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同名25220)

合集下载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摄影测量是一门涉及测量、摄影和地理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知识交叉的学科。

近年来,摄影测量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遥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摄影测量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如何建立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摄影测量人才培养机制成为摄影测量专业教育的重要问题。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人才成长的关键。

人才培养机制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设置一定的实践训练课程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和应用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加强与国际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开展国际化课程设置和学生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竞争力。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

人才培养机制应该设置创新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的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机制应该设置综合素质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普通高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

对普通高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

Comments o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Establishment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n Universities
作者: 张兵;赵旭阳;贺军亮;王佳
作者机构: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河北石家庄050035
出版物刊名: 石家庄学院学报
页码: 122-12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摄影测量;遥感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定位而制定的专业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然而,传统的普通高校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在培养人才原则和目标上又有着很大的区别,以石家庄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实践为例,对普通高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深入探讨,以期对其它普通高校制定该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益借鉴.。

专业摄影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摄影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摄影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学习摄影技术、提升创作能力以及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

下面提供一个摄影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案供参考:
1. 学习摄影基础知识:了解相机的使用方法、光线的控制、构图原理等基本概念和技能。

2. 掌握摄影器材:学习各种相机、镜头和其他摄影器材的使用,包括参数、功能和性能等。

3. 学习摄影技术:了解曝光、焦距、景深、快门速度等摄影技术,掌握合理运用技术手段来表现主题。

4. 提升审美能力:学习欣赏、分析优秀摄影作品,培养对光影、色彩、构图等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5. 实践摄影创作:通过大量的实践拍摄,探索不同题材、风格的摄影作品,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6. 学习后期处理:学习使用影像处理软件进行后期修饰和编辑,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7. 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摄影发展史、各类摄影流派和著名摄影师的作品,拓宽视野,掌握摄影专业知识。

8. 参与摄影活动和比赛:积极参与摄影社群、展览、比赛等,与同行交流、学习,展示自己的作品。

9. 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培养成为具备良好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摄影人才。

10. 持续学习与进修:摄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要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摄影摄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摄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摄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摄影摄像技术:培养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技术知识,包括相机操作、光线控制、构图、色彩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2.培养艺术创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和创意能力,能够利用摄影摄像表现个人思想和情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3.培养理论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摄影摄像艺术理论基础,能够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4.培养实践能力: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在各种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的能力。

5.培养管理能力:提供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摄影摄像基本理论、摄像机操作原理、光线与色彩控制、构图与视觉表达等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景物摄影、人像摄影、创意摄影、社会摄影、电影摄像等专业方向的课程。

3.理论课程:包括摄影摄像理论、影像美学、媒体与社会等相关的理论课程。

4.实践课程:包括摄影摄像实验、摄影摄像创作、项目实践等实践课程。

5.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如摄影摄像后期制作、摄影写作、人文摄影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课堂授课、实验实训、实践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项目导向: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参与一些实际项目的实习机会,增加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

四、评估方式1.考试评估: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

2.作品评估: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估其创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3.口头报告和答辩: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项目进行口头报告和答辩,评估其科研和创新能力。

五、实践环节1.课程实验:根据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项目,如摄影摄像比赛、摄影展览、影视拍摄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遥感与摄影测量科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获取影像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进行分析、测量、处理和解译,以获得目标物体和环境的几何信息、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测绘、城市、农业、水利、交通、军事、地质、环境、海洋等领域从事遥感与摄影测量生产设计,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应用、规划、管理以及科研与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稳定的专业意识,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科学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团队意识。

(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理论知识和进行空间信息获取、分析、应用能力,具备结合社会需求进行遥感应用创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

(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系统学习遥感科学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沟通技巧、学习能力和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具备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利用遥感专业知识对相关应用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处理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具备较强的数理建模基础。

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摄影已经成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艺术和职业。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摄影人才,需要一个系统完善的培养方案。

以下是一个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概述。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摄影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类型的摄影作品。

2.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摄影观点和风格。

3.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在各个领域中胜任摄影师的角色。

二、培养内容1.摄影理论课程:包括摄影史、摄影理论、摄影艺术分析等课程。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摄影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理论思维能力。

2.摄影技术课程:包括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如曝光、对焦、构图等。

通过实践和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各种摄影器材的使用技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技术能力。

