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毕业设计42咖啡杯盖注塑模具设计
水杯盖塑料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水杯盖塑料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566a00ba45177232f60a2b5.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水杯盖塑料模具设计系别信息控制与制造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班级 xx姓名 xx学号 xx指导教师 xx起讫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共xx周)目录1绪论2 零件材料的选择及其性能2.1 塑件材料选择2.2 PP 性能分析2.2.1 化学和物理特性2.3 注塑工艺条件2.4 PP 的成型条件.3 注射机的选择3.1 制品的几何属性3.1.1 塑件的厚3.1.2 塑件的圆角3.1.3 脱模斜度3.1.4 制品的表面质量3.2 注射机的选用3.2.1 注射机的两种类型的优缺点3.2.2 选择注射机4 浇注系统设计4.1 主流道设计4.1.1 主流道的作用.4.1.2 主流道设计要点5 成型零件的设计5.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5.1.1 凹模的结构5.1.2 凸模结构5.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的计算.5.2.1 影响工作尺寸的因素.5.2.2 凹、凸模工作尺寸的计算6 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7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7.1 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7.2 导柱设7.3 导套设计7.4 限位拉杆的设计8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8.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类型的确定8.2 抽芯结构尺寸计算8.2.1 抽拔距.8.2.3 滑块设计8.2.4 楔紧块的设计9 排气系统的设计9.1 排溢设计9.2 引气设计9.3 排气系统几种方式9.4 该套模具的排气方式10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10.1 加热系统10.2 冷却系统10.2.1 冷却介质10.2.2 冷却系统的简略计算11模具工作过程参考文献1 绪论此次的设计任务我选了口杯盖注射模具设计,零件模型摆在面前,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设计出模具来,并降低成本,首先应考虑CAD/CAE/CAM技术如何才能在设计中发挥其主要优势.因此,我使用了强大的模具设计软件——UG,从最初的零件3D 建模到最后的模具各部分零件的装配,都完全依靠UG 的各个模块,因此设计的关键就是UG设计软件在注射模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并且由于该零件的尺寸及复杂程度,使得分模与型腔及型芯的设计工作变的尤为关键,为圆满完成这次设计任务,我对该软件的几个常用模块,特别是零件、曲面、工程图及模具模块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习,相信能借助UG,使设计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茶杯杯盖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
![茶杯杯盖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652addbd64783e08122bbe.png)
茶杯杯盖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茶杯杯盖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编号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毕业业论论文文题目茶杯杯盖注塑模设计学生姓名学号24101014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241010指导教师顾问教师二◦一二年十月摘要I摘摘要要本产品是一个注塑模具,通过对注塑成型的特点、产品的要求、材料的分析等,设计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塑料注塑模的设计计算包括方案论证、确定成型设备、注塑模结构设计、注塑模设计的尺寸计算、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等方面。
本设计的大体思路及内容是:首先对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从而确定方案。
然后对连接座进行造型设计,得到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来初选注塑机。
注塑模结构设计包括: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浇注系统的设计,型腔、型芯结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确定等方面。
本文注塑模设计的尺寸计算主要是成型零件尺寸的计算以及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结构的计算。
注射机注射量的校核、模具轮廓尺寸与注射机装模空间的校核、开模行程的校核和模具顶出装置的校核。
