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1课时-我与社会知识点与练习题第1课时我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我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fe5c4eb787c24028905fc362.png)
问题导读 ·夯基固本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4)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问题导读 ·夯基固本
3.个人与社会有何关系? (1)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在 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 的身份。
新题精题 ·培优提能
6.“宅人”是指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或者极少出门的人,在 家里购物、玩游戏、看书等。他们不愿与人面对面地交 往,也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离开了电视、手机、电脑 等,就像没了命!对于“宅人”认识正确的是( )
新题精题 ·培优提能
①不利于延展自己的社会生活空间
②不利于他感受多彩的社会生活
新知巩固 ·逐点练透
6.随着我们的成长,在社会中我们( C )
①一心只读圣贤书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会更加关心社会,并献计献策
④会与越来越多的人交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新知巩固 ·逐点练透
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她曾经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也是一个善良的天使,
正气;同时做到明辨是非,抵制各类消极丑恶现象。
问题导读 ·夯基固本
Ⅱ 核心速记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3.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4.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
会关系中确定的。 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
新题精题 ·培优提能
【点拨】材料说明了个人努力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D正 确。A、B、C三项均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故 答案选D。 【答案】D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我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我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808af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07.png)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课时 我与社会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难点详解 05 课堂练习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依据: 三、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 社会行为。 具体课程目标: 关注社会的重大发展变化,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了解我与社会的 关系,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③锻炼自立、实践能力,促进自我完善 ④增强爱国、爱传统文化 的情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下列正
确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是
( A)
A.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 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行的战略要求而推出的中原首档历史文化研学旅行节目。节目中,
研学夏令营活动设置了两条省外主题线路,以及“传承华夏文明,
走进非遗文化”“华夏五千年,穿越历史看河南”“红色研学行,
励志成长营”三条河南省内研学旅行主题线路,设置了精彩的实践
活动和游戏环节。此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 A)
①了解国情、了解社会 ②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高尚情操
难点详解
1.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2)个人是社会的有 机组成部分,社会离不开个人。(3)个人也离不开社会,人的身份是 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 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
血缘关系 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 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如同乡、邻居等。
《同步课时作业》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第一节 我与社会
![《同步课时作业》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第一节 我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200ca394a8114431b90dd88b.png)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节我与社会第一课时感受社会生活随堂基础练习1.下列属于参与社会生活的是()①到科技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②和农民一起在田间除草、施肥③到社区参加义工活动④自己在家细心做作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图片属于了解社会生活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下列对社会生活产生的感受说法正确的是()①当国家足球队战胜韩国队时,我们感到激动和兴奋②当我们同农民一起劳动实践时,我们会感受到劳动的辛苦③当我们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感到自豪④当“太空快递”顺利升空时,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小丽每个周末都陪同妈妈去农贸市场去买菜,在那里她了解到了蔬菜的生产、运输,直到我们餐桌的过程;材料二:小云喜欢网上冲浪,在那里她学习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习不到的社会知识,开阔了视野;材料三:小明常常和爸爸一起看«新闻联播»,交流国内、国际大事的看法。
(1)上述材料中的同学分别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2)简述你常常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课后巩固作业1.下列属于社会生活的是()①参加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②自愿加入学习社团③自己一人参观工厂④做环保的宣传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对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感受助人为乐的乐趣B.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C.我们感受到劳动者的悠闲D.感受到社会交往的频繁与意义3.下列关于积极参与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复杂③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④对社会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4.写出自己的感受。
5.材料分析。
材料:综合新华社海南文昌4月20日电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20日19时51分许,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第1课时-我与社会-训练ppt课件
![第1课时-我与社会-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aefc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f.png)
点要点拨疑难
易误警示 必明 社会关系就是亲属关系。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 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 关社会 关系中的一种。
训基础 新知巩固
C
训基础 新知巩固
练拔高 新题好题
片段四:周日晚上,小萍和爸爸一起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 会。 (1)小萍是怎样了解社会生活的?
