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实习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实习/ engineering geologic practice二、课程代码:14804114三、课程类别:专业实践四、学时/学分1周/1分五、先修课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六、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七、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工程地质教学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各因素和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要求,充分认识到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基础。

通过实习,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初步学会鉴别岩石、矿石;2、初步学会分析实习区的地质构造;3、熟悉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4、明确工程地质条件对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影响,初步了解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

5、了解基坑工程的施工工艺。

八、实习内容1、常见岩石的识别;2、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3、了解工程地质与工程的关系;4、了解各种矿物的名称和工程特性,以及地球的发展史;5、了解基坑工程的施工工艺。

九、实习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内容的实际操作,全面地完成实习内容。

实习期间具体要求做到:1、认真听老师的实地讲解,认真观察实习内容;2、要认真写好实习记录。

根据实习内容,用文字、照片等简明地进行记述实习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现场测绘草图,如地质构造等;3、努力掌握基坑工程施工工艺;4、认真写好实习报告。

实习结束时学生应按实习大纲的要求,根据实习日记中所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写出实习报告。

十、实习方式以集中的方式,由系统一安排。

十一、实习成果工程地质实习结束后,编写实习报告。

报告采用统一的封面和稿纸,要求内容具体、简明清晰、文字工整。

实习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实习区的地理位置、交通以及工程概况;2、实习所观察了解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主要自然地质现象、各种矿物特性以及基坑工程的施工工艺等内容;3、实习的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目的和要求工程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

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

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工程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 实习时间及地点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即可进行野外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为陆水水利枢纽(湖北省赤壁市)。

三、 实习内容⒈枢纽附近自然经济地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其分布、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所在位置;⒉主坝坝址区地层岩性、河谷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⒊8号副坝地层岩性、河谷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⒋野外地质工作方法⑴地质测绘观察路线、地质点的布置,地质、地貌点的描述、水文地质点的描述、地质点的填图和编绘。

⑵裂隙统计裂隙统计面积的选择、裂隙产状的测量、裂隙统计的野外记录和描述。

⑶风化岩石的垂直分带风化岩石外表特征的观察描述、风化岩石的分带。

⑷边坡稳定性观察边坡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岩性、风化情况、结构面发育情况、水文地质特征、滑动面、切割面的分析判断、结构面产状要素的测量。

⑸实测地质剖面图剖面线及测点的布置、剖面地形的测量、地质条件的观测记录。

⒌内业整理外业资料的整编方法与要求、图件的编绘、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方法。

四、 实习路线⒈自凤凰山北端起,经铁路采石场剖面到龟山,往上至凤凰山西南,经麻土坡到京广铁路。

⒉自107国道铁山起,经赤壁一中,过陆水二桥,沿河岸至市血防医院,止于陆水一桥。

⒊自茶庵岭起,经啤酒厂到陆水风景区管理局,过8号副坝、油脂厂止于竹山程家附近。

⒋主坝、3号副坝至2号副坝(非常溢洪道),止于建行干休所。

⒌自1号副坝北干渠渠首,经清泉村沿北干渠至京广线渡槽处。

工程地质实习 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实习  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实习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20506Z11课程名称: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Field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ge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学分:2周/2先修课程:《工程地质》课程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工程地质》课程省级优秀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省级示范基地--广州铁路局娄底工务段,配《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工程地质野外实习》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的工程地质理论知识,掌握必要基本技能(如野外辨认常见岩石,量测岩层等),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同时,为以后有关课程的学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打下基础。

三.实习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总则:巩固所学的工程地质理论知识,掌握必要基本技能,分述如下:(1)野外辨认常见岩石,使用罗盘仪测定岩层产状要素,认识和了解岩层走向和线路走向、边坡坡面走向的关系;(2)野外识别常见地质构造与滑坡、岩溶、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了解岩石风化作用,认识常见河流地貌(阶地、河谩滩、心滩等)。

(3)充分了解常见地质灾害所有实习中可见的防治措施,着重掌握崩滑流主要工程处治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打下基础。

2.能力要求(1)工程科学的应用能力。

能运用地质学手段解决土木工程的技术问题,包括岩石矿物、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野外识别、地质灾害致灾机理分析,培养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2)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的应用能力。

