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乡镇就业帮扶典型案例
乡镇就业帮扶典型案例XXX乡XXX村X小队居民XXX一家2017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家中共有九人,其中七个孩子享受低保,妻子阿斯亚·吾普尔常年在家待业照顾孩子。
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低保金,年人均收入不足一万元。
XXX 今年四月刑满释放返回辖区后,XXX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持续推进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服务和后续就业保障,以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稳得住、能致富为大局出发,多次上门走访,倾听XXX心声,了解其就业需求,切实解决该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就业不稳定的问题。
在入户走访交流中,XXX认识到只有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才能让全家人踏上幸福大道。
XXX拥有丰富的厨师从业经验,曾在乌鲁木齐、库尔勒、克拉玛依以及疆外经营餐厅有过从业经历。
本次返回辖区后,他仍然想通过从事餐饮业来确保收入。
目前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拮据,没有启动资金完成餐厅的前期筹备,多次寻求小额信贷来解决资金问题,但碍于担保资产等问题,也迟迟得不到批复。
了解到以上困难后,XXX乡XXX村工作队、两委班子群策群力,自发筹款6.4万元协助XXX开起了餐厅。
由于XXX长期没有接触社会,在餐厅前期筹备阶段,XXX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亲自带本人进行商铺选址、签订转让合同;工作队队员原野帮助其办理营业执照并且携他三次前往喀什厨具市场购买餐具、厨具、食材、调料等。
2022年4月28日,位于XXX乡派出所旁的“原野家美食”正式开张营业,XXX正式成为该店的经营者和掌勺人,其妻子阿斯亚·吾普尔协助其在后堂洗碗、配菜等。
“原野家美食”的招牌菜品,也是XXX的得意之作“干炸羊排”正式上线,一时间风靡远近。
看见络绎不绝的食客吃着香脆的炸羊排,XXX激动地表示:“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以及XXX村领导干部对我的关心关爱,再次融入社会,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
”此外,受大中华美食的融合,以及民汉餐文化的熏陶和洗礼,XXX村工作队干部原野亲授“香辣小龙虾”的做法于XXX,也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村社就业援助案例
村社就业援助案例
在农村社区中,由于经济落后和资源匮乏,许多人难以找到工作,生活困难。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政府和社会组织联合开展了村社就业援助项目。
该项目为失业人员提供培训、就业机会和资金支持。
例如,在某村庄,一位名叫李明的失业青年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帮助。
他接受了技能培训,学会了电子维修技术,并得到了一份在当地维修店的工作。
此外,他还获得了一笔小额贷款,用于购买工具和设备。
现在,他已成为一名熟练的电子维修师,收入稳定,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除此之外,该项目还鼓励和支持村民自主创业。
在另一个村庄,一位名叫王红的妇女在该项目的帮助下开办了一家小型超市。
她得到了一定的起步资金和管理培训,成功地经营了自己的超市,并吸纳了其他村民的就业。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村社就业援助项目的积极作用。
它不仅为失业者提供了帮助,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 1 -。
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案例
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案例1.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暖心又励志的话题——就业困难人员帮扶。
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是帮助那些找工作特别费劲的人重新站起来。
来,我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小故事,看看这些"就业困难户"是怎么逆风翻盘的!2. 咱们先来认识一下张大爷。
张大爷今年55岁,退休前是个老师,退休后想找个轻松点的工作贴补家用。
可是,年纪大了,找工作可不容易啊!他去应聘保安,人家嫌他年纪大;去应聘仓库管理员,人家嫌他体力不行。
张大爷都快愁白头了!3. 就在张大爷快要放弃的时候,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小李找上门来了。
小李说:"张大爷,您别灰心啊!咱们一起想办法。
"小李仔细了解了张大爷的情况,发现他退休前是教数学的,于是灵机一动,说:"张大爷,您数学那么好,何不去做家教呢?"4. 张大爷一听,眼睛都亮了:"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可是我不知道去哪找学生啊。
"小李笑着说:"这个您别担心,我们有家教平台,我来帮您注册。
"就这样,张大爷摇身一变,成了热门家教。
现在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还能赚到不少钱,简直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啊!5. 再来说说小王的故事。
小王是个残疾人,右腿有点不方便。
他之前在工厂干过,但因为行动不便,总是被嫌弃。
小王心里苦啊,觉得自己就是个废人,整天闷在家里不出门。
6. 有一天,社区工作人员小张来家访,看到小王的情况,心里一阵难过。
小张鼓励小王:"别灰心啊,咱们一起想办法。
你有什么特长吗?"小王想了想,说:"我以前在工厂学过电脑,还挺在行的。
"小张一听,眼睛一亮:"那太好了!现在很多公司都需要远程客服呢,你完全可以在家工作啊!"7. 就这样,小张帮小王联系了几家公司,还帮他准备面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王终于找到了一份在家做客服的工作。
现在的小王,每天坐在电脑前忙得不亦乐乎,心里美滋滋的。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帮助学生稳定就业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帮助学生稳定就业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并提出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并以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
疫情期间,长时间的脱离就业岗位使一些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对目前的工作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顾虑,甚至辞职。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做好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让学生就业“稳”下来。
一、案例概述小童是一名2020届毕业生,家住重庆农村,是重庆市建档立卡贫困户。