听音乐和广播,到公园欣赏自然美景,做公益活动,看电 视节目等。
练拔高 新题好题
(2)随着对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更加关心国家 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练拔高 新题好题
4.小红放学后,先听一段古典音乐,接着去写作业,写完作 业以后给奶奶读报纸。小红的做法说明她( ) A.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真情,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B.三心二意,不能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C.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会耽误学习 D.社会交往范围太小,不利于感受社会的美好
练拔高 新题好题
【点拨】小红听古典音乐、给奶奶读报纸,能感受到生活的 美好和真情,她的行为也是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的表现, A项是 正确的, B 、C 、D三项都是错误的认识。 【答案】A
点要点拨疑难
释疑解惑 必会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
的关系。
(2)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使 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矛盾性。 社会对个人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
点要点拨疑难
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个人 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并不意味着个人 只能消极地依赖于社会,个人还能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改造社 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2023-2024学年初中8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1单元《第1课 1.1 我与社会》
![2023-2024学年初中8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1单元《第1课 1.1 我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f6edb0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7.png)
课时练1.1 我与社会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有人这样比喻: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
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C.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D.社会离不开个人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下列观点最能体现这句话主旨的是()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B.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应积极融入社会D.亲社会行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3.9月4日,河南许昌一名三年级的女孩艾琳曼玉在文峰区爱心粥屋度过了她难忘的9岁生日,当天她拿出500元零花钱,请周围200位环卫工人、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吃爱心早餐。
她用行动告诉我们()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C.她对弱势群体的“施舍”让她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D.同一个人任何时候身份都不会改变4.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下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①小玲: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感觉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没有什么关系②小莉:“狼孩”的故事说明人在狼群中不能完成社会化③小敏:鲁滨逊的故事说明个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社会④小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居家隔离,说明个人可以离开社会存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体现这一道理的是()A.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B.千人同心,则有千人之力C.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D.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折6.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我和家里的妹妹是()A.亲缘关系B.血缘关系C.地缘关系D.业缘关系7.“人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
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条件。
”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这表明()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B.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C.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D.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8.“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2023八年级上册道法第1课时 我与社会
![2023八年级上册道法第1课时 我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069badb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9.png)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2022河北乐亭期中)2021年暑假,一些即将升入初二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
以下你认为可取的方式有()①每天去小区健身场地锻炼两个小时,与小区居民交流②每周二走进农村、工厂或参观博物馆、展览馆③每天晚上可以一直玩手机,累了正好休息④每周一、三、五参加社会公益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2022山东泰安泰山区期末)关于右面漫画中宅童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这样不利于他延展自己的社会生活空间②这样不利于他感受多彩的社会生活③这样不利于他承担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④这样有利于他避免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22贵州贵阳第一实验中学期末)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小亮去遵义会议会址旅游、在社区做义工、参观“無界2021乡村振兴公益展”领略非遗跨界之美。
参加这些活动()A.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B.能够开阔眼界,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C.过于复杂,中学生不接触社会为好D.消耗精力,不必关注社区中的小事4.(2022河北乐亭期中)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的感受会越来越丰富、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下列是林林对社会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有()①听到“美航母编队驶入南海,其军舰强闯西沙”时,感到愤怒②在某农业园参与劳动实践,感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③看到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新闻后,认为与自己无关④觉得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认为其充满危险,应少接触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5.(2022安徽潜山期末)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正是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的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小明和小美是同学,又在同一个小区居住,他俩的社会关系既有地缘关系,也有业缘关系④我们应该积极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学校的课堂学习是我们了解社会的最好方式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6.(2022福建罗源二中期中)初中生浩浩每天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动态,他也经常和爸爸一起交流社会热点问题,并时常为社区发展提出好的建议。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1单元《第1课 1.1 我与社会》试卷含答案解析(1)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1单元《第1课 1.1 我与社会》试卷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bb5038e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5.png)
课时练1.1我与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要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对于融入社会生活,下列同学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浩经常翻阅报纸,了解社会的发展,感受社会的进步B.小佳经常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刘奶奶打扫卫生C.小宇总是以作业多没时间为借口不参加任何公益活动D.小薇经常为社区的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2.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这说明()A.不同的社会身份,承担不同的责任B.社会关系不同,享受的权利相同C.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D.社会身份不同,履行的义务不同3.走在路上,我们看到清洁工在清扫垃圾;走进学校,有辛勤的老师为我们传授知识;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令我们眼花缭乱。
这说明()A.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B.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们学习,医生为我们尽心诊治,交警叔叔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由此可以看出()A.社会离不开个人为社会做的贡献B.中学生理应受到社会特殊的关爱C.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5.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②社会生活绚丽多彩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④要主动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下列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每个人都是因位置关系形成的一个“小网”B.“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C.“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会永不干涸”所蕴含的道理是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D.“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可以离开社会实现人生价值7.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才能共同生活。
我与社会-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我与社会-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8a380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d.png)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在家里,他们的身份是父母的孩子
在学校,他们的身份是老师的 学生、同学的同学
在小区里,他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 主的邻居
身在 份车 是上 乘,
客他 的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或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P4—5
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 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 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三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5
①血缘关系
因血亲或生理联系为 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 系。如家庭、家族成 员之间的关系等。
②地缘关系
由于地域上的邻近和日 常生活的交往而形成的 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 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 会关系,如同学、同 事等。
周末小兰和爸爸一起去旅游,小兰礼貌地向爸爸
自学导航
1.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
活?
