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李将军列传知识点

合集下载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点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点整理

李将军列传【易混淆虚词】1.且杀其骑且尽(将)虏多且尽(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2.为秦时为将(担任)。

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3.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4.因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 5.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去)得李广必生致之(代词,代李广)其李将军之谓也(助词,的)胡兵终怪之(代词)非在数十步之内(用于方位名词之前)6.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竟然)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7.而络而盛卧广(表修饰)而又迷失道(表转折,却)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表顺承)【词类活用】(一)名作动1.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布阵)2.鞭马南驰数十里(用鞭抽打)3.后大将军(落后)4.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名作动,向前行进)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名作动,交给)(二)名作状1.络而盛卧广(用网)2.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在夜里)3.鞭马南驰数十里(向南)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向南)(三)形容词作名词1.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紧急情况)2.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事情的原委、复杂的情况)3.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迂回绕远的路)4.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大道理)。

(四)使动用法1.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使…坚定)2.络而盛卧广(使…卧)3.败韩将军(使…败,引申为“打败”)4.止广宿亭下(使…止,引申为扣留)(五)形作动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靠近)【特殊句式】一、被动句1、士以此爱乐为用2、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二、倒装句1、定语后置句①中贵人将骑数十纵②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2、状语后置句①固自辞于大将军②其合军出东道③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三、省略句1、汉下广(于)吏2、从人(于)田间饮3、广即请霸陵尉与(自己)俱4、毋令(之)当单于【重点句子及其翻译】1.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按法应该斩首,经钱物赎罪后,削职为民.2.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都是这样.3.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4.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5.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6.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我所看那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口不善言辞,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7.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他那忠实心,确实已使真正的士大夫信赖和感动呀!8.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史记·李将军列传》

《史记·李将军列传》

二、背景材料 关于司马迁——《报任安书》
► 与武帝:絶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
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 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明主不深 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 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 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三、文本内涵解析
1. 李广出身于骑射世家,长身猿臂,勇敢 善射。 2. 久历沙场,有臻于化境的军事艺术。 3. 奉身廉洁,爱护士卒,深得战士拥戴。 4. 舍家卫国,有抗击匈奴的坚强意志。 5. 缺点:坑杀降卒,以意气斩霸陵尉。
四、文本艺术分析
►1.通过写李广英勇善战的卓越才干坎坷
不平的人生遭际,揭露专制社会任人唯 亲扼杀人才的罪恶现实,全文充满一股 悲凉不平的慷慨之气。 ►2.善于选材,把人物放到具体环境中 来表现,与他人形成对比,突出传主的 独特个性。
《史记· 李将军列传》
一、文学知识要点
► ►
1.史传文学 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背景材料 《史记》体例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 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畧推三代, 録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 二夲纪》; ► 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眀,作 《十表》;

二、背景材料
二、背景材料
►与李陵: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
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 观其为人,自竒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 亷,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也,仆以 为有国士之风。
二、背景材料
►著《史记》:所以隐忍茍活,函粪土之中
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 不表于后也。……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 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 成败兴壊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 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李将军列传知识点共27页文档

史记李将军列传知识点共27页文档
史记李将军列传知识点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李将军列传》(重点课文)

《李将军列传》(重点课文)

《李将军列传》(重点课文)《作家作品》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

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1,广家世世受射。

受:通授,传授;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2,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通阵,阵地;所:大约。

3,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正:形容词用作动词,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6,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用此:因此;7,可数百里。

可:大约。

8,广军功自如,无赏。

如:相当;9,东道少回远。

少:稍微;回远:迂回,路远。

10,军亡导,或失道。

亡导:亡通无,没有向导;或:同“惑”,迷惑。

11,南绝幕。

南:向南;绝:渡过;幕通漠。

12,“急诣部,如书。

”马上到右将军部队去,就像“命令”上写的。

13,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

诚恳谨慎的样子,就像乡下人一样。

《学习要点与难点》本文包括两方面内容,1,记述李广的才能和品行;2,写出李广一生的不幸遭遇。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骁勇善战,机智勇敢,胆略过人,使匈奴闻风丧胆。

