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如何教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如何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为此,必修教材增加了“名著导读”内容,精选了十部名著“名著导读”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著导读学生阅读名著,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培养、人生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遗憾的是,“名著导读”并没有引起大多数教师的重视,即便有所涉及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只知皮毛,不知全体,达不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同时,高中生忙于课业和应试,步履匆匆,缺少充裕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文学名著。
要改变这种现状着实太难。
“名著导读”内容极为丰富,阅读量很大,语文教学者应该深思,如何教读该板块才能真正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名著的熏陶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笔者认为,“名著导读”应该有读有导,不是一个“读”字解决的,它应该是学生“读”和老师“导”的有机结合,因为读,学生才有体验,因为导,体验才更深刻。
为了改变“名著导读”被闲置、经典作品快餐化的局面,笔者探讨了下面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把握阅读目标,指导阅读方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阅读目标给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在处理“名著导读”内容时就应该以此为依据。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定10部名著,阅读这些名著,我认为要把握的重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知人论世,自我提升,与人分享。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的话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必修所选的10部名著选自不同时代和不同作家,时代相隔久远,文化背景迥异,学生阅读如果不能做到知人论世,那么阅读就是水中的浮萍,是没有根基的。
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校语文组决定开展“走进名著,感受经典”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著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4.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名著导读课(1)教师选取一部经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进行深入的讲解,介绍作者、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梗概等。
(2)引导学生分析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等。
(3)结合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名著阅读分享会(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部名著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
(2)阅读分享会上,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分享,介绍所读名著的作者、背景、主要内容等。
(3)其他学生针对分享内容进行提问、讨论,共同探讨名著中的精彩片段、人物形象等。
3. 名著改编创意大赛(1)学生根据所读名著,发挥想象,进行改编创作,如改编成剧本、漫画、小说等。
(2)组织评选,选出最具创意、最贴近原著的作品。
(3)对获奖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意,传承经典。
4. 名著知识竞赛(1)组织学生参加名著知识竞赛,内容包括名著作者、背景、人物、故事情节等。
(2)竞赛形式多样,如抢答、选择题、填空题等。
(3)评选出优秀选手,给予奖励。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前,语文组教师共同商讨,确定活动方案,并分配任务。
2. 教师提前备课,了解名著相关内容,制作课件。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参与情况,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不足,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课程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课程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课程犹如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户,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智慧和情感。
这门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外国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作者对社会、人性、爱情、战争等诸多主题的深刻思考。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国家和时代的风貌,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
比如,在《巴黎圣母院》中,我们看到了中世纪法国的社会画卷,体会到美与丑的强烈对比;《战争与和平》则让我们置身于俄罗斯的广阔疆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外国文学名著并非易事。
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以及作品本身的深度都可能成为我们理解的阻碍。
这时候,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门课程首先为我们提供了背景知识的介绍。
每一部名著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
老师会在课程中详细讲解这些背景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比如,在阅读《简·爱》时,如果我们不了解 19 世纪英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女性地位,就很难理解简·爱的挣扎和反抗。
课程中的文本分析也是关键的一环。
老师会引导我们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风格等进行深入分析。
以《哈姆雷特》为例,我们会探讨哈姆雷特的性格复杂性,他的犹豫和复仇的决心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同时,也会分析作品中那些富有哲理的独白,体会莎士比亚语言的魅力。
在阅读方法的指导方面,课程教会我们如何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对于重要的段落和情节,我们需要精读,仔细品味其中的细节和情感;而对于一些背景介绍和次要情节,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快速获取信息。
此外,还会教我们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整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小组讨论也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在讨论中,我们往往能够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细节,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导教结合,品味名著——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浅谈
我 们 在 平 时 的教 学 中 ,应 采 用 比较 阅读 或 联 系 拓 展 的 方 法 ,丰富课堂的内容 , 拓宽学生的视野 ,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 在此基础上 自然而然地扩展到名著 , 把学生带进名著世界。 3 .借 助媒 体 资 源 充分利用 “ 百家讲坛 ”等 电视 、电影及网络媒体资源。 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于丹 《 论语 )心得 》 ( 、四大名著电 视剧等 ,网络关于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等 ,都是学生非常感 兴趣的 。我们结合媒体热点 ,紧扣学生心理导入名著能最大 限度地激趣 ,引申、促进对名著的理解 和体验 。
4 .把 握 导 读 时 机
什么往往让 学生感觉没时间读 、没兴趣读 、读而难入 、读而无 果。实践
免 ,因 而从 时 间 上还 是 不 能 有 机分 配 ,学 生 不会 把 时 间放 在
中我们发现 , 国庆节前 、“ 在 五一”放假前、寒暑假前等时问 导读 ,时机最 好 ,如能恰逢课 文的 自然进度导 入 ,或各种媒 体相关 内容 的热播 ,那将是最佳 时机 。在上述 时间段 ,学生 有足够 的时间预览名著 , 制定阅读计划。对 于较短小 的名著 ,
一
便 实用 的办法是开学生推介会 , 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认识 了解 向 其他同学推介名著 , 在相互推介 的基础上师生共 同确定所要阅 读 的名著。这样做 ,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 、激活思维情感 ,而 且最能保证学生的介绍权、 推荐权、 选择权, 更吻合学生实际。
2 教 师 自然 导入 .