小童的母亲先天高度近视,已经动了两次手术,近乎失明,经鉴定为三级残疾,且体质虚弱,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他的父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痛风,无法外出务工,整个家庭的日常开销和学生读书的费用仅靠父母二人务农维持。
2020年春节回家后,本已找到工作并实习了两个多月的小童向辅导员表达对将来工作感到迷茫,想要辞职。
二、案例分析小童家境贫寒,生活艰苦,父母生病,他既要确保完成日常学业,又要在课余时间努力减轻家庭负担,使其逐渐形成了坚强而又内敛的性格。
在校期间,小童表现优秀,学业成绩在年级前10%,连续两年获一等助学金。
大三上学期开始找工作时,他主动找到辅导员谈话,说表示担心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他的担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希望从事与所学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的工作,但是从以前的同学口中了解到,近年来本地机械行业发展不是很好;二是虽然自己成绩不错,但是缺少学生干部经历,担心不被用人单位重视;三是自己的性格在面试中很吃亏,面对面试官常常会紧张,甚至口吃,加上前段时间打篮球把门牙磕掉了一颗,有损形象,就更加自卑,不敢开口讲话了。
听完小童的描述,不难看出他对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不够清晰。
首先,他对行业发展现状的担忧仅仅源自于同学的口头描述,但他自己并没有进行过相关行业的实习,也没有系统地收集过相关资料,所以他的认识和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有所偏差的。
就业援助典型案例
篇一:《就业援助事迹》记郭园镇社保所郭再云所长开展就业人本服务的典型事迹一年前下岗时的垂头丧气还历历在目,如今的张光艳已成了郭园镇东渡服饰厂的一名员工,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她说是镇社保所的郭再云所长帮助了她,郭所长这雪中送炭的义举从根本上解决了她们全家上上下下的燃眉之急,让她重新找回自信,让全家阴霾的天空有了一缕阳光。
张光艳家住田王8组,全家上下5口人,丈夫在一建筑队上做小工,自己原来在本村一家小作坊内做后套。
公公婆婆如今都已七八十岁,而且糟糕的是,长年又被疾病缠身,每年仅花在俩老人身上的医药费就用去了家庭一半的开支。
女儿王春燕还在上初中,学费、生活费、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让全家上下生活窘迫不已。
乌夜偏逢连漏雨,去年年初,丈夫在施工时不小心脚采空,从二层摔了下来,索性楼层不高,地面是泥地,摔伤了腰部和右腿。
全家上下东拼西凑,才筹齐了手术所需的费用,手术是成功了,腰部被称上了钢板,但医生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他的丈夫,以后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原本窘困的家庭更加的雪上加霜,丈夫可是全家的顶梁柱啊!为了更好的照顾丈夫,张光艳辞去了原本的工作,全心全意在家照顾丈夫。
白天,张光艳强装笑容,安慰丈夫,鼓励家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夜晚,这个坚强的女人偶尔也会躲在无人的角落里抹上两把眼泪,她的苦无人能说,她告诫自己唯有坚强!公婆需要她,丈夫需要她,女儿也需要她!风雨无情,人有情。
当同村村民听到她家所遭遇的事情之后,纷纷主动捐钱捐物,村里也给予了不少帮助,但张光艳觉得物质上的帮助是短暂的,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唯有自己有份工作,才是长久之计。
在了解到张光艳的遭遇后,同为人妻、人母的郭所长被张光艳这个女人背后的坚强、乐观所折服,二话不说从自己的工资里抽出2000块钱偷偷塞给了她。
在后来的畅谈中,郭所长了解到自己的想法和张光艳的一拍即合,那就是替她找份工作,才是长久打算。
可张光艳本来是个做后套的,根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而且做后套的每个月的工资也没几个钱,根本不够支撑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就业援助典型工作案例
就业援助典型工作案例就业援助主体制度作为就业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就业援助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应有效果。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就业援助典型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就业援助典型案例篇1:霍立山,今年42岁,原来在铁岭市焦化厂工作,2003年10月下岗,妻子恒艳红,今年40岁,原来在铁岭钢厂工作,于2004年下岗,儿子在市技校读书。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下岗后,他们夫妻俩很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使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别说儿子的学费,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在今年年初铁岭市进行的零就业家庭入户调查中,铁岭县劳动就业局了解了霍立山一家的情况,他家被认定为零就业家庭,并免费为他们夫妻二人介绍了工作。
现霍立山在铁岭爱客玛法式面包店工作,妻子恒艳红在一家饭店工作,每人每月工资在500元左右。
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解决了养老保险这个后顾之忧后,夫妻俩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们逢人就说:“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好政策,使我们重新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到什么时候都得感谢党和政府啊!”就业援助典型案例篇2:富强社区居民李忠志,原房产供暖处下岗职工。
妻子郑微身患癌症,儿子李峰于2004年7月大学毕业,始终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虽然享受低保待遇,但家庭生活十分艰难。
今年初,儿子李峰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制作公共汽车收费卡。
社区了解到这信息后,及时为他办理了就业手册。
同时,社区积极为他的父亲寻找适合的工作,由于李忠志年龄偏大又没有什么技能不太好安置。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与和御园物业联系,在那里为他找到了打更的工作,使他的家庭生活有了保障,也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就业援助典型案例篇3:高连生是新华街道顺大社区22委16组3单元101室居民、1963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49岁了,在2004年与原单位抚顺市砂轮厂解除劳动关系后成为了一名失业人员。
对于他来说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学历、身体还有疾病又独自带着女儿生活,没有了工作的他一度悲观失望,他也尝试过做一些其他行业的工作,往往是高兴而去,失望而归,使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于这样一个失去经济收入的家庭该如何生活呢?正直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社区再就业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他家的情况,积极与街道领导沟通,街道更是十分重视积极帮助高连生寻找适合他的工作,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积极与辖区内的创业带头人联系帮助高连生在社区粮油店内安排了一份送粮油的工作, 1月9日,市区就业局领导更是冒着严寒,走到高连生家中亲切慰问,送上关怀,使他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大学生教育救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政策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仍面临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设立了大学生教育救助政策。
