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对大理白族民俗风情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理的少数民族风情了解多少

大理的少数民族风情了解多少

大理的少数民族风情了解多少大理,这座位于云南省中西部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

它不仅拥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大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有白族、彝族、回族、傈僳族、苗族、纳西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共同构成了大理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

白族是大理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服饰。

白族的传统服饰以白色为主色调,配以精美的刺绣和配饰,显得优雅大方。

女性的服饰通常包括头巾、上衣、围裙和长裤,而男性则穿着对襟上衣和长裤,头戴瓜皮帽。

白族的建筑风格也别具一格,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

这些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在饮食方面,白族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

比如,著名的“砂锅鱼”,选用新鲜的鱼肉和多种食材,在砂锅中炖煮而成,味道鲜美。

还有“喜洲粑粑”,有甜、咸两种口味,外酥内软,香气四溢。

白族的三道茶更是别具特色,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着人生的哲理。

白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的传统舞蹈“霸王鞭”和“八角鼓舞”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在节日和庆典上,人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白族的传统节日众多,其中最盛大的要数“三月街”。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人们汇聚在苍山脚下,进行物资交流、文艺表演和体育竞赛等活动,场面十分壮观。

彝族也是大理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

彝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

女性常佩戴银饰,如耳环、项链和手镯等,显得华丽而庄重。

彝族的火把节是他们最具特色的节日,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这一天,人们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傈僳族是一个勇敢而豪爽的民族。

他们的传统服饰简洁大方,以麻布为主料。

傈僳族有着独特的歌舞文化,如“阿尺木刮”,舞蹈动作粗犷有力,歌声高亢激昂。

大理旅游业的问题及对策

大理旅游业的问题及对策

大理旅游业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分析
问题一: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大理旅游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景点和风景区,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一些非传统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

问题二:游客流量过大
•旅游旺季,大理的主要景点人满为患,游客体验差。

•人流过大导致环境破坏、垃圾问题和交通拥堵。

问题三:旅游服务质量不高
•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

•部分旅游机构和导游存在欺诈行为。

对策建议
对策一: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1.挖掘隐藏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景点和旅游线路。

2.鼓励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

3.与当地居民合作,推广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生活和文
化。

对策二:合理控制游客流量
1.实行预约制和限流措施,确保景区内游客数量合理。

2.加强宣传,引导游客选择非旅游旺季或淡季来大理旅游。

3.提高门票价格,适当增加门票价格可以减少部分游客数量。

对策三: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1.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素养。

2.加强对旅游机构和导游的监管,严厉打击欺诈行为,保护游客权益。

3.建立评价机制,鼓励游客对旅游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励企业提高服务水
平。

结论
大理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包括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游客流量过大和旅游服务质量不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合理控制游客流量,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大理的旅游业才能更加可持续发展、繁荣蓬勃。

大理古城旅游资源研究报告

大理古城旅游资源研究报告

大理古城旅游资源研究报告大理古城旅游资源研究报告一、引言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本研究旨在对大理古城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大理市的旅游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地理特征大理市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大理古城位于洱海东岸平原上,四周环山,气候宜人。

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大理古城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历史遗迹大理古城历史悠久,是南诏国和大理国的古都。

城区内保留了众多历史建筑,如大理国时期的为民楼、驿站、官府等,南诏国时期的古城墙、古桥等。

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大理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四、文化艺术大理古城是大理白族文化的中心,白族是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独特丰富。

在古城内可以欣赏到白族传统的舞蹈、音乐、织锦等艺术形式,深入了解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民俗风情大理古城是大理市白族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每年春节的三月三白族芦笙节、火把节等民俗活动吸引着大量游客参与和观赏。

在大理古城内,游客还可以体验到白族传统的婚礼、祭祀等民俗风情,感受到浓厚的白族风情。

六、自然风光大理古城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如著名的洱海、苍山等。

洱海是中国第二大高原湖泊,碧波荡漾的湖面和周边宜人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

苍山是大理市的重要景点之一,山脉峻峭,风景秀丽,是徒步旅行和观光的理想场所。

七、发展潜力大理古城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环境保护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等。

