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基承载力
基础工程地基承载力课件
![基础工程地基承载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6cff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b.png)
旁压试验
总结词
旁压试验是一种通过向预置在土体中的旁压器内充水加压,使旁压器扩张对土体施加压 力,同时记录压力与旁压器径向变形的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旁压试验通常采用预置在土体内的旁压器作为压力传感器,通过向旁压器内充水加压, 使旁压器扩张对土体施加压力。在加压过程中,记录压力与旁压器径向变形的关系。根 据试验结果,可以计算出土体的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和变形模量等参数。旁压试验适用
振密挤密法
总结词
通过振动或挤密的方法,使软 土地基密实,提高承载力的方
法
详细描述
振密挤密法是通过振动或挤密 机械对软土地基进行振动或挤 压,使土体密实,从而提高地 基承载力。
适用范围
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等 软土地基的处理。
优点
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 小沉降量,同时还可以防止地
震液化等现象的发生。
,需要进行特殊的地基处理。
解决方案
03
采用深层搅拌、高压喷射等技术,改善地基土的性质,提高地
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厂房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于各种类型的土体,具有加压均匀、连续和准确等优点。
04
地基处理技术
换土垫层法
总结词
通过置换软弱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的处理,如浅层软土、杂填土等。
详细描述
换土垫层法是通过挖除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 ,然后换填其他材料,如砂石、灰土等,分层夯实,形成 垫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地区经验法
参考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实测数据,通过类比和统计分析得出适用于本 工程的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
数值分析法
有限元法
第7章地基承载力
![第7章地基承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da86e5f5a8102d277a22f3f.png)
或
p1/ 4 cNc qNq bN1/ 4
p1/ 3
(c cot q b / cot / 2
3)
q
或
p1/3 cNc qNq bN1/3
第四节 地基极限承载力
极限平衡理论求导Prandal普朗德尔和Ressiner赖斯纳 极限承载力,按假定滑动面求导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二、基础下形成刚性核(弹性楔)时地基的极限承 载力——太沙基(K.Terzaghi)课题
太沙基公式作为一种半理论半经验法,得到最广泛应用。
(一)基本假设
(1)基础底面完全粗糙 ,刚性核的尖端处,左右两侧的 曲线滑 裂面必定与铅垂线相切
(2)除弹性楔体外,滑动区域范围内的土体处于塑性平衡 状态
(3)基础底面以上两侧的土体用相当均布荷载q= D 代替
用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方法讨论
(一)影响的极限承载力的因素 1、滑裂土体自重产生的抗力
与, ,B有关, 且与B成正比 2、 q所产生的的抗力
与q、 有关, 但此部分极限荷载与B无关 3、 c所产生的抗力
与c 有关,与B无关 (二)关于承载力系数 (1) 较大的粘土,采用普郎德尔理论,承载力Pu误差较大 (2)较小的粘土,采用普郎德尔理论,承载力Pu误差较小 (3)c=0的无粘性土,基础埋深d对Pu起极其重要作用
•90°-¢ 图 滑裂体的过渡区
考虑基础埋深 Ressiner
1.当荷载达到极限荷载时, 地基内出现连续的滑裂面, 滑裂区由3个区组成. 第二区为过渡区, 其对数螺线 可表示为:
r=r0etan
2. 由特征线法求解得: Pu=qNq+cNc
式中 Nq=f(c,), Nc= g(c,) 由力平衡法求极限承载力同样可得
地基承载力的评估及计算方法
![地基承载力的评估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a061b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4.png)
地基的临界荷载
式(6-6)与式(6-7)中,第一项中的γ为基底面以下地基土的重度;第二项中的γ为基础埋置深度范围内土的重度;如系均质土地基则重度相同。另外,如地基中存在地下水时,则位于水位以下的地基土取浮重度γ′值计算。
按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 极限荷载即地基达到完全剪切破坏时的最小压力。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可作为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 极限承载力的理论推导目前只能针对整体剪切破坏模式进行。确定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一类是假定滑动面法,先假定在极限荷载作用时土中滑动面的形状,然后根据滑动土体的静力平衡条件求解;另一类是理论解,根据塑性平衡理论导出在已知边界条件下,滑动面的数学方程式来求解。 公式基本形式pu=γbNγ+Nqq+Ncc。在平面问题中浅基础应用较多的是太沙基与汉森公式。
按工程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
规范承载力表是在总结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利用现场勘查资料或室内试验资料直接查表得到承载力的标准值或承载力的基本值。 当基础宽度b≤3m,基础埋深d=0.5m,可按《规范》各表所列的数值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或基本值。如果实际工程的b、d超过上述范围,则地基承载力需进行宽度与深度修正,修正后为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或称容许承载力)
概 述
地基土沉降变形
建筑物基础沉降和沉降差
变形要求
概 述
荷载过大超过地基承载力
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稳定要求
概 述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有载荷试验法、理论计算法、规范查表法、经验估算法等 在工程设计中为了保证地基土不发生剪切破坏而失去稳定,同时也为使建筑物不致因基础产生过大的沉降和差异沉降,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必须限制建筑物基础底面的压力,使其不得超过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
基础承载力规范
![基础承载力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407ebd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5.png)
基础承载力规范篇一:地基承载力规范及方法1简介地基承载力:地基满足变形和强度的条件下,单位面积所受力的最大荷载。
2概述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
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
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
