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与苏丹
苏丹概况
苏丹概况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地处非洲东北部,是位于非洲的阿拉伯国家,北同埃及接壤,南与刚果(民),乌干达和肯尼亚交界,西邻利比亚,乍得和中非共和国,东连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东北部濒临红海,面积2505813平方公里,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海岸线长约720公里。
苏丹国土向南伸入到非洲大陆腹地,是南北交通要道和内陆出海口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然地理苏丹东、西、南三面是丘陵、高原和山地,地势较高。
中间的凹陷部分则是一个大平原,称为“苏丹盆地”。
其地形特点有些类似于我们常用的簸箕。
盆地的北部比较平坦,由北向南分别是拜尤在草原、吉齐拉平原和尼罗河上游盆地,是苏丹的主要农业区;西部是海拔500米以上的科尔多凡高原和达尔富尔高原,这里有著名的迈拉山,海拔3088米,是苏丹的第二高峰;东部是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延伸部分,地势也较高;南部则是中非山脉的一些支脉和丘陵地带,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是苏丹的最高峰。
世界著名的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全境,在苏丹境内长约3300公里,占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的近1/2,是苏丹农田水利的重要资源。
它每年夏天泛滥,夹带着由上游冲刷下来的沃土,成为天然肥料,滋润着两岸的农作物,被称为苏丹的“母亲河”。
尼罗河还是苏丹南北交通运输的一条大动脉,来往船只很多。
苏丹的一些重要城市都集中在尼罗河两岸,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苏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全境受太阳直射,是世界最热的国家之一。
气温和我国相反,由南向北逐步升高,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6℃-27℃,最高气温达40℃以上,最北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50℃。
根据南北气候的差异,全国可分为三个气候区:南部为闷热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中部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干燥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部则是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从全国来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平均气温22℃,是苏丹气候较适宜的时期。
风土人情独特的姓名结构苏丹北方阿拉伯人的姓名一般由本人名、父名和祖父名三部分组成,排列顺序为:本人名、父名、祖父名,如艾哈迈德·穆罕默德·阿里。
两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的南苏丹,为何内乱不断?
两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的南苏丹,为何内乱不断?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为何内乱不已2011年建国的南苏丹,不少人可能并不熟悉,但它却常常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
原因倒不是它年轻,而是这个国家战乱不已,甚至可能长期处在战乱状态。
南苏丹独立后,因国内政治和经济利益冲突,并未实现和平南苏丹的动荡,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南苏丹的政治力量主要分两派:一派是总统基尔,丁卡族,该族是全国的第一大部族(占全国人口的50%左右);一派是副总统马沙尔,努尔族,该族是全国的第二大部族(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
二人和所属的族群虽然都赞同南苏丹独立,但在建国前却曾兵戎相见。
因为政见不合,马沙尔与基尔等人所在的南苏丹解放运动党分道扬镳,转而与苏丹政府合作,联合打击南苏丹解放运动党。
后来,马沙尔回归南苏丹解放运动党,但二人的权力斗争并未结束。
2013年,基尔解散内阁,罢免了马沙尔的副总统职位,马沙尔则指责基尔独裁,双方矛盾激化,内战随即爆发。
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之后马沙尔恢复了副总统职位,但协议并未得到有效的遵守,双方不仅没有互信,还时时提防对方。
以此次交火为例,这本是两人为“解决前日的双方军队冲突事件”的会面,反对派则怀疑是“鸿门宴”。
结果,两人开会时,二人的卫队突然在总统府外互相开火,就连基尔与马沙尔也不清楚起因,“搞不懂怎么就打起来了”。
2016年7月8日,南苏丹总统基尔与他的对手、现任第一副总统马沙尔在记者会上除了政治斗争,“资源诅咒”也让苏丹内部矛盾重重。
石油产业是南苏丹的经济命脉,石油收入占其国民收入的95%,不过,庞大的石油财富并未得到公平分配,反而加剧了南苏丹贫富的两极分化。
2005年以来,南苏丹围绕石油财富分配的丑闻和争议不断,在2005 年-2013年间,南苏丹有4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竟不知去向。
这也成为反对派不满和叛乱的诱因之一。
政见不合常有,但“一言不合就内讧”的军队实在少见。
苏丹军队经常内讧,是因为南苏丹军队更像是各派武装的联合体,而非一支国家军队。
苏丹为何分裂成苏丹和南苏丹两个国家?未来还会统一吗?
