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在X县学校德育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会上的发言)
立德树人工程落实情况汇报
立德树人工程落实情况汇报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全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各部门通力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我校立德树人工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学校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开展“尊师重教”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教育教学规范,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建立了定期评比考核机制,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评价,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师德风气。
其次,学校注重课程建设,开设了立德树人专题课程。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熏陶和道德教育。
同时,学校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再次,学校加强家校合作,形成了育人合力。
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加强了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交流,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同时,学校还注重对学生家庭的关爱,通过资助困难学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促进了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最后,学校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同时,学校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建立了学生品德档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引导。
综上所述,我校立德树人工程的落实情况得到了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学生德育评价机制还需完善等。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
如何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作者:伞晓锋来源:《家长·下》2022年第07期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的教育不仅仅强调学生在知识层面的进步,更强调学生在教育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教书”和“育人”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落实不仅要依靠现阶段的理论和榜样人物,更是要挖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具有新的时代价值,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
教师要开阔自身的教育视野,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这有助于国家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实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一)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我国作为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历史,在文明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通过优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和其中的优秀内容,感悟文化经典,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
(二)增强民族认同,培养爱国精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长期影响,经久不衰,深刻塑造了当今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古人的生活和思想,拉近历史的时空距离,从而增强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迸发出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提高思想品德,养成正确观念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弘扬的传统文化,虽然在内容上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很少的一部分,但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华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呈现。
学生通过学习优秀历史人物的品德,能够感悟榜样人物的优秀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认知、情感、实践等领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身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立德树人工程落实情况汇报
立德树人工程落实情况汇报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立德树人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学校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师师德规范》,建立了定期评议、考核机制,加强了教师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督促检查。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座谈、心得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其次,学校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成立了学生工作部,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管理。
学校还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重视课程建设,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学校制定了《课程思政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注重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文体竞赛、实践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学校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讲解教育教学知识和家庭教育技巧,加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
学校还建立了学生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建立了家校沟通平台,加强了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校在立德树人工程的落实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立德树人工程的组织领导,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统文化进校园中期阶段总结
中期课题总结近年来,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 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得到了社区的广泛关注,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优势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 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
实实在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开展研讨活动。
在研究中, 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人文环境优势, 较好地发挥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二、整合资源, 凸显特色近年来, 我们充分运用现有的条件, 发挥环境育人功效。
践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 着重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 狠抓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为了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常规化管理, 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纳入课时计划, 由专职教师进行授课。
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人手一册。
努力做到诵读与践行并举、环境氛围浓厚、教育评比经常, 从而达到传统文化在各校教育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发展。
1.营造浓厚教育氛围学校在校园内走廊、宣传栏上做文章, 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在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们本着分学段有序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 将经典读物引入课堂,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各年级段形成了独特的授课模式。
一、二年级:主要以故事带讲, 联系生活实际, 熟读成诵。
三、四年级:自读自悟, 悟中求实, 导读成诵。
五、六年级: 温故知新, 升华内涵, 吟读成诵。
每个年级都要与活动有机结合, 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都要有机渗透3.国学渗透各个学科我校将“国学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 如将古诗文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 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 民乐旋律奏响音乐课堂, 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等等。
力求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三、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我们学校建立健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
2024年校园文化教育践行立德树人实施方案
2024年校园文化教育践行立德树人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2023年,通过持续推进校园文化教育,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二、具体任务1.建设强有力的教育引导体系(1)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2)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2.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文艺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开展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创新能力。
(3)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倡导学术尊重和创新精神。
3.创新丰富的德育教育形式(1)开设德育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2)建立德育教育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
