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共6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共6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共6篇)篇:人教版一级下册数学设计用数学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8课时用数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数的组成,正确分析题意,正确地解答并验算。

2.经历数学信息的收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验证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培养正确运用所学习的数的组成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

(1)填空。

①3个十和2个一组成()。

②5个十和5个一组成()。

③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看谁数得快?一共()个提问:①一共有多少个?人教版教材同步资料②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汇报、交流。

生1:一共有32个,我是1个1个地数出来的。

生2:一共有32个,我是2个2个地数出来的。

生3:一共有32个,我是10个10个地圈出来的。

师:哪种方法最快?生:10个10个地圈。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前面学习的数数、数的组成等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二、新课讲授1.出示例7情景图,收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

师:还能知道什么呢?生2:要我们求“能穿几串”。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交流、汇报。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答案是多少?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生1:我们是用圈圈的方法解答的,把10个珠子圈一圈,58个珠子圈了5圈,还剩8个,所以能穿5串。

生2:我们是用数的组成来解答的。

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每10个穿一串,5个十正好穿5串,所以能穿5串。

生3:我们是把10个珠子用线连起来穿一串,58个珠子穿了5串,还剩8个,所以能穿5串。

师:这种方法与哪种方法很相似?生:第一种方法。

人教版教材同步资料生2:我喜欢第一种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进行加减运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基本运算能力,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货币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加减运算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人民币图片、加减法算式卡片、实物人民币等。

2.学具:学生人民币图片、加减法算式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人民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片吗?它们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

如: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人民币单位换算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解答。

如:1元+2角=? 5角-2角=? 3元-1元=?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第2节第2课时《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第2节第2课时《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教案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1.注重不同比较方法的交流。

在教学中,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例如有的学生是借助小棒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借助计数器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

对于学生能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要给予肯定。

2.注重对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当学生一一呈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够脱离具体的图形来进行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有重点地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在比较81和18时容易出错,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如“都有8和1,为什么81比18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还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些数谁大谁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1.比较两个十位不同的两位数的大小。

(1)摆数,写数。

师:用小棒怎样表示四十二和三十七这两个数呢?你能把这两个数写出来吗?(2)比较42和37的大小。

师:你们知道这两个数谁大谁小吗?怎样比较出来的?(学生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预设生1:42比37大,因为摆42用的小棒比摆37用的小棒多,所以42大于37。

生2:42比37大,因为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4个十大于3个十,所以42大于37。

生3:42大于37,因为数数的时候42在37的后面,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所以42大于37。

生4:42大于37,因为42十位上的数是4,37十位上的数是3,4大于3,所以42大于37。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教案
4
认识图形 1课时
动手做(一) 1课时
动手做(二)1课时
动手做(三) 1课时
整合课
1
1、回顾本单元知识。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感受图形的特征。
3、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进行设计。
4、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图形的兴趣
单元课教学设计表
学 科
数学
单 元
第四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单元课
课 题
3、用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4、总结:怎样折出一样的两部分?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教材39页练一练。
实践应用
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文化
阅读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折、剪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
生回答老师出示的作品像什么,用了哪些平面图形?
活动二:
生分成小组,分别进行折剪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的活动。
生3: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
生3:圆柱体四周是圆的,两头是平的。
生4:球是圆圆的。
活动二:
生1:主题是认识图形,页码是从36页到43页。
生2:有4个课题,分别是认识图形、动手做(一)、动手做(二)、动手做(三)。
生独自阅读教材,并思考,找出内容、方法、工具。
活动三:
生独自思考,找出每个课题的内容、工具、方法,并做标记。
2、折、剪长方形,按虚线对折。
3、折、剪圆。
4、折、剪三角形
活动三:练一练
1、剪、拼。拼出书38页第三个小绿点的图。
2、折飞机。
3、师: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7。