八、结论大理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独特的历史遗迹、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推动大理市的旅游业发展。

九、建议为了更好地发展大理古城的旅游业,建议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大理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住宿环境;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保护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云南大理为例

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云南大理为例

【产业经济】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云南大理为例李 刚(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大理671003)[摘 要]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有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旅游开发通常给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

以旅游开发对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入手,分析民族地区影响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外来游客及市场五者之间构建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模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68-04 [作者简介]李刚(1975-),男,云南弥渡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金项目]大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KYBS201206)“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重要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国特定民族、地域人民独特的创造力,其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意识、价值观等具有独特性,难以被模仿和再生。

无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价值看,还是基于客观事实的考察,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开发成各类旅游产品,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增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自觉”的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活动中。

因此,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和旅游业的开发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不解之缘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同一性。

白族文化调研报告

白族文化调研报告

白族文化调研报告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临沧市。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白族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下面将对白族的文化进行调研并详细介绍。

一、语言和文字白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其语言文字系统中包含了白文和摩梭文两种文字。

白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汉字的简化形式,而摩梭文则是一种表音文字。

白族传统上没有文字记载的习惯,文化和知识都是通过口耳相传,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白族的口头传统,由学者创制了一种拼音文字,用于书写白文。

二、宗教信仰白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三种:波门教、基督教和本土民间信仰。

波门教是白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原始的自然力量和神灵。

基督教则是在19世纪初由西方传教士传入,深受部分白族人民的拥护和信仰。

本土民间信仰则是一种信奉自然神灵和祖先的宗教形式,包括祭祀和拜神等仪式。

三、民俗与节日白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和节日,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三月三节、三月八节、火把节、傩舞节等。

三月三节是白族人民传统的节日,节日的活动包括祭神、唱山歌、跳跳火等。

火把节则是在每年的三月十五举行,白族人民手持火把,在夜晚燃烧和舞动火把,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丰收。

傩舞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会举行舞狮、舞龙等表演,以及祭祀活动。

四、传统服饰和手工艺白族传统服饰以“白衣”为主,男女都穿白衣,有“白衣白裤、白袍白鞋”的说法。

白族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刺绣、剪纸、木雕等。

白族的刺绣工艺精美细腻,以白色为主色调,具有独特的图案和风格。

剪纸是白族人民在节日和婚嫁等场合常常进行的传统手工艺,制作精美的剪纸常常用于装饰和送礼。

木雕也是白族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五、民间音乐和舞蹈白族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白族的民歌多以爱情、自然、劳动等为主题,旋律优美,歌词含义深刻。

白族的传统舞蹈形式多样,有傣族舞、燕子舞、折手舞等。

舞蹈动作矫健有力、舞姿优美,多以纯白色的服装为主,给人一种清新、素雅的感觉。

大理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大理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大理乡村旅游案例分析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目前正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引发了大理旅游热潮。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初,大理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先后三次深入双廊、才村和诺邓等典型村落,进行了系统调研。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目前正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引发了大理旅游热潮。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初,大理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先后三次深入双廊、才村和诺邓等典型村落,进行了系统调研。

一、发展模式依托于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温气候资源,大理乡村旅游已成为大理旅游的发展亮点,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大理乡村旅游日益成为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出现了“金领进村”、“乡村新移民”等现象,形成了“政府联动市场、文化嫁接旅游、旅游促进农业”的三元叠加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理模式。

其中,双廊、才村、诺邓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

1.双廊模式:市场推动型。

双廊位于洱海北部,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以苍山洱海等自然景观和千年古渔村文化、白族风情民俗等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杨丽萍、赵青等名人效应为带动,双廊乡村旅游从2010年以后出现了“井喷”发展现象,大量逃离“北上广”的“金领”成为双廊的新移民,他们租地、租民居经营客栈餐馆,在这些外来租户的带动下,双廊村民开的“农家乐”、“渔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散客为主的外地游客数量迅速增加。

