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合集下载

经济学派别知识 新古典综合学派

经济学派别知识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概述二战后,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

一系列在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学”。

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则被冠以”微观经济学”的名称。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所谓的“凯恩斯革命”之后起初最有影响力的凯恩斯学派,又先后自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Post-Keynesian Mainstream)”和“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

反映这个学派理论观点的代表著作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在经济政策上,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

在经济制度方面,主张混合经济论,即公私机构共同对经济施行控制新古典综合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莫迪里安尼,托宾和索洛,这几个人都先后获得过诺贝尔奖。

而且他们都是属于涉猎广泛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的研究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等。

而且他是把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引入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成员。

也是最早进行动态分析的经济学家之一。

而且他对于资本论的理解也是令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叹为观止的。

据说,对于马克思的价值论理解最深刻的就是萨缪尔森,他完成了所谓的价值转型问题。

只不过他是认为价格转化为价值。

他的弟子当中最出名的三个人应该就是斯蒂格里茨,默顿和迪克西特三人了。

莫迪里安尼(意大利后裔)不仅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而且也是MM定理的创始人之一。

MM定理至今为止仍然是新古典金融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莫迪里安尼认为,公司的经营目标不应该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而托宾的两基金分离原理也是CAPM理论的雏形,而且托宾也拓展了货币需求理论。

索洛是AK增长理论的开创者。

后来人又在AK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
• 保罗·萨缪尔森(1915-) • 詹姆斯·托宾(1918-2002) • 罗伯特·索罗(1924-) • 弗兰科·莫迪利阿尼(1918-) • 劳伦斯·克莱因(1920-):
凯恩斯经济学
二、新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战后的相对繁荣;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缓慢;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通胀压力; -凯恩斯学说与古典学派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凯恩斯经济学
(back)
• 附加“工资(向下)刚性”的古典总供给 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
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
长率

• 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 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 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 经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 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
凯恩斯经济学
u
(back)
•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
新古典综合学派借助菲利普斯曲线 在凯恩斯主义框架内解释了价格决定和 通货膨胀问题;
凯恩斯经济学
•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在物价稳定和充
分就业之间做出权衡提供了理论指导。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四、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政策主张 1、主张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相结合; 2、主张财政与货币政策并重; 3、主张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和
2、只要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对资本主 义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传统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就可以重新适用,并把充分 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

政策效果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宏观经济政策 的效果取决于政策工具的配合使 用和时机的选择,同时也受到经 济周期和政策时滞等因素的影响。
财政政策
1 2 3
财政政策的目标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实现政府预 算平衡和税收公平。
政策工具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采用政府支出和税收作为财政 政策的工具,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达到财 政政策的目标。
实证结果不一致
实证研究发现,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预测与实际数 据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结 果。
遗漏变量问题
新古典综合派的实证分析往往存在遗漏变量 问题,导致实证结果存在偏差,难以准确反 映经济现象的本质。
批评与反批评
批评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存在缺陷和局限性,难以解释现实世界的复杂 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产业政策
政府引导和扶持特定产业的发 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 竞争力。
区域发展政策
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计划,促进 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缩小地区
差距。
政策效果评估
经济增长
评估政策实施后经济增长是否达到预期 目标,分析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
国际竞争力
评估政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分析是否提高了出口和市场份额。
反批评
虽然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存在不足,但其作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 一,仍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此外,新古典综合派也在不断发展和 完善中,逐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
05
新古典综合派的发展与未 来
理论发展
01
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该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
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是不是一个意思?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是不是一个意思?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是不是一个意思?1、新古典学派: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马歇尔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它综合了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学派的理论;广义的则指1870年“边际革命”后出现的经济学理论的统称(见姚开建的《经济学说史》(第二版)第267页,20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百度百科称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内容与姚开建的《经济学说史》(第二版)略有不同。

2、新古典综合学派: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根据凯恩斯主义而发展的一个流派。

3、新古典主义:也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该理论主张市场自由主义经济,反对凯恩斯主义,是新自由主义中的一种。