2.能够熟练掌握数字7的数量概念。

3.能够运用数字7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7。

2.进行数字7的数量概念训练。

三、教学内容
1.数字7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7的数量概念训练。

3.数字7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
1.数字7的卡片或图片。

2.七个小篮子或桶作为数量概念训练。

3.加减法练习题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数字7:
–给学生展示数字7的卡片,让学生认识并书写数字7。

2.用数字7进行数量概念训练:
–将七个小篮子或桶摆放在课桌上,让学生数一数数量。

–让学生用手指指着其中的篮子或桶,说出数量。

第二课时
1.复习数字7:
–让学生快速书写数字7,并能够正确书写。

2.进行加减法运算:
–准备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字7进行计算。

六、教学延伸
1.让学生用数字7设计自己的加减法练习题,进行互相出题和解题练
习。

2.给学生布置一些数字7相关的作业,提升对数字7的理解和运用能
力。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加深对数字7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这份教案是基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内容编写的,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复课型:复课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导学过程:一、自主研究1.讨论数位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复数的组成,分别从27起数到43、60起数到100、48起数到60、35起数到65、92起数往前数到78.3.复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出示计数器,分别拨45、33、60、100四个数,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讨论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讨论45的个位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汇报结果:15、25、35、45、55、65、75、85、95.2.讨论33这个两位数的特点,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汇报结果:11、22、33、44、55、66、77、88、99.3.讨论60这个两位数的特点,汇报结果: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是10、20、30、40、50、60、70、80、90.4.口答100这个三位数,还有一个数的个位数也是0,这个数是100,是三位数。

3.复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本节课是数学复课,主要内容是回顾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包括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等。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自主研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学方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学方案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方案。

这个单元主要教授的是“时间”的学习内容。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所以,我将在本篇文章中,对该单元的教学方案做出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进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一些时间单位,如秒、分、小时等。

3、训练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于时间的感知能力。

4、鼓励学生利用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时间使用习惯。

二、教学内容1、时间的概念:从学生生活中最简单的时间概念开始,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时间,如何表达时间,时间的重要性等。

2、时间的基本单位:介绍时间单位的概念,如秒、分、小时等,并且让学生们明白不同的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时间开始,如吃早餐、上学、放学、吃晚餐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活动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这些活动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

4、时间观察与感知:从看钟开始,让学生学会对钟表进行观察,了解钟表上的刻度代表的意义,并且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钟表上的数值来判断时间长短。

5、时间管理:从掌握日程开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日程,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对于时间的合理运用所带来的积极收益。

三、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时间概念的认知水平,从而创设互动性强的教学氛围,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事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时间”的概念和知识点,并且在模拟中通过不同情境的处理方式,提醒学生什么样的时间管理方式是最有效的。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分小组让学生一起完成任务,提高学生们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游戏式教学法:通过制作小型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计划一、内容:认识图形(一)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资源分析: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将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结合起来进行编排,是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更好地认识几何形体。

而且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并通过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实物,方木块和学生的积木等等四、学生基本情况: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

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

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里是学生学习几何概念的开始,认识每一个物体都应让学生摸一摸整体是什么样,局部是什么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在描述几何形体的特点的时候,学生的语言是非常直观和形象的。

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比较低,只要通过活动、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求过多的形式逻辑的推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二比多少(AB)》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二比多少(AB)》教学设计

课题二比多少(A)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卡片、金鱼图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

教学设计旧知回顾,揭示课题1.数的组成(个别回答)。

a.3个十和6个一是()。

b.7个十是()。

c.8个一和7个十组成()。

[此环节运用了知识迁移的规律,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是为新知的铺垫,从而顺畅的揭示出课题。

]2.比较数的大小。

39○3669○9650○50+7说出比较的方法。

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

游戏导入,引出新知下面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吗?在老师手中有一些小棒,猜一猜大约有几根?(出示小棒。