他轻财爱士,身先士卒,忠实诚信,深受广大将士的爱戴。

但是,他生不逢时,一生遭遇不幸。

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

文章又通过名声比李广差得很远的李蔡相正反对比,揭露了西汉王朝赏罚不公,刻薄寡恩的社会现实。

2,文末作者赞语的含义。

太史公就是司马迁本文。

这段赞语表达了司马迁对李广的赞美,引用《论语》的话,赞美李广立身端正,以身作则的品质。

并用谚语,进一步深情地歌颂了李广的品德。

3,李广的性格特征。

李广的性格特征可分为主要性格特征和次要性格特征。

主要性格特征:通过四个大战役,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卫青出征,表现了骁勇善战,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善于应变,胆识过人。

《李将军列传》复习文言知识整理(全面)

《李将军列传》复习文言知识整理(全面)

一、判断句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2、是必射雕者也 二、被动句 1、为虏所生得 2、士以此爱乐为用 3、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句 ①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②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 2、状语后置句 ①固自辞于大将军 ②其合军出东道 ③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
四、省略句 1、尝从(文帝)行 2、见匈奴三人,与(之)战 3、汉下广(于)吏 4、广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于)蓝田南山中射 猎 5、从人(于)田间饮 6、广即请霸陵尉与(自己)俱 7、出(于)东道 8、毋令(之)当单于 9、大将军亦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 10、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于)东道 11、皆为(之)尽哀
21、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因为 22、(青)乃自以精兵走之 疾行,追击 稍微 23、东道少回远 24、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屯结行进 25、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改变 26、今乃一得当单于 才 27、以为李广老,数奇 运气不好 28、急诣部,如书 按照 29、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辞别 30、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逃跑 31、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委曲详情 32、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听审受质
1.广家世世受射。 译:李广家世代传授射箭之术。 2.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译: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 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 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 3.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 庶人。 译: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 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按法应该斩首,经钱物赎 罪后,削职为民。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 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译: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逃走。李广说;“我 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 就全完了。

