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模拟猜题专项汇编(13)中国史史学观点论述题

合集下载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科目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以下是历年历史科目的真题以及解析,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事件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无关?A. 虎门销烟B. 崇祯革命C. 中法战争D. 苏伊士运河开通答案:B. 崇祯革命解析:崇祯革命发生在明朝末年,与鸦片战争无直接关系。

2. 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成就?A. 推翻封建帝制B. 建立民主共和国C.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 建立中国共产党答案:D. 建立中国共产党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而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两者时间上有明显的差距。

3. 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内容是:A.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B.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C.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D. 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答案:B.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析: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

二、简答题:1. 中国古代“高丽贡船”通常指的是哪个国家的船只?答:高丽贡船通常指的是朝鲜的船只。

解析:高丽是古代中国对朝鲜的称呼,高丽贡船是朝鲜向中国朝贡的船只。

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是哪个时期?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之后。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学习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简要解释以下问题:1. 秦朝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改革内容及其影响。

答:秦朝在统一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实行郡县制,取消封建制度,推行统一货币,修筑长城等。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2.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诊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诊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诊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本试卷共 8 页,28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2.家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

先秦有《周官》、《世本》流传;秦汉后,相继出现《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魏晋南北朝时,家谱成为世族间婚姻和仕宦主要依据,发展迅速。

这种变化反映了A.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D.宗法理念服务于政治统治3.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宣扬“重义轻利、舍生为义”,荀子强调“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这表明先秦儒学旨在A.主张强化仁义道德 B.要求规范社会秩序C.呼吁缓和诸侯纷争 D.意图强化中央集权4.董仲舒改造后的儒术包含“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等思想,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A.强调“天人感应” B.背离了先秦儒学伦理C.融合了多家学派思想 D.提倡“三教合为一”5.桑弘羊主张“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北宋庆历新政的主政者范仲淹将山海之货看做富国的两大源泉之一,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01(山东专用)(全解全析)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01(山东专用)(全解全析)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黄金卷0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便容易发生社会的动荡,下列选项中,能够用来证明当时社会秩序已出现动荡的是()A.商朝甲骨卜辞记载有关国政、狩猎、祭祀等大事B.西周青铜铭文中有关封侯以赏赐个人功勋的记录C.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随葬品D.竹简中将周王参加诸侯会盟称作天子狩猎的记录【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崛起,周王权力下移到诸侯。

诸侯会盟时为提高的自己的威望,往往邀请周天子参加。

“天子巡狩”本是周王巡视诸侯,竹简中将周王参加诸侯会盟称作天子狩猎,说明试图维护礼乐秩序,维护周天子权威,实质上则反映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社会动荡。

正确答案选D。

A项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统治情况,没有动荡。

B项周王有权分封、赏赐有功勋的部下,接受赏赐的封侯要服从周王的统治,不符合题意。

C项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品,说明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体现不出社会秩序的动荡。

排除C。

故选D项。

2. 如表为汉高祖到武帝初期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

可知,在此期间()A. 军功制被察举制所取代B. 统治者治国理念发生转变C. 中央集权得到持续加强D. 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降低【答案】C【详解】从材料数据可知,汉高祖到武帝初期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骄兵悍将”对中央集权的威胁程度不断降低,中央集权得到持续加强,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察举制取代军功制的结论,排除A项;文景时期治国理念上依然是“黄老之术”,并未转变,而军功集团比例却下降了,说明治国理念与军功集团比例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排除D项。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表1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202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1)

202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1)

202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 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 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 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 推广儒家礼仪B. 实现儒学生活化C. 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 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 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 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 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 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 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 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 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 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 新文化运动的洗礼D.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7.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

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A. 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 发动护法运动C.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D. 创立黄埔军校8.影响表中1927年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1956年1250.48.852.4A. 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B. 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C. 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心的转移D.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9.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卷(含答案)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卷(含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CDDCA ACCCB BBDB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16、(10分)(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2分);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分)(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2分)。

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2分),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2分)。

(2)(12分)(1)特征:以功臣侯国为主(2分);因素:刘邦为建立和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大封功臣(2分)(2)侯国数量特别是功臣侯国大量减少,归义侯国数量增加(2分);西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2分)(3)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增多(2分),汉代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2分)18、(10分)(1)有天朝上国心态(2分);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分);遵循清朝律例(司法自主)(2分)(2)不同:涉案外国人会交由本国领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2分);理由: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2分)19、(12分)(评分参考)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2分)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境况(2分);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3分)20世纪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若从其它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2分)起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20(11分)评分参考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阐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8-11分)示例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701-1754年),在这一时期,原材料、制成品的进出口虽不断增长,但总体上增长速度缓慢。