本文将以一个大学生教育救助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教育救助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基本情况小张,男,20岁,来自我国某农村地区。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小张的父母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计。
小张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命运。
2018年,小张考入我国一所知名大学,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教育救助申请小张入学后,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教育救助政策,便向学校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
在申请过程中,小张详细填写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提交了相关证明材料。
经过学校审核,小张符合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申请条件。
(三)教育救助实施1. 国家助学贷款:学校为小张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为每年8000元。
小张毕业后,按照国家规定分期偿还贷款。
2. 助学金:学校为小张发放了助学金,每年4000元。
助学金用于小张的生活费用,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
3. 奖学金:由于小张在学习上表现优异,学校还为他发放了奖学金,每年1000元。
奖学金用于小张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4. 勤工俭学:学校为小张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让他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四)教育救助效果1. 经济压力减轻: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小张的经济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能够安心学习。
2. 学业成绩优异:在大学期间,小张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先后获得校级奖学金、国家级奖学金等荣誉。
3. 综合素质提高:在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中,小张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4. 毕业顺利:经过四年的努力,小张顺利毕业,并成功就业。
就业帮扶典型案例范文
就业帮扶典型案例范文在咱们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社会里,有不少人在就业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但也有许多人在就业帮扶的温暖怀抱中,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超励志的就业帮扶典型案例。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李,刚大学毕业那会,小李就像一只没头的苍蝇。
他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这个专业看似就业面很广,但实际上竞争也超级激烈。
小李呢,自己投了一大堆简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面试的时候被各种挑剔。
他感觉自己就像被世界遗忘在角落里的小可怜,整天唉声叹气,头发也掉得越来越多。
就在小李快要绝望的时候,他所在的社区开启了就业帮扶计划。
社区工作人员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出现在小李面前。
他们先和小李来了一次促膝长谈,这一聊可不得了,就像打开了小李的话匣子,他把自己的烦恼、困惑、期望一股脑儿地都倒了出来。
帮扶人员发现,小李虽然有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而且在面试技巧方面简直是个小白。
于是,他们为小李量身定制了一套帮扶方案。
就是给小李联系了几家当地的小公司去实习。
这几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业务种类丰富,可以让小李接触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小李也是状况百出。
有一次,他跟着团队去做市场调研,因为紧张,在向路人发放问卷的时候,说话都结结巴巴的。
但是他的带教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给他示范,告诉他怎么自然地和陌生人搭话,怎么引起别人对问卷的兴趣。
在这样的耐心指导下,小李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调研工作也做得越来越顺利。
同时,帮扶人员还针对小李的面试问题,给他组织了模拟面试。
他们找来了有丰富招聘经验的志愿者来当面试官,从面试礼仪、回答问题的思路到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全方位地给小李进行培训。
第一次模拟面试的时候,小李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回答问题也是前言不搭后语。
但是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小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学会了用自信的眼神和面试官交流,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还能巧妙地把自己的实习经历融入到答案中,让自己的回答更加有说服力。
就业帮扶典型案例
就业帮扶典型案例
近年来,就业帮扶成为了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帮助贫困家庭提高技能、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让他们脱贫致富。
以下是几个就业帮扶典型案例:
1. 村民刘某家庭贫困,无法自给自足。
通过政府的帮助,她参加了一些培训班,学习了一些技能,如缝纫、织布等。
现在,刘某开了一间小店,能够自食其力。
2. 张某是一名失业青年,他参加了政府提供的一些就业培训课程,学习了一些技能,如电脑维修、家政服务等。
最终,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再为生计发愁。
3. 小王家庭贫困,无法供其子女上学。
通过政府的帮助,小王的孩子得到了一些资助,终于能够上学了。