)[采用“猜猜看”的游戏引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教学的开展。

]生1:我猜大约有70根。

生2:我猜大约有36根。

生3:我猜大约有100根。

生4:我猜大约有40根。

生5:我猜大约有21根。

……师:大家的答案有这么多,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到底谁猜的较准确呢?下面就这样,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先数出10根),让学生了解到10根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的小棒,做第二次估计。

师:10根是这么多,请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在学生初次估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顺理成章的告诉学生估计的技巧。

这样在学习活动中既指导了学生的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能力,建立较强的数感。

]师:这次小朋友猜的比较集中,大约在30~50根之间,到底这一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们一起数一数。

(小棒有48根。

)师:为什么第一次猜时,有的人猜得数量与48相差那么多,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40根呢?(学生互相讨论讨论,发表意见。

)生:第一次我们是乱猜的,第二次我们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然后再猜的。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数数 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例2例3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数数 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例2例3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数数的组成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数数数的组成(2)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数小棒知道几十和几十几的组成。

3.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数几十几的组成。

2.能够熟练的说出几十几的组成。

3.会正确读数数数。

知识目标 1.知道几十是有几个十组成的。

2.几十几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读数时,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重点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的数位顺序。

难点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及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快又好。

()52()54()56()58()()()35、37、3925、30、35、()()()()()()80、90、100追问:小朋友们数的真棒,你们知道下边的小棒是多少吗?导入新课:几十几的组成51 53 55 5729 31 3340 45 5050 60 7070通过观察规律填数,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的同时,导入新课几十几的组成。

讲授新课(一)数一数1.你是怎样数的呢?有()捆。

追问:每捆有多少根小棒呢?提示:通过追问每捆有多少根小棒,导入学生几十就是几个十组成。

再通过演示一捆分开是十根小棒,让学生理解。

追问:70里边有几个10?(在讲课的时候也可以问“70里边有几个小捆呢?”然后讲每个小捆是一个10,那么70里边有几个10呢?)小结:70也可以说成是7个十。

(也就是说70是由7个十组成的。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了70是由7个十组成的,那么如果是几十几,应该怎样数呢?规律总结: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两位数是由一捆一捆的数的7107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图形发现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数小捆的个数来得出有70根。

让学生思考,每捆小棒有多少来理解70里边有7个十。

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理解在70里边,7和十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70里边有7个十。

新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较大小》教案1人教版

新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较大小》教案1人教版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2页。

教材分析对学生来说,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因此,教材首先通过比较小棒数一量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进行抽象的数的比较。

在进行小棒数量比较时,教材体现了“借助实物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比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会运用数数的方法,得到42比37大,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重要经验基础。

有的学生可能会借助模型、计数器来比较,这实际上为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建立了直观表象。

有的学生借助中间的数进行比较,如37<40,40<42,所以37<42,这实际是个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他具体题材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也可以鼓励学生列出“37<4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其大小,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但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课前播放《智慧树我爱你》的主题歌。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想去智慧村跟他们一起玩吗?好吧,现在我们出发了!来到智慧村口,看到小明和小芳在对话,我们听听他两说的什么。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 教案1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  教案11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51页的内容。

一、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摆一摆,想一想》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节数学味很浓的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把一定数量的珠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数位、位值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特点及排列规律,学会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学思考目标: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和初步的归纳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发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奥秘及其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热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二、教学准备为明确教学思路,搜集了大量的文献材料进行学习,同时结合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方案。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1.出示计数器,让学生做小老师介绍计数器的相关知识。

2.播放动画《珠子的故事》,感受数位表的魔力。

3.揭示课题: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摆一摆,想一想)【设计意图:好的引入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运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珠子的跳跃,孩子们的思维也跳跃起来,初步感知“位置”的概念。