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
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3确定方法(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4注意问题定义(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地基容许承载力:保证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与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七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4645e775a417866fb84a8e6c.png)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 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规定; 3.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 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 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 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验算; 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一、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 当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根据土的抗剪 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并应满足变形 要求:
式中 fa---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Mb,Md,Mc---承载力系数,按表5.2.5确定; b---基础底面宽度,大于6m时按6m取值,对于砂土小于 3m时按3m取值; ck---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第五节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1.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pk≤fa 式中 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 值;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符合式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要求: pkmax≤1.2fa 式中 pkmax--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 大压力值。
《地基承载力》课件
![《地基承载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c02a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f.png)
地基维修与改进
研究地基维修和改进的方法, 如地基馈送和基本完美排水。
地基承载力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回顾地基承载力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地基承载力研究的可能方向和创新。
介绍地基加固方法的研 究进展,如灌注桩和土 钉墙。
2 调查与设计优化
分析地基承载力调查的 方法和优化方案设计的 重要性。
3 与结构耐久性的关
系
探讨地基承载力与建筑 物结构耐久性之间的关 联。
地基承载力的实际案例分析
工程案例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展示地基 承载力计算在实践中的应用。
提高承载力的措施
探索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如土壤固化和地基加固。
《地基承载力》PPT课件
了解地基承载力的概述和重要性。探讨各种地基承载力定义的差异以及影响 地基承载力的因素。介绍土壤的物理、力学特性。
地基承载力的试验与分析
地基承载力试验
介绍常见的地基承载力试 验方法,如压缩试验和剪 切试验。
细观结构分析
探讨细观结构层析理论, 揭示地基承载力与土壤微 观结构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
1
实例分析
以实际案例分析土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和问题解决,包括不同土壤类型和建筑物特 点。
2
水下土地基承载力
探讨水下土地基承载力的特殊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施工中应注意问题
总结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地基承载力相关问题,如地基沉降和土壤侧移。
地基承载力的优化与改进
1 地基加固方法研究
地基承载力计算
介绍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基 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不同类别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桩基承载力计算
表层土地基承载力计算
讨论使用不同方法计算桩基承 载力,如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
7.4 地基承载力
![7.4 地基承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6e2222c2f60ddccda38a0c7.png)
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 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 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二点确定时,如压板 面积为0.25~0.50m2,可取 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 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F
塑性区
2)极限承载力理论—安全系数法 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平板载荷试验 极限值/安全系数(2~3)
•对于地基承载力问题,单一安全系数法的 一般表达式为:
p pu / K
在这一理论方法中,其安全程度用单 一的安全系数K表示,但这一安全系数 反映多大的失事概率是不得而知的。
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
按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值
现场检测技术方法
一、地基土载荷试验
试验方法
堆载
平台
主 梁
千斤顶 百分表
荷载板
一、定义
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简 称载荷试验,在保持 地基土天然状态下 , 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 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 荷载,并观测每级荷 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 性,是模拟建筑物基 础工作条件的一种测 试方法 。
(二)试验方法
1.