新自由主义含: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供给学派经济学等。

相對於新古典綜合論更早的是新古典學派Neo classical school(因為微觀經濟學將更之前的學者稱為古典學派例如:Smith, Ricardo, Marx)代表人物是 Marshall, Pigou (但在宏觀經濟學的發展上卻把這票人與更之前的人全稱為古典學派)發展了許多傳統的經濟學語言好比供需原理, 均衡到了1930年代出現了大蕭條凱因斯 Keynes認為這種經濟學語言(工具)無法解釋現象寫了一本巨著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提出了一些見解試圖挽救資本主義這就是凱因斯主義(Keynesianism)或凱因斯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美國出現了呼應 Keynes 主張的學者後來這些徒子徒孫就形成了凱因斯主義的凱因斯學派也有新凱因斯學派 (或稱為 Neo Keynesian School)後者比起凱因斯主義 (Keynesianism) 更重視貨幣政策而新古典綜合論 (Neoclassical synthesis)使得經濟學在短期景氣波動研究上分為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兩種觀點這是由於凱因斯認為新古典經濟學原理有不足之處因此提出一些不同的見解這些見解不同於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原理後來出現了一票學者例如 Samuelson,...等試圖揉合新古典與凱因斯的差距提出了新古典綜合論但是新興古典學派 (New classical school)則認為經濟學不需要分家將新古典微觀經濟學原理一貫到底應用到景氣波動研究還是可以解釋所得波動主要代表人物有Lucas, Barro, Prescott, Sargent,...等後來又出現了新興凱因斯學派 (New Keynesian school)他們使用新興古典學派經濟學家們的語言或工具來復興凱因斯的想法或精神代表人物 Blanchard, Mankiw, Gali,...等研究所的學生最喜歡問 Paul Krugman 是哪一派?有時候看起來很像是傳統凱因斯學派 (凱因斯主義裡較重視財政政策者)。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

新古典综合派PPT课件

2021/6/4
11
(二)《通论》及凯恩斯理论产生过程 1、背景: 俄国社会主义的成功 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
2、目的: 挽救资本主义经济
2021/6/4
12
3、新理论的产生
1924年,凯恩斯发表《失业需要猛剂吗》 《英国政府与失业》等,第一将实施大规模 公共工程看作是救治失业的根本措施。 1926年凯恩斯出版小册子《自由放任的终结》。 1931年开始写作,1936年出版《通论》。 1944年开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 大政府分别颁布法令,把就业作为政府的主 要目标。
2021/6/4
9
“世界失去了一颗也许会在许多领域都 能达到最高成就的头脑。但是,凯恩斯 本人选择了经济学”
(《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第393页,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21/6/4
10
凯恩斯革命:<<通论>>的出版
理论体系的革命: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研究方法的革命: 总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调节手段的革命: 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古典经济学: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资本积 累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扩大消费需 求和经济增长
2021/6/4
25
《通论》被美国接受的过程
罗斯福”新政”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成 功实践
凯恩斯《通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系 统理论依据
3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和白宫都接受了凯恩 斯理论
Hale Waihona Puke 2021/6/4凯恩斯:平衡预算本身不是政府行为的目 标 政府收支应决定于充分 就业和经济 增长的目标
2021/6/4
23
关于“节俭”
古典经济学:节俭是一种美德;也能促进经 济增长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

