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第三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练习题 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高二-2020至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问题探讨2报任安书节选练习
报任安书(节选)一、读准字音(1)箠.楚( ) (2)圜.墙( )(3)占卜.( ) (4)羑.里( )(5)强.颜( ) (6)曩.者( )(7)阙.然( ) (8)诎.体( )(9)绛.侯( ) (10)膑.脚( )(11)愠.色( ) (12)赭.衣( )(13)累.百世( ) (14)暴.肌肤( )(15)缧绁..( ) (16)剌.谬( )(17)槛阱..( )..( ) (18)倜傥(1)chuí(2)yuán(3)bǔ(4)yǒu(5)qiǎnɡ(6)nǎnɡ(7)quē(8)qū(9)jiànɡ(10)bìn(11)yùn(12)zhě(13)lěi(14)pù(15)léi xiè(16)là(17)jiàn jǐnɡ(18)tì tǎnɡ二、辨识通假(1)其次诎体受辱( )(2)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3)见狱吏则头枪地( )(4)及罪至罔加(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8)则仆偿前辱之责( )(1)“诎”同“屈”,弯曲(2)“关”同“贯”,套上(3)“枪”同“抢”,撞击(4)“罔”同“网”,法网(5)“摩”同“磨”(6)“底”同“抵”(7)“失”同“佚”(8)“责”同“债”三、一词多义(1)望⎩⎪⎨⎪⎧①若望.仆不相师( )②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扬州慢》)( )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⑤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⑥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 (2)务⎩⎪⎨⎪⎧①推贤进士为务.(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③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 ) (3)胜⎩⎪⎪⎨⎪⎪⎧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②沛公不胜.桮杓(《鸿门宴》)( )③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并诗》)( )④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 )(4)就⎩⎪⎨⎪⎧①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②草创未就.(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5)固⎩⎪⎨⎪⎧①请略陈固.陋( )②人固.有一死( )③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6)乃⎩⎪⎨⎪⎧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②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③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7)为⎩⎪⎨⎪⎧①为.十表,本纪十二(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 )③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④重为.乡党所笑( )⑤季布为.朱家钳奴( )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8)以⎩⎪⎪⎨⎪⎪⎧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②以.通其狂惑( )③及以.至是( )④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⑤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⑥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9)于⎩⎪⎨⎪⎧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②幽于.圜墙之中( )③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④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 (1)①动词,怨恨,抱怨 ②名词,视野 ③名词,声望 ④名词,月满为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⑤动词,远望 ⑥动词,盼望 (2)①名词,要事,责任 ②动词,从事,致力于 ③副词,一定,务必 (3)①副词,尽,全 ②动词,禁得住 ③形容词,优美的 ④名词,胜利 ⑤动词,战胜 (4)①动词,赴死 ②动词,完成 ③动词,靠近,引申为承受 ④动词,登上 (5)①形容词,固执 ②副词,本来,总有 ③形容词,坚固 (6)①连词,表转折,却,竟然 ②连词,表条件,才 ③判断动词,是 (7)①动词,写成 ②介词,对 ③连词,因为 ④介词,被 ⑤动词,做了 ⑥动词,当作 (8)①介词,用 ②连词,表目的,来 ③副词,已经 ④连词,因而 ⑤介词,因为 ⑥与“所”连用,表……原因 (9)①介词,比 ②介词,在 ③介词,被 ④介词,对四、词类活用(1)若望仆不相师.( ) (2)衣.赭衣,关三木 ( ) (3)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 )(4)倡优..所畜( )(5)见狱吏则头.枪地( )(6)太上不辱.先( )(7)且勇者不必死.节( )(8)请略陈固陋..( )(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10)曷足贵.乎( )(11)流俗之所轻.也 ( )(1)名词作动词,效法(2)名词作动词,穿(3)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4)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5)名词作状语,用头(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7)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8)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9)形容词作名词,富贵的人(10)形容词作动词,尊重(11)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五、古今异义(1)意气....②..①勤勤恳恳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高中语文 专题三 直面人生 第12课 报任安书(节选)练习(含解析)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三直面人生第12课报任安书(节选)练习(含解析)苏教必修5苏教第12课 报任安书(节选)一、语基扩展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假设望.仆不相师(怨恨,抱怨) 幸勿为过.(过错) B .弥.甚(更加) 假设有所亡.(失) C .累.百世(积累,经历) 曼.辞(美好) D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解析:选A A .过:责备。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固.主上所戏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C.⎩⎪⎨⎪⎧ 倡优所.畜某所.,而母立于兹D.⎩⎪⎨⎪⎧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解析:选C C 项,助词,放于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处所,……的地方。
