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浅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认识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例文(三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例文三篇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一、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一)比较注重模仿一些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忽视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单纯教学生画“简笔画”,认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学会描画一种物体,绘画的基础就有了。
殊不知,这种不用观察、思考,只需模仿的方法,只会让小学生离艺术越来越远。
当代美术教育讲究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鼓励他们用心钻研,主张表达,讲究标新立异而不是简单模仿。
因此,美术教师要认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要懂得绘画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技术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认为可以速成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都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底积累,大师名作的灵感也许只是一瞬间,但是那一瞬间的福灵心至是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日积月累的磨练,由量变积累成的质变。
教师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而一些小学美术教师为了在短期内体现出教学效果,往往会在从一开始就传授学生大量的绘画技巧,让学生脱离了艺术的本身而去追求繁琐的画工。
的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会完成一幅画,但那时候就仅仅是一幅画,而不是一件作品了。
绘画本身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它是人们心中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对小学生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活动。
我们所运用的各种笔法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不要本末倒置才好了。
(三)力求达到规范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一种涂色书,给学生们准备好了参照物,不仅仅是图案、大小,甚至该用什么颜色都有明确的规范。
一幅印刷的色彩清晰的图画,旁边把颜色去掉只留白,然后让学生照着填色。
笔者认为这种图书绝对不能采用,因为它对小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学生不能把颜色涂出框外,为什么要有框?为什么要有颜色限制?谁规定天空必须是蓝色的?谁规定每一片树叶经络分明才算是好的作品?那不能称为作品,仅仅是复制而已。
学生的画里运用的颜色,往往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
绿色的天空、彩色的树干后面隐藏的是他们想对这个世界表达的思想,而这些就在日复一日的填色中被消磨殆尽。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认识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认识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有力手段,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
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研究和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感受美的存在,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和独立的审美力,提高审美情趣。
2.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观察力、表达能力、想象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表达,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能和观察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美术教学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工艺等,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1.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传统的绘画、工艺等内容,逐渐加入了数字美术、多媒体设计等现代元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
2.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但现在,美术教学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践、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成品评价的方式进行,现在,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评价也变得越来越科学化。
除了对成品的评价外,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发展轨迹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1.美术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1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
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
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Code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面从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创造力三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成长的基石。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美术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如户外写生、参观画展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教师还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配乐、动画、游戏等,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学生欣赏、鉴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接触、多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欣赏方法和分析技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风格,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孩子们独特的天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尝试、多表现,开展自由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如绘画、手工制作等,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勇于表达。
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论文3篇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论文3篇
论文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本文主要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着重分析该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
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来达到研究的目的。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并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意识。
论文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法
本文主要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法,该教学法着重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游戏模拟、动手制作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论文三: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法
本文主要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法,该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以上三篇论文分别介绍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各具特点,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美术课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
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培养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富有趣味的题材,如中国画、水彩画、素描等,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去接受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是一门需要想象和创造力的学科,尤其适合小学生这个有无限想象力的年龄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景物、生活场景中去发现、观察,然后进行艺术再现,让他们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素描、国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对于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它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品味、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美,如自然景观、建筑物等,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对美的感受来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
教师还可以结合艺术史、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内涵和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美术是一门融合了各种艺术元素的学科,它既涉及到造型、色彩、线条等美术要素,也涉及到音乐、舞蹈、戏剧等其他艺术元素。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认识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认识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研究和认识小学美术教学,探讨其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于美的感知、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艺术创造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通过美术教学,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自由的艺术表达和创作。
在教学内容方面,小学美术教育应包括绘画、造型、手工制作、艺术欣赏等。
绘画是主要的表现方式,可以通过绘画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造型则是从立体的角度来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构图能力。
手工制作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手工技能和动手能力。
艺术欣赏则是通过欣赏名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在教学方法方面,小学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精神。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从艺术作品中感受美,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1. 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欣赏美术。
2. 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我们提出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科综合素质。
3. 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本文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等能力,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4. 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本文重点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鉴赏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 创意素质的培养与美术教学本文讨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意素质的培养。
我们探索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表达个性等,以帮助学生在美术研究中发展自己的独特创意。