2. 3.
载荷试验一般在方形坑中进行,试坑宽 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的三倍 安装设备 分级加荷 加荷原则:加荷分级不小于8级,第一 级按两级加载,以后按一级加载,最大 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荷载的两倍。
4.
观测每级荷载下的沉降
观测时间间隔:加荷开始后,第一个 30min内,每10min观测沉降1次;第二 个30min内,每15min观测1次;以后每 30min进行一次。
b d
a
a
《地基承载力》PPT课件
![《地基承载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1296b3ad02de80d5d8403e.png)
某区域内: > f , 那么处于极限平衡区, 地基失稳地基承载力分为两 种:
极限承载力(pu):地基不致失稳时,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与 土性、根底埋深、宽度、形状等有关。
地基容许承载力(pa):考虑一定平安储藏后的地基承载力。与建筑的 构造特性等有关。
《地基承载力》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概述…1
建筑物荷载通过根底作用于地基,对地基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 1.变形要求 建筑物根底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最大沉降量或沉降差,应该在该建筑物 允许的范围内。
概述…8
(3)当荷载到达最大值后,土中形 成连续滑动面,并延伸到地面,土从 根底两侧挤出并隆起,根底沉降急剧 增加,整个地基失稳破坏。p-s曲线 上出现明显的转折点,其相应的荷载 称为极限荷载pu。
整体剪切破坏常发生在浅埋根底 下的密砂或硬粘土等坚实地基中。
概述…9
2.局部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p-s曲线转折点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其破坏的特 征为: 随着荷载的增加,根底下也产生压密区I及塑性区II,但塑性区仅仅开 展到地基某一范围内,土中滑动面并不延伸到地面,根底两侧地面微微隆起, 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其p-s曲线如前图中曲线b所示。 p-s曲线在转折点后,其沉降量增长率虽较前一阶段为大,但不象整体 剪切破坏那样急剧增加,在转折点之后,p-s曲线还是呈线性关系。
bc段,塑性区扩大,开展成连续滑动面,荷 s
载增加,沉降急剧变化。
第七章地基承载力
![第七章地基承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e8f060cad51f01dc381f1ba.png)
第十章地基承载力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和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要求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与计算,并从这些计算公式中了解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
第一节概述地基随建筑物荷载的作用后,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基础过大的沉降量或沉降差,使上部结构倾斜,造成建筑物沉降;另一种是由于建筑物的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土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地基:强度——承载力——容许承载力变形——变形量(沉降量)——容许沉降量一、几个名词1、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随荷载的能力。
地基承载力问题属于地基的强度和稳定问题。
2、容许承载力:指同时兼顾地基强度、稳定性和变形要求这两个条件时的承载力。
它是一个变量,是和建筑物允许变形值密切联系在一起。
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的承载力值。
包括:标贯试验、静力触探、旁压及其它原位测试得到的值。
4、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是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查表确定的承载力值,包括载荷试验得到的值)。
通常0f f f k ψ=5、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承载力。
二、地基承载力确定的途径 目前确定方法有:1.根据原位试验确定: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
每种试验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2.根据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确定。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
根据大量测试资料和建筑经验,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种类型的土在某种条件下的容许承载力,查表。
一般:一级建筑物:载荷试验,理论公式及原位测试确定f ;二级建筑物:规范查出,原位测试;尚应结合理论公式; 三级建筑物:邻近建筑经验。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地基承载力不仅决定于地基的性质,还受到以下影响因素的制约。
1.基础形状的影响:在用极限荷载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是按条形基础考虑的,对于非条形基础应考虑形状不同地基承载的影响。
第7章地基承载力
![第7章地基承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ef2ecd2eff9aef8951e069c.png)
[例 4 - 4 ]
已知某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d=1.0m,其 地基土的性质为γ=18kN/m3,c=17kPa,φ=200
