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城市饮用水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制定和实施水源保护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措施。
一、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城市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其次,城市水资源的供给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水源的污染和过度开发使得城市饮用水的供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制定和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是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内容1. 水源地保护水源地是城市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质是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保护区域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和水质的恶化。
2. 水源地周边环境保护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也是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水源地周边建设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控制工业区、农业区和城市建设区的布局,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和破坏。
同时,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源地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3.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可以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城市饮用水的供应和需求平衡。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三、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实施措施1.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政府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源地保护方案(三篇)
水源地保护方案为保障我镇饮水安全,确保群众喝上方便、干净、安全的自来水,特制定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如下:一、严格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地下水开采井周围规定一定的水域或路域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竖立醒目的标志牌。
清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水域的水面污染物。
需移动取水口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范围要进行相应调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范围为:(一)水井以每个水井为中心,半径____米范围内的区域为保护区。
(二)其它饮水安全工程保护区为取水点以上____米的范围。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水源保护的总体目标是。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障饮用水清洁、卫生、安全。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应当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二)禁止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域排放污水;(三)禁止堆放、填埋、倾倒、使用____、高残留农药等危险废物及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建设工程渣土和其他废弃物;(四)禁止设立____物品仓库、废物回收场、加工场和堆栈;(五)禁止破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六)禁止从事破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开山采石、采砂和围水造田的活动;(七)禁止新建、扩建、改建规模化畜禽等动物养殖场、屠宰场;(八)禁止使用____、有毒物品捕杀动物;(九)禁止从事洗涤和其他可能污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活动。
(十)法律、法规有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的其他规定。
三、对现已存在的不符合规定的设施和生产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限期拆除或停用。
四、如果水源被破坏或者被污染的,应当按照谁破坏、谁恢复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者负责治理恢复;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情节较重,将申请执法部门予以相应处罚。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饮用水水源地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生 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
规划目的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保障饮水安全
通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 境保护,确保人民群众喝 上干净、安全的水。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维护生态安全
制定详细规划政策
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详细规划和政策,明确保护目 标、任务、责任和措施,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行动指 南。
资金投入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确保规划所需资金得到充分保障。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 局。
,确保饮用水安全。
预期社会效益
健康保障
优质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能够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降低因饮 用水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社会信任
通过公开透明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增强社会对政府环保工作的 信任度,提升政府形象。
经济发展
优质的水源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护策略与措施
划定保护区范围
明确水源地的保护范 围,设立保护区界标 ,严禁非法侵占和破 坏。
污染源控制与治理
加强对周边企业和农 业面源污染的监管, 控制点源污染,减少 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 放。
生态修复与保护
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湿地、林地等生 态系统,提高水源地 的自然净化能力。
监测与预警
建立水源地水质监测 网络,实时监测水质 变化,及时发现潜在 风险,为科学决策提 供支持。
2024年乡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方案
2024年乡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方案
鉴于乡村饮用水源的重要性,我国将加大乡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首先,针对目前存在的乡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水质下降等问题,我们将拟定一系列全面的保护方案。
无论是加强监测力度,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还是强化对潜在污染源的治理,都将成为未来乡饮用水源保护的重要内容。
在保护区范围内,我们将完善监测体系,强化监测手段,确保对乡饮用水源水质的全面监测。
并且,将加强对潜在污染源的排查工作,建立健全问题排查和处理机制,确保水质不受污染。
此外,我们还将完善保护区内的治理设施,加强对乡饮用水源的常规维护和管理,提高水源的净化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乡饮用水源的保护水平,我们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机制,确保乡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
总的来说,未来的乡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将更加严格细致,保障乡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综上所述,乡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未来将充满希望和挑战。
我们需要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确保乡饮用水源的长期清洁和安全。
只有在保护好乡饮用水源的同时,才能够保障广大乡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乡饮用水源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为美好乡村生活助力。
第 1 页共 1 页。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是指关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规划。
它是保障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正常运转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一、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性饮用水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必需品,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工农业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饮用水水源呢逐渐受到污染和破坏。
因此,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出台,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先进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机制,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上树立我国的形象,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
二、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硬性保护区划,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网络。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省制定具体的饮用水水源地硬性保护区划,实现水源地的全覆盖、全保护。
同时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网络,从水源地到水厂,实现与市、县、乡、村等重要点的联系。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网络。