苏丹为何分裂成苏丹和南苏丹两个国家?未来还会统一吗?南北苏丹是不同宗教,不同人种,几十年的战争又结下深仇大恨,未来统一的概率非常低,我们来看看南北苏丹是怎样形成的。
苏丹是1956年从埃及独立的,这个国家历史上战斗力惊人,虽然苏丹曾被英国征服,但征服者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881年,英国殖民军进入苏丹,英军被苏丹人歼灭一万多。
1885年,苏丹军攻占喀土穆,杀死英国苏丹总督戈登。
对比晚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是苏丹一百倍这个数量级,北京却被列强两次攻破,再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西方给当时的中国人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确实也没有冤枉晚清中国。
苏丹又分为北苏丹与南苏丹,北苏丹靠近埃及与撒哈拉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以阿拉伯人为主。
南苏丹靠近埃塞俄比亚的高原,属热带季风气候,以非洲土著黑人为主。
早在苏丹独立前的一年,苏丹就爆发了南北对峙,独立后演变成南北内战。
北苏丹获得阿拉伯国家支持,人口也更多,但南苏丹的黑人也不是吃素的,此战一直打到1972年。
随后西方国家陆续进入,开发苏丹的石油,苏丹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80年代,苏丹向南部推行伊斯兰教,遭到黑人强烈反对。
1983年苏丹第二次内战爆发,这次两方面的装备都大幅提升,战争造成至少200万人丧生。
199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的石油公司因战争离开苏丹,中国则迎难而上,适时填补空缺。
苏丹产油区主要在南部,中国参与投资的油田,大多在两股军事势力对抗线上,也就是日后两国边界上,是冲突最激烈的地区。
中国是进口石油大国,多一个进口渠道就多一条路,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无风险的投资西方国家肯定也不会让出来。
中国不但在苏丹投资了油田,还修建了从油田到红海港口的输油管道。
自中国进入苏丹后,一直努力促成双方停战,和平不仅是苏丹普通人渴望的,也是这些拥有投资的国家希望的。
不过谈判的过程并不顺利,从1994年一直打打谈谈,到2005年才正式谈妥,苏丹分裂为苏丹(北苏丹)和南苏丹两个国家。
苏丹中石油投资情况
尼罗河中国石油大尼罗河石油作业公司(GNPOC)为集团公司直属海外企业,负责苏丹石油合作项目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并代表中石油集团公司在苏丹履行社会责任。
从1995年起,中石油集团公司陆续在苏丹获得了5个上游项目联合作业权益,分别是1/2/4区、3/7区、6区、15区和13区;同时在下游与苏丹能矿部合资建设了喀土穆炼油厂、化工公司,并开展了加油站业务。
中石油苏丹项目在2011年由于南苏丹独立而划分为苏丹和南苏丹两部分。
其中,1/2/4区项目被划境而治,北方部分仍为大尼罗公司管理,南方部分为新命名的先锋公司管理。
3/7区项目几乎全部在南苏丹。
6区项目全部在苏丹。
2012年年初,南苏丹石油项目全面停产。
特别是4月,1/2/4区北方部分燃起战火,项目受到灾难性影响。
3/7区原油管道也是贯穿苏丹和南苏丹管径最大、输送量最大的管道。
中国与原苏丹石油合作的现状与困局(上)2012-5-2摘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营,中国石油公司在原苏丹创建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形成了密切的石油合作关系。
这对于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拓展在非洲地区的石油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原苏丹国家分裂后,种族宗教冲突加剧,加之领土边界争端和石油资源争夺以及相关国际因素,已经影响到既有合作利益。
中国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国家分裂造成的合作困局,维护和扩大与南北苏丹的石油合作关系。
中国海外石油合作项目大多处于动荡不安的国家或地区,维护在南北苏丹石油合作利益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油企积累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
关键词:苏丹,南苏丹,中国,石油合作,困局,建议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进入苏丹石油市场,先后获得一系列石油合作项目,帮助苏丹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使苏丹成为中国在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石油合作伙伴和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
然而,苏丹分裂前后持续不断的暴力冲突和南苏丹独立后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中国在当地的石油合作项目造成了严重影响。
非洲介绍:南苏丹
⾮洲介绍:南苏丹南苏丹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简称”南苏丹“,是东⾮的⼀个内陆国家,全国分为10个州。
国⼟总⾯积619745平⽅公⾥,⼈⼝约1190万(2016年2⽉)。
南苏丹东与埃塞俄⽐亚接壤,西与中⾮共和国为邻,南与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和乌⼲达毗连,北部邻近苏丹。
⾸都为朱巴(南苏丹总统基尔于2011年9⽉发布命令,决定把拉姆塞尔定为该国新⾸都,并计划在5⾄8年内完成迁都)。
地理位置南苏丹位于⾮洲东北部,北纬4-10度线之间,系内陆国。
南苏丹国⼟⾯积64.4万平⽅公⾥。
东邻埃塞俄⽐亚,南接肯尼亚、乌⼲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邻中⾮共和国,北接苏丹。
陆地边境线总长5413公⾥(与中⾮边境线989公⾥,与刚果民主共和国639公⾥,与埃塞俄⽐亚934公⾥,与肯尼亚232公⾥,与苏丹2184公⾥,与乌⼲达435公⾥)。
⾸都为朱巴,位于东3时区,⽐北京时间晚5个⼩时,不实⾏夏令时。