试求地基的临塑荷载Pc γ及地基承载力P1/4。 解: (1)求临塑荷载pcr
(2)求地基承载力p1/4
通过以上实例计算分析可知,该条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p1/4比临 塑荷载pcr约大 55.59%
一般认为,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塑性区的最大深 度Zmax可控制在基础宽度的1/4,相应的荷载p1/4 称为界限荷载。
p14 (mdcoctcot14b)md
2 第7章地基承载力
二、 界限荷载
p1 / 4 在设计中常被采用,将公式改写为如下形式
p 1 /4 M b M dm d M cc
1
M
以上公式适用于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土整体 剪切破坏情况,即适用于坚硬黏土和密实砂土。
对于局部剪切破坏(软黏土,松砂),可用调整抗 剪强度指标φ 、c的方法修正,即令:
c 2 c arcta2nta(n)
3
3
则: pu3 2cNcqNq 1 2bN
式中 Nc' 、Nq' 、N γ ' ——相应于局部 剪切破坏的承载力系数。
一、 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对地基进行静荷载试验时,一般可得 荷载p和沉降s曲线。从该图可见地基变形 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两个转折点
第7章地基承载力
第7章地基承载力
(1)压密阶段(直线变形阶段或线弹性变形阶段)
在oa段,由于荷载较小,地基土产生的变形 主要是在荷载作用下,土的孔隙减小,地基被压 缩而产生的变形,此时土中各点的切应力均小于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段 p—s曲线接近于直线。 第7章地基承载力
第7章-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
![第7章-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e625b6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0.png)
直径300mm
≥3倍承压板直径(保持含水量,不扰动)
压板周围土高≥0.8m
荷载分级 读数 稳定标准 终止条件
≥8级
10、10、10、15、15、30….
连续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
1承压板周围土明显侧向挤出 2出现陡降段 3 24h不稳 4 s/d≥0.06 由此定极限承载力
10~15级
1.0m 1.0m
1.0m
1.0m
1.5m
1.5m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共200根桩;东西两部分土质 不同。桩径相同,试验(shìyàn)数量如何确定?如何评价?
第十九页,共23页。
4设计(shèjì)时使用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什么 要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
从小压板标准载荷试验的结果过渡到有一定宽度和 埋深的实际基础,地基承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塑性区的间距较大,需要开展到一定深度才能破坏 。
基础埋深增大,边载增加,地基承载力增加(一般 从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基础宽度加大(3~6m),地基承载力提高 对饱和软粘土,由于内摩擦角为0,不考虑基础宽度 的影响
第二十页,共23页。
某安置(ānzhì)工程
CFG桩 17m桩560kPa 16m桩380kPa 16m桩两种布桩间距(jiān jù)
第四页,共23页。
C整体(zhěngtǐ)剪切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产生图中所示 的塑性流动区域,在滑移面上桩体和土 体均发生剪切破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 基也比较容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柔性 (róu xìnɡ)桩复合地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 可能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第五页,共23页。
D滑动(huádòng)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沿某一滑动面 产生滑动破坏。在滑动面上,桩体和桩 间土均发生(fāshēng)剪切破坏。各种复 合地基均可能发生(fāshēng)滑动剪切破 坏。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课件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12aa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5.png)
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4
地基承载力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住宅楼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
总结词
住宅楼沉降、裂缝
解决方案
采用桩基加固、注浆加固等方 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对已出 现问题的结构进行修复。
详细描述
某住宅楼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沉 降和裂缝现象,经检测发现是 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所致。
案例分析
该案例说明了地基承载力对建 筑物安全的重要性,及时发现 和处理地基问题可以避免重大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工程地质 条件,进行的地基承载力试验,适 用于无法进行原位试验的情况。
监测数据分析
