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合集下载

川农15年春《比较文学概论(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川农15年春《比较文学概论(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川农15年春《比较文学概论(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西晋时期,佛教界产生的()的方法,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A. 心无义B. 格义C. 合本D. 直译正确答案:B2. 1963 年()在他著名的《比较不是理由》中首次提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

A. 刘若愚B. 艾田伯C. 叶维廉D. 季羡林正确答案:A3. 19 世纪,比较文学从()研究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 文学理论B. 文学史C. 诗歌D. 文学正确答案:A4. ()利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采用阐发法系统分析了《红楼梦》,认为它是“悲剧中之悲剧” 。

A. 鲁迅B. 王国维C. 梁启超D. 苏曼殊正确答案:B5. 安德鲁·朗创立了()的民俗学理论A. 神话学派B. 历史地理学派C. 人类学派D. 结构主义学派正确答案:C6. 德国著名神话学派学者库恩建立了()A. 太阳神话说B. 月亮神话说C. 宗教神话说D. 雷雨神话说正确答案:D7. 阐发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由()学者首先提出来的A. 美国B. 中国C. 法国D. 前苏联正确答案:B8. ()是第一个把比较文学引进高校的中国学者。

A. 梁启超B. 王国维C. 戴望舒D. 吴宓正确答案:D9. ()把“精细和准确考证”规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A. 卡雷B. 梵·第根C. 基亚D. 巴尔登斯伯格正确答案:B10. ()在《论史诗》和其他著作中首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

A. 但丁 B. 伏尔泰 C. 狄德罗 D. 卢梭正确答案:A11. “平行回现论”是由俄国比较文学先驱()提出的A. 马雅可夫斯基B. 维谢洛夫斯基C. 日尔蒙斯基 D. 别林斯基正确答案:B12. ()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欧洲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A. 狄德罗 B. 卢梭 C. 伏尔泰 D. 莎士比亚正确答案:A13.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9 世纪()年代即已萌芽,七八十年代正式产生。

比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

比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

比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比较文学是一门,多方位的动态性学科。

2.与国别文学和比较文学相并列的,还有。

3.早在1872年,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名称。

4.比较文学是在19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1877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86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1897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是1877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的,以“比较文学”直接命名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作者是,1897年,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在设立。

5.西德当代比较文学的集大成者是,他被誉为西德“比较文学之父”。

6.不同文化体系的读者显然有不同的“”,这种不同,反应着他们不同的文化心态和心理结构,这正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7.“启发→→→→”,这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

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表现为其中的某些环节。

8.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与欧洲传统戏剧中追求的“真实感”相对的是其“”。

9.西方现代主义传入中国的第一个象征性标志就是厨川白村的所引起的普遍共鸣。

10关于各门艺术间的差别,西方艺术理论作了很多探索,最著名的是莱辛的《》。

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每题5分,共20分)1.在现代小说中题材就是指客观的具体事件。

()2.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中难以蕴含共同的主题。

()3.“在远东国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按照类属对文学现象进行过系统的分类!”()4.将作者───作品───读者这一以作品为中介、构成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复杂过程作为一个具有多向关系的总的系统来考察,与只限于考察某一局部或局部关系其实是相同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

2.简述中西诗歌比较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3.简述中西诗学比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美国新批评派强调研究本文(text)的文学性。

智慧树网课——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

智慧树网课——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

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一、单选题1.梁实秋提出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追溯文学作品传播的历史B、研究故事的来源C、研究作家受到的外来影响D、搁置文学史里有争议的事件学生答案:D2.五四运动时期三个不同的学术流派包括()。

A、民粹派、复古派、自由派B、激进派、自由派、学衡派C、民粹派、自由派、甲寅派D、学衡派、甲寅派、民粹派学生答案:B3.在刘若愚看来,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后得到教育进而产生改造社会的欲望,这属于()。

A、表现论B、技巧论C、实用论D、审美论学生答案:C4.关于“软实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此概念是美国人提出的B、此概念与政治意图有关C、是实现全球化的有效有益的方式D、它是一种文化霸权的产物学生答案:C5.学衡派与激进派的不同,不包括()。