建立对水源地环境影响评价的长效监测体系,收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数据,制定相应的监测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及时发现和应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三)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
重点处理污染源,排放废水和废气等对饮用水水源的影响,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排污征收和污染源准入制度推行,动态调整控制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
提高法律规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整个法律体系,比如加大对违反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法律责任的打击力度,国家优惠支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建设。
三、如何进一步推进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对于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也对于各地区和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与帮助。
2023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方案
2023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用水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然而, 由于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 人们的饮用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保护水源地环境, 我国制定了2023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方案, 旨在全面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 提高饮用水质量,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重点任务1.持续推进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
(1)制定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目标和排期, 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2)加强水环境监测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及时掌握水源地环境状况。
(3)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科技研发和示范工程,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环境保护技术。
(4)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宣传工作,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支持水源地生态修复和保护。
(1)加大投入, 推动水源地生态工程建设, 修复退化的湿地和水生态系统, 提高水源地的自净能力。
(2)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 鼓励保护区域内的农田复种、林草种植等生态修复措施。
(3)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严控污染源整治, 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监管机制。
3.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制定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目标和分省分区的水资源分配计划。
(2)鼓励实施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农业示范工程, 提高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制度, 建设智能水务系统, 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三、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 为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提供资金支持。
2.强化监管, 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严厉处罚, 保证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四、评估和监测为确保2023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建立定期评估和监测机制, 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工作方向和重点。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1. 引言城市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对于保障城市饮用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规划目标、规划内容以及具体措施。
2. 规划目标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目标是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水量充足且可持续利用。
同时,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和扩张,确保水源地能够适应未来城市规模的增长。
3. 规划内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水质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水中的微生物、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及水源地周边的环境情况。
监测结果将作为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的依据。
3.2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包括制定水源地周边的保护区划,禁止污染物的排放和违法开采等行为。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应急预案与管理制定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包括水质突然恶化、水污染事故等情况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
3.4 水源地保护宣传与教育加强市民对水源地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提升市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教育课程,让市民了解水源地的重要性,引导市民节约用水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4. 具体措施为了实现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4.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4.2 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监测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3 强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水源地保护的法律责任。
2023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方案
2023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饮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污染等原因,我国许多地方的饮用水水源地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水质下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
为了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本专项整治方案的目标是,到2023年,全面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实现水源地水质稳定改善,确保饮用水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活用水。
二、整治内容和重点任务(一)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1.严格控制开发建设。
禁止在水源地核心区和一级保护区内开展任何开发建设活动,对于二级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审批,并实施严格的环评制度。
2.加大对污染物的排放管控力度。
加强水源地周边城镇、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严禁污染物的非法排放。
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源,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理。
3.加强水体保护与修复。
加大水体污染治理工作力度,推进河湖水质提升和水生态环境修复。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水体,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
(二)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制度1.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
全面划定水源地保护区,明确各类保护区的功能和管理要求,确保水源地环境的整体保护。
2.完善水源地保护法律制度。
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水源地保护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3.加强水源地保护的监测与评估。
建立健全水源地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对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1.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制。
设立专门的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加强沟通与配合,形成合力。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出台一系列鼓励水源地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提高水源地保护的尤其是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并加大对整治项目的扶持力度。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024年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范文2024年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如下:一、背景及现状县域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近年来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加之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水源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保护县域内的饮用水源地,确保广大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制定县级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明确重点保护区域和保护措施。