通过对工程现场的地基沉降、水平 位移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反推出 地基承载力,适用于已建工程的评 估。
03
地基承载力增强技术
基础加固
基础加固方法
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常用的基础加固方 法包括扩大基础面积、桩基托换等。
案例三:某大型工业厂房地基承载力优化措施
总结词
工业厂房生产安全、设备运行稳定
详细描述
某大型工业厂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设备振 动、地面下沉等现象,影响了生产安全和 设备运行稳定性。
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
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桩基、注浆等 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生产 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该案例突出了工业厂房对地基承载力的特 殊要求,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工业 生产的正常运行。
地区经验值
根据地区经验和工程实践 ,总结出的地基承载力经 验值,适用于地区内的类 似工程。
规范推荐值
根据国家或行业规范,推 荐的常用地基承载力值, 适用于符合规范要求的工 程。
现场试验法
原位试验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b60e3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1.png)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是指土壤或岩石基底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它是建筑工程的重要设计参数,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与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一、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地基承载力是指基础结构通过地基传递给地下土壤或岩石的荷载。
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壤或岩石的强度特性以及地下水位、土层的厚度和互层条件等因素。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可以通过工程地质勘探和室内试验得出。
二、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1. 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有不同的承载力。
一般来说,砂土的承载力较高,黏土和填土的承载力较低。
岩石的承载力取决于其种类和结构特性。
2. 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水分对承载力有重要影响。
含水量高的土壤会降低承载力,因为水分充满了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弱了土壤的黏聚力。
3. 土层的厚度和层理:土层的厚度越大,承载力越高。
而土层之间的互层条件也会影响承载力,如土层之间存在水平的层理面,会减小承载力。
4.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地基承载力产生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地基的承载力会降低,因为水分会引起土壤流动,导致土体稳定性降低。
5. 地震和风荷载:地震和风荷载也是影响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地震和风荷载会给土壤和基础结构带来巨大的动荷载,需要考虑其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三、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极限平衡法、变形平衡法和数值模拟分析等。
其中,极限平衡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利用土壤的强度特性和静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土体力学性质和基础结构荷载进行分析计算地基承载力。
四、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 土壤改良:采用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力学特性,从而提高它的承载力。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振动加固、土体固化和土混凝土桩等。
2. 选址优化: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建筑物的选址可以减少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地基承载力计算PPT课件
![地基承载力计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b42b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e.png)
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值求法 2.计算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统计修正系数
1 (1.704 n
4.678 n2
)
c
1 (1.704 n
4.678 n2
) c
3.计算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标准值
k m ck ccm
m —内摩擦角的试验平均值
c —粘聚力的试验平均值 m
二、地基极限承载力(破坏载荷)计算
4.汉森公式(1961)
pu
B
2
Nr S D i
cNcSc Dcic
qNqSq Dqiq
5.斯凯普顿公式 饱和软土地基(=0)
pu
5c(1 0.2
B)(1 0.2 L
D) D
