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氮氧化物研究进展
BOEKELHEIDE反应的研究进展
![BOEKELHEIDE反应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5a6f5e16294dd88d0d26b7a.png)
时, 温度对反应速率及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 当温度
小于 7 ℃时 , 0 反应1 , 0 ] 反应较快 , C, J - 副反应 少 , 再升高温度对反应速
率及选择性的影响不大。因此在以乙酸酐为酰化试 剂开 , 寸 其最佳反应温度为 7 ℃。 0
醇 进 行 试 验 , 应 结 果 如 图 1所 示 , 终 产 品 为 ( 反 最
I, )而不是 ( 。 Ⅱ)
望 . 业 22
一
CH
H
图2
2 试 剂对 反应选择 性的影响
由于 B E E HED O K L IE反 应 的 关 键 一 步 是 通 过 重 排 完 成 的 , 重 排 时 , 了生 成 主产 物 ( 外 , 在 除 Ⅲ) 还 生成 剐产 物 ( 、V) , I ( 等 因此 重 排 反 应 时 的 反应 条 V)
V 1 8N . 2 0 ) o. o 8( 0 7 3 0
文章编号 : 0 - 14 2 0 )8 0 2 - 2 1 6- 8 (0 7 0 - 0 8 0 0 4
B E E H IE反应 的研究进展 O K L ED
黄 阳卫 1 9王家龙 2 9陈强兵 f、 州大 自然有机化 工实业有限公司, l杭 浙江 杭州 30 1; 10 1 2 宁波 L 、 G甬兴化工有限公 司,浙江 宁波 350 ) 10 0
件及试剂对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
21 反 应温 度及 溶剂 对 反应选 择性 及速 率的影 响 .
在有机合成反应 中 , 反应 温度 、 溶剂及路易斯 酸 等 反应 条 件 对 选 择 性及 速率 有 较 大 的 影 响 。 M k l t等人研 究发现 . ci p ] l o 当以 乙酸酐 为酰化试 剂
吡啶类化合物氧化制备吡啶N-氧化物研究进展
![吡啶类化合物氧化制备吡啶N-氧化物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c8072ce6f1aff00bed51ea2.png)
吡啶 Ⅳ_ 氧 化物 是一类 重要 的吡 啶衍生 物【 ” 。这 些 Ⅳ_ 氧 化物不 仅存在 于 天然产 物 中 , 如 吕子 明等 已
从 陵水 暗 罗枝 、 叶 中提取 分离 得 到吡 啶一 Ⅳ_ 氧化 物 、 2 一 巯基 吡 啶一 Ⅳ 一 氧化物 、 2 一 巯 基 吡啶一 Ⅳ 一 氧化 物一 2 一
( 衢 州学院化 学与材 料 工程 学院 , 浙江 衢 州 3 2 4 0 0 0 )
摘 要 介 绍 了吡 啶 Ⅳ _ 氧 化 物 类化 合 物 作 为反 应 产 物 和 中 间体 等 的 应 用 , 综 述 了吡 啶 类 化 合 物 经 氧 化 反 应 制备 吡啶 Ⅳ _ 氧 化 物 的研 究进 展 , 总 结 了反 应 所 用 的 氧化 剂 、 催 化 剂 等 反
脱 去 氧 原子 ㈣; 与 芳 烃 在醋 酸 钯 、 碳 酸银 、 三 叔 丁基
膦、 氟硼 酸 催 化下 直 接 2 一 位偶联 , 与烯 烃 在 类 似 条
件 下 发 生 位 置选 择 性 偶 联 , 与格 氏试 剂 反 应再 以
醋 酸酐 处 理 得 到 2 一 烷基化 、 炔基 化 和 芳 基 化 的 吡
2 0 1 5年第 2 2卷 第 3期
化 工生 产与技 术
C h e m i c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3 3・
- 氧 化 物研 究进 展
章 梦 帅 黄 湛媛 郑 土 才 吕 亮 金 伟 珍
吡 啶 Ⅳ一 氧 化 物具 有 许多 特 殊 的性 质 和化 学反
应【 l , 3 1 。 例如, 硝化 反应 相 当容易 , 并 且发 生在 对位 ; 与 三 氯 氧磷 等 氯 化 剂作 用 发 生 2 一 位或 4 一 位氯化 . 同 时 脱去 氧 原子 ; 如果 2 一 位 为 甲基 , 与 醋 酸 酐反 应 发 生 甲基 的氧化 生成 乙酰氧 甲基 , 同时脱 去氧 原子 : 与 硫 酸二 甲酯 反应 , 再 与氰化 钠 反应 , 发生 2 一 位氰 化 , 同时脱去 氧原 子 ; 2 一 位或 4 一 位 的氯 或硝 基容 易被 其 他 亲核试 剂置换 等 。此外 , 吡啶 Ⅳ - 氧化 物 的氧 原子 也很 容易 与 3价磷 试剂等 作用 而除去 . 因此 吡 啶 Ⅳ一 氧化物也 是许 多吡 啶类杂 环化合 物合 成和转 化 的重
吡啶硫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吡啶硫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953f03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7.png)
吡啶硫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李海涛;李川川【摘要】毗啶硫酮系列产品作为优良的防霉抗菌剂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涂料和农药等领域.总结了近年来毗啶硫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各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类化会物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8(043)007【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吡啶硫酮;防霉抗菌剂;应用【作者】李海涛;李川川【作者单位】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200333;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2003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5.40 概述为了有效地防治霉变,许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都在寻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抗菌谱宽,价格低廉,同时具有水溶性的防霉、防腐杀菌剂,近年来,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类化合物成为有机合成工作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Shaw[1]在1943年发现曲霉酸有抗菌作用,此后,国内外学者解析了其化学结构与杀菌活性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安全、高效、具有广谱杀菌活性的吡啶硫酮类化合物[2-4],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吡啶硫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吡啶硫酮类化合物包括N-氧化-2-巯基吡啶(吡啶硫酮,简称PT)及其盐类,研究比较多的有PT,N-氧化-2-巯基吡啶钠盐(吡啶硫酮钠,简称SPT),N-氧化-2-巯基吡啶锌盐(吡啶硫酮锌,简称ZPT)和N-氧化-2-巯基吡啶铜盐(吡啶硫酮铜,简称CPT),这些产品广泛用于日用化工、涂料和农药等领域[5-9]。
