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读后感(共10篇)完整版

合集下载

浮士德个人心得体会(优秀8篇)

浮士德个人心得体会(优秀8篇)

浮士德个人心得体会(优秀8篇)浮士德个人心得体会篇1《浮士德》,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

整篇*充满着杯具色彩。

以浮士德的思想为线索,围绕浮士德引发了一件又一件的杯具。

这篇诗剧中,魔鬼魔菲斯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浮士德确实为核心,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如魔菲斯特。

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魔鬼魔菲斯特认为人类是无法满足的。

他们最终必会堕落于他们的贪婪。

而上帝却认为尽管人类在追求的途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得到真理。

于是魔鬼与上帝打赌,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与魔鬼魔菲斯特签约,把自我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则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我满足了,那么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

于是魔鬼用自我的魔法,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感情的欢乐与辛酸,在治理国家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奇功,又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在对完美未来的憧憬中时,他不由地说,自我已经得到满足。

就这样,魔鬼收走了他的灵魂,可就在这时,天使赶来,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

这就是大体的情节。

魔菲斯特,书中的魔鬼,我心中的偶像。

浮士德虽然为*主人公,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但是性格上的特点却不如魔菲斯特如此的鲜明。

因为是魔鬼。

所以他有着一切人所有的坏品质。

我认为,他是人,亦是魔鬼,他将人们内心的邪恶表此刻了脸上。

而人们只是将其掩藏在心中罢了。

浮士德个人心得体会篇2开始看了《浮士德》。

认认真真推敲每一句话的意思,看了两个钟头,才把书的序言、献诗、舞台序幕和天上序曲给看完。

这书是难懂的,曾经看过一遍,是大二的时候,喜欢打手电熬夜看书,每天也就能安静地看个2、3个小时吧,所以效率不高。

记得老早的时候,看名著只为了情节,直到现在依然有这种观念,大凡故事不够吸引人的,蕴涵的道理再深刻我也不会有兴趣去读。

所以吧,说到底我不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这个《浮士德》其实满神奇的,首先它的写作方式是舞台剧本的形式。

其次,故事非常具有想象力,完全天马行空。

浮士德阅读心得(精选8篇)

浮士德阅读心得(精选8篇)

浮士德阅读心得(精选8篇)浮士德阅读心得篇1《浮士德》是我看的晦涩难懂的几部书之一。

经过读了三遍原文,查阅了一些解析,我才看明白了一些。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

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

主人公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

在这些经历中,我看到了一个为不满现实而不断探索人生真理、不断追求的人,他的形象是18世纪德国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探索则象征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300年间欧洲资产阶级精神发展的历史。

主人公浮士德被塑造成有血有肉,善良与邪恶的矛盾体。

他对学识十分热爱。

“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

”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

”他为了学,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向魔法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是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探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学的热爱已经不可自拔。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

”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

他还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所以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他的精神是向上的,对学的追求和热爱还有希望,都是我们学生应该学习的,我们要和他一样,善学、乐学、爱学。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

一个行动的人,上进的人,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

这就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2《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

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

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6篇)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6篇)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6篇)《浮士德》阅读篇一鬼靡菲斯特在一片对上帝的颂扬声中,公然指责人世间的混浊丑恶,反对对上帝的阿谀,并且跟上帝打赌人性的贪婪。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使浮士德喊出“这一切都美呀,请你留住”。

这是浮士德玩弄了阿甘玛丽,偷欢了海伦,协助国王作战,获得了海边的一块封地,准备实施围海造田赐福于民的宏伟计划时,瞎眼的他把靡菲斯特召人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误认为是他那宏伟计划开始实施时而发出的呼喊。

浮士德总是想拥有世间他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切:美色、财富、国土、郡民……他什么都想要。

他年纪虽然逐渐增大,但这贪婪之心毫不衰减。

当他发现围海造田这一最美的宏愿得以实现时,就禁不住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想把它留住。

“占有最美的事物,得遂自己心愿。

”我觉得这正是人性贪婪无厌的最大最有力的证据。

可惜,大家都把这部伟大作品的深刻思想给弄反了。

他们都认为,浮士德的所作所为正是人类不断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象征。

上帝认为人性是积极向上,永无止境的;魔鬼认为人是不会知足的。

其实,上帝与魔鬼这一对双胞胎,所说的话语看似不同,实际上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认为,上帝造人,目的是在操控人——想想伊甸园的故事就可以明白了。

我当然赞同魔鬼的意见:人的贪婪之心是世间不得安宁的根源,人是不会知足的。

然而,论者往往迷眼于浮士德的“请留住”这一句话,认为这是人性积极进取的体现。

实际上同样可以说,这正是人性“不知足”的最好体现。

试想,一个人到了晚年,在他已占有、享受过一切认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之后,突然又有一件他认为最美的却又稍纵即逝的事物降临时,他立即从心里发出“请你留住”的呼唤,不正是他贪婪无厌的最有力的证明吗?于是,浮士德死了。