索洛增长模型
发展经济学家罗伯特· 索洛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所提 出的著名的经济增长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外生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假设:
1.该模型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2.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3.产出是一种资本折旧后的净产出,即该模型考虑资本折旧; 4. 劳动力和资本按其边际实物生产力付酬; 5.价格和工资是可变的; 6.劳动力永远是充分就业的; 7.劳动力与资本可相互替代。
新古典综合派
何谓“新古典综合”?
• 1955年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三版中首 次正式提出“新古典综合”术语,即是以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新 古典经济学而形成的综合经济学理论。
产生背景
凯恩斯革命后,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对凯恩斯 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补充和改进工作,这些被人 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在发展凯恩 斯主义的热潮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部大体上形 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 合派和以英国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新古典综合的经济理论以最完整的形式体现在萨 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
把 IS 曲线和 LM 曲线放到同 一张图中,便得到产品市场 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图, 即 IS-LM 模型。
偏离交点的经济状态下,货 币市场和产品市场二者中至 少有一个没有达到均衡,此 时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经 济将会自动调整,朝着交点 E的方向运动,最终到达交 点E。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应用
索洛模型的关键方程: k (t ) sf (k (t )) (n g )k (t )
它表明,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资本存量的变动率 是两项之差。现有 水平上所必须的投资量。
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在英国任教的新西兰籍经 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57年 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的 统计资料后,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 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代 关系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 斯曲线。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 随后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率 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并 把它作为新古典综合理论的一个组 成部分,用以解释通货膨胀。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基本观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基本观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基本观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一种经济学思潮,主要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和市场自由化的优越性,认为市场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机制。

该学派认为市场的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因为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运用。

此外,该学派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的立场,
强调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提供必要的监管和公共服务。

最后,该学派还
关注经济体系的稳定性,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主要的挑战,需要通过
货币政策等手段尽量避免。

总之,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市场
自由化和资源最大化利用,反对政府干预,并强调经济的稳定性。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优质ppt]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优质ppt]
马歇尔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强调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认为货币不仅具有随时购买商品的能力也可以储藏起来他从人们手中愿意持有货币数量的角度分析货币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提出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剑桥方程式
五章西方经济学流派
节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及其发展演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严重打击了此 前百余年间在经济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古典均衡理论。 古典均衡理论包括主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自动达到充 分就业均衡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对资本主义 条件下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形成原因做出了新的解释,提出 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政策主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宏观 经济理论。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 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自从那时以来,宏观经济 学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创始人马歇尔强调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 认为货币不仅具有随时购买商品的能力,也可以储藏起来, 他从人们手中愿意持有货币数量的角度分析货币与物价水平 的关系,提出“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在马歇尔理论的基 础上提出“剑桥方程式” :M=Kpy M为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或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k为人 们手中经常持有的货币量与国民收入的比率,即,P为一般 物价水平,Y为年终商品与劳务的总价值量,即为国民收入。 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所反映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物 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在支付 过程中的作用(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式强调人 们手持现金的作用(货币需求量的作用)。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
3、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从有效需求方面说明经济存在不确 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凯恩斯并没有说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质。 新古典综合派在凯恩斯经济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以乘 数—加速数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周期理论。汉森和萨缪 尔森认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只说明投资引起收入和 就业的变化,而没有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如 何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变化,只有将“加速数原理”和 “乘数理论”结合起来,考察投资和收入在动态过程 中的相互作用,才能说明经济周期的累积性扩张和紧 缩的过程。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