(3)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组织学生参加公益表演,宣传和倡导社会公德。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甄选优秀教师担任德育教育骨干,组建德育教育网络。
(2)举办师德师风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3)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5.加强学生思想教育(1)推进阳光心理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2)建立学生思想疏导机制,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
(3)加强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效益和实效。
三、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
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组建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落实工作,并及时监督和评估实施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的思考——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和成熟的心智,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有“中国芯”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中国芯”包含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的人格修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与创造精神,是中国独特的精神追求。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中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的重要意义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继续壮大的基础,是人们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精神标杆[1]。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也会给学生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高职德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学生对民族发展过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让学生始终站在国家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树立远大的理想。
2.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奋发向前的秘诀正是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感召下,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
所以,当前要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使之作为推动学生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2]。
3.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作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对人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历史根基,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时代赋予人们的历史使命。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责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好学生文化自信的建设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作者:鲁清清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19期摘要:当前,为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要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精神,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未成年人;德育;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深刻的中国道德教育精髓,其内涵包含有民族精神、民族品质、民族气节、民族礼仪、民族情感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力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情感与基本人格,加强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校所处的地域人杰地灵,诞生了不少名人,同时,还有不少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非遗文化远近闻名,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我校就地取材,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的部分,渗透到校园建设、各学科教学中,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一、当前,未成年人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呈现出一派良好态势,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紧密融合,成为开展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着力点。
随着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现象。
有的学生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也有的过分强调个人主义;有的学生学习上不勤奋不刻苦,缺失诚信;也有的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注重个人修养;还有的学生缺乏独立意识,盲目跟风、攀比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来说,对其思想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而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道德品质,让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在校园内的浸润、发扬、延续,提高学校的德育以及素质教育水平。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4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
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1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职业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与加强学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既有职业技能、又有文化知识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活动时间及内容(一)活动时间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二)内容形式1.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为“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人人诵读中华经典活动”。
充分利用学院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推荐读物、读本,开展“我与好书同行”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由教务处、宣传部、团委负责)2.组织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黑板报,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省委“五礼五耻”10字和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友爱等开展讨论。
每学期各班出一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增强师生文化认同发言材料
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增强师生文化认同发言材料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教师同仁以及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就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以此来增强师生们对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认同感这一主题,发表一些观点和建议。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历史积淀,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美学和社会智慧。
将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引入校园,不仅能够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师生视野,更能引导我们深入理解和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一、课程设置与教材编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首要任务是在课程体系中设立相关课程,比如国学、诗词、书法、传统工艺等,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中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同时,教材应与时俱进,融入更多鲜活生动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吸引学生兴趣,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
二、实践活动与环境熏陶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书法绘画展览、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等,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优化校园环境,设立文化长廊、国学角等展示空间,使师生每日都能浸润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提升教师队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研讨会,鼓励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使其能更准确、生动地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四、家校合作共建倡导家长参与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家庭与学校联合举办亲子共读经典、共同参与传统技艺制作等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共同塑造学生的文化人格。
总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持续发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精神滋养。
谢谢大家!。
立德树人,践行德育活动系列化
立德树人,践行德育活动系列化发布时间:2021-11-22T01:47:42.22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8期6月55卷作者:刘绍友[导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是学校的核心价值。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是学校工刘绍友巴中市兴合实验学校[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是学校的核心价值。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是学校工作的基本遵循。