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
感受社会生活
➢ 你去了哪些有趣的地方? ➢ 发生了哪些趣事? ➢ 你还参加了哪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活动探究
暑假生活
购物
旅游 在家看电视等
参观博物馆
观看电影 参加公益活动
感受社会生活
1.1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我
与
社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会 我们都是社会
的一员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材料:全红婵是妈妈的女儿,是奶奶的孙女,是国家跳水队的一员,是张家齐的同
学……据此回答第3~4题。
3.全红婵是张家齐的同桌,这种关系属于( D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我与社会 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我与社会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bb44d3f763231126edb11b4.png)
第一课第一课时我与社会一、选择题1. 有人说:“现在,我们比以前‘吃’得更好、更有营养;‘穿’得比以前更美、更有个性;‘住’得比以前更宽敞、更舒心;‘行’得比以前更快捷、更方便;‘用’得比以前更多、更讲究。
新的时尚生活更是充满阳光。
”对此下面理解不恰当的是()A.社会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B社会生活是复杂的C.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D.社会生活是美好的2.以下属于了解和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①暑假回老家看爷爷奶奶种菜园子②去公园看别人跳广场舞③看动画片④陪妈妈去商场购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2019年5月30日—6月1日,巴彦淖尔市二中初一年级同学,开始了他们为期三天的研学旅行活动,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
通过参与研学旅行活动(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A、网上的一个结点B、漏网之鱼C、互不相干的个体D、一条线5.下列身份与社会关系的确立不匹配的是()A.子女——血缘关系B.邻居——地缘关系C.同学——业缘关系D.网友——亲情关系6.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7.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 法律关系B. 血缘关系C. 地缘关系D. 业缘关系8.吴京是电影《战狼2》的导演,是谢楠的丈夫,是吴所谓的父亲,也是吴彬的学生。
这表明()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人的身份是通过家庭关系确定的④人的身份是通过亲子关系确定的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9.近期,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我与社会》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我与社会》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eea4cf5ef7ba0d4a733b98.png)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感受社会生活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3.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知识点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4.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5.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6.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感受社会生活1.2017年春季开学后,中学生小海对同学说,他感受到今年春节合肥市粮、油、肉、蛋、禽、菜、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十分充足,各种商品与前两年相比更加多样。
他的这种感受是通过获得的。
(C) A.走进农村 B.来到工厂C.步入商场D.参观博物馆2.一年365天,被称为“国旗卫士”的国旗护卫队每天都会比太阳早起一个小时,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和太阳一同升起。
观看下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能使我们感受到(A)A.身为中国人的自豪B.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知识点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3.正像一只离开了人的躯体的脚再也不能称其为脚一样,人如果与社会脱离,也不能称其为人。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D)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D.个人离开社会,也能生存和发展【解析】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 第1课 我与社会(含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 第1课 我与社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ade24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5.png)
我与社会知能演练提升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宿舍,我们是其他同学的舍友;在公交车上,我们是乘客……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从来不会改变②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固定的③我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是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2.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④人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下列表明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是()A.我们出行的道路更加平坦、宽阔B.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京剧票友会邀请赛C.很多家庭选择开私家车外出旅游D.衣服的样式更为多样4.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途径包括()①电脑或手机网络②电视新闻③走进农村或工厂④步入商场或参观博物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
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①同学甲:“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②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
”③同学丙:“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会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④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活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6.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耕种土地,为整个社会的温饱挥洒汗水;工人在生产一线奋力工作,为整个社会提供充足的生活必需品;教师在讲台上诲人不倦,为未来社会培育栋梁之材……(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7.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
在参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第一课1.1 我与社会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第一课1.1 我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b7a91065a6c30c2258019e1e.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1.1 我与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区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他人、社区和社会那里获得了服务和帮助。
因此,我们应该( )①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②多履行义务而少享受权利③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④承担关心社区、爱护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义务和责任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①③2.“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圆梦2017”大型公益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截至6月30日,项目累计捐购学生型美术包20多万个,学生型温暖包177多万个。
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一组织 ( )①说明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②是一种道义性、公益性的社会力量③在积极维护社会正义④是致力于公益事业的非政府组织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3.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高空坠落、交通意外、暴力欺凌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每一次事故,每一个孩子失去生命,都给家庭带来无限的悲痛。