于是,靡菲斯特赢了。

而正当魔鬼按照当初与上帝达成的协议,欲占有浮士德的灵魂(他想消灭人的贪婪本性吗?)时,上帝却派使者来抢走了浮士德的灵魂。

上帝又耍了一回赖!于是,人就永远无止境的贪婪进取。

浮士德读后感篇二什么能使人类心满意得?恋爱中的人说:“爱情!”当官的人说:“至高无上的权力!”百万富翁说:“用不完的财富!”艺术家说:“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不知您会选哪一种?浮士德享受过这些,但他没有心满意足,最终他围海造田,说出了:“真美啊,请停下来!”其实浮士德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虽然偶尔误入迷途,但他可以重入正道,最终他不为人们创造幸福了吗?我从这本书里体会到做人总是会受小人误导,误入迷途,正如魔非斯托误导浮士德,只要重新走入正道,就可以了。

浮士德阅读心得(优秀8篇)

浮士德阅读心得(优秀8篇)

浮士德阅读心得(优秀8篇)浮士德阅读心得篇1别林斯基曾说:“好书是最珍贵的珍宝。

”前几日,我有幸得到一本好书——《浮士德》。

《浮士德》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上帝与魔鬼打赌,由魔鬼自已去引诱一位高尚的人——浮士德,将他变成随落的人,看他是否会放弃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习。

浮士德被子恢复了青春,遨游人间和神界,他先后经历了许多是是非非,有了金钱、权利、荣誉等等的事物后,仍不满足。

最后,他围海造田,为人民做贡献这一伟大事迹感动了天地。

他为人们的幸福着想,因而使上帝赢得了赌局。

我合上书,思绪万千。

我想:浮士德虽然有权有势有金钱,但他十分伟大,视权势如粪土。

只有为人类做贡献,为人民谋利,谋幸福,才让浮士德感到踏实、满足,真不愧是一代圣人!这样的人让我又想到了加一好人——中国的雷锋!雷锋一生都献身于人民。

人民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记得有一次,雷锋在火车站发现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妇女,她要去吉林,火车票与钱全丢了,这下她可为难了,站在街头哭泣。

雷锋就用自已的津贴给娘儿俩买了去吉林的火车票,不留姓名,不求回报,与她们告别了。

这个雷锋就像是*的主人公浮士德!我觉得《浮士德》一文就是教我们去做一个有用的人,能为大从服务的人,只有那样,人生才不会虚度,人活得才有意思,才有价值勤,才更精彩!回过头来说,《浮士德》是歌德这大文豪的一部诗剧。

它是世界文学宝库里一朵奇葩!它引导人走上正确的道路——为人民服务,为人类做贡献!我相信,《浮士德》这千古不朽的诗剧将永远受人欢迎!浮士德阅读心得篇2《浮士德》讲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古老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换取青春和爱情。

歌德借这个题材演绎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

《浮士德》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的知识;形式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

《浮士德》的读后感8篇

《浮士德》的读后感8篇

《浮士德》的读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年终总结、实习报告、述职报告、事迹材料、活动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year-end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job reports, performance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浮士德》的读后感8篇在学习中,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中,大家一定经常会遇到写读后感的情况,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浮士德》的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浮士德的读书心得(20篇范例)

浮士德的读书心得(20篇范例)

浮士德的读书心得(20篇范例)浮士德的读书心得篇1一本好书,就如生命中一朵永不调谢的奇葩,而书中深刻的道理更令我们回味无穷。

《浮士德》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书,书中蕴涵的道理令我永远自强不息。

《浮士德》是德国大文毫歌德的着名小说,《浮士德》现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浮士德》的主要内容是魔鬼靡非斯托和上帝打赌,由靡非斯托去诱引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所追求的,弃善从恶,成为靡非斯托的俘虏。

靡非斯托到人间,对知识感到厌倦和永远不安于现状的老博士打赌,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用鲜血作抵押,一旦一天浮士德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经历了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都没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替大众着想谋福利的事业中,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那句话,然后倒地而死,然而他的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认为浮士德是个有野心,好高骛远的人,他也是个偶尔会走上歧途,但最终会走上正途的人,在靡非斯托诱引他走上歧途时,他做了欺骗他人,趋炎附势的坏事,但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

就是说,当他没为人民着想时,他的灵魂极其难受,如同煎熬。

而在围海造田这一事情中,浮士德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所以才会心满意足的倒地而死。

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浮士德也有缺点,而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为别人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

而浮士德就做到了。

浮士德的缺点是:永远不安于现状,优点是自强不息、敢作敢为、为他人服务。

我们来学习浮士德的优点吧,做一个自强不息,为大众着想谋福利吧。

浮士德的读书心得篇2《浮士德》讲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古老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换取青春和爱情。

歌德借这个题材演绎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

《浮士德》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的知识;形式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7篇)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7篇)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7篇)浮士德的读后感篇一诗剧《浮士德》以欧洲三千年的历史为背景,记录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并根据十九世纪初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人类未来做出了展望。

全诗以浮士德精神的发展为线索,主人公先后经历了五种追求。

而伴随其始终的便是那种“追求真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的“浮士德精神”。

(一)深化的原点精神《浮士德》是以“献词”、“舞台的前戏”、“天上的序曲”作为它的序幕,然后由“悲剧?第一部”、“悲剧?第二部”组成。

可以说这个宏伟的诗剧,是以个人与社会、宇宙的关系的“生”为主线,网罗了“生”的各式各样的场面。

歌德在完成这部巨著后曾说:“我这一生的今后岁月可以看作一种无偿的赠品,我是否还工作或做什么工作,事实上都无关宏旨了”因此,从其中一种意义说,《浮士德》是将歌德的青春时代的坐标轴以一生心血不断加以深化的、歌德的激荡生涯的象征。