关键词关键词:注塑模、斜导柱、侧抽芯、PE摘要II目录III目目录录摘摘要要I第一章第一章概述概述.1 1.1塑料工业简介1 1.2我国塑料模现状2 1.2塑料模发展趋势2第二章第二章制品的分析制品的分析.5 2.1制品(某型茶杯杯盖)的简介5 2.1.1对制品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5 2.1.2本设计中塑件各项要求.6 2.2制品的工艺性及结构分析 6 2.2.1结构分析.6 2.2.2成型工艺分析.6 2.2.3材料的性能分析.6 2.3注射成形过程6 2.3.1 PE的注射工艺参数.6 2.3.1 PE的使用性能.7 2.3.2 PE 的主要性能指标.7第三章第三章拟订模具的结构形式拟订模具的结构形式.9 3.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9 3.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9 3.2.1多型腔单分型面模具.9 3.2.2多型腔多分型面模具.9 3.3注塑机型号的确定10 3.3.1注射机的选用原则10 3.3.2有关制品的计算10 3.3.3注射机型号的确定.11 3.4分型面位置确定11 3.4.1分型面的选择原则.11 3.5浇注系统的设计13 3.5.1浇注系统设计原则.13 3.5.2主流道的设计.13 3.5.3冷料穴的设计.16 3.5.4 分流道的设计.17 3.5.5浇口的设计.19 3.5.6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21 3.5.7浇注系统的平衡.22 3.6脱模推出机构的确定23 3.6.1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23 3.6.2制品推出的基本方式.23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V363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24 3.6.4脱模斜度的确定.253.7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25 3.7.1侧向抽芯机构的分类及特点.25 3.7.2脱模阻力的计算.25 3.7.3抽拔距的计算.26 3.7.4斜导柱侧抽芯机构.26 3.8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28 3.8.1导向机构的分类.28 3.8.2导柱导向机构设计要点.28 3.8.3本设计中导柱的设计.29 3.9排气系统的设计303.9.1排溢设计.30 3.9.2引气设计.30 3.9.3排气系统.303.9.4开设排气槽应注意以下几点.30 3.10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31 3.10.1定模座板.31 3.10.2定模板.31 3.10.3 瓣合模.31 3.10.4型心固定板.32 3.10.5支承板.32 3.10.6垫块.32 3.10.7动模座板.32 3.10.8导向机构的功用推件板.323.10.9导向机构的功用推板.32第四章第四章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354.1定模(凹模)的设计35 4.1.1凹模的结构.35 4.1.2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36 4.1.3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36 4.2型芯(凸模)的设计37 4.2.1主型芯的结构.37 4.2.2小型芯结构.37 4.2.3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的结构设计.37 4.2.4型芯(凸模)的计算.38 4.3 型腔侧壁的计算及校核39第五章第五章温度调节系统设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41 5.1加热系统41 5.2冷却系统415.2.1冷却介质.41 5.2.2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42 5.2.3冷却装置的理论计算.42目录V 5.2.4冷却装置的结构形式.44 第六章第六章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45 6.1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45 6.2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量45 6.3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量45 6.4按注射机的锁模(合模)力的校核45 6.5开模行程的校核46第七章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47致致谢谢.4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9第一章概述1第一章第一章概述概述1.1塑料工业简介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
咖啡杯盖注射模设计
![咖啡杯盖注射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edb70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a.png)
咖啡杯盖注射模设计刘青泉【摘要】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id of coffee cup, through the product modeling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introduced the molding process of injection mold, puts forward the mold using inclined guide pillar and flap combined with lateral slide block core-pulling mechanism releasing method, solved after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 surface concave and thread demoulding problem. The mol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product quality.%根据咖啡杯盖塑件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塑件建模分型的分析,介绍了注射模的成型工艺过程,提出了模具采用斜导柱与瓣合滑块配合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脱模方式,解决了注塑成型后塑件表面凹位及螺纹的脱模问题。
模具结构简单实用,塑件质量好。
