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解说词写作
电视剧解说词范文100字(精选11篇)
![电视剧解说词范文100字(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eed14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c.png)
电视剧解说词范文100字第1篇探讨电视专题片中解说词语言特色论文1、解说词的生动性2、解说词的形象性形象化的.语言用在电视专题解说词中具有很强的鼓动性,最容易打动观众。
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解说词什么时候写得像从带有情绪的人物和激动的剧情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什么时候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句话是对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的最高要求。
一位新闻界的前辈对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作了这样一个评价:“解说词为泥塑补充了许多情节和内心独白,强烈地感染观众。
”的确如此,一篇好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与鲜活的画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即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3、解说词的喻理性高尔基曾经说过:“在用格言进行的思维中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
”在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中,精心地选择使用格言,不仅能给整部片子增色,而且能够深刻地提示专题片的思想内涵,使观众大受裨益。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格言和警句。
这些警句蕴含了深深的哲理,它给人以警示,教你如何做人。
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每句格言和警句都给人们喻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4、解说词的声韵协调性讲究调配解说词的声韵是汉语的一大优点。
在写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时利用好语言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四声的相互配合,使之平仄交错、此起彼伏,就会产生轻松活拨、出神入化的韵律感。
如:“许许多多的候鸟在这里恋爱,在这里成亲,在这里发展成一个又一个大家庭。
到来深秋季节,他们就带着在这里出世的儿女,到遥远的南方旅行。
”这段电视片解说词,注意了词组和句子末尾声调的配合与呼应,仄声“恋爱”和平声的“成亲”、“家庭”相配;“季节”仄声,“儿女”平仄,“旅行”仄平,三者前后呼应,有起有落,有抑有扬,收到了声韵协调的最佳效果,大大增强了解说词的可听性和亲切感。
解说词是电视节目中与画面相辅相成的一种声音表现手段,是一种听觉语言。
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声画并茂,入心入耳的解说词,可使一部专题片身价倍增,达到最佳理想的信息传播效果。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9b9a760e7c1cfad6185fa76e.png)
讲解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对于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写好电视纪录片的讲解词,是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电视工作者应该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里本文不想对电视纪录片讲解词的写作进展全面的研究探讨,只想结合自身实践对讲解词写作中的语言要求谈一些粗浅看法。
具体、形象、准确具体。
一方面,一切事物都是以自己的特殊形式存在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的。
直观可见的画面要有相应的具体讲解,才能把一般性的意思和抽象的道理说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明晰的印象,使之便于理解和承受。
另一方面,电视传播稍纵即逝,不容观众仔细琢磨,要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使人看后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具体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使声画有机地融于一体,造成生活的立体感,从具体到抽象。
形象。
画面形象已经能够造成一种如临其境,且见其人、闻其声的效果,那么讲解词的语言要形象化应该怎样表达呢?这主要是说画面的形象还不完整,比拟薄弱,就要借助于讲解词,采用一些修辞手段,比方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讲解词,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得生动、活泼,热情奔放。
准确。
没有准确的语言,讲解词就无法反映客观事物。
但准确不是重复图解画面,而是画面的补充延伸和提高。
准确既要内容准确,表达意思准确,又要声画默契,结合准确。
如:讲解词准确地交代了黄河壶口的地理位置,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也从文化精神角度交代了壶口奇观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影响。
通俗易懂,顺口顺耳讲解词的内容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要让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出来,观众通过听觉器官感知有声语言,这就要求播音要顺口,收听要顺耳,这就要求用群众口头上常用的语言写讲解词,要做到口语化,通俗易懂。
多用口头语。
在汉语词汇里,有书面语词汇,也有口头语词汇。
口头语是和书面语相对而言的,就语言根底来说,口头语和书面语是一样的,不能各有一套。
但是口头语言是说给人家听的,书面语言是写给人家看的,由于使用的形式不同,所以,在用词上和造句的习惯上都有一些差异。
第八章--电视解说词写作精选全文
![第八章--电视解说词写作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7781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9.png)
——《久病榻前母爱歌》
例二: 《中华之剑》
三、连接画面,对画面信息进行整合
例: 俗话说他出生在广东香山;他少年时就读 于夏威夷檀香山;他的衣冠珍藏在北京西山;他 的遗体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他姓孙,名叫孙中山; 他的生生死死都离不开这个“山”。是啊!他就 是一座大大的山;他就是一座高高的山;他也是 一座渴望见到太阳,然而始终未能见到的太阳的 山......