歌德花费了五十六年完成了巨著《浮士德》,他那持久的创作热情,异乎常人的创作激情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这便是一种宝贵的出发点,原点精神。

法国的文学家瓦莱里在《歌德颂》中说:“在歌德身上,最惹我注意的是,他那异乎寻常的长寿”。

这里的长寿不仅仅指歌德的高龄,更是知这种一以贯之的原点精神。

它使伟大艺术家超越了时间的沧桑,空间的寂渺,以追求艺术的最高峰为目标。

一八二三年九月十八日歌德在与艾克曼的谈话中说道:“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世界是那样丰富多彩?我的诗全部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社会,从现实社会中得到坚实的基础。

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

”歌德用他的一生孜孜以求这种坚实的基础,只有拥有异乎寻常的创作寿命与持久力,只有不断坚持深化“生命的原点”,足以决定他的人生的、各自牢固的出发点和光源,才能在现实中去发现艺术的精髓,带他奔向伟大的高度,完成生命的蜕变。

(二)理性主题《浮士德》所揭示的理性主题更多的表现在对人性的一种关怀。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7篇)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7篇)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7篇)浮士德的读后感篇一诗剧《浮士德》以欧洲三千年的历史为背景,记录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并根据十九世纪初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人类未来做出了展望。

全诗以浮士德精神的发展为线索,主人公先后经历了五种追求。

而伴随其始终的便是那种“追求真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的“浮士德精神”。

(一)深化的原点精神《浮士德》是以“献词”、“舞台的前戏”、“天上的序曲”作为它的序幕,然后由“悲剧?第一部”、“悲剧?第二部”组成。

可以说这个宏伟的诗剧,是以个人与社会、宇宙的关系的“生”为主线,网罗了“生”的各式各样的场面。

歌德在完成这部巨著后曾说:“我这一生的今后岁月可以看作一种无偿的赠品,我是否还工作或做什么工作,事实上都无关宏旨了”因此,从其中一种意义说,《浮士德》是将歌德的青春时代的坐标轴以一生心血不断加以深化的、歌德的激荡生涯的象征。

歌德花费了五十六年完成了巨著《浮士德》,他那持久的创作热情,异乎常人的创作激情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这便是一种宝贵的出发点,原点精神。

法国的文学家瓦莱里在《歌德颂》中说:“在歌德身上,最惹我注意的是,他那异乎寻常的长寿”。

这里的长寿不仅仅指歌德的高龄,更是知这种一以贯之的原点精神。

它使伟大艺术家超越了时间的沧桑,空间的寂渺,以追求艺术的最高峰为目标。

一八二三年九月十八日歌德在与艾克曼的谈话中说道:“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世界是那样丰富多彩?我的诗全部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社会,从现实社会中得到坚实的基础。

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

”歌德用他的一生孜孜以求这种坚实的基础,只有拥有异乎寻常的创作寿命与持久力,只有不断坚持深化“生命的原点”,足以决定他的人生的、各自牢固的出发点和光源,才能在现实中去发现艺术的精髓,带他奔向伟大的高度,完成生命的蜕变。

(二)理性主题《浮士德》所揭示的理性主题更多的表现在对人性的一种关怀。

有关浮士德读后感优秀(精选20篇)

有关浮士德读后感优秀(精选20篇)

有关浮士德读后感优秀(精选20篇)有关浮士德优秀篇1这些年,我自己越来越觉得,要读书就必须读一流的,翻阅十本平庸的书,不如用心读一本经典。

正巧,在图书馆看到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浮士德》,一翻,文笔还可以,那就先易后难吧。

于是,在熟悉了基本内容后,再细细的拜读原著,效果不错。

谈几点自己肤浅的体会:一个引人入胜的角色——魔鬼靡非斯特本书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主要塑造了两个代表性的人物,一个是代表善的正面形象的浮士德,一个是代表恶的反面形象的魔鬼靡非斯特。

浮士德是生活在中世纪的一个饱读诗书的博士,长年枯燥的书斋生活,使得他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但他的骨子里依然透着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魔鬼与上帝打赌:上帝认为,虽然人类会不断的犯错,但他们是积极进取、永远向上的。

而魔鬼则相信,施展他的魔力,用、权势、财富、名誉……能引诱人类走上怠惰、堕落的道路。

于是,魔鬼与浮士德签约:浮士德活着时,魔鬼永远是他的仆人——满足浮士德的一切需求;但只要浮士德在表示满足的一瞬间,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永远做魔鬼的仆人。