B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容许承载力 • 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三、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原则
Transcona谷仓地基
建筑物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可能出现 的工程地质问题
• 1.过度沉陷、不均匀沉陷 • 2.剪切破坏
决定因素
1.地基土本身的力学性质 2.建筑物、地基对土体的作用力
D
这样,根据地基土的性质,让塑性区 发展到一定的深度是容许的,将容许 发展的这个深度带入上式,求得 p 即 为容许承载力
临塑荷载:当塑性区刚刚出现时的荷载称为临 塑荷载,也称为比例荷载
临界荷载:实际工程中将Zmax控制在1/3-1/4B, 相应的荷载称为临界荷载
GB50007-2002规定:当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 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并应满 足变形要求
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的确定方法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GB50007-2002)规定: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 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辅导 >>> 第六章、天然地基承载力
第六章天然地基承载力
一、内容简介
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
本章中首先将介绍地基临塑压力、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然后介绍《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1 .基本内容
( 1 )地基承载力;
( 2 )浅基础地基的破坏形态;
( 3 )浅基础地基的临塑压力及塑性区的确定;
( 4 )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荷载的近似解( Prandtl — Vesic 计算方法);
(5)按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
(6)原位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2 .基本要求
★ 概念及基本原理
【掌握】地基承载力;临塑荷载(压力);极限荷载;极限承载力;容许承载力;基本容许承载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理解】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破坏; Prandtl — Vesic 公式的计算模型;
★ 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
【掌握】用 Prandtl — Vesic 公式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按《铁路桥梁涵洞设计规范》及《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
【理解】临塑压力及塑性区最大深度的推导及计算
★ 试验
【理解】荷载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旁压试验确定承载力
三、重点内容介绍
1 .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极限承载力:地基破坏时所对应的基底压力。
容许承载力:保证地基不发生破坏(不产生过大沉降)留有一定安全储备时所允许的最大基底压力。
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大致可归纳如下:
( 1 )按控制地基中塑性区开展深度的方法。
( 2 )按理论公式推求地基的极限荷载p k 再除以安全系数的方法。
( 3 )按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 4 )按原位测试的方法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2 .地基的破坏形态
如图 6-1 所示,地基破坏有以下三种形式:
图 6-1 地基破坏形式
( 1 )整体剪切破坏
破坏特征:地基中有完整的滑动面,滑动面延伸到地表,地表有隆起。
p - S 曲线:当荷载小于时,地基中的土体处于弹性状态,沉降与荷载之间呈线性关系,称
为临塑荷载;荷载继续增大,地基中出现塑性破坏区,p - S 曲线开始弯曲,至时地基破坏,p
- S 曲线急剧下降,称为极限荷载。
破坏发生条件:地基为密实的砂土或硬粘土,基础埋深很小。
( 2 )局部剪切破坏
破坏特征:地基中有剪切面,但剪切面仅延伸到一定位置即中断,没有延伸到地表面。
基础两侧土没有挤出现象,地表只有微量的回升,p - S 曲线没有明显的拐点。
破坏发生条件:地基为一般粘性土或中密砂土,基础埋深很浅;基础埋深较大时,无论是砂性土或粘性土地基,最常见的破坏形态是局部剪切破坏。
( 3 )冲切破坏
破坏特征:地基中没有滑动面,地表没有隆起,p - S 曲线没有明显的拐点。
破坏发生条件:地基为松砂(或其它松散结构的土),不论基础是位于地表或具有一定的深度。
3 .地基临塑压力及塑性区最大深度
临塑压力:当地基刚刚出现塑性(出现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的点)时所对应的基底压力叫临塑压力。
( 1 )塑性破坏区的确定
求解地基临塑压力及塑性区最大深度的要点是:
① 地基中一点的应力由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产生。
若基础为条形基础,并假设侧压力系数,则地基中一点的主应力为
( 6-1 )
② 达到极限平衡(进入塑性)的点,应满足条件 Mohr-Coulomb 准则
( 6-2 )由以上两式,可得
( 6-3 )即:对应某一荷载值p 时,一系列的(, )点构成地基中的塑性区。
由可以导出
( 6-4 )
即塑性区最大深度的轨迹在视角为的圆周上,并有
( 6-5 )( 2 )临塑压力的确定
令,可得临塑压力的表达式为
( 6-6 )( 3 )临界荷载
显然,以临塑荷载作为容许承载力,偏于安全而不经济,因为即使塑性区再扩大一些,地基也并不会完全破坏,故可以
(中心受压基础)