“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索洛—斯 旺”模型的区别
• “哈罗德—多马”模型含有固定生产系数的 假设,即资本—产出的比率不变;而“索 洛—斯旺”模型认为生产系数是变化的,并 通过它可以调整投资与储蓄的关系,保证 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
•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只是从经济本身的不确定性和 有效需求理论方面说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 较大的不稳定性,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凯 恩斯并没有说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质。
• “哈罗德—多马”模型重视有效需求不足时 的经济失衡分析,认为经济均衡增长时的 投资必须等于储蓄,只有在储蓄可以顺利 地转化为投资的条件下,社会储蓄率才能 经济增长的关键;“索洛—斯旺”模型引进 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认为通过市 场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各生产要素都将 得以充分利用,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 衡增长。
Hale Waihona Puke “索洛—斯旺”模型• 关注四个变量,即产出(Y )、资本(K )、劳动 Y (L )、知识(A )。生产函数:(t ) F ( K (t ), A(t ) L(t )) 。主 要考察储蓄率的变动如何通过影响资本存量来进 而影响产量。结论: k (t ) sf (k (t )) (n g )k (t ) ,其中 k (t ) sf (k (t )) 为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的变化率, (n (t ) 为有效劳动的实际投资, g )k为持平投资,或 为使k保持在现有水平上所必须进行的投资量.
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 何谓“新古典综合”? 1955年萨缪尔森在 《经济学》第三版中首次正式提出“新古 典综合”术语,即是把马歇尔的传统的古 典经济学理论同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综合 在一起,“总收入决定理论的要素与早先 的相对价格和微观经济的经典理论相结 合”。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6
2.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通论》发表之后,希克斯和汉森对其进行 解释、修补和延伸,并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试图将新 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进行对比,甚至沟通,建立了 IS-LM模型,这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开端。 40—50年代,帕廷金和萨缪尔森根据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 的结论,更深入、广泛地进行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 的沟通工作,并以教科书的形式进行传播,“新古典综合” 的名称正式形成。 70年代,滞胀使新古典综合饱受批判,萨缪尔森在1972年 的《经济学》第8版中取消了“新古典综合”的术语,自 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后来,他又在1976年的第 10版中,启用“现代经济学”的名称,但内容并没有重大 的修订。1985年的第12版进行了萨缪尔森所说的最彻底的 一次修订,主要是在原有的新古典综合的基础上,把后来 形成的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 性预期学派的思想进一步综合起来,企图建立一个能为各 派所接受的折中体系。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7
二、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1.汉森的经济学说


阿尔文· 哈维· 汉森(1887—1975)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 州,1910年获扬克顿学院文学士学位,1915年和1918 年分别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先 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布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斯坦 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曾任美国国 际经济关系政策委员会研究主任、社会安全顾问委员 会委员、联邦储备局特别经济顾问。 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周期理论》(1927)、《财政 政策与经济周期》(1914)、《国民经济中的国家与 地方财政》(与H.S.珀洛夫合著,1944)、《经济政 策与充分就业》(1947)、《凯恩斯学说指南》(195 3)、《美国经济》(1957)、《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 (1965)等。

经济学说史 新古典综合派

经济学说史 新古典综合派

汉森主要社会职务有: 1937年任美国统计协会副会长,1938年任美国经济协会会长。汉森
与政界关系也很密切,曾多次被聘为顾问,其中包括:1933-1934年任 美国国际经济关系政策委员会秘书和研究室主任;1937-1938年任社会 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1941-1943年任美加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19401945年任联邦储备局特别经济顾问。

该书的成功之处代表了综合派的特点,理论创新、不断更新、全新框 架。萨缪尔森在最初的版本中忽略古典经济学,只讨论“社会主义”和 凯恩斯主义,哈耶克等人统统不值一提。
2017/2/11
20
第三讲:新古典综合派

但是,随着各流派理论发展和经济实践变化,《经济学》教材每次再 版都添加新的元素,博览众长,造就它综合的特点和不衰的生命力,若 不是萨缪尔森去世,估计该书将继续综合并长盛不衰。
1937-1962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退休后曾担任过耶鲁大学等许多
高等学校的客座教授。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他教了一批成功的学生,诺奖的萨缪尔森、
詹姆斯·托宾、索洛、肯尼迪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海勒等人,还以
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者。
2017/2/11 5
第三讲:新古典综合派

平均成绩是A,在哈佛是A+。。。经济学这一行如天造地设般地适合
他。。。《经济分析基础》获得哈佛的大卫· 威尔兹奖,1947年又获 美国经济学会克拉克奖章,1970年,赢得诺贝尔奖。