于是,人、恶魔、天使、幽灵、普通民众……在人间、天国与地狱间,演绎了一场跌宕起伏,诱惑与反诱惑的如梦似幻般的悲喜剧。

恶魔靡非斯特能说会道,还能声情并茂的唱歌。

他语言诙谐、生动,满嘴尽是鲜活的俚语、俗话,油腔滑调的俏皮话迭出,冷嘲热讽,嬉笑怒骂,极尽能事。

他机智、聪明,善于应变,也许用狡猾一词来形容更为贴切——毕竟他是恶魔呀。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在底层老百姓生活的酒店里演唱的那首《跳蚤之歌》,他将深得皇帝宠爱的贪官污吏比作跳蚤,揭露了他们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以至于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丑恶嘴脸;对德国封建专制的朝廷进行了尖锐、粗野的讽刺。

魔鬼常常正话反说,真亦假来假亦真,不禁令人捧腹。

通过神气活现的魔鬼,《浮士德》对大学课程的僵化、学者的迂腐、教会的黑暗与教士的虚伪贪婪、官员们无官不贪、皇帝的昏庸无能、封建专制的荒.唐腐败……进行了无情的讥讽与批判。

浮士德读后感15篇

浮士德读后感15篇

浮士德读后感15篇浮士德读后感1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浮士德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浮士德读后感1一本好书,就如生命中一朵永不调谢的奇葩,而书中深刻的道理更令我们回味无穷。

《浮士德》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书,书中蕴涵的道理令我永远自强不息。

《浮士德》是德国大文毫歌德的著名小说,《浮士德》现已构成文学领域里的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浮士德》的主要资料是魔鬼靡非斯托和上帝打赌,由靡非斯托去诱引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我所追求的,弃善从恶,成为靡非斯托的俘虏。

靡非斯托到人间,对知识感到厌倦和永远不安于现状的老博士打赌,说他能够让浮士德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用鲜血作抵押,一旦一天浮士德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帮忙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经历了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都没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终,在围海造田这一替大众着想谋福利的事业中,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那句话,然后倒地而死,然而他的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认为浮士德是个有野心,好高骛远的人,他也是个偶尔会走上歧途,但最终会走上正途的人,在靡非斯托诱引他走上歧途时,他做了欺骗他人,趋炎附势的坏事,可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

就是说,当他没为人民着想时,他的灵魂极其难受,如同煎熬。

而在围海造田这一事情中,浮士德找到了自我心灵的归宿,所以才会心满意足的倒地而死。

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浮士德也有缺点,而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为别人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

而浮士德就做到了。

浮士德的缺点是:永远不安于现状,优点是自强不息、敢作敢为、为他人服务。

我们来学习浮士德的优点吧,做一个自强不息,为大众着想谋福利吧。

浮士德读后感2“其实这个城市也是空荡荡的,你孤独地站立在石头森林里。

浮士德读书感悟(六篇)

浮士德读书感悟(六篇)

浮士德读书感悟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

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

在传说中,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术士。

歌德借用这一题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个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

作品写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小世界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

但是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

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

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天争取上进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见到了圣母。

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诱浮士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士德的前进与成长。

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

正是他帮助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士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

歌德的创作过程长达六十年。

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构思此诗,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告完成。

可以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追求,对文学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

也正是这种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探索新问题。

而《浮士德》正是这种追求所带来结果的最好验证,可以说,是这种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几百年来的经久不衰。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有关浮士德读后感下面的“浮士德读后感”也许也许是你在寻找的内容,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每读一本好书,就是跟充满智慧的人说话,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会被作者的才华所震撼。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浮士德读后感篇1一本好书,就如生命中一朵永不调谢的奇葩,而书中深刻的道理更令我们回味无穷。

《浮士德》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书,书中蕴涵的道理令我永远自强不息。

《浮士德》是德国大文毫歌德的着名小说,《浮士德》现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浮士德》的主要内容是魔鬼靡非斯托和上帝打赌,由靡非斯托去诱引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所追求的,弃善从恶,成为靡非斯托的俘虏。

靡非斯托到人间,对知识感到厌倦和永远不安于现状的老博士打赌,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用鲜血作抵押,一旦一天浮士德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经历了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都没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替大众着想谋福利的事业中,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那句话,然后倒地而死,然而他的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认为浮士德是个有野心,好高骛远的人,他也是个偶尔会走上歧途,但最终会走上正途的人,在靡非斯托诱引他走上歧途时,他做了欺骗他人,趋炎附势的坏事,但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

就是说,当他没为人民着想时,他的灵魂极其难受,如同煎熬。

而在围海造田这一事情中,浮士德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所以才会心满意足的倒地而死。

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浮士德也有缺点,而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为别人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

而浮士德就做到了。

浮士德的缺点是:永远不安于现状,优点是自强不息、敢作敢为、为他人服务。

我们来学习浮士德的优点吧,做一个自强不息,为大众着想谋福利吧。

浮士德课外阅读心得(精选28篇)

浮士德课外阅读心得(精选28篇)

浮士德课外阅读心得(精选28篇)浮士德课外阅读心得篇1诗体杯具《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品,该小说的创作延续了60年之久,凝结了歌德一生的思想结晶和艺术探索的智慧,为德国和世界文学立起了一座丰碑。

它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

《浮士德》凭借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及其鲜明的艺术特征谱写了一部灵魂发展史和一部时代精神发展史。

《浮士德》是现代哲学的诗,又是诗的现代哲学。

它艺术地表达出来的新世界观、人生观,是歌德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其中的“浮士德精神”更是给人巨大的启示与力量。