李将军列传文言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一、一词多义(实词)1.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从人田间饮(跟从)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动,带领)大军不知广所从,故弗从(接应)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参加;参与)故弗从/虽令不从(依顺;听信)2.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士以此爱乐为用(使用、调遣)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凭借)3.数: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几)广数字请行(屡次)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数)4. 当:吏当广所失云多(判罪)为虏所生得,当斩(应当)大将军亦欲使傲与俱当单于(抵挡)5. 居:家居数岁(住)居无何(经过,指时间)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相处)6. 勒: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将军列传》(统率)勒兵下令军中《魏公子列传》(约束,整顿)7. 致: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使……来,“招致”的引申)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表达)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招致)8. 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暗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暗)9. 走: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追逐)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逃跑)10. 没:中石没镞(陷入)是时广军几没(覆灭,消失)11. 辞:固自辞于大将军(告辞,告别)口不能道辞(言辞说话)12.中:中石没镞(射中)军中自是服其勇( 在某范围内 )13.可:行可数百里( 大约 )可伏兵 ( 可以 )14.发:发即应弦而倒( 发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童年初能胜冠时) 15. 解:胡虏益解(通“懈” )匈奴军乃解去( 退去,退兵 )二、一词多义(虚词)1、且杀其骑且尽(将)虏多且尽(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2、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3、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4、因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5、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去)得李广必生致之(代词,代李广)其李将军之谓也(助词,的)胡兵终怪之(代词)非在数十步之内(用于方位名词之前)6、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竟然)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7、而络而盛卧广(表修饰)而又迷失道(表转折,却)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表顺承)三、通假字1、尝从行:“尝”同“常”,经常2、广详死:“详”同“佯”,佯死3、与人居则画地为陈:“陈”通“阵”,阵势、军阵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通“幕”5、或失道:“或”通“惑”,迷惑6、南绝幕:“幕”同“漠”,沙漠7、至莫府:“莫”同“幕”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9、汉军罢:“罢”同“疲”,疲惫10、广家世世受射:“受”通“授”,传授.11、然虏卒犯之:“卒”通“猝”,突然.12、胡虏益“解”同“懈”,松懈13、此言虽小,可以谕大:“谕”同“喻”,比喻四、古今异义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以为前将军古义:省略“之”,把它当做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古义:乡下人广暂腾古义:霎时以为李广老,数奇古义:命运不好长史封书古义:文书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古义:确实信任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古义: 详情、实情今义: 弯曲后韩将军徙右北平古义:调任今义: 迁移复得其余军古义:他的余下的今义:其他的虽其子孙他人学者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其善射亦天性也古义:天赋今义: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有白马将出护其军古义:监督今义:保护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古义:回头今义:归还知与不知古义:不认识今义:不知道五、词类活用1、名作动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布阵)鞭马南驰数十里(用鞭抽打)后大将军(落后)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名作动,向前行进)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名作动,交给)2、名作状络而盛卧广(用网)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在夜里)鞭马南驰数十里(向南)尝夜从一骑出(在晚上)尝夜从一骑出(使…从)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向南)从人田间饮(名作状,在田间)3、形容词作名词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紧急情况)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事情的原委、复杂的情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迂回绕远的路)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大道理)4、意动用法胡兵终怪之(以…为奇怪)5、使动用法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跟从)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使…坚定)络而盛卧广(使…卧)尝夜从一骑出(使…跟从)败韩将军(使…败,引申为“打败”)止广宿亭下(使…止,引申为扣留)6、形作动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靠近)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2、是必射雕者也(二)、被动句1、为虏所生得2、士以此爱乐为用3、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三)、倒装句1、定语后置句①中贵人将骑数十纵②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2、状语后置句①固自辞于大将军②其合军出东道③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3、宾语前置句①其李将军之谓语也?(四)、省略句1、尝从(文帝)行2、见匈奴三人,与(之)战3、汉下广(于)吏4、广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于)蓝田南山中射猎5、从人(于)田间饮6、广即请霸陵尉与(自己)俱7、出(于)东道8、毋令(之)当单于9、大将军亦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10、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于)东道11、皆为(之)尽哀七、难句翻译1、广家世世受射.译:李广家世代传授射箭之术.2、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译: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3、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译: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按法应该斩首,经钱物赎罪后,削职为民.4.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译: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5.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译: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几干骑兵.他们看见李广,认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6.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译: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左右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7.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译: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用网兜盛着使李广躺(在上面).8.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止广宿亭下.译:转眼间,李广在家已闲居数年,李广家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蓝田,常到南山中打猎.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让李广停宿在霸陵亭下.9.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译: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认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10、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整理: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李华富一、一词多义(实词)1.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从人田间饮(跟从)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动,带领)大军不知广所从,故弗从(接应)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参加;参与)故弗从/虽令不从(依顺;听信)2.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士以此爱乐为用(使用、调遣)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凭借)3.数: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几)广数字请行(屡次)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数)4. 当:吏当广所失云多(判罪)为虏所生得,当斩(应当)大将军亦欲使傲与俱当单于(抵挡)5. 居:家居数岁(住)居无何(经过,指时间)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相处)6. 勒: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将军列传》(统率)勒兵下令军中《魏公子列传》(约束,整顿)7. 致: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使……来,“招致”的引申)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表达)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招致)8. 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暗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暗)9. 走: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追逐)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逃跑)10. 没:中石没镞(陷入)是时广军几没(覆灭,消失)11. 辞:固自辞于大将军(告辞,告别)不能道辞(言辞说话)12.中:中石没镞(射中)军中自是服其勇( 在某范围内 )13.可:行可数百里( 大约 )可伏兵 (可以)14.发:发即应弦而倒( 发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童年初能胜冠时)15. 解:胡虏益解(通“懈” )匈奴军乃解去( 退去,退兵 )二、一词多义(虚词)且杀其骑且尽(将)虏多且尽(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因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去)得李广必生致之(代词,代李广)其李将军之谓也(助词,的)胡兵终怪之(代词)非在数十步之内(用于方位名词之前)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竟然)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而络而盛卧广(表修饰)而又迷失道(表转折,却)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表顺承)三、通假字1、尝从行:“尝”同“常”,经常2、广详死:“详”同“佯”,佯死3、与人居则画地为陈:“陈”通“阵”,阵势、军阵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通“幕”5、或失道:“或”通“惑”,迷惑6、南绝幕:“幕”同“漠”,沙漠7、至莫府:“莫”同“幕”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9、汉军罢:“罢”同“疲”,疲惫10、广家世世受射:“受”通“授”,传授。