3.艺术课程:包括绘画、设计、艺术史等课程。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意思维,从而能够创作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的摄影作品。

4.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和实践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摄影技术和实践经验。

实践项目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个人创作或团队合作项目,涉及各个领域的摄影主题。

三、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实践环节。

包括实习机会、实践项目、参与展览和比赛等。

这些实践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创意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作品集和人脉资源。

四、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实践项目成果、作品集质量、参与度等方面。

可以采用学习报告、作品评审、实践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和创作。

总结起来,摄影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全面考虑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和创意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各个领域中胜任摄影师的角色。

这需要一个系统完善的培养方案,包括摄影理论课程、摄影技术课程、艺术课程、实践课程和学科综合,以及各种实践环节和评估方式。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南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南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遥感科学与技术为2011年教育部正式新增测绘类本科专业,我校2012年增设该专业。

测绘学科是我校传统学科,2003年获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建立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我校测量与遥感实验室占地面积约为650平方米,有GPS、激光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主要设备总价值约为840万元。

测绘系现有专任教学及实验人员38人,教授12人,副教授8人,讲师17人,博士生导师8人。

本专业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注重与数学、物理、计算机、资源、环境等学科交叉融合,在微波遥感、环境遥感、遥感地质等领域优势突出,特色显著。

二、培养目标为我国国防建设、城市发展与规划、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灾害控制等领域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级遥感技术人才和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遥感数据处理、目标参数反演与特征提取、遥感信息分析、遥感信息管理与应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具备坚实的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以及良好的政治、业务和人文素质,并具有从事各种遥感信息处理与分析工作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遥感技术专业优秀人才。

按照本标准培养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学生,具备助理工程师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国防建设、城市发展与规划、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灾害控制等领域的遥感科技工作。

三、培养要求知识方面: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2.具有扎实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

包括:遥感数据处理、目标参数反演与特征提取、遥感信息分析、遥感信息管理、遥感信息的集成与应用等相关理论与技术。

3.深入了解测绘法及相关法规,熟悉遥感专业的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理论基础、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能力,能在测绘、交通、国土、资源、环境、人口、旅游、国防、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部门进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可在相关院校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研究提供高素质的研究生生源。

二、专业毕业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并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撰写论文和报告的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艺术、哲学、思想道德、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物理、资源环境、建筑、地质、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与测绘遥感有关的工程知识,主要有工程制图、信息处理、环境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系统理论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管理知识:掌握管理学方面的初步知识,了解与测绘、遥感、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初步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工程管理素质。

专业知识: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应用与服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交际。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测绘遥感工程技术及相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

创新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够开展创新实验和创新科技开发与研究。

(3)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品质高尚、人格完善,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能够和社会融洽相处,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等。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是现代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培养更多的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的角度对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专业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现代学徒制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是应用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一种高新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两个领域的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现代学徒制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专业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现代学徒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真正接触到行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这与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现代学徒制,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实用技能,并且更容易适应行业的需求。

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现代学徒制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专业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实际的项目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学生也需要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来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实践中的问题,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行业导师的指导在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行业导师的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业导师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与行业导师的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行业导师也能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同名25220)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同名25220)

能,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5、摄影测量学课程简介:摄影测量学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摄影测量学的任务和摄影的基本知识、单张航摄像片解析和双像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数字地面模型和数字摄影测量的理论和方法、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和近景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像片解析的基础知识和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点位测定的作业过程,并了解基于航空遥感影像的摄影测量定位定向的最新发展,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能够从事摄影测量内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6、数字摄影测量课程简介:数字摄影测量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遥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影像中提取地物特征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栅格影像图的理论以及能够熟练的使用一种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4D产品生产的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知识能在遥感部门从生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7、遥感原理与方法课程简介:遥感原理与方法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

使测绘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遥感基本概念;遥感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电磁辐射基础、遥感光学基础;遥感数据获取,包括传感器、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和微波遥感;遥感数据处理,即图像校正和增强;遥感信息提取,包括图像目视判读和计算机信息提取,以及遥感技术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上述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的数字摄影测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8、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简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通过讲述有关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阐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具体算法、应用条件以及效果等,通过学习,学生应基本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能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各种专业处理分析。