现在,小王的孩子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他们的家庭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上典型案例只是众多就业帮扶的成功案例之一。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继续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 1 -。
社会工作服务优秀案例困难大学生帮扶
社会工作服务优秀案例困难大学生帮扶Part.Ol背景介绍:张三(化名),出生于2004年,现就读于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无劳动力。
父母离异,目前与父亲共同生活,与奶奶和叔叔共同居住,家庭关系和谐,房一层,砖混结构。
父亲精神二级,无劳动力能自理。
张三与父亲为一户口,2020年9月纳入低保与事实无人抚养保障中,2023年9月年满18岁将退出事实无人抚养保障,并将面临上大学高额费用的问题。
Part.02预估与分析:(一)服务对象问题预估:1.心理问题:张三面临大学学费和学涯断层问题,而父亲的无劳动力无法带来经济,可能会加重她的焦虑,也许会寝食难安,产生生活无助感、心理压抑和焦虑、自我否定。
2.经济压力:原本只能靠低保金与事实无人抚养的基本生活费用的政府补助金只满足生活基本需求,而即将面对的大学费用,9月份又将退出事实无人抚养保障,显然对张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学业发展危机:张三大学之前有事实无人抚养保障,生存和学业都要得基本保障。
一时之间没有事实无人抚养的保障金,又面临大学费用的问题,时间的紧迫,很可能造成学涯终止。
(二)服务对象优势分析:1.独立自主:据她自述,2022年就在岛上打临时工数月,某炸串店打零工2400元/月,妈祖平安故里2800元/月,几份零工共赚了2万多。
张三自食其力的精神,显然看得出来张三生性坚强,独立自主,可以展望自己的未来。
2.家里有爷爷奶奶的关爱与扶持,虽然身处简陋环境,但是爷爷奶奶的亲情关爱,家庭关系融洽,是服务对象生活中一束特别珍贵的阳光,能给服务对象情感支撑和力量。
Part.03服务计划:(一)服务目标:缓解经济困难、提供情绪辅导与支持、促进自我发展1.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强调人的内在价值与能力,增强面对困境的能力。
2.搭建和整合社会中蕴藏的各类资源,协助申请相关救助补助,确保服务对象准时入学。
(二)服务理论: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社会资源理论(三)服务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四)服务策略:1.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深入服务对象内心,疏导其压抑、焦虑的情绪,增强其对困境的适应能力、开发服务对象潜在能力。
贫困生资助工作案例
贫困生资助工作案例
一、案例背景
小明,一个来自偏远山村的男孩,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
他的父母年迈体弱,无法承担他的学费和生活费。
小明从小就明白家庭的不易,因此他努力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
虽然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生活的拮据仍使他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
在了解到小明的困境后,学校迅速采取行动,为他提供了一份贫困生资助。
二、案例分析
为了帮助小明,学校首先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
学校组织了专门的团队进行家庭背景调查,了解小明的家庭状况和经济状况。
经过核实,确认小明符合贫困生资助的条件。
在资源整合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为小明提供了学费减免、生活费补贴、学习资料等多方面的支持。
这些措施极大地减轻了小明的经济负担,使他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业。
此外,学校还对小明的资助情况进行持续的跟进和评估。
定期的家访、电话交流以及学生座谈会等措施,确保资助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同时,学校还对小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关注,为他提供了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三、案例总结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
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学校的资助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它不仅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还激发了他们追求梦想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持续的努力。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
让“双困生”走出困境温暖前行—一例“双困生”就业帮扶案例
让“双困生”走出困境温暖前行—一例“双困生”就业帮扶案例一、案例简介2021年3月,我作为系院团总支负责人,接到校团委通知,我系晓辉(化名)同学符合某对口支援县学生就业扶贫帮扶人员条件,需要在7月前完成就业帮扶工作。
接到通知后我及时与该生在校时的辅导员及学生本人取得了联系。
经了解,该生是山西省某县人,性格孤僻,家庭贫困,曾多次获得国家助学金,父母和弟弟以打零工为生。
毕业后频繁更换工作,但工作时间都不长,现处于未就业状态。
初步了解了学生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增强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
二、问题及分析晓辉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具有心理和就业问题的“双困生”。
“双困生”是指家庭贫困,对完成学业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进而影响就业的学生。
经过多次与晓辉谈心,并与其辅导员沟通了解情况,我认为晓辉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受家庭因素影响而滋生的自卑心理。
对于学生而言,就业是其人生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也是其成长蜕变的必经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残酷的就业竞争和复杂的社会现实。
晓辉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经济拮据,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给自己贴上了“贫困生”的标签,产生了自卑、自闭等负面情绪,在就业时缺乏“推销自我”的勇气。
几次就业失败经历导致了焦虑、迷茫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使其成为不仅在经济上贫困,更在就业上面临重重挫折的“双困生”。
(二)个人就业期望值与自身素质不平衡。
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希望通过高薪补贴家用,但满足条件的岗位又有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就业意愿逐渐淡化。
加之像晓辉这样的“双困生”,由于自身沟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欠缺,就业能力略显“贫困”,在几次就业失败之后,产生了抗拒心理。
(三)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导致心理危机。