解说词: 夫人推着将军在院子里散 步,十年了,天天如此。
画面: 夫人黄克推着王尚荣在院子
里散步。
解说词: 将军的眼睛还能看见,夫 人的腿脚还能走动,于是 夫妇两人都有了能看路的 眼睛和能走路的脚。
——《半个世纪的爱》
例二
画面
巴金与女儿在一起的 照片
解说词:
采访中巴金的女儿李 晓林深情地对我们说, 父亲到了晚年,最关 心的就是教育,如今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 在香港回归祖国时能 亲自去看一看。
3、创造意境
画面:
解说词:
古老的椿树,每一圈年轮
古老苍劲的椿树,片片绿色
里都绕进了生命的旋律。
的叶子,层层的石头台阶, 摘一片绿叶,她会轻声吟
静静的小楼,弯弯的小路
唱。
庄严的台阶,每一阶梯, 都像一个忠于职守的琴键, 踏上去她会叮咚作响。
每到傍晚,静静的小楼里 传出了隐隐的琴声,那琴 声如纱似雾,在杳无人迹 的路上缭绕回萦。
回黄转绿的季节,绍兴飘满了 酒香。
绍兴,就像一尊古老的酒坛, 那历久弥新的文化便恰似余香 不绝的千年陈酒。
——《江南》之《千年陈酿》
二、看一部电视片,分析解说词在其中所 起的作用。
第三节 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初探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4e25115b7360b4c2e3f6427.png)
图书 与 传媒
电视 专 题 片 解 说 词 写 作 初 探
吴敏英 马 艾 莉
( 南 电视 台 陕 西 渭 南 7 4 0 ) 电 视 专 题 片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要 让 电视 专 题 片 中 的 解 说 词 感 染 受 众 , 解说 词 的 写 作 必 须 达 到 四 点 : 说 词 的 生 动 解 性 ; 说词的形象性 ; 说词的喻理性 ; 说词的声韵协调性。 解 解 解 【 键 词 】 电视 专 题 片 ; 关 解说 词 ; 作 写
每 句 格 言 和 警 句 都 给 人 们 喻 示 了一 个 深 刻 的 道 理 。 渭 南 电视 台 去 年 拍 摄 制 作 的 反 映 渭 南 市 北 人 印 机 集 团 先 进 事 迹 的 专 题 片 《 住 机 遇 , 步 发 展 》 作 者 在 写 到 他 们 加 大 投 入 搞 好 新 设 备 的 抓 稳 ,
的 ~步 。 决策 者 看 得 远 , 标 高 , 心 创 造 出新 辉 煌 。 这 句 格 言 用 得 恰 目 决 到 好处 , 时 也 使 电 视 专 题 片 的 主 题 得 到 了 升 华 。 同
四 、 说 词 的 声 韵 协 调 性 解
解说词在 电视专题片中 , 主要的职能就是 服务于主题 。第一 , 解说 词应尽 量写得亲切 、 自然 、 朴实。一部 电视专 题片要 得到 观众 的认可 , 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 这个距离 的“ 连接点 ” 就是朴朴 实实 的 语 言 , 种 居 高 临 下 、 那 我说 你 听 的 说 教 式 方 法 万 万 要 不 得 。 在 撰 写解说词时 , 作者最好将自己摆在同观 众平等的位 置上 , 采取与观 众拉 家常 , 说心里话的方式 , 娓娓道来 , 让观众 感 到亲切 自然。例 如专题 片 《 东秦人从容面对苹果之 战》 的开头 , 作者 的解说词是 : 观众朋友 , 大家 好 I欢 迎 收 看 今 天 的 《 闻播 报 》 新 。这 两 年 , 社 会 上 , 果 的 话 题 变 得 在 苹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bc5e13a87c24028915fc345.png)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第一集:《前世今生》走进徽州,走进徽州的村落。
像很多落户徽州的宗族一样,西递的胡氏,也是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一片山水之间的。
《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说,西递的胡氏本来姓李,他们的祖先出自帝王之家,他们是唐朝李世民的后代,落在徽州,便长成西递的平常人家了。
胡门一族从婺源迁到了西递,并在西递生根发芽,然后枝繁叶茂。
追慕堂是建在西递的胡家祠堂。
走马楼坐落在西递村头,这一幢修建于道光年间的建筑,是西递的胡家常说常新的话题。
我们从走马楼上下来,走了很远的路,还能听到落日的楼头,传过来的琅琅书声。
2000年的岁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们说,这样的乡村是古老文明绵绵不绝的化石,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
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还有宏村。
前来宏村考察的专家说,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蕴含着无限的优美。
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古老而朴素的民居和宁静又悠深的街巷,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城市,像宏村这样的乡村,真是举世无双啊。
聚住在宏村的是汪氏宗族,宏村的故事,它的开始与西递并无二致。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作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是牛形的村落。
在宏村的承志堂,我们见到了大堂之上,安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徽州。
承志堂是清末宏村盐商汪定贵的私宅,四处奔波经营有方然后腰缠万贯的汪定贵最明确的想法是,富贵不归故里光宗耀祖,就像是穿一身华丽衣服在黑夜里行走。
如果说流水使宏村添了隽秀和灵动,那么,坐落在宏村的南湖书院,使这一方水土,又多了几分书卷气。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第二集:八千里路徽州人不蹲家,经营走八方。
无徽不成镇,离开家园的徽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商帮集团。
山和山环抱之间的徽州,流水是进出的道路。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在徽州,因为新安江,这条徽州的母亲河,这流水两岸美丽的风景,才有了沧桑的意蕴。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13d18519e8b8f67d1cb901.png)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与方法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电视新闻稿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认真采访、选题,注意文字与画面的关系,在精选之后出现在画面上的信息,文字绝不可以再行同一重复。
第二,最新消息的开头、结尾、过渡常常是独白式的,对于人名、数据、结果等要素必须处理得体,文字精警,表达清晰,文图一致。
