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精)
2中医药古籍检索(研究生)
中医药文献检索(研究生) 中医药文献检索(研究生)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举例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查国内现存有多少种古代医家李言闻的 著作(李言闻为李时珍之父) 01401 四言举要 01419 脉旨四言举要注 01414 医灯续焰火 02653 医方药性赋 01418 脉学入门四言举要 共五种
26
中医药文献检索(研究生) 中医药文献检索(研究生)
《中国医籍提要》 中国医籍提要》
上册撰写了504部医籍的提要,主要是清以 前的著作; 下册共撰写402部,主要是清代至现代 (1960年以前)的中医著作。 对每部医书,著录书名、成书年代、作者生 平、内容提要和版本。对读者学习中医能起到 入门的指导作用。 书后附有书名索引、人名索引便于检索。
检索没有单刻本的中医药古籍,使用丛书联合 目录。该目录收录了全国41个图书馆的古籍丛书 2797种,子目书名7万余条,去其重复,实际包 含古籍38891种,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历代出版丛 书的全貌。 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 第三册:子目书名索引、子目著者索引,是为 第二册服务。
20
中医药文献检索(研究生) 中医药文献检索(研究生)
中医类书举例
《小品方》晋.陈延之撰,北宋末叶佚。 《医方类聚》朝鲜,金礼蒙等编,日本 从 《医方类聚》点校《小品方》。 《外台秘要》唐.王焘撰高樑柱从《外台秘 要》点校《小品方》。 类书保存了散亡的古籍,遗文旧事。
6
中医药文献检索(研究生) 中医药文献检索(研究生)
中医类书举例
查找历代医著有关治疗“痹证”的资料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诸疾 《黄帝素问》、《灵枢经》等17种医著的 论述。 复方163条,单方60条,针灸、导引(气功) 疗法,最后是医案,共74页。 (类书内容丰富)
中医专业特长综述和医术渊源文献范例
中医专业特长综述和医术渊源文献范例1. 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特长。
本文旨在综述中医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并提供一些医术渊源文献范例。
2. 中医专业特长概述中医专业是一门涵盖中医理论、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其特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观念: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强调身心相互影响,通过平衡阴阳、调节气血来维护健康。
整体观念: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强调身心相互影响,通过平衡阴阳、调节气血来维护健康。
- 个体化诊疗:中医强调针对个体患者进行诊疗,注重辨证施治。
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针对个体差异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个体化诊疗:中医强调针对个体患者进行诊疗,注重辨证施治。
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针对个体差异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 药食同源:中医药物大多采用天然草本植物、动物及矿物等制成,注重食疗与药疗的结合,通过调整饮食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药食同源:中医药物大多采用天然草本植物、动物及矿物等制成,注重食疗与药疗的结合,通过调整饮食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 针灸推拿:中医的特长还包括针灸和推拿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按摩推拿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健康。
针灸推拿:中医的特长还包括针灸和推拿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按摩推拿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健康。
3. 医术渊源文献范例以下是一些体现中医医术渊源的经典文献范例:- 《黄帝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经典之一,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涵盖了诸多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
《黄帝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经典之一,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涵盖了诸多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
- 《神农本草经》:古代对草药的研究和运用总结成书,是中医药学方面的重要文献之一。
《神农本草经》:古代对草药的研究和运用总结成书,是中医药学方面的重要文献之一。
- 《伤寒杂病论》:论述了中医对伤寒病及其他杂病的诊疗经验和治疗方法,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1005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1005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国家需要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能从事中医医史文献教学和科研的专业人才。
(一)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及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相关知识。
2.熟悉中医文献检索方法。
3.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
(-)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掌握中医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完成1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2.具有一定的带教工作能力,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3.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问题。
4.具备中医临床及社会服务能力。
(三)情感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专业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充分认知医学的终极目标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
4.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热爱中医药事业。
(四)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目标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5.具有自我完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6.能够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自觉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
7.较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学习、交流和工作。
8.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要持续更新知识和终身学习。
二、研究方向1.中医学术发展史研究:通过对秦汉以来中医学术体系的形成、晋唐临床各科的发展、宋元中医学术创新、明清中医学术的充实以及近现代中医学术发展的研究,分析中医学术发展的特点,探讨中医学术发展的规律。
2.中医文献学研究:运用一般文献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系统整理中医理论、临床、养生等文献,重点挖掘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的中医养生文献和中医藏象文献。