求职技巧是“双困生”群体反映最普遍的困惑,主要表现为面试技巧薄弱。
多数“双困生”表示面试前缺乏经验意识,不知道如何针对应聘岗位精心准备;面试中心理素质不佳,感到胆怯紧张,不自信,临场反应和口头表达能力不够流畅,尤其是与面试官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能力较差,以“不知道要说什么”为主要特征,面试成功率不高;面试结束后频繁体验挫败感,抗压和抗挫能力较差,负面情绪累积,形成恶性循环。
困难家庭帮助就业个案
困难家庭帮助就业个案一、个案背景。
服务对象小李,男,35岁,居住在本社区的一个困难家庭中。
小李的家庭经济状况十分拮据,他的父母体弱多病,长期需要医疗照顾,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全家仅靠小李打零工维持生计。
小李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初中毕业学历,缺乏专业技能,之前的工作主要是一些体力劳动,如建筑小工、快递临时分拣员等,工作不稳定且收入微薄。
二、问题分析。
1. 就业竞争力低。
- 由于学历和技能的限制,小李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与其他有学历和专业技能的求职者相比,他能够选择的工作岗位非常有限,大多是一些临时性、低薪且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2. 家庭负担重影响求职。
- 小李需要照顾家庭,他不能接受长时间加班或者需要出差的工作。
这使得他在求职过程中又进一步缩小了可选择的范围。
例如,一些工厂的工作虽然薪资相对稳定,但需要轮班作业,这与他照顾家庭的需求相冲突。
3. 缺乏求职渠道。
- 小李平时获取招聘信息的途径主要是街边小广告或者熟人介绍。
这种传统的求职渠道信息有限且可靠性参差不齐。
他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正规的、大规模的招聘信息,导致他错过了很多可能适合他的工作机会。
三、帮扶过程。
1. 技能培训。
- 社区就业服务中心了解到小李的情况后,为他提供了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考虑到他的身体条件和就业市场需求,推荐他参加了电工基础技能培训。
培训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练习,培训时间为三个月,每周一到周五上午上课。
- 在培训过程中,小李遇到了很多困难。
由于他的文化程度不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吃力。
培训老师针对他的情况,为他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并且安排了学习小组,让其他学员帮助他。
小李也非常努力,每天晚上都会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他顺利通过了培训考核,获得了电工初级证书。
2. 就业推荐与指导。
- 就业服务中心根据小李的技能水平和家庭情况,为他筛选合适的就业岗位。
首先推荐他到一家小型电器维修店面试。
就业困难帮扶案例范文
就业困难帮扶案例范文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个超暖心的就业困难帮扶案例,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逆袭之旅。
故事的主角是小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这小李啊,学的专业有点冷门,再加上他性格有点内向,找工作的时候就像迷失在大雾里的小绵羊,完全摸不着方向。
刚毕业那会,他投出去的简历就像石沉大海,连个泡泡都不冒。
每次面试回来,都垂头丧气的,感觉整个人的自信心被打击得七零八落。
有一次,他去一家公司面试,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面试官问啥他都答得磕磕巴巴的,结果当然是被拒之门外啦。
不过呢,咱们的帮扶人员就像超级英雄一样闪亮登场了。
帮扶人员老张可是个热心肠,他先和小李深入地聊了一次。
老张发现小李虽然内向,但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很扎实的,就是缺乏展示自己的机会和一些职场的基本技能。
老张首先从简历入手,就像一个大厨精心雕琢一道菜品一样。
他把小李那普普通通的简历改得是熠熠生辉。
原来那些干巴巴的描述,都被换成了生动又具体的项目成果和实践经验。
而且,老张还特别提醒小李,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来调整简历内容,就像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做菜一样。
接着,老张开始对小李进行面试技巧的培训。
他可不是那种只讲大道理的人,而是用超级有趣的方式。
他会模拟面试官,提出各种各样刁钻的问题,让小李练习回答。
一开始小李还是结结巴巴的,但老张就像个耐心的教练,不停地鼓励他,给他指出问题并且教他如何巧妙回答。
比如说,当被问到自己的缺点时,老张教小李不要只说自己的不足,还要把自己正在努力改进的态度表达出来。
经过这么多次的练习,小李感觉自己就像游戏里升级打怪的小战士,越来越有信心了。
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
老张深知,小李的性格可能会在求职路上继续给他使绊子。
于是,老张就拉着小李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像小型的行业聚会、职业交流会啥的。
一开始小李是真的很抗拒,就像个被强迫出门的小猫一样。
可是老张每次都陪着他,慢慢地引导他和别人交流。
时间一长,小李的社交能力居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了。
贫困生资助重点落实“三更多”——一则案例与分析
基础 理 论 研 讨
贫 困生 姿 助 重点 落 实 更多 " ‘ ‘ _
一 一
则案例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析
潘 丽媚
广 东海洋 大学
案 例 简 介
一
20 — 0 0年 ,中歌艺术学院艺术设计 系 O 、7级家庭 经济困难 092 1 60 学生有 9 名 。 中有 8 名同学申请 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 3 其 8 但 只有 5 个获奖名额。最后 , 3 名同学是 申请奖项后什 么都没有的。 8 有 O 这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个挑战。 我院资助工作评定的过程: 1 全院学工人员统一思路 ; 格按照 国家助学金和 国家励志奖学 、 严 金的条例 ; 公平 、 公开、 正, 公 绝不偏私。 2 把 每位申请学生的情况按 照评定 条件在电子表列好 表格 ( 、 包括 家庭人 口, 人均月收入 , 困难认定等级 , 家庭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成绩 , 班 级排名 , 排名班级比例 , 补考科 目 , 数 上年获资助情况 , 欠费情况 ) 再用 , 筛选法得出最后获奖者 。 3 0名未获奖 同学 的思想教育工作 : l获奖结果公示后 , 、 通知有异议 的同学准备一份纸质材料 。 2 公示后 的第二天 , 、 分班级分时间段约见 同学。耐心的把评定过程 透 明化 , 解释清楚未获奖原因。 3 希望他们都有一颗感恩 。曾经获奖的同学要学会礼让 。 、 4 树立竞争力 , 、 适应社会 。 5 大三大 四, 、 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 , 可以通过勤工助学来解决 经济困难 , 这才符合科学发展 观的可持续发展。 6 同学们要成为“ 、 能吃苦 ” 三能” 的“ 应用型艺术人才 。 结果 : 同学们得到鼓励和减 少思想 负担 , 艺术设计系 的 日 使 常管理处 于 稳定状态 。 使同学们在 资助获奖中力争上游 , 本人也在同学当中树立威 信。 案例分析 贫困生资助工作体会 l高度站在学校 、 院的统一思路 。 、 学 2 务必公平 、 、 公开 、 公正 , 绝不偏私 。 3 学 生 的稳 定 压 倒 一 切 。 、 4 贫 困生 的经济 资助 固然重要 , 、 但对他们 的心理健 康教育 和技能 培 训 更 重要 。 总之 , 贫困生资助重点落实“ 三更多” 对学生要有“ , 更多关爱 、 更多 交流和更多激励” 作为一名辅导员 , 。 更要善于把传授知识 、 培养能力和 言传身教有机结合在 一起 , 把热情鼓励和严格要求 结合在一起 , 传道 、 授业 、 解惑 , 与学生谈思想 、 谈学 习、 人生 , 自己的人格魅力 、 谈 用 切身的 体会和渊博 的学识对学生循循善诱 。 二、 美术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主要 问题 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面临的困难 和问题 主要有 两个方 面,所 以他们