第三,撰写电视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一定要有结构提纲,其中包括中心观点、主要论据及次要论据、组织结构方式等。
要阐明画面含义,丰富画面内容,承上启下,交代思想,烘托气氛,文字要简炼、深刻,富有文采。
第四,要挖掘新的角度,既要写得快,又要写得好。
要避免那些陈词滥调,更要避免重复。
写出来的东西,与其中看,不如动听。
电视新闻稿撰写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电视新闻稿是电视解说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
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
因此,我认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必须从掌握电视新闻的特点入手,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色。
在平常的具体运用中,我们应该认真牢记并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生活化与口语化。
电视解说不像文字报道那样可以重读,可以反复玩味欣赏,它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一种视觉语言。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要摒除口语中那些杂芜的成分,使之更准确、更精炼,但又要充分吸取口语中那些生动、活泼、流畅的成分,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使之同观众的交流更为自然。
正因为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
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就好象一篇篇“教案”。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92f5bda49649b6648d747b0.png)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摘要:电视解说词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是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
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与构思,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律和要求。
笔者试图阐述电视解说词在形式上和写作上的特殊要求,以及创作电视节目解说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解说词文学创作一、电视解说词的界定本文以为,电视解说词有别于一般的文章,它必须与画面语言有机结合。
简而言之,电视解说词解说为“观看”而写作,要努力使观众将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结合、延伸和深化画面的内涵,更好的感受画面的情境与气氛。
二、电视解说词的形式特点一般而言论,电视新闻、电视片、电视专题片、电视评论、电视文艺、电视客串、电视广告都有解说词。
解说词的说明性、描述性、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凝练性,熠熠生辉,它的口语性、实践性异彩纷呈。
解说词正以其不可掩饰的语言魅力深入人心,深入电视节目的各个领域。
首先,电视解说词力求语言形象。
声画对位是第一要求,同时力求形象化的语言解说词写作如果能既具体又形象,才能造成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弥补电视传播一瞬即逝的不利因素,让观众获得更多更深的视听感受。
比如,“子弹的速度非常快”这个描述就比较一般。
说“子弹的速度每秒钟是1000米/秒”就比较具体了。
其次,电视解说词少书面语,多用短句。
要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和浅显的文字,要求字音响亮和谐,使之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
把书面语改成口头语,多用短句。
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的开篇: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
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
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短短100多个字,用了将近9个短句,不可谓不简练;主食、一锅米饭都是很口语化的词语。
再次,电视解说词强调画面细节。
细节的呈现是最有效的方式是用画面来表现。
2023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通用15篇
![2023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58c1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c.png)
2023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通用15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1解说词在纪录片表达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社会人文类纪录片中,解说词承担着叙事功能、补充和强化功能、连接结构功能以及抒情答意和提炼升华作用。
而作为美食类纪录片的《舌尖上的中国》,其文案创作很细腻,其解说词既言简意赅,又不失文化涵养,既体现主题又体现了文化的魅力,饱含人文情怀。
一、《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理念分析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纪录片呈现市场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同样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说词,也在发生着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从传播者视角来看解说词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细腻的文字来感染受众,受众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即通过解说词的感染,来影响受众的行为。
而《舌尖上的中国》对现代生活及历史文化的挖掘,思考,纪录,对社会典型人物、事件的纪录,则是其社会舆论引导作用的体现。