【期刊名称】《模具制造》【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咖啡杯盖;注射模;斜导柱;瓣合滑块;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潜伏式浇口【作者】刘青泉【作者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广东惠州51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0.661 引言咖啡杯盖塑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其最大直径为φ83mm,总高为52.9mm,杯口螺纹与不锈钢杯体旋合部分的高度为17.4mm,螺纹为半圆形牙型。
中心圆孔与一不锈钢杆作滑动滑合装配,不锈钢杆的下部安装一个过滤网组件,上部安装一个塑料小手柄。
咖啡杯盖注塑毕业设计
![咖啡杯盖注塑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ee6f15a76e58fafab00327.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咖啡盖的设计与三维制造姓 名:蔡一康 杨晓明班 级:911531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田芳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分类号: 学校代码: 12057U D C :学 号:目录一、前言 (1)二、塑件的工艺分析 (1)(一)、塑件模型的建立 (1)(二)、塑件参数的设计 (2)1、塑件的工艺分析 (2)2、模具设计方面 (2)3、分型面的设计 (4)三、塑料工艺参数的编制 (5)(一)、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 (5)四、模具的结构设计 (5)(一)、浇注系统的设计 (5)(二)、成型零件的设计 (8)(三)、顶出机构设计 (9)(四)、导向机构设计 (12)(五)、排气系统设计 (13)五、注塑成型设备的选择 (13)(一)、计算塑件、浇注系统的体积 (13)(二)、塑件的质量计算 (14)(三)、选择注射机的类型和型号 (14)六、模架的选择及校核 (14)(一)、注射机最大注射量校核 (14)(二)、注射压力的校核 (15)(三)、锁模力的校核 (15)(四)、模具安装部分得尺寸校核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通过对注塑件来进行形状尺寸分析、工艺分析等的综合分析以及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这些分析来进行注射模具的设计,确定注塑方案和模具结构形式,工作零件设计与模架选择;并对成型工艺等多方面分析,通过对工艺计算,制定正确加工方案,并对模具的所有成型零部件进行验证及校核;最后根据设计来进行选择注塑机以及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
关键词:注塑模成型工艺形状尺寸注塑一、前言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
杯盖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精品
![杯盖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e2b6b7a561252d380eb6ed6.png)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设计(论文)题目:杯盖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模具姓名一、课题名称:杯盖注塑模具设计二、主要技术指标:(1)成型方法:注塑成型塑料原料:ABS。
(2)未注公差尺寸按GB/T14486-1993MT6。
(3)塑件周边不得有飞边缺陷,表面光滑。
(4)采用CAD软件对茶杯进行二维造型。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完成塑料品种及成型参数的相关分析。
(2)注塑机的选择,通过相关公式的计算,初步选择常见的注塑机。
(3)模具类型及结构的确定,并进行3D模具制作。
(4)模具和成型机械关系的校核,通过相关公式对初选的注塑机校核。
(5)绘制模具零件图以及制模具装配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主要参考文献:(1) xx.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2)xx .模具CAD/CAM[M].校内出版,2009年(3) xx .MOLDFLOW注塑流动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4) xx.UG NX 4实例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咖啡杯盖注射模设计
![咖啡杯盖注射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b8a32a482fb4daa58d4bee.png)
复合 滑 块 抽 芯 机构 ( 即俗称 的滑 块 上 走 滑块 )简 化 了 , 模 具 结 构 , 模 具 的工 作 过程 更 加 安 全 可靠 。模 具 投 使
版 社 , 0 0 2 1.
me h ns ees gme o ,ovdat jcinm ligpo u t ufc o cv n ra c a i rl i t d sle f r net odn rd c r ec n aea dt ed m an h ei o s a h
d mo l i gp o l m . T emo d h st e a v n a e f i l tu t r , o d p o u t u l y e ud n rbe h l a d a tg so mp esr c u e g o r d c a i . h s q t
_
7艺过程 , 出了模具采用斜导柱 与瓣合滑块配合 的侧向分型抽 芯机构的脱模方式 , - 提 解决
了注塑成型后塑件表面凹位及螺纹的脱模 问题。模具结构简单 实用 , 塑件质 量好 。
关键词 : 咖啡 杯 盖 ; 注射 模 ; 导 柱 ; 合 滑块 ; 向分 型抽 芯机 构 ; 斜 瓣 侧 潜伏 式 浇 口
3 注 . 化学工业 出版 车扣为汽 车上 的一个配件 , 精度要 求较高 , 尤其 [] 张维合 . 塑模具设计 实用手册 】 北 京 :
社 ,0 1 2 1.
【】 屈华 昌.塑料 成型 工艺与模具设 计[ .北京 : 4 M】 机械 工业 出
版 社 ,9 6 19 .
【] 宋玉恒 .塑料注射模设 计实用 手册[ ] 5 M .北京 : 航空 工业 出 版社 ,9 6 19 .