A、学衡派认为对西学首先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再进行选择性吸收B、学衡派认为引进西学时要与中国文化传统契合C、学衡派认为要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基础,不要菲薄中国的学问D、学衡派认为引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传统是第一要务学生答案:D6.侯方域是()的主人公。

A、《牡丹亭》B、《梧桐雨》C、《桃花扇》D、《西厢记》学生答案:C7.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王国维的著作?()A、《人间词话》B、《曲录》C、《柳如是别传》D、《观堂集林》学生答案:C8.关于哈罗德·布鲁姆,描述不恰当的是()。

A、他是“耶鲁学派”批评家B、他是美国著名文学教授C、他认为文本分析非常重要D、他提倡历史的、阶级的文学研究学生答案:D9.对“故今之所贵所望,在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鲁迅认为大众往往多随大流,无法看清楚世界B、鲁迅认为中国最需要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C、鲁迅认为只有让超人统治庸众,才是出路D、鲁迅认为无论世人如何褒贬,有独立见解的人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学生答案:C10.“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出自()。

[VIP专享]《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答案

[VIP专享]《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一、填空填1.传统文学研究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的。

2.比较文学是研究以及的学科。

3.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研究。

4.比较文学具有、、的特点。

5.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比较文学除研究之外,还研究的联系。

6.“世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也在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7.“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这句话是国学者提出的。

8、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和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9、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

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其次是;再次是。

10、“文化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时期,它以为特征。

11、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学范式也得到了发展。

12、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是。

13、日本“月亮诗人”是指,他写月亮只是动情地表达与月亮的亲密,而我国诗人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则是表现追求永恒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哲理。

14、“啊!我多么希望有什么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这段话出自英国著名诗人。

15、注重从反观自身的理论已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6、“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明亮”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的思维方式。

17、1886年英国学者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他的专著。

18、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19、《比较文学史》的作者是(国家)的洛里哀。

20、《中西文化比较》是英国哲学家在1922年发表的文章。

21、阿尔蒙多·尼兹是(国家)的著名比较文学家,他针对洛里哀的“大混合体”文学趋势的观点,写了一文。

22、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研究。

23、早在世纪初期,法国就有人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

24、比较文学是在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

(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

(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填(20分)1、比较文学具有 ( 开放性 )、( 多方位 )、( 动态性 ) 的特点。

2、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 ( 认同 ) 和( 离异 )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3、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 影响)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 平行 )研究。

4、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有条理、有系统的学科,是( 戴克斯特 )的学术活动。

5、被誉为法国比较文学喉舌的杂志是( 《比较文学评论》),创始人是(巴登斯贝格 ) 。

6、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1899年创立于( 哥伦比亚大学 )大学。

7、德国古典语文学家( 霍普特)关于荷马史诗和尼伯龙根之歌的平行研究为德国比较文学开辟了道路。

8、东欧唯一译本自成体系的比较文学理论性著作是(久里申) 的《比较文学研究》。

9、文化外求的三个方向是 ( 外求于他种文化;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外求于他种学科)。

10、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朔到 ( 1897年 ) 年林纾翻译《茶花女》。

1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则是在 ( 20年代末30年代 )(时间)。

12、三四十年代显示我国比较文学实绩的是( 朱光潜) 的《文艺心理学》、《诗论》和钱钟书的(《谈艺录》)。

二、名词解释(20分)1、文学批评: 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

文学批评在一定的文学历史中来进行,它必然是某种文学流派、文艺思潮的反映,因此又必然和文学史相联系。

2、文化转型: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了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3、文化离异: 表现为批判和扬弃,即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怀疑,甚至否定、打乱既成规范和界限,对被排斥和曾经被驱逐到边缘的加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乃至颠覆。

4、题旨(母题): 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08春本科《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选修课)通知1、本材料为作业参考答案,学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删减,不必完全照抄;没有作业册的科目学员自备16k横格本抄写作业,并写清你的姓名、学号、专业和年级等信息2、交作业时间11月30日前;3、辅导和交作业期间交学费,具体如下:⑴08春汉文本科交第三年学费1500元⑶08秋小教交第二次学费及考试费1100元,订书者教书费300元。