A 项,均为副词,本来; B 项,均为介词,在;D 项,均表原因,……的原因。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意气勤勤恳恳....,假设望仆不相师 ②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④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⑤素所自树立..使然 ⑥今虽欲自雕琢..⑦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A .①③⑦B .②⑥⑦C .②④⑤D .①②④解析:选B ②“戏弄〞⑥“雕琢〞⑦“父母〞,古义今义均相同。
4.以下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解析:选C C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和主谓倒装。
A、B两项皆为介词短语后置。
D项为判断句。
5.(XXXX·黄桥中学高三模拟)以下是几位学者探讨“文学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话题时的发言,最契合论题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报任安书(节选))学案 苏教版必修5 学案
《报任安书(节选)》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一、学习要点(一)简介相关内容1.写作背景司马迁(前145-前86?)38岁继父职为太史令。
47岁时因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
此文是司马迁54岁时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
征和二年(前9 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巫师用邪术加祸于人为“巫蛊”。
汉武帝时,女巫教宫人埋木偶免灾。
帝病,负责护卫京城的佞臣江充谓帝崇在巫蛊,因于宫中掘地搜查。
江充与戾太子X据有嫌隙,遂诬称在太子宫得木偶甚多。
太子畏惧,起兵捕杀江充,与丞相(X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太子失败自杀)。
任安当时任北军使者护军(掌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
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
任安入狱前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
司马迁于是写了这封回信。
此文中,司马迁以极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写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和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他为实现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
此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文学观,本文也有重要价值。
2.课文说明原文较长,课文是节选的。
开头删去了说明回信迟的原因部分。
其下司马迁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意为婉言表白自己不能为任安辨白而难行施救,并不是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
(武帝刚愎自用,不爱谏言,而司马迁所惜非生命,而惜《史记》之未成。
)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较长,课文亦删去。
课文主要节选此文的下半部分,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陈已志”这个主题。
(二)课文内容1.内容结构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复信之由。
这一部分由任安要求作者“推贤进士”(即替任安“说情”的委婉说法)以及“若望仆不相师”,道出“仆非敢如此”之旨,并由此引出自陈已志。
高中语文 3.2 报任安书(节选)练习 苏教版必修5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卜.祝/萝卜.脊背./背.包奔.跑/奔.走相告B.槛.车/门槛.颈.项/脖颈.复辟./开天辟.地C.阙.然/墓阙.正.月/正.派处.置/处.罚不力D.强.颜/强.化攒.动/攒.射修禊./锲.而不舍解析:A项,bǔ/bo,bèi/bēi,bēn;B项,jiàn/kǎn,jǐnɡ/ɡěnɡ,bì/pì;C项,quē/què,zhēnɡ/zhènɡ,chǔ;D项,qiǎnɡ/qiánɡ,cuán,xì/qiè。
答案:B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望.仆不相师望:怨恨,抱怨B.幸勿为过.过:责备C.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比:比较D.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引:引退解析:C项,比:并列,这里是“相提并论”的意思。
答案:C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念父母,顾妻子..耳.. B.所谓强颜C.恨私心..有所不尽 D.仆非取如此..也解析:D项,如此:古今意义均是“像这样”的意思。
A项,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
B项,古义:厚颜无耻;今义:勉强做出笑容。
C项,古义:自己的心愿;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答案:D5.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B.少卿足下..C.仆.非敢如此也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解析:B项,“足下”是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其余三项是用于自谦的称呼。
