水运·渡口·唐代送别诗
水运·渡口·唐代送别诗一、随流行远,以水传情水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方式.。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发达,也由于我国河道众多,水资源相对丰富,水上交通的地位和功用十分突出。
那些纵横于我们辽阔大地的长河大江及其众多的支流,在实现灌溉和泄洪的同时,也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着舟楫之便,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能够乘风破浪,随流行远。
于是,渡口也就成为人们情感的策源地和启航点。
"人生自古多离别",数不清的离别就天天在渡口上演着,数不清的送别诗就以渡口和不尽的流水为背景被一首一首地写出来,感动着那些依依惜别的当事人,也感动着后来的诵读者。
汤汤流水就成为我们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载体,与人们的离情别绪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人们的心灵,实现着一种主客一体的交融。
那亘古如一地在河道中流走不息的不尽之水,也在人们的情感中流淌,在人们心头激起各种共鸣,被赋予了各种社会文化意义和情感内涵,特别是在哲学观念的形成与表达和文学上的借代与取喻方面,在古典诗歌的创作和表情达意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点在唐代送别诗中的反映特别明显。
二、唐代送别诗中的波光水影唐代诗人十分注重送别之情的表达。
学者刘逸生在《唐诗小札》中说:"唐代诗人送行赠别的诗很多。
翻开一部《全唐诗》,送客赠别的题目,简直会使你眼花缭乱,这大抵是时代风气使然,朋友远行,赋诗为别,成为少不了的节目。
"然而,如果我们稍加注意,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唐代的送别诗中,那些记录和抒写"携手至渡口","临水送别"的诗歌,是很突出的一部分。
在这些深情款款的诗歌里,水以生动的意象,成为人们心底漾起的依依深情得以寄托和生动地表达,如果我们从那些真切的吟唱中抽去了水的晶莹而深情的流动,我们就会失去那些优美的诗句和动人的篇章。
那些重情重意,借水寄情的唐代送别诗,虽然由于时空转换,"逝者如斯",但回首华章,那些从心波荡漾的诚挚之心中流淌而出的唐代送别诗,在浸润了当事人的心田之后,已经积淀成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送别诗
相会,但是梦醒后,因为见不到友人,又失魂丧魄,
六⑵神作无者主,在辗表转达反感侧情,无时法主安要睡运。后用半了夜什的么相手思,法心?
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友人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 处追随在友人的舟旁。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 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 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对朋友的牵挂和 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 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这(2首)《诗暮不春仅浐水写送了别友》情是,怎还样融写情了于世景情的,?请但作诗简人要把赏它析浓。 缩为 “古今情”,而“绿暗”、“红稀”、“暮云”、“宫 前水”等组成了一幅感伤画面,进而形成了融情于景的 艺术特色。 ( 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缠绵的离愁,和别 后的怅惘、孤寂与落寞。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2、这首诗在描写景物方面有何妙处?
“红叶青山水急流”,画面感强,色彩明 丽。这一句运用反衬手法。景色越美,越显欢 聚的可恋,别离的痛苦。“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 独留谢亭,友人已去,天空暮色苍茫,满楼风 雨凄迷,一腔孤寂。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寓 情于景,写出朋友离去后的孤独悲伤。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金陵歌送别范宣李白〔唐代〕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金鞍谁家子,吹唇虎啸凤凰楼。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译文石头山崖石高耸如虎踞,山下波涛汹涌,猛虎欲趁势凌波而去。
钟山宛如巨龙盘旋逶迤而来,山上树木葱茏,横江岸而下,在历阳县内蜿蜒延伸。
此地三百年来经历了四十多个皇帝,所有的功名事业都随流水东去。
那骑白马的是谁家的纨绔子弟?原来是侯景啊!吹着口哨,虎啸着登上凤凰酒楼。
往昔的金陵城多么壮观,几乎把天下英豪都席卷到了这里。
可如今,他们的皇冠都散为烟尘,他们的金玉宝座都变为冷灰。
我为之扣剑悲歌,空自叹息;梁陈朝代交替,战争残酷,白骨满地。
连皇帝也躲进了水井,最后被捕,谁还在咏唱多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的曲子呢?在此听闻,真是伤心难言,眼前看到的只是离离的青草。
今日送你归山,我的心和江水一起陪你逆流万里,来年有机会一定去终南山看望你。
注释石头:山名,即今南京清凉山。
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区东。
历阳:县名,即今安徽和县,与金陵隔江相望。
白马金鞍谁家子:指侯景,梁代叛将。
关囚,指囚武帝于台城。
天子:指陈代亡国之君陈叔宝。
《玉树后庭花: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作,其词轻艳,被称为亡国之音。
南山老:指商山四皓。
商山为终南山支脉,故曰“南山老”。
老,全诗校:“一作皓。
”鉴赏这首诗开篇以钟山龙蟠、是头虎踞所地形之龙胜引入至对历史所追思和感慨。
借“钟山龙蟠,是城虎踞”所典故道出金陵城所帝王气象,而长江更成天堑,为王朝抵挡住了北方政权所入侵,偏安于江左所六朝人饮酒)乐,咏歌寻欢。
但李白并非旨在写六朝所辉煌,颈联中所“空”字透露出了衰亡气息。
月夜送别的古诗
月夜送别的古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例子: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以上是一些月夜送别的古诗,它们通过描绘月夜、江水、山峰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深情和不舍之情。
希望这些诗句能够为您提供一些灵感和感悟。
李清照《月满西楼》的赏析
李清照《月满西楼》的赏析李清照《月满西楼》的赏析导语:李清照的月满西楼作于与丈夫远离之后,寄托着不忍离别的伤感之情,以下是由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月满西楼》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李清照《月满西楼》赏析一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
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
“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
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
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
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
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古诗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翻译赏析
古诗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翻译赏析《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
其古诗全文如下: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前言】《谢亭送别》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
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笔法富于变化。
【注释】⑴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⑵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⑶叶:一作“树”。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⑷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
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翻译】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赏析】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
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