对于《经济学》,1948年第一版,再版18次,翻译为40多种语言,
售出4000万册。萨缪尔森志得意满地自语:“只要这个国家的教科书 是由我写的,就让其他人去拟定法律条文吧!”
2017/2/11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
长期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 《增长理论:一个说明》《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 《资本理论与收益率》《美国失业的性质与原因》《增长理论评注》
06 劳伦斯 罗伯特 克莱因
由于克莱因的贡献,计量经济模型的构想已经获得了即使不普遍也 是广泛的应用了。计量经济模型现在可能在世界各地,不仅在科学 研究机构,而且在政府部门、政治组织和大型企业都可以找到。在 经济科学的经验研究领域,像克莱因这样有如此多如此大影响的, 研究人员中即使有,也极少。
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 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03
新古典综合派主要理论
1.混合经济论 2.经济增长理论 3.经济周期理论 4.失业通 货膨胀理论 5.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01 混合经济论
定义:从19世纪末以后,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同时存在着 “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因而成了“公私混合经济”或称“双 重经济”。
04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 不变,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π= πe -ε(u-u*)
长期
人们有时间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预 期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迟早一致。 则u=u*,即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即 在长期经济能实现充分就业。
04 短期推导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05 总供给
总供给
01
价格水平的变化影响实际工 资。若名义工资不变,则实 际工资与价格水平成反比。
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量。二部 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供给公式分别为: Y=C+S; Y=C+S+T;Y=C+S+T+M。

2新古典综合学派

2新古典综合学派

4.政策主张
50年代主张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其特点是“逆经济风向行事”。 60年代主张充分就业政策,当实际的GNP小于潜在的 GNP时,不惜采用赤字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刺激 总需求,使实际的GNP达到潜在的GNP,从而实现 充分就业。 70年代主张实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 配”。
(2)收入决定的现代理论。
把有效需求原理同均衡价格理论综合在一起。 经济不能自动保持充分就业而必须依赖政府干预。
(3)对失业和通胀的三种不同解释。
▲用微观部门供给异常来解释(华尔特.海勒):
个别部门供给的异常会使相关部门因成本高昂而产品销路锐减, 造成生产收缩、失业增加,失业与通胀并发。
▲用微观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来解释(萨缪尔森):
政府财政支出中相当部分是用于福利支出,它弥补了低收入家 庭的收入,使失业者不急于去找工作,这既加剧了通胀又不 能消除失业,从而形成了失业与通胀并存。
▲用微观市场结构特征来解释(托宾):
认为现代市场存在两个势均力敌的垄断力量——工会和大企业, 双方都有力量操纵物价。工会操纵工资率使工资水平易升难 降;大企业操纵物价使物价水平易升难降。 对未来预测,工会想使工资率赶上通胀,大企业想使利润率增 加,双方玩着“你追我赶”的游戏,推动工资与物价攀升。
二、新古典综合学派(后凯之一) 1.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 索洛(Robert Solow) 托宾(James Tobin)等。
萨 缪 尔 森
罗 伯 特 索 洛
詹 姆 斯 ·与新古典经济理论(马歇尔)拼 凑在一起,综合成了一个新的体系。 3.主要理论观点 (1)混合经济论。
认为现代经济既非纯粹的私有经济也非纯粹的公共经济,而是一 种混合经济。 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

2、新古典综合派的产生及其流变

(5)但是蔓延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滞胀” 现象使“后凯恩斯主流经济”的政策选择处于 两难境地,加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崛起,迫 使新古典综合派不能再对攻击的意见采取漠然 视之的态度,不得不对新学派做出让步,部分 吸纳新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因此在《经济学》 的第12版中(1985),萨缪尔森对自由主义 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新的综合,提出“现代主流 经济学的新综合”。
5、“滞胀”理论(通货膨胀与失 业理论)

按照标准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与失业 是不会并存的。在存在失业的情况下, 总需求的扩大只会引起就业的增加而不 会引起通货膨胀;当充分就业实现时, 过度需求的存在才会引起通货膨胀,这 时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动型”的。
5、“滞胀”理论(通货膨胀与失 业理论)

