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贤哉,回也!二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这种视富贵如浮云,居陋巷而不改其乐,视眼前功名利禄如粪土的人生态度,便是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超脱,从而也是对世俗人生的超脱。只有通过心志的修炼,才有可能达到这种超脱。这种心志的修炼必须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通过践仁、履仁的工夫,这种践仁、履仁便是一种人格情操和精神品质的培养过程。

(5)“仁”又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不轻易以“仁”许人,其门下弟子,“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但均“不知其仁也”(《公冶长》)。连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只能是“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甚至对自己也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对于孔子来说,“圣与仁”乃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去争取实现的人生目标,是人生命航程中的一座灯塔,是能够赋予人的生命以价值,从而烛照其通向生命辉煌的价值之源、理想之光。所以只有象“微子去,箕子为奴,比干谏而死”那样,创造了人生辉煌的人,才有资格享受仁人的盛誉。而类似管仲那样“不知礼”的人,因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枉矣!”那也是一种生命的辉煌,所以孔子仍称赞其“如其仁,如其仁”(《宪问》)。这里孔子以外在事功作为评价“圣与仁”的标准,这与“得道”、“成佛”者们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为依据是完全不同的。

二、孔子仁人君子教育的历史意义

(l)变世袭贵族为道德贵族。许悼云《西周史》指出:“周代铜器铭文中,凡册命之辞几乎一定包括继承祖先的职位一语,这表明周代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世官制’,即官僚之职位采取世袭制。大约西周在天下安定以后,王朝的政府就开始制度化,世袭制度给周人贵族以充分共享政权的机会。到西周中晚期,由于政府事务日繁,单由贵族中若干高级人员治理已经变得不可能,于是便在行政系统外派生出了幕僚组织,寮友人员的使用采取选任的办法,这为后来行政官吏的选任制开辟了道路”。“君子”可能最先就是指这些行政官吏,但孔子释“君子”却把传统中对君的“德”之要求下移至君子,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学而》);“君子贞而不谅”(《泰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等。正如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先生所发现的那样:孔子是想通过他的“仁人君子”教育而造就一种新的“贵族官僚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不是由出身好、有财富的贵族,而是由有德行、有能力的新贵族去从事管理”

(1)。孔子以德行释君子,就是要通过道德精英的培养,来实现其由旧的氏族贵族的官僚制度向新的、以道德精英为主体的官僚体制的转变,从而实现其“天下归仁”的社会政治理想。

(2)变血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仕。世袭贵族的官僚制度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是血而优则仕。社会以血统的贵贱,作为是否授予政治权力的最根本条件。这样虽然公共权力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分配是不公正的,但是从可操作意义上看,它是最简单易行的,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公共权力争夺的可能性。但是转变成“道德贵族制”后,人们道德修养的优劣变成为能否授予公共权力的最根本条件,这样在文化上建立起道德评价机制就变得十分必要。道德贵族制使得公共权力对社会所有人开放,提高了社会的公正性,但却增加了社会管理机制运作的难度。孔子不仅通过释“君子”为公共权力的授予确立了道德标准,同时还通过倡导“荐贤举才”来为道德贵族制度的确立规定政治程序。孔子的这一思想被其弟子子夏准确地表达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含义为:只有那些在道德品质、智慧学识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