(一)苦难人活在这个世上,会遇到数不尽的苦难。

刀刀说:“在某一天欢乐,在某一天忧伤。

”张爱玲说:“人生那么短,苦难那么长。

”可见,世上没有人能够脱离苦难困难而存在。

各家有各家的愁,各家有各家的难题。

读了《浮士德》,深感一部伟大的作品自有其伟大之处。

该作品不但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并且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于今日“浮士德精神”仍能给我们很多的人生启示,是跨时空的人类财富。

作品中,魔鬼靡菲斯特与上帝一齐,将浮士德作为赌赛的对象,魔鬼认为人类必定堕落,代表着“恶”,与上帝的“善”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

上帝则认为人类是不断向上发展的。

作为“恶”的代表,魔鬼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中我们谁也不愿有他存在,但他又客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世上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他与上帝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在肯定与否定、至善与至恶的矛盾运动中,又推动着浮士德一生不断前进。

靡菲斯特则嘲笑一切,否定人生价值,而浮士德执着地追求真理,肯定实践的意义。

他们二人之间的主角关系,正好辩证地解释了恶的力量在我们生活中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苦难既然存在,自然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人生而为人,都渴望自我愿望都能实现,自我的人生平安欢乐一些。

可是光想是不够的,要付诸行动,而在这条路上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阻碍。

唐三藏想取得真经,就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浮士德阅读收获(精选13篇)

浮士德阅读收获(精选13篇)

浮士德阅读收获(精选13篇)浮士德阅读收获篇1《浮士德》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一部诗剧,后来被改写成小说。

它是世界文学库里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闪射着美丽迷人的光彩。

它曾是马克思“最喜爱的”一部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得滚瓜烂熟。

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浮士德》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异人”,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

他的一生痛苦曲折,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大体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托发生争论,魔鬼认为世人的代表――浮士德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

而上帝认为浮士德在追求时偶尔误入弯道,但最终会走上正途。

他们打赌;由靡非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魔鬼靡非斯托下到人间,与已对追求感到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要用鲜血做抵押,一旦有一天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

他在魔鬼的帮助下,喝了巫婆神奇的魔汤,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先后经历了美好的爱情,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的追求,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

结果都不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心满意足地倒地而死。

然而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被靡非斯托抓进地狱,而是天使们奋力从魔鬼手中救出浮士德,护送着送上了天堂,因为他最终投身于替大众谋幸福这一崇高的事业。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把它改写成小说其实是一种冒险,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它。

书中运用了许多象征、隐喻手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浮士德》,笔者于是斗胆冒险试一试。

在改写过程中,笔者尽量扣紧诗剧原有的情节和文字,以免破坏它原有的内涵和美,只在可以想象的地方稍做渲染。

大学生《浮士德》读后感范文

大学生《浮士德》读后感范文

大学生《浮士德》读后感范文大学生《浮士德》读后感【一】《浮士德》是一部意义深远的著作,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

”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

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

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

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

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

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

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且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使自己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作品中还有些东西,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与思考。

比如说,文章中学生说,我要欣喜地投入学问,要怎样才能和学问相亲,先生?靡菲斯特说,远的不必去过问,先看你如何选择课程?学生:我期望做一个饱学诗书,既想学地理,也想学天文,一面研究人文,一面研究自然。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学东西做事情,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

不要把一切想得过于美好与浪漫,应该客观评价自己,正视自己。

在学好学生阶段要求学习的科学知识外,其他的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学习,不能好高骛远,否则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遇到难题与疑惑时,我们就要学浮士德一样,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虚心向智者学习,这才是理性的学习方式,也才会拥有充实快乐的人生。

经过一番磨难,一番生活的历练,不管成功与否,天堂幸福之门就会向你开启。

《浮士德》的结尾是光明的。

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请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获得了满足,也准备享受这满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灵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灵魂带到了天堂,因为“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终能救”,正可谓天道酬勤,上帝嘉许之。

浮士德读后感(通用10篇)

浮士德读后感(通用10篇)

浮士德〔通用10篇〕浮士德〔通用10篇〕浮士德篇1《浮士德》,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整篇文章充满着悲剧色彩。

以浮士德的思想为线索,围绕浮士德引发了一件又一件的悲剧。

这篇诗剧中,魔鬼魔菲斯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入。

浮士德确实为核心,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如魔菲斯特。

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魔鬼魔菲斯特认为人类是无法满足的。

他们最终必会堕落于他们的贪心。

而上帝却认为尽管人类在追求的途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可以得到真理.于是魔鬼与上帝打赌,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与魔鬼魔菲斯特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那么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假如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满足了,那么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于是魔鬼用自己的魔法,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爱情的欢乐与辛酸,在治理国家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奇功,又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在对美妙将来的憧憬中时,他不由地说,自己已经得到满足.就这样,魔鬼收走了他的灵魂,可就在这时,天使赶来,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这就是大体的情节。

魔菲斯特,书中的魔鬼,我心中的偶像。

浮士德虽然为本文主人公,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但是性格上的特点却不如魔菲斯特如此的鲜明。