双廊模式的特点:一是在市场作用下,由市场需求拉动,外来投资者进入双廊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形成了市场推动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加大了公共投入,改善了道路交通等瓶颈制约,打通了双廊与外界旅游市场的联系,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双廊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并成立协会等自治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四是散客和自助游是双廊乡村旅游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是旅游市场中最活跃的力量,驱动着休闲体验旅游业态发展。

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游客增多导致 环境污染加剧
噪音污染:游客活动产生 的噪音影响居民生活
交通拥堵:游客增多导致 交通拥堵,影响居民出行
物价上涨:游客增多带动 消费,导致物价上涨,影 响居民生活成本
提高当地居民社会生活质量的途径
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交 通、住宿、餐饮等设施 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保护自 然环境,提高居民生活
质量
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 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居 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
社会凝聚力
05
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文化认同的 影响 章节副标题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旅游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平衡:如何在旅游发展中保护传统文化
04
04
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 影响 章节副标题
旅游对社会公共设施的影响
增加公共设施需求:随着 游客数量的增加,对公共
设施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改善公共设施条件:政府 和旅游企业投资改善公共 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公共设施多样化:旅 游发展带来多样化的公共 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

增加公共设施管理压力: 旅游发展可能导致公共设 施管理压力增大,需要加
02
大理古城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章节副标题
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
传统生活方 式:以农业 为主,自给 自足
01
旅游发展带 来的变化: 商业活动增 加,生活方 式多样化
02
居民收入来 源:从农业 转向旅游业 和服务业
03

云南大理洱海古建筑白族文化的代表

云南大理洱海古建筑白族文化的代表

云南大理洱海古建筑白族文化的代表云南大理洱海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湖泊,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洱海周边,有许多古建筑物,它们不仅是白族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

本文将介绍洱海周边的古建筑,探索其背后蕴含的白族文化。

一、洱海古建筑的特点洱海周边的古建筑以白族传统建筑为主,其特点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风格独特。

这些古建筑多为木结构,采用传统的斗拱、檐角、飞檐等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白族建筑风格。

1.1 白族传统建筑的特点白族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

建筑物多为木结构,采用斗拱、檐角、飞檐等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白族建筑风格。

同时,白族建筑还注重色彩的运用,常用白色、红色、黑色等颜色,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1.2 洱海古建筑的特点洱海古建筑继承了白族传统建筑的特点,同时又融入了洱海的自然景观。

这些古建筑多建在湖边或山坡上,与湖水、山峦相映成趣。

建筑物的外观常常采用白色为主,与湖水的颜色相呼应,给人以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二、洱海古建筑的代表作品2.1 白族三塔白族三塔是洱海周边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白族文化的象征。

三塔分别为大塔、中塔和小塔,高低错落,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这三座塔都是木结构,采用传统的斗拱、檐角等建筑元素,展现了白族建筑的精髓。

2.2 洱海古城洱海古城是大理洱海周边另一个重要的古建筑群,也是白族文化的代表。

古城内有许多传统的白族建筑,如白族民居、庙宇等。

这些建筑物保存完好,展现了白族建筑的独特魅力。

2.3 洱海岛屿上的古建筑洱海中有许多岛屿,这些岛屿上也有许多古建筑。

这些建筑物多为寺庙、庙宇等,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岛上的建筑物与湖水、山峦相映成趣,给人以美丽和宁静的感觉。

三、洱海古建筑背后的白族文化洱海古建筑不仅是白族文化的代表,也是白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这些古建筑体现了白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白族人民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和装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大理古城的旅游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地带来各种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旅游业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一、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1. 经济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大理古城,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益。

旅游业成为了当地居民重要的经济来源,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多机会。

外来游客的到来,推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当地居民也从中获益,很多人开始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工作。