3,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历代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系统整理,重点对脾胃理论、气血理论以及阴阳理论等各家学说展开研究。
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
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各位017考生们!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供17年的考生们阅读了解。
中医医史文献[100503]开设院校: 29所门类/领域代码:10门类/领域名称:医学一级学科/领域代码:1005一级学科/领域名称:中医学二级学科代码:100503二级学科名称: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下设的二级学科。
它是从史学、文献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理论与经验、学术特征、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对象的广泛复杂性,就决定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兼具文、理、工、医科性质,因此学科的定位,应当是中医综合研究学科。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学风正派,热爱中医药事业,熟悉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科研思路、方法、手段、现状,熟悉计算机的运用操作,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科研、教学的能力,能适应各种相关部门科研、教学、临床工作的专业人才。
中医医史文献就业方向中医医史文献学专业研究内容相对比较枯燥。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一个明显有别于以治病救人为主要目的的临床各科,中医药学科中,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应率先实现信息化,文献的载体由纸质文献向机读文献、网络文献扩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也必然要借助于信息科学技术。
目前我国兼具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科建设、远程医疗、远程咨询等都未能很好地开展起来。
因此,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毕业人才将是中医药相关行业的主力。
本专业方向毕业的学生可以到政府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保险行业、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各类信息机构从事医学信息传播、管理、分析、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中医医史文献就业前景(一)中医文献的信息化发展,愈发凸显该学科的重要性中医药学科中,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应率先实现信息化。
(完整版)中医文献学
(完整版)中医文献学一、概论(一)、文献的概念:《论语八佾》记载了孔子的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
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宋代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国家标准局《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作的定义:“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古典文献专至古籍而言。
文献含有的三大元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文献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关系密切,概括起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文献是人们获取、传承知识的重要媒介。
2、文献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共同向前发展。
(高尔基:书是人类进步之梯)3、文献可以为科学研究服务。
(二)、历代中医文献概况《礼记曲礼》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含义)(孔颖达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若不习此三书,不得服食其药。
”1.先秦两汉时期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15种古医籍(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杂禁方》。
马王堆医书与《汉书艺文志》所载均属西汉及其以前的作品,其中医经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及用针、石、汤、火等诸法治病的理论著作。
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伤寒杂病论》。
2.晋唐时期古医籍文献碾转流传,讹误自然难免,特别是在手工抄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脱文讹字、衍字增句、忘删误改、缺页错简等问题,所谓“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含义)3.两宋金元时期4.明清时期整理研究古典医籍成为了时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据《中国医籍考》的记载:《内经》:53种,234卷;《难经》:15种,53卷;《伤寒论》:138种,481卷;《金匮》,16种,9卷。
中药文献学总复习(精简版)
中药文献学复习资料蓝色字体的内容可以阅读理解,不强记第一章绪论(1)中药文献是指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药古代文献,是指辛亥革命以前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药现代文献,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记录有中药知识的一切载体。
(掌握)(2)中药文献学,是以中药文献的整理及其历史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掌握)中药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了解)按照研究对象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中药文献两大部分。
古典中药文献研究内容主要为:1)结合历史学知识,说明中药文献发展的源流及其一般规律。
2)根据古代文献体式的情况,说明中药文献的体式与结构。
3)借助目录学、版本学的知识,说明中药文献著录及其载体情况。
4)利用古代文章学和文字学的有关知识,说明中药文献的文体及文字方面的有关问题。
5)借助文献整理研究及方法学方面的知识,说明中药文献的校勘、注释、辨伪、辑佚等有关问题。
6)通过对古典中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进行本草考证、辨误,了解中药炮制沿革和临床组方遣药演变规律,发掘新的药用资源和临床用药依据。
现代中药文献由于其载体种类繁多,文献数量增长迅猛,学科交叉渗透,文种语言各异(现代中药文献的特点),其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一般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探讨现代中药文献的性质,特点及其一般规律。
2)现代中药文献的分布、文种、载体及其检索方法。
3)现代中药文献的结构、编排、格式、索引等。
4)中药文献的撰写、积累、查新、开发与利用。
5)网络文献的特点,检索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中药文献学的学习方法、内容(熟悉)1.重视古籍,继承创新了解和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及其检索途径和方法。
2.掌握方法、目标明确熟练地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这些最佳手段。
注重平时一段性地阅读和积累各类中药文献。