史记李将军列传

史记李将军列传

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 • 弦声叫,矫矫的长臂抱, 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 咬,一巨怪石痛成了虎啸, 他的蹄音敲响大戈壁的寂寂。 箭羽轻轻在摇, 听,匈奴,小草的浅处, 飞将军,人到箭先到。 脸色比惊惶的荒沙更黄。 举起,你无情的长臂, 他的传说流传在长安。 杀,匈奴的射雕手。 谁不相信? 杀,匈奴的追兵, 从灞桥到灞陵, 杀,无礼的亭尉你无礼, 他的长城比长臂更长, 杀,投降的羌人, 胡骑奔突突不过他臂弯。 杀,白发的将军,大小七十 柳荫下, 余战, 汉室的童子在戏捉单于, 悲哀的长臂,垂下去。 太史公幼时指过他的背影。
找出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前,前 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胡兵终怪之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 鞭马南驰数十里 尝夜从一骑出 止广宿亭下 据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会项伯欲活张良
四、特殊句式: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2为虏所生得 3其李将军之谓也 4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5广即请灞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6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7士以此爱乐为用。 8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9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10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三、一词多义
(1)数:非在数十步之内 广数自请行 以为李广老,数奇 (2)得:今乃得一当单于 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3)将:诸将多中首虏率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 (4)没:中石没镞 是时广军几没 (5)见:见敌急,度不中不发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6)辞:固自辞于大将军 口不能道辞
几 屡次 命运的定数 得到 俘获 名词,将领 率领,带领 陷入 覆灭 看见 拜见 不接受 言辞
(7)固:固自辞于大将军 (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人固有一死( ) (8)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乃自以精兵走之( )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高二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高二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高二李将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他在整个战争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中二年级历史课程的角度出发,整理李将军列传中的一些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李将军的事迹,提高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1.李将军的家世和早年经历李将军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然而,李将军自小聪明好学,勤奋刻苦。

他在学校表现出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这个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李将军的家庭背景和他的努力精神,从而产生对他的敬佩之情。

2.参与抗战的经历李将军年轻时就加入了军队,并在抗战时期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为中国抵御外敌入侵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更好地了解抗战时期的艰苦和李将军的英勇事迹。

3.领导部队的才能李将军在战争中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善于分析形势,灵活运用战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有效指挥部队取得了重大胜利。

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学生们可以领略到一个将领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4.战略布局和军事战术李将军在战争中善于制定战略布局和军事战术。

他总能准确判断敌人的意图和行动,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在战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在实战中,战略布局和军事战术的重要性。

5.李将军对下属的关心和关爱李将军不仅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在对待下属方面也备受称赞。

他经常关心部队的生活状况,为士兵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他以身作则,激励士兵们坚持战斗,提高战斗力。

这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们明白,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有军事才能,还必须关心和关爱部队。

通过上述的几个知识点,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李将军的事迹和历史背景。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对于历史的理解,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于优秀将领的认同感和学习动力。

同时,通过深入学习李将军列传,学生们也可以培养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总之,李将军列传中的知识点对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李将军列传 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 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知识整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nì)(2)吏当广所失亡多(dāng)(3)辄分其麾下(huī)(4)广讷口少言( nè)(5)以为李广老,数奇(jī)(6)意甚愠怒而就部(yùn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bèi láo )(8)遂引刀自刭(jǐng)(9)悛悛如鄙人( xún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 )二、重点实词解释1.广家世世受射。