本文从德育的内涵出发,关注德育的地位和理念,聚焦学校德育活动的“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行知教育、生命教育、网络教育”十个践行点,旨在通过德育系列活动来发挥学校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积极回应对“如何践行理想的德育”这一重要命题关切。
[关键词]德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友善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行知教育生命教育网络教育《现代汉语词典》将“德育”解释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意志古典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的名言让我们领悟到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德育乃教育之根本,德育乃育人之根本,德育乃发展之根本。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
学校要切实担负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政治方向、战略考量,肩负历史使命,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英国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奥利佛·克伦威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思维方法。
”面对“如何践行理想的德育”这一重要命题,我们心存敬畏。
德育必须进行理念创新。
没有教育理念的高度,也就不可能有教育实践的深度。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是学校的核心价值。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是学校工作的基本遵循。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摘要: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是先辈的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它包含着传统美德、价值观和优秀的道德修养,对人类的道德教育有着极高的启迪和熏陶价值。
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与实践的重要阵地,其教学目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似性。
所以,在道德和法治课程中,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保证他们的人格健全,让他们懂得法律,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培养民族文化的信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历史。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上,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授,教师制定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的道德和法治教育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渗透,为学生今后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提高民族自信心,又能提高民族的价值观念,又能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精神追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意义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情感、传播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特色,更是民族思想观念的反映。
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纳入其中,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民族情怀,培育民族精神。
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并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策略(一)教学联系生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目前的教科书中存在着许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通过让学生了解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
要使传统文化知识得到有效的渗透,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并进行生命化的道德与法治课。
立德树人 提高质量
魏书生
田丽霞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榜样带动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榜样带动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建基地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建基地
新生入学进行军训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建基地
二、抓培训促提高,让教学更具智慧
二、抓培训促提高,让教学更具智慧
程学锋 黎 灵
程学锋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具创造
立德树人 提高质量 不断开创课改工作新局面
课改理念
立德树人 提高质量
目录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二、抓培训促提高,让教学更具智慧
三、抓课堂提效率,让教育更富创造
四、抓评价激动力,让师生更加幸福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培训提高
一、抓德育铸灵魂,让学校更有精神
主研人员 谢德文、黄万源 曾 勇 谢德文、程学锋
中学拔尖人才培养0班模式整体性研究与实践
政治课教学实践性和开放性浅探 新课改背景下学困生成才研究
市级
市级 市级
刘孝成
陈义焕 黄会林
高中语文课堂学生“思—悟-用”能力训练
《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的研究 邓小平风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邓小平风范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传记类作品教学内容的开发与运用 新时期历史教学中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6篇
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6篇篇1一、活动背景与目标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我校在本学期开展了“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1. 传统文化讲座我们邀请了本地文化学者、历史老师为学生们举办了多场传统文化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艺术、诗词鉴赏、书法、茶艺等方面,通过生动的故事与实例,使传统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学校组织了书法、茶艺、剪纸等传统文化体验课程。
在书法课上,学生们亲自动手书写汉字,感受汉字的构造之美;在茶艺课上,学生们学习茶道精神,体验品茗的乐趣。
这些课程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3.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组织了一场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现出了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
4. 传统文化展览学校美术馆举办了传统文化展览,展示了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画作、书法作品以及古董复制品。
展览吸引了大量学生参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活动成效与收获1. 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知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更加深入。
他们开始主动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2. 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
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文化体验课程,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 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活动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参与,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和常新课题。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
学校是传播知识、创造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立德树人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学校要坚持将立德树人渗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中,突出文化育人功能,使立德树人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主旋律。
笔者试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并结合青少年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规律,就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研究探索,以期为提高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供借鉴。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不仅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文化资源,值得挖掘、弘扬和利用。
学校可以举办如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书法展览、校园民俗展等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坚持文化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开展。
二、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重要功能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品牌文化活动、年级特色文化活动和学校社团主题文化活动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立德树人的渠道。
例如,举办以“品古韵经典,致诗意青春”为主题的诗词文化节,营造学经典和品经典的高雅文化氛围;以“青春绽放,梦想汇聚”为主题的“梦想团支部”创建大赛,激发各班团支部、全校青年团员踊跃参与,躬身实践;以“我为立德树人代言”的演讲赛、读书会等系列活动,展示祖国优秀文化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中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
三、构建体现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平台教师要充分运用学校的诸多优势元素,充分发挥优秀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2024年县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计划