然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动物表演、骗子欺诈等,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地削弱了当地旅游业的声誉和品质,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2. 社会影响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

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带来了繁华热闹的氛围,让古城更加热闹。

当地居民也从中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和文化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当地的文化更加繁荣。

但是,由于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本地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也有所增加。

游客对当地的风俗、礼仪和文化的不尊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3. 环境影响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也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游客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游客在景区内乱丢垃圾,随便涂鸦,损坏文物等行为大量出现,严重破坏了古城的环境。

同时,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当地居民也开始大量地进行开发,这也使得古城的文化景观逐渐消逝。

二、平衡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1. 提高游客素质,明确游客责任提高游客对古城文化的认知与尊重,可以通过推广特色美食、祭祀文化、传统工艺等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游客在游览时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不乱涂鸦,维护当地的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监管,规范游客行为,保持良好的景区卫生,严惩违规者,塑造推广良好的游客形象。

大理古城最新现状分析报告

大理古城最新现状分析报告

大理古城最新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白族风情,自古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然而,近年来古城的旅游业发展遭遇了一些问题,本报告将对大理古城最新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古城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 旅游资源的优势1. 文化遗产丰富。

大理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古街巷、寺庙等,这些都是游客感受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

2. 白族民俗风情。

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白族文化独特而丰富,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白族风味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民族文化。

3. 自然景观秀丽。

大理周边有苍山、洱海等自然景观,拥有独特的自然美景,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光、休闲和户外活动的机会。

二. 问题与挑战1. 过度商业化。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大理古城商业化程度过高,街道上的商铺过多,给游客带来嘈杂和喧闹的感觉,影响了游客体验。

2. 老旧建筑维护不善。

大理古城的建筑大多为明清风格,但由于维护不善,许多建筑面临破损和腐蚀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修缮。

3. 环境卫生问题。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古城面临着环境卫生问题,如垃圾处理不规范和卫生设施不足等,需要加强管理和改善环境质量。

三. 解决方案1. 合理规划发展。

制定合理的规划,控制商业化程度,保持古城的文化原貌,提升游客体验。

2. 加强建筑维护。

加大投入力度,修缮老旧建筑,加强防治腐蚀和破损,保持古城建筑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3. 改善环境卫生。

增加垃圾桶数量,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公共卫生设施,保持古城的清洁整洁。

四. 推广与宣传1. 组织特色活动。

举办白族文化节、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提升古城知名度和吸引力。

2. 利用新媒体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推广大理古城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观。

3.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服务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探析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

探析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

探析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摘要】白族民俗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本文通过分析白族民俗文化的特点,挖掘白族传统节日文化、特色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结合,并探讨了市场推广策略。

深层次开发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于丰富当地旅游产品、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多样化的文化表现形式,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魅力。

展望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白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与挖掘,推动深层次开发,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良性互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通过本文探讨,可以帮助更好地认识并利用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关键词】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白族传统节日、特色手工艺、文化传承、创新、市场推广、发展前景、结合、重要性、策略、挖掘、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族民俗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白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之一,包括语言文字、服饰、饮食、节日、习俗等方面。

白族地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宁蒗县地区,是中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白族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和体验。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开发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加深人们对白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必要深入探析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通过对白族民俗文化特点、传统节日文化、特色手工艺、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结合以及市场推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繁荣,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1.2 研究意义白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对于白族这一少数民族而言,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吸引力。

云南旅游云南大理的风土人情

云南旅游云南大理的风土人情

云南旅游云南大理的风土人情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而闻名于世。

作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大理是游客们最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有关云南大理的风土人情。

一、风景如画的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内,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这座古城由大理国时期的都城演变而来,如今依旧保留着许多白族传统风格的建筑、街道和风情。

在古城内,您可以漫步于曲折的巷弄中,欣赏古老的建筑,感受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大理古城还保留了很多历史文物,如风云塔、五华楼等,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二、白族的传统文化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留了丰富多彩的白族传统文化。