两个剑桥之争

新古典综合派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 心,又被称为美国经济学派;新剑桥学派以英 国的剑桥大学中心,又被称为英国凯恩斯学派, 所以西方经济学界把这两个学派的有关争论又 称为“两个剑桥之争”。由于以马歇尔为代表 的新古典学派一向被称为剑桥学派,以琼· 罗宾 逊为首的具有坚定的反马歇尔色彩的学派自命 为新剑桥学派,又被称为后凯恩斯学派(Post– Keynes School),由于新剑桥学派宣称要回 到李嘉图传统,所以又叫作新李嘉图主义。由 于他们主张激进的改良主义,因此又被称为凯 恩斯左派。



第一,宏观经济学的三个模型:收入 — — 支出模型、 IS——LM 模型、 AD—— AS模型 第二,经济周期理论 —— 乘数 — 加速数 原理 第三,通货膨胀与失业
1、收入决定论(新古典综合派经 济理论的核心)

收入决定论是是关于社会总产量从而总 就业量、总收入水平有哪些因素决定、 怎样决定的理论,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主 要理论。它就是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 的理论,认为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是有 效需求水平,而不是供给水平。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观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观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观点话说在经济学的浩瀚星空中,有那么一个学派,他们像是一群智慧的织女,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的经济学理论编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幅既古典又新潮的经济画卷。

这个学派,大伙儿都亲切地称它为“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啊,它不是那种老学究式的死板,也不是那种完全跟着潮流跑的浮躁。

它就像是家里的长辈,既有着深厚的底蕴,又愿意听听小辈们的新想法,然后把这些想法和自己的经验融合在一起,搞出点新花样来。

你想啊,经济学这东西,就像是做饭,你得有米有菜,还得有手艺。

新古典综合学派呢,就是先把古典经济学的那些“大米”——比如供需理论、价格机制这些——给淘洗干净,然后再加上现代经济学的那些“调料”——比如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这些——一起翻炒,炒出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经济大餐。

这学派的人啊,就像是那些大厨,手艺高超,还特爱琢磨。

他们觉得,经济学不能只盯着数字看,还得看看人们是怎么生活的,是怎么买卖东西的,是怎么受政策影响的。

就像是炒菜的时候,你得尝尝味道,看看咸淡合不合适,不能光凭感觉。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啊,就像是那些家常菜,看着简单,吃着却回味无穷。

他们说,经济啊,就像是个大家庭,政府就像是家里的长辈,得管着大家,让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

但是呢,也不能管得太死,得让大家有点自由,有点创新精神。

就像是炒菜的时候,你得放盐,但是盐放多了就咸了,放少了就没味了,得恰到好处才行。

他们还说啊,市场就像是那个大厨房,每个人都是厨师,都在为自己的生活炒菜。

政府呢,就像是那个厨房的管理员,得保证厨房里的卫生,还得保证每个人都能用到好的食材。

但是呢,政府也不能替每个人炒菜,得让大家自己发挥,炒出自己的特色来。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人啊,还特别会看风向。

他们说啊,经济啊,就像是个天气多变的地方,有时候晴空万里,有时候乌云密布。

你得学会看天象,知道什么时候该加衣服,什么时候该打伞。

就像是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得看看经济现在是个啥情况,是过热了还是过冷了,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希克斯、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学说
1.希克斯的经济学说
(一)一般均衡理论
(1)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是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希克斯批判 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用序数表示。
(2)一般均衡理论
希克斯建立在序数效用论基础上的一般均衡理论从消费 问题的研究开始,着重研究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采用联立方程式,用数学模型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 (3)IS-LM模型 希克斯对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做了如下的补充和修正, 得出了IS-LM模型。

•在“Q”理论的基础上,托宾很容易地提出了 政策建议。
第二节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 说
(二)资产平衡学说
•凯恩斯认为人们在货币和债券之间选择是以

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的,人们将根据利息率和 预期利润率之间的差额来决定应该保持哪项资
产。