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不论其教育意义还是舆论导向都做得很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中这样写到日照时间逐渐变短,又到了采挖蕨根的时候了。
欧洲考古发现,最古老的面包,是用蕨类植物根中提取的淀粉,烘焙而成。
莽山瑶族的先辈,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从蕨根中获得淀粉,制成一种原始的中式糕点,糍粑。
邓开风的祖辈过着游耕游居的生活,被称为过山瑶。
过去粮食产量有限,蕨根糍粑成为了过冬主食。
如今制作蕨粑,不仅有对美味的留恋,也是祖辈提醒后代,不忘艰难时日。
这段解说既写出了传统的美食糍粑的用材,又写出了中国古人的居安思危的生存智慧。
(二)从传播内容视角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每集节目都有自己的主题,如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等,其解说词的创作,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地域的美食进行介绍,同时更加注重体现其所包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注重深入探究从美食表面来发觉其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同时也注重美食的发展变化,以此来探讨中国美食的历史背景和审美追求。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也注重对普通而又平凡的美食的描写,其内容的主角多半是寻常百姓,没有采用华丽的道具,通过普通的双手制作出神奇的美味,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
第12讲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
![第12讲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96daf2fef705cc1755270909.png)
5.解说词的顺序应依据画面场景的变化 5.解说词的顺序应依据画面场景的变化 而定夺。..\藏北人家.flv(14’ .flv(14 而定夺。..\藏北人家.flv(14’)
画面组接原则:同一场景的镜头相对集中。 画面组接原则:同一场景的镜头相对集中。
草原的清晨,万物苏醒。 草原的清晨,万物苏醒。 十八岁的白玛是个能干勤快的姑娘,她 十八岁的白玛是个能干勤快的姑娘, 和藏北所有的妇女一样,身材结实, 和藏北所有的妇女一样,身材结实,每 天要干很多重体力活。 天要干很多重体力活。 天亮了,阳光洒满帐篷,孩子们醒来了。 天亮了,阳光洒满帐篷,孩子们醒来了。
3.解说词具有表意的确切性。 3.解说词具有表意的确切性。 解说词具有表意的确切性 解说词可以准确地表达各种概念,清楚 解说词可以准确地表达各种概念, 地分辨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 地分辨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恰如其分 地描述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变化的不 同程度。 同程度。 画面在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含混性。 画面在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含混性。
3.解说应引导观众观看画面上的重要内容。 3.解说应引导观众观看画面上的重要内容。 解说应引导观众观看画面上的重要内容 ..\藏北人家.flv(6’ ..\藏北人家.flv(6’30) .flv(6
在面积广大的藏北草原,几乎看不见一棵树,一年 在面积广大的藏北草原,几乎看不见一棵树, 四季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刮着寒冷的西风, 四季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刮着寒冷的西风,夜间 的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 的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帐篷就成为牧人们抵御 风雪严寒的遮蔽所。 风雪严寒的遮蔽所。 和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藏北牧人的帐篷一般是 和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 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纺织而成, 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纺织而成,每一顶 帐篷上方都有一个通风口,下雨的时候可以盖上。 帐篷上方都有一个通风口,下雨的时候可以盖上。
电视解说词写作要点
![电视解说词写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04f94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5b.png)
镜头1,清晨骑着自行车锻炼的人流, ( “骑车是锻炼”)
镜头2,有人推着自行车跑步, (“不骑车也是锻炼”)
镜头3,一个人双手大撒把,东倒西歪地哼 着小曲,横冲直撞地骑了过来。 (”但是千万不能这样练”)
24
“所有的青年都有这样的权力” “在这样的时间内,更多的家庭是这样度
过的” “他们为什么如此紧张” “这般热闹的场面” “根据这两块石头的距离”
※当她横刀夺爱的时候 你忘了所有的誓言 她扬起爱情胜利的旗帜 你要我选择继续爱你的方式
太委屈
※我从春天走来,你在秋天说要分开
为爱痴狂
※夜已深,还有什么人,让你这样醒着数伤痕
伤痕
63
歌词
You never close your eyes anymore when I kiss your lips
Righteous Brothers She was just 17, and you know what I mean
44
《焦点访谈》生猪屠宰
45
3,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表现力 〈再说长江〉”告别家园”
46
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47
镜头:青藏高原的一段公路上,横亘着一 块巨大的岩石。
“ 1975年,这里发生了一次大滑坡,10位 坚守着自己岗位的年轻的汽车兵被滑动 的山体掩埋了,他们的身躯从此和山崖 紧紧铸合在一起。大山从此有了灵魂。 每当过往的汽车兵看见它,就象看见十 位战友永存的微笑”
14
5,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
15
具象的非语言符号具有语言符号所不具 有的作用,画面是一种”模糊语言”,比 之抽象的语言符号有更丰富的信息含量。 它可以突破语言符号逻辑思维的限定, 使人们可以获得难以名状的直接感受。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96df31b50029bd64783e2c21.png)