2. 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源地监测体系,健全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
3.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饮用水源地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三、保护措施1. 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加强污染源治理,严格禁止违法排放。
2.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违法处罚机制,对违法行为依法惩处。
3. 大力推动生态修复工作,重点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保持力。
4. 完善饮用水源地监测网络,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5. 加强科研攻关力度,不断提升县域内饮用水源地保护技术水平。
四、宣传教育1. 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宣传方案,利用多种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 加强学校教育,将饮用水源地保护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意识。
3.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饮用水源地保护,引导市民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饮用水源地。
五、监测体系1. 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全面监测,并公开监测数据。
2. 加强监测设备更新和维护,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设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居民。
六、总结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确保县域内饮用水源地的安全和稳定,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资源。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认真贯彻执行本方案,共同致力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为县域内的水资源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济南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复函鲁环发〔2024〕号
关于济南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复函鲁环发〔2024〕号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详细聊聊济南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那些事儿。
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不多说废话。
济南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咱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保障市民的饮水安全,可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健康的大事儿。
所以,这个方案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咱们喝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让市民们喝得放心。
一、保护区范围划定1.要明确,保护区范围包括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主要是指济南市内的各大水库、河流和湖泊,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则是指地下水井和地下水水源地。
2.对于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我们要根据水域面积、水质状况、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划定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是指水域周边50米范围内的区域,二级保护区是指水域周边100米范围内的区域。
3.对于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我们要根据地下水井的分布、水质状况、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划定保护区范围。
一般来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应不小于地下水井周边300米。
二、保护区管理措施1.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从事一切污染水源的活动。
包括但不限于乱倒垃圾、排放污水、堆放危险废物等。
2.对于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建设项目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降到最低。
3.加强保护区内的环境监测,定期对水质、土壤、空气等进行监测,确保水源安全。
4.对保护区内的居民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水源安全。
三、保护区划定程序1.开展前期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水域面积、水质状况、周边环境等。
2.根据调查结果,初步划定保护区范围,并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3.根据公众意见,对保护区范围进行调整,形成最终划定方案。
4.将划定方案报请有关部门审批,经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四、实施方案1.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保护区划定和管理工作。
2.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针对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采取 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河流型水源地 的污染物拦截、湖泊水库的生态修复 等。
0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目 标与重点任务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01
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02
维护水源地生态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0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任务
推进水源地污染防治 完善水源地风险防范体系
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 突出,威胁饮用水安 全。
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群 众健康。
促进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 平。
改善水源地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0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 状
饮用水水源地分布情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国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 华南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较为密集,经济较为发达。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各项任务 的落实。
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任务目标、实施方案和时间节点,并加强考核评估 ,确保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各项 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条件限制,分散式饮用水水 源地分布较为广泛,这些水源地多以山泉、溪流、湖泊等自 然水体为主。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
优良水质
全国大部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均达到优良水平,其中地表水水源地以Ⅰ~Ⅲ 类水质为主,地下水水源地以Ⅰ~Ⅳ类水质为主。
污染风险
曲阜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VS
人文环境
调查水源地周边的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分 布、土地利用情况等人文环境因素,以分 析其对水源地的潜在影响。
潜在环境风险分析
污染源风险
对水源地周边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其 对水源地环境的影响及潜在风险。
突发事件风险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如交通事故、化学品泄漏等,进行风险评估,制定 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产生一定影响。
02
水质影响
施工期可能会对水源地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如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
物的排放。
03
生态影响
施工期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植被破坏、野生动物
栖息地改变等。
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
经济发展影响
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将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 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稳定影响
根据水质监测数据,针对污染超标严重的项目进行筛选。
基于环境风险防范
针对可能引发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源进行筛选。
基于水资源保障
根据当地水资源分布和水质状况,筛选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项目。
工程实施方案与投资估算
实施方案
明确各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技术路线、设备选型及人员配备等。
投资估算
对每个项目的投资进行详细估算,包括设备购置费、材料费、人工费等。
工程实施进度安排
01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时 完成。
02
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制定灵活的调整计划,确保
项目顺利进行。
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进度符合
03
预期目标。
05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方案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方案嘿,各位看官,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份重量级的方案——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方案。
这可是关系到咱们的“水缸”安全啊,咱们可得好好聊聊。