⑵09春汉文本科交第二次学费1500元、书费350元;09春汉文专科交第二次学费1000元、书费300元。

★各年级学员欠学费请一并交上!作业一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5分,共20分)1、意象2、翻译3、管锥篇4、文化割据主义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1、简述比较文学的功能。

2、概述美国比较文学发展历史。

3、鲁迅、田汉、郭沫若在接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方面分别表现出哪些不同特点。

4、“八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谈谈比较文学中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2、为什么说接受和影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如何理解这一双向过程。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象征:是以外在的、少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

3、管锥篇:作者钱钟书。

写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间,出版于1979.8全书七百八十一则,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古籍十种,引用八百多位外国学者的一千几百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三千多人,阐发自己读书心得体会。

《管锥篇》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之一。

4、文化割据主义:是指有些人深恐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交往,拒绝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

《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

《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

《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一、填空填1.传统文学研究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的。

2.比较文学是研究以及的学科。

3.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研究。

4.比较文学具有、、的特点。

5.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比较文学除研究之外,还研究的联系。

6.“世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也在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7.“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这句话是国学者提出的。

8、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和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9、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

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其次是;再次是。

10、“文化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时期,它以为特征。

11、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学范式也得到了发展。

12、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是。

13、日本“月亮诗人”是指,他写月亮只是动情地表达与月亮的亲密,而我国诗人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则是表现追求永恒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哲理。

14、“啊!我多么希望有什么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这段话出自英国著名诗人。

15、注重从反观自身的理论已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6、“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明亮”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的思维方式。

17、1886年英国学者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他的专著。

18、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19、《比较文学史》的作者是(国家)的洛里哀。

20、《中西文化比较》是英国哲学家在1922年发表的文章。

21、阿尔蒙多·尼兹是(国家)的著名比较文学家,他针对洛里哀的“大混合体”文学趋势的观点,写了一文。

22、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研究。

23、早在世纪初期,法国就有人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

24、比较文学是在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

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

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1.1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文学1【单选题】⑼曾经认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气数已尽,后来又在《21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推翻这一说法。

A、别林斯基B、安德拉德C、斯皮瓦克D、巴斯奈特2【单选题】《一门学科之死》的作者是(B)。

A、巴斯奈特B、斯皮瓦克C、克莱齐奥D、安德拉德3【判断题】在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看来,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完全不相容的。

(义)4【判断题】比较文学主张“对话”的意义,其中包括重新确定人的生存方式。

(J)1.2坚守传统文化和接受外来影响的关系1【单选题】陶渊明的诗句“当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表现出⑻的情绪。

A、喜悦B、旷达C、焦虑D、忧伤2【单选题】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自我和他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不包括(D)。

A、互补B、互证C、互识D、互抗3【判断题】在哲学家勒维纳斯看来,他者最不能被人理解的一面,是值得被重视的。

(J)4【判断题】文化传统是对“已成之物”不断进行诠释的“将成之物”。

(J)5【判断题】对不同话语的对话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自己的话语去说服、同化他人的话语。

(义)1.3新的时空观念1【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王国维的著作?9)A、《人间词话》B、《曲录》C、《柳如是别传》D、《观堂集林》2【单选题】中国首部《中国文学史》的作者是(D)。

A、郑振铎B、鲁迅C、王国维D、黄人3【判断题】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界,一直很重视对东方文学的研究,因此在跨文化问题上成果卓著。

(*)1.4比较文学和后现代思潮的转型1【单选题】消解中心与权威,强调碎片化和偶然性,是(D)的思想特点。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代主义D、后现代主义2【单选题】法国大革命属于(A)启蒙。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3【判断题】后现代主义既铲除了现代主义的各种壁垒,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建设性的蓝图。

(义)4【判断题】“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的“继”字,是继承、传递的意思。

比较文学概论马工程课后题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马工程课后题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马工程课后题答案1、三个概念:(1)文学理论,(2)文学批评,(3)文学史。

2、什么是比较文学?3、比较文学的起源是什么?4、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寻求的是他种文化的应和。