提高电视解说词写作能力之我见一、电视解说词的界定本文以为,电视解说词有别于一般的文章,它必须与画面语言有机结合。
简而言之,电视解说词解说为观看而写作,要努力使观众将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结合、延伸和深化画面的内涵,更好的感受画面的情境与气氛。
二、电视解说词的形式特点一般而言论,电视新闻、电视片、电视专题片、电视评论、电视文艺、电视客串、电视广告都有解说词。
解说词的说明性、描述性、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凝练性,熠熠生辉,它的口语性、实践性异彩纷呈。
解说词正以其不可掩饰的语言魅力深入人心,深入电视节目的各个领域。
首先,电视解说词力求语言形象。
声画对位是第一要求,同时力求形象化的语言解说词写作如果能既具体又形象,才能造成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弥补电视传播一瞬即逝的不利因素,让观众获得更多更深的视听感受。
比如,子弹的速度非常快这个描述就比较一般。
说子弹的速度每秒钟是1000米/秒就比较具体了。
其次,电视解说词少书面语,多用短句。
要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和浅显的文字,要求字音响亮和谐,使之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
把书面语改成口头语,多用短句。
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的开篇: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
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
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短短100多个字,用了将近9个短句,不可谓不简练;主食、一锅米饭都是很口语化的词语。
再次,电视解说词强调画面细节。
细节的呈现是最有效的方式是用画面来表现。
解说词也可以点化细节,解释说明与细节相关的内容。
常言道,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
优秀纪录片《藏北人家》是这样处理解说词与细节的。
电视画面中出现挪佳制作酥油,从脸部摇到捞起酥油的瘦,然后挪佳将团儿的酥油拍打结实,放进木箱,小心翼翼地盖上盖儿。
电视声画关系与电视解说词写作解说词
![电视声画关系与电视解说词写作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3134521af8c75fbfc67db219.png)
电视声画关系与电视解说词写作解说词电视内容是由画面和解说词两部分组成的。
解说词的写作要适应声画合一的意境,从构思、行文,到表现形式,这都区别于一般的文体写作。
除了要想到电视的特点,进行整体构思,发挥解说词应有的作用外,还要注意语言巧妙的运用。
解说词对处理关系的作用毫无疑问,画面总会有局限性,有不能准确充分表达的地方,尤其对事物内部联系不关紧要,对世界复杂深刻的矛盾就更加开展。
电视画面可以拍摄到一个个人物外貌,但对善变的人物内心世界难以揭示。
而画面有多义性,有多种象征和隐喻。
一个人的教育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个现象的理解就会有所不同。
画面语言的多义性,令解说词对画面的意义进行合适阐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补充画面内容的作用任何电视新闻节目进入后期制作都是循着这样的语言模式进行组合的。
面面符号:新闻事件+人物动作+场景+屏幕文字声音符号:画外解说词+同期声+音响电视画面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视觉符号,能表达观众平时很难看到和感受到的更直观、更形象、更有冲击力的画面。
但过去之事的影像留在历史的记忆中,主体的内心世界以及文化世界具有抽象性和隐秘性,这些都难以获取鲜活的声像画面。
2.整合画面关系的作用人们日常接触电视新闻,都是从电视中获得声音和画面的双层接收。
如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等,画面之间的组合,时空转换有时较大,如果没有解说词的衔接、整合,画面可能由于缺少明确的指示关系而显得无序、杂乱,从而阻碍观众对信息的有效接收。
因此,画面与内容的衔接与转场,很多时候需要解说词的过渡和连接。
其任务就是把无序的画面组织起来,它与画面的关系不求紧密相连,但求瞻前顾后,该画面粉墨登场的时候解说词就要知趣而退,不能没完没了。
好的电视解说词会对电视新闻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也令新闻播出效果更加精彩。
3.深化画面主题的作用电视文稿不是看图说话,而是要从具体写到抽象,从事实写到理念,对抽象观念的阐述还应落实在具体合适的细节上。
解说词范文
![解说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80eb7d312b3169a451a47c.png)
解说词范文篇一:解说词范例篇一:【范文】解说词写法宣传片解说词写法解构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
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电视解说词最终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语言与观众见面。
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离不开画面二者相辅相成电视作品中,声与画孰轻孰重,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观点认为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画面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
也有专家认为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整,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画面难以将作品的主题表达出来,不能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
必须利用语言作为补充、衬托,才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
所以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会。
事实上,一部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
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
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很少甚至不用。
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
《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俯瞰三峡长江水。