答案:B6.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重为.乡党所笑B.为.十表,本纪十二C.故士有画地为.牢D.不足为.外人道也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介词“向、对”的意思。
A项,表被动;B项,动词,是,成为;C项,动词,作为。
高二语文第三专题报任安书(节选)练习题苏教版
报任安书(节选)练习题活页作业©臺本能力训练i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y Q 认可)B .定计于鲜也。
(xi a ,态度鲜明)C .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qi rtg,强颜,厚颜,意为不知羞耻)D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li g 连累)【解析】 A 项 与”应读“yt ,'和、跟,介词;C 项 强”应读“qi eg”; D 项 累”应读“I e,i 经历,积累。
【答案】 B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报任安书 报: 答,回复B . 特以为智穷罪极 特: 只是C . 恨私心有所不尽恨: 愤恨D . 思垂空文以自见垂:流传【解析】 C .恨”,遗憾。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修身者,智之符也符:护身 B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 适:适合 C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负:缺少D •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分:职分,道理【解析】 A 项,标志。
B 项,往,至U ……去。
C 项,凭借。
【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积威约之渐也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解析】 A .前一个指情意;后一个指意志、气概。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 •意气勤勤恳恳B •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C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D •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A.意气勤勤恳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倜傥之才不能任也而用流俗人之言 流俗之所轻也【解析】A项,辞意和语气。
B项,感情深厚。
D项,皇帝身边的侍从。
【答案】 C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① 固主上所戏弄 A <② 人固有一死 ①且西伯,伯也,拘于羡里 B <.②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①倡优所畜 C <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①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②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解析】 A 项,本来。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习题:第三专题+报任安书(节选)+Word版含答案.doc
报任安书(节选)一、基础夯实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则仆偿前辱之责B.思垂空文以自见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见狱吏则头枪地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及罪至罔加解析:D A项,“摩”同“磨”,“责”同“债”;B项,“见”同“现”,“关”同“贯”;C项,“失”同“佚”,“枪”同“抢”;D项,“罔”同“网”。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解析:C A项,“固”,均为副词,本来。
B项,“于”,均为介词,在。
C项,“所”,表被动;表处所,……的地方。
D项,“所以”,均为代词,……的原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流俗之所轻.也B.其次不辱.身C.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D.魏其,大将也,衣.赭衣解析:C “相”,偏指一方,这里指代对方。
A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B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D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B.此人皆意有所郁结..C.下流..多谤议D.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解析:B A项,非常:古义是“不同寻常”,今义是“十分,极”。
B项,郁结:古义、今义均为“积聚不得发泄”。
C项,下流:古义是“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指“卑鄙龌龊”。
D项,发愤:古义是“发泄愤懑”,今义指“决心努力”。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书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解析:B “却不以为辱”错,司马迁知道是莫大的耻辱,但是他选择了“践志”,以实现人生价值为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僭,即僭越。
2020_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报任安书(节选)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报任安书(节选)(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2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B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赋:铺叙,这里指创作 C .则仆偿前辱之责.责:责任 D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 诚:果真 解析:选C 。
“责”同“债”,指下狱受腐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 A.⎩⎪⎨⎪⎧固.主上所戏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C.⎩⎪⎨⎪⎧倡优所.畜某所.,而母立于兹 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解析:选C 。
C 项,表被动/表处所,……的地方。