5、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包括哪些内容?6、什么是总体文学?7、什么是世界文学?答:1、(1)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它的个别特征,同时又具有作为艺术作品的共同之点,正如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个性,同时又有同民族、同职业的共同特征以至人类的通性一样。

一件文学作品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既是个别的,又是一般的。

任何“特殊”和“个别”,只要是文学的,就包含着文学的共同原则,就可以用这种原则来加以解释,这种原则就是文学理论。

(2)文学批评指的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

(3)文学史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和心态的制约。

2、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

3、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

人们的相互接触多了。

就会产生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愿望。

如果没有相互认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

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

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这就是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互识”。

4、比较文学寻求他种文化的应和。

举例来说,人们在文学方面遭遇的共同问题首先碰到的就是“什么是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的主体最早是抒情诗,中国文论对文学的界定首先是强调人类内在的“志”和“情”,“志”和“情”不是凭空产生的,“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5、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在与“他者”(指他种文化中的文学)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了自身的特点。

其次,“互补”是指相互吸引,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得和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

比较文学概论第1-4次作业-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第1-4次作业-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1)一、填空题1.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多方位的动态性学科。

2.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外,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方面的联系,这种研究叫比较文学研究。

3.与国别文学和比较文学相并列的,还有总体文学。

4.早在1872年,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名称。

5. 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

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变;其次是殖民体系瓦解和冷战结束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格局;再次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开辟了新视野;6.比较文学是在19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1877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86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1897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7.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是1877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的《比较文学学报》,以“比较文学”直接命名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作者是波斯奈特,8.1897年,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在法国设立。

9.1931年,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对比较文学的历史、方法、成果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法国学者的观点,但其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

10.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对苏俄比较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们强调形式是艺术特征的重要载体。

11.西德当代比较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吕迪格,他被誉为西德“ 比较文学之父”。

12.文化发展总是通过认同和离异两者作用来进行的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1.“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正确。

“和而不同”中首先是“不同”,没有不同就很难有发展,“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这种承认差别,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精神。

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

[VIP专享]《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答案

[VIP专享]《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一、填空填1.传统文学研究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的。

2.比较文学是研究以及的学科。

3.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研究。

4.比较文学具有、、的特点。

5.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比较文学除研究之外,还研究的联系。

6.“世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也在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7.“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这句话是国学者提出的。

8、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和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9、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

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其次是;再次是。

10、“文化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时期,它以为特征。

11、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学范式也得到了发展。

12、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是。

13、日本“月亮诗人”是指,他写月亮只是动情地表达与月亮的亲密,而我国诗人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则是表现追求永恒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哲理。

14、“啊!我多么希望有什么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这段话出自英国著名诗人。

15、注重从反观自身的理论已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6、“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明亮”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的思维方式。

17、1886年英国学者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他的专著。

18、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19、《比较文学史》的作者是(国家)的洛里哀。

20、《中西文化比较》是英国哲学家在1922年发表的文章。

21、阿尔蒙多·尼兹是(国家)的著名比较文学家,他针对洛里哀的“大混合体”文学趋势的观点,写了一文。

22、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研究。

23、早在世纪初期,法国就有人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

24、比较文学是在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

(2)从叙述角度上看,中西方的古典小说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人随事转”的过程;中西方小说进入到近、现代成熟期以后,重情节轻人物的倾向开始改变。

2结合作品谈中西戏剧在结构上的差异。

答题要点:(1)西方戏剧理论家们(如黑格尔)认为戏剧的本质是“冲突”,而且是在时空高度集中下骤起急收,迅速发动各矛盾方面的矛盾,使悲喜分明,并让它们集中到一块抱成一团正面交锋,迅速奔向高潮,高潮一过又迅速落幕或在欲罢未了处一刀截断。

著名的“三一律”原则就是冲突在时、空、故事三方面的集中体现。

(2)中国戏曲理论在情节结构上则不讲“冲突”,只讲“关目”(重要情境、重场戏)和“密针线”、“草灰蛇线”、“一线穿珠”。

中国戏曲叙事结构的松散绵长,使之中间得以夹杂大段大段优美动听的抒情唱段,把角色的感情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中国古典戏曲在追求“新奇”的同时,又尤其追求“情真”。