在日用化工领域,ZPT具有优良的抗鳞片化和抗溢脂性能,能有效杀死产生头皮屑的真菌,因此,ZPT用在洗发水中,可以起到止痒、去屑、减少脱发和延缓白发的作用。
经调研发现,国际上及国内许多洗发水生产厂家选用ZPT作为抗头皮屑添加剂。
除用于生产洗发水外,ZPT还用于香皂、牙膏和其他液体洗涤剂中。
此外,SPT可用于日用化工、纺织品、皮革制品、材料助剂等领域产品的防霉抗菌。
在涂料领域,ZPT,CPT是新型的优良、广谱、环保、低毒的抑菌剂。
#参考#2-氯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参考#2-氯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b6254be518964bcf847c5f.png)
) !! )
BDF! 温 度 对 反 应 的 影 响 &$氯吡啶的 氮 氧 化 反 应 比 较 特 殊!此 反 应 对 温
度特别敏感!当反应 温 度 过 高 时 会 使 反 应 液 的 颜 色
加深!从而使终产 物 颜 色 较 深"而 温 度 太 低!又 会 使
反应速度减慢甚至不发生反应D本实 验 确 认将 最 佳 温度定为#’#W’ hD BDW! 保 温 时 间 对 反 应 产 率 的 影 响
!!吡啶氮氧化物及其衍生物是以吡啶为原料进行 有 机 合 成 的 重 要 中 间 体(!)&它 们 与 未 氧 化 的 母 体 化 合 物 性 质 差 别 很 大 &在 亲 电 取 代 *亲 核 取 代 反 应 中 明 显不同(&)D主 要 由 于 氧 原 子 对 反 应 具 有 重 要 的 影 响 &而 且 反 应 后 可 通 过 还 原 的 方 法 将 其 去 除 &所 以 常 被作为取代*重 排 等 反 应 的 定 位 基 团(1$0)D同 时&很 多医药*染料*杀菌 防 腐 剂*催 化 剂 等 本 身 就 是 吡 啶 氮 氧 化 物 的 衍 生 物(")&所 以 对 该 类 化 合 物 的 研 究 具 有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D
从表&可 以 看 出"在 此 反 应 条 件 下 S&‘P% 的 加 入 量 在 &DD’L 时 反 应 的 产 率 最 高 "即 &$氯 吡
啶与 S&‘P% 的 物 质 的 量 比 在 !WD0k!#&’DWk! 为反应最佳D若实验 不 使 用 S&‘P% 或 其 加 入 量 太 少"会使反应的转化率明显降 低D相反"使用 过量的
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中
![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中](https://img.taocdn.com/s3/m/4a7f8f7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1.png)
吡啶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中是合成吡啶氮氧化物的重要反应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中进行深入探讨。
一、吡啶氮氧化物的意义和应用1.1 吡啶及其衍生物的特性和性质吡啶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含氮的芳香环,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吡啶及其衍生物在药物、材料科学、农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1.2 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吡啶氮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是其重要合成途径之一,能够高效地合成目标产物。
二、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中的机理2.1 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中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对于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存在下才能有效进行。
2.2 反应机理及产物选择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中的机理涉及到亲电取代和自由基反应等多种反应方式,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能够控制产物的选择,提高产率和反应的可控性。
三、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3.1 硝基取代反应的新方法和新领域随着化学合成方法和催化剂的不断创新,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有了许多新的应用。
如金属催化的硝基取代反应、绿色合成方法等,为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反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反应活性的提高近年来,有关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在对位反应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致力于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活性和产率,通过合理设计反应体系,开发新的催化剂,探索反应的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四、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反应的未来展望4.1 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吡啶氮氧化物硝基取代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在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将重点探索更加高效、高产率的合成方法和绿色合成技术,为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矽肺治疗研究的进展
![矽肺治疗研究的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e9631e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2.png)
矽肺治疗研究的进展
丁茂柏
【期刊名称】《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0(0)4
