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药动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给药剂量不变,则
(r)

k k(r )

23
若按清除率计算 则周期不变,给药剂量为:
X 0(r)

Cl(r ) Cl
X0
若给药剂量不变,则
(r)

Cl Cl(r )

24ຫໍສະໝຸດ Baidu
习题 1.某种抗生素(k=0.231h-1)的维持剂量
为200mg/3h,此药物的首剂量为多大 较适宜。 2.给肾衰竭病人在间隔t=6小时,两次静 注200mg抗生素,在第六及第十二小时 分别测得血药浓度为3.6和6.1 µg/ml,若 该药的有效治疗浓度为15 µg/ml , 200mg得剂量是否适宜,应如何调整。
三、治疗药物监测(TDM)及其应用 (一)TDM 是以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借助
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通过 对患者血液或其它体液中药物浓度检测,探讨 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 谢和排泄的影响。
17
目的: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提高药物 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同时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 断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TDM的前提条件 TDM的药物应具有已知的有效治疗浓度 范围(即血药浓度-效应关系已经确定)
3
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目的:
力求使患者的血药浓度达到并维持 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和调整,需要进行 血药浓度监测。
4
制定给药方案的具体步骤:
前提条件:以确定或已知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的药物 1.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和给药制剂 2.确定最佳给药间隔 3.计算最适给药剂量 4.将前三项确定的试用方案用于患者,观察疗效 与反应,监测血药浓度,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与剂量调整直至获得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8
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设计
单室模型药物:

C ss
FX0
1.44FX0 t1/2
V k
V

FX0


1.44FX0


t1/
2
V k C ss
V C ss


X0
V k C ss
F
V k C ss
1.44 F t1/ 2
9
25
双室模型

C ss
FX 0
Vc k10

FX 0
V

X0

Vc
k10 C ss
F

FX0

Vc k10 C ss
10
三、稳态血药浓度波动与给药方案设计
药物治疗指数(TI):无不良反应的最 大血药浓度与产生治疗效应的最小血药 浓度的比值。 要求: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 药浓度的比值低于治疗指数。 TI=MTC/MEC=Cssmax/Cssmin
13
(二)静脉滴注给药方案设计
1.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设计
C k0 (1 e kt ) Vk
C ss
k0 Vk
k0 CssVk
14
2.静脉滴注与静脉注射同时给药方案
C X 0 ekt k0 (1 ekt )
V
Vk
3.先静脉注射后静脉滴注
C ( X 0 ekt ) ekt' k0 (1 ekt' )
途径、优良的药物制剂、最适给药剂量 和最佳给药间隔,使治疗达到安全、有 效、经济,尤其是使治疗既产生最佳疗 效又不引起不良反应、能够满足治疗目 的要求的给药方案。
2
设计临床给药方按的基本要求:
保证有效浓度达到治疗浓度水平以上且 不引起毒性反应。 最低有效血药浓度(MEC):能获得治 疗作用的最低血药浓度。 最低中毒血药浓度(MTC):能产生毒 副反应的最低血药浓度。 有效治疗浓度范围(治疗窗):在MEC 与MTC之间的血药浓度范围。
5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的方法:(三种)
一、生物半衰期与给药方案
药物按半衰期长短可分为: (1)超速处置类:半衰期小于等于1小时
青霉素0.7h,胰岛素0.1h。
(2)快速处置类药物:半衰期1~4小时 阿米可星2h。 (3)中速处置类药物:半衰期4~8小时 磺胺二甲嘧啶7h。 (4)慢或极慢处置类药物:半衰期大于8小时
V
Vk
15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个体化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通常药物的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如:本妥英钠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10~20µg/ml 20~30µg/ml 眼球震颤 30~40µg/ml 运动失调 大于40µg/ml 精神失常
16
二、给药方案的个体化 理想的治疗方案:能够维持血药浓度在最低有 效治疗浓度以上和最低中毒浓度以下,即治疗 窗之内的给药方案。
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要求: 1.掌握给药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方法)、肾功
能减退患者的剂量调节方法。 2.掌握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3.熟悉给药方案个体化(肝病患者)和治疗药物监测
的主要内容。 4.了解特殊人群的给药方案设计。
1
第一节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根据临床个体病人病情设计,以最佳给药
地高辛1.5天
6
根据半衰期制定临床给药方案简单、方便
1.按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t1/2):
X
* 0

2X0
2.半衰期很短的药物(超速和快速)
(1)若给药的治疗窗较宽,可采用适当加大给药剂量, 给药间隔适当延长。
(2)若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可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案。
K0=Css·k·V
7
3.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则可能引起血药浓度较大 波动,临床采用适当缩短给药间隔、多次分 量给药方案,以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性。 如地高辛、苯妥英钠(成年人20~40小时)
肾功能减退患者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主 要基于监测患者肾功能状态,预测药物 的Cl和k,以此为基础调整给药剂量。 一、根据患者Cl和k设计给药方案 肾功能以肌酐清除率(Clcr)表示,Clcr变 化会引起k变化,如果药物清除主要由肾 排泄,则k可根据Clcr估算
20
成年男性肾功能正常值: Clcr=100~120ml/min
肾功能轻度减退: Clcr=50~80ml/min 肾功能中度减退: Clcr=10~50ml/min 肾功能严重减退: Clcr <10ml/min
Cl=Clr+Cla Cl:总清除率 Clr:肾清除率 Cla:非肾清除率
21
假如肾外清除不受肾功能影响 ,Clr与 Clcr成正比。
肾功能减退患者总清除率Cl’为:
Cl’=Cla+A·Clr k(r)=kj+a ·Clcr

C ss
FX0
V k
F(r) X 0(r)
V(r) k(r) (r)
若F、V与肾功能无关
X 0 X 0(r)
k k(r) (r)
22
若给药周期不变
X 0(r)

k( r ) k
X0
18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1.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2.确定和并用药的原则(研究药物相互作用) 3.防止、诊断药物过量中毒和药物急性过量中毒 4.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手段(血药浓度与效应有良好 的相关性) 5.作为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评价病人是否 按医嘱服药
19
第三节 肾功能减退患者给药方案设计
11
(一)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
C ss max
e k
TI
C ss m in

1.44t1/ 2 ln
C ss max
C ss m in
1.44t1/ 2 ln TI
12
1.当TI=2时,τ不能大于1个t1/2,否 则 安全性差 2.对于t1/2较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临 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3 . 缓 释 制 剂 k<<ka , 药 物 吸 收 较 慢 , Cssmax/Cssmin值小,即使剂量增大、间隔时 间延长,仍可保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