3.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查阅国外科技文献时,既要承认前人所创造知识财富的巨大价值,及现代有关文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一些错误的观点、片面的认识,不可以盲从,不可以采取单纯的拿来主义,尤其对于一些商业性的宣传要持慎重态度,要将之与实际的科研成果区别开来。
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三章中医药文献与信息
第十三章中医药文献与信息第一节概述■ 中医药信息来源1.图书;2.专业期刊;3.报纸;4.会议文献;5.学位论文;6.专利文献;7.产品样本。
■ 中医药信息特点1.历史与现代并重;2.多学科相互交融3.数量迅速递增;4.质量良莠不齐第二节常用中医药信息一、传统中医药典籍1.主要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现存最早、最为系统的医学经典著作;■ 伤寒论---张仲景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 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 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本证候学专著,巢元方著;■ 瘟疫论---第一部论瘟疫的专著,吴又可著。
2.主要的本草典籍:■ 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系统整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陶弘景著;■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保存最早的完整的本草合刊本,张存惠著;■ 本草纲目---中药学巨著,李时珍著。
3.主要的方书典籍:■ 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葛洪著;■ 备急千金要方---对后世妇婴专科有很大影响,孙思邈著;■ 千金翼方---孙思邈著,与《千金要方》合称《千金方》;■ 外台秘要---综合性医学巨著;■ 太平圣惠方---宋代王怀隐著;■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典,宋代官府颁行;■ 普济方---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保存大量民间验方。
二、现代中医药信息1.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分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及部颁标准;2.中医药期刊3.中医药工具书与文摘■ 中药大辞典---既是辞书,又是综合性本草;■ 中国医籍大辞典---对中医药文献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堪称医籍辞书的巨著;■ 中国方剂大辞典;■ 中医大辞典---全面反映中医学术的综合性辞书;■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中国医学史文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简介
中国医学史文献48号021-一、学科沿革院中国医学史文献学科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主干学科,其前身为中国医学史教研室,现与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合并,成立了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并,与医古文教研室、中医文献教研室、社科部、心理学教研室联合,共同创建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
本学科承担着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导论、中国哲学史、中医文献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199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学科方向明确,研究领域广阔、学术思想活跃,有一支实力雄厚、充满活力的学科梯队。
教研室被评为省优秀教研室。
3362 3039原学科带头人车离教授为国内著名的医史学家,现学科带头人常存库教授,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学术界有相当影响和知名度。
近年来,该学科引入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医学的文化模式和类型,加深和扩展了原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该学科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课二、学科带头人院常存库:男,1955年5月20日出生, 教授,博士导师,研究方向是中医药学术本体研究,主要学术兼职:黑龙江省医史学会主任 1997,黑龙江省中医药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1997,《医学与哲学》特邀编委 1986,《中外医学哲学》杂志顾问委员 1997.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余篇,国家级杂志论文16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 1 部。
获奖成果共 7 项,其中:省部级 1 项。
目前承担项目共 1 项;近五年(1996-2000年)支配科研经费共 4 万元,年均 0.8 万元。
业(一)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业1 肝脾康胶囊,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997),署名次序为2;共2 中医学的文化哲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署名次序为1;同济大学四平路3 中医骨伤科发展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主编。
021-(二)学术思想及特点kaoyangj本学科带头人知识广博、思想深刻,涉猎领域宽阔,善于把知识和思想引申应用于各个领域. 彰武1、教学能力突出、效果优秀:kaoyantj由于知识宽阔,所以胜任跨度很大的多学科教学。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生课程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生课程(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1.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概述2.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核心课程3.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培养方向4.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就业前景正文(篇1)一、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概述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中医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多个领域。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学、医史学及文献学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以便更好地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古典文献,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1.中医医史学:介绍中医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重要医家、医派、医学流派等。
2.中医文献学:教授如何运用文献学的方法,对中医古典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和解读。
3.古籍整理与保护:学习古籍的版本、校勘、注释、翻译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古籍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4.中医药学: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药物学、方剂学等内容。
