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例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 同与______三个阶段。
例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例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_。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 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 效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低年级,理解能力有限,只提供正面论据;
对于高年级学生,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 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4、逐步提高要求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觃则丌是绝对的,一成丌变的,可以不他人合作, 共同决定戒修改觃则,觃则只是维护自己不他人的关系。 (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够站在他人
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3)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已廸立在行为的意图及行为的结 果上。 (4)提出的惩罚不所犯的错误较为贴切,把惩罚看成是 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讪。
例:3、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 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 深刻性。这种道德情感属亍(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表象的道德情感 答案: C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不品德的关系 联系:二者实质是相同; 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 区别:二者的范围丌同; 二者的价值内化程度丌同:五个等级,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中学生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逐渐完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不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 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劢态结构,使他们 丌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劢,而且也逐
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品德发展由劢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劢荡性 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亍对某种具体的道 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
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 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 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亍伦理的道德情感。

201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十章-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201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十章-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学习态度的实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态度。

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

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态度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理解品德这一定义时,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虽然品德离不开道德,但是品德与道德也是有区别的。

具体表现为:第一,二者的来源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来源是社会需要;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其来源是个体需要。

第二,二者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是对个体道德需要与道德要求的关系反映。

第三,二者的表现方式不同。

道德一经确立就会以文字、传统、舆论等形式进行表现,品德则是以个人信念、理想、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等方式进行表现。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各章习题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10章原有知识与学习迁移第2章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与分类第11章儿童与青少年认知发展第3章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第12章个别差异第4章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13章学习动机第5章智慧技能的学习第14章教师、班级与家庭第6章认知策略的学习第15章网络媒体与多媒体第7章问题解决与创新性学习第16章基于学习分类理论的教学论第8章动作技能的学习第17章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第9章态度与品德学习返回补充习题说明页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五、判断1.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

4.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5.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

6.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

7.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

六、问答1.从课本以外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早已应用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事教育工作。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怎样为德、智、体三育提供哲学心理学依据的。

3.简述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是怎样把教学过程模式建立在哲学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的。

4.简述实验教育学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

5.简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的贡献。

6.简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异同。

7.简述教育心理学学科与《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和分类五、判断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2.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3.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4.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十章__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选择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十章__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选择题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

A.心理特征 B.认知结构 C.倾向性 D.价值体系2.态度的()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A.情感成分 B.行为成分 C.认知成分 D.操作成分3.()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A.情感成分 B.行为成分 C.认知成分 D.操作成分4.()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A.情感成分 B.行为成分 C.认知成分 D.操作成分5.()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A.道德 B.品德 C.价值观 D.情感6.品德反映了人的(),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A.本质属性 B.社会特性 C.价值 D.情感7.品德具有相对的()。

A.可变性 B.稳定性 C.个人倾向性 D.独特性8.品德是在()的控制下。

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A.道德观念 B.个人动机 C.价值观 D.情感9.品德与道德都受()的制约。

A.年龄 B.教育水平 C.社会发展规律 D.智力10.品德则是()研究的对象。

A.哲学和心理学 B.伦理学、教育学与社会学C.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 D.教育学与心理学11.道德是( )研究的对象。

A.哲学和心理学 B.伦理学、教育学与社会学C.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 D.教育学与心理学12.( )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做出缜密的道德抉择。

A.道德意识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13.( )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

A.道德意识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14.( )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第三章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知识学习的结果总是以某种方式储存于大脑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及其网络或图示等方式在头脑里进行表征的。

(一)命题表征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它由系词将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命题在心理学中是指由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元。

它一般由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二)命题网络表征若干个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它表现为较为复杂的句子或由多个句子围绕一定的意义组成的段落。

(三)图示表征心理学家把有关许多属性组合的知识储存方式称为图式。

图式分两种:一种为事件图式;另一种为做事图式。

图式是一种组织化的认知结构。

图式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大量的图式构成,因此,图式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种类(一)表征学习这种学习又称词汇学习,它是指学习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单个符号代表什么。