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培养摄影专业人才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一个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知识与理论水平:学生应该掌握摄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包括摄影技术、光影原理、构图、色彩、视觉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学生应该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并且能够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拍摄。

3.创造力:学生应该通过培养创造力,培养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艺术风格,能够通过照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沟通能力: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与客户或观众进行有效的交流。

5.艺术修养: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对于摄影艺术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摄影技术、光影原理、构图、色彩、视觉语言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摄影器材使用和操作课程等。

2.实践课程:包括摄影实验、作品创作等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拍摄技巧和创作能力。

3.艺术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如商业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等,提供更专业化的培训。

三、实践教学1.实践课程的设置:每个学期都应该有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拍摄和创作。

可以设置各种主题的实践课程,如人像摄影、风景摄影等,让学生锻炼技术和创作能力。

2.实习实训:学校应该积极与各种摄影机构或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并且学以致用。

3.作品展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品展览,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和与观众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四、师资队伍1.教师专业背景:教师应该具备摄影专业的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养。

2.实践经验: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摄影实践经验,能够与学生分享实际拍摄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系统培养掌握多种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软件、各种等级测绘仪器操作方法,以及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信息获取、空间数据处理、影像解译与分析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从事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数字摄影测量、资源环境遥感应用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合到测绘、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等相关领域的事业单位或公司从事遥感技术与应用,图像信息获取、处理、解译、4D产品的生产、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与设计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动态、静态数据采集和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二、培养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学习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数字图象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以及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测量数据采集、处理和利用测绘相关软件进行4D产品生产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掌握遥感分析技术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技能。

(4)掌握常见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5)具备熟练地测绘仪器数据采集、测量数据分析、以及使用相应测绘软件制作地图的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学过的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4、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主要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简介:测量与地图学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测量与地图学在适度介绍传统测绘手段、测绘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突出讲述近年来测绘科学与技术的最新进展,该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测量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手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制图基础理论和地图制图方法。

摄影摄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摄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摄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摄影、摄像基础知识和技术;2.具备良好的摄影、摄像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3.具备独立开展摄影、摄像项目的能力;4.具备一定的影像传媒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5.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6.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7.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摄影摄像专业人才,需要设置以下课程:1.摄影、摄像基础课程:包括摄影、摄像器材使用、摄影光影构图、剪辑等;2.创作理论课程:学习摄影、摄像创作原理、构图理论、摄影表达等;3.影像后期处理课程:学习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颜色校正、修图等;4.影像传媒理论课程:学习影像传媒概论、影视产业发展、影像传播等;5.实践课程:包括实地拍摄、项目实践、工作实习等。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摄影摄像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方面:1.实地拍摄:让学生到各个实际工作场景进行实地拍摄,提高实践能力;2.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影像项目的策划、拍摄、剪辑等环节,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工作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4.比赛与展览:鼓励学生参与摄影摄像比赛和展览,提升创作能力和影响力。

四、实验室设施为了支持摄影摄像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提供以下实验室设施:1.摄影、摄像实验室:安装常见摄影、摄像器材,包括单反相机、摄像机、灯光设备等;2.影像后期处理室:配置专业的影像处理软件和计算机设备,提供影像后期处理的环境;3.影像展示室:提供展示摄影作品及影像作品的场地,保证学生作品的展示和交流。

五、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结构:建设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2.师资培训: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3.师资评价: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评估和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六、专业实践基地为了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建立与企业或机构的合作关系,搭建专业实践基地。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摄影测量于遥感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摄影测量是一门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面测量与地理信息获取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需要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

要完善摄影测量专业的课程设置。

摄影测量涉及测量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培养机制应该将这些学科融合在一起,构建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要贴近实际需求,充分考虑行业的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

摄影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测量和影像处理的技术。

为此,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实际项目,了解行业的要求和流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摄影测量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学科,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培养机制应该注重招聘和培训优秀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师和专家,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测量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培养机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实践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摄影测量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需要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动摄影测量行业的健康发展。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领域的生产、应用、科研、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具体来说,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应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系统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熟悉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行业标准和规范,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我们设置以下课程: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基础。

2.专业课程:摄影测量基础、遥感原理与技术、数字图像处理、GIS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3.实践课程:包括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GIS应用实验等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行业需求,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如数字图像处理高级技术、GIS设计与开发等课程。