咱们得明确一下目标。
专项整治的主要目标是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提高水源地环境保护水平,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下面,咱们就开始部分,一点一点地剖析这个方案。
一、开展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1.1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水源地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水源类型、水源保护区划分、水源地周边污染源、水源地水质状况等。
1.2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多种手段,全面掌握水源地环境现状。
二、制定水源地环境保护措施2.1加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调整根据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合理调整水源保护区范围,确保水源保护区划设科学、合理。
2.2治理水源地周边污染源对水源地周边污染源进行排查,采取工程治理、生态修复、搬迁等措施,减少污染源排放,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
2.3提高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建立健全水源地水质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点位,提高监测频次,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2.4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执法监管,确保法规落实。
三、实施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3.1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措施,恢复水源地生态环境,提高水源地水源涵养能力。
3.2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针对水源地周边污染源,实施污染治理工程,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源地水质。
3.3水源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源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源地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
四、强化水源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4.1开展水源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4.2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水源地环境保护队伍,提高水源地环境保护水平。
五、建立健全水源地环境保护长效机制5.1建立水源地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2024年乡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方案范文
2024年乡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方案范文如下:
保护乡村饮用水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为确保乡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保护方案:
一、建立健全的水源污染防治制度,加强对乡村饮用水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
二、加大重点区域的污染源治理力度,针对农村畜禽养殖、化肥农药使用等行为,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三、推动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治理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问题,保护乡村水源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乡村居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保护水源的共识。
五、加强乡村水环境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乡村水源保护工作的执行力度。
六、强化督查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有信心可以有效保护乡村饮用水源,确保乡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为乡村水源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2023-11-14CATALOGUE目录•引言•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策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监管体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投资与效益•结论与展望01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保障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大事。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需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背景与意义规划目标通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规划任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规划目标与任务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全国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地。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三年。
0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03跨界水源地跨界水源地是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水源共享地,可能存在管理协调和污染治理难题。
水源地分布与特点0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国约80%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布在城市和工业区周边,这些地区的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02农村水源地农村水源地分布广泛,但水质监测和管理相对薄弱,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
1水质现状与问题23全国90%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二、三类标准,但部分水源地存在总硬度、硝酸盐、铁等超标现象。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稳定部分水源地在雨季受到洪水冲刷,导致水质下降,同时冬季枯水期水量不足也会影响水质。
季节性污染部分水源地存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影响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
生态破坏规划措施针对以上污染源,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措施,包括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管理、推进污染源治理、提高水质监测能力等。
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一、引言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是一个关乎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饮用水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水源地受到了各种污染的威胁。
为了保护城市的饮用水源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的重要性、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如果水源地受到污染,城市的饮用水质量将受到威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三、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的现状目前,我国各地的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规划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多地方只是简单地划定了保护区域,缺乏具体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机制。
其次,一些地方在规划制定后的实施中存在着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水源地的保护效果不佳。
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对水源地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治理不力的情况,给水源地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的挑战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水源地受到了更多的压力,如土地开发、工业污染等。
其次,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一些地区的水源地保护面临更大的困难。
此外,一些地方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监管手段,也给水源地的保护带来了困难。
五、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区域和保护措施。
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和治理。
此外,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优化水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减少对水源地的压力。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源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水,是生命之源。
而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喝上放心水,《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应运而生。
饮用水水源地,指的是提供城乡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着诸多威胁。
首先,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一大问题。
一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生活污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也会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等,通过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源地,影响水质。
再者,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能对水源地产生破坏。
比如,公路上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就有可能污染附近的水源。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一系列的目标和任务。