2024年县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全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教育形象,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要求,特制定2024年县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3.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三、活动内容1.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1)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师德师风建设经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举办师德师风主题征文活动(1)以“我心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征文活动。
(2)评选优秀征文,进行表彰和交流,传播正能量,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3.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1)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展示教师风采。
(2)评选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和交流,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4.举办师德师风知识竞赛(1)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师德师风知识竞赛,检验教师对师德师风知识的掌握。
(2)评选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和交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5.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1)组织教师对照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查自纠,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6.加强师德师风宣传(1)利用校园广播、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7.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1)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2)对师德师风问题突出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
四、活动安排1.2024年3月-4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征文、演讲比赛。
2.2024年5月-6月:举办师德师风知识竞赛,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3.2024年7月-8月: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作者:***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1年第06期【摘要】本文论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认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努力创设校本课程,以传统经典滋养心灵,以传统节日活动感悟文化,以传统课程修身养性,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德育工作【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16-0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承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学校以书育人、以文化人,通过创设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活动平台,以传统经典滋养学生心灵,以传统节日活动促使学生感悟文化,以传统课程促进学生修身养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名学生的心田。
一、以传统经典滋养心灵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学校引导儿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经典,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校创设以听、诵、讲为一体的校本课程活动,遵循“先听后诵再讲”的规律,使学生“诵经典、品古韵、学美德、做君子”。
(一)成语故事,积淀素养凝练的四字成语对小学生而言过于晦涩,于是学校给学生讲成语故事,通过成语故事使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简单化。
每周星期四午间是学校的成语故事讲述时间。
学校教师团队首先精心挑选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成语故事,如“乘风破浪”“程门立雪”“学无止境”等,然后广播员会在广播前进行反复练习,调整朗读的方式,努力给全校师生贡献精彩的听觉享受,既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又为学生的写作积淀素养。
(二)每周一诵,唤醒心灵学校实施“每周一诵”特色课程,每周一早上集会时,各班学生轮流上台进行经典诗歌诵读,学生成为校园的主角。
诵读诗歌篇目由班级自选,教师会引导学生挑选《凉州词》《塞下曲》《泊船瓜洲》等经典诗词,配以舒缓动听的背景音乐,将音乐与诗文诵读融为一体。
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德育实效
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德育实效作者:江瑞琼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08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小学教育作为最基础层次的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结合小学德育工作实际情况,针对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从小学道法教学、德育活动、学生评价、家校合作几个方面对小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道德教育;小学生;立德树人;教学价值观当今,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校园欺凌、学生抑郁轻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都指向了“道德教育”问题。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健康心理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教育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将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对如何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进行论述。
一、在课程教学中根植“立德树人”道法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为重要的途径。
道法课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初步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道德水平,帮助其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德育真正发挥实效。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際,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挖掘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将其有效引入道法课堂教学中,将道法教学与生活有机相融,立足于生活实际,引导小学明白如何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促使小学生在生活践行。
例如,教育学生抵制毒品,在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自行搜集毒品相关知识,列出所了解到的毒品清单,毒品所含有哪些有害物质,不同的毒品给人的身心造成的不同伤害,戒毒过程等。
课堂上,通过课件展示学生们预习的素材并展开讨论,大量的具体、直观的数据汇总,加上课堂上PPT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对人精神、身体的摧残,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吸烟不喝酒、远离毒品,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生命。
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德育实效
落实立德树人的总任务,提升我校德育实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继续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向.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我校实际校情,提升我校德育实效。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新课标实施的核心和根本是变革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式.为响应课改的号召,结合我校校情,我校形成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评精讲。
实现了教学中心的转变:由“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为中心”;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使教育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德育要突破当前面临的困境,必须走向”生本"。
必须明确谁是学校德育主体?这是德育改革必须要解决的根本性的、深层次的首要课题.生本德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有效的策略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则必须依靠其生命自身。
学生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生本德育体系,努力营造适合学生生命发展的环境,搭建有利于全体学生健康向上、都可以获得最好发展的德育平台.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在X县学校德育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会上的发言尊敬的陈常委,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刚才,我们观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成果展示,参观了XX县二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和法治、禁毒教育基地,观摩了二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德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展示,四所学校和团县委还将作经验交流,这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县学校德育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深化两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借鉴、提高,开创我县学校德育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新局面。
待会儿,陈佳常委将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狠抓落实。
借此机会,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望过去,学校德育工作成绩显著(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县学校持续开展了“身边的榜样”、“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中国梦·我的梦”、“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四礼新风进万家”等主题故事演讲、手抄报、征文、诗词书法比赛;常态推进“开学第一课”、“开笔礼”、“成人礼”、“向国旗敬礼”、“开学第一月·传承最美家风”、“经典诵读”、“防艾禁毒”、“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立德树人”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感恩·奉献”、“诚实守信”、“文明友善”、“爱岗敬业”系列教育活动。