(3)概括起来讲,中国戏曲的结构多是开放式的链线状的叙事体结构,使之成为渐变的艺术之一;西方戏剧的结构虽也有少数是叙事体的,但大多数是封闭式的团块状的冲突型结构,体现了突变艺术的风格。

习题七一、填空题1、由于术语、概念、欣赏习惯、心理结构、哲学体系的不同,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的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中最困难的课题。

2、中国历代文论中反复阐发的、、、也都与文学的这一存在方式密切相关。

3、黑格尔强调:艺术家作为主体,“必须使自己与完全融合在一起,根据他的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生命去造成艺术的体现,”4、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一样,都是把文艺的根本性,或文学的“存在方式”归结为。

5、中国文论最重视的不是“清晰透明”的而是含蓄无限的。

6、西方文论也有许多篇章和中国文论一样强调文艺的、、。

7、中西文论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方面。

共同的基本点说明了,不同的方面则体现着。

8、文学是作者的自我表现或自我抒发,其对应物在中国文论中就是“”。

二、名词解释1、虚静2、情境3、名、类、旨、辞、言三、简答题1、人类共同的体验形式和生命形式是什么?2、中西文论之所以强调艺术的特点,其目的在于什么?3、中国“意境说”的着眼点是什么?4、艾布拉姆斯构成了哪几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模式?四、论述题1、试论中西文论的异同。

[答案]川农《比较文学概论(本科)》18年9月在线作业答案

[答案]川农《比较文学概论(本科)》18年9月在线作业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本科)》18年9月在线作业-00011 单选题1 ()是第一个把比较文学引进高校的中国学者。

A、梁启超B、王国维C、戴望舒D、吴宓正确答案:D 满分:52 “暗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是()提出的A、海德格尔B、伊塞尔C、布莱西特D、曼海姆正确答案:A 满分:53 19世纪,比较文学从()研究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文学理论B、文学史C、诗歌D、文学正确答案:A 满分:54 ()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欧洲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A、狄德罗B、卢梭C、伏尔泰D、莎士比亚正确答案:A 满分:55 丹麦文学史学家勃兰兑斯的()不仅为大规模的欧洲文学史的编订提供了经验,而且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提供了范例。

A、《论史诗》B、《对文学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问C、《十九世纪文学主流》D、《试论影响的概念》:C 满分:56 1827年,()在巴黎大学讲课时正式采用比较文学的名称。

A、歌德B、维耶曼C、波斯奈特D、诺埃尔:B 满分:57 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A、异国异族形象B、东方形象C、异国情调D、异域风物正确答案:A 满分:58 圆形研究是指从()来研究一个作家所受的外国影响。

A、一个角度B、各个侧面C、两个方面D、立体角度:B 满分:59 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

A、维耶曼B、韦勒克C、歌德D、但丁:C 满分:510 德国著名神话学派学者库恩建立了()A、太阳神话说B、月亮神话说C、宗教神话说D、雷雨神话说正确答案:D 满分:511 西晋时期,佛教界产生的()的方法,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A、心无义B、格义C、合本D、直译:B 满分:512 ()在《论史诗》和其他著作中首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

A、但丁B、伏尔泰C、狄德罗D、卢梭正确答案:A 满分:513 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1979年()的《管锥编》前四册问世为标志。

《比较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三).

《比较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三).

《比较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1.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最早的诗篇是,其诗学观念强调并着重冲突、结构、情节与人物个性的描写,而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为主,其相应的诗学观念特别注重和等问题,始终强调“”、“”、“”、“”等问题。

2.中国古典戏曲接近文体,欧洲传统戏剧重心是。

中国戏曲结构崇尚单纯,因此其结构往往是,而西方戏剧的结构则不同,其结构往往是的。

3.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与欧洲传统戏剧中追求的“真实感”相对的是其“”。

4.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一样,都把文学的根本性,或文学的“存在方式”归结为。

5.欧洲浪漫主义的传入中国当从算起。

1907年,这位作家在日本写作长篇论文,系统地追寻了“摩罗”诗人在欧洲各国的踪迹。

6. 是“五四”时期谈论和提倡浪漫主义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他接受的比喻性说法,认为浪漫主义是青春现象。