三、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师资队伍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1.引进高水平教师: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优秀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培养青年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工作,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五、质量保障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根据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张军;杨爱琴
【期刊名称】《矿山测量》
【年(卷),期】2016(0)2
【摘要】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由于国家基础建设的需要,社会生产需要大量的测绘人才,尤其是懂得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技术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在没有经验的基础上开设此专业,而要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办好,关键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所以需要从技能培养和课程设置两方面入手,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应着重培养能体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特色的技能.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张军;杨爱琴
【作者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5;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iTeach2017大赛作品分析兼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J], 徐朝军;郭绍青;柏宏权;李艺
2.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J], 王淑璇
3.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议——基于邮轮乘务人员离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胡桢妮; 王秋雨
4.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议——基于邮轮乘务人员离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胡桢妮; 王秋雨
5.中职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J], 李田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代码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学制与学历学制:三年制;学历:专科。

就业面向.职业领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测绘、国土资源、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利、林业、煤炭、石油、海洋等行业或领域。

.工作岗位⑴主要职业岗位:摄影测量。

⑵相近职业岗位: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数字测图、工程测量、地图制图。

⑶发展岗位:通过~年的工作或进修深造可胜任:测绘队队长、项目经理、工程师、总工程师等岗位。

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备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理论知识,具有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空三加密、影像立体测图和遥感图像处理等熟练的专业能力,在测绘、国土资源、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利建设、林业监测、煤炭、石油等行业生产一线,能胜任测绘产品生产与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职业核心能力⑴像片控制测量;⑵像片调绘;⑶空三加密;⑷影像立体测图;⑸遥感图像处理;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⑺产品生产;⑻摄影测量与遥感项目技术设计、产品质量检查与技术总结。

.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测绘事业、具有良好的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

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安全生产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⑴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⑵计算机基本知识;⑶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知识,摄影测量与遥感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的知识;⑷常用测绘仪器设备的操作知识;⑸地理信息数据数据采集与成图的知识;⑹地图编制知识;⑺像片控制点布设与施测的方法与知识;⑻像片判读与调绘的基本知识;⑼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知识;⑽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⑾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知识;⑿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知识;⒀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知识;⒁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⒂安全生产常识。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现代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培养德才兼备,掌握坚实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及应用手段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

具体体现在:
1.具备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母校、热爱祖国,奋发进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2.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团结友爱的科学合作境界;
3.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数理基础、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综合应用能力;
4.融宽广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全面的素质于一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硕士阶段:
1.遥感机理、方法与应用
2.数字摄影测量
3.数字图像处理
4.虚拟地理环境技术
5.数字地球
三、招生对象
硕士阶段:
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优秀大专生(工作2年以上)。

博士阶段:
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硕士生或优秀本科毕业生(工作6年以上)。

四、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阶段:。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攻读博士生学位培养方案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攻读博士生学位培养方案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攻读博士生学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2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要求是: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术修养。

2.掌握所在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使用和阅读本专业文献,进行学术交流;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方向上做深入的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 图像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研究图像信息获取、数字图像的处理、分析与识别的算法、地形图扫描影像的自动识别技术、遥感影像目标的自动提取技术、影像压缩与编码技术、多种影像信息的融合技术、小波理论、分形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等理论和图像工程应用。

2. 数字摄影测量主要研究多传感器集成的近景、航空、航天和行星数字摄影测量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开发。

主要研究:基于摄影几何的摄影测量、三线阵CCD影像处理、激光雷达数据处理、SAR/InSAR数据处理、机载/车载测图系统、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POS 理论与方法、图像处理与信息提取、三维重建、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几何处理等。

3. 计算机视觉研究图像匹配与配准、三维目标的自动重建、三维深度信息的恢复、序列图像的处理与分析、工业部件的自动测量与识别、汽车自动导航、虚拟现实、机器学习和视频分析等理论与方法。

4. 遥感技术与应用主要研究可见光、多光谱、高光谱、雷达遥感影像的分析、处理、目标识别方法,多元遥感影像的综合分析方法、时序遥感影像的分析等理论与方法,探讨测绘、环境、地质、林业等领域的应用关键问题。