因为是魔鬼。

所以他有着一切人所有的坏品质。

我认为,他是人,亦是魔鬼,他将人们内心的邪恶表如今了脸上。

而人们只是将其掩藏在心中罢了。

魔菲斯特亦是人的代表,只有他,也只能是他才可以真正的表达一个人的本质。

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他的言行举止,处处符合他——一个魔鬼应有的损人利己行为。

他喜欢突然邪邪地笑,扬起嘴角,造出一个“魔菲斯特式的笑容”这个专有名词;他喜欢一本正经地整人,不留一丝痕迹;他能见死不救,无论你是官大或权重;他能杀人不眨眼,居高临下的瞥你一眼,让你尊严尽丧。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是魔菲斯特,是魔鬼。

可即使他是个魔鬼,又能说明什么呢?他邪恶?他坏?他可以在夜深人静时,静静地考虑别人的事,他能为了自己一族,在上帝面前不卑不亢,他能轻蔑地对人类说:“造孽的不是人类自己吗?”他能在别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跑出来逗他开心。

浮士德读后感(精选27篇)

浮士德读后感(精选27篇)

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它被誉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这是一部诗剧,分为两部分,共12000行。

浮士德最初是16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浮士德读后感(精选2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浮士德读后感1最近在读歌德的名著《浮士德》,据说是许多名人大家都推荐阅读的名作。

慕其大名之余,我开始翻抄这部作品。

已有一个月之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

但心下已对这部名著折服不已。

这里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也是从这本书里得到的一点点收获。

我翻抄的是董问樵先生的译本,以后有机会再参阅郭沫若先生和其他大师的译本。

序幕这一章节,歌德先生便给我们抛下来一个非常矛盾的话题,简而言之,就是艺术创作应当为了生存而迎合大众低俗的审美,还是应当追求不朽的传世经典而忽视生存的现实困境?在文中,剧作家很明显有更高的艺术追求,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艺术创作仅仅停留在三俗的层面,经不起历史的考验;而经理和小丑,为了经济利益,完全不考虑艺术价值的问题,经理要求剧作家大胆“愚弄”大众,管他什么庸俗、高雅,只要能挣到钱,怎么挣得多怎么来!小丑也规劝剧作家,何苦跟钱过不去呢?只要动动笔杆子,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何必较真呢?剧作家却有自己的思想,他不愿意为了钱来屈尊侮辱自己的艺术创作,他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手里的笔,对得起观众们,于是,作家和经理、小丑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剧作家和经理、小丑的影子仍然鲜活在现代舞台上。

比如我们某些评分很低的电影仍然拿到了非常高的票房,而用心去创作的电影作品却不被大众理解,而在票房的竞争中铩羽而归黯然离场,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

作为影视作品,越高的票房当然意味着被大家所认可,可是这个标准是大众的口碑所能决定的吗?这个标准可以被一些昧着良心的影评人所评判吗?这个标准可以被另一些自以为是、利欲熏心、左右舆论的专业人士拐带吗?我想,时间才是一位真正的、不会说谎的评论家。

浮士德读后感【最新】

浮士德读后感【最新】

Be kind to yourself, don't be swayed by others, don't sway others, confident and graceful.(页眉可删)2021年浮士德读后感2021年浮士德读后感1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什么?——题记《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诗剧。

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

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仛打赌。

由靡非斯仛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的高尚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仙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宫廷中权势财富,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高龄而又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想当时歌德所在的社会也是这样的吧,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积极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封建,腐朽与罪恶,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这个小小的社会里感受到。

人们都说地狱是最肮脏的,歌德却说人类的社会比地狱还要肮脏,腐朽。

完全可以说人间就是一个炼狱,一个充满罪恶的地域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

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

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婪的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9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浮士德》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浮士德》读后感1我刚读完《浮士德》这本书,听到这个书名,你也许很惊讶吧?因为这是一本西方版的书,好多同学都说看不懂。

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只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眼光来看这本书的内容,分辨故事中的真善美、假恶丑。

我喜欢故事中的魔鬼——“梅菲斯特”。

你们一定会觉得我的思想有问题,但是我爱书中的魔鬼是有原因的。

梅菲斯特虽然是个恶魔,但是却有为成就大恶而行善的力量。

正如他在自述中说:“我是永远的精灵!”他总是想作恶,却总是产生行善事的那种力量。

梅菲斯特不是一个普通的恶魔,因为他是考官,是神通广大的打手,是学识渊博的恶灵,是一个促进者。

他喜欢突然邪邪的一笑,露出一个极有个性的笑容。

他喜欢一个人,就用心去爱;他恨一个人,就一本正经的告诉他——我恨你!我就喜欢他这种直白、真诚的个性。

他让我联想到人类的“魔鬼”,那些人心里是黑的,表面上却笑嘻嘻的,一副纯洁的样子;还有的人表面上称兄道弟,暗地里却各自打着算盘;也有的娶了媳妇竟把含辛茹苦的母亲赶出家门。

这些人与梅菲斯特相比才是真正的魔鬼呢!也许,人人心中都会有邪恶的一面,但是人和魔鬼不同的是:魔鬼把邪恶挂在脸上,于是他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丑陋的、邪恶的;那么,如果把邪恶藏在心里,就是纯洁、善良的吗?这不是连魔鬼都不如吗?正邪只在一念之间,这是《浮士德》教我的,也是梅菲斯特告诉我的。