7.很能反映中国新文学创始者们如果理解和接受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是1922年左右《小说月报》开展的关于“”的讨论,而中国新文学初期的“”与“”的创作热潮正是现实主义创作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8.西方现代主义传入中国的第一个象征性标志就是厨川白村的所引起的普遍共鸣。

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1.“在远东国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按照类属对文学现象进行过系统的分类!”()2.只有在同一文化系统中,才能找出那些有意无意共同支持着的共同元素,在不同文化体系中进行文学理论的比较是不可能的。

()3.中西文论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

因此,中西诗学在文学的存在理由方面取得了完全的一致。

()三、简答题1.简述中西诗歌的差异。

2.简述中西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不同。

3.简述中西诗学比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论述题1.试述中西诗学关于文学存在理由的探讨。

2.试述西方浪漫主义的传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章节练习1-3章)【圣才出品】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章节练习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发展论一、填空题1.1979年,钱钟书的著作《________》出版,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管锥编【解析】《管锥编》一书由先秦迄于唐前,涉及音韵、训诂、经义、比较文化等多门学科。

在书中,钱先生对《周易》、《毛诗》、《左传》、《史记》、《太平广记》、《老子》、《列子》、《焦氏易林》、《楚辞》以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古代典籍进行了详尽的缜密的考疏,体现了先生学贯中西的丰厚学养,代表了目前学术界的最高水平。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流________、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理论大潮;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或“文化研究”的热潮【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机。

第一股潮流是理论大潮,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第三股浪潮是“文化研究”的热潮。

3.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跨民族;跨语言【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4.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________、________、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跨语言;跨文化【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二、论述题1.百年来比较文学跌跌撞撞,如何理解其挑战与机遇。

(南开大学2010年研)答:比较文学不知不觉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从最初萌芽到比较文学学科正式建立再到学科流派的多样化,比较文学在此期间遭遇了种种挑战,也收获了颇多发展机遇。

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课后题

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课后题

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课后题1、《红楼梦》人物“雅号”和人名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怡红公子(贾宝玉)潇湘妃子(林黛玉)B.菱洲(贾迎春)稻香老农(李纨)C.蘅芜君(妙玉)枕霞旧友(史湘云)(正确答案)D.蕉下客(贾探春)藕榭(贾惜春)2、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39.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亢”奋(kàng)“晦”暗(huì)羁“绊”(bàn)“衰”草连天(suō)B.“蓦”然(mù)“冗”杂(rǒng)“瞳”仁(tóng)不可抗“拒”(jù)C.“恬”静(tián)束“缚”(fù)闭“塞”(sài)“悬”崖绝壁(xuán)D.严“峻”(jùn)震“撼”(hàn)“磅”礴(páng)纷至“沓”来(tà)(正确答案) 4、嵬的正确读音()[单选题] *wéi(正确答案)guǐwēiguí5、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你的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虞常果引张胜引:招出会论虞常论:判罪(正确答案)B.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子为父死,亡所恨恨:怨恨C.自分己死久矣分:职责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樯橹qiáng酹lèi 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正确答案)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8、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比较文学概论》平时作业(四).

《比较文学概论》平时作业(四).

《比较文学概论》平时作业(四)一、填空题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正在出现一种整一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的;其二是研究的。

2.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包括自然人体),人文科学研究的是。

3.从方法论上来说,系统论的特点是,也就是。

4.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面,即“”、“”和“”。

5.精神分析学表现在文学思潮方面,首先是的兴起。

1924年,布勒东起草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要求把人的意识从和解放出来。

6.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也引起了很大的革新,如将“”的观念引入了文学批评。

7.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各种艺术之间的相互和,同时也表现为互相和。

8.关于各门艺术间的差别,西方艺术理论作了很多探索,最著名的是莱辛的《》。

9.“跃出”一种艺术载体,要求在另一种载体中得到表现的现象,钱钟书称之为“”。

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1.将作者───作品───读者这一以作品为中介、构成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复杂过程作为一个具有多向关系的总的系统来考察,与只限于考察某一局部或局部关系其实是相同的。