展开剩余80%⾏政区划全国地域习惯上划分为⼤加扎勒河地区、⼤⾚道地区、⼤上尼罗地区3⼤地区。
2015年以前,全国共10个州。
2015年10⽉,南苏丹总统基尔宣布将全国重新划分为28个州。
2017年,基尔再次宣布将28个州划分为32个州,其中⼤加扎勒河地区有10个州,⼤⾚道地区有9个州,⼤上尼罗地区有13个州。
⾃然资源南苏丹⾃然资源⼗分丰富,主要有⽯油、铁、铜、锌、铬、钨、云母、⾦、银等,⽔利资源也很丰富。
⼟地肥沃,适合⼤规模农林牧业发展。
南苏丹探明⽯油储量约47亿桶,可采储量为22.6亿桶,剩余可采储量约9.3亿桶。
政治制度南苏丹实⾏总统制,国家实⾏⾏政、⽴法、司法三权分⽴体制。
中央、州两级政府享有⽴法权。
根据南苏丹过渡宪法,南苏丹应该在2015年举⾏⼤选。
受2013年“12·15冲突”影响,⼤选⽆法如期举⾏。
根据2015年8⽉签署的《解决南苏丹冲突协议》,南苏丹从过渡政府组建起有30个⽉的过渡期,之后将通过⼤选产⽣新的政府。
中国在南北苏丹关系问题中的作用
中国在南北苏丹关系问题中的作用
中国对南北苏丹关系问题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
苏丹是一个充满挑战的
地区,该地区长期以来既受到内部分歧和冲突,又受到政治和宗教因素的影响,冲突和动荡使南北苏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离开。
鉴于此,若要有效稳定调节南北苏丹关系,就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便在国际气氛中处理该地区的问题。
作为一个重要的世界大国,中国在这
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一直将苏丹问题列为重大外交优先任务,表达了
竭力维护苏丹和平稳定的坚定信念。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南北苏丹和平谈判,并始终采取积极的态度,为谈
判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例如,中国政府一直发挥着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
努力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来促进双方的和解,发挥建设性
作用。
其次,中国在过去几年一直努力积极推动两个苏丹实现和平,并奉行原则,确保双方不进行挑衅行动。
在此过程中,中国毫不犹豫地向苏丹政府提
供诸多可靠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该国的和平与稳定。
最后,中国不仅积极参与苏丹谈判,而且还发挥了其作为一个亚洲大国
的重要作用,在担任中介、调解和劝和角色的同时,帮助苏丹建立和促进南
北的和解与谈判。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包括联合国和非洲联盟在内的国际
组织在重要的决定上发挥作用,以帮助苏丹顺利恢复和促进双边关系。
总之,中国在南北苏丹关系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不仅将南北苏丹
和平谈判作为一项重大外交任务,而且它还发挥了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努
力加强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投入,以促进和谐与解。
因此,中国将显著增
强苏丹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和哪个国家关系最好
中国和哪个国家关系最好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历来都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也就是强大富裕的国家,可以随意的蹂躏和欺凌弱小穷困的国家,使得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附属和不平等的关系。
几乎所有的大国都是如此,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我国,我国国力虽然很强,但是从来不嫌贫爱富,从来不会欺负弱小,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有很多的朋友和兄弟。
最典型下面这四个国家,堪称对中国最好的四个非洲国家,国家虽然一贫如洗,却不顾一切支持我国,将中国视为兄弟。
第一个国家就是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的小国,国土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多万。
津巴布韦最著名的就是这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堪称全世界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了。
正是因为此,津巴布韦那是穷困到极点,百姓都一贫如洗。
尤其是大部分津巴布韦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保障,所以这个国家那是非洲最穷困的国家之一。
但是津巴布韦从建国开始,就跟我国关系特别好,尤其是从穆加贝总统开始,津巴布韦就全力支持我国,到现在都是如此。
而且在所有对外政策上,津巴布韦基本跟我国保持一致,或者支持我国的观点,至今将我国视为兄弟,两国交往密切。
第二个国家就是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是非洲东部沿海的大国,国土面积超过94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万,也是非洲一个一贫如洗的国家。
在我们的小学教科书中,很多人都会记得一条铁路,那就是坦赞铁路,而这条铁路的起点就是坦桑尼亚。
所以从这就可以看出来,坦桑尼亚跟我国的关系,当年我国那么穷困潦倒,勒紧裤腰带修建坦赞铁路,可见坦桑尼亚跟我国的关系。
而坦桑尼亚还有一个外号,被称为非洲的中国,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坦桑尼亚的体制,包括军队建设,包括武器装备,包括训练等,基本上都跟中国一样,所以从这也可以看出来关系。
正是因为此,坦桑尼亚对我国关系最好,每任总统都坚持对华友好,全力支持中国,对外政策基本上都跟中国保持一致,将我国视为老大哥。