你可能会联想的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电视解说词范文
![电视解说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ad0f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5.png)
电视解说词范文《探索未知》电视解说词。
欢迎收看《探索未知》,我是您的主持人,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进一个神秘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世界里,我们将看到许多令人惊奇的事物,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惊喜。
首先,让我们来到深海。
深海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它蕴藏着许多未知的生物和景观。
我们将搭乘潜水艇,深入海底,探索那些从未被人类发现过的海底生物和地貌。
在这里,您将看到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都让人大开眼界。
同时,您还将领略到深海中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质景观,比如海底火山、深海峡谷等等。
这些景观不仅令人震撼,更让我们对地球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
接下来,让我们来到太空。
太空是人类探索的最后边界,也是我们对未知世界最大的好奇源泉。
我们将登上太空飞船,飞向宇宙的深处,探索那些遥远星系中的奇异现象和未知领域。
在这里,您将看到宇宙中那些神秘的黑洞、星云和星系,它们的壮丽和神秘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我们还将目睹宇宙中那些奇异的天体现象,比如超新星爆发、行星碰撞等等,这些现象不仅令人震撼,更让我们对宇宙的无限可能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让我们来到地球的最深处。
地球的内部是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我们将搭乘地下探测器,深入地球的内部,探索那些从未被人类涉足过的地下世界。
在这里,您将看到地球内部的各种奇异景观,比如地下河流、地下湖泊等等,这些景观不仅令人震撼,更让我们对地球内部的神秘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今天的探索之旅,我们不仅领略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壮丽,更对地球、宇宙和人类的未来有了更深的认识。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世界,激发大家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感谢大家收看《探索未知》,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香山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香山电视宣传片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c710f8f002020740bf1e9b21.png)
香山电视宣传片解说词1、风华绝代在山东省青州市城东22公里处,在谭坊镇内,有座悠久的历史、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让人痴迷的传说的山峦,名叫香山。
它的主峰海拔有189米,面积2.5平方公里,突兀于平原之上,草深林密,沟壑纵横,传说种种,历史灿烂。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称香山为山其山。
山其山之前,还被称为箕山,因为簸箕而得名。
后又因山上香火的兴盛,更名为香山。
在香山的西北麓,有墓,为纪国纪季墓,亦称纪侯冢,在《元和志》中有记载,《青州市志》中也有所记载。
明朝嘉靖年间的《青州府志》卷六中写道:“(青州)城东四十五里都为香山,《齐乘》的山其山是也。
郡境诸山,多在西南,东郊平原的百余里也有香山者,童然孤峙,康浪发其南,尧水经其东,古之山其山也。
”就是说,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境内的山峦多分布在西南山区,只有香山这仅有的山峰,矗立在东部百里的平原之间,童然孤峙,巍为壮观。
童然,就是光秃之意。
康浪、尧水均为河名,现今犹在,仍然河水浩荡,绿意盎然。
香山共有三个山峰,主峰高二峰低,既无峭壁悬崖,又无怪石险峰,宛如海岛屹立。
香山和弥河以东昌乐一带诸山为一体,是典型的火山活动后成山,岩石为火成岩,土质肥沃,为林木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香山,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加上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历来吸引文人墨客来此观光赏游。
香山原有丰茂的植被和景致,然岁月流逝,沧桑巨变,大部分景点已荡然无存。
香山自天上乘飞机下望,若元宝状,人人惊奇,以为宝地。
所以有一个传说,说是古时候如来佛路过此地歇息,留下一元宝而形成。
据有关建筑风水专家考证,此地为风水宝地,后必大兴。
香山周围,是青州市最大的瓜菜产地。
“香山观‘海’”是现在香山的著名景致。
香山四面,1400 公顷土地,已经全部成为大棚瓜菜。
整个大地被“水波荡漾”的塑料农膜全部覆盖着。
现代化温室,高科技大棚,连网,成片,漫无际涯,横无边际,形成震撼人心的浩瀚“大海”。
解说词写作(全套课件)
![解说词写作(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cad2052d380eb62946d9c.png)
第二节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的特性
2.1电视画面的局限性
但多么完美的画面构图,多么生动的图像造型,多 么流畅的画面编辑,永远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一 些画面自身难以准确表达、清楚表达、充分表达的 地方;也常常会有画面的表现力难以企及,或无法 涉足的遗憾之处。
第二节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的特性
2.1电视画面的局限性
第一节 为看而写
(1)语言要具体
案例三:《祖国的旗》
画面 武警战士扛着国 旗由天安门城楼 走出,步入广场。 按动电钮 升日 出旗 升旗 日出 升旗 五星红旗在蓝天下飘扬
解说词 天安门广场这面长5米,宽3 点3米的最大的国旗,每天早晨 和太阳一同升起,太阳从初露 地平线到全部升圆的时间是两 分零七秒。这面红旗也按两分 零七秒这特定的时间,从基座 上升到22米高的旗杆顶端。
第一节 电视语言的构成
1.1电视语言的构成
电视语言
视觉语言
听觉语言
动态画面 静态画面
字幕
人声
音乐
音响
第一节 电视语言的构成
1.2电视声画系统之间的关系