茶杯盖注塑模模具设计
![茶杯盖注塑模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ff3a6a336c1eb91a375db0.png)
茶杯盖注塑模模具设计The Injection Moulds Design ofCup Lid摘要该设计通过对多种相似塑件的模具结构参考,设计的是聚乙烯塑件(某型口杯盖),采用的是一模两腔注射。
该产品采用点浇口注射,和整体式型腔设置。
型腔是由两瓣合模构成,利用斜导柱侧向分型,塑件的螺纹采用强制脱模。
注射模的分类、组成与注射规格的确定,分型面的确定。
浇注系统设计,注射模的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浇道、分浇道(横浇道)、进料口(内浇口)、冷料穴和排气槽或溢流槽等部分组成,成型零件设计,注射模的成型零件主要由动模、静模、型芯、镶块、活块等组成。
导向及定位机构设计,它包括导柱、导套的设计;导柱与导套的组合形式的选择,另外还要考虑导柱与导套配合精度的选择。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当制件的分型面确定后,在制件上与开模方向垂直的内侧或外侧如果有侧孔或侧凹,会对制件的开模或脱模形成障碍,为了方便开模,因此要选择合理的侧抽芯机构,顶出机构的设,排气系统设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关键词:杯盖;注射模;瓣合模;侧向分型;AbstractI designed a polyethylene model, which can inject two cavities in one time.The products are pinpoint gated on the side,and adopt integral cavity arrangement.The cavity is formed by two petal mold modules, and side core-pulling is through angle pin. the thread is through forced ejection.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osition and injection of specifications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ain runner gating system of injection mould, sprue (runner), inlet (gate), slag hole and exhaust slot or overflow tank parts, such as forming parts design, injection mould molding parts is mainly composed of dynamic modulus and static modulus, core, live set piece, piece, etc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design, it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e guide pin, guide sleeve; The choice of the form of the combination of guide pillar and guide sleeve, also consider to guide pillar and guide sleeve with the precision of choice .The design of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when the parting surface of parts is determined, on the parts and mould opening direction if there is a medial or lateral side of the vertical holes or lateral concave, can open mold or mold release of the product form obstacl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open mold, so should choose reasonable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The design of ejection device .The exhaust system desig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Key words: cup lid;injection mold;petal mold module;sidecore-pull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1 塑件工艺性分析 (3)1.1 制品(茶杯盖)的简介 (3)1.2 制品的工艺性及结构分析 (3)1.2.1 结构分析 (3)1.2.3 材料的性能分析 (3)1.2.4 塑件零件图 (4)2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4)2.1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5)2.2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5)2.2.1 多型腔单分型面模具 (5)2.2.2 多型腔多分型面模具 (5)2.3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5)2.3.1 注射机的选用原则 (6)2.3.2 关制品的计算 (6)2.3.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6)2.3.4 注射机及各个参数的校核 (7)2.4 分型面位置确定 (8)2.4.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8)2.5 浇注系统的设计 (9)2.5.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9)2.5.2 主流道的设计 (9)2.5.3 冷料穴的设计 (12)2.5.4 分流道的设计 (13)2.5.5 浇口的设计 (15)2.5.6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 (17)2.5.7 浇注系统的平衡 (18)2.6 脱模推出机构的确定 (19)2.6.1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19)2.6.2 制品推出的基本方式 (19)2.6.3 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 (20)2.6.4 脱模斜度的确定 (20)2.7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20)2.7.1 脱模阻力的计算 (21)2.7.2 抽拔距的计算 (21)2.7.3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 (22)2.8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3)2.8.1 导向机构的分类 (24)2.8.2 导柱导向机构设计要点 (24)2.8.3 本设计中导柱的设计 (25)2.9 排气方式 (25)2.10 冷却系统 (25)2.11 模架零件的选用 (28)2.11.1 定模座板 (28)2.11.2 定模板 (28)2.11.3 瓣合模 (29)2.11.4 型心固定板 (29)2.11.5 支承板 (29)2.11.6 垫块 (29)2.11.7 动模座板 (29)2.11.8 推件板 (30)2.11.9 推板 (30)2.12 成形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30)2.12.1 定模(凹模)的设计 (30)2.12.2 型心(凸模)的设计 (32)3 塑料模材料的选用及技术要求 (35)3.1 塑料模材料的性能要求 (36)3.2 塑料模零件选材原则 (36)4 模具工作过程 (39)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绪论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
茶杯盖注射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茶杯盖注射模具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8b1d63e53a580217fcfe7c.png)
摘要塑料在当今世界上无处不用,因此塑料模具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注塑模。
由此可知,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瓶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及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茶杯盖注塑模具的设计。