第三个国家就是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非洲西部的大国,国土面积超过92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亿,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也是非洲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富尔达尔问题与中国
富尔达尔是怎么一回事?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和2008奥运又有什么关系?媒体上语焉不详,不谈这个问题。
可能觉得不好谈,不方便谈,但是我觉得谈谈也无妨。
权且当作评书来听好了。
话说非洲,非洲这个地方很热。
它的北部大家伙都知道,乃是一片黄沙,唤作撒哈拉沙漠。
我国台湾女作家三毛曾经在那里工作、学习和生活过。
南部还不错,比如南非,电视新闻里就从来没出现过骆驼。
很多人坚持收看《动物世界》的观众也注意到,非洲还有草原和森林,动物们在赵忠祥老师浑厚的嗓音中追逐、嬉戏以及交配。
中国人说起“非洲人”三个字,自然联想起面如黑檀木、头发打卷的黑人兄弟来。
这种认识不错,但不能说是全对。
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气候变暖。
这种相安无事的情况随着气候的变更而发生了改变。
气候变暖的结果是达尔富尔变得更加干旱,游牧的阿拉伯人立即受到了影响。
他们的牧群需要水草,在骆驼和羊的眼中,农田里长满了饲料。
于是,非洲黑人和阿拉伯人的友善关系被破坏了。
阿拉伯人不可能改变游牧的生活习惯,而身为农民的非洲黑人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染指自己的田地。
1987年,渴得冒了烟的阿拉伯人发表声明:阿拉伯人在人种上更优秀。
然后集结成部队,开始抢夺黑人的土地。
冲突全面爆发,两年之后才签署和平协议,代价是3000条人命和数百个村庄被毁。
【1】国内的人们彼此大打出手,苏丹政府又是怎么做的呢?苏丹政府倾向于阿拉伯兄弟,没事还发点武器弹药什么的,支持他们搞一搞。
国际社会对这种苏丹内乱的判断是:种族冲突,是黑人和阿拉伯人两种不同种族之间的对立。
但是,有学者指出,富尔达尔的冲突更多的是没有土地的牧民和有土地的农民之间的冲突,而不是什么种族冲突。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2003年的苏丹的叛乱中,双方都以种族为口号,召集各自的兄弟。
但是,那些拥有自己土地的阿拉伯人并没有参与到政府一边。
所以,说苏丹是种族冲突是要打问号的。
在上世纪90年代,无论是说种族冲突也好,还是争夺土地资源的牧民农民战争也好,反正双方搞来搞去,搞了接近20年时间。
中国与达尔富尔问题
中国与达尔富尔问题(徐州空军学院航空油料物资系,江苏徐州221002)摘要:达尔富尔危机始于2003年2月。
这场危机主要是由北方的游牧民与南方的定居农民之间对生存资源的争夺而引发的国内冲突。
西方国家故意夸张曲解达尔富尔问题,诋毁中国,达尔富尔问题在给中国外交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展示自身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影响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关键词:达尔富尔问题,中国,国家形象引言达尔富尔,这个几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陌生的名字最近被西方越来越多的提起,其中还夹杂着与中国有关的论断,称中国对达尔富尔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这些有西方非政府组织,有主张对中国施压的国外议员,这些声音在西方媒体的配合下越来越响。
达尔富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达尔富尔问题由来苏丹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被认定发生了达尔富尔“种族屠杀”,它最近几年几乎成为西方媒体报道最多的国家。
被议论最多的“达尔富尔”位于苏丹西部,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占苏丹总面积的1/5,北邻利比亚,西与乍得接壤。
达尔富尔境内约有80多个民族,人口估计77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0%,其中约有60%是以耕种为生的农民,主要是富尔人,而其他族群则主要是游牧或半游牧的阿拉伯人[1]。
20世纪后半叶,撒哈拉地区自然环境持续恶化,达尔富尔地区北部的大量游牧部落的阿拉伯人被迫南迁至农耕地区寻找草场、水源和土地,当地人口数量从20年前的300万人激增至目前的600万。
以农业为主的黑人部落和靠游牧为生的阿拉伯人部落之间,因争夺土地和水资源发生了严重的暴力冲突。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干旱袭击了苏丹大部分地区,达尔富尔等西部省份情况尤其严重。
阿拉伯居民与当地黑人部落之间因争夺土地和水资源而冲突增多。
由于武装冲突长期不断,该地区许多地方长期一直处于混战状态。
石油资源是达尔富尔富尔危机升级的另一背景因素,苏丹是第三大产油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日产油量36万桶,占苏丹出口总量的70%[2],石油财富的分配不均也加剧了达尔富尔危机。
专访苏丹全国大会党对外关系部部长、总统顾问 穆斯塔法·奥斯曼·伊斯梅尔
苏丹能够保持统一 ,但不能通过武力 来维持这种统一 ,通过和平手段来实 现分离要 比通过武力手段实现统一好 得多。公投结果表明了南方人想要独
立 的意 愿 ,我 们 对 此 表示 接 受 。7 月
尤其近年来两党高层互访不断 .机制 化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面推进 您如何看待 两国、
两 国关 系取 得 了更 大发 展 ,中国共 产 党 与苏 丹全 国大会 党两 党 也建 立起 了
之后 , 其面积大概有 2 0 0 万平方公里 , 有农业 、矿产 、畜牧业 、旅游业、渔 业等资源 ,苏丹有特殊 的地理位置 ,
处 于亚 洲 、非 洲 、阿拉 伯世 界 的连 接
我们已与中方公司达成一致 ,请他们 去苏丹投资矿业,第五 ,旅游与考古 领域,苏丹有大量历史古迹及 自然保 护区,我们想通过与中方 的合作加大 开发力度,吸引更多的东亚游客。
两党关系?您认为党际交往对两国关
系的 发展 有何 促进作 用 ?