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巩固练习(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巩固练习一、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舟行[明]吴承恩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注释】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寺方。
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1.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4.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节的图画?三、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5.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6.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8.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0.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
六、阅读《归园田居(其三)》,按要求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谢亭送别》阅读答案
《谢亭送别》阅读答案,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答:(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答:参考答案:12.(1)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1分)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酒醒之后,才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
这样写强化了送别的愁情。
(情感2分,分析1分)(2)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难堪。
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答出“乐景写哀”、“反衬”2分)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答出“烘托”2分)(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分)(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11.(4分)(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
(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21.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3分)22.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色调的场景组成,情感氛围似不协调,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参考答案:21.诗眼是“急”字,一个急字突出了舟行的迅疾,“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态,突出了诗人目送行舟穿行时的忧伤心境。
(诗眼1分,简析2分)22.本诗前后两联色彩乍看似不协调,实则不然。
(1分)前联以红叶青山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以“乐景写哀”(1分),后联以风雨凄迷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
(1分)这恰是诗人匠心所在,诗人用富于变化的笔墨突出了离情别绪。
(1分)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送 别 诗 词 鉴 赏
用送别诗词曲的鉴赏方法 赏 析
长亭送别
广饶一中三校区 薛峰
内容及主题倾向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 柳永《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柳永《雨霖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的。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 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坦陈心志的告白, 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坦陈心志的告白, 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 在玉壶。 第三,重在劝勉、安慰的。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 第三,重在劝勉、安慰的。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 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如: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适的《别董大》 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 在对友人的劝勉) 在对友人的劝勉)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 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 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 新亭渚别范零陵》 离别之情、 眺《新亭渚别范零陵》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 融为一体: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 融为一体:“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李峤《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李峤《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李峤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①动四愁②。
[注]①劳歌:劳作者之歌。
亦指忧伤、惜别之歌。
②四愁:“四愁诗”的省称,张衡著,后泛指愁思。
①霁j,雨过天晴。
②羁jī,马笼头。
羁怀:旅途感怀③劳歌:劳作者之歌。
唐?张旭《清溪泛舟》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明?王世贞《阜城道中》诗:“春色昼冥冥,劳歌倦自听。
”亦指忧伤、惜别之歌。
唐?骆宾王《送吴七游蜀》诗:“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
”唐?许浑《谢亭送别》诗:“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1.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开”以动写静,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卷”字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
(2分)2.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2分)“开”以动写静,一夜春雨后,江面水涨,视野开阔的情形(1分),“卷”字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雾散天晴山影清晰的景象(1分)。
2.(5分)①以乐景写哀(或反衬),夜雨过后,江面开阔,雾卷山晴,风恬浪收,江花欲燃,绿树映水,山鸟曼舞,如此明丽活泼的景象让诗人倍觉漂泊之愁(3分,手法1分,结合诗句1分,情感1分);②尾联直抒胸臆以“伤千里”“动四愁”更加鲜明地表达了羁旅之苦(2分,手法1分,情感1分)。
翻译:一夜春雨过后,广阔的江面一改往昔平静之态,变得汹涌奔腾,浩荡无边。
我将乘着远行之船,顺流而下。
晴空之下,缭绕山间的云雾如一张卷轴慢慢收起,露出了青山秀丽的姿容。
晚风恬适,江浪渐平。
夕阳中,江岸盛开的花朵绚丽如火,茂密参差的绿树映水如画,更有一群山鸟在沙洲上纷飞曼舞。
眺望千里,我这羁旅他乡之客不觉悲从中来。
忽然,船上传来离人的惜别之歌,更牵动我万端愁思。
李峤(644-713年)唐代诗人。
字巨山,唐代赞皇县人。
隋内史侍郎李元操曾孙,少有才志,20岁举进士。
秋天的红叶诗句唯美
秋天的红叶诗句唯美
以下是三条关于秋天的红叶诗句:
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 意思就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哎呀,你想想看,那秋天的枫叶得多美啊,竟然比春天娇艳的花朵还艳丽!例子:我那次去山里游玩,看到那漫山遍野的红叶,可不就想到了这句诗嘛,真的是太美啦,就好像一片燃烧的火焰山!