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茶杯盖的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较深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PROGRAM的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画装配图、零件图,进一步系统深化CAD熟练程度,加深了对模具各个零件的认识。
关键字: 塑料模具,注射机,型腔,浇注系统目录1前言1前言 (1)1.1模具工业的地位 (3)1.2塑料注射模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2茶杯盖制件分析 (7)2.1茶杯盖的模具设计流程 (7)2.2塑件分析 (7)2.3茶杯盖的三维图 (8)3 茶杯盒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9)3.1方案的选择 (9)3.2制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选择 (9)3.3浇注系统设计 (9)3.3脱模机构设计 (11)3.4溢料排气系统设计 (12)3.5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12)3.5.1凹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13)3.5.2 凸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14)3.5.3 前模仁的设计 (15)3.5.4成型零件的设计 (16)3.6导向与定位机构 (17)3.7选择脱模方式 (18)3.7.1脱模机构的设计 (18)3.7.2脱模力计算 (19)3.8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19)3.9.模架选用 (20)4.注射机的选择 (21)4.1注塑机基本参数 (21)4.2初选注塑机 (22)4.3注射机的校核 (23)4.3.1 注射压力的校核 (23)4.3.2 锁模力的校核 (24)4.3.3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24)4.3.4 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24)4.3.5 模具厚度校核 (24)4.3.6模具安装尺寸校核 (25)4.3.7 开模行程校核 (25)致谢词 (25)1.1模具工业的地位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
杯盖注塑模具设计[1]
![杯盖注塑模具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14e5f14a216147917112873.png)
摘要使用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的高效率、高精度进行模具设计和加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
本文是关于注塑模的设计,设计的制品是大口杯盖。
首先对制品进行尺寸的选择和性能形状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选择注塑材料和注射机。
接着利用PRO/E进行大口杯盖的实体设计,并进行模具设计,也就是对模具的型腔、型芯和浇注系统进行设计,再利用AutoCAD画出整个模具的装配图。
最后是型腔的CAM加工设计。
关键词:注塑模,型腔,型芯,浇注系统装订线目录引言 (4)1. 模具制造中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4)2. 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 (4)3. 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水 (4)4. 在塑料模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 (5)第一章零件材料选择及性能 (5)1.1、零件结构分析 (5)1.2、塑料性能 (5)第二章注射机的选择 (6)2.1.制品的几何属性 (6)2.2.注射机的选用 (6)2.3.模具闭合厚度的校核 (8)第三章成型零件的设计 (8)3.1.凹模结构设计 (8)3.2.凸模结构设计 (9)3.3.型腔分型面设计 (9)3.4.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10)3.5.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选择 (11)第四章浇注系统设计 (11)4.1.主流道设计 (11)4.2.浇口套的设计 (12)4.3.分流道设计 (12)4.4.浇口设计 (13)4.5.排气孔道设计 (14)第五章顶出机构设计 (14)5.1.顶出机构 (15)5.2.复位机构 (17)5.3.导向机构的设计 (18)第六章塑料模温控系统设计 (18)6.1.型腔上的冷却 (19)第七章标准模架的选择 (21)第八章绘制实体装配图和平面零件及装配图 (21)第九章模具的试模与修模 (21)9.1. 粘着模腔 (21)9.2. 粘着模芯 (22)9.3. 粘着主流道 (22)9.4. 成型缺陷 (22)致谢 (23)附录设计总结 (24)参考文献 (24)引 言(1)模具制造中数控技术的重要性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模具制造技术;(1)机械加工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335f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a.png)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随着咖啡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咖啡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对于制造咖啡杯的工厂来说,咖啡杯注塑模具的设计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帮助读者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尤其是在注塑加工时,模具需要承受高温和高压力,材料质量的差异很容易导致模具损坏和产品质量不稳定。
因此,对于咖啡杯注塑模具的设计来说,需要选择高品质、高耐磨、高温度的特种钢材。
2. 模具结构设计咖啡杯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是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模具结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尺寸和结构:根据咖啡杯的外形和尺寸要求,设计适合的模具尺寸和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2)流道系统设计:流道系统的设计对于塑料的充填和冷却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设计合理的流道系统。
(3)出模方式:选择合适的出模方式,可以减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提高生产效率和机械设备的稳定性。
3.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的工艺影响着模具精度和使用寿命。
在咖啡杯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加工精度: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注塑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需要严格掌控加工精度,避免出现加工误差。
(2)热处理工艺: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对于提高模具硬度和耐磨性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特定的钢材性质和模具工作环境,制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3)表面处理工艺:模具表面的处理工艺会影响塑料充注、出模和产品表面质量等方面。
需要采用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如抛光、电镀等,提高模具质量和产品质量。
4. 模具维护保养模具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与维护保养密不可分。
对于咖啡杯注塑模具来说,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清洗:模具应定期清洗,去除泥沙污渍等杂质,保证模具表面的光滑度和减少杂质对模具的损害。