具备阅读各类工程地质图、对一般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对不良地质现象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合理根据地质资料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初步能力;(3)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备解决与建筑物地基、选址选线、边坡工程、地下工程的围岩与环境等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4)信息收集、协调与表达能力和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了解本学科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能初步具备协助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处理相关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能力。

工程地质实习 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实习   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实习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20342Z11课程名称(中/英文):工程地质实习/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actice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1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学适用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张忠苗主编.工程地质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李相然主编.工程地质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地质实习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使学生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在全面学习了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后,能根据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获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能力:通过本次实习,将所学到的工程地质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结合起来,初步掌握从工程地质条件角度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的能力。

素质:通过本次实习,希望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具有互助精神,相互帮助,取长补短。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野外工程地质实习工作方法的了解、认识和分析(1)了解野外地质实习的工作方法及基本技能;(2)掌握罗盘的使用及地形图的判读。

2、常见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1)掌握矿物物理特征的鉴定方法;(2)掌握常见的三大类岩石,能用肉眼进行鉴定和描述;(3)对碎屑岩能进行初步定名。

3、各种地质构造的识别与描述(1)掌握各种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的野外识别;(2)掌握褶皱构造的野外识别标志、野外描述和判定方法;(3)掌握断裂构造的野外识别标志、野外描述和判定方法。

4、水文地质与典型自然地质现象的认识(1)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如滑坡、岩溶、泥石流等;(2)掌握地下水的补给、运动、排泄规律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地质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地质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大纲01.教学单位名称:地球科学学院02.实践环节名称:地质认识实习03.实践环节代码:61407004.实践环节学时:3周05.实践环节学分:3学分06.实践环节性质:必修07.实践环节开设学期:第2学期08.实践环节面向专业:地质学、地质学(基地班)、地理科学、资源勘查工程(固体)、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土地资源管理09 .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10.后续课程: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相学、矿床学、矿产勘查学等11.开课单位:地球科学学院12.实践环节教学目的与任务一年级地球科学认识实习的主题是“地球科学与社会”,它是让学生对地球科学建立必要的感性认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目的及其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1)让学生以大地质的观点,充分认识地质与农业、矿产、能源、灾害、旅游等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的关系;(2)初步了解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如岩石的野外观察描述、构造现象的观察分析、罗盘与地形图的使用等),初步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质现象;(3)培养学生撰写报告、交流发言、发现和分析地质问题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固体方向9.2 ;油气方向6.1)(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沟通写作能力,•(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固体方向9.1)13.教学基本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站在宏观地质的角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步认识地球科学的理论与实质,了解地球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一些典型地质现象,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巩固专业思想,促进地球科学的社会化,为人类建设美丽富饶的地球家园而服务。

教学基本内容:实习将扩大地质实习的范畴,将地质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尽可能扩大地质实习的领域。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技能训练1)能较熟练地使用罗盘和地形图。

2)初步学习使用航空照片,了解地形地物。

地质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资源环境学院

地质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资源环境学院

《地质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地质认识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地质学基础》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一次教学性认识实习,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个野外实践。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工作做风、增强特质,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

通过认识实习,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通过野外典型直观的地质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与分析,加深对室内所学地质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掌握认识和鉴定常见矿物和岩石的基本方法,学会标准的地质工作野外记录方法,学会判识地质构造的工作方法,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面、断层面产状,学会地质素描图的方法、学会采集标本的方法、学会编写《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二、课程教学内容地质认识实习安排在登封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实习时间为3周,分为三个阶段:1. 室内准备阶段:由学院领导作实习动员报告,讲述实习意义及有关事项;指导教师讲述实习要求,讲述实习区地质概况;学生准备实习仪器、资料及实习用品。

2. 野外实习阶段:由指导教师按实习路线带领各班学生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和记录、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识和鉴定实习区的矿物及三大类岩石。

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初步掌握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及鉴定标志和方法。

(2)认识实习区常见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褶曲、断层、节理的方法。

(3)认识实习区各地质时代的地层,了解和掌握从太古代到新生代地层的名称、岩性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特征。