学 园 I C D MY AE A
21 0 1年 7月
导教 结合 ,品味 名 著
高 中语文 “ 名著 导读"教 学浅谈
程 时香 陕 西省 岚皋 县城 关 第二 小 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设计及实践
艺术绝大著作生活百科全书——《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设计及实践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张安群《红楼梦》是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笔法,为我们徐徐铺开了十八世纪钟鸣鼎食之家的日常生活画卷,让我们看到了以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由鼎盛而至衰颓的过程,也看到了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的众女儿的不幸命运。
《红楼梦》被王国维誉为“艺术的绝大著作”,被周汝昌先生评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和集大成”,被王蒙赞为“生活的百科全书,语言的百科全书”。
这样一部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成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重要课程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提升阅读鉴赏的能力,学习和思考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感悟和精神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要求,我对《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做了教学的总体设计:结合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和《红楼梦》自身独特的结构、内容和艺术特点,从交流阅读方法、介绍结构及主线、探讨人物形象、感受宝黛爱情精致之美、细品日常生活描写、赏读林黛玉诗词、辩证思考后四十回的价值、探究小说主题等方面安排阅读与研讨活动,共设为10个课时。
一、阅读准备(一)阅读版本选择《红楼梦》版本较多,高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并不在于版本考证或甄别,而是为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习得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从而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此,我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需求,推荐学生准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
其前八十回以曹雪芹创作的《石头记》庚辰本为底本,后四十回则认为是无名氏续写,由程伟元和高鹗整理。
这个版本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勘,聘请了吴世昌、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老红学家作为顾问,凝聚了冯其庸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心血,已刊行36年;而且书页对疑难字词及文化常识都有详细注释,对学生读懂《红楼梦》,感受其丰厚的艺术魅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和意义。
名著导读教学建议
激发兴趣方法指导自主阅读——关于“名著导读”的教学建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设置的“名著导读”部分,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效地挖掘现有的课程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地课外阅读。
一、教材分析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名著导读”一览表课程系列书名必修必修1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2 《家》《巴黎圣母院》必修3 《红楼梦》《高老头》必修4 《谈美》莎士比亚戏剧必修5 《三国演义》《堂吉诃德》通过列表的形式将“名著导读”部分展示出来,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编者在选编篇目有如下特点:㈠经典与开放融合。
在名著的选择上,必修教材注重了作品的经典性。
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优秀作品,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真正的经典能深深吸引读者,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久久地令人回味。
青少年阅读经典名著,可以给他们种下“精神的种子”。
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些经典的文化因子会逐渐融化在血液里,成为他们精神面貌或品质内涵的一部分,使其终身受益。
同时,这些经典作品的选择又顾及到了学生多元开放的价值观,让他们尽可能多接触外国名著,所以在“名著导读”中,外国名著占了二分之一,有其是有“百科全书”之称的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等。
㈡传统与现代兼顾。
大部分的名著都有着历史的积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学生对古老传统的东西难以置身其中,无法全面体会个中要领,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选编的名著有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编撰的言论的集合体——《论语》,有明清时期脍炙人口的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更有深入浅出的现代理论著作《谈美》。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与批评教学法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与批评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名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外国文学名著的导读与批评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外国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学生能够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同时,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社会和人性等重要问题。