白族是世界上仅存的东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他们拥有独特的服饰、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

在大理,您可以欣赏到白族的传统歌舞表演,如三弦、花鼓舞等,这些表演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视听体验。

三、滇池的美丽风光云南大理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滇池,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之一,被誉为“滇池明珠”。

滇池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湖水清澈见底,周围山峦起伏,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滇池,游客们可以乘船游览湖上的小岛,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四、白族民居的独特建筑风格大理是白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白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白族民居多为木质结构,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在大理,您可以参观到一些保存完好的白族古民居,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建筑艺术。

五、美味的大理特色美食云南是中国的美食之乡,而大理作为云南的一部分,也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

大理的特色美食有很多,如过桥米线、三道茶、鲜花饼等。

这些美食以其口感独特、做法独特而受到游客们的喜爱。

在大理旅行期间,不要错过品尝这些美味佳肴的机会。

六、温馨的白族民俗大理的白族民俗文化是大理风土人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人民热情好客,传统节日和婚礼仪式丰富多样。

在大理,您可以参加一些民俗活动,如泼水节、白族传统婚礼等,与当地人民一同分享欢乐和温情。

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开发研究作者:殷群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04期摘要:云南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具有旅游体验、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以人为本、审美教育的旅游价值。

通过分析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时应注意处理好白族婚俗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认真规划,分步实施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策,为发展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247-04大理周城村隶属于大理市喜洲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下关以北3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214国道旁,东临洱海桃源码头,背靠苍山第一峰云弄峰,村西北方是著名的蝴蝶泉景区。

周城是全国最大的白族村,总人口10 350人,是大理地区白族民俗风情保存最完好的村寨之一。

以周城白族婚俗为依托,结合周城周边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的旅游价值1.旅游体验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出自愉悦的目的并利用余暇所获得的异地性休闲体验[1]。

科恩发表于1979年的《旅游体验的现象学》一文,是最早从现象学角度审视旅游体验的学术论文。

在《旅游体验的现象学》中,科恩将旅游体验方式划分为五种类型:休闲的方式(The Recreational Mode)、消遣的方式(The Diversionary Mode)、经验的方式(The Experiential Mode)、实验的方式(The Experimental Mode)和存在的方式(The Existen tial Mode)[1]。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洱海民俗调研报告

洱海民俗调研报告

洱海民俗调研报告洱海民俗调研报告一、引言洱海是中国大陆最大的高原湖泊,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被誉为“云南的明珠”。

洱海不仅风景秀丽,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洱海的民俗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研目的是了解洱海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和文化特点,以及这些民俗活动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使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

共有100名居民参与了问卷调查。

三、传统民俗活动1. 白族水祭:每年农历三月,白族人会举行盛大的水祭活动来纪念祖先和祈求丰收。

活动中,人们身着传统服饰,在洱海边举行祭祀仪式,其中包括献上食物和饮料、跳舞等,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望。

2. 洱海船威武:洱海船威武是洱海地区流传已久的传统民俗活动,是一种演出形式,通过模拟船只竞赛来展示人们的勇敢和智慧。

船上装饰着各种吉祥的图案,船员身着传统服装,舞动长桨,比赛的过程热闹而壮观,吸引了大量观众。

3. 茶马古道文化节:这是一种用来庆祝茶马古道繁荣和表达对茶马古道文化的热爱的传统活动。

文化节上有各种表演、展览和比赛活动,如茶马古道歌舞表演、古道商贸展览等。

此外,还有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的展销。

四、民俗文化特点1. 多元文化交融:洱海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

这里居住着白族、汉族、彝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而且,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也会互相影响和融合,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洱海文化。

2. 祖先崇拜:洱海地区的民俗文化中,祖先崇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人们会定期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这种祖先崇拜的文化传统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他们对生活的信仰和依托。

3. 生态文明意识:由于洱海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当地人民对环境保护有着强烈的意识。

他们深知保护洱海生态对于地区的繁荣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注重生态文明,致力于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