【摘要】中国关于矽肺治疗的研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有实用价值的药物有聚乙烯吡啶氮氧化物、汉防己甲素、小檗胺,千金藤素、柠檬酸铝、磷酸喹哌、羟基喹哌等。
这些药物是在大面积药物筛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得到的。
动物实验研究较为深入,临床系统观察资料丰富,在解释药物作用机理井进一步理解矽肺发病机理方面也有进展,但迄今仍未获得理想的结果。
需要总结经验,在学术理论导向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有所前进。
【总页数】8页(P32-39)
【关键词】矽肺患者;磷酸喹哌;药物作用机理;药物筛选;汉防己甲素;石英粉尘;聚乙烯吡啶;千金藤素;尘肺病例;巨噬细胞
【作者】丁茂柏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
【相关文献】
1.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矽肺的研究进展 [J], 孙雪鹏
2.间充质干细胞在矽肺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唐星瑶;田琳
3.中医药治疗矽肺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J], 李晓颖;曹金钟
4.中医治疗矽肺研究进展 [J], 周敏华;刘忠达;杨晓明;季兴祖;潘铨
5.煤矽肺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的探讨 [J], 李博;陈美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氮掺杂金属氧化物_吡啶氮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氮掺杂金属氧化物_吡啶氮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21b45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c.png)
氮掺杂金属氧化物吡啶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氮掺杂金属氧化物和吡啶氮作为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氮掺杂金属氧化物是指通过将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原子替换为氮原子来实现的一种特殊修饰,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
而吡啶氮则是一种含有多个芳环结构的杂环分子,在许多生命科学、医药和农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氮掺杂金属氧化物中吡啶氮进行深入概述和解释,并着重阐述其应用研究现状。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引言:对文章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结构。
- 正文:介绍氮掺杂金属氧化物及吡啶氮的定义、特点和相关性质,并对其应用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
- 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阐述了制备氮掺杂金属氧化物及特殊性质表征方法的实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 应用前景与展望:探讨氮掺杂金属氧化物吡啶氮在能源储存领域和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 结论:总结研究内容和发现,回顾氮掺杂金属氧化物吡啶氮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氮掺杂金属氧化物中吡啶氮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前景,并通过对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为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同时,本文还将通过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部分,深入剖析制备氮掺杂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和特殊性质表征方法,以期为相关科学家提供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增进我们对于氮掺杂金属氧化物吡啶氮这一课题的了解,促进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2. 正文:2.1 氮掺杂金属氧化物的定义与特点:氮掺杂金属氧化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优异性能的材料。
其定义在于通过将金属氧化物中部分氧原子取代为氮原子而形成的新型材料。
在这类材料中,氮原子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调节晶格结构和电子能带结构,从而改变材料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此外,氮掺杂还增加了金属氧化物的表面活性位点数量,提高了催化活性,从而在能源储存、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吡啶类氮氧化物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吡啶类氮氧化物稀土配合物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bac5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7.png)
吡啶类氮氧化物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吡啶类氮氧化物稀土配合物是一类由稀土离子与吡啶类氮氧化物配位形成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质和磁性质,因此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吡啶类氮氧化物是一类含有吡啶环和氮氧化物基团的有机分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