在保护范围划定方面,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范围,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区域。
对于一级保护区,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二级保护区内,要限制一定的生产和建设活动,确保不对水源造成威胁。
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是关键。
对于工业污染源,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排放标准,督促企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要推进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减少污水直排。
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推广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化学品的投入。
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管理,鼓励规模化养殖,配套建设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实现资源化利用。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增加监测点位,提高监测频率,加强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方面的监测。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024年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2篇)
2024年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____年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县级地区的饮用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威胁。
为了保护和管理好县级地区的饮用水源地,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通过全面调查、评估县级地区的饮用水源地情况,确定保护目标和措施,达到有效保护和管理县级地区饮用水源地的目的。
二、保护目标1. 确保县级地区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
2. 保护饮用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3. 防止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和破坏,确保饮用水的可持续供应。
4. 提高饮用水源地保护意识,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力度。
三、保护措施1. 饮用水源地调查评估1.1 全面调查饮用水源地的地理、地质、水文和水质等基本信息,建立饮用水源地数据库。
1.2 评估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环境功能和饮用水的供需情况,开展水资源保护评估。
1.3 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确定保护区划和重点保护区域。
2. 水资源保护2.1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2.2 严格控制非饮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限制有害水污染物的排放和输入。
2.3 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管理,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3. 水环境保护3.1 制定并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土地对水体的污染和侵蚀。
3.2 加强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确保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
3.3 鼓励并支持饮用水源地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和保护水体的生态系统功能。
4. 污染防治4.1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控制源头污染。
4.2 严格控制工业和采矿等污染源的排放,实施污染物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
4.3 完善饮用水源地保护设施,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监控和管理。
5. 饮用水源地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5.1 加强饮用水源地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饮用水源地保护的认知和意识。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三篇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三篇篇一: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XX年五月目录1.总论 (1)1.1.工作背景 (1)1.2.规划原则 (2)1.3.规划编制依据 (2)1.4.规划范围与目标 (3)1.5.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4)2.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5)2.1.基本要求 (5)2.2.城市社会经济基础情况调查 (6)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8)2.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9)2.5.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10)3.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 (10)3.1.基本要求 (10)3.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11)3.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13)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14)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14)4.2.不达标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14)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14)5.1.基本要求 (14)5.2.全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15)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16)6.1.基本要求 (16)6.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16)6.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18)6.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19)6.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19)6.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20)6.7.规划投资—效益评估 (21)6.8.规划实施保障 (21)7.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3)7.1.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3)7.2.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3)7.3.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23)7.4.沈阳市浑河地表—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23)8.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24)8.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24)8.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 (25)8.3.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26)9.工作成果提交 (26)9.1.地市级规划成果 (27)9.2.省级规划成果 (27)9.3.国家级规划成果 (27)1.总论1.1.工作背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第一条基本情况2007年,我国城市及县级政府所在镇共有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地4002个,供水服务人口4.91亿,占全国城镇人口的83%。
南方地区以地表水水源地(含河流型与湖库型)为主,北方地区以地下水水源地为主。
从取水量来看,湖库型水源地取水量最大,地下水型水源地取水量相对较小。
第二条水质特征河流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河流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氨氮、溶解氧、铁、锰、CODMn、石油类等。
湖库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湖库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总磷、总氮、CODMn、BOD5等。
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地下水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氟化物、铁、锰、氨氮、硫酸盐等。
第三条管理状况1.保护区划分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大部分水源已完成保护区方案,但仍有部分水源的划分方案未获省级政府批复。
2.监测能力(1)站点设置。
据2007年统计,仍有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未设置监测站点,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仅设置1个监测点。
因水源地分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一个监测点难以全面反映水源地的水质状况。
(2)监测频次。
据2007年统计,水源地监测点位和频次不能满足水质监督需求,常规监测点数量有限且自动检测点位甚少。
监测频次也需进一步加强。
(3)常规指标监测能力。
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均具备常规指标监测能力,县级城市及乡镇,多数不具备常规指标监测能力。
(4)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
省级监测中心站中,绝大部分监测站不具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全指标(109项)的监测能力。
县级市不具备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
目前,绝大部分可能对水源地构成影响的有毒有机物质尚未纳入监测和管理范围。
3.法律法规建设我国现有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各地也颁布实施了多个饮用水水源环保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水质变化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源地面临的环境压力显著增大,饮用水水源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部分水源因水质下降,不得不更换取水口位置(向上游迁移),甚至关闭水源地。