旅游对当地居民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对当地居民社会文化影响

消极影响
h
19
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认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目的:要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采 取措施,发展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抵制和最大限度的缩小 其消极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完全有条件使自己的旅游业沿 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这不仅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h
15
乌镇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
h
16
结论
h
17
积极影响
(1)有助于增进不同区域之间文化的相互了解 (2)有助于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4)有助于促进目的地生活环境的改善
h
18
(1)不良的“示范效应” (2) 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商品化
二、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旅游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大量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 三、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四、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五、对婚姻家庭结构的影响
h
3
以大理为例
h
4
201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832.1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1.87亿元,增长 6.2%;第二产业增加值343.97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306.34亿元,增长7.8%。全州人均GDP达到23652元 。
h
10
发挥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
在认识到大理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对其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后。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 其民俗风情资源,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发挥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
h
11
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遵循民俗风情资源开发原则
(1)特色性原则 (2)保护性原则 (3)参与性原则 (4)文化性原则 (5)乡土性和古朴性原则

大理旅游古城现状分析报告

大理旅游古城现状分析报告

大理旅游古城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大理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理的古城是其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老的建筑风格,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本报告旨在分析大理旅游古城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发展和改善该景区提供参考。

1. 概述大理古城建于唐代,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座城市的特色建筑是白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建筑之间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美不胜收。

这里还有白族民俗文化的体验项目,如白族传统舞蹈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

2. 优势大理古城有以下优势:1.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大理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里保存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

2. 独特的建筑风格:大理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以白族传统建筑为主,给人一种儿时梦境般的感觉,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拍摄地点。

3. 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在大理古城,游客可以欣赏到白族传统舞蹈表演,参与手工艺品制作等,体验到浓厚的白族民俗文化。

3. 发展潜力虽然大理古城具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善。

1. 城市管理不足:由于游客数量过多,大理古城的城市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街道的清洁程度、游客秩序维护等等。

2. 游客体验问题:由于游客数量增加,游客在古城中的体验感受不如以往好。

人流拥挤、商业化程度提高等问题成为了游客的痛点。

3.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如何在保护大理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4. 控制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提高大理古城的竞争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城市管理:加大对大理古城的管理力度,加强对街道的清洁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维护游客秩序,提高整体城市形象。

2. 限制游客数量:限制大理古城的游客数量,以保证游客在古城中的游览质量和体验感受。

可以通过限定进入古城的游客数量,或者设立高峰时段控制措施。

3. 提升游客服务:加强对游客的服务,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交通指引、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提高游客的整体体验。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案例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案例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案例那我就来说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旅游发展案例吧。

一、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游客。

大理啊,那可是白族人民聚居的好地方。

白族的建筑就像一幅幅精美的画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那些雕梁画栋的房子,墙面上画着各种吉祥的图案,什么山水花鸟啦,神话故事啦。

游客们一到那儿,就像走进了一个艺术的大观园,眼睛都看不过来。

而且白族的服饰也特别漂亮,姑娘们穿着白色为主色调,搭配着红色、蓝色等鲜艳颜色的衣服,再戴上那些精美的头饰,走在大理古城的石板路上,简直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游客们来了都忍不住要和白族姑娘们合影留念,顺便了解一下白族服饰背后的文化含义,比如说不同的图案象征着什么,这就像打开了一本本民族文化的小百科全书。

二、美食成为旅游的重要招牌。

大理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法宝。

像什么破酥粑粑,那酥脆的外皮,一口咬下去“嘎吱”一声,里面软软的,还有各种馅料可以选择,甜的有玫瑰馅,吃起来满口玫瑰的芬芳,就像把整个大理的花香都吞进了肚子里;咸的呢,有猪肉葱花馅,香味四溢。

还有生皮,这可算是大理的特色中的特色了,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是尝过的游客很多都赞不绝口。

那新鲜的猪皮和猪肉,经过特殊的处理,吃起来又嫩又有嚼劲