稀土离子是一类具有特殊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金属离子,能够与吡啶类氮氧化物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吡啶类氮氧化物稀土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受到吡啶类氮氧化物和稀土离子的配位方式、配位数目、配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吡啶类氮氧化物稀土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质,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荧光探针等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同时,这类化合物还具有较强的磁性质,可以作为磁性材料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此外,吡啶类氮氧化物稀土配合物还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性质、电化学性质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吡啶类氮氧化物稀土配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结构和性质,开发更多的应用领域。
吡啶氮和石墨氮有利于氧还原反应_解释说明
![吡啶氮和石墨氮有利于氧还原反应_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51c5b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7.png)
吡啶氮和石墨氮有利于氧还原反应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吡啶氮和石墨氮作为新的催化剂材料,在氧还原反应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对能源转化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探索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存在成本高、资源稀缺等问题,因此寻找新型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吡啶氮和石墨氮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影响,并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引言:介绍文章背景和目的;- 吡啶氮对氧还原反应的影响:阐述吡啶氮特性、其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催化作用以及相关材料的应用前景;- 石墨氮对氧还原反应的影响:说明石墨氮特性、其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催化作用以及相关材料的应用前景;- 吡啶氮和石墨氮比较分析:进行吡啶氮和石墨氮的催化活性、反应机理以及应用前景的比较和展望;- 结论:总结文章内容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探讨吡啶氮和石墨氮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影响,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两者特性、催化作用以及应用前景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提供有关此领域最新进展的综合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些新型催化剂材料提供参考。
相信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并促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
2. 吡啶氮对氧还原反应的影响2.1 吡啶氮的特性吡啶氮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稳定性和高电荷转移能力。
这使得它在催化剂中能够提供良好的电子传递路线,并且在氧还原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2.2 吡啶氮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吡啶氮能够作为非常有效的催化剂来加速氧还原反应。
它可以通过捕获和转移活性氧物种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此外,吡啶基团还能够提供有效的电子传递通道,从而增强电子转移过程并加速反应速率。
2.3 吡啶氮改性材料的应用前景吡啶氮改性材料因其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能源存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例如,在燃料电池中,将吡啶基团引入催化剂中可以显著提高其耐久性和效率。
多硝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多硝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cf2129cfc789eb172dc8d6.png)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2010年第8卷第5期· 32 ·多硝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王琼,李吉祯,蔚红建,付小龙,邵重斌,吴淑新,樊学忠(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5)摘 要:综述了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ANPy)及其氧化物(ANPyO)、2,4,6-三氨基-3,5-二硝基吡啶(TANPy)及其氧化物(TANPyO)、2,4,6-三硝基吡啶(TNPy)及其氧化物(TNPyO)等多硝基吡啶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A N P y O 的爆轰性能和安全性能与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接近,可作为高能钝感炸药;理论预测TANPy 比TATB 钝感;TNPy O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预计这些多硝基吡啶类含能化合物在钝感炸药、低易损发射药和钝感推进剂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硝基吡啶类含能化合物;推进剂;合成;应用中图分类号: TQ2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191(2010)05-0032-05收稿日期:2010-03-09作者简介:王琼(1985-),男,在读硕士,从事固体推进剂配方设计等研究。