(偏心受压基础)
所对应的基底压力作为容许承载力,称为临界荷载,并分别以及表示。
这里b 是基础的宽度。
这里注意到:式( 6-5 )是在式 (6-1)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式( 6-1 )是在假设地基全部处于弹性状态下得到的。
但实际上,当荷载超过临塑荷载以后,地基中已出现塑性区,这是式( 6-5 )建立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
4 .用Prandt l - Vesic 公式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较多, Prandtl-Vesic 公式是其中的一种。
该公式的建立分两步计算:
第一步,假设地基土自重为零,将基础两侧的土看作过载,如图 6-2 所示,地基在基底压力
作用下,形成三个滑动区:在基底下的朗肯主动状态区(Ⅰ 区)、基础外侧的朗肯被动状态区(Ⅲ
区)以及Ⅰ 区与Ⅲ 区之间的过渡区(Ⅱ 区)。
可推得相应的地基极限压力为
( 6-7 )
图 6-2 γ=0 时 , 浅基一般剪切破坏图式
第二步,假设地基无粘聚力,基础置于地基表面,得出相应的极限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 6-8 )对于一般地基,其地基土自重、粘聚力和过载等均不为零,故相应的极限承载力为
( 6-9 )
式中的、和都是和函数,称为承载力系数,可由下式求得,也可查表。
( 6 -10a )
( 6-10b )
( 6 -10c )
应该注意到的是,因为两次假定的地基条件不同,所产生的滑动线也不一样,故两者的直接叠加会带来一定的误差。
但计算表明,计算结果误差不大,而且数值偏小,故偏于安全。
上述公式只适用于在中心垂直荷载下的条形基础。
当基础形状改变,荷载出现偏心或倾斜时,可采用下面的经验修正公式
( 6-11 )
式中、和为倾斜荷载修正系数;、和为基础形状修正系数,可通过查表确定。
5 .按规范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
⑴《桥规》规定的地基容许承载力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 10002.5 - 99 )中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
( 6-12 )式中
──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kPa );
──地基的基本承载力( kPa ),即当基础宽度,埋置深度时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可根据土的类别和有关物理力学指标查表得到;
b ──基础宽度( m ),当大于 10m 时,按 10m 计算;
h ──基础埋置深度( m ),对于一般受水流冲刷的墩台,由一般冲刷线算起,不受水流冲刷者,由天然地面算起;位于挖方内时,由开挖后的地面算起;
──基底以下持力层土的天然重度( kN/m 3 ),如在水下,且为透水土,采用浮容重;
──基底以上土的天然重度( kN/m 3 ),如基底以上为多层土,则取重度的加权平均值;如基础在水面以下:基底持力层为透水层,采用浮容重;基底持力层为不透水层,采用饱和容重。
,──宽度、深度修正系数,按持力层土的类型查表确定。
上式适用于深度与宽度比(h / b )小于或等于 4 时情况。
对软土地基,其容许承载力为
( 6-13 )对于小桥和涵洞基础,也可用下式确定软土地基容许承载力
( 6-14 )上两式中
──安全系数,视软土灵敏度及建筑物对变形的要求等因素而选用 1.5 ~ 2.5 ;
C u ──不排水剪切强度( kPa );
σ 0 ──根据天然含水量查表( kPa )。
( 2 )按《建规》确定地基承载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中推荐了两个计算地基承载力的公式。
①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宽修正公式
当基础宽度大于 3m 或埋置深度大于 0.5m 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 6-15 )
式中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持力层土查表确定;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 kN/m 3 ),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kN/m 3 ),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 ──基础底面宽度( m ),当基宽小于 3m 按 3m 取值,大于 6m 按 6m 取值;
d ──基础埋置深度( m ),一般自室外地面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算起;但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成时再填土,应从天然地面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② 根据土的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当偏心距e 小于或等于 1/30 基底宽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并应满足变形要求:
( 6-16 )
式中、、──承载力系数,根据持力层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查表;
b ──基础底面宽度( m ),大于 6m 时按 6m 取值,对于砂土小于 3m 时按 3m 取值;
──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kPa )。
6 .原位测试确定地基承载力
原位测试确定地基承载力包括下列两类方法:
( 1 )在地基土上进行荷载试验,直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
( 2 )用各种特制的仪器测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并由此推出地基的承载力。
其常用方法包括静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标准贯入试验法、旁压试验法、十字板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