例如,读《简·爱》,学生可以感受到简·爱追求平等、独立和真爱的勇气;读《巴黎圣母院》,能够体会到美与丑的鲜明对比以及人性的复杂。
这些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学的意义批评教学法在外国文学名著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批评教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所呈现的内容,而是主动地思考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他们可以对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例如,在阅读《老人与海》时,学生可以思考老人桑提亚哥的形象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探讨作品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作者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三、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与批评教学的方法1、激发兴趣,引导阅读在开始阅读一部外国文学名著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讲述作品的故事梗概,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等。
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好奇心和期待感,从而主动地去阅读。
2、指导阅读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
精读部分可以选择作品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情节,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心理;泛读则让学生快速了解作品的整体框架和大致内容。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思考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思考作者:邹婉婷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年第05期摘要:文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增加高中生语感积累,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
但是,目前在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环节中存在盲目性、功利性以及学生在阅读中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落实名著导读的教学任务,推动新课改的进展,高中语文教师应正确、科学地把握名著导读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105大语文时代,要求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三年的时间课外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32部,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专门在每册书的后面设计了“名著导读”版块,把名著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足见经典阅读之重要。
而现实教学中,名著导读往往陷于无序、随意状态,多是布置学生课下去读,难以保证阅读实效。
对此,教师有必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究有效落实名著导读的具体做法。
一、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的现状1.名著的选篇不全面合理虽然当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版块选用的都是经典名著,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写作构思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学生受到名家的思想主张和写作风格的熏陶。
但是,选用的经典名著都是古代中外名著,学生对其进行阅读、开展鉴赏的时候会遇到困难,如果选用一些现代名家的作品,或许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更好。
因此,名著选篇在全面、合理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
2.教师的指导不科学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通常把主要精力放在表达交流与阅读鉴赏方面,而在名著导读方面下的功夫不够。
主要表现是:(1)不对名著导读内容进行指导,任由学生自己学习,也就是用阅读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阅读;(2)用讲课的方式代替指导的作用,很多教师在开展导读课的时候,通常是自己先把名著读完,用先入为主的概念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给学生,影响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浅析
当 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o yan a t e o ne o ay E u a in e r d Pr ci fCo t mp r r d c t c o
VO . I3 NO。 6
J n u e.2 1 01
高 中语 文 “ 著 导 读 ’ 学浅 析 名 ’ 教
再者 , 笔者认为 , 名著 之所 以谓之 经典名 著 , 因为它 是 除了 可 以给予学生语 言文字修 养 的指导与借 鉴外 , 可以 更 潜移默化 、 润物 细无 声地 改造人 的思想 。前 人 的无 数例子 告诉 我们 , 很多优 秀的人才都 是 由于在青少 年时期 阅读 了
一
斑 。近三 年来 , 笔者 就 新教 材 《 文》 必 修 ) “ 著 导 语 ( 中 名
能很好地指导 学生 的写 作 构思 、 言表 达 , 有 助于 学生 语 也 较为深入地 了解作 家 的写作 风格 及 其思想 主 张 , 但是 , 不
少师生反映 , 观这 1 纵 0部名著 , 均为古代 中外 名著 , 学生在
收稿 日期 :0 1 2一l 2 1 —0 1
作者简介 : 张素梅(93一 , , 17 ) 女 湖南邵东人 ,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 中学政教处主任 , 主要从 事新课 程语文作 文教学研究 。