第五条存在的主要问题1.一级保护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河流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沿岸建筑物、居民点、工业及生活排污口、趸船码头、采沙场等。
湖库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农村居民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农业种植、旅游度假村、宾馆等。
生活、农业和养殖污染是影响湖库型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地下水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建筑物、居民区、生活污染及垃圾堆放场等。
2.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河流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及污水处理厂排放等;湖库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和养殖面源(包括分散式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污染;地下水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工业、城镇生活及畜禽养殖等地表污染,通过补给导致地下水污染。
3.上游来水超标问题部分水源地不同程度受到上游来水水质超标的影响。
东部北方片区、东部南方片区和中部片区上游来水水质超标现象突出,西北片区和西南片区上游来水水质相对较好。
上游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是地表水水源地上游来水超标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补给区所在的地表水污染是影响地下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
河流型水源地上游来水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总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
通航河流由于受航运和码头影响,主要超标污染物还包括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及石油类。
湖库型水源地来水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总氮、总磷和藻类。
地下水型水源地来水主要超标污染物除自然本底因素外,受氨氮和重金属污染影响较重。
第六条主要污染物来源影响河流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工业点源、生活污染、农业面源、其他污染和上游超标来水等。
影响湖库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工业点源、生活污染、农业面源、地表径流、水上交通等综合污染。
除地质因素和原生污染外,影响地下水型水源水质的主要污染来源包括河流补给、工业点源、生活污染、畜禽养殖、农村面源和垃圾堆放渗滤液下渗等。
第七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策法规执行力不强大部分省市已制定并实施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但这些文件大多直接引用国家相关法律条文,针对实际情况规定的不够完善;同时,水源地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许多水源保护政策法规难以落实。
2.水源保护区划分与管理不规范截止2007年底,全国仍有部分水源地未划定保护区,部分水源保护区划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差;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仍未经审批,缺乏执法依据;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源保护区用地结构及取水量等条件变化的影响,部分水源保护区已经不能满足水质保护的要求,需重新核定和调整。
此外,部分水源地没有严格依法设置标识标志,保护区内仍存在居民、排污口及畜禽养殖项目,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3.环境监管能力基础薄弱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能力在监测站点覆盖率、监测项目数量、监测方式、监测分析方法及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基础薄弱,常规监测手段难以满足全面、科学、客观评价水源地水质状况及环境的需求,更无法满足突发事故时应急监测的需求。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八条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确保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满足城市饮用水安全需求,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第九条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物排放,防止污染饮用水水源。
2、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统筹考虑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污染治理、建设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并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等相关规划协调。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以改善饮用水水源水环境质量为重点,重点解决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及整治、二级保护区整治、准保护区污染控制、监测体系完善及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
4、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协调的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机制。
5、明确职责,强化考核。
明确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加强国家监察、地方监管。
第十条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1.《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12.《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13.《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1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16.《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第十一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22个省、4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所辖的283个地级市、368个县级市组成的655个城市和1635个县级政府所在的城镇的400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含规划和备用的水源地)。
第十二条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总体规划期为2008~2020年,分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其中近期为规划重点。
第一阶段(近期):2008~2015年;第二阶段(远期):2016~2020年。
第十三条规划总目标到2020年,全面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状况。
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污染状况得到全面控制,水质得到有效保障;提升水源应急监测及应急供水能力,建立比较完善的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技术及方法体系;满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水源水质安全的需求。
第十四条规划指标根据规划总体要求,将规划目标按水质状况、保护区划分与管理、一级保护区整治、水源地监管能力分为四类。
共有5项指标,分别为水质达标的水源地比例、水源保护区审批完成率、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清拆率、常规指标监测覆盖率、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比例,其中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比例仅针对环保重点城市。
第十五条规划重点任务1.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在部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周围建设隔离防护设施。
隔离防护类型主要包括采用围栏或围网进行保护的物理隔离和选择适宜树木种类建设防护林的生物隔离两种形式。
包括隔离防护围栏、围网、生态防护林和水源地标志建设,取水口污染防护等工程。
2.一级保护区整治一级保护区整治主要针对直接影响水质的污染源,采用清拆、关闭、搬迁等措施解决一级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
包括建筑物清拆、排污口关闭、人口搬迁、规模化养殖场及垃圾堆放场搬迁等。
3.二级保护区污染源整治主要针对二级保护区内的点源污染,采用排污口关闭、迁出和企业搬迁等措施,解决二级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
包括二级保护区内点源整治(排污口关闭、迁出)及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等。
4.二级保护区非点源整治主要针对保护区内的农业、生活、畜禽(水产)养殖及水上运输等非点源污染,采用控制用量、废物资源化、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取缔养殖和水上运输等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二级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
包括保护区内的生态农业建设、垃圾收集处理、农田径流控制、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流动线源整治等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5.水源生态修复与建设包括为降低非点源对湖库型水源地的影响,减少湖库型水源地周围水土流失,在湖库周边建设生态屏障及利用湖库周边自然滩地和湿地,选择合适的生物物种进行养殖或种植,为水生和两栖生物提供栖息地等湖库周边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在湖库内布设生态浮床、放置生物净化装置、除藻曝气装置等,促进水体生态健康、水质改善的湖库水域生态建设等工程措施。
6.饮用水水源地监测能力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水源地监测体系,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和监督管理水平。
包括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和水源地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等。
7.饮用水水源地信息系统能力建设通过建成覆盖全国的饮用水水源信息管理系统,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包括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建设、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及安全监控分中心建设四部分。
8.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故应急能力建设通过提高饮用水水源地预警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防止饮用水源污染,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