6.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我们认为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我们探讨了一些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本文聚焦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创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本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我们认为通过将美术教学与游戏化元素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我们介绍了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研究和体验美术。
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看法[论文]
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看法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儿童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
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
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1.专题欣赏课。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参考)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也许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
如此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制造”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普通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看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别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考虑,并能充分赋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进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日子、积极实践别断丰富日子经验,为进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别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小孩的制造力进展。
二、情境操纵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但是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
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算是一种制造,画飞奔的汽车、飞行的小鸟、流淌的溪水等。
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制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看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召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要紧手段。
这个地方说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看素材、空间背景等,固然更包括了学生。
我们希翼的情境算是学生可以走入的空间,如此才干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
经过图示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妨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要紧有三个方面,即:观看素材、空间背景、学生。
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能够操纵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刻、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挑选与展示方式,基本上可控的内容。
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妨碍的也许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操纵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论文美术教学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论文范文一:浅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认识摘要:绘画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学生更愿意画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激发想象、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是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面临的严峻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新时期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并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像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创造之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
纵览小学的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有趣的童画、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是一门既注重技巧又注重创意的学科,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阶段,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美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主动去感知、认知、欣赏和评价各种美的事物,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美术馆、美术展,让他们在艺术作品中感受美的力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电子屏幕上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去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和审美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名家作品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也可以通过多种材料、多种题材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表达欲望;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创作技巧、示范创作过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从生活中获取美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感知、认知、欣赏和评价各种美的事物,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根据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和创作理念。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1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
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
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Code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小学(汇总6篇)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小学(汇总6篇)篇1: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1.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促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视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
进入21世纪,这种速度在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给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
然而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国民素质,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手段。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
学校把美术学习当作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教学侧重于绘画与制作的技能性问题,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做法,使学生缺乏主动的审美体验和探究活动过程,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目前,随着现代设计在我国蓬勃发展,过去那种轻设计、重美术的现象有所改变。
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设计意识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随着课程的进行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设计意识培养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教育价值。
2.设计的自身发展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难发现设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教育的研究。
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早在19世纪就倡导设计事业必须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关联。
设计教育是具有强大延伸性的工具,不仅仅丰富了自身人才的塑造,也大大拓宽了其他职业范围人才的培养。
美国学者西蒙教授认为设计科学是一门区别于技术与艺术第三类知识体系,英国设计泰斗艾克博士也认为设计是培养人们思维模式的第三种科学,国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同样认为设计是人类的第三种智慧。
我认为,理想的设计教育过程,学生的兴趣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美术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需要明确。
美术课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学科性的目标,也包括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学科性的目标方面,要求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等。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要求美术课程不仅仅要传授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审美情感和自我表达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科性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需要丰富多样。
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需求,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既包括绘画技能的训练,也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在绘画技能的训练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简单而富有趣味性的绘画活动,比如画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或者风景等。
在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让他们了解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需要灵活多样。
美术课的教学方法需要因材施教,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讲、示、练、评等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在技能训练方面,可以采用示范教学的方式,先让学生观察教师的作品,再由教师现场演示,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在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面,可以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艺术语言描述、分析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需要密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7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7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一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创造的能力。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始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美术素养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手段。
根据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发展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这是美术课教学贯彻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对美术课教学的新要求。
2.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1)从一年级时就开始着手。
从一年级学生着手,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塑造学生对美术素养。