()2.哲学思想可以离开文学而存在,文学却不可能完全离开哲学思想而独立。

()3.作家的阶级出身固然对他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就真正打上了“不可磨灭的阶级烙印”。

()4.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技巧互渗现象。

()三、简答题1.简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2.美国新批评派强调研究本文(text)的文学性。

这种研究方式有什么局限性?为什么?四、论述题1.以西方文学中的结构主义为例,试述系统论中的结构观念对文学研究的意义。

2.举例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对文学批评革新所起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比较文学概论作业1一、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2、法国学派3、套话4、渊源学二、比较文学简述题1、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3、如何理解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4、比较文学学科性质5、研究比较文学的当代意义比较文学概论作业2 一、名词解释5、美国学派6、主题学7、主题(theme)8、阐发研究二、比较文学简述题6、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7、渊源学的内涵与主要类型8、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9、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分歧何在, 10、影响研究的特点(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比较文学概论作业3 一、名词解释9、媒介学 10、情境 11、意象研究 12、题材二、比较文学简述题11、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2、文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围和对象13、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14、比较文学中“形象”的套话特征15、形象渗透出的基本态度及象征模式比较文学概论作业4 一、名词解释13、比较诗学 14、跨学科研究 15、中国学派 16、母题 17、平行研究二、比较文学简述题16、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研究没有什么差异,这种说法对吗, 17、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8、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 19、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20、如何理解不同文学比较中的“可比性”问题,《比较文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2、法国学派3、套话4、渊源学5、美国学派6、主题学7、主题(theme)8、阐发研究9、媒介学 10、情境 11、意象研究 12、题材 13、比较诗学 14、跨学科研究 15、中国学派 16、母题 17、平行研究二、比较文学简述题1、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3、如何理解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4、比较文学学科性质5、研究比较文学的当代意义6、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7、渊源学的内涵与主要类型8、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9、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分歧何在, 10、影响研究的特点(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 11、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2、文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围和对象13、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14、比较文学中“形象”的套话特征15、形象渗透出的基本态度及象征模式16、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研究没有什么差异,这种说法对吗, 17、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8、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19、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20、如何理解不同文学比较中的“可比性”问题,三、比较文学论述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可相应给分,答案仅供参考)1、联系具体事例谈谈“和而不同”与文化多元共处原则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意义。

2、以中国古代“诗画共生”现象为例,谈谈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3、联系具体事例谈谈心理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4、联系具体事例谈谈文学与宗教的基本关系。

5、试简要比较中西小说的主要异同。

6、中西散文、戏剧、诗歌之异同。

7、对比中西文学中的某类形象。

8、结合具体事例,就中西文学中你感兴趣的某一母题加以比较: 9、结合具体实例,就中西文学中的你感兴趣的某种形象加以比较。

10、试比较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意境”与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典型”。

四、比较文学分析题说明:本题一般给出材料,可能是理论观点,也可能是具体的作品对比,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理论的应用能力。

范例:1、闻一多先生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中说:“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

约当纪元前一千年左右,在这四个国度,人们都歌唱起来,并将他们的歌记录在文字,给留传到後代。

在中国,三百篇最古部分--《周颂》和《大雅》,印度的《黎俱吠陀》,《旧约》最早的《希伯来诗篇》,希腊的《伊利亚特》(lliad)和《奥德赛》(Odyssey)--都约略同时产生。

……总有那么一天,四个(笔者案:指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四个古国的文明)的个别性渐渐消失,于是文化只有一个世界的文化。

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路线,谁都不能改变,也不必改变。

”联系具体的文学现象,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2、著名的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Frederic Loliee)曾在他那部名著《比较文学史》中说:“西方之知识上、道德上及实业上的势力业已遍及全世界。