正视心中的邪念,找回与生俱来的善良吧!《浮士德》读后感2第一部1773年开始写,1808年出版;第二部1832年临死前才完成,死后才出版。

中间跨越六十年,花费其毕生心血。

《浮士德》是我迄今为止看的最为晦涩难懂的一本书,花了我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还是仅读了个大概。

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是伟大诗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士德读后感》【篇1: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其实这个城市也是空荡荡的,你孤独地站立在石头森林里。

所有的人都带着白色面具,你看不到面具背后狰狞的脸。

围绕在你的周围,只有令你毛骨悚然的笑声。

《浮士德》中恶魔靡菲对上帝说:这个世界就是苦海,永远不会改改变这个一段说明了《浮士德》这本书的主要资料,主要反映社会的黑暗。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社会的黑暗的一面,书中男主角池海翔因读高中时得了奇怪的病,同学们不但没有帮忙他而是看是嫌弃欺负羞辱他,因而从此放下了自我最爱的画画。

但在好友滕汐告诉了他一个关于立志的故事,从此他开始奋斗最后成为光彩要人的画家。

这也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都要勇敢的去应对,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彻彻底底的证明了。

或许这个世界一向都是不公平的。

有的人靠后台和关系上位,有的人却幸幸苦制作专辑却无人过问。

有的人出生家才万贯,有的人天生自卑,连自我都瞧不起。

有的人付出比别人付出多十倍的努力,却得不到十分之一的回报。

那么我们因该要奋斗起来还是要自卑的活下去呢!如果奋斗起来能够让那些豪不努力的去羡慕去吧!但是自卑的活下去,那些人将永远的把你踩在脚下!这个就就是社会的残酷,在学校中就常常有这样的例子,在毕业考试中那些比你分数高的人就把你比下去了,那么她就能够比你上好的高中。

你就被她永远的踩在脚下。

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努力,把那些在我们之上的人踩在我们的脚下。

世界绝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改变,但是你却因世界而改变。

【篇2: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什么。

一、地狱人类只有透过种种磨练和考验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

浮士德的社会就是歌德的社会。

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用心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歌德的社会封建专制摧残人性,作品中,浮士德枯守这个牢笼,??塞满大堆书本,被蠹虫咬、被灰尘笼罩。

与世隔绝的钻研却不能发现知识对改造生活的用处;少女玛加蕾特饱受等级观念毒害,对浮士德尊称之为小姐(贵族女士才能拥有的称号)而惊奇;一群青年甚至学生在酒吧里唱着粗俗的歌;教会对未婚生子的女性极度不公的惩罚。

而人间地狱的另一部分则是人性的欲望与罪恶。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

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

浮士德因为爱欲而酿成感情杯具;对腐朽王朝、虚幻世界的执着终究化为泡影。

达尔丢夫敢于在神明面前犯罪最终下场不善。

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最终难逃惩罚??这些小说人物都取材于现实,具有典型性和客观性,而作者对其加工处理不仅仅是增添小说的可读性也是对世人敲响警钟!再次让已惴惴不安的恶行者心惊。

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因为嫉妒而道人是非的长舌妇会因心胸狭窄失去朋友孤独一生??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

善恶在一念之间,存善念则化为天堂善神,存恶念则化为地狱恶鬼。

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但丁也讽刺作恶者形状多么狰狞,姿态多么凶恶。

而那些迫切期望灵魂救赎的作家、艺术家则总能把人类最深处的劣根性表此刻作品中。

二、炼狱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

天堂象征救赎这是基督教永恒的主题。

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

神啊,救救我吧。

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浮士德的爱、政治理想以及艺术理想破灭后开始反思,决心脚踏实地的建立一个理想的自由国度。

而歌德也透过世俗人(《浮》中歌德的自比)与虔诚的信徒(《浮》中指伪善者)、教条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实在论者(均为浮中人物)等对人生观的探讨,思想进一步深化。

电影《美梦成真》炼狱部分也多描述主角对过去的反思。

我想现实生活中的闭门思过、在祖先牌位前悔过也多少点炼狱情结吧,而西方心理学中的内心自省也缘于此。

三、天堂在宗教世界,能令人佩服的唯有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

两位菩萨皆因渡救世人而放下成佛。

地狱万恶,地藏王以一颗慈悲心与恶鬼同下十八层地狱,永受轮回之苦,更许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

神圣的天穹在众神的光辉中响起天籁,天使清唱万福玛丽亚;等待新生,用最虔诚的笑意祝福这伟大的新生。

浮士德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造福百姓,造就了和平王国。

真诚的忏悔与巨大的收获让浮士德没有遗憾,最后荣升天堂。

歌德也穷尽一生将他的思想完善,表达在作品中,寄予了他期望国家统一、反抗封建社会与教会的理想,激励后世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歌德对国家对人性的关怀的确影响我们,他用六十年的光阴证明人经过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智者。

至于地狱、天堂等是人生的一个个思想过程,是信仰。

而信仰的缺失、后现代主义的无所谓观念让我们迷失。

庆幸的是还有许多《浮士德》似的作品,还有许多歌德似的人物激励我们自信自强。

【篇3: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是一部好处深远的著作,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