伊斯梅尔 :自 建交以来 ,两国关 系从未受到政府更迭的影响 ,保持 了
正 常 的 国家交 往 ,呈 现 了 良好 的发 展
样性的气候 ,这些 自然条件能够保障
农 业发 展 ,产量 巨大 ,可 以满足苏丹 、
9日南方将正式建 国,即使如此 ,苏
丹 仍 是一 个大 国 ,南 方独 立后 ,苏 丹
中国及其他 国际市场 的需求 ,第 四, 矿产领域 ,苏丹有 丰富的矿产 资源 ,
尤 其是黄金 、铁 、铜及 一些稀 有金属 ,
将 由非洲面积最大 的国家变为第三大
的 国家 , 在 阿尔 及利 亚 、 排 刚果 ( ) 金
态势 ,特别是在 巴希尔 总统领导下 ,
中国与非洲货物贸易合作现状、障碍及提升途径
中国与⾮洲货物贸易合作现状、障碍及提升途径2019-09-16近些年来,随着⾮洲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双边货物贸易合作也不断加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度重视与关注。
但由于全球⾦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下⾏压⼒不断增⼤,也导致中⾮双边货物贸易合作⾯临更多的困难。
由此,进⼀步探索增强中⾮货物贸易合作的有效途径,加快落实主席提出的“开启中⾮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已成为我们必须⾯对的重⼤课题,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国与⾮洲货物贸易合作的现状(⼀)中国与⾮洲货物贸易合作总额呈扩⼤趋势,近年略有下降近年来,我国与⾮洲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往来⽇渐频繁,双边进出⼝贸易不断扩⼤。
如D1所⽰,2006-2016年,我国与⾮洲地区的双边贸易总额由554.6亿美元上升⾄1491.2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
虽然受全球经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贸易往来合作略有下降,但总体看来,双边进出⼝贸易总额仍呈扩⼤趋势。
2013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下⾏压⼒与国际对⾮竞争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中⾮贸易合作略有下降。
在中⾮双边的贸易往来合作中,货物贸易在全部贸易中的占⽐超过80%,可见中⾮双边货物贸易合作总额也在不断增⼤。
以义乌⼩商品贸易为例,随着中⾮贸易往来合作的加强,双边的义乌⼩商品贸易总额不断扩⼤,近年略有下降,主要包括机电、鞋帽、服装和玩具等,遍及南⾮、肯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等50多个⾮洲国家。
据义乌海关统计,2016年上半年,义乌⼩商品出⼝⾮洲的货物总额达33.5亿美元,同⽐增长0.26%;从⾮洲进⼝货物0.34亿美元,同⽐增长35.15%。
(⼆)中⾮货物贸易合作的国家较为集中近年来,我国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合作⽇渐加强,且贸易与合作的国家较为集中。
据《国际货币基⾦贸易⽅向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对⾮洲货物贸易出⼝主要集中于五个国家,即南⾮、尼⽇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加纳,五国贸易额在我国对⾮洲货物贸易总出⼝额中的占⽐约为60%。
记苏丹前国家主席尼迈里访华
文章编号:1004-5104(2004)02-0023-03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记苏丹前国家主席尼迈里访华刘宝莱一、初到喀土穆1970 年4 月下旬,我随杨守正大使赴苏丹履新。
当我们的班机降落在喀土穆国际机场,航空小姐打开舱门时,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我顿时大汗淋漓。
但前往机场迎接的苏丹外交部礼宾司长马哈茂德和我驻苏丹使馆临时代办雪呐等外交官身着两用衫,显得轻松自在,而大使和我却身着中山装,领口紧扣,上下一般黑,与这火一般的气候极不相称。
进入机场贵宾室,马哈茂德司长寒暄了一番后便握手告辞,我们也走出贵宾室,上车回使馆。
车内无空调,到处火辣辣的,我坐上座椅,犹如坐在刚熄火的火炉上一般,真是酷热难耐。
那时,我28 岁,还很天真,忍不住问司机孙师傅,怎么车里没有空调?他严肃地说,装空调是图享受,是资产阶级思想,当今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苏丹人车里大多不装空调,我们应向他们学习。
我一听,顿时十分不安,没想到,刚下飞机,孙师傅就给我上了一堂政治课。
我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坐在后排的杨大使,他一样在流汗,却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
当晚,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想起一天的事,写下了如下几句:陪同大使赴苏京,下机犹如进蒸笼;大汗淋漓可想象,稍有不慎热伤风。
专车滚烫无冷气,乘坐喜笑自多情;要过此关需吃苦,征途坎坷路难行。
杨大使是文革期间我国政府外派的为数不多的大使之一,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媒体评述,中国政府正向亚非拉开展外交攻势。
苏丹方面对此十分重视,迅速安排大使向外长米尔加尼递交国书副本,并向尼迈里主席呈递国书。
仪式后,尼迈里主席同杨大使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他说:“苏中两国关系非常友好。
两国均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尼罗河和黄河都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祥地。
在苏丹5 月革命一周年前夕,大使阁下抵喀土穆履新具有特殊意义。
我真诚希望在阁下任职期间,将两国关系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苏丹撤侨的感悟和体会
苏丹撤侨的感悟和体会
苏丹撤侨的感悟和体会
2021年4月,苏丹爆发了政治动荡,导致中国驻苏丹使馆发布紧急公告,要求中国公民尽快撤离。
作为一名留学生,我也参与了这次撤侨
行动。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和对公民的保护。
首先,在整个撤侨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安全。
从最开始
的紧急通知到后来的组织撤离,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
协调和保障。
我们在机场、酒店、飞机上都能看到中国警察和医生的
身影。
他们不仅提供必要的物资和医疗服务,还耐心地解答我们各种
问题,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其次,在外交方面,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积极措施保障我们的权益。
在
苏丹政局不稳定时期,中国驻苏丹使馆多次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并积极向当地政府表达关切和诉求。
同时,在撤侨过程中,中国政府
还与苏丹政府协商,确保我们的安全和顺利离境。
最后,这次撤侨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国家对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在