A 项,均为副词,本来;B 项,均为介词,在;D 项,均表原因,……的原因。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②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④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⑤下流..多谤议 ⑥今虽欲自雕琢..⑦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A .①③⑦ B .②⑥⑦C .②④⑤D .①②④解析:选B 。
②“戏弄”、⑥“雕琢”和⑦“父母”与今义同。
4.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则仆偿前辱之责B .思垂空文以自见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C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见狱吏则头枪地D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及罪至罔加解析:选D。
A项,“摩”同“磨”,“责”同“债”;B项,“见”同“现”,“关”同“贯”;C项,“失”同“佚”,“枪”同“抢”;D项“罔”同“网”。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盖文王拘而演《周易》A.安在其不辱也B.重为乡党所笑C.藏之名山,传之其人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解析:选B。
高中语文(报任安书)同步练习3 苏教版选修 试题
《报任安书》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与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至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庭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材,长无乡曲之誉。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语文ⅴ苏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报任安书(节选))综合练习(第一课时)
语文ⅴ苏版第三专题版块一( 报任安书(节选) ) 综合练习(第一课时)一、自学评论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头抢(.)地伏法受诛(.)暴(.)肌肤圜.()墙占卜(.)囹圄(.)槛(.)缧(.)绁.曩(.)者阙(.()然)色诎(.倜傥(..)体)赭(.)衣强(.)颜愠.桎梏(.)羑里(.) 愤懑(.)剌(.)谬蝼.()蚁2、指出以下加点字旳古今异义. (1)意气勤勤奋恳 ...古义:今义:(2)素所自建立使然也 ...古义:今义:(3)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今义:(4)唯倜傥特别之人称焉 ...古义:今义:(5)何至自沉迷缧绁之辱哉..古义:今义:(6)仆以口语遭受此祸..古义:今义:1、指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旳用法和意义(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2)曩者辱赐书.(3)倡优所畜..(4)声闻邻国.(5)且勇者不用死节.(6)孙子膑脚.(7)魏其,大将也,衣赭衣.二、文本研习 .1、层次构造:课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说明复信之由 .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陈说自己遭极辱而不自杀之事由 . 第三部分(第 4-5 自然段):进一步说明隐忍苟活是为了达成《史记》 .第四部分(第 6 自然段):抒写痛辱愤郁之心情,再点复信之意(言无从“推贤进士”之苦处) .2、内容评论《报任安书》被称为是“天下奇文” ,可与屈原旳《离骚》“抗衡千古” . 内蕴深沉,文气雄伟 . 人们向来尊崇司马迁“文有奇气” . 这类奇气,主假如由作者积蓄已久旳对黑暗现实旳深刻认识和心里激烈旳悲忿之情凝集而成,它们在字里行间表现为忧虑幽思和激怒大方 . 其忧虑幽思,是从作者所遭到旳不公正待遇和压迫无告旳凄惨处境中产生旳;其激怒大方,源出于作者对黑暗现实旳激烈斥责和信心洗漱羞耻旳坚毅信念 . 因为这股奇气不时在胸中盘旋激荡,一旦触发,就不觉汹涌奔出 .三、问题商讨1、先人向来崇尚秉笔挺书旳“良史”精神,主张史册要客观真切地记录历史,“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唐朝刘知几《史通》) . 但司马迁却列举大批史实,说明“这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旧事,思来者”. 这类“愤而著书” 旳思想能否有违“良史”精神?应当如何对待司马迁“愤而著书”旳思想?四、活动体验中国有句俗语,“士可杀,不行辱” . 但是司马迁却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你是如何对待生命以及生命旳真切价值旳?第一课时1、自学评论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头抢(. qi āng)地伏法受诛(ū). zh暴(ù)肌肤. p圜(á ). yu n墙占卜(ǔ). b 囹圄(wǔ)槛(ji..àn)缧(.léi )绁.曩.(náng)者阙(quē)然.诎(qū)体.赭(.zh ě)衣强(qi ǎng )颜愠( yùn)色愤懑(mēn)剌(l ..倜傥( t ìtà)谬蝼(l.ǎng)桎梏( gù)羑里〔 (y óu)óu)蚁2、指出以下加点字旳古今异义.(1)意气 . 古意:情义 . 今指:意志随和概;志趣和性格;因为主观和偏执而产生旳情绪 .(2)建立 . 古意:立身处世 . 今指成立 .(3)私心 . 古意:自己旳梦想 . 今指为自己打算旳念想 .(4)特别 . 古意:不一般 . 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5)沉迷 . 古意:陷身 . 今指堕入不良旳境地,难以自拔 .(6 ) 口语 . 古意:言论 . 今指讲话时使用旳语言,与“书面语”相对.3、(1)名词做状语,像牛马同样( 2)动词旳使动用法,使受辱(3)名词做状语,像乐师和优伶同样( 4)动词旳使动用法,使听到( 5)为动用法,为而死( 6)名词做动词,受膑刑( 7)名词做动词,衣着 .三、问题商讨参照:司马迁所谓旳“愤”,是指作家“意有所郁结”旳精神状态,这是一种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旳状态,愤恨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导,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均衡 . “愤”包括了个人愤恨旳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旳意志,因为它重申了创作者在窘境中奋起而不用沉旳品行,极富于批评精神和战斗精神 . 这里旳“愤”,又是创作旳心理动力,因为“愤”是因创作主体激烈旳梦想受压迫而产生,因此它表现出来旳感情也就相当激烈,以这样旳“愤”作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常常也会有较高旳品位和质量 . 可以“发奋”者常常是精神生命旳强者,在窘境中他们人品崇高,意志坚定,与恶权力旳碰撞使得那种“愤”常常不是一己之私,而是包含着踊跃进步旳社会内容和激烈旳正义精神 . 这样旳作品也常常能成为作家旳生命写照并拥有感发意志旳艺术魅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3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基础练习2