电子信箱:0304140125@163.co m多数硝基吡啶化合物具有含氮量高、生成焓高和热安定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含能材料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
目前,国内外广泛研究的硝基吡啶类化合物主要有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ANPy)及其氧化物(ANPyO)、2,4,6-三氨基-3,5-二硝基吡啶(TANPy)及其氧化物(TAN-P y O )、2,4,6-三硝基吡啶(T N P y )及其氧化物(TNPyO)等。
这些多硝基吡啶化合物的感度低、热安定性好且具有优异的爆轰性能,在钝感弹药、低易损发射药和钝感推进剂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吡啶氮氧化物合成
![吡啶氮氧化物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7eb8c1dbb14e852458fb577f.png)
1、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通则m -CPBA (1.2equiv)22NO N R将吡啶衍生物(10 mmol )溶于20 mLCH 2Cl 2,室温下搅拌并分批加入m -CPBA (12 mmol ),加毕继续搅拌2 h 。
反应结束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至弱碱性, CH 2Cl 2萃取3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再经旋转蒸发仪浓缩,粗产物用300-400目硅胶柱层析分离。
2、 方法一[6]:在配备有回流冷凝管、电磁搅拌和常压滴液漏斗的100ml 三口瓶中,加入冰乙酸30ml (0.52mol ),打开电磁搅拌,再滴加吡啶4.0ml (0.050mol ,3.93g ),使混合均匀,此时混合物因酸碱中和而放热(曾观察到室温15℃时,外有水浴,体系温度为25℃)。
水浴加热,使混合液升温至70℃,再用常压滴液漏斗滴加30%过氧化氢5.9ml (0.058mol ),加入过氧化氢后,控制溶液温度在70~80℃,反应3小时,此时溶液呈浅黄色。
再滴加30% 过氧化氢 4.2ml (0.041mol ),维持70~80℃,继续反应9小时。
反应完成后,剩余物呈黄色,三口瓶底部有少量黄白色絮状固体。
TLC (硅胶GF254,展开剂为无水乙醇)显示,溶液中已没有吡啶,而有N -氧化吡啶和副产物点。
将溶液在约40 mmHg 下减压蒸馏,36.5~38℃有馏分,馏出液无色透明,有很浓的醋味,遇KI -淀粉试纸,后者很快变蓝紫色;剩余物黄褐色约15ml ,加入15ml 蒸馏水,在约40 mmHg 下继续减压蒸馏,34~37℃有馏分。
继续蒸馏,尽可能地除去HOAc 、H2O2、H2O 。
浓缩液剩余约6ml ,橙黄色。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无水Na2CO3,产生大量气泡,并有不溶物出现沉于瓶底。
用无水Na2CO3将溶液调成糊状,然后用50ml CHCl3萃取3次,至TLC (条件同上)看不到N-氧化吡啶样点。
抽滤,固体(Na2CO3和Na2OAc 的混合物)黄白色或白色,合并浅黄色的CHCl3滤液。
矽肺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矽肺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74060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7.png)
矽肺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2-02T07:15:03.80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5期作者:陈英兰[导读]矽肺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陈英兰(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疾病预防控制所;广西柳州545005)摘要:矽肺是尘肺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原因在于长期吸入大量带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肺部结节性纤维化,这种职业性肺病在众多行业中都会出现。
有统计显示美国超过200万工人存在矽肺危险的职业,而发展中国家该病患病率为8%-56%,我国也是矽肺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并且相关职业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并影响社会健康发展,新时期需要积极探索阻止或者抑制矽肺发展的相关途径,国内外学者也对该疾病预防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从导致矽肺出现的主要因素入手,讨论矽肺的预防进展,最后提出矽肺的治疗进展,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矽肺;预防;治疗;研究进展硅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游离硅,主要以二氧化硅以及硅酸盐形式分布于矿物质以及岩石。
二氧化硅有着多种用途,是制造耐高温化学仪器以及光学仪器的重要原料,而二氧化硅粉尘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果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粉尘并进入肺泡会导致病理变化。
矿石开采区、冶金铸造业、煤厂、陶瓷厂、玻璃制造厂、石材加工厂都是二氧化硅粉尘集中的区域,也是矽肺发生的主要职业,以下就矽肺的预防及治疗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1导致矽肺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其一,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与含量。
粉尘二氧化硅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导致疾病出现最主要的因素,如果空气中粉尘浓度偏大、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发病率将显著升高;其二,粉尘颗粒大小。
研究发现,二氧化硅粉尘直径低于10厘米容易吸入肺内,而空气中粉尘颗粒较大难以进入肺泡;其三,粉尘中的化学成分。
除了二氧化硅还有其它物质存在于粉尘当中,其中不同的粉尘会造成不同的尘肺病;其四,粉尘接触时间。
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和粉尘接触时间长短也是导致矽肺出现的重要因素,通常和粉尘接触超过5年患病几率较高,尤其是粉尘浓度较大的情况下,当游离二氧化硅浓度超过80%即使接触时间较短依旧存在发病可能,世界卫生组织已推荐矽肺患者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1]。