(2)定期润滑:模具需要定期涂抹润滑剂,保持模具的润滑状态,防止磨损和生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论文--咖啡杯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论文--咖啡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41653d6f1aff00bfd51e3c.png)
绪论21世纪,塑料工业以前所谓有的速度高速发展。
塑料,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中已拥有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工业产品越来越向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为了保持和加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产品的开发周期、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于是对制造各种产品的关键工艺装备—模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一方面企业为追求规模效益,使得模具向着高速、精密、长寿命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产品更新换代快、赢得市场的需要,要求模具向着制造周短,成本低的快速经济的方向发展。
计算机、激光、电子、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如虎添翼,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类型不断增多,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
目前,我国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2004年,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例已上升到30%左右,未来几年中,塑料模具还将保持较高速度发展。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重要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及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成本低廉,保证质量的一系列优点,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发展方向。
在我国塑料模具市场中,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其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
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仅汽车行业就需要各种塑料制品36万吨;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年产量均超过1000万台;彩电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台。
统计表明,家电行业所需模具量年增长率约为10%。
一台电冰箱约需模具350副,价值约4000万元;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约需模具200副,价值3000万元;一台空调器仅塑料模具就有20副,价值150万元;单台彩电大约共需模具约140副,价值约700万元,仅彩电模具每年就有约28亿元的市场。
随着家电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外壳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对家电外壳的色彩、手感、精度、壁厚等都提出新要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型、精密、设计合理(主要针对薄壁制品)的注塑模具将得到市场的欢迎。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3d55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c.png)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1. 引言注塑模具是制造咖啡杯的重要工具。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咖啡杯的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的要点,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模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2. 模具结构设计2.1 模具类型选择咖啡杯注塑模具的类型有直线式模具和热流道模具两种常见类型。
直线式模具适用于制造简单形状的咖啡杯,而热流道模具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咖啡杯。
在选择模具类型时,需要根据生产需求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2 模具开模方式选择模具开模方式有手动开模和自动开模两种方式。
手动开模适用于小批量生产,而自动开模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选择合适的开模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模具腔型设计咖啡杯注塑模具的腔型设计需要考虑咖啡杯的容量、外观和结构等因素。
合理的腔型设计可以提高咖啡杯的注塑成型效果,并减少废品率。
2.4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咖啡杯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冷却效果均匀,以避免模具温度不均匀导致的产品缺陷。
3. 材料选择3.1 模具材料选择咖啡杯注塑模具的材料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耐磨性、导热性、模具制造成本等。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P20钢、H13钢等。
根据生产需求和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3.2 塑料材料选择咖啡杯注塑模具的塑料材料选择要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成本考虑。
常见的塑料材料有聚丙烯、聚乙烯等。
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可以提高咖啡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4. 制模工艺4.1 模具制造工艺咖啡杯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加工和模具调试等过程。
模具加工要求精度高,以保证咖啡杯的尺寸和外观质量。
模具调试要进行模具的调整和参数的设置,以确保咖啡杯的成型效果和质量。
4.2 模具维护与保养模具的维护与保养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和保证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护,清除模具表面的油渍和污染物,修复受损的部位,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作。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说明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9e7bce7f111f18582d05a2b.png)
咖啡杯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作者:-----------------------日期:一:尺寸分析为了便于减小模具制造难度,根据经验值再结合造型上的要求进行塑件尺寸分析确定。
经分析决定咖啡杯杯底半径为32mm,杯口半径为50mm,高度为100mm,最大壁厚为5mm。
二:成型材料的选择选材依据:①塑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及对应力的敏感性。
②塑料成型材料的选择的物理性能,如对使用环境温度变化适应性、光学特性及外观完美程度等。
③塑件的化学性能,如对接触物的耐性、卫生程度及使用安全性。
④必要的精度。
⑤成型工艺性,如塑料的流动性、结晶性,热敏性。
根据以上这些要求,我选择用PP来做咖啡杯,因为pp的流动性好,有利于冲模。
并且选用pp而不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是因为聚丙烯光泽性好,外观漂亮。
由于收缩率较高密度聚乙烯小,制件细小部位的清晰度好。
而高密度聚乙烯收缩率较大,制品表面的细微处难以模塑成型。
PP的透明性也比HDPE好。