《报任安书(节选)》基础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用之所趋.异也 趋:趋求推贤进士为务. 务:职责B .卒就.死耳 就:就要,将要受械..于陈 受械:戴上刑具C .若望.仆不相师 望:埋怨仆诚.以著此书 诚:诚实,真诚D .定计于鲜.也 鲜:态度鲜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累:连累,涉及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①固.主上所戏弄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B.⎩⎨⎧ ①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②淮阴,王也,受械于.陈C.⎩⎨⎧ ①倡优所.畜②某所.,而母立于兹D.⎩⎨⎧ 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3.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 .①②④⑧B .②④⑥⑧C .①③⑤⑦D ,③④⑤⑥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①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②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④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⑤下流..多谤议⑥今虽欲自雕琢..⑦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A.①③⑦B.②⑥⑦C.②④⑤ D.①②④二、表达交流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给生命一个微笑。
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你是在为爱而陶醉,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生命一个微笑。
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3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阅读练习1
《报任安书(节选)》阅读练习一、阅读理解(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同“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厄:困穷。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失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得通.其道通.古今之变B.退论书策以.舒其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C.囚于.请室于.妻子何如D.不得通其道.然此可为智者道.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书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宫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练习册:专题3 报任安书(节选)
报任安书(节选)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缧.绁(léi) 剌.谬(là)困厄.(è) 谤.议(bàng)B .愠.色(yùn) 放失.(shī)轩.辕(xuān) 沉溺.(nì)C .闺阁.(gé) 愤懑.(mèng)垢.辱(gòu) 草创.(chuàng)D .倜.傥(tī) 怯懦.(nuò)固陋.(lòu) 曩.者(nǎng)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辱:承蒙B .若望.仆不相师 望:希望C .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倾:超过D .思垂.空文以自见 垂:流传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其次关木索见狱吏则头枪地B.⎩⎪⎨⎪⎧及罪至罔加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则仆偿前辱之责其次诎体受辱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且勇者不必死节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意气..勤勤恳恳B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C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D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盖文王拘而演《周易》A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B .流俗之所轻也C .李斯,相也D .灌夫受辱于居室二、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问题。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报任安书》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5
《报任安书》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曩.者(nǎnɡ) 槛.阱(jiàn)愠.色(yùn) 剔.毛皮(tì)B.强.颜(qiǎnɡ) 缧.绁(léi)倜傥..(tì tǎnɡ) 头枪.地(qiānɡ)C.凝滞.(zhì) 婢.妾(bēi)圜.墙(huán) 暴.肌肤(pù)D.占卜..(zhàn bǔ) 囹圄.(wǔ)污垢.(ɡòu) 名摩.灭(mó)解析A.剔—tī;C.婢—bì,圜—yuán;D.占—zhān,圄—yǔ。
答案 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报.任安书报:答,回复B.特.以为智穷罪极特:只是C.恨.私心有所不尽恨:愤恨D.思垂.空文以自见垂:流传解析C.恨—遗憾。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意气..,挥斥方遒..勤勤恳恳/书生意气B.积威..之所劫哉..约之渐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C.唯倜傥..之才不能任也..非常之人称焉/非倜傥D.而用流俗..之所轻也..人之言/流俗解析A.情意/意志气概。
答案 A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固.主上所戏弄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B.①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②淮阴,王也,受械于.陈C.①倡优所.畜②某所.,而母立于兹D.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解析C.被/处所。