吡啶类化合物的现状与发展
![吡啶类化合物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0d40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d.png)
吡啶类化合物的现状与发展目前,吡啶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
吡啶类化合物作为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能够通过对骨架的修饰来调节其生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例如,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吡啶类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洛德地平和抗高血压药物氨氯地平等。
此外,吡啶类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合成其他具有药物活性的分子,如抗癌药物。
因此,吡啶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在农业领域,吡啶类化合物也有重要的应用。
许多吡啶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可以作为农药使用。
例如,吡啶并唑磷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农药,广泛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病虫害。
此外,吡啶类化合物还被用于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随着对农作物保护的要求增加,吡啶类化合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可观。
在材料科学领域,吡啶类化合物也有一定的应用。
吡啶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可以用于制备发光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等。
例如,苯并吡啶是一种常见的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荧光显示器和LED照明等领域。
此外,吡啶类化合物还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剂使用,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纳米材料和涂料。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吡啶类化合物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不断拓展。
吡啶类化合物的发展离不开有机合成和研发技术的进步。
随着有机合成方法的不断发展,合成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效化。
例如,金属催化的吡啶合成方法、多组分反应合成吡啶的方法等,大大提高了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效率和产率。
此外,分子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的进步,也为开发新型吡啶类药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总的来说,吡啶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在医药、农业、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将继续推动吡啶类化合物的发展。
未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吡啶类化合物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吡啶被氧化成氮氧化物的机理
![吡啶被氧化成氮氧化物的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2fa5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b.png)
吡啶被氧化成氮氧化物的机理
吡啶被氧化成氮氧化物的机理涉及多个步骤和可能的反应途径。
一种可能的机理是吡啶在氧气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
首先,吡啶分
子中的氮原子可能会受到氧气的攻击,形成一个过渡态,然后发生
氧化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另一种可能的机理是吡啶在氧化剂存在下
发生氧化反应,例如可以使用过氧化氢或者氧气和氧化剂的组合。
在这种情况下,氧化剂会与吡啶发生反应,导致氮原子的氧化。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能的机理,包括自由基反应或者金属催化的氧
化反应等。
总的来说,吡啶被氧化成氮氧化物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涉及多种可能的反应途径和中间产物的生成。
在具体的实验
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机理和反应路径发生。
因此,需要进行具
体的实验和研究来确定吡啶氧化成氮氧化物的确切机理。
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
![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3ce57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7.png)
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吡啶氮氧化物(Pyridine N-oxide)是一类具有重要化学活性的化合物,它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的机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吡啶氮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吡啶氮氧化物的分子式为C5H5NO,它具有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连接在吡啶环上。
这个化合物本身不稳定,具有较强的碱性。
吡啶氮氧化物主要以亲电方式参与化学反应,能够发生亲核加成、亲电取代、氧化还原等多种反应。
与吡啶氮氧化物反应的酰氯(acyl chloride)是一类具有COCl官能团的化合物,它们是有机酸的酰化试剂,能够与吡啶氮氧化物形成酰基结构。