雨露计划促进就业典型案例
雨露计划促进就业典型案例感恩“雨露”回报有情家住弥渡县德苴乡邑郎村委会邑可郎村的禹雪波,女,汉族,现年24岁,是弥渡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
“雨露计划”资助政策帮她从山旮旯里走出大山,圆了“职大”梦和就业梦,如今已经实现经济独立,成为令同龄人羡慕的“白衣天使”。
2021年7月,在雨露计划补助资金的支持下,禹雪波从西双版纳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顺利毕业,靠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一年的磨砺锻炼,迅速成长为一名编外合同制护士。
她一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虽然工资不高,但却完全能够自食其力,成为父母亲的骄傲,并为自己能够依靠专业特长向家乡父老乡亲提供健康服务而倍感自豪。
少女也曾迷茫2018年8月,高中毕业的禹雪波被西双版纳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她心里百感交集。
对比考得好成绩又录取到好学校的同届优秀同学,再对比放弃就读高中早早就业的穿红戴绿的初中同学,她看着手里的护理专科录取通知书,再看看家里十几年都没什么变化的五间土木结构主房,再想想白发渐添、日渐佝偻的父母,禹雪波陷入了迷茫。
去读自己喜欢的护理专业,还是及早外出务工为父母减轻负担,如何抉择成了压在她心里的巨石。
选择知识改变命运禹雪波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禹兵,现年55岁,母亲李桂彬,现年44岁,双双在家务农。
在村里,禹雪波的家境一般,未来就读大学的开销始终是全家人绕不开的障碍。
她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种植业,常年种植玉米8亩,养殖生猪5-8头,年出栏肥猪6头左右,幸好父亲禹兵近五年被连续聘为德苴乡邑郎村集贸市场管理员,有了公岗收入才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得知女儿被专科学校录取了,还是她从小就喜欢的护理专业,禹兵夫妻满心欢喜,但又忧心不已。
家里的房子急需翻修打整,想扩大养殖业规模且又缺乏人手,加之田地分散,收种和管理玉米、小麦、红花、小米辣等农作物,几乎可以一年忙通头……想到即将供养一个大学生,家里的房屋修缮只能延期。
禹兵算了一笔账,女儿一年的学杂费路费得一万多,每学年的生活费也得一万多,三年大学就是6万多,这些钱得精打细算抠出来。
就业帮扶援助案例
就业帮扶援助案例老张,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大叔,在失业的阴影里挣扎了好一阵子。
老张原本在一家工厂上班,那工厂效益不好,说倒闭就倒闭了,老张一下子就没了工作。
他就像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找工作。
可是年龄摆在那儿,又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技能,简历投出去就像石沉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有。
这时候,咱们社区的就业帮扶援助就像一道光照进了老张的黑暗世界。
社区的小李,那可是个热心肠,主动找上了老张。
小李先跟老张坐下来好好聊了聊,就像两个老朋友唠家常一样。
小李发现老张虽然在工厂干的都是些体力活,但老张这人特别实在,干活也踏实,而且还有一手修理小型机器的小本事,这可是个闪光点啊。
小李就根据老张的情况,给他制定了一个专属的“就业逆袭计划”。
首先呢,小李帮老张联系了一些免费的技能培训课程,什么电脑基础操作啦,还有更高级一点的电工课程。
老张一开始还有点打退堂鼓,觉得自己这把年纪了还学啥电脑啊。
小李就打趣他说:“老张啊,你可别小看这电脑,现在找工作,不会点电脑知识,就像战士上战场没带枪一样。
”老张被逗乐了,就硬着头皮去上课了。
没想到老张还挺有学习的天赋,电脑课上得有模有样的,电工知识也掌握得不错。
小李又开始在自己的人脉圈里打听有没有适合老张的工作。
还真别说,有一家小工厂正在找一个既能干体力活,又懂点电工知识,还能偶尔用电脑做个简单报表的人。
小李赶紧把老张的简历递了过去,并且在电话里把老张夸得像朵花一样。
面试那天,老张心里直打鼓。
小李陪着老张一起去,给他打气。
到了工厂,老张虽然紧张,但一说起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新学的技能,那是头头是道。
老板一看,这人靠谱啊,当场就拍板让老张第二天来上班。
老张高兴得不行,一个劲儿地感谢小李。
现在老张在新工厂干得风生水起,工资也比以前在老工厂高了不少。
老张逢人就说:“要不是社区的就业帮扶,我这把老骨头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唉声叹气呢。
”这就是老张的就业帮扶援助故事,一个从失业的迷茫走向就业的希望的温暖故事。
小王,刚毕业的大学生,满怀期待地进入社会,结果被现实打得晕头转向。
大学生铜川市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典型案例材料
大学生铜川市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典型案例材料为帮助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便利,促进×露计划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升级续写×露计划的“后半篇”文章,这是促进实现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对于稳定脱贫攻坚成果,稳定毕业生就业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增收方式。
×露计划作为教育扶贫政策之一,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帮扶计划,在脱贫攻坚期间,累计惠及×××多万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带动××××多万贫困人口脱贫。
此次启动实施的“×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再巩固,对就业优先发展政策的再落实,对乡村振兴认识的再深化,意义重大。
当前,受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困难挑战增多。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
数据显示,20××年脱贫人口务工收入占比接近××%,稳住了岗位、实现了就业,防止返贫致贫就有了坚实支撑。
为此,“×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将帮扶对象由脱贫家庭扩展到了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将支持范围由职业教育环节延伸到了就业帮扶环节。
通过开展从教育培训到促进就业的全链条、一体式帮扶,为脱贫家庭实现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基础,为扩大乡村人才供给、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人无业不立,人无业不富,人无稳业不安。