受:通授,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

首:首级。

虏:俘虏,俘获。

3.有所冲陷折关。

冲陷:冲锋陷阵。

折关:破关。

4.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将:率领。

纵:放马驰骋。

5.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身自:亲自。

6.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通阵地。

所:许,大约。

7.即有急,奈何?即:假如。

8.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适逢,正值。

终:始终。

怪之:已之为怪。

9.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就:接近,靠拢。

舍止:留宿。

10.破败广军,生得广。

生得:活捉。

11.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腾:突然。

12.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判决。

失亡:损失,伤亡。

13.何乃故也。

何乃:何况是。

14.广亦竟射杀之。

竟:终于。

15.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直到死。

16.其射,见敌急。

急:迫近。

17.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用此:因此。

18、南绝幕。

绝:横渡19、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谢:辞别。

20、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对簿:听审受质。

三、词类活用1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使动;使……坚定2、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使动;使……跟随3、前未到匈奴陈二百所。

名做动;前行4、匈奴追射我立尽。

使动;使……完5、即有急,奈何?形做名;紧急情况6、胡兵终怪之。

意动;认为……奇怪7、汉下广吏。

名做动;交付审问8、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形做名;回还失道的委曲详情9、今将军尚不得夜行。

名做状;在夜里10、上山陈。

名做动;布阵四、特殊句式。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整理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整理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整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多()(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5)以为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9)悛.悛.如鄙人()(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通假字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2、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3、行十余里,广详.死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5、军亡导,或.失道6、南绝幕.7、余睹将军悛.悛.如鄙人二、古今异义1、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三、词类活用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2、虏多且近,即有急.3、胡兵终怪.之,不敢击5、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6、于是至汉,汉下.广吏7、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使动用法,使跟从,引申为率领形作名,紧急情况意动用法,以、、、、、为怪名作状,连夜名作状,向南名作动,交付名作动,落后于)同“常”,经常同“阵”,布阵同“佯”,假装同“幕” 同“惑”,迷惑同“漠”,沙漠同“恂”,诚恳的样子古:委曲详情4、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四、特殊句式1、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判断句2、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被动句3、广即请霸陵尉与(之)俱(去) ,至军而斩之 省略句4、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判读句5、其李将军之谓也? 判读句,宾语前置 传授 因为,由于 官吏的俸禄 勒:统率,部署 率领 纵:放马奔驰 逃跑 丢失 (亡羊补牢) 监护,监督 斜视 判决 最终,终于 估计、预料 因为 数:多次 稍稍 回:迂回 暗中 到,去 辞别 横渡 送 六、重点句子翻译 1、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译:那些匈奴兵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 走,这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 2、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译:第二天天刚亮,李广才回到自己的大军营中。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整理: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李华富一、一词多义(实词)1.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从人田间饮(跟从)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动,带领)大军不知广所从,故弗从(接应)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参加;参与)故弗从/虽令不从(依顺;听信)2.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士以此爱乐为用(使用、调遣)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凭借)3.数: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几)广数字请行(屡次)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数)4. 当:吏当广所失云多(判罪)为虏所生得,当斩(应当)大将军亦欲使傲与俱当单于(抵挡)5. 居:家居数岁(住)居无何(经过,指时间)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相处)6. 勒: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将军列传》(统率)勒兵下令军中《魏公子列传》(约束,整顿)7. 致: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使……来,“招致”的引申)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表达)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招致)8. 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暗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暗)9. 走: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追逐)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逃跑)10. 没:中石没镞(陷入)是时广军几没(覆灭,消失)11. 辞:固自辞于大将军(告辞,告别)口不能道辞(言辞说话)12.中:中石没镞(射中)军中自是服其勇( 在某范围内 )13.可:行可数百里( 大约 )可伏兵 (可以)14.发:发即应弦而倒( 发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童年初能胜冠时)15. 解:胡虏益解(通“懈” )匈奴军乃解去( 退去,退兵 )二、一词多义(虚词)且杀其骑且尽(将)虏多且尽(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因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去)得李广必生致之(代词,代李广)其李将军之谓也(助词,的)胡兵终怪之(代词)非在数十步之内(用于方位名词之前)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竟然)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而络而盛卧广(表修饰)而又迷失道(表转折,却)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表顺承)三、通假字1、尝从行:“尝”同“常”,经常2、广详死:“详”同“佯”,佯死3、与人居则画地为陈:“陈”通“阵”,阵势、军阵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通“幕”5、或失道:“或”通“惑”,迷惑6、南绝幕:“幕”同“漠”,沙漠7、至莫府:“莫”同“幕”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9、汉军罢:“罢”同“疲”,疲惫10、广家世世受射:“受”通“授”,传授。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总结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总结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总结《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总结一、通假字1.尝从行“尝”同“常”,经常。