酰氯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与吡啶氮氧化物反应,酰氯的COCl官能团会被吡啶氮氧化物中的氧原子亲核攻击,生成酰基结构。
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的机理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亲核攻击,吡啶氮氧化物中的氧原子亲核攻击酰氯中的COCl官能团,形成一个中间体。
这个中间体中氧原子与酰氯中的羰基碳原子形成一个C-O 键,并且羰基中的Cl离去,生成了一个酰基结构。
第二步是离去活化,这个酰基结构能够容易地离去吡啶分子,形成产物。
这两步反应可以总结为如下反应式:C5H5NO + RCOCl → C5H5NO-C(=O)R + HCl其中,R表示酰基结构中的有机基团。
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这个反应可用于合成含酰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酰基结构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团,具有很多化学和生物学活性。
通过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可以将一个酰基引入到分子中,从而扩展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应用范围。
例如,通过这个反应可以合成药物中的酰基结构,提高药物活性和选择性。
另一方面,通过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还可以合成吡啶环上带有酰基的新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吡啶和酰基的双重性质,可以在化学反应和生物活性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应用之外,吡啶氮氧化物与酰氯反应还可以用于催化反应。
吡啶氮氧化物 水解
![吡啶氮氧化物 水解](https://img.taocdn.com/s3/m/bf4d13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0.png)
吡啶氮氧化物水解
吡啶氮氧化物是一类含有氮氧化合物,通常具有抗菌和杀菌的作用。
当它们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时,会产生一系列可能的产物,这取决于具体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条件。
一般来说,水解是指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在水解过程中,吡啶氮氧化物的氮-氧键可能会断裂,导致产生相应的醛、酸或酮。
此外,水解还可能会产生氢氧化物或其他可能的产物,这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具体结构。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通常更容易发生,产物可能包括相应的醇、酚或醛。
需要注意的是,水解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种类可能会受到温度、pH值、溶剂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情况下,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总的来说,吡啶氮氧化物的水解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可能产生多种产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吡啶氮氧化物重排机理
![吡啶氮氧化物重排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58c1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4.png)
吡啶氮氧化物重排机理
吡啶氮氧化物的重排机理是通过氮-氧键的重排来实现的。
以下是其中一种可能的机理:
1. 开始时,吡啶氮氧化物的氮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存在一个N-O 键。
2. 在反应条件下,氮-氧键发生断裂,形成一个亲电中心,同时氮原子获得一个正电荷,氧原子获得一个负电荷。
3. 此时,亲电中心与共轭系统中的π电子进行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中间体。
4. 经过一系列的质子转移和重排反应,五元环中间体转变为六元环中间体。
5. 六元环中间体再次发生质子转移和重排反应,最终生成重排产物。
吡啶氮氧化物的重排机理涉及了氮原子和氧原子的电荷重新分布、亲电中心与π电子的反应、质子转移和重排反应等多个步骤。
具体的机理可能会因反应条件和底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吡啶氧化制备2-氨基吡啶-1-氧化物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吡啶氧化制备2-氨基吡啶-1-氧化物的综合性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44631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7.png)
吡啶氧化制备2-氨基吡啶-1-氧化物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牛俊龙;朱新举;郝新奇;宋毛平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6(000)045
【摘要】对吡啶氮氧化物的制备进行了探索与讨论.通过官能团保护、氧化、脱保护和碱化反应历程,得到了一种2-氨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总页数】2页(P273-274)
【作者】牛俊龙;朱新举;郝新奇;宋毛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3
【相关文献】
1.1-(2-吡啶偶氮)-2-萘酚褪色光度法测定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铈 [J], 陶慧林;董志刚
2.TMPSHSO_4催化N_2O_5/有机溶剂硝化2,6-二乙酰氨基吡啶-1-氧化物 [J], 成健;姚其正;董岩;刘祖亮
3.2-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的氧化胺化反应 [J], 成健;刘祖亮;姚其正;周新利;王爱玲
4.3-硝基-2-氨基吡啶和5-硝基-2-氨基吡啶的制备 [J], 刘守信
5.2-氯-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吡啶1-氧化物的合成 [J], 周素蓉;韩丽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