发展 学生智力 , 陶冶学生情操 , 其他活 动都不 能替代 的 。 是
人教课标教材名著导读与语文读本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
内 涵 的一 部 分 , 其 终 生 受 益 。 使
更 与 课外 的结合 与互 补 。如 必 修 3 膜 , 好 地理解 作 品 。 第 一 单 元 选 了 《 黛 玉 进 贾 府 》, 林
“ 文读 本 ” 然 也 是分单 元 编写 语 虽
“ 品 导 读 ” 分 内容 比较 丰 的 , 具 体 到 选 文 , 的是 与 教 科 作 部 但 有
爆 炸 ” 时 代 。 对 铺 天 盖 地 而 来 与 其 他 学 科 相 比 ,语 文 也 是 最 适 项 措 施 ,一 是 在 必 修 课 中设 置 了 的 面 的信 息 、 量 的 知 识 , 们 往 往 感 合 学 生 自学 的 一 门 学 科 。 利 用 一 与 “ 读 鉴 赏 ” 表 达 交 流 ” 梳 理 海 人 阅 “ “
有 大 的 书 中学 过 一 些 ,但 这 次 是 推 荐 学 语 言 特 征 。 过 这 些 导 读 , 望 能 拓 展 , 助 于 形 成 “ 语 文 ” 阅 通 希 目的 是 为 了 激 发 阅 读 兴 趣 , 生 阅读 全 书 , 为 选 修 阶 段 的 《 也 先 为 高 中 学 生 认 识 和 了解 这 些 文 学 读 观 ,
一
、
语 文 学 习 离 不 开 课 外 阅 日常 的 人 际 交 往 ) ,习 得 语 言 , 师 和 各 有 关 学 科 教 师 商 议 推 荐 。” 提
读
高 语 文素养 。这一 过 程是 学 生 自 为 了落 实 课 程 标 准 的这 一 要 求 , 当 今 我 们 正 处 在 一 个 “ 息 然 学 习 得 到 的 。 这 个 意 义 上 讲 , 人 教 版 高 中 语 文 教 N- 采 取 了 两 信 从 书
有 文 化 的 传 承 ,社 会 的 发 展 与 进 不 归 功 于 自 己偷 偷 看 了 大 量 课 外 各 一 部 , 计 1 共 0部 ( 中 只 有 莎 其 步 ,个 人 精 神 品 质 的 充 实 与 提 高 书 ,从 课 外 阅读 中 不 仅 获 取 了 知 士 比 亚 戏 剧 不 是 单 部 作 品 ,而 重 就 成 了 无 本 之 木 、 源 之 水 。 这 识 , 且 收 获 了无 穷 乐 趣 。 无 从 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导读课”教学设计
经典著作《论语》导读教学目标:《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
教师从《论语》中概括出几点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会,如“小人与君子”、“学习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读《论语》知儒家思想。
教学方法:清楚名著导读的结构安排: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自由谈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老师补充介绍孔子生平和《论语》。
教师补充介绍孔子的十大贡献第一、文化上的贡献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
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
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第二、观念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
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
孔子不言所谓有意志有灵验的“天命”和“鬼神”,而对西周的礼乐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
第三、文学上的贡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又叫《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创新篇章的第一人。
第四、哲学上的贡献《易》原本是一部筮(shì)占之书。
孔子使《易》这部筮占之书成为大道之源,成为中国哲学之源。
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其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观念已成为人类“求变向上”的思想基础和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
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
的意 见 :有 的 同学用 开头 的环 境 描 写来 读 孔 乙 己;有 的同 学 容 器 向 “ 习 发展 ”的主 体 的 角色 转 变 。课 堂 教学 活 动 为学 学
合 ,才 能 更 好地 完 成 名著 导 读 的 既定 目标 。
一
其一 ,因 为教 学 任 务紧 ,课 时少 , 为 了赶 进度 ,部 分教 师只 能 选取 填鸭 式教 学 , 以老师 讲解 、展示 为主 ,只 用 卜2 课 时把 作 品的 作者 资 料 、创 作 背 景 、故 事梗 概 、 重要 人物 、思 想价 值 等 一 并展 现给 学 生 。个 别 老 师 允许 甚 至鼓 励 学生 读 名
探 究 的方 法 ,从 而具 备 探 究 的能 力 。例 如 :接 受 式探 究 法 、 问题 式探 究 法 、 比较 式 探 究法 、 由果溯 因 或 由果 及 因式 探 究 法 、 自主 、合 作式 探 究法 等 等 。
时, 让学 生 自主 参 与 语文 活 动 ,写 一 份 防风 林 的方 案 。老 师 善 于 利用 教 材 ,挖 掘 教材 的亮 点 ,拓 展延 伸 ,给学 生 …个 能
变 浓 了 ,探 究 的方 法在 学 生 亲身 体验 中也 掌握 了。 以教 材 为 境 界 、个 体 品 德 、语 文水 准 整 体 的提 升 。在 这 样 的提 升 中 , 依 托 ,培养 学 生 的探 究 能 力 。 足 ,要 改变 现状 ,就要 由课 内 向课外 拓 展 。探 究 性 阅读 能 有
接触精神高端 享受高峰体验——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4“ ” 时机 把 握 。什 么 时 候 捕 捉 思 维 火 花 。 馈 表 要 细 化 , 著 阅 读 的 起 始 阶 段 ,阅 读 进 度 要 .导 的 反 包
“ ” 这 个 时 机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括 每 天 的 计 划 是 否 完 成 或 提 前 , 慢 ,阅 读 内容 要 少 ,重 在 养 成 习 导 ? 把
为 从 容 地 观其 大 略 。只有 建 立 在 大 价 主 要 是 过 程 性 评 价 ,指 在 上 述 的 启 发 和 思 考 , 从 而 营 造 良好 的
体 了解 、把 握 的 基 础 上 的 阅 读 , 两 点 的 基 础 上 所 作 的 阅 读 进 展 情 阅 读 氛 围 , 成 多 元 解 读 、 维 碰 才 形 思 能 ’ 入 理解 , : 验 。 深
能 最 大 限 度 地 激 趣 ,促 进 学 生 对 读 多 少 页 , 录 多 少 内 容 , 随 时 深 入 独 立 地 思 考 。 二 是 阅 读 快 与 摘 要
名 著 的理 解 和 体 验 。
多 深 写 下 感 受 、 会 等 , 别 是 要 注 意 慢 、 与 少 、 与 浅 的 关 系 。 在 名 体 特