答案 C5.请以司马迁的事迹为例来阐述下面的这句话。
有志之士,必先有心。
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冲破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事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司马迁一心为完成《史记》而隐忍苟活,令后人景仰。
(整理版)《报任安书(节选)》练习题
《报任安书〔节选〕》练习题【练习一】一、积累运用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其〔jī〕,大将也,衣〔yī〕赭〔zhě〕衣,关三木。
B.暴〔bào〕肌肤,受榜箠〔chuí〕,幽于圜〔yuán〕墙之中。
溺〔nì〕缧〔léi〕绁〔xiè〕之辱哉!仆〔pū〕私心剌〔là〕谬〔miù〕乎?答案:C〔A.“衣〞yì;B.“暴〞pù;D.“仆〞pú。
〕解析:选择正确的选项实那么是辨析错误,要重点掌握错误错在什么地方。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那么头枪地⑤那么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那么忽忽假设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①②④⑧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⑤⑥答案:D〔①“剔〞通“剃〞;③“失〞通“佚〞;④“枪〞通“抢〞;⑤“责〞通“债〞;⑥“摩〞通“磨〞;⑧“底〞通“抵〞。
〕解析:应该依次排查每句中有无通假字。
正确理解句意很关键。
粗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为哪项A.意气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口语遇遭此祸答案:B〔A.意气,古义指情谊和语气;今义指意志和气概。
B.倜傥,古今义同,指洒脱,不拘束。
C.下流,古时比喻处于卑贱地位;今指卑劣龌龊。
D.口语,古指说了几句话;现区别于书面语,指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解析:掌握这种题型,一是根据具体语境靠逻辑思维解决,二是多加记诵。
4.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以下句子中加粗的词与其他不同的一项为哪项牛马走足下C.仆下愚,知其不可答案:B〔A.牛马走,谦词,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人;B.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C.仆,自称的谦词;D.下愚,谦词,愚昧无知。
〕解析:对于常见的尊称和谦称要准确记忆。
5.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第三专题《报任安书》学案与练习.
专题三直面人生●专题概览专题导言人生既会有灿烂的阳光,也可能有凄冷的风雨。
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人生需要面对的内容很多,本专题重点探讨“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两组矛盾的人生话题。
这是人生的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犹如在试金石上磨砺过,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能挺直,生命才有力量。
课文精评《报任安书(节选)》:表现了司马迁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渔父》: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着重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记念刘和珍君》:叙述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生前事迹及遇害经过,总结了惨案的教训,并对烈士作了热情地讴歌和赞颂。
《论厄运》:论述了厄运的作用和价值,赞颂与厄运搏斗磨砺出的坚忍的美德,并指出“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直面苦难(节选)》:作者倡导普通人的“苦难观”,反对对苦难厄运的浪漫主义的美化,把苦难、苦难英雄还原为生活中的真实面貌,深入地探讨了普通人应该怎样直面苦难的问题。
板块一生存选择●主题导读司马迁“隐忍苟活”,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名垂不朽,实现人生的价值;屈原“毅然赴死”,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
司马迁与屈原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1课时报任安书(节选)●画语导入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而伟大经常与孤独比肩。
面对宫刑之辱,司马迁毅然选择了隐忍苟活,“就极刑而无愠色”,终成就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他以生践志,以羸弱的生命为我们营造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精神圣殿,也给我们演绎了敢于直面生存的苦难、勇于在风雨之中守望理想与信念的悲壮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沉重书页,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报任安书节选训练 落实提升苏教版必修5-含答案
报任安书(节选)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愠.色(yùn) 放失.(shī) 轩.辕(xuān) 沉溺.(nì) 闺(g é) 愤懑(m èng )垢.辱(ɡòu) 草创.(chuànɡ) 倜.傥(tī) 怯懦.(nuò) 固陋.(lòu) 曩.者(nǎnɡ)【答案】 “失”读yì,“懑”读mèn,“倜”读t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固.主上所戏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C.⎩⎪⎨⎪⎧倡优所.畜某所.,而母立于兹 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解析】 C 项,表被动/表处所,……的地方。
A 项,均为副词,本来;B 项,均为介词,在;D 项,均表原因,……的原因。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其次诎体受辱 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⑤则仆偿前辱之责 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 .①②④⑧B .②④⑥⑧C .①③⑤⑦D .③④⑤⑥【解析】 ①“诎”同“屈”;③“失”同“佚”;④“枪”同“抢”;⑤“责”同“债”;⑥“摩”同“磨”;⑧“底”同“抵”。