5. 定量遥感主要研究大气、水体、陆地定量遥感相关的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地物目标光谱特性、生化物理参数反演等关键科学问题,并进行生态、环境、灾害等方面领域应用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同名25220)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系统培养掌握多种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软件、各种等级测绘仪器操作方法,以及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信息获取、空间数据处理、影像解译与分析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从事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数字摄影测量、资源环境遥感应用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合到测绘、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等相关领域的事业单位或公司从事遥感技术与应用,图像信息获取、处理、解译、4D产品的生产、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与设计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动态、静态数据采集和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二、培养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学习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数字图象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与知
识,以及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测量数据采集、处理和利用测绘相关软件进行4D产品生产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
(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掌握遥感分析技术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技能。

(4)掌握常见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5)具备熟练地测绘仪器数据采集、测量数据分析、以及使用相应测绘软件制作地图的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学过的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4、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主要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测量与地图学
课程简介:测量与地图学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测量与地图学在适度介绍传统测绘手段、测绘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突出讲述近年来测绘科学与技术的最新进展,该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测量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手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制图基础理论和地图制图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测绘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控制测量学
课程简介:控制测量学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讲述常规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常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设计、选点、造标、埋石,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水准仪结构及其观测操作方法,控制测量计算理论及控制网的外业计算和控制网平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方法、精密经纬仪、精密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及进行高等级控制测量的设计、
观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坐标换带、大地水准面观测数据归算的过程。

为后续的工程测量和变形监测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3、测量平差
课程简介:测量平差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中评定精度的指标,误差传播定律,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等方法以及误差曲线和误差椭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测量误差理论和处理测量数据的基本方法,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

4、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传统地学学科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已发展成为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技术于一身的综合集成化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获取、储存、查询、综合、处理、分析和显示与地球表面位置相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掌握当前主流GIS软件的操作技术和实践技
能,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5、摄影测量学
课程简介:摄影测量学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摄影测量学的任务和摄影的基本知识、单张航摄像片解析和双像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数字地面模型和数字摄影测量的理论和方法、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和近景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像片解析的基础知识和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点位测定的作业过程,并了解基于航空遥感影像的摄影测量定位定向的最新发展,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能够从事摄影测量内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6、数字摄影测量
课程简介:数字摄影测量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遥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影像中提取地物特征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栅格影像图的理论以及能够熟练的使用一种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4D产品生产的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知识能在遥感部门从生产
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7、遥感原理与方法
课程简介:遥感原理与方法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

使测绘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遥感基本概念;遥感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电磁辐射基础、遥感光学基础;遥感数据获取,包括传感器、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和微波遥感;遥感数据处理,即图像校正和增强;遥感信息提取,包括图像目视判读和计算机信息提取,以及遥感技术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上述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的数字摄影测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8、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简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通过讲述有关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阐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具体算法、应用条件以及效果等,通过学习,学生应基本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能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各种专业处理分析。

9、GPS原理与应用
课程简介:GPS原理与应用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目前世界上已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设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GLONASS、伽里略、北斗)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的描述卫星运动的轨道坐标系统,掌握GPS的观测方法,主要讲述应用GPS 进行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网的布设,GPS-RTK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

10、工程测量学
课程简介:工程测量学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根据工程建设中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运营管理3个阶段对测量工作的不同要求,系统地讲述了地面、水下地形信息以及有关专题信息的获取、施工测量、变形观测及工业设备形位检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对一些重点有特色的工程作为例子介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最常规的工程测量,如:线路工程施工、工程建设中变形测量、地下工程施工测量的放样方法和精度分析以及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观测方法,为后续的变形监测技术课程打下理论和技术基础。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

根据本专业特点,实践性教学环节由测量与地图学实习、数字化测图实习、数字图像处理实习、3S技术软件应用、工程测量实习、控制测量实习、地籍测量实习、GPS测量实习、测绘综合实习,以及毕业顶岗实习构成。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

六、学生修读学分的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5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平台课30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38.5学分,专业方向及提高、拓宽课31.5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实践性环节47学分。

学生每学期修读学分不得低于12学分,也不得高于30学分;修读学分必须按照课程的顺序,不得未修读先修读课而直接修读后续课;每个学生必须分别达到各类课程学分的下限才能毕业,各类课程学分不能相互代替。

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
八、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九、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表
见EXCEL表“系-2011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
程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