国家面临困难时,中国政府总是把公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无论
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中国政府都会尽其所能保护公民的权益和安全。
这种责任和担当让我倍感自豪和感动。
总之,这次苏丹撤侨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对公民的关爱和保护。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份,并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丹
苏丹——资源富饶、充满机遇的土地苏丹驻中国大使米尔加尼〃穆罕默德〃萨利赫苏丹国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位处东非北部,地理位臵独特,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可耕地及水资源,有大量的动物、森林、矿产资源及丰富的石油储藏。
苏丹与9个非洲阿拉伯国家接壤,系非洲热带地区,南部为赤道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北部为大陆性气候,东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水。
气温3-46℃。
年降雨量为1800毫米,雨季大致为6-9月。
白尼罗河由南部发源地乌干达经苏丹流向北部埃及,而青尼罗河由埃塞俄比亚高原发源亦流经苏丹。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占非洲总面积的8.3%,位列世界第十。
人口约3300万。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货币为苏丹第纳尔,汇率为1美元=250苏丹第纳尔。
星期六至星期四为工作日,星期五为周末假日。
苏丹由26个州组成,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实行联邦政府制度,给予不同地区自治的权利。
联邦首都为喀土穆。
苏丹近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苏丹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金融数据表明该国近期推行的经济改革已卓见成效。
2001年至2003年,苏丹GDP实际增长率平均为6%,预计2004年末可达7.5%。
若不把石油计算在内,GDP实际增长率从2001年的4.8%增长到了2003年的5.8%, 这反映了苏丹石油投资的增长以及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的趋势。
三年来,苏丹通货膨胀率均保持在个位数水平,预计到2004年末能保持6.5%的低水平。
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重预计将从2001年的18.3%增长到2004年的21.6%。
投资大部分来自非政府部门领域,其占GDP的比重预计可从2001年的12%增长到2004年的16%。
国内储蓄总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其占GDP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10.3%增长到2003年的14.6%,在2004年可望达到16.3%。
此外,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均呈现增长态势:2001年总收入为GDP的11%,而2003年则增长到16.8%,预计在2004年可望达到18.7%。
苏丹是什么意思
苏丹是什么意思
说道“苏丹”这个词,这里不是指的非洲的国家苏丹国或是南苏丹过,而是指来源于阿拉伯语中的“苏丹”,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最早有这着“权威”或是“力量”的含义。
之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里传开以及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建立,“苏丹”这个词便成为了一个国家首领的称谓。
最早使用“苏丹”称谓的国家就是阿富汗的伽尼色王朝,大约在公元977年到1186年,那个时候我国是北宋时期。
原本阿拉伯帝国的国王被称之为哈里发,指的是伊斯兰国家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的统治者称谓。
当时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将“苏丹”的称号授予帝国中的王朝统治者,就像是我国历史上的诸侯一样。
时间长了,“苏丹”一词就逐渐成为穆斯林国家统治者的称谓。
虽然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后裔,但土耳其在当时是阿拉伯帝国的一个区域性王朝,因此其首领被称为“苏丹”。
13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
他们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没有采用“哈里发”并继续他们原来的称谓。
历代君主被称为“苏丹”。
现在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国王也被称为“苏丹”。
_老子_小国寡民_章解读
的是理想的政治, 老子称之为 “至治之 极”,即彻底的无为而治,不过多地干涉老 百姓, 正如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欲而民自朴。 ”(五十一章)这样的统治者, 虽处在统治地位,人民拥护他而不感到有 负担。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 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六十六章) 可见,这样的理想社会是老子针对现实政 治的弊病提出来的,是按照自然无为的原 则来矫正现实社会而使之理想化,这同还
42
同名刊物:《随笔》,花城出版社主办,双月刊,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 11 号(510075)
XINWEN AIHAOZHE 2009·1(上半月)
新闻大学
答记者问的传播功能与劝服艺术□邓海荣有问必答,为记者释疑解惑。 从表面 上看,答记者问似乎是一项被动性很强的 传播活动,但从具体功能上看,它除了回 答记者欲知的信息外,还是劝服记者接受 某种观点,改变某种立场,并影响其行为 的一项积极主动的传播活动。 因此,明确 答记者问的传播功能,并具备高超的劝服 艺术,是取得答记者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 一。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春秋时期, 虽然整个社会的基础还是小国寡民,还是 以小的城邦为主, 但当时由于历史发展, 却也产生了较大的城邦国家, 如齐秦晋 楚,这些国家,是主要以小的城邦为基础 组成的大的城邦联盟, 是大的城邦国家。 《老子》中也提到过大的城邦国家,如老子 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那么,老子为什么要 用小国寡民来作陈述呢?这是因为,在老 子的辩证哲学中, 没有绝对的 “大”和 “小 ”, 判 定 一 个 国 家 真 正 的 大 小 , 决 定 一 个国家的存亡强弱,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和整体实力, 以老子的治国思想来看,即 在于统治者能否顺应民心,无为而治。
印尼唯一一个苏丹国,却为何不是“国中国”?