2.汉军罢“罢”同“疲”,疲惫。

3.上山陈“陈”同“阵”,列阵。

4.广详死“详”同“佯”,假装。

5.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同“幕”,幕府:将军所住的账幕,后泛指将帅办事的地方。

6.军亡导,或失道“或”同“惑”,迷惑。

7.南绝幕“幕”同“漠”,沙漠。

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拘谨的样子。

9.广家世世受射“受”同“授”,传授。

10.胡虏益解“解”同“懈”,松懈。

11.然虏卒犯之“卒”同“猝”,突然。

12.此言虽小,可以谕大“谕”同“喻”,比喻。

二、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跟从)用坚其意(使……坚定)呵止广(使……停止)止广宿亭下(使……停止)2.意动用法胡兵终怪之(以……为怪)3.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山陈(列阵)络而盛卧广(编网兜)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前进)止广宿亭下(住宿)4.名词作状语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在夜里)南绝幕(向南)鞭马南驰数十里(向南)尝夜从一骑出(在夜里)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接近)后大将军(落后)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即有急,奈何(紧急情况)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大道理)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委曲详情)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迂回绕远的路)三、古今异义词1.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古义:学习的人;今义:有学问的人2.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古义:感动和信任;今义:诚实守信用四、一词多义1.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2.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五、虚词积累1.以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凭……的身份)今如此以百骑走(率领)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认为)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来)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用)广以卫尉为将军(从,由)以故得脱(因为)2.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3.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往)得李广必生致之(我)(如果抓获李广就一定要活着押送到我这儿来。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整理: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李华富一、一词多义(实词)1.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从人田间饮(跟从)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动,带领)大军不知广所从,故弗从(接应)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参加;参与)故弗从/虽令不从(依顺;听信)2.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士以此爱乐为用(使用、调遣)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凭借)3.数: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几)广数字请行(屡次)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数)4. 当:吏当广所失云多(判罪)为虏所生得,当斩(应当)大将军亦欲使傲与俱当单于(抵挡)5. 居:家居数岁(住)居无何(经过,指时间)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相处)6. 勒: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将军列传》(统率)勒兵下令军中《魏公子列传》(约束,整顿)7. 致: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使……来,“招致”的引申)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表达)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招致)8. 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暗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暗)9. 走: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追逐)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逃跑)10. 没:中石没镞(陷入)是时广军几没(覆灭,消失)11. 辞:固自辞于大将军(告辞,告别)口不能道辞(言辞说话)12.中:中石没镞(射中)军中自是服其勇( 在某范围内 )13.可:行可数百里( 大约 )可伏兵 (可以)14.发:发即应弦而倒( 发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童年初能胜冠时)15. 解:胡虏益解(通“懈” )匈奴军乃解去( 退去,退兵 )二、一词多义(虚词)且杀其骑且尽(将)虏多且尽(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因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去)得李广必生致之(代词,代李广)其李将军之谓也(助词,的)胡兵终怪之(代词)非在数十步之内(用于方位名词之前)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竟然)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而络而盛卧广(表修饰)而又迷失道(表转折,却)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表顺承)三、通假字1、尝从行:“尝”同“常”,经常2、广详死:“详”同“佯”,佯死3、与人居则画地为陈:“陈”通“阵”,阵势、军阵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通“幕”5、或失道:“或”通“惑”,迷惑6、南绝幕:“幕”同“漠”,沙漠7、至莫府:“莫”同“幕”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9、汉军罢:“罢”同“疲”,疲惫10、广家世世受射:“受”通“授”,传授。