只要就业稳定、收入稳定,大家生活的就有底气,有干劲。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成才成功大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从高职扩招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到灵活采用多种方式送教入户、送教下乡,许多贫困家庭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作者:彭仲生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文章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来探讨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
其做法与体会是:首先,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其次,针对性格内向的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要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再次,通过学生求职心态的调整通常能促进其它问题的顺利解决;最后,作为高校,要充分利用其拥有的各方面社会资源为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该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进行,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贫困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据国家教育部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总数已超过600万,其中80%以上来自农村地区。
受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加之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和诸多高校的高度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贫困大学生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1],低于非贫困生就业率17.6个百分点[2],同时,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还呈现出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明显偏差等特点[3]。
贫困大学生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我国就业工作相关部门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而如何帮扶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
为此,本人组织了一个课题组,对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多个案例,现选取一个典型案例作一介绍,希望能为从事高校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1、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刘某某,男,汉族,1991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父母务农,父亲残疾,来自湖南湘西农村地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其在校学费和生活费主要靠亲戚朋友资助。
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做过学生干部,没有参加过学生团体,也没有获得过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等荣誉。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该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与他人交流,喜欢一个人出行,学习很刻苦,但学习成绩不理想,偶尔还有挂科的现象。
2、行业就业环境介绍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震惊中外的泄漏事故,引发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巨大恐慌。
2011年5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要求国内所有正在申报的核电项目停止审批,已经审批但还没有完成建设的项目立即停工,已经进行生产的项目马上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
受此影响,以前吸纳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大户——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家核电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等国内四大知名核工业集团大幅缩减招聘计划,从原来的9000多人突然缩减到4000多人。
在此背景下,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骤然变得严峻,很多毕业生心理不能适应,无奈之下转行做其他方面的工作。
3、案主求职经历简介尽管该专业就业形势突然变得异常严峻,但案主却非常执拗,一心只想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
2011年11月,某民营核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来校招聘营销人员,月底薪3500元,单位购买五险一金,还可以根据业绩提成,学校重点推荐其去参加应聘,由于该生一心只想到核电单位工作,加之性格内向,心理素质较差,和该单位招聘人员交谈时非常紧张,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平,最终被该单位拒绝,理由是认定其心理素质不适合做销售方面的工作。
后来,学校又单独安排其与多家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见面,均被用人单位拒绝。
2012年1月,在辅导员老师的劝导下,学校通过社会关系,成功推荐其到湖南某核矿业公司去从事辐射评估方面的工作,但由于专业不对口,加之不善于表达和工作主动性不强等方面的原因,试用3个月后,被该用人单位辞退。
之后到毕业前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经济条件差,没有资金到外地去参加应聘,案主天天在网上向核工业单位投递简历并等待结果,但均石沉大海,无果而终。
在尝试过很多的失败和挫折之后,其内心开始失调,变得更加不自信,自卑感更强,心灰意冷之下,干脆回到家里把自己封闭起来,整天无所事事,几乎不出门。
案主一向比较听从父母的话,其很多事情都是由父母包办,但其父母因为其找不到工作而忧心忡忡,多次抱怨其无用无能,导致家庭气氛不和睦。
4、主要问题分析课题组对案主求职失败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其就业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就业观念陈旧。
案主一心想找专业对口的单位,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方面的工作,对其他方面的工作总是抱着消极的态度。
二是心理存在一定的缺陷。
案主从小性格内向、自卑,与他人沟通存在心理障碍。
课题组成员在其家庭走访中,许多方面都由父母代其陈述,而其本人总是沉默不语,眼神中流露出迷茫,神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自卑。