(4)了解实习区各种矿产的特征、成因和用途,为应用地质理论寻找矿产资源奠定基础。

(5)了解实习区水文地质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为后续专业教学及实践打好基础。

(6)了解实习区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掌握对地形、地貌成因的分析方法。

(7)学会正确使用罗盘测量岩层、断层产状的方法。

(8)学会使用GPS定位。

野外实习路线为:路线一北庄—龙山—逍遥谷—启母石观察太古代、元古代地层及岩浆岩岩墙。

《工程地质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工程地质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工程地质实习(Engineering Geology Practice)课程编号:24460006学分: 1学时:1周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各因素和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要求,充分认识到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工程地质面临的实际状况。

课程目标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应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土体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将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目标3:通过课堂作业及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严谨、认真做事的工作态度;对工程地质中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通过课堂中介绍失效的事故,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工程伦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4、7、11和12。

1. 毕业要求4: 具有较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理论基础知识;2. 毕业要求7: 具有较强的土木工程技术基础应用能力,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计算、实验、绘图及工程施工等基本技能;3. 毕业要求11: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科学素质;4. 毕业要求12: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精神及团队协助精神等工程素质。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11毕业要求12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 ”,也可标注“H、M、L”。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实习教学大纲.doc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实习教学大纲.doc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实习教学大纲《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目的和耍求1・实习目的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方法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野外地质填图、编写地质调查报告和编制相关图件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意义在于通过这次实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会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方法,进一步理解已学的基础地质理论,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分析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和进行生产、毕业实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实习要求(1)理解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性质、意义和任务,了解国内外区调现状;(2)掌握1:5万区调野外工作方法,包括地质剖面测制、地质填图、采样、野外工具的使用和记录表达方式;(3)掌握1:5万区调室内基本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包括制作各种地质图件,编写地质报告。

(4)掌握实习区区域地质基本情况;(5)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实习质量,如结合遥感图像解译进行地质填图,文字报告和图件用计算机打印;(6)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理解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学会与工作区老百姓和同学友好协作,遵守实习纪律。

(7)通过实习,学会观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报告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我院在浙江江山建立了区域地质调查实习基地,本次实习在浙江江山进行。

根据实习目的与耍求,野外实习内容如下。

1・基本方法训练安排8-10条野外地质教学路线进行教学。

这个阶段主耍是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

这是达到实习要求和目标的一个关键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屮,教师应针对主要地质现象、资源分布与生态环境等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要求学生主动进行观察,认真记录,经过现场讨论,教师总结,培养学生对主要地质现象的识别能力;学会地质现象的文、图表示方法及其记录要求;掌握地质资料收集的内容与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要求按地质路线、地质观察点记录要求,系统地观察1-2条地质路线,并在地形图上定点、勾绘地质界限,标绘岩层和构造产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编号:0106021E
学时/学分:1周数/1学分开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课程类别/性质:专业教育实践/必修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

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工程地质、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习达到如下目的和任务:
1.明确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2.掌握工程地质地质条件与各种工程建筑活动的关系;
3.解决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稳定性问题;
(2)边坡稳定性问题;
(3)洞室围岩及地下工程问题;
(4)区域稳定性问题。

4.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对所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能在内业整理时详细、系统的描述出来;
5.针对野外的具体岩石和土层情况,借助简易工具和试剂鉴别其结构、构造、性质及其岩石的类别、工程强度;
6.运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各种地质构造的产状,识别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分析其对各种工程的影响;
7.识别一般中小型地貌和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并分析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危害。

二、实习的基本要求
实习的基本要求为:
1.实习前必须认真预习有关理论知识和实习指导书的有关内容,明确实习目的,了解实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2.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要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守纪律,用科学的态度认真记录收集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并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为内业整理和实习报告的编写提供具体数据和资料;认真和独立完成实习,及时上交实习报告,否则对实习成绩作降级处理。

3.掌握野外识别断层的方法及断层类型的判别,明确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关系。

4.认识并掌握几种标准矿物,掌握野外岩石的鉴别方法,学会识别岩浆岩与变质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5.掌握冲积层的特点与地表水地质作用的关系,了解洪流地质作用的基本过程;掌握野外冲沟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掌握滑坡的野外识别方法及成因、形态、防治措施。