【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②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④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⑤下流..多谤议 ⑥今虽欲自雕琢..⑦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A .①③⑦B .②⑥⑦C .②④⑤D .①②④【解析】 ②“戏弄”,⑥“雕琢”和⑦“父母”与今义同。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3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基础练习1
《报任安书(节选)》基础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魏其.(jī),大将也,衣.(yī)赭.(zhě)衣,关三木。
B.暴.(bào)肌肤,受榜菙.(chuí),幽于圜.(yuán)墙之中。
C.何至自沉溺.(nì)缧.(léi)绁.(xiè)之辱哉!D.无乃与仆.(pù)之私心.刺(là)谬(miù)乎?2.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①②④⑤⑧ B.②③④⑥⑧C.①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⑧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下流..多谤议B.恨私心..有所不尽C.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D.仆虽怯懦..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若.望仆不相师居则忽忽若.有所亡B.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虽.累百世,垢弥甚耳C.及以.至是,言不辱者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灌夫受辱于.居室5.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二、语言表达1.仿照下列的句子,写上相应内容,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命运给予河蚌的是一粒沙子,河蚌回报世界的却是一颗晶莹的珍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运给予巨石的是千锤百炼,巨石回报世界的却是一座神圣的佛像。
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伟大人物,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他们回报世界的都是心血的结晶:司马迁蒙受腐刑之辱,却留给后人一部《史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贝多芬经受失聪之苦,却留给时代一部《命运交响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节选)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yù,认可)B .定计于鲜也。
(xiān ,态度鲜明)C .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qián ɡ,强颜,厚颜,意为不知羞耻)D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lèi ,连累)【解析】 A 项“与”应读“yǔ”,和、跟,介词;C 项“强”应读“qiǎn ɡ”;D 项“累”应读“lěi”,经历,积累。
【答案】 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报任安书 报:答,回复B .特以为智穷罪极 特:只是C .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愤恨D .思垂空文以自见 垂:流传【解析】 C .“恨”,遗憾。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修身者,智之符也 符:护身B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 适:适合C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负:缺少D .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 分:职分,道理【解析】 A 项,标志。
B 项,往,到……去。
C 项,凭借。
【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意气勤勤恳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 积威约之渐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倜傥之才不能任也D.⎩⎪⎨⎪⎧而用流俗人之言流俗之所轻也 【解析】 A .前一个指情意;后一个指意志、气概。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 .意气勤勤恳恳B .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C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D .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解析】 A 项,辞意和语气。
B 项,感情深厚。
D 项,皇帝身边的侍从。
【答案】 C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固主上所戏弄②人固有一死 B.⎩⎪⎨⎪⎧ ①且西伯,伯也,拘于羡里②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C.⎩⎪⎨⎪⎧ ①倡优所畜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D.⎩⎪⎨⎪⎧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解析】 A 项,本来。
B 项,在。
C 项,“所”①“……的人”;②处所。
D 项,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答案】 C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流俗之所轻也B .其次不辱身C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D .魏其,大将也,衣赭衣【解析】 A .“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B.“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辱;D.“衣”,名词作动词,穿。
【答案】 C8.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仆虽罢驾,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罢”同“疲”,疲惫。
B .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趣”同“趋”,向前走。