的 基 础 上 师 生 共 同确 定 所 要 阅 读 笔 记 的 方 法 、导 阅 读 过 程 的 自我 精 选 名 著 中 的 经 典 片 段 ,设 计 好
的 名 著 。 样 做 , 仅 能 激 发 阅 读 管 理 法 、 导 名 著 的 背 景 等 是 主 要 问 题 , 其 引 入 试 卷 , 发 学 生 阅 这 不 将 激 兴 趣 、 活 思 维 情 感 , 且 最 能 保 内 容 。 材 中每 部 书 前 的 “ 读 ” 读 名 著 的 积 极 性 。 激 而 教 导 , 证 学 生 的 介 绍 权 、推 荐 权 、选 择 教 师 宜 作 适 当 补 充 。关 于 阅 读 方 权 , 吻合学 生实 际 。 更 4开 展 多 种 语 文 实 践 活 动 , . 推
有效开展高中小说课外阅读的尝试与思考
有效开展高中小说课外阅读的尝试与思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它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学写小说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语文高考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列入考试范围。
高中小说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小说课外阅读有效开展尤为重要。
一、高中小说课外阅读现状一年来,我们通过对高二学生名著阅读现状的追踪问卷调查,主要有如下表现。
1、阅读目的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应付高考而读,为数极少的学生能够自觉阅读名著。
2、阅读时间过少大多数同学是利用课堂时间来阅读名著,除此之外的时间少。
3、阅读的方法简单大多数学生都是采用跳读式,只记下大致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
4、影响学生阅读名著的因素高二学生普遍认为看名著是有必要的,但是学业压力大,时间精力有限,书山题海还应付不过来,何谈读那些修身养性的“名著”。
虽然高考考试迫在眉睫,但是,到高三再突击就可以,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开始阅读。
二、高中小说课外阅读指导途径1、制定名著阅读计划小说课外拓展阅读从内容看,仍然是阅读教学,但从形式看应属于语文实践活动领域,在实践中,可借鉴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
阅读计划安排: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必读书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必读书目:茅盾的《子夜》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享受文化盛宴,接受思想熏陶——浅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如何“导”
3 20 福建 省 泉州培元 中学 600 读 一 本好 书 , 以与 古代 先贤 促膝 晤谈 , 可 以在 古今 中 可 也
外思 想大 师的 引领 下 , 览人 类思 想 的精神 宝 藏 , 略 深刻 与 饱 领 睿智 , 品位 崇 高与 激情 , 从而 获 得精 神 的 愉悦 和 人格 的 提升 。 然而 , 当代 中学 生面 临 的 现状 是 : 处 “ 息爆 炸 ” 身 信 的时 代 , 面 对铺 天盖地 而来 的信 息 、 海量 的知 识 , 经常 被 “ 轰炸 ” 晕头 转 得
趣拿 起原 文细读 。当新 的 电视剧 《 红楼 梦》 《 国演 义 》 、三 在社会 上 引起 了广泛 讨论 , 电影《 赤壁 》 热播 时 , 对 此都 非 常感兴 学生
趣 的。我 们 可 以趁 着 这时 , 扣学生 心理 导入 名著 , 紧 能极 大 限 度地 激发学 生 阅读 的兴趣 。
思 考 的一 个 问题。 人 教版 高中语 文 教科 书在 必修 课 中设 置 了 与“ 阅读鉴 赏 ”表 达 交流 ”梳理 探 究 ” 并列 的“ “ “ 相 名著 导 读 ” 。
让 名著 导 读成 为学 生阅 读经 典 名著 的敲 门砖 , 何 “ ” 如 导 而使 之“ ”这 成 了高 中语 文老 师面 临的一 个新课 题 。 入 ,
文 比赛 , 的学 生 写 自己对《 的感 受 , 有 家》 有的 探究《 红楼 梦 》 中
的某个 细节 , 的则 思考 《 吉诃 德》 有 唐 中的 游侠精 神 , 过 自 己 经 阅读 , 考后 的文章 , 挚而 有深度 。课本 剧表 演上 , 思 真 学生 会 自 己改编 剧本 , 绘声绘 色地 再现 、 创造 情景 , 加深 了 印 是英 雄》 样 的辩 题学 生 饶 有兴 趣 《 与《 这
“名著导读”教学方法探讨课题研究总报告
“名著导读”教学方法探讨——课题研究总报告课题主持人:《高中语文课本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研究》这个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由课题负责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张雅俊老师根据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首先提出,在王瑞春、王敏荣、王斌、杨淑玲、黎昕、杨森、刘勇刚、洪蓉、武婷、高文婷等老师的共同参与下,经过认真讨论、分析论证、展开问卷调查、分工协作、组织实施、结果得出等过程,已经初步完成由课题申请、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到成果总结等几个阶段。
现在申请结题,下面是本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回顾总结:一、课题概述(一)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之初,通过了解名著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我们获取了这样一些信息: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学阶段是人思想、思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阅读名著对学好语文,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郑重在《浅谈“名著导读”的重要性》一文中归纳了名著阅读的三大重要性:首先,广泛的名著阅读是学生们学好自己的母语,培养他们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次,阅读名著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次,名著阅读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好范本。