印尼唯一一个苏丹国,却为何不是“国中国”?如今,在印度尼西亚还存在着这样一个由苏丹统治的国家--日惹苏丹国,它位于印尼日惹地方特区,也是印尼唯一一个仍有苏丹统治的省份。
现任日惹地方特别行政区首长为日惹苏丹王哈孟古·布沃诺十世,他的地位十分特殊的,不仅是共和国的地方行政长官,还是世袭的苏丹王。
实际上,日惹苏丹国的前身即为马打兰苏丹国。
这是一个兴起于16世纪末印度尼西亚中爪哇日惹地区的伊斯兰教王国(1586~1755年)。
原是淡目国的一个封建领地,后隶属于巴章国。
1586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当地领主苏塔·威查亚·森纳帕提,利用巴章苏丹与各领主之间的各种矛盾,率军击败巴章国苏丹卫队,胁迫苏丹阿里亚·潘吉里退守淡目,灭掉巴章国,建立了伊斯兰教马打兰国,自称苏丹,还把国都自巴章迁移马打兰首府克尔塔。
在17世纪初期,马打兰苏丹国连续出了几位比较有作为的苏丹,因此领土扩张很快,疆土包括中、东爪哇及西爪哇的一部分土地。
苏丹马斯·佐朗在位时期,在首相楚鲁马尔塔尼辅佐下,平息了国内亲王叛乱,并于1604年攻占了淡目都城,俘获普格尔亲王。
1609~1610年,王国军队先后征服克尔托索诺、谏义里、威罗索诺及苏鲁马益。
拉登·朗桑在位时期,自称苏丹·阿贡,经过多次讨伐叛逆,进一步控制了中、东爪哇地区,以及爪哇沿海的泅水、马都拉和井里汶,还把势力延伸至苏门答腊东部和加里曼丹南部。
1628和1629年,他两次亲率军队进攻巴达维亚(即雅加达)的荷兰入侵军队都未成功。
于是,后来他开始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鼓励与附近岛屿进行贸易。
1633年,在他的授权下,印尼首部伊斯兰教法典出版,还改用以伊斯兰教历为基础的爪哇历法。
但是,到了素丹阿芒·古拉特一世执政时期,由于苛征暴敛,加上荷、英两国的全方位侵略,马打兰王国逐渐丧失海权,生产、贸易骤然下降,国力迅速衰退。
1674年,为了抗荷兰武装,马都拉的特鲁诺佐约领导民众举行起义,进军爪哇,一度攻占马打兰首都,以及东爪哇全部沿海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中国与苏丹
新世纪之初,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全球化深入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
和平问题尚未解决,发展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追求和平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繁荣。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形势下中非传统友好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制订对非洲政策文件,旨在宣示中国对非政策的目标及措施,规划今后一段时期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推动中非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互利合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苏丹共和国,作为非洲大陆面积第3大国,自1959年2月4日于中国建交后,与中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目前,苏丹是中国在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苏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1959年即建立了外交关系。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两国已形成了长期稳定、内容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在政治、经贸、文教、卫生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富有成效。
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怀和指导下,两国关系发展驶入快车道。
双方
各层次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特别是石油合作成果丰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给未来双边关系发展带来了信心。
在当前的特殊形式下,苏丹正处于特殊时期,中国政府表示,无论地区形势和苏国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发展与苏丹友好合作关系的政策不会改变。
中方愿采取以下措施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一)继续保持两国各层次友好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巩固政治互信。
(二)拓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方愿继续深化两国石油领域合作,鼓励和支持更多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赴苏投资,拓展双方在农业、矿业、能源、水利、电力、路桥、通讯等领域的合作。
同时继续向苏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三)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维护共同利益。
中方愿进一步密切与苏方就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保持沟通与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
长久以来,苏丹作为众多非洲贫穷国家之一,除了是非洲大陆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外,并无特别值得一提之处。
1995年,中国石油公司应苏丹政府的邀请,到苏丹参与石油开发和石油工业建设。
十年之后,苏丹拥有了从石油勘探到钻井,从原油开采到加工,直到石化产品的一整套石油工业体系。
今天,不论是航空煤油还是汽油、柴油,苏丹全部都可以生产。
苏丹的石油制成品不但可以满足本国的所有需求,还有部分出口。
作为石化工业的副产品,塑料产品正在苏丹迅猛发展。
在十年之内,苏丹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贫穷国
家,成长为一个工业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近年以来,苏丹年经济增长率超过8%,高居北非六国之首。
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3%,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利用自有资源发展工业,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样板,是一个真正的非洲穷国依靠自己资源脱贫的奇迹。
苏丹政府高官指出,苏丹的经济奇迹离不开中国。
根据我们在当地的观察,中国帮助苏丹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石油工业,确实为苏丹保住本国石油利润奠定了基础。
在苏丹石油工业的所有技术岗位上都有苏丹工程技术人员在岗。
虽然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存在目前还是必须的,但是苏丹的技术人员在中方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下,正在迅速成长。
这就为苏丹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
苏丹既然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为什么美欧国家要采用办法一起攻击,诋毁它?为什么必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呢?