三:模架的确定采用了A4型标准模架的基本结构,并对其进行改良设计。
对标准模架的尺寸来说,根据标准以及零件的尺寸来确定为550*500*520mm,动模板厚为70mm,定模板厚为40mm,在动定模板两边分别有动模垫板和定模垫板。
动模垫板设计为30mm,定模和动模之间加的板改成瓣合模,根据需要其厚度设计为100mm。
标准模架中还有推板和推板压板,推板压板为25mm,推板为40mm。
另外,设计C板为200mm。
这样就可以满足注塑机正常顶出塑件。
最后,再将导柱一直通到定模板上即可。
四:注射机选择运用proe测得塑件体积V=127 cm3 ,塑件分型面面积A= 8081mm2 。
查《塑料模设计手册》选注塑机为XS-ZY-1000型。
经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开模行程的校核以及顶出行程的校核等该注塑机完全满足要求,因此最终选择此注塑机。
杯子注塑模具设计报告
![杯子注塑模具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0d643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b.png)
杯子塑料注射模设计报告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模具CAD/CAM 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起迄日期:T1 产品的三维造型1.1 零件工程图绘制:T2 产品的注塑模具结构分析:2.1 零件的注塑工艺性分析(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该塑件为壳类非薄壁零件,左右对称,塑件要求外侧表面较光滑,无飞边,浇口出无明显的修剪痕迹。
塑料材料为PC+ABS,收缩率为1.0045%。
(2).顶出系统顶针采用直身顶杆,为了有效顶出产品,且顶出产品时能够均匀受力必须在型芯四周放置顶杆。
(3).浇注系统该塑件型腔布局采用一模两腔式,因而选用直接浇口系统,能够有效的填充型腔,缩短塑件的成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且便于修剪。
(4).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必须能有效冷却型芯和型腔。
在此产品模具中,因为要在型芯四周放置顶杆,且产品有侧向分型,故在型芯中将无法创建冷却系统,因此只能在型腔创建冷却系统,冷却管道直径为 M8。
(5).模架结构采用FUTABA_SG系列A 类型大水口模架,模架大小为4050,A板厚度为170mm,B板厚度为70mm.该模具应为侧分型注射模。
2.2 模具的结构方案设计(1).顶出方向与分析面的初步确定顶出方向应选易推出塑件的方向,首先确定模具的开模方向为塑件的高度方向,根据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原则,则此塑件的分型面选在杯口处,同时,塑件采用瓣合式型腔,侧向分型面如图所示。
图1 塑件顶出方向(2).模具整体结构确定选用FUTABA_SG系列A类型大水口模架,模架大小为4050,A板厚度为170mm,B板厚度为70mm.该模具应为侧分型注射模。
型芯采图2 模架示意图(3).创建定位圈,添加浇口套图3 定位圈浇口套示意图(4).浇注系统的设计采用点浇口的形式图4 浇口示意图(5).顶出系统的设计采用顶杆顶出,顶杆位置布置如图所示,根据零件图纸可知,此位置顶杆直径可取8mm ,采用直顶杆。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大口杯盖的注塑模设计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大口杯盖的注塑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3da5fdf90f76c661371af3.png)
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批表系班毕业设计任务书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前言一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模具作为模压产品生产的关键工装,其设计与生产周期日益成为决定新产品开发周期的决定因素。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模具、机床等行业首先得益于数控技术,使上述行业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数控加工的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度自动化等优点在资金回转要求快、交货时间紧急、产品竞争激烈的模具行业是非常适宜的。
例如:在汽车工业中,过去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一般为10年,现在缩短为2~3年。
福特、通用、丰田等公司的新车型开发周期仅为1年半,这一切都得益于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手段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其根本原因就是模具设计与计算机技术、模具制造手段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所以CAD/CAM软件技术与高速切削技术逐渐应用于加工铸铁和硬铝合金,尤其是加工大型覆盖件冲压模、锻模、压铸模和注射模,目的是在减少加工时间和研制时间的同时提高尺寸公差和表面一致性。
目前国际上数控加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模具行业、航空航天行业,尤其是在加工复杂曲面的领域,工件本身或刀具系统刚性要求较高的加工领域,显示了强大的功能。
国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9 0年代,也是主要应用于模具、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但采用的高速切削CNC机床、高速切削刀具和CAD/CAM软件等以进口为主。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目前模具的一般分类:可分为塑胶模具及非塑胶模具:(1)非塑胶模具有:铸造模、锻造模、冲压模、压铸模等。
A.铸造模——水龙头、生铁平台B.锻造模——汽车身C.冲压模——计算机面板D.压铸模——超合金,汽缸体(2)塑胶模具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产品的不同又分为:A.注射成型模——电视机外壳、键盘按钮(应用最普遍)B.吹气模——饮料瓶C.压缩成型模——电木开关、科学瓷碗碟D.转移成型模——集成电路制品E.挤压成型模——胶水管、塑胶袋F.热成型模——透明成型包装外壳G.旋转成型模——软胶洋娃娃玩具注射成型是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x x 大学——xx学院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咖啡杯盖注塑模具设计姓名:xxx班级:xxxxx学号:xxxxxxx指导老师:xxxxxxxx年x月x日xxxxxxxx学院xx 级学生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079013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类学生: xxxx日期:自xxxx年xx 月xx日至 xxxx年x月x日指导教师: xxxx目录目录........................................................................................................................................ - 3 - 一.塑件的分析.......................................................................................................................... - 6 - 二.注射机的选择...................................................................................................................... - 7 - 三.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 7 -1.型腔数量的确定和校核........................................................................................................... - 7 -2.锁模力的校核................................................................................................................... - 8 -3.注射压力的校核............................................................................................................... - 8 -4.