《李将军列传》复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复习文言知识整理

孔子世家
• • • • • • • • • • • 通假字 通假字: 1、由是反鲁( 、由是反鲁( ) 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 3、师襄子辟席再拜( 、师襄子辟席再拜( ) 4、几然而长( 、几然而长( ) 5、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 6、意者吾未知邪( 、意者吾未知邪( ) 7、夫子盖少贬焉( 、夫子盖少贬焉( ) 8、赐,而志不远矣( 而志不远矣( 、 ) 9、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 10、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 11、孔子语鲁大师。( 、孔子语鲁大师。( ) 12、所慎:齐,战,疾。( 、所慎: ) 13、约其文辞而指博。( 、约其文辞而指博。( )
二、通假现象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从行, 2、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通“常
通“阵”,军阵 装 通“幕”
3、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通“佯”,假 广详死, 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 5、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南绝幕 遇前将军、
通“漠”,沙 漠 恂恂” 悛悛如鄙人 余睹李将军悛悛 6、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通“恂恂”,诚恳的样 子 军亡导, 7、军亡导,或失道 通“惑”,迷失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复习 李将军列传》
课前寄语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的吐露真诚。 就勇敢的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 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整理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整理

李将军列传知识点整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多()(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5)以为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9)悛.悛.如鄙人()(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通假字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2、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3、行十余里,广详.死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5、军亡导,或.失道6、南绝幕.7、余睹将军悛.悛.如鄙人二、古今异义1、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三、词类活用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2、虏多且近,即有急.3、胡兵终怪.之,不敢击5、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6、于是至汉,汉下.广吏7、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使动用法,使跟从,引申为率领形作名,紧急情况意动用法,以、、、、、为怪名作状,连夜名作状,向南名作动,交付名作动,落后于)同“常”,经常同“阵”,布阵同“佯”,假装同“幕” 同“惑”,迷惑同“漠”,沙漠同“恂”,诚恳的样子古:委曲详情4、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四、特殊句式1、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判断句2、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被动句3、广即请霸陵尉与(之)俱(去) ,至军而斩之 省略句4、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判读句5、其李将军之谓也? 判读句,宾语前置 传授 因为,由于 官吏的俸禄 勒:统率,部署 率领 纵:放马奔驰 逃跑 丢失 (亡羊补牢) 监护,监督 斜视 判决 最终,终于 估计、预料 因为 数:多次 稍稍 回:迂回 暗中 到,去 辞别 横渡 送 六、重点句子翻译 1、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译:那些匈奴兵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 走,这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 2、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译:第二天天刚亮,李广才回到自己的大军营中。

史记李将军列传知识点

史记李将军列传知识点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 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 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 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 诱,必不敢击我。”
陈,同“阵”,布 之:的 去:离开 阵
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千骑兵, 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 惊,上山布阵。 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非常恐慌, 想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 现在像这种情况,我们百名骑兵这样逃跑, 匈奴就会追杀射击,我们立刻就会被杀尽。 现在我们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派 来诱敌的,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①省略句 伏(于)马邑旁谷
•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埋伏在 马邑城旁边的山谷里,而由李广担任骁骑将 军,受护军将军统领。这时单于发觉了这个 策略,就撤走,汉军都没有立功。过了四年, 李广从王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匈奴。 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 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一定把 李广活着送来!”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 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
将:带领
纵:放马奔驰
且:将近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 亡:丢失
①②省略句 与(之)战;中贵人走(于)广 ③④判断句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自己宠幸的宦 官跟随李广训练士兵,抗击匈奴。这位宦官 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 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 宦官,几乎杀光了他带领的那些骑兵。宦官 逃回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 射雕能手。”李广立刻带百名骑兵前去急追 这三个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 了几十里。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两面包抄, 并亲自射杀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 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