奥苏泊尔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他开始是不知道某个词代表什么,它的意义如何。

他必须学会这些符号代表什么。

(二)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或现象以一名词来加以概括。

学习概念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共同关键属性。

(三)命题学习命题是由若干概念、词汇等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

学习者必须先了解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的意义,才能获得命题的意义。

三、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一)陈述性知识同化的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获得的最终表现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
13
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 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 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 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 发展的。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 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 律道德; 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 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 道德。
第十章
品德的发展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什么是品德?包括哪些成分? 第二节 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 素 第四节 良好品德的培养 怎样才能培养好的品德?
2
第一节 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和倾向。
26
3.动作再现过程
将记忆中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 复制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 再现,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模仿再现榜样的行为 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 主要包括动作的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 作监控三步。
27
4.动机过程
由复制行为而得到强化。 动机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 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人的活动的动机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 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 直接强化 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一致时激励作用最大 28
18
4.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 观念上发展起来的。 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 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 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果。 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

教案《心理学》(第十章-教学心理)

教案《心理学》(第十章-教学心理)

单元十教学心理授课内容:教学设计心理原理、课堂管理、教师心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教学设计含义与环节(2)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种类(3)了解教学评价概念及类型(4)区分课堂气氛类型(5)了解良好教师行为2.能力目标:(1)能运用教学设计原理设计教学目标(2)能将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3)能对建立积极课堂环境提出建议3.素质目标:(1)具有尊重并自觉运用教学心理规律的职业态度(2)培养科学课堂管理意识(3)树立坚持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终身追求教学重点:教学设计心理原理;课堂管理教学难点:教师心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使用的教案、课件、音像等材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复习导入: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及区别。

二、讲授新课(一)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1.决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1)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2)明确化的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①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②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伦兰提出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述教学目标的观点。

2.了解准备水平(1)学习准备的含义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所谓提供教学支架是指通过提供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 _____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A.能力B.态度C.道德D.情绪()2. 态度的核心成份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3.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 ______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评价()5. 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__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6.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7.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 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的道德情感A.自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9. 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是____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 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从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11. ______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12.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的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_____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13.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尔纳D.巴甫洛夫()14.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5.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6.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 ______形成时期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17. ______ 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A.自觉B.想象C.伦理D.主观()18.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______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9.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______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20.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______A.动荡性B.平稳性C.过渡性D.适应性()二、填空题21. 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物的态度。

10心理学 第十章 社会性

10心理学 第十章 社会性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一、概述1、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概念(1)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的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2、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1)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

(2)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3)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4)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攻击性行为的发展3、研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二、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1、亲子关系(1)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①出生至3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的阶段。

在此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哪怕是对一个精致的面具也会表示微笑。

②3~ 6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这时期婴儿对母亲和他门门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即”认生”的出现。

③0.5~ 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

(2)依恋的类型:回避性;安全型;反抗型(3)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①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②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4)良好依恋的形成①注意“母性敏感期”的母子接触②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儿童的长期分离③父母对儿童发出的信号要做出反应,并与儿童之间要保持身体接触(5)亲子关系的类型: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6)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①家庭结构②父母的婚姻关系、教养方式和自身素质③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7)亲子交往的引导:①家长必须了解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②父母应该了解亲子交往的技巧。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学习迁移与迁移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学习迁移与迁移理论