开模行程的校核............................................................................................................... - 8 -5.推出装置的校核............................................................................................................... - 8 -四.型腔的布局与分型面设计..................................................................................................... - 9 -1.型腔的布局....................................................................................................................... - 9 -2.分型面的选择................................................................................................................... - 9 - 五.浇注系统的设计................................................................................................................ - 11 -1.主流道的设计................................................................................................................. - 11 -2.分流道设计..................................................................................................................... - 11 -(1).分流道的形状与尺寸..................................................................................... - 11 -(2).分流道的长度................................................................................................. - 11 -(3).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 11 -3.浇口的设计..................................................................................................................... - 12 -(1).浇口的选用..................................................................................................... - 12 -(2).浇口位置的选择............................................................................................. - 12 - 六.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 13 -1.凹模和凸模的结构设计................................................................................................. - 13 -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 14 -(1)型腔和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 - 14 -(2)型腔深度和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 - 15 - 七.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 16 - 八.推出机构设计.................................................................................................................... - 17 -1.推出机构及机构组成..................................................................................................... - 17 -2.推出机构的分类............................................................................................................. - 17 -3.推出结构的设计要求..................................................................................................... - 17 -4.推杆的设计..................................................................................................................... - 17 -(1)推杆的形状...................................................................................................... - 17 -(2)推杆位置的选择.............................................................................................. - 18 - 九.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 18 -1.抽芯力与抽芯距的确定................................................................................................. - 19 -(1)抽心力的确定.................................................................................................. - 19 -(2)抽芯距地确定.................................................................................................. - 19 -2.斜导柱的设计................................................................................................................. - 19 -(1)斜导柱的基本形式.......................................................................................... - 19 -(2)斜导柱倾斜角的选择...................................................................................... - 20 -(3)斜导柱长度计算.............................................................................................. - 20 -(4)侧滑块的设计....................................................................................................... - 21 - 十.设计小结............................................................................................................................ - 22 - 十一.参考文献........................................................................................................................ - 22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咖啡杯盖塑件名称:咖啡杯盖材料:ABS产品塑件图一.塑件的分析ABS塑料,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比重:1.08~1.2克/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