电视语言作为一种综合的视听语言系统,其视听之 间的组合关系亦即声画关系主要有声画合一、声画 分立和声画对位三种 。
第一节 电视语言的构成
1.2电视声画系统之间的关系
烈士墓碑一组特写
第一节 为看而写
(3)语言要贴切
要求语言贴切不是要过多地用一些概念化的语言, 而是要求在表达上能够巧妙合理地体现画面展现未 尽的内容。 我们所说的“贴切”不但要求内容准确,表达准确, 同时要求和画面形象吻合,否则会产生风马牛不相 及的结果,也就是词、画脱节。
第一节 为看而写
(3)语言要贴切
2.2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视解说词的定义: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
2、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凡是电视创作中涉及使用语言文字的地方,凡是创作者需要以文字语言形态准备的,无论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是有声源还是无声源的,是出现在节目中的还是未曾出现的,都应该进入它的考虑范围。
如果把外延限定得过于狭窄,我们就会作茧自缚,陷入概念之争的沼泽中去,无法自圆其说。
3、电视解说词的应用重点:a、电视记录片、专题节目的解说词部分的使用与安排;b、大型系类节目,如政论片、文献记录片的前期文稿和后期解说词部分的加工调整;c、除电视新闻消息之外的电视新闻节目,如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通讯特写、评论综述、深度报道等稿件的案头准备工作;d、电视综艺节目的串场过渡词、电视栏目的串联词前期文字稿准备;e、电视节目各种策划方案、选题报告、拍摄采访提纲、文字脚本的写作;f、节目或栏目标题、宣传标语、频道呼号、片头题记的写作;g、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对解说词的特殊要求。
(或简答)4、电视语言就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
5、电视语言构成的基本规则:一是服从大局,一切从更好的表现主题出发,照顾总体结构和基本风格。
二是发挥各种手段优势,寻找最佳的配合方式,尽量做到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6、电视解说使用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使用解说。
(如果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并且能够充分表现的地方,应该尽量发挥画面的作用,没有必要非得使用解说。
)7、电视解说的主要功能大致归纳为十种:a、补充-----充实,填补,拾遗补缺,弥补画面不足;b、引导-----定向,启发,提示,帮助理解,引导注意;c、强调-----突出,强化,捕捉细节,挖掘内涵;d、渲染-----营造气氛,烘托气氛,激发情感,提高兴趣;e、延伸-----想象,联想,扩展,散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f、过渡-----承接,转场,递进,弥合接缝,跨越流畅;g、压缩-----紧缩时间进程,迅速转移空间,省略多余的部分;h、概括-----提炼,抽象,升华,总结,点题;i、对比-----与同时出现的其他手段在内容、形式、风格、节奏上形成反差;j、整合-----通过调整、转移、伸缩、帮助、借力,综合协调各手段的关系。
8、解说与画面配合的基本状态是若即若离,有时{紧贴画面},有时又{游离画面},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9、禁止使用{假话}、{大话}、{空话}。
10、伴随画面的电视解说,尽量要把某种概念、某种意韵的表达诉诸于充实具体的形象,把解说提供的形象与画面形象叠印交融,把理念表述得生动活泼、亲切具体。
【简答题、】1、解说词在电视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1)无法脱离电视特定的语言环境。
(2)分门别类单独进行研究和学习。
(3)解说词写作必然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电视解说词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解说-----不仅是指对画面的解释(2)解说的学习不是孤立的(3)解说应具有灵活、准确的正对性(4)解说的应用类型3、电视(语言)手段的使用,受哪几方面的制约?(1)单一手段自身表现力的限制。
(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渲染气氛、表达感情方面有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音乐无法传达具体的信息。
)(2)电视语言整体结构对手段使用的制约。
(3)编导个人创作个性的制约。
(如张艺谋,他是摄影师出身的电影导演,他对于画面构图、摄影造型、色彩光线的使用特别讲究,也特别到位。
)(4)制作经费和技术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4、电视语言的主要优势。
(1)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强大的传播系统,真正实现了语言的跨时空交流和传播,其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都是空前的。
(2)以逼真的图像和声音记录还原生活,成为记录人类文化的形象载体,改变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
(3)利用语言的综合分解能力,使传统艺术的融合交流更加自如频繁,再生和创新呈现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4)语言的综合优势,是它拥有丰富的表现技巧和创造能力,艺术反映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大大提高。
5、电视画面的主要局限性。
(1)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难以完整再现。
a、政论片或文献记录片中许多珍贵的场面无法再现。
b、等我们发现某个人物值得报道,或者准备报道某个人物,开始拍摄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一生中许多重要的经历已经过去了。
(2)画面无法预测和展望未来。
画面报道最基本的特点和要求就是形象、具体。
事情还没有发生,事物还没有出现,画面进行展望既不可能形象,更不可能具体。
(3)难以直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很难通过他外部的动作行为,面部表情看出来。
(4)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
社会生活中和人类交往中,有许多抽象出来的问题,如带有哲理性、思辨性、政论性的话题。
有一些基础理论和尖端科学的课题,比如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等等,往往超越了具体直观可视的形象,是无法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