】(二)动手操作,活动探究1.指导摆一摆,体会位值思想(1)回忆用1颗珠子摆出的数:1、10,并板书表格。

(2)师生共同探究用2个珠子摆出的数。

教师先利用计数器和2颗珠子摆出数字2。

提问:谁能帮珠子搬搬家,得到一个比2大的数呢?学生1上台操作:我在个位和十位各拨1颗珠子,就是11。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复习重难点运用数的组成t和一些简单计算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作业纸、信封、苹果卡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数数的方法,提示课题1.播放歌曲《数鸭子》提问: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数鸭子)师:通过前边学习己经有了数数的经验,今天我们继续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2、数物体,回忆数数的方法:(2个数、5个数、10个数……)师:瞧!合唱团的小鸭子需要同学们的帮忙呢,你听……(播放录音)数一数图中物体各有几个?你是怎么数的?3、那如果给你100只鸭子你会怎么快速数出来呢?(10个10个数)师小结:同学们熟练的掌握了数数的方法,能快速写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吗?(板书:数数)4、学生在苹果卡中快速写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并进行汇报。

追问:你写的这个数准备怎么数?(学生自由进行汇报,并利用苹果树长苹果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运用白板的播放功能以《数鸭子》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用白板的批注、拖放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活动】二、百数图上找数,借助百数图复习数的组成1、过渡:1.过渡。

师:其实你们写的数都藏在百数图的苹果后边,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

2、学生在百数图中找数,并说出找数的方法:(1)学生快速找自己写的数在百数图中的位置,并汇报自己找数的方法。

师:现在谁能很快的找到你写的数在哪个苹果后面呢?(学生自由汇报)生1:我写的数是25,在第3行第5个,因为它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

生2: 我写的数是62,在第7行第2个,因为它是由6个十和2个一组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活动动脑筋填一填。

师出示课件:先把计数器上的数位补充完整,再在计数器上画珠子表示出“44”这个数,左边的“4”在()位上,表示()个(),右边的“4”在()位上,表示()个()。

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前面所学习的数的认识进行专门练习,重点是读数和写数。

教师活动复习读数、写数。

出示计数器图。

师:根据图你能读出和写出每个计数器上的数吗?先独立读一读,写一写,再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图(一)中的数是多少?应该怎么读?怎么写?师:图(二)的数是多少?怎么读?怎么写呢?教师活动(一)填一填1.师:小朋友们数的真棒,你们知道下边的表格怎样填吗?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观察这个表格,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追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提示:通过演示让学生发现所给表格中数的规律,从而让学生思考填表格时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指导学生自己根据上边找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方法来完善上边的表格。

师:用自己的方法,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2.涂一涂让学生根据填好的表格,然后指导学生给所填好的表格涂色,引导学生发现百位数的排列规律。

根据上面完成的表格,按要求涂色。

(1)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2)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3)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蓝色。

【解析】(1)给十位是3的数涂成绿色。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百数表,然后先找出十位是3的数。

通过观察十位是3的数大部分都在第4行。

但是在第3行,还有一个十位是3的数 30。

都找全了让学生根据要求把这些数都涂成绿色。

(2)给个位是3的数涂成黄色。

同样让学生先找出个位是3的数。

也就是竖着数第3列的所有数。

找全之后让学生根据要求涂色。

(3)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蓝色。

按照前边的方法让学生从百数表中找出要涂色的数字。

师:“33”被同时涂成了绿色、黄色和蓝色。

追问:从涂色的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涂成绿色的第4行左右相邻的数都相差();涂成黄色的第3列上下相邻的数都相差();涂成蓝色的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相邻的数相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自主学习(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位。

(2)100里有( )位数,1在( )位上。

讨论,合作完成。

2、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指名按要求数数:1)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2)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