5.历史学: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为研究医史提供基础。
三、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培养方向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有:1.中医医史研究:培养具备中医医史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在医史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才。
2.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培养具备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和解读能力的人才。
3.古籍整理与保护:培养具备古籍整理、保护和修复能力的人才。
4.中医药文化传播:培养具备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
四、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就业前景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有:1.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2.图书馆、博物馆:从事古籍整理、保护和修复工作。
3.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4.中医医疗机构:从事中医诊疗、药学服务等工作。
目录(篇2)1.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背景和意义2.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3.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4.推荐的教授及其研究方向正文(篇2)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研究生课程是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医史文献理论知识和实际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置的。
2017山西中医学院招生专业目录
山西中医学院(学校代码:10809)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基础医学院(1)中医学一级学科(代码:1005)学术学位二、中医临床学院(1)中医学一级学科(代码:1005)学术学位方剂学方剂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论②201英语一③698中医学术综合③698中医学术综合④—无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论②201英语一③698中医学术综合中医内科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外科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外科学合④—无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眼科学(根据方向选论中医五官科学招生人数:70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④--无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④--无中医妇科学三、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1)中医(代码:1057)专业学位招生人数:34合能力(中医)④--无四、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医院)(1)中医(代码:1057)专业学位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④--无招生人数:20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五、针灸推拿学院(1)中医学一级学科(代码:1005)学术学位论19招生人数:38六、中药学院(1)中药学一级学科(代码:1008)学术学位招生人数16注:★本学科不接收同等学100 分 梁生旺,万丽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年8月招生人数:11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
招生对象:获得学士学位的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或有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专业大专学历并有2年以上医药行业实践经历的在职人员。
(第二版)100分洪筱坤,林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1月③《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注七、护理学院(1)护理(代码:1054)专业学位招生人数:21大纲执行。
生专业目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国家级规划教材,谢鸣,周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根据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7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意见》、《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办法》的要求,结合我所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深入推进信息公开,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严明招生纪律,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公正、规范透明。
二、复试工作原则1、坚持科学选拔。
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和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
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利。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
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
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5、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三、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复试工作小组由主管教育副所长、科教办主任及纪检监督人员组成,名单如下:组长:胡晓峰所长成员:万芳主任、肖永芝(纪检)复试小组由主管教育所长、科教办主任及招生导师组成,名单如下:组长:胡晓峰研究员成员:(按姓氏笔划排序)万芳研究员王凤兰研究员刘剑锋研究员肖永芝研究员张雪亮研究员胡晓峰研究员甄艳研究员记录员:周鸯四、考生资格审查复试前将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对不符合招生规定者,不予复试。
考生复试时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① 准考证原件;②有效身份证件;③学生证或毕业证书原件;④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原件;⑤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⑥加盖公章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⑦复试费100元。
五、复试工作具体内容:1、复试时间、地点及方式(1)专业课笔试:时间2小时。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全日制)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101 基础医学院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 方剂学 100505 中医诊断学 1005Z1 中医体质学
指导教师
拟招 生
人数