三是就业技能缺乏。
案主在校期间除了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其他岗位技能的培训,就业技能非常缺乏。
四是家庭关系不和谐。
案主在遭受一系列的打击后,整日呆在家里不愿外出,无所事事,父母对其产生埋怨情绪,导致家庭气氛紧张,父母认为不该让其读该专业。
5、帮扶目标针对案主在就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协助案主改善家庭关系和内向封闭的心理,增强求职的自信心,促进其更快融入社会,提升其面试技巧和就业能力,并利用学校拥有的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一系列的就业援助,促使其顺利就业。
6、帮扶计划课题组根据案主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帮扶计划:第一,收集案主出现就业困难的各方面原因,并对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研究,了解案主的学习、求职以及生活状态,并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第二,主动找案主进行谈话,为其开展就业咨询,帮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就业测评软件,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就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其树立新的就业目标。
第三,走访案主家庭,并与其家人进行沟通,缓解家庭紧张气氛。
第四,根据案主的个人特点和能力,向案主提供多场面试的机会,提高其面试技巧。
第五,邀请案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使其性格逐渐开朗。
第六,如果就业问题一时无法解决,鼓励其走出校门,寻找工作机会,结交一些同辈群体,使他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而不是一味依靠父母,做啃老一族。
7、具体帮扶对策课题组根据案主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帮扶对策:其一,加强就业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
针对其只想到核电单位工作,而屡屡受挫,产生自卑心理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改善其就业观念入手,加强就业指导,使其对当前就业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自身优、缺点、兴趣、爱好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用人单位人才选拔的标准、程序和机制有正确的认知,增强其求职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其二,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促其性格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针对案主性格内向,不愿意与同辈群体接触,我们为其提供参加诸如三下乡、保护母亲河、山区支教、参观敬老院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其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意识,使其更好的感悟人生,性格逐渐变得开朗。
其三,提供面试机会,促使其掌握面试技巧。
针对案主在面试中非常紧张,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平,课题组为其提供多次的面试机会,通过和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听取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建议,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
其四,提供职业技能训练机会,提供其就业技能。
针对案主就业技能缺乏,课题组成员将其安排到衡阳技师学院的省级职业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技能培训,通过亲身体验和训练,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求职的自信心。
其五,为其和父母搭建平台,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针对学生整天将自己封闭在家里不外出,家庭气氛紧张,我们采取走访的方式,与其父母交流,分析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就业领域,使其父母进一步明确到该专业的就业走向,共同分析学生未就业的主要原因。
8、帮扶效果评估通过课题组的就业帮扶,案主的自卑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性格也渐渐开朗,与父母的关系趋于缓和,还能够主动出门找工作,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与接案时相比,有较大地改变。
该案主在2012年5月顺利被某医院录用,从事核物理师工作。
课题组认为,此个案比较成功,其中有三个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第一,课题组与案主及其家人进行了多次交流,并能够把案主的问题放到家庭、社会层面上考虑;第二,对案主的改变不断地给予肯定和鼓励;第三,给案主提供多次求职面试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案主性格的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小结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发现,要做好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首先,要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其次,针对性格内向的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要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最好是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再次,要明白学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学生求职心态的调整通常能促进其它问题的顺利解决;最后,作为高校,要充分利用其拥有的各方面社会资源为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做好就业服务,比如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向用人单位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1] 林建浩.从就业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途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03.77-78.[2] 黄建美,蒋林.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21-123.[3] 闫莹.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2.247-248.【作者简介】彭仲生(1970-)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