2020届山东省新历史高考6月高考试题试卷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0届山东省新历史高考6月高考试题试卷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0届山东省新历史高考6月模拟试题一、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

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

”由此可见,良渚遗址()A.是学会农业走向定居的开始B.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C.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D.是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2.(3分)拥有姓氏是贵族及其后裔的特权,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都是指贵族成员到春秋战国时期,姓、氏的区别逐渐泯灭,大量的氏转化为百代不变的姓,普通民众也开始有自己的姓,“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百姓”称谓的变迁表明()A.官僚制度逐渐产生B.贵族政治开始弱化C.世袭制度趋于解体D.禅让制度已经消亡3.(3分)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

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

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4.(3分)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

徐光启评价这本书:“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此书为用至广……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

可见,该书的翻译()①总结了中国的传统科技②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③批判了清初的社会现实④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3分)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

这种增长()A.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B.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C.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6.(3分)如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毛纺织厂创建时的资本来源状况(单位:万两)。

202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202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202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现象始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下列诠释评价最贴合如图场景的当是()A. 敬天保民B. 民贵君轻C. 儒学独尊D. 道法自然3.据江南与山越同居共耕的政权位于图处()A. ①B. ②C. ③D. ④4.长安西市遗址,被誉为盛世商魂的见证。

借助它可研究()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榷场制度D. 早期西学东渐5.下列政策一度引发明朝出现“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现象的是()A. 朝贡贸易B. 海禁C. 开禁D. 闭关锁国6.历史上“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职位是()A. 丞相B. 刺史C. 内阁首辅D. 军机大臣7.阅读如图诗句,推测“晁监”的身份当是()A. 御史大夫B. 枢密使C. 外国公使D. 遣唐使8.观察下列示意图,按照正常时序,“?”处应填入()A. 辛亥革命B. 宋教仁遇刺案C. 护国运动D. 伪满洲国建立9.“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3银行兑换银币。

”该法令旨在()A. 废两改元B. 协定关税C. 改订新约D. 法币改革10.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之所以选择在11月召开大会宣布成立新的国家,意在纪念()A. 辛亥革命B. 中共一大C. 合作北伐D. 俄国革命11.20世纪20年代吕思勉撰成《白话本国史》。

据此推测,其写作可能受下列事件影响的是()A. 新文化运动B. 护国运动C. 一二•九运动D. 五四运动12.如图为1940年于8月26日新华日报馆印发的题为“华北交通总攻击战”捷报。

据此判断该大捷当指()A. 淞沪会战B. 百团大战C. 平型关战役D. 台儿庄战役13.“该国际会议召开于20世纪50年代,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行了会谈和讨论。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4页)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4页)

山东省新高考2020年历史世界古代史最新模拟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世界古代史1.【答案】B【解析】自由婚娴取代夫权婚娴,体现了罗马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其男女平等观念,这也表明罗马法的发展使妇女地位得到改善,故B项正确。

万民法中是否蕴含着天赋人权理念,没有史实依据,A项错误;C项拔高了罗马法的作用;D项本身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谟斯梯尼作为政治人物积极承担社会义务,重视公共利益,因此D选项正确;积极承担城邦公共支出不能说明雅典财政困难,A选项错误;B选项中“左右”一词表述绝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当时雅典频繁发动战争的内容,C选项错误。

故选D。

3.【答案】B【解析】12-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萌生、兴起和扩张的时期,此时对罗马法的注释、评论、解释和适用于法律实践,是为了从罗马法中寻找适应当时时代需要的法律观念和内容,说明罗马法承担了时代的需求和价值,故选B;这一热潮和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基础的奠定无关,排除A;这一热潮是基于罗马法的创新,并不是继承古罗马文明,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B。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苏格拉底用“产婆术”的办法,逐步引导人主动思考,解决自身思考的问题之处,从而逐步到寻求正确答案,这是一种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理性精神,A项符合题意;材料是主张引导人思考,不是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其对神学的破除,C项错误;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不符合材料引导人思考的信息,D项错误。

故选A。

5.【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是,因原告有欺诈行为而减免被告的责任。

这说明不诚信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既体现了对诚信原则的维护,也体现了司法公平,故B项正确;该规定提升了法律的权威,而不是法官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定可能发生于罗马公民之间,因而不能说明是为了维护罗马公民利益,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强化了人们的诚信意识,而不是守法意识,排除D项。

2020届高考实战山东卷历史模拟试题(PDF含解析)

2020届高考实战山东卷历史模拟试题(PDF含解析)

2020届高考实战山东卷历史【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疆域由商王直辖区与直辖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天子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

这表明()A.西周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得以解决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2.“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D.思想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3.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并承担赋役。

这说明()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B.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C.社会动荡需要加强中央集权D.户籍为赋役征发服务4.唐代均田制规定,丁男与中男,每人受田一百亩。