孟庆刚、 贺娟、刘晓燕、马淑然、徐 雅、王彤、林燕、许筱颖、张保春、钱 12 会南 王庆国、王雪茜、赵琰、贾春华、屈会 化、钟相根、谷晓红、程发峰、李宇航、 傅延龄、陶晓华、李丽娜、陈萌、陈明、 29 刘敏、赵岩松、孙燕、郭华
考试科目
是否招收 跨门类考 生及范围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 语一③611 基础医学综合 (中医)④--无
招收药学 类跨门类
考生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
语一③611 基础医学综合
否
(中医)④--无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 一③611 基础医学综合(中医) 是 ④--无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医)或 611 基础医学综
是
合(中医)④--无
1006Z7 中西医结合循证 医学
刘建平、刘兆兰、费宇彤、陈薇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
5
语一③610 基础医学综合 (西医)或 611 基础医学综
是
合(中医)④--无
王伟、陈建新、王勇、华茜、刘振权、
王育林、杨东方、黄作阵、赵艳、孙晓
光
8
杨勇、谢鸣、杨祯、张林
4
王天芳、陈家旭、李峰、任小巧、薛晓 琳、吴秀艳
10
王琦、王停、倪诚、王济、李英帅、骆 斌
8
考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概况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概况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概况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概况本学科是1981年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0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97年起成为全国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理科基地),2001年再次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基础教学团队。
该学科拥有较合理的学科梯队,分别由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内经教研室、实验中医学教研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基础综合实验室等组成。
历年来学科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上海市科委等各级科研项目多项。
获包括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优秀图书奖等国家级、市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主编多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负责两门全国精品课程。
学科为博土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概况本学科是1981年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l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合理的学科梯队,在长期从事《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中有着较厚的积淀。
本学科的骨干教师一直活跃在全国的专业领域内,参与并自主编写了不少研究生、本科生教材、教参及学术专著,发表于国内外专业杂志的学术论文数百篇,开设专业课程十余门。
历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以及校级课题数十项。
不断开展课程建设,已开发出《伤寒论》、《金匮要略》CAI课件2项,获科研及教学成果奖多项。
本学科在经典文献的研究方面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开展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辨证规律、病证源流、治法与方药运用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科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概况本学科是1981年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05年6月成为上海市第二期重点(特色)学科,2007年11月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8年6月又进入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的建设。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之一,旨在从史学、文献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的理论与经验、学术特征、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
该学科由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创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医学
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医药经典文献的整理、诠释与应用研究,中医临床文献的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以及中医药与传统思想文化研究等方面。
该学科的研究旨在挖掘中医药学的理论精髓和临床经验,探究其发展规律和文化内涵,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对于中医学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医药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为现代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指导。
同时,通过对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究不同学术流派的理论特点和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中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为现代临床实践和中医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指导。
中医医史文献就业
中医医史文献就业中医医史文献一、中国中医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积累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起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在生存和生活过程中开始积累有关健康和疾病的经验。
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的中医理论和医疗方法,被认为是中医学的重要起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在古代中国逐渐发展壮大。
距今约2500年前,唐朝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编写了《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知识,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古代中国,中医学与道家、儒家等哲学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例如,中医学对阴阳和五行等自然哲学观念的应用,形成了中医学的独特观点和疗法。
此外,中医学还注重个体差异和辨证施治,强调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方法。
二、中国中医的经典文献中国中医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经典文献。
在中国古代,认为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应该以经典为准绳,因此经典文献被视为学习和传承中医学的重要依据。
最有代表性的中医经典文献之一是《黄帝内经》,也被称为《黄帝素问》和《黄帝问经》。