史记李将军列传知识点

史记李将军列传知识点

探讨“斩霸陵尉”(P54),此事件对塑造李 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 说明什么? 明确:斩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公报 私仇的特点。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 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但他还是有缺 点的。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载体在写 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 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 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由此看出司马迁感 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体现 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习目标
1、掌握一到四段的文言基础知识。 2、分析李广的人物形象,掌握塑造 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文中的“不虚美、不隐恶” 的写法。
知识回顾
①司马迁,字__子__长____,___西_汉___夏阳人。
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
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翻译)。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
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 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护:监护、监督
会:恰逢、正值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去:离开 平旦:天刚亮时 乃:才
之:到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 足道哉!”
秩:官吏的俸禄 尝:同“常”,经常
冲陷:冲锋陷阵
折关:破关
格:斗,打击
①判断句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他的先祖叫李信, 秦朝时做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 军。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李广 家世代学习射箭。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 入侵萧关,李广凭借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 击匈奴,因为他精通骑马射箭,斩杀敌人首 级很多,做了汉朝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 也作了中郎,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 石。李广经常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 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 “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 高祖时代,做个万户侯算不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PPT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 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 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 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 诱,必不敢击我。”
陈,同“阵”,布 之:的 去:离开 阵
精品PPT
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千骑兵, 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 惊,上山布阵。 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非常恐慌, 想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 现在像这种情况,我们百名骑兵这样逃跑, 匈奴就会追杀射击,我们立刻就会被杀尽。 现在我们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派 来诱敌的,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精品PPT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①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 足道哉!”
秩:官吏的俸禄 尝:同“常”,经常
冲陷:冲锋陷阵
折关:破关
格:斗,打击
①判断句
精品PPT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他的先祖叫李信, 秦朝时做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 军。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李广 家世代学习射箭。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 入侵萧关,李广凭借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 击匈奴,因为他精通骑马射箭,斩杀敌人首 级很多,做了汉朝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 也作了中郎,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 石。李广经常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 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 “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 高祖时代,做个万户侯算不了什么!”
精品PPT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 多且近,即有急,奈何?”(翻译)广曰: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 其意。”于பைடு நூலகம்胡骑遂不敢击。
前:名词作动词,前进
所:表示大概的数目, 左右
即:假如、如果
以:来
坚:使动用法,使……坚定
他的骑兵说:“敌人多并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 急事情,怎么办?”
从:接应
这时恰逢黄昏,匈奴兵始终认为这件事情很奇怪,
不敢出击。
精品PPT
❖ 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 李广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去射杀了这个 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 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 这时正值黄昏,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 敢出击。夜半时,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 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而全部撤走了。 天亮,李广回到大军驻地。大军不知李广在 哪里,所以没有派兵去接应。
中贵人:有地位、受宠信的宦官 勒:统率、部署
将:带领
纵:放马奔驰
且:将近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 亡:丢失
①②省略句 与(之)战;中贵人走(于)广
③④判断句
精品PPT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自己宠幸的宦 官跟随李广训练士兵,抗击匈奴。这位宦官 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 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 宦官,几乎杀光了他带领的那些骑兵。宦官 逃回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 射雕能手。”李广立刻带百名骑兵前去急追 这三个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 了几十里。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两面包抄, 并亲自射杀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 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
精品PPT
文本分析
❖ 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 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 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 一身高强的射技。
❖ 但生不逢时。
精品PPT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①与战。三人还射, 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②中贵人走广。③广曰:“是 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 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④果匈奴射雕者也。
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
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翻译)。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
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 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护:监护、监督
会:恰逢、正值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去:离开 平旦:天刚亮时 乃:才
之:到
精品PPT
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 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 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 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 人以为我们会跑,现在都解鞍表示不跑,可 以使敌人更加坚定地认为我们是诱敌之兵。” 这时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
精品PPT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
精品PPT
阅读第2段,找出本段体现李广特征的细节,并归纳特征
上 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箭术高超
郡遭 令阵前下马解鞍,纵马而卧
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遇 奔射杀白马将
勇猛善战
战 夜暮突围,全身而退
指挥若定
谈谈对“前”“止”“令曰”这几个字,在人物表现上的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纪__传__体__通__史__,记载 了从黄帝到__汉__武_帝___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 共_1_3_0_篇,分为__1_2_本__纪___、__3_0_世__家___、 __7_0_列__传___、___1_0_表____、____8_书____。
鲁迅评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PPT
预学寻疑
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 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为汉中郎。
先:祖先
以:凭借……身份 用:因为 ①判断句
受:传授 良家子:清白人家的子弟 首虏:敌人的首级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精品PPT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精品PPT
学习目标
1、掌握一到四段的文言基础知识。 2、分析李广的人物形象,掌握塑造 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文中的“不虚美、不隐恶” 的写法。
精品PPT
知识回顾 ①司马迁,字__子__长____,___西_汉___夏阳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