东部亚细亚除少数偏僻的区域外,业已无不开放。

即使那极端守旧的地方也已渐渐容纳欧洲的风气……从此民族间的差别将渐被铲除,文化将继续它的进程,而地方的特色将归消灭。

各种特殊的模型,各样特殊的气质必将随文化的进步而终至绝迹。

到处的居民,将不复有特异于其他人类之处;游历家将不复有殊风异俗可以访寻,一切文学上的民族的特质也都将成为历史上的东西了。

……总之,各民族将不复维持他们的传统,而从前一切种姓上的差别必将消灭在一个大混合体之内——这就是今后文学的趋势。

”你赞同这段论述吗,联系具体的事例谈谈你的观点。

3、敏泽在《<管锥编>研究文集?序》中评价钱钟书先生治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善于打破空间上的中、外,时间上的古、今,以及人文学科中各种学科之间人为的藩篱,不繁琐为法,不画地为牢,由于他所积甚勤,所蓄甚厚,囊括中外,纵览古今,发而为文,就使他不仅能够高瞻周览,不以一端之解,而拟万端之变,善于发前人之所未发及已发,启人思智,新人耳目,而且能够纵横交错,左右逢源,有自由而充分地驰骋其想象力的余地,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联系事例谈谈你对这种研究方法的理解。

4、就中外文学的具体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具体例子略。

5、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阐释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句:“啊~我多么希望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

”(0056)《比较文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科。

2、法国学派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维尔曼、戴克斯特、巴登斯贝尔、梵?第根、卡雷和基亚等。

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在进化论和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他们着重研究各国文学的联系,用确凿的事实证明各国文学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使比较文学的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国际间文学交流、影响与融合的独立学科。

但由于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的考据,崇尚实证,而且将文学比较的范围仅仅集中在以法国文学为中心的欧洲,而缺乏更为广泛的视野和对文学的美学规律的关注,受到了后来的美国学派为主的比较文学研究新学派的攻击与批评。

3、套话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

如西方文学中的“伊甸园”、“禁果”、“方舟”,中国文学中的“江郎才尽”、“穷而后工”等等。

套语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根源,套语往往还与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陈见、偏见甚至误识有关,它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渊源学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以及艺术技巧等因素的来源。

5、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第二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它的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偏颇和不足而产生。

强调文学首先是一种美学活动,它的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因而比较文学应该首先建立在不同国别文学的自身审美规律的比较基础之上,据此,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6、主题学主题学主要指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人物典型等跨民族跨国界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不同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进而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7、主题(theme)一般来讲,比较文学中的主题不同于一般文学理论中的主题,在比较文学中往往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比尔兹利认为,主题是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诸如“战争的无益、欢乐的无常、英雄主义、丧失人性的野蛮”等等。

尤金H福尔克说:“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感情、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的特别结构中出现的观点,作品的这种成分,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则可称之为主题。

” 8、阐发研究阐发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创造,作为一种研究类型首先是在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的序言中提出的,他们将“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究”称为“阐发研究”。

因此,阐发研究就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它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他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

9、媒介学媒介学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这些媒介可以是翻译、评论,也可以是人员往来、国际会议等等。

10、情境情境就是作品中人物在特定语境中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人生境遇,在这种境遇之中蕴含着一定的戏剧性冲突因素和审美规律。

如三角恋爱关系、仇家子女相恋等就是典型的情境。

11、意象研究意象研究是指对不同民族文学中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和文学意味的物象的研究。

它常常是一些自然现象或物质客体,如日月星辰、山石云泉等;也可能是一些动植物,如梅兰竹菊、狐狸、狮子等等,还可能是想象性的神话传说中事物,如妖魔鬼怪,神灯宝石等等。

12、题材一般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题材是指作家在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一定创作意图进行选择和虚构,从而进入文学作品的一定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现象。

主题学中的题材概念与之不同,伊丽莎白?弗伦泽尔认为,题材就是“一个存在于这一作品之前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一个‘情节’,它是一种内在或外在的经验,一个当代故事中的报导,一个历史的、神话的或者宗教的动作,一部由另外一作家加工了的作品,或者甚至是一件想象的产物,用文学方式进行了处理。

”13、比较诗学比较诗学就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学理论、文学观念、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14、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又称“交叉研究”、“科技整合”、“跨类研究”等。

跨学科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音乐、雕塑、影视、建筑等),文学与文人社会科学(如哲学、心理学、历史学、宗教、语言学等),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它是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联系的良好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