画面对这一类比较抽象的信息,表现起来是极其困难的。
(5)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
a、创作意图与观众接受程度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而画面自身难以填补这种差异。
b、观众往往根据自身的体验和需要去解释画面。
c、画面的模糊性使摄像机有了一种探索功能,他能拍出照相者本人不能理解和没有预料到的东西。
(6)无法全部回答新闻纪录的基本要素。
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如五个“W”等,在电视报道中都应该交代清楚。
而对于大的时代环境背景,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各种关系和复杂联系,则难以通过画面做出完整的传达。
甚至连起码的时间、地点、姓名、职务、出事原因等也无法具体说明。
6、电视解说在创作时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1)对于电视节目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尽量用画面表现。
要善于使用画面讲故事,提高画面自身的叙事能力。
只有在画面表现不了,或者表现不好的时候,再考虑使用解说。
叙述事件尽可能不要依赖解说,也不要依赖采访。
(2)电视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
解说与画面的关系,不是这种肤浅的表面的联系,而是一种深入的、内在的联系。
解说应该是画面因素的扩充、延伸、概括与升华。
(3)在一般情况下,解说的最后完成,应当在画面编辑成之后。
从操作的程序上,应当先编好画面,然后根据画面完成的具体情况,再考虑解说词的处理和安排。
(4)不要追求解说词自身表面文字形式的完美。
解说是一种“镶嵌”。
要有隐有显,有藏有露,有突出有回避。
这样才能“嵌入”画面。
(5)解说不要描绘自然景色、描写人物形象。
解说语言对形象的描述再准确、再生动、再传神,也远远不及画面一个镜头那样更准确、更形象。
7、电视解说的基本功能。
(1)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
(3)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的表现力。
(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5)连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
(6)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
8、解说词写作应当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2)交代新闻事件的背景因素。
(3)突出主要新闻信息,确定报道的角度、方向与主题。
(4)帮助画面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5)根据不同的播出时段,相应调整不同手段的使用程度和比重。
9、政论片和电视记录片对于解说的特殊要求。
(1)解说的语言有比较完整的表述形式。
(2)以具体的细节,具体的故事情节带论述。
(3)要善于上下勾连,纵横关照。
(4)论述带着信息进行。
(5)要有深入的思考和立意。
(6)解说要具有感染人的语言魅力。
10、节目的选题成功得益于四种情况。
(1)恰当掌握节目出台的时机与火候。
(2)以题材的新颖、独特取胜。
(3)以独特的个性特色或新颖的形式美感取胜。
(4)以主题深刻、挖掘深入、报道充分、分析精辟而独到取胜。
11、好标题的主要因素。
(1)新颖,独特,有浅层吸引力。
(2)准确,具体,恰当,到位。
(3)标题的字数不宜过多,但是信息的涵盖量要大。
(4)标题要求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好听易记,便于流传12、字幕的用法。
(1)片头题记(2)引文(3)数据排列(4)需要特别强调的内容(5)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6)利用字幕转移部分信息。
13、采访同期声的使用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1)舆论调查。
(2)突出报道的现场感。
(3)突出采访人物的个性特征。
(4)作为一种叙事因素。
(5)权威论证。
14、电视解说的形式要求是什么?(1)电视解说词段落的划分尽量要细,要短小,不易长篇大论。
(2)解说的句式尽量使用短句。
(3)解说的针对性要强。
15、如何谨慎使用简称?(1)不能随心所欲自己发明简称。
(2)简称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代际界限。
(3)简称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不宜用在跨地区、跨范围传播的电视解说词中。
(4)在企业或地区的简称后面加“人”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慎重。
(5)简称不能生搬硬套。
(6)使用简称要注意对象、场合。
16、电视解说无非讲四个方面的话。
(1)必须要讲的话。
(2)讲令人信服的话。
(3)讲令人感兴趣的话。
(4)讲令人赞叹的话。
17、(电视解说的艺术处理)语言分寸感的准确把握。
(1)禁止使用假话、大话、空话。
(2)尽量少使用形容词或程度副词之类的虚词。
(3)解说用词一定注意不要把话说得过满,过于绝对,尽量避免直接下结论。
(4)解说应该为观众提供积极思考和补充想象的天地。
18、解说词的结尾的作用。
(1)卒章显志,点名主题,是对作品主题的概括的升华,使观众在过程和感觉中感到彻悟。
(2)引人思考,发人深思,给观众留下回味无穷的韵味。
(3)说出观众能够感觉到但表达不好,想说却说不清楚。
(4)对于多集系列节目或连续报道,最后结尾的解说经常要起到承上启下,为以后铺垫悬念的作用。
【论述题、】电视新闻报道出现的“四少四多”的情况,应该如何避免?(1)现场直播报道太少,后期转播、录制完成的太多。
①“现场感”是电视报道的主要优势和重要特点。
我们现场报道多局限于大型社会活动、体育比赛和综艺晚会上面,真正最具活力、最能体现电视优势的新闻消息,反而很少直播报道,甚至连现场报道也只占很少的比例,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电视报道的媒介优势,去主动做那些自己该做,而且能够做好的事情。
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跟在报纸广播的屁股后面爬行,按照他们的样式进行报道。
(2)主动采访报道太少,被动采访报道太多。
②电视报道不仅体现在它的媒介优势上,不仅体现在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传播能力上,更应该体现在记者的新闻素质上。
电视报道需要有设备技术的保障,行动起来相对比较麻烦,比较迟缓。
这就需要记者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尤其是发现那些更适合镜头表现、画面感较强的新闻事件,主动出击采访,进行独家的报道或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