唐初,唐太宗巡幸灵口(今陕西临潼县境),见“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这一现象()A.反映了唐初人多田少的客观事实B.说明政府对土地买卖的放任C.促进了政府垦荒政策的实施D.奠定租庸调制推行的良好基础5.清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的关税收入达到185万两白银。

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在百万匹以上。

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

这说明()A.清传统的经济政策发生改变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D.南方地区与国外贸易往来频繁6.1872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

【高考冲刺】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模拟猜题专项汇编(13)中国史史学观点论述题

【高考冲刺】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模拟猜题专项汇编(13)中国史史学观点论述题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模拟猜题专项汇编(13)中国史史学观点论述题1、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

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若骛其花与果则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所附而何自生?”——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

(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比表1和表2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出的趋势进行简要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4、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

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预测题(无答案)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预测题(无答案)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主张“法先王”,但不是原封不动的恢复“周礼”,而是想保存旧框框,装进新内容。

这反映了孟子思想的特点是A.墨守成规B.无为而治C.礼法并重D.托古改制2.唐代规定,官吏不但不得在本籍任职,而且不许在本籍所在州县的邻县任官。

不许百姓任本贯临县官,京兆河南府不在此限。

还规定凡职责相连或监临检察的官职,亲族内需要回避。

此举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对地方的监察C.瓦解宗法制度D.防范地方割据形成3.《水浒传》中绝少有使用纸币的文字描述,甚至用铜钱也非常少见,市场交易不论款额大小,几乎专用白银,比如吃饭、喝酒常用碎银子付账。

据统计,《水浒传》中宋江仗义疏财,给各路英雄好汉相送银子的描写有十七处之多。

据此可知当时A.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B.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领域C.小说等文学有重大发展D.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4.根据外国商人来华的表现,清朝统治者感到,西方人来华似乎只是为了“通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朝贡。

“通商”这一层次是不需要用“天朝”的官员直接管理的,因为改由广州十三行代为管理,在等级上就降了一格。

十三行的设置A.体现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观念B.为近代西方国家侵华提供了借口C.保证了东西方之间贸易的畅通D.是对中西方交往模式的有益探索5.《南京条约》签订后,为了对中国市场进行产品倾销,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本土雇佣一批中间人,继续沿用商馆中“买办”的名称。

中美《望厦条约》规定,雇佣和延请买办等事宜,由外商和中国人直接商议,中国的地方官员不得干涉。

买办的产生A.导致了阶级结构的根本变化B.妨碍了外国和清政府的联系C.结束了十三行独揽外贸局面D.对中国半殖民地化影响深远6.《清室优待条例》规定:清帝称号不变,每年由民国政府给予400万元,清帝仍居皇宫,以后依据颐和园,原有私产由民国政府保护等。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预测试卷以及答案(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预测试卷以及答案(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预测试卷(全国3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战国时代的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这反映()A.诸子思想出现相互交融B.统一具有一定社会基础C.中央集权得到普遍认可D.战乱催生专制主义思想2.(4分)王莽改革时“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新政的蓝本。

例如王莽依据周礼实行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男丁8 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给邻里乡党,结果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说明()A.周礼已不再具有现实价值B.王莽已具有超越时代的经济思想C.地主土地所有制遭到破坏D.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水平3.(4分)如图反映的是元朝的漕运和海运路线图,据图可推知()A.南北经济差异导致长途贸易兴盛B.全国主要财赋集中在江南C.蒙元政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北方经济相对于南方更具优势4.(4分)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

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主要工作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到了清朝,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的文书了。

内阁职能变化说明()A.内阁制度威胁皇权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内阁失去存在意义5.(4分)《时报》于1911 年11 月、12 月登载了《女子军》、《金戒指助军饷》、《女子革命军赴前敌》几幅纪事画。

这些画作反映出()A.媒体注重宣传保护女性的权利B.政治革命使女性平等地位确立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6.(4分)1920 年5 月以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劳动界》等刊物,《劳动音》的创刊宗旨中指出“要排除那帮不劳动而食的人,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知识,研究些方法以指导一般劳动同胞的进行,以解决这不公平的事情,改良社会的组织”这些刊物的创办说明()A.五四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社会主流思想出现变革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中共成立的条件已成熟7.(4分)1954 年12 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直属国务院。

【KS5U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KS5U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点睛】.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 崇拜。
(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3.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
A. 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B. 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
C. 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D. 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将军带兵光复幽蓟,驱逐敌寇所获得的荣耀,都比不上科举高中状元所获得的荣誉,反映了宋朝文人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观念导致的结果,A正确;题干通过科举中状元与边关大将的对比,表现出的是重文轻武的观念,而不是文武并重的观念,也不能体现科举制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的繁荣,排除BC;武将专权表现最突出的是唐朝的藩镇割据,排除D。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
2.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山东模拟卷 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山东模拟卷 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山东模拟卷)一、单选题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答案】C【详解】据材料“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说明唐玄宗时期绢布绫罗丝绵可以当货币进行物物交换;“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可知,交换的在市价一千以上的,也可以钱物兼用,否则违者科罪。