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

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

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就应学的。

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期望。

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做一个用心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

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

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务必选取,而且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使自我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作品中还有些东西,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与思考。

比如说,文章中学生说,我要欣喜地投入学问,要怎样才能和学问相亲,先生?靡菲斯特说,远的不必去过问,先看你如何选取课程?学生:我期望做一个饱学诗书,既想学地理,也想学天文,一面研究人文,一面研究自然。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学东西做事情,时光与精力是有限的。

不要把一切想得过于完美与浪漫,就应客观评价自我,正视自我。

在学好学生阶段要求学习的科学知识外,其他的就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有选取性地学习,不能好高骛远,否则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遇到难题与疑惑时,我们就要学浮士德一样,用心进取,自强不息,虚心向智者学习,这才是理性的学习方式,也才会拥有充实快乐的人生。

经过一番磨难,一番生活的历练,不管成功与否,天堂幸福之门就会向你开启。

《浮士德》的结尾是光明的。

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请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获得了满足,也准备享受这满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灵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灵魂带到了天堂,因为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终能救,正可谓天道酬勤,上帝嘉许之。

当我们认识到自我的罪恶时,其实我们已经变成了天使。

【篇4: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在年轻时,歌德说他的作品包含着他生活中的全部欢乐和痛苦,而且完全像靡非斯特一样他是在利用自我的艺术,把自我那恶魔般的本性,自我的那颗灵魂转述给周围世界。

抱怨人类的命运,我已经厌倦于这么做了,我只是在实实在在地描绘人,好让人们从他身上看到自我。

如果他们看到以后感到不安,那么怎样办,那就让他们去更加不安好了。

生命的整和。

浮士德老博士在书斋晚年中,只感到迷茫和空虚,那些脱离现实的知识,又只使他获得了一副博学的头脑,却没有使他获得生存的力量,这是生命中的老年。

靡非斯特为了获得与天帝打赌的胜利,步步引诱浮士德,将年老的浮士德变得年轻,让他经历了两次感情、宫廷、美的幻梦,征服自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是生命中的年轻时代。

瓦格纳创造的精神世界是完整且智慧还强于常人,只是没有得到实体的小人,就应算是生命之初。

这三部分的整和,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其中的特质资料不尽相同,下方谈谈自我的浅见:作品以一个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对自身的迷惘为启,而这种深省多是人至重重暮年时所发。

深思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生命的无奈。

所以,这种自然贴近生活,关于你我的问题让读者也将自我的生命融入,一齐来思考,共同来关注,发现问题,寻求启发。

人的一生涵盖了许多,回过头来想想却又寥寥。

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达成协调一致,就应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而理想的我越飞越高,让另一个我不停地追赶,永远不满足,似乎也永远不会到达理想中的我。

人们正是这种不断的执着的追求中认识自我。

生命在哲学好处上的长短就应是由这种追求所带来的价值决定。

生命的好处在于实现理想,证实价值。

老浮在听到人们拥颂他后,期望以后自我的潜力拯救病苦中的人们,他说:这天即将结束,明天还要开始,假如我有凌霄的翅膀,能去追随太阳,将眼前的景致永远留住,那有多好!但是,太阳不因我的美梦而隐退,肉体不因我的渴求而长出羽翼。

精神上的追求和现实中的真实,难求一致呀!得到完美的东西总想与人分享,看到悲痛的东西总想替人分担,多么高尚的情怀,但你的潜力有限,有时只能苦苦承受这些自我压在自我身上的不能让更多的人体味到的完美,让痛苦的人不再悲哀的重担。

人们苦苦受着精神的煎熬。

想行动,却举步维艰。

生命的力量告诉我们,仅凭头脑中的所思所想所不能创造一切的,只有行动,才有期望。

于是,人们不懈的努力。

很多东西,当我们意识到时,已经是时过境迁或者事过境迁,而老浮则算是幸运的一个。

魔鬼靡非斯特让老浮回到年轻时代。

在靡非斯特的诱-惑下,浮士德爱上了玛甘泪,在他们的完美憧憬中,浮还是失去了她,快乐与享乐不是长久的,人生的终极好处不在吃苦,也不在享乐,而是每一天都比昨日进步。

在这个好处上说,就要不断努力,才能找到至高无上的存在,在经历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痛楚之后,浮士德又重新焕发了精神,他认为活着就要不志追求,不懈努力,那种至高无上的存在才是自我的奋斗目标。

这种认识的宽泛性、概念化,不得不说是因为浮士德取得短暂欢乐大受靡非斯特的帮忙,没有自我太多的努力,故而这种认识是理想中的境界。

再往下看,浮以自我的力量为主导,经过很多环节找到的海伦。

与海伦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却被儿子搞得完全破碎,这一次的痛苦是一次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彻底失败,他对希腊古典美的追求也以杯具结束,留给他深深印象的恐怕更多的是自我的奋争过程,而那些所谓的美,快乐都离他而去。

这就是努力后的极短暂的所谓成功时刻。

在那里,我要感谢浮士德,让我不再为渴求成功所累,过程才是人生价值的关键,而成功只能被看作更高价值实现的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