1. 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
(1)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现象。例如,阅读技能 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2)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阻碍的现象。例如,我们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 时,受“m(a + b)= ma + mb”的影响 而错误地认为“lg(a + b)= lga + lgb”。
3. 经验类化理论
经验类化理论又称为概括化理 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 (Charles Hubbard Judd) 提出的。贾德提出的经验类化 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 在迁移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 两种学习活动中所存在的共同 成分仅是迁移产生的必要前提, 而产生迁移的关键则是学生概 括出来的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 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
这些早期迁移理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迁移进行探讨,但囿于研究手段的落后,研究范围的狭 窄,以及缺乏其他相关学科的新观念的影响,因而对迁移的研究无实质性的进展。随着认知科学与 信息加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研究者试图用认知的观点与术语来解释、研究迁移问题,并提出了一 些新的迁移理论。
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类
(1)水平迁移也称为横向迁移,是指处 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现象。 如果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化 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 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那么学习这 些内容所受到的相互影响即水平迁移。
(2)垂直迁移又称为纵向迁移,是指处 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现象。 具体来说,是指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较 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 迁移包括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2. 产生式迁移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来的。以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等人为代表。该 理论认为,如果前、后两种学习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认 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 - 行动的配对构成。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 - 行动规则, 即 C-A 规则。C 代表行动产生的条件,它不是外部刺激,而是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知内容; A 代表行动,它不仅是外部反应,还包括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运算。以心理学家加特纳、吉克 等人为代表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决定迁移的关 键成分,而表面的特征则无关紧要。若前、后两种情境的结构特征相匹配或相同,则产生迁移 。尽管这些观点强调认知结构的不同方面或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认知结构,但它们都主张认知 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安德森认为,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共同要 素说的现代化。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0章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0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2、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B 】P161A.初一年段 B.初二年段 C.初三年段 D.小学六年级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B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4、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A 】P154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5、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这种道德判断属于【 C 】P157A.无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前道德水平6、依据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研究,儿童能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的年龄是处于【 B 】P157A.10岁以前 B.10岁以后 C.15岁以后 D.15岁以前7、心理学上把“人们对某一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跟随他人行动”称为【 A 】P162A.从众 B.认同 C.内化 D.顺从8、小学生在电影中看到雷锋雨中送大嫂时,深受感动,此时的道德情感属于【 B 】P155A.情绪 B.直觉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想象的道德情感9、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D 】P155A.情绪 B.直觉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 D.伦理的道德情感10、学生在做好事时想起了雷锋同志,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是【 B 】P155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道德情感11、儿童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沦中的哪一阶段【 C 】A.自我中心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权威阶段12、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等,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 D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1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B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14、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B 】P153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动机成分15、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D 】 P164A.个体智力水平下降 B.道德认识水平下滑C.态度定势变化 D.认知失调16、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C 】P154A.道德动机 B.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17、只有到了哪一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才形成【 A 】P163A.内化 B.解冻 C.依从 D.认旧18、研究表明,能达到柯尔伯格后习俗水平的人数是【 C 】P160A.没有 B.多数人 C.少数人 D.所有人19、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C 】P159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20、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处于【 B 】P158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2l、老师说服学生时,对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最好【 B 】P165A.不要提供证据 B.提供正反证据C.提供正面证据 1).提供反面证据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以下品德形成的哪个阶段【 D 】P163 A.认识 B.依从 C.认同 D.内化2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C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24、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C 】P162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25、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D 】P153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遗传得来的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6、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D 】P154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27、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B 】P153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28、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B 】P153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情境因素29、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B 】P153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30、“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交往》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交往》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十章人际交往知识点汇总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二、人际交往的条件(一)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

(二)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

(三)信息接受者要适宜的心理准备。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

(一)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

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受者。

(二)人际交往的信息沟通模式四、人际交往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掌握特点)(一)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外露型、内涵型、伪装者。

(二)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类: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

(三)根据对他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把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感的需求。

(四)根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

五、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从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态度可以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和发展;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交往手段。

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础、动作特征、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1.低层次、低水平人际关系; 2.中等层次、一般水平的人际关系;3.高层次、高水平的人际关系。

六、人际交往的意义。

(一)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

(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三)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

(四)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第二节人际认知一、什么是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内在特征)。

心理学:第十章情绪、情感与情操

心理学:第十章情绪、情感与情操

三者之间联系与区别
联系
情绪、情感和情操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而丰富的心理世界。
区别
情绪是短暂的、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长期的、稳定 的心理体验,如对某人或某事的喜爱或厌恶;情操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 道德标准,体现了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情绪表达与识别
情绪表达
情绪表达是指将内心的情绪体验通过面部表情、声音、身体 姿态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过程。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愤怒时眉头紧锁、嘴唇紧闭,快乐时嘴角上扬、眼睛放 光等。
情绪识别
情绪识别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声音、身体姿态等 信息,推断其内心情绪体验的过程。情绪识别对于人际交往 和沟通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 和需要。
道德情操培养途径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榜 样,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 道德情操。
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德育,通过道德 课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 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
社会环境
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通过法律、舆论等手段引导 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从而 促进个体道德情操的培养。
道德情操培养途径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榜 样,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 道德情操。
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德育,通过道德 课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 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
社会环境
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通过法律、舆论等手段引导 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从而 促进个体道德情操的培养。
情操定义及分类
情操定义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 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1)提出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 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 第10章 学习的含义、机制与类型)【圣才出品】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 第10章 学习的含义、机制与类型)【圣才出品】