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打破原有交易规范,只是以立法的形式维护物物交换,A错误;B与材料无关;据材料分析可知,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趋势,D 错误。

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答案】D【详解】朱熹简化儒式婚礼目的在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D正确。

据材料没有体现其推广儒家礼仪,只是由繁琐走向简化,A错误;生活化属于手段,不是其目的,题目考查的是行为背后的目的,B不正确;据材料“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可知,朱熹没有重塑儒家伦理规范,C错误;故选D.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答案】D【详解】据材料“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也改《户役》为《户口》”并结合所学可知,“役”需要为官方出劳力的事,对“役”的改动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模拟猜题专项汇编
(13)中国史史学观点论述题
1、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

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若骛其花与果则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所附而何自生?”
——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

(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比表1和表2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出的趋势进行简要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

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4、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

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

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

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内外称呼词语的变化进行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革命前途重要的问题,毕竟不在对内而在对外。

军人的威息,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识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所以中国既处于今日之世界,非努力打退侵略的恶势力,决无可以自存之理。

国民政府成立以来,努力于外交的改进。

废除不平等条约,已定有办法。

关税业已自主。

取消领事裁判权,亦已有实行之期,租借地威海卫已交还。

租界亦有交还的。

然在今日情势之下,此等又都成为微末的问题。

我们当前的大问题,若能得到解决,则这些都不成问题;在大问题还没解决之前,这些又都无从说起了。

在经济上,我们非解除外力的压迫,更无生息的余地,资源虽富,怕我们更无余力可沾。

在文化上,我们非解除外力的压迫,亦断无自由发展的余地。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

(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可以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示例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时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顺应了民
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示例二: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论”,是民族资本家在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时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救国思想在民族资产阶级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促进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示例三:陈独秀提出的“民主科学救国论”,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积极探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他们以此作为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的武器,具有进步意义,应予以充分
肯定;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是陈独秀所说的“民主”,照搬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社会各阶层提出的一系列救国方案,旨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还原历史情境、辩证评析历史观点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作答时,考生需要结合设问中的引导词和限定词从材料中提取某一种观点进行对应性思考,在确定观点之后应调用相关历史事实佐证该观点,论述时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有理。

2答案及解析:
答案: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具有半殖民地经济的特征。

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国门进一步被打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推动了中国以原材料为主的对外贸易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中国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对外商品的出口能力,扩大了对外出口贸易。

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变化受到世界市场和列强需求的影响,也引发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不同:《春秋》为编年体;《史记》为纪传体。

《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二百余年的历史;《史记》记载了从上古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春秋》主要关注诸侯等社会上层的政治、军事活动;《史记》还关注了商业活动、水利工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者、商人、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历史。

简述社会状况(答案要点示例):高祖本纪,记载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生平。

西汉建国初,刘邦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恢复;在政治上推行郡国并行制,以维护其统治。

儒林列传,记载重要儒家学者的事迹。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大宛列传,记载汉朝通西域的历史。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称呼词语的变化:对西方的称谓由“夷”逐渐变为“洋”,“天朝”称谓逐渐被“中国” 取代,“中国”成为对外的主要称呼。

(2)称呼词语的变化原因:近代中国一系列对外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

在与外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西方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认识逐渐加深。

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

(3)称呼词语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清政府逐渐抛弃传统的的天朝上国意识,并逐渐形成近
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由傲慢自大轻视西方到正视学习西方。

5答案及解析:
答案:示例一:
观点:解决中国近代一切问题在于解除外力的压迫而不在于对内。

评析:这个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1840年以来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一系列危害:政治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文化上受到西方文化的侵略。

列强侵华是和中国境内的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列强先后扶植了慈禧太后、袁世凯、蒋介石等,在反对外来侵略的同时,中国人民还要反对本国封建势力,争取民主权利。

因此,近代中国要民主富强就必须完成民族独立之任务。

示例二:
观点:解决中国近代一切问题在于解除外力压迫而不是对内。

评析: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没有全面认识问题。

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因素。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以强势的工业文明征服中国,经济上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掠夺中国的资源,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政治上干涉中国内政,侵夺中国主权,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历史发展证明近代中国要反对外来侵略才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历史,实现民族独立。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列强侵路中国是和中国境内的反动势力相勾结,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汪精卫伪政权,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造成经济衰败,社会矛盾重重。

因此,阻碍中国近代发展的因素内外皆有,必须对内反封建争取民主、对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