C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徇”同“殉”,献身。
D .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责”同“择”,选择。
【解析】 D .“责”同“债”,债务。
【答案】 D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双音节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 固陋:固塞鄙陋之见。
B .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 睚眦:怒目而视的样子。
C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绳墨:木工用的墨线。
D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 曼辞:美好的言辞。
【解析】 C .法度。
【答案】 C10.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C.重为乡党所笑D.审矣,何足怪乎【解析】A、B、C项是被动句;D项是反问句。
【答案】 D11.从文言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与“适足以取辱耳”不同的一句是()A.爱施者,仁之端也B.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C.顾自以为自残处秽,动而见尤D.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解析】A项,判断句;B、C、D项,被动句。
【答案】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
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灌夫有服,过丞相。
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
”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早临。
”武安许诺。
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
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
早帐具至旦。
平明,令门下候伺。
至日中,丞相不来。
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
”乃驾,自往迎丞相。
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
及夫至门,丞相尚卧。
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武安鄂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
”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
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
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批根:根究清除B.两人相为引重引重:敬重C.灌夫有服有服:正在服丧D.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临况:光临【解析】B.引重:援引借重。
【答案】 B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B.⎩⎪⎨⎪⎧ ①相得欢甚,无厌②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 C.⎩⎪⎨⎪⎧ ①夫安敢以服为解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①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②成妻具资诣问 【解析】 C .“以”,均为介词,表原因。
A.①句中的“然”,连词,但是;②句中的“然”,代词,这样。
B.①句中“厌”为动词,嫌恶;②句中的“厌”为动词,满足。
D.①句中的“具”为副词,全都;②句中的“具”为动词,准备。
【答案】 C14.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灌夫对丞相不满的一组句子是( )①灌夫有服,过丞相 ②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 ③灌夫不怿 ④丞相特前戏许灌夫 ⑤灌夫愈益怒 ⑥夫从坐上语侵之A .①③④B .①⑤⑥C .②④⑤D .③⑤⑥【解析】 ③⑤⑥都是表现灌夫对丞相不满的意思,其余均不是。
【答案】 D15.下列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灌夫家居虽富,然而失去权势,到魏其侯也失势的时候,两人互相援引借重,关系十分密切。
B .过门拜访魏其侯一事原来是丞相提出来的,但第二天已到中午时分,丞相还未赴约,因此灌夫很不高兴。
C .灌夫见丞相日中未至,亲自前往迎接,到了丞相家门,丞相还睡着,因此灌夫用讽刺的语气质问丞相。
D .丞相约灌夫去拜望魏其侯只不过是戏言,实在无意前往。
后经灌夫上门催促,勉强答应前去,但驾车又驶得很慢,灌夫更加愤怒。
【解析】 C .非“用讽刺的语气质问”而是询问。
【答案】 C【参考译文】灌夫在家闲居虽然富实,但是失去权势,居高位的卿相、有权势的近臣以及那些一向作为灌夫宾客的人,都因灌夫失势而同他日益疏远了。
等到魏其侯失势,也打算依靠灌夫去根究清除那班趋附势利的(平素仰慕他而结交,后来又因他失势而丢弃他的)宾客们。
灌夫也想依靠魏其侯因而结交列侯皇族来抬高自己的名声。
两人互相援引借重,他们两人的交往,简直像父子一样。
彼此投契,很要好,没有一些嫌恶,只恨相识得太晚了。
灌夫有丧服在身,过门拜访丞相田砏。
丞相不慌不忙地说:“我想和你一起拜访魏其侯,可惜你恰恰有丧服在身。
”灌夫说:“将军你愿意宠幸地光临魏其侯,我灌夫岂敢因有丧服而推辞呢?请让我告诉魏其侯,好叫他有所预备,将军你明晨就请早些到来!”丞相武安侯答应了,灌夫原原本本告知魏其侯,像他对武安侯田砏所说的那几句话。
魏其侯与他夫人多买酒食,当夜就打扫房屋,趁早陈设起来,直到天明。
刚天亮,便命门下的执事人等在门外探听伺候。
到了中午,丞相仍未到。
魏其侯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记了此事吗?”灌夫很不高兴,说:“我不嫌丧服而应他的约。
应该自己前往邀请他。
”即起身驾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
丞相前一天只不过是随便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真去赴宴。
等到灌夫到了丞相府,丞相还在床上休息。
于是灌夫进去见他,询问道:“将军昨天宠幸地答应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妻备办酒食,从一早到现在,都没敢吃一点东西。
”武安侯装作愕然的样子向灌夫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恍惚忘记了与你说过的话。
”才驾车前往,但又行驶得很慢,灌夫更加发怒。
等到饮酒尽兴时,灌夫起舞后接着邀请丞相起舞。
丞相竟不起身,灌夫在席上的谈话中讽刺丞相。
魏其侯就把灌夫扶着送走了,并向丞相道歉。
丞相终于在魏其侯家饮酒一直到天黑,尽欢而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