第10章学习的含义、机制与类型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学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是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结构的构建过程。

(1)学习的实质①学习是一个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个体在头脑中产生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主观反映即经验。

随着经验的不断获得与积累,心理结构也就逐步地形成与发展起来。

②学习通过行为的变化表现出来经验结构或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变化的过程是内在的,难以直接观察到。

但由于心理结构是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所以其形成、发展状况可以依据个体的行为变化来加以推断,并最终通过行为的变化表现出来。

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产生的,如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亦可引起行为的变化。

③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个体要生存,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

适应有生理适应与心理适应两种。

生理适应是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行为的变化。

心理适应是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心理结构与功能及其行为的变化。

学习属于心理适应范畴,是一种以心理变化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过程。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适应得以发生的客观基础,个体的反映活动及其身心变化是适应发生的内在机制,个体的行为变化是适应发生的外在表现。

(2)学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①学习作为个体的一种适应活动,是在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一系列的反映动作在内部构建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

由于心理结构作为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而存在,因而心理结构的变化必将导致行为的变化。

②行为变化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由此,可以将学习定义为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结构的构建过程。

2.信息加工观点是如何解释学习过程的?答:(1)信息加工观点随着信息理论、计算机模拟等研究的进展,人们试图将人类学习的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进行类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 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与 判断。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 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事实上,在个体达到他律道德之前,还有一个无 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他们对问题的考虑 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自律阶段 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
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 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够站在他人 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3)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已建立在行为的意图及行为的结 果上。 (4)提出的惩罚与所犯的错误较为贴切,把惩罚看成是 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 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两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 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 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例:2、在品德的心理结构各成分中,( )是个 体品德的核心。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答案: A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例:3、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 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 深刻性。这种道德情感属于(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表象的道德情感 答案: C
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 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3.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
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因此,在评定一 个人的品德时,更多的是依据这个人的道德行为。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 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对个体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 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 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 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 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 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 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他律阶段 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1)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 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2)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抱极端的态度,好与坏 之间,非此即彼。 (4)儿童对行为好坏的判断,是依据行为后果,不考 虑行为的主观动机。 (5)儿童把惩罚视为天意。认为惩罚就是一种报应, 目的是使过失者的遭遇与他们所犯的过失相一致。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 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 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喜欢、厌恶、同情等。一 般认为,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 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 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
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 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 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 更有原则性和自觉性。
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它们 与一般的技能和习惯并无区别,只是在用来完成一定的 道德任务时,便具有了道德的性质。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例: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原则 D、道德行为 答案: ABD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答案:前习俗水平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联系:二者实质是相同;
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 区别:二者的范围不同;
二者的价值内化程度不同:五个等级, 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了《儿童 的道德判断》一书,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 两个阶段。他的研究为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提供了理 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 学基础。
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 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 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 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 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 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 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教育者应以中学生态度与品 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德育的 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遵循发展规律, 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 的放矢,因材施教。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 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
在此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 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 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研究发现, 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
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 而非实际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 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例:1、态度包括三个成分,即态度的认知
成分、
与态度的行为成分。
答案:情感成分
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激发 和推动作用。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
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
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 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因此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 道德发展阶段论(见表10-1)。
前习俗水平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 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 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和倾向。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 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 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 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 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人物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 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例:1、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规律是

答案:从他律到自律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
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修改、提炼 和扩充。
皮亚杰用编成的对偶故事,与儿童谈话来研究 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柯尔伯格则认为对偶故事法 不能很好地揭示儿童道德推理过程,他研究道德发 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中学教育心理学
精讲班
主讲老师: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命题分析与预测 在教育心理学的考试中,本章作为重点章节进
行考查,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题型较全,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有。命题侧重 考查的知识点大致有:态度与品德的结构;皮亚杰 道德发展阶段;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品德形成 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和态度的关系等。考生应 将本章作为重点复习章节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