苏州大学顾建英研究发现,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历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对名著阅读都有着明确的要求。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课程标准在这一方面的要求提得更明确,更具体。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高中三年自读文学名著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而“名著导读”是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社会心理浮躁,学生的阅读还只仅仅处于快餐式,碎片化的状态,加之应试教学还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上还不够重视,学生名著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考
205 (1)在重点词句处切入拓展。
每篇课文都有一些重点的词语或句子,善于利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作为拓展的切入点,反复品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自然之道》一课抓住重点词句深层探究自然之道,引发思考,由浅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及,领悟道理,不失时机地引入相关的拓展文章《啄破蛋壳》《潮》扩大学生视野,深化学生对“自然之道”的真正含义理解。
(2)在难点处切入拓展。
教学《蝙蝠和雷达》时,为帮助学生弄清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跟蝙蝠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可把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阅读关于仿生学的科普读物《电子蛙眼》《清夜》,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3)在中心处切入拓展。
抓住中心进行拓展阅读,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让学生了解治理黄河的关键是管住泥沙,以及科学家、社会各界人士为保护母亲河所做出的努力,激发起学生参与治理黄河的热情。
可切入《善良的动物残忍的人》《山区的冬晨》《春日郊行》几篇文章,拓展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多种自然现状的破坏为人所至,并以此唤起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并积极投身环保,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3 找准课后拓展切入点。
学完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已结束。
可引用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后延伸,并及时反馈、交流。
学完课文后向学生推荐《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蚁与蝶的生死之交》《竹里馆》+《早晨》《白云谣》《登池上楼》《望湖楼醉书》等文章自主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品语言,悟道理,学写法。
3.以读促写,内化主题阅读。
通过主题拓展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积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中积累,读中学写。
当学生对“自然之道”这一主题内容和表达形式有了深刻的感悟时,可以《XX的启示》为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习作训练。
“基于阅读又超越阅读,既有对阅读的深层理解,又有自己的个性的内化。
高中名著导读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高中名著导读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1.要更新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观念,正视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重要意义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真的无用?学生阅读名著真的就是纯粹浪费时间?因为大多数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都不重视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所以就应该对其冷落漠视、嗤之以鼻?当然不是,树立正确的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观念刻不容缓。
学生阅读名著不仅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还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阅读名著绝不是在浪费时间,名著阅读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且妥善地规划名著阅读时间,名著阅读与学生日常学习任务的完成并不构成矛盾,只要做好规划,阅读名著与语文学习可以相辅相成。
因此,开展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名著导读教学,让名著导读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在阅读名著中得到心灵与精神的成长。
2.教师教学角色的转换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的都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
所以,语文课堂上总是充满了教师孜孜不倦地讲解和教诲,即使是名著导读课堂也不例外。
但是,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在过去的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关于名著的知识,如名著作者、主题思想、精华内容等,旨在增加学生的知识。
而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自己一步步地阅读、去发现,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构建自己对于名著的认识,旨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与个性。
3.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自我发展。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不仅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过多干涉学生的阅读和学习。