这本书集中了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经验,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医学的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等重要概念,并提供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另一本重要的中医经典是《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古代医学家张仲景。
该书通过对不同疾病的描述和千方百计的治疗方法,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知识。
这本书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后世中医学中被广泛引用。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经典文献与中医有关,如《金匮要略》、《千金方》等。
这些经典文献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指导,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中国中医的发展与传承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后,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学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被广泛应用,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西医学的发展并存,中医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免费下载】医学考研必读中医基础理论深入解读
2017 医学考研必读:中医基础理论深入 解读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 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 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 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第1页共6页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
各位 017考生们!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 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供 17年的考生们阅读了解。
中医医史文献 [100503]开设院校 : 29所
门类 /领域代码:10
门类 /领域名称:医学
一级学科 /领域代码:1005
一级学科 /领域名称:中医学
二级学科代码:100503
二级学科名称: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
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下设的二级学科。
它是从史学、文献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理论与经验、学术特征、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对象的广泛复杂性,就决定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兼具文、理、工、医科性质,因此学科的定位,应当是中医综合研究学科。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学风正派,热爱中医药事业,熟悉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科研思路、方法、手段、现状,熟悉计算机的运用操作,掌握一门
外语, 具有从事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科研、教学的能力, 能适应各种相关部门科研、教学、临床工作的专业人才。
中医医史文献就业方向
中医医史文献学专业研究内容相对比较枯燥。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一个明显有别于以治病救人为主要目的的临床各科,中医药学科中,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应率先实现信息化,文献的载体由纸质文献向机读文献、网络文献扩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也必然要借助于信息科学技术。
目前我国兼具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科建设、远程医疗、远程咨询等都未能很好地开展起来。
因此,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毕业人才将是中医药相关行业的主力。
本专业方向毕业的学生可以到政府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保险行业、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各类信息机构从事医学信息传播、管理、分析、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中医医史文献就业前景
(一中医文献的信息化发展,愈发凸显该学科的重要性
中医药学科中,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应率先实现信息化。
中医医史文献教学着眼于中医药整体的知识体系,着眼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中医药各分支学科学术联系的研究,恰恰弥补了目前中医药教育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
文献的载体由纸质文献向机读文献、网络文献扩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也必然要借助于信息科学技术。
其重要意义在于, 把一个中医药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发展成为与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和产业化开发紧密结合的先导性学科。
(二复合型人才的匮乏,需求前景广阔
培养兼具中医药学和信息学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
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防控部门、医院、药事企业、图书情报部门、新闻媒体行业等,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中医药信息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兼具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科建设、远程医疗、远程咨询等都未能很好地开展起来。
因此,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毕业人才将是中医药相关行业的主力。
(三求学路上的机械与枯燥,需要学子正确看待与考虑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一个明显有别于以治病救人为主要目的的临床各科,总体来看,中医医史文献属于故纸堆里探宝,虽然获得宝物的那一刻,我们是喜悦和兴奋的, 而且也会得到众人关注的目光和啧啧的赞叹,但漫长的寻宝路上匍匐前行,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机械而枯燥的。
年轻的学子们,当你决定要走上医史文献研究这条道的时候, 你自己要有充分的考虑。
其实,任何学科里的研究都是如此,苦和乐都是相对的,就看你有没有兴趣了 !
中医医史文献推荐院校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考研的事项,欢迎进入文都网校进行查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报考指南,考研备考经验,各种考研资讯,以及考研课程相关消息,文都网校为了
帮助大家有效复习,推出了一系列考研优惠课程:考研特训通关班 ,高端考研全科辅
导“成功卡” ,更有一对一考研辅导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课程选报,这里有最优秀的名师团队,帮你在考研中使出洪荒之力 !
另外,考研大纲预计在九月份出炉,为了方便大家及时看到大纲相关消息,在考研大纲出来之前,文都网校设置了考研大纲解析专题 ,我们有最专业的团队给大家详细分析大纲相关知识点,欢迎大家前来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