要从美术最基本知识开始入手,告诉学生美术的画种,让学生了解色彩的类型、名称、分配、属性等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画画,大胆地涂鸦,敢于动手,提高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其感受到画画带来的快乐。
二、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已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
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效地进行分组,使各小组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积极提出各组的建议,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办画报,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合作画画比赛。
让各小组创作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加强各组成员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认识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认识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艺术天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的提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要具备专业的美术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艺术创作,使之成为学生成长中的美好回忆。
本文将就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认识进行探讨。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进行自由的艺术表达。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赏析名画和模仿绘画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压抑,形成一种“画不好不如不画”的心态,对学生的艺术发展并不利。
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艺术自由,鼓励他们进行自由绘画和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
美术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启发他们的审美情感,教育他们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名画、参观美术展览、了解艺术史等途径,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学要与其他学科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美术教学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绘画作品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色彩、形状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手工制作开展科学实验等方式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要重视作品展示和分享,营造艺术氛围。
学生的美术作品不仅是他们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心灵交流的载体。
教师可以组织美术作品展、举办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和分享,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信心,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自信心。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成为有文化底蕴、有创造力、有个性魅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小学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论文导言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美术教育。
主体一. 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研究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品味。
此外,美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有效进行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 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是进行有效美术教育的基础。
教室应设立合适的美术展示区域,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此外,应准备各种艺术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结合实践和理论小学美术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艺术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观摩,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经验。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给予他们自由创作的空间。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和比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
结论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结合实践和理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张三. (2017). 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 小学教育研究, (4), 60-63.- 李四. (2018). 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J]. 美术教育, (2), 44-47.。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是开启美的大门的重要一步。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对色彩、形状、纹理等要素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学会欣赏和表达。
小学美术教学要鼓励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学生发展综合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度,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材料、主题和技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引导他们寻找自己的美术表达方式。
小学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表现力。
表现力是学生展示自己美术技能和创作成果的能力,是学生与观众沟通的桥梁。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让他们能够用图像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表达习惯,鼓励他们在绘画作品中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让他们能够在畅游想象的海洋中,用画笔和色彩勾勒出自己内心的美丽。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和观念,让他们能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更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论文:浅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认识新时期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
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并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创造之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
纵览小学的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有趣的童画、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
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二、调动感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靠眼睛来提高观察力,所以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思维、鉴别,然后完成自己独特的创造结果。
小学生学画要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生活中的变化,并把观察到的东西加以联想,就能画出更有情趣的画。
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贫乏,因此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周围的一切。
感知力是一切领域的人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能力。
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官形式,进行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要使小学生具有一双善于选择的眼睛,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小学生能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知道,小学生作画开始时都是凭印象来画,常常是别人怎么画,他也照着画,缺乏自己的独立性。
正是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小学生的作品多姿多样。
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示范,他们也能画出千姿百态、形象色彩各异、充满稚气和美好愿望的作品,那是小学生心灵真实的体现。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在通过观察、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
如果没有大量观察、记忆的积累,就谈不上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学生对原有的事物加工改造形成的产物。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能力。
他们的想象画是不求科学的“真”只求感受的“真”,并不以“像”为标准。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观察与想象之后的灵感状态。
以形象思维为引线,在生动有趣的作画中牵动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动作思维、灵感思维的自由发展,引导小学生进行某些相似的改进、相似的综合而后创造,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引领小学生走进自由自在的艺术天地和理想彼岸。
培养创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
生活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联想。
创造力的来源是心灵,学会运用自己那颗美妙智慧的心,才
会有创造性思维的闪光。
培养孩子灵活机动而不死板,善于联想而不僵化。
例如,提供给学生手套的形状,让他们根据手套的外形用填添在手套上增加一些东西,叫它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如树、楼房,表现出孩子想象的求异和创造的新意。
美术课教学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
出发点,鼓励他们敞开理想的心扉,展开理想的翅膀。
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为
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
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四、正确认识儿童画
“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
”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童画的好坏标准,会对孩子学习美术产生消极影响。
由于儿童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
要知道,儿童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能及的。
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小学生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关注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
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
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真正的儿童画。
五、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情感是对外界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它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因此,要使学生喜欢上美术课,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
好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老师做到情感真挚、丰富,并把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渗入学生的心田,感染他们,使他们与自己一起参与到和谐美好的教学之中去。
如在学生动手做作业之前,我都会像讲小故事一样给他们讲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过程,引导他们在做作业时学会介入自己的情感因素,使自己的作业透出情感的灵性。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通过积极的探索获得新知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创新思维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