学生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名著阅读和学习的主体,自觉激励自己跟紧教师的指导坚持阅读,尝试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与他人对话交流中不断印证和扩大自己的阅读收获,真正让自己获得发展,学有所得。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
导读篇 目的总体 设计 人 教 版 高 中语 文五 册 必 修 教 材 都安 排 了两 部 名 著导 读 ,共计 1 O 部。 第 一册 的 外国名 著是 英 国小说 家查 尔斯 ・ 狄更斯 的 “ 半 自传体 ” 小说 《 大卫 ・ 科 波 菲尔 》 ;第 二 册选 取 的 是 1 9 世 纪 法 国浪 漫 主义 文学 家 维 克 多雨 果 的 作 品— — 《 巴黎 圣母 院》 ;接 下 来是 1 9世 纪 法 国最 具 代 表 性 的 现 实 主 义大 师 之 一 巴尔 扎 克 的 长篇 小 说 《 高老 头》 ,在 《 人 间喜 剧 》 中 占有 非 常特殊 的地位 ,是 《 人 间喜剧 里 最 优 秀 的作 品之 一 ,而第 四册 开篇 的名 著 导读 就 是莎士 比亚戏 剧 , 威廉 ・ 莎士 比亚 是欧 洲文 艺复 兴 时期最 重 要 的作 家 、杰 出的戏 剧家 和 诗 人 ,以其 3 8 部 无 韵 体 诗剧 为 主 ;最 后一 册 是 西班 牙 作 家塞 万 提斯的 《 堂 ・ 吉诃 德 》 。国 内的经 典名 著 ,古 代名 著 占 3部 ,现代 名作 2 部 ,其 中古 代名 篇 中有 两部 四大 名 著 。从体 裁来 看 ,有 语录 体 《 论 语 》 、 巴金 的 长篇 小说 《 家 》是 其 代表 作 , 《 谈 美 》是 书信 体 的形 式 , 《 红楼 梦》 与 《 三 国演 义 》都 是章 回体 长篇小 说 。
【 关键词 】 人教版 ;高中语文 ;教材分析 ;名著导读 【 中图分类号 】G 6 3 2
高 中教材 “ 名著 导读 ”是人教版 高 中语 文教材新增 的一个 板块 , 也 是拓展 陛阅读教材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它是否 落实到 整个语文 教学 中, 对整 个 阅读教 学的效 果来说 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 用。 因此 ,高 中语 文教 材 的阅读维度 、阅读 教材 的结构细化 和教材深 度的把握 ,如何激 发教 材 的内在感知 力 ,进 行准确 定位都是重 中之重 。语文教 科书是语 文教 育 内容 的最重 要的载 体 ,是借 以实现语 文教育 目标 、发 挥语文教 育功 能 的物 质基础 , 也是传 授知识 、 培养 语文能力 、进行 隋感教育 的凭 借 。 笔者通 过对人 教版高 中语 文 “ 名 著导读 ”板块 内容 进行 简单地分 析 , 希望通 过名著导 读设计 的优化来 体现语 文教 材 的综 合性功 能。
高中“名著导读”在语文教学中意义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摘要:名著是人类全部文化历史凝结的精髓,它传承着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教育和审美等重要作用,是生活的教科书。
阅读名著,就像与高尚的哲人们携手同行,不仅能开阔人的眼界,增长丰富的知识,滋润我们的心灵,提高自我修养,还往往使人有不可预期的收获。
对于生理、心理急速成长的高中学生来说,名著阅读可以激发他们的情感,唤醒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向善求真,健康成长。
徜徉在经典名著中、浸润在优秀文化中的学生必将不断积累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增加语感积累,提高语言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名著导读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开拓视野,积淀文化底蕴经典名著指那些历经时间淘洗流传下来的,在内容上反映人类和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永恒的价值与主题,在形式上具有时代典范性的作品。
伟大导师恩格师在《致玛.哈克奈斯》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由此可见,名著能带给人丰富的文化知识,从中可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所创造和积累的智慧和经验。
高中生正处在认知世界初步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名著,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如必修四选编的《莎士比亚戏剧》,其剧作贯通古今,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
从古罗马到意大利到英国本土,从宫廷林苑到市镇乡村到兵营战场,在包罗万象的纷繁场景中,上至王宫贵族豪富名媛,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都在剧作中有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剧作还给我们展示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动荡,新旧思想的巨大冲击,反映了英国民主形成与君主专制政体建立的过程。
其中涉及历史、文化、政治、文学、哲学、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
名著导读是新课标增加的教学内容,此次新课改人教版教材必修教材中就安排了经过精挑细选的十部名著导读内容。
学生阅读名著,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培养,人生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如何引导和促使学生在高中阶段有计划、分步骤、高质量地阅读这些名著,如何上好这些课,对所有承担新教改语文教学的高中教师而言,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可现状是它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正确的实施和引导。
从名著导读教和学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读”,教师的“导”,以及学生的“感”三方面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名著导读的既定目标。
一、名著导读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方面
1.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课本多(高考必考内容有必修5本,选修5本等),学业任务重,学习时间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高中的学生面临升学压力,静心阅读名著的人越来越少,学生大多围绕教科书或教辅资料转,想读名著也挤不出时间,这是客观原因。
2.学生缺乏读书的热情和阅读兴趣,经典读不懂,喜欢
娱乐化、浅层化的消遣性强的科幻、言情或武侠小说,加上电视电影的泛滥,很多学生宁愿面对荧屏也不愿意去读书。