在完成了以下三个认知环节之后,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最终答案。
苏丹是一个新兴的石油出口基地。
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苏丹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已经探明的原油地质储量高达116亿桶,而目前已勘探开发的仅10%。
2003年该国共生产原油1416万吨,其中约70%出口国外。
苏丹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新兴石油生产国及石油出口国。
从2002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由于中国进入世界石油市场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只能到新兴的产油国家和地区去寻找油源。
因此,中国与美国在这里发生资源竞争是在情理之中的。
其实,中国帮助新兴产油国开发石油,增进世界市场的供给对
石油进口国是好事。
美国人犯不上这样气急败坏地打击苏丹。
只是因为美国政府害怕控制不住苏丹的石油资源,所以直接将打击的矛头指向苏丹总统,想用控制住人的办法,控制石油的流向。
是中国造就了苏丹经济奇迹。
习惯两位数增长的中国人并不容易理解苏丹8%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什么算得上经济奇迹。
在中国如果哪个省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源,就没有道理不发展起来。
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欧、美等大型石油集团介入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开采至今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但是还没有几个国家能像苏丹那样满足国内的成品油需求。
在欧美最早从事石油开采的伊朗、伊拉克等国,采油的历史虽然已有百年,但是伊朗至今还不能满足国内的成品油需求。
一个横向比较就清楚地表明,中国外援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援存在本质区别。
中国的援助没有任何附带条件;受援国需要什么我们就建什么,就提供什么,凸现出中国文化以他人为重的文化特质。
把苏丹脱贫的任务看成是自己的任务,不怕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怕匪徒的武装骚扰,日以继夜,不停顿地工作是中国人吃苦耐劳品质在援外环境中的再现。
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造就了苏丹的经济奇迹。
这是中国独特的竞争优势,欧美国家望尘莫及。
今天,盛行在非洲产油国的是资源诅咒论。
谁有石油谁就乱。
苏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所谓达尔富尔问题,完全是美国强加给苏丹的战乱。
西方媒体宣传说,苏丹政府军在当地屠杀了十至二十万人,犯下反人类罪,必须接受国际刑事法庭的审判。
如果你知道这个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不到7.5人的时候,你就知道这谣言是多么荒诞。
苏丹的成功动摇了美、欧的非洲发展模式为中国赢得了话语权。
如果论钱,美国和欧洲送给非洲的资金远远超过中国。
如果论历史,欧美在非洲的影响和势力也都远远超过中国。
从殖民时代到今天,非洲应该怎么发展,话语权始终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
非洲国家和人民因此听了太长时间的民主、自由理论和良治的说教。
他们只等一个能帮助、带动他们干事的人,而不是演说家。
中国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用发展的实际交上一份答案,因此获得了非洲人民的认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哪个模式能帮助国家发展起来,人们就相信哪个。
据介绍,已经有5个非洲国家要求中国协助建造和苏丹一样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中国从来不刻意追求话语权,但是事实表明:向中国学习是所有选择放弃欧、美模式的非洲国家的共识。
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用十年成就了苏丹的迅猛发展。
第二个十年必将成就另外5个非洲国家的发展。
到了第三个十年,必将有更多的非洲国家放弃欧美模式,转而追随中国。
这才是刺激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核心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美、欧国家的部分人绝对不能容忍中国榜样的存在。
在中国人使用话语权之前,他们不惜利用各种借口,不怕人为制造事端去摧毁中国样板。
在武装恫吓轰不走中国人的情况下,就转而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把矛头对准邀请中国人来苏丹的苏丹总统和政府。
苏丹的奇迹证明,中国在国际角逐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以他人为重的中华文明在世界交往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
苏丹发展的成功使苏丹变成了华夏文明在非洲的桥头堡。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保
护住自己的发展模式,或是在利益冲突中选择退却,结果是一样的:说明中国文化没有生命力,不适宜在竞争环境中存在。
2004年4月,鲍威尔先生访问了苏丹。
他用几天时间明白了苏丹现象所具备的全部战略内涵。
两个月后,美国政府对苏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公开要求并推动联合国制裁苏丹。
我们访问苏丹之后,感到必须把苏丹这个样板的重要性提升到中国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崛起必须要伴随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与影响面的扩大。
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
中国主张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主张依赖各国自身的发展来实现世界和谐。
对动不动就要制裁别国,动不动就要武装干涉别国的人,对只允许自己发展,看不得别人发展的政治家或集团,我们完全有理由与之公开辩论,捍卫我们的理念和实践,我们必须学会在国际较量中,利用起现实赋予中国的话语权。
我们应该认识到,发展模式及其话语权是当今世界竞争的主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