面对伤害我们青少年应当A. 自觉远离各种户外活动B. 绝对信任他人,避免受到伤害C.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D. 紧跟父母左右,接受家庭保护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会有不同的社会身份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5.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下列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③个人的成长是独立的,与社会无关④无论在任何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相同的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6.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们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快递小哥为我们及时传达远方亲人的信息……对此你的正确看法是A.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离不开社会B. 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C. 人人为我利成长.将来成才为人人D. 中学生年龄小全社会应该关爱我们7.关于社会生活,观点正确的是A. 我们年级还小,没必要关注B. 社会生活与我们成长密切相关,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C. 社会很复杂,我们不适合参与D. 社会生活对我们成长没任何作用8.一个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身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 第一框 我与社会》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 第一框 我与社会》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43dfcfeefdc8d377ee3265.png)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一、夯基达标1.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生活中农民、工人、学生最活跃B.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C.我们感受到劳动者非常悠闲D.我们感受到社会交往的频繁与意义2.作为社区的成员、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 )①关注社区治理②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③努力学习,长大后再参与社区建设④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以下同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感受,你也感同身受的有( )①在奥运会上,当我国选手获得冠军时,我们感到激动和兴奋②当参加劳动实践时,我们会感受到劳作的辛苦③当看到违法犯罪行为时,我们感到愤慨④当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时,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社会上,我们是公民。
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社会关系是固定不变的③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我们拥有不同身份④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固定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个体与群体处于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中。
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 而个体又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它要受到群体的制约。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二、培优促能6.关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B.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丰富多彩的D.我们要积极感受社会生活7.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拥有不同的身份。
下列身份描述正确的是( )①在学校中,我们的身份仅仅是学生②在家中,我们的身份既可能是子女也可能是兄弟姐妹③购物时,我们的身份是消费者④观看比赛时,我们的身份是观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2018 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风险。
我们应该( )①关心国家发展②树立忧患意识③为祖国取得成就而自豪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的身份是通过友情关系确定的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③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社会身份④在不同社会关系中,身份相同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0.近年来,在地方“两会”提案中,不少委员都提到了“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相关内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1单元《第1课 1.1 我与社会》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1单元《第1课 1.1 我与社会》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a6810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b.png)
课时练1.1我与社会一选择题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下列能够体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且做法正确的有()①节假日出游,有人在景区古迹上刻字留念②市区的广场上,老人们正欢快地跳着广场舞③环卫工人辛勤劳动,带给我们洁净的街道④共享单车整齐地排列在街边,方便人们出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中学生小轩每天都会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动态;他也经常和爸爸一起交流社会热点问题,并时常为社区建设提出好的建议。
这说明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会()①更加认真学习②关心国家发展③认为社会中只有美好的事物④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理解错误的是() A.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C.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4.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①人的身份是通过友情关系确定的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身份相同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5.八(3)班开展了“走进社会生活”的主题实践活动。
小强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小芳与父母游览八达岭长城;在商场,小红看到各色商品;在陶博会,小曼震撼于众多展品……由此同学们共同感受到的是()A.社会生活丰富多彩B.祖国山河蔚为壮观C.国家经济飞速发展D.人们生活幸福美好6.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青少年长期宅家会脱离现实生活,容易得抑郁症,影响交际能力,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导致心理障碍,难以适应现实社会。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B.人的身份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的C.人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犯有抑郁症的人都是宅家的结果9.大学生小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毅然留在武汉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
部编版八年级道法上册-知识点归纳(背诵版)
![部编版八年级道法上册-知识点归纳(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47cf2d700abb68a882fb12.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答:除了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还可以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了解社会生活。
2.感受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答:(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有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4.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答: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人的社会关系有哪些?答:人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1.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答: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是什么?答: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答:(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第一课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第一课 第1课时 我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15f032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c.png)
通过观看视频,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增进关心社社会、热爱社会的情感。 2、通过小组交流与分享,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 有机组成部分,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 定的。
第一目 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1:阅读课本P2-P3页材料
从P4页图片中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 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判断:下列几幅图片中, 哪些属于社会生活?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活动2:交流与分享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我今天到科技錧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 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 就感! 7月25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 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3日:在报纸上看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实报道,我心潮 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当堂练习
1.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
是( D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对社会具有依赖性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 社会的关系 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 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活动3:交流与分享
2021年12月21日,第七届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工作 推进会在线上成功召开。在房山分会场“模拟提案”展示活动中, 全区百余名青少年踊跃报名参加,经初审筛选、优化提升等环 节,最终有11件提案成功进入展示环节。“模拟政协”活动作为创 新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打通了学生从课堂到生活的通道,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自我成长, 实现知行合一、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