即使读也是一切为了考试。
于是有些学生热衷于“缩水经典”,注重单一的故事情节,更有甚者以练代读,搞题海战术。
(二)老师方面
1.很多老师的教学目的只是应付考试,而不是导向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近三年来,江西省高考的名著导读题型都是四选一的选择题,学生完全不看书也有25%的选对几率,看了书也不一定能做对题。
由于这种考试题型还不完善,因此很多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将名著情节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背熟了情节就可以得分,这样做无疑破坏了名著阅读题出题的初衷,非但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反而进行应试教育,与我们的新课标要求背道而驰。
2.因为教学任务重,课时少,为了赶进度,很多老师只在课堂上笼统说一句“请同学们阅读xx名著”,就没有了下文,对学生名著阅读不加指导,放任自流。
学生究竟有没有读也不知道,不去落实。
3.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够。
有些教师自己根本没读过名著,又怎么能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呢?有的虽看过名著,却不钻研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采取阅读课一本图书一节课,或者就是假期里一本名著算作业,这样的做法既没有任
何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没有任何阅读目标的指引,更没有阅读过程的督促与阅读效果的督查,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考试,以讲代导,越俎代庖,以练代导,费时低效。
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时效肯定与新课标背道而驰。
二、让学生学会如何“导读”
毫无疑问,激发高层次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名著世界,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
“名著导读”重在“导”,导得巧妙,导得符合学生心理,导得时机恰当,导得学生爱读、会读、读好。
第一,学生相互推介。
五册语文必修每册介绍两部名著,中外各占一部,共计十部,这还达不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实际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
我们可以也应该让学生参与选择,最简便实用的办法是开学生推介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了解向其他同学推介名著,在相互推介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所要阅读的名著。
这样做,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激活思维情感,而且最能保证学生的介绍权、推荐权、选择权,更吻合学生实际。
第二,教师自然导入。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采用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的方法,丰富课堂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扩展到名著,把学生带进名著世界。
第三,借助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百家讲坛”等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资源。
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于丹《〈论语〉心得》及四大名著电视剧等,网络关于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我们结合媒体热点,紧扣学生心理导入名著,能最大限度地激趣,引申、促进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
第四,把握导读时机。
什么时候“导”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不好时机,往往让学生感觉没时间读、没兴趣读、读而难入、读而无果。
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国庆节前、“五一”放假前、寒暑假前等时间导读,时机最好,如能恰逢课文的自然进度导入,或各种媒体相关内容的热播,那将是最佳时机。
在上述时间段,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览名著,制订阅读计划。
对于较短小的名著,能粗读一遍;对大部头,能较为从容地观其大略。
只有建立在大体了解、把握的基础上的阅读,才能深入理解,充分体验。
选择好导的时机后,关键在于怎么导。
导阅读的方法、导笔记的方法、导阅读过程的自我管理法、导名著的背景等是主要内容。
三、为了巩固名著导读教学的成果,老师可以围绕所读名著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开设阅读交流课。
每年每学期制定详细的阅读计
划,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每班阅读同一部名著,在阅读中交流,在交流中进步。
(2)写读书笔记。
可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教师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做到读写结合,形式上可以摘录佳句、概括要点、列出提纲、写读后感等。
(3)搭建展示平台。
每学期适当开展读书展评活动、名著知识比赛、辩论赛、评选读书之星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例如:名著故事会――让学生听喜闻乐见的故事、于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关注着人物的命运,熟悉了名著的情节,折服于高超的技法。
通过合作性、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才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名著导读课添趣。
总之,名著是人类文明经过锤炼、沉淀后的璀璨的底蕴,在阅读名著中,学生能够领略到人性的华彩乐章,荡涤灵魂,陶冶情操;同时,语文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我们的名著导读教学必须被重视起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多读书,读原著,读整本的书;老师发挥名著导读中“导”的作用,用好教材;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增加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