6.掌握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河谷地貌的特征及在公路选线上的特殊意义。

7.认识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掌握水文地质调查的方法。

8.掌握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特点;掌握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及结果。

9.了解实习地区的地貌特征和区域概况。

10.学会绘制断层剖面示意图、河谷断面示意图、风化壳剖面示意图。

11.严格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实习中所用的备品,必须如期、如数归还,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并按标准进行赔偿。

三、实习内容和安排
1.实习项目(或内容)名称:地质实习
实习形式:集中
实习地点:阿城市玉泉镇
实习周数(或天数):1周(共5天)
2.实习内容
(1)实习动员及实习内容、目的、要求讲解,布置任务,准备野外实习备品,熟悉与实习相关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现象等知识;乘车赴实习基地。

(2)实习基地——电缆厂——铁路沿线至采石场
内容:掌握野外识别断层的方法及断层要素的测量,介绍电缆厂后山断层的成因、性质及对电缆厂建筑物、铁路、公路的影响及危害;进一步明确断裂构造与工程活动的关系;对该断层进行拍照、绘制草图收集资料;鉴别电缆厂后山及铁路沿线坡体的物质成份,掌握岩石的野外鉴定方法,并从岩浆岩与变质岩接触关系中了解变质岩的成因特点,认识岩体风化现象的普遍性。

(3)实习基地——小黑子河——小孤山——水泥厂
内容:观察河流的地质作用,冲积层的形成及特点,利用钻探观察冲积层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松散建筑材料的分布规律,水泥的原料及生产工艺;利用湿度密度计测定土的容重及含水量,了解河流地质断面的调查方法,观察冲沟、滑坡的形成特点及外表特征,坡积层、残积层及洪积层的分布规律,认识几种标准矿物;了解全区地貌,认识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成岩特点,化石的形成,地下水(潜水)的成因及特征,观察沉积岩的构造特点。

(4)实习基地——威虎山,晚乘车返回
内容:在威虎山入口处观察岩石风化现象、岩石的裂隙发育,认识风化壳的垂直分带情况并绘制风化壳剖面草图;在山顶上,沿山脊走向观察岩体与围岩的两种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观察全区地形地貌、各种地质现象;介绍该区经济现状、矿产资源等。

(5)内业整理、总结,撰写实习报告,实习考核
内容:在内业整理中,要把实习的内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按实习任务书中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要求,以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每人撰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字迹清楚、文字流畅、图件清晰、内容详实、说服力强,要理论联系实际,不得雷同,否则成绩降等。

3.时间安排
本实践课程的计划学时为1周,共5天,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1)实习动员及实习内容、目的、要求讲解,布置任务,准备野外实习备品,熟悉与实习相关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现象等知识;乘车赴实习基地。

(1天)
(2)实习基地——电缆厂——铁路沿线——采石场(1天)
(3)实习基地——小黑子河——小孤山——水泥厂(1天)
(4)实习基地——威虎山,晚乘车返回(1天)
(5)内业整理、总结,撰写实习报告,实习考核。

(1天)
四、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1.孙家齐,《工程地质》,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李斌,《公路工程地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3.吴泰然,《普通地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实习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与表现、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实习报告编写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成绩为五级分制,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六、其它说明
评分标准及分值说明:
1.实习态度(含缺勤、违纪,实习刻苦、勤奋,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等)30分;
2.实习中实际能力和水平(是否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情况等)40分;
3.实习报告的完成质量(内容的正确性、分析问题能力的体现、报告是否全面系统、绘图质量、排版质量等)30分。

制定人:审核人:
2007年3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毕业设计课程编号:0806341E
学时/学分:15周/15学分开课学期:第8学期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类别/性质:专业教育实践(专业综合)/必修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实践(专业综合)类必修课。

通过毕业设计,检验学生大学学习的效果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通过毕业设计,掌握本专业的相关内容和基本理论。

2.学生应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和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完成毕业设计内容。

3.能较好地掌握理论计算能力、设计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4.论文书写清楚通顺、图纸准确、计算结果合理。

5.学生应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学时分配
根据具体题目,具体内容进行安排。

四、参考资料
按指导教师的要求查阅参考书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按照学院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文件进行考核和成绩评定。

六、其它说明
制定人: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