•托宾建议投资者权衡投资收益的平衡值与投资收益 的方差。

•自从托宾提出资产平衡学说以后,金融工程学 逐渐发展起来。
第二节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二)汉森45°线的收入支出模型
收入支出理论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核心理论。 汉森在对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进行修补的基 础上构建了自己的模型——汉森45°线模型。
图中横轴OY代表国民收入,纵轴OC、I代 表消费与投资,45°线代表总供给等于总需 求,C+I是消费加投资曲线。C+I曲线与 45°线相交于E点,这时,总供给等于总需 求,就决定在既定的消费和投资水平下,国 民收入为Y 0 。
第二节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 说
(一)资产持有形式理论
•资产持有形式理论是托宾研究的核心。托宾

对资产类型进行了分类,认为研究人们对资产 形式的选择和资产分配的均衡才是货币理论的
重点。

•托宾认为,人们总是根据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率来 选择资产持有形式。货币的收益率是利率,针对债券
和股票的收益率,托宾提出了著名的“Q”理论。
第三节 希克斯、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学说
2.托宾的经济学说
(二)经济周期理论 希克斯认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生产和就业,决定于该国 总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其中投资支出的变动是影响经济 周期各阶段的决定性因素。 (三)通货膨胀理论 希克斯提出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并用两种价格体系的 分析来解释滞涨。 (1)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2) 两种价格体系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2.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希克斯和汉森对其进行解释、修补和延伸,建立了 IS-LM模型,这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开端。 帕廷金和萨缪尔森根据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的结论, 更深入、广泛地进行凯恩斯理论,“新古典综合”的 名称正式形成。 萨缪尔森在1972年的《经济学》第8版中取消了“新 古典综合”的术语,自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
本章重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希克斯的IS-LM模型和哈罗德 、多马、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与经 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
第一节 概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概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在世界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保罗·萨缪尔森
(一)汉森的经济周期理论
汉森的理论工作主要是研究经济周期和失业问题 。
汉森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独立于价格体系之外的 三个外生因素决定的,它们是人口的增长、疆 土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
汉森主要从需求方面讨论人口增长和疆土扩张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它们在刺激投资方面的作用。
汉森强调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投资的变化,经济周 期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这是汉森经济周 期理论的重要特点。
第二节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1.汉森的经济学说
汉森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先后在威斯康 星大学、布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 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
主要著作有:《经济周期理论》《财政政策与 经济周期》《国民经济中的国家与地方财政》 《凯恩斯学说指南》。
汉森认为19世纪末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已不 是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私人经济与 社会公共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经济学说史
第三版
主编 姚开建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本章重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第三节希克斯Biblioteka 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学说 第四节索罗、莫迪利安尼、杜森贝里的经济学说
第五节 萨缪尔森和他的《经济学》 知识小结 关键词
第二节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二)汉森45°线的收入支出模型
C,I
45°线
C+I
C
0
Y0
Y
图24-1 宏观经济模型
第二节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2.托宾的经济学说
詹姆斯·托宾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因创立“资本构成选择理论” 而 获得198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托宾的主要著述有:《美国商业信条》《国民经济政 策》《经济学论文集:宏观经济学》《新经济学的过去 十年》《增长过时了吗?》《十年来的新经济学》 《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和经济计量学》《经济学论文集: 理论和政策》等。

、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罗、佛朗哥·莫迪利安 尼、阿瑟·奥肯、阿尔文·汉森、华尔特·海勒、詹
姆斯·杜森贝里等等。

•所谓“新古典综合”就是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建立
一套新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概述
1.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特征及背景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厚的 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 二战后,国家垄断主义发展,西方政府为避免危机, 才具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凯恩斯《通论》的出版使西方存在两种既有关联, 又自相矛盾的理论体系。 新古典综合学派把古典的西方经济学当作微观经济 学,把凯恩斯经济学称为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 希克斯、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学说
2. 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
哈罗德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出生于英国的 诺福克,先后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学习。主要 著作:《国际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导论》《经济 学论文集》《货币论》《动态经济学》。
埃弗塞·D·多马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对经 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是《经济 增长理论论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