2.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说的是: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在长亭里饮下一瓢酒。
哇塞,这是多么有意境的画面啊!就好像一个人在秋天的长亭边,看着红叶飘落,喝着酒,感受着那份宁静和寂寥。
例子:有次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一个人走到公园的亭子里,看着周围的红叶萧萧而下,忽然就体会到了这句诗的感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呢。
3.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许浑《谢亭送别》
- 是说: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这多生动啊!仿佛看到了友人离别时的场景。
例子:记得那次和好朋友分别,看着他乘船远去,岸边的红叶和流水,可不就跟诗里描写的一样嘛,真的好舍不得他走
啊!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关于秋天红叶的诗句真的太唯美了,它们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红叶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让人对秋天充满了向往和喜爱。
唐朝文学家许浑的诗词阅读
唐朝文学家许浑的诗词阅读唐朝文学家许浑的篇一《途经秦始皇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
其古诗全文如下: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翻译】一层层树木奔天直上,秦始皇的坟墓虎踞龙盘似地雄峙高耸。
哪怕你气势高入浮云,到头来你在人们心中还是砰然一“崩”。
两个人的坟墓同样矗立在青山上,又同样被覆盖在秋草丛中。
过路的人们却只参拜汉文帝陵墓,就象对着他一样作揖打躬。
《学仙》作者为当代文学家许浑。
其古诗全文如下:心期仙诀意无穷,采画云车起寿宫。
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姑苏怀古》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许浑。
其古诗全文如下:宫馆余基辍桌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
其古诗全文如下: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翻译】当年一起在吴地一起聊天谈心的日子很是让人怀念,那是枫叶飘飘,芦花瑟瑟,我们共同乘着一叶扁舟。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还是要分开,像浮云一样飘荡,同时还经历着无法预料的宦海沉浮,只有水的命运是不变的,还在静静地向东流淌。
喝完一杯酒,青山苍苍,已是日暮黄昏,再看看你们从千里之外寄来的书信,想起现在木叶将落,又是深秋。
为什么我经常想你们还是不能够见到呢,能做的只有遥望,想象着你们所在的京师和洛阳应该就在这茫茫长江的尽头吧!《再游姑苏玉芝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
其古诗全文如下: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唐朝文学家许浑的诗词篇二《咸阳城东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关于送别古诗
关于送别古诗大家平时会关注关于送别古诗吗?关于关于送别古诗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送别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送别古诗(一)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出自唐代牛希济的《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关于送别古诗(二)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出自宋代周紫芝的《踏莎行;情似游丝》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关于送别古诗(三)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出自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关于送别古诗(四)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张舍人之江东》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关于送别古诗(五)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出自唐代李白的《下途归石门旧居》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这是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送别时的难舍难离,离别后怅惘空寂。
(2分)“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忙而无奈的难舍难离之情,二句描写的大好秋光反倒添愁增恨,而“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通过凄黯迷茫的景物来抒写诗人当时的心境,让这种伤感寂寞的情绪达到高潮。
(分析2分。
)(言之成理即可)(2)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方面有突出的特色,请景情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一:诗的第二句,用的是反衬手法,是以乐景衬哀情。
(2分)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2分)答案二:第四句,用的是衬托手法,以哀景衬托哀情,描写的景物凄黯迷茫。
(2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越发让诗人感到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郁郁寡欢。
(2分)答案三:第四句借景寓情,以景结情。
(1分)“满天风雨下西楼”描写的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让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怅惘凄迷的感伤情怀。
这样,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3分)也可答情景交融,但必须结合诗句来分析,若只空泛答概念,得分不超过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出自唐代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全文赏析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着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
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
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
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
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