XX县二中四名学生在诗词书法比赛中获得四川省一等奖;XX县兆雅镇初级中学卿叶玲荣获“四川省美德少年”称号;云龙学校张格培入选“四川美德少年寻访活动”,并受邀参加2016年暑期美德少年夏令营活动。
XX县城北小学“开学第一课·不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央一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
XX 县二中自编节目《花开千年歌XX县》获得XX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XX县实验校“向蔡松松英雄致敬”的课本剧在XX州市经典诵读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二)持续推进特色学校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校园2016年,教育局划拨经费100万元,着力推进特色学校打造。
各学校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通过编印经典读本、书法教材、非遗文化传承、校园文化解读等校本教材,常态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XX县实验校、XX县城北小学、XX县梁才学校、XX县二中开展国学戏剧、文明礼仪、书法武术、诗歌楹联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百和镇的莲枪舞、方洞镇的雨坛彩龙、太伏镇的腰鼓、海潮镇的剪纸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社团和大课间活动,百和莲枪舞登上央视大舞台,太伏腰鼓参加2017年XX州市网络春晚。
XX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导航教育”、XX县梁才学校的“和乐文化”、玄滩小学的“里仁文化”、方洞小学的“实文化”、XX县城北小学的“礼仪文化”等均受到各界好评,全县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特色文化效应场。
(三)构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2015年,我县选派了17名教师参加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
2016年,我县又组织了“走进学生心灵”心理健康教育名家论坛,对全县100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
并先后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成了XX县二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XX县二中获得“全国首批心理健康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2017年,全县学校全面开展了五类特异学生(学习困难者、家庭特殊变故者、心理困惑者、行为困扰者、特异体质者)分类排查工作,并对特异学生建档立卡,定期对特异学生进行家访和个别心理疏导;教育局专门组织全县班主任参加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有效提升了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合作共育实践效果逐步显现各校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教育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发展了学生兴趣特长,也抚慰了留守儿童心灵。
引导学生在学校、村落、家庭、同伴之间开展学习雷锋、扶弱助残、便民利民、环境保护、文明礼仪、孝老爱亲等社会公益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时,采取聘请校外辅导员、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开放日、建立家校联系卡、组织亲子活动、开设家教讲堂等措施,密切加强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
XX县二中、XX县二中外国语学校、XX县梁才学校等开设的家庭教育课程和XX县城北中学编写的家长教育读本《与规则同行》等深受家长和社会好评。
二、反思现在,学校德育工作亟待加强我县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上半年我县个别学校出现的涉生事件虽说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但是否也提醒我们对特异学生的关注和研究应该再加深再加强。
最近在网上炒得很火的XX州2012年高考状元天立国际学校毕业生唐立培涉足“港独”事件,虽然后来他道歉了,但其思想政治品质的异化是否也提醒我们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需要再做细再做实。
这些个案已经为我们拉响了生命教育缺失、法治意识淡漠、核心价值观扭曲的警钟,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德育观念淡漠。
一部分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没有设置专职教师,课程随意搭配给所谓“主科”教师,导致课程被不同程度挪用和挤占,一些学科只重视知识和能力,对课程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视而不见。
加之社会和家长“分数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学校开展德育活动也只是应付应付,或者只是少数负责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和班主任在那里浅吟低唱,既缺乏全员育人的理念,也缺乏主动创新的实践,德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家庭教育缺失。
现在有一种教育现象叫“5+2=0”,即学生在学校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两天在家庭所受的不良影响相互抵消了。
这种说法虽有失偏颇,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受家庭、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之大。
在社会转型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是专业教师不足。
目前全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属于科班出身的还很少,大部分都是由团队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缺乏必要的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策略和技巧,难以保证学生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低效。
四是轻视地方课程。
一些学校对地方课程《生命·生态·安全》并不重视,不仅没做到该门课程教师的专职化,而且也不重视该门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严重削弱了《生命·生态·安全》本身特有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价值。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协同创新的智慧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三、立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全新启航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推动各中小学校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增强德育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抓实德育工作的基本环节,理顺学校德育的工作体系,重视创先争优的榜样示范,营造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推进学校德育的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一)完善德育体系,提高活动实效一是丰富主题德育活动。
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品牌塑造,开展“不落幕”的主题教育活动。
二要开展好“五礼”(开笔礼、拜师礼、升级礼、成人礼、毕业礼)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和固化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要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契机,开发和构建系列具有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怀的特色活动。
二是建设学校德育课程。
一要抓好主渠道。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每门课程蕴涵的德育资源,把教材隐含的德育内容挖掘出来,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传播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
二要拓展新途径。
开设好“文化讲堂”、“道德讲堂”、“励志讲堂”,开设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开好健康、心理、国防、环境、法制、安全等课程,让地方课程凸现育人功能。
三要充实新素材。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研发校本教材,适时补充德育工作新材料、新内容,使德育工作常教常新。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建好用好心理健康教育设施。
各中小学校要配备完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发泄室,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与心理矫正等服务。
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我县中小学教师缺编问题,采取“培训考证转岗”和新进专职教师扩充心理教师队伍,力争2017年-2018年两年内完成心理教师“百人计划”。
成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讲师团,深入各镇(街)开展巡回讲座,对各镇(街)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及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要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必须达到100%,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板报、专栏、心理信箱、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既关注对部分有心理困扰学生的辅导,又关注对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意志的培养。
持续开展“五类”学生(学习困难者、家庭特殊变故者、心理困惑者、行为困扰者、特异体质者)分类排查工作,并对特异学生建档立卡,定期对此类学生进行家访和心理疏导,加强与家庭的沟通。
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常态化实行家校联系卡制度和留守儿童谈心日制度,落实关爱帮扶,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高尚的师德是学校最好的德育教材和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
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和“四个引路人”(即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标准,我们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要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要求教师坚守师德底线,严格落实《XX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五项纪律规定》(严禁散布、传播反动或黄色言论;严禁体罚、变相体罚、歧视、侮辱、性侵学生;严禁向学生及家长推销学习资料、用品;严禁组织或参与针对学生的有偿补课和托管;严禁上课使用手机)。
二要加强对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品德课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利用思政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德育研修工作室等平台,做好教师传、帮、带和师徒结对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三要大力宣传表彰最美教师、思政教学名师等,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全县教师见贤思齐、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