学生口答。

3、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1)看图读数、写数,(出示计数器)。

分别拨45、33、60、100四个数。

(2)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3)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讨论。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45的个位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讨论,汇报结果:15、25、35、45、55、65、75、85、9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讨论,汇报结果:11、22、33、44,55、66、77、88、99。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五、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触感染100有多大:三)1.估一估、数一数,开端熟悉100.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量一下大约有几何只羊。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构成的?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触感染100.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学生操作,教师巡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整体规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整体规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整体规划一、引言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单元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100以内的数字,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数字的基本认识,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规范;2.能够用不同方式表示并比较100以内的数字大小;3.能够简单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从1到100的数字认识•数字的读法和书写规范2. 数字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比较数字大小•利用积木、计数棒等教具进行数字比较练习3. 100以内的加法•通过实际物品的加法运算•利用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算术练习4. 100以内的减法•利用数量关系和图形进行减法演算•运用试算法解决100以内的减法问题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运算技能。

五、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课时:认识100以内的数字•通过数字卡片、数字磁贴等教具展示100以内的数字•教授数字的读法和书写规范2. 第二课时:数字的比较•利用积木、计数棒等教具进行数字大小比较•学生之间进行数字比较游戏3. 第三课时:100以内的加法•通过实际物品的加法运算进行教学•布置有关加法的练习题目4. 第四课时:100以内的减法•使用图形和数量关系进行100以内减法运算•运用试算法解决减法问题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课堂练习、小测验以及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第二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第2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一)比一比1.应该怎样比较呢?看一看42和37里边分别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2里边有()个十和()个一;37里边有()个十和()个一。

追问:我们知道了它们里边分别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那么应该怎样比较呢?提示:通过摆小棒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进行比较,先比较十位的意义。

追问:还可以怎样来演示呢?提示: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显示十位和个位的数字,让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十位上的不同。

小结:两位数比较大小,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比较一个两位数,应该先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那么如果两个数的十位数相同怎么办呢?(通过提问,让学生开动脑4 23 7摆小棒让学生自己通过熟悉的知识从中发现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说42和37里边分别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摆出相应的小棒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小棒的10的个数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让学生思考,根据数位的顺序可以更明确的观察两个数的大小。

总结出两位数比较时的规律。

筋,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2.23和25哪个数大呢?对学生提出问题:师:两个数十位数相同,应该怎样比呢?追问:看一看23和25里边分别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3里边有()个十和()个一;25里边有()个十和()个一。

师提问: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怎么样呢?那个位上的数呢?所以23<25。

提示:让学生思考,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23和25里边分别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得出结果。

归纳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也就是说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

(二)比一比,说一说1.出示课本P43页红球、蓝球、黄球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交流。

2 32 5相等5>3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比较大小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两位数的比较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五、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三)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

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受100.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

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100里有几个50?5、教学例2。

数小棒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

教师: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70根小棒,边数边思考,如何数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说明46里有()个十和()个一。

(三)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1、完成“做一做”第2题教师(出示第2题情境图):你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教师: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好,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学生实际圈一圈,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2、补充练习教师(出示下图):小猪收了多少个苹果?教师:这次怎么一下就看出是多少了啊?教师:原来又是“十”在帮忙,“十”真是我们的好朋友!3、(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数了1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十个十个地数,十个十是一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读数、写数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 互动新授:教学例3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写“0”.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

(读作:四十)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

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读数、写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第三课时数的顺序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的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完整的百数表。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依次呈现右图)。

读一读,打个招呼吧!学生反映太乱了,不容易看出都有什么数。

教师:没关系,那就请它们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教师: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老师给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

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二)解构百数表,探究数的排列规律:教师(呈现下左图):第一支队伍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排得整齐吗?请它们住进从上数的第一行,可以吗?教师:读一读,请它们入住。

教师(呈现上右图):又来了一支数的队伍。

它们应该住在哪儿?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呈现下左图。

(四) 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数的顺序百数表第四课时比较大小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4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2 37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

哪个数大?”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3)让学生观察后问:“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

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 □>6635○36 61○59 □<75 □>□3、游戏题:找朋友四、布置作业第五课时多一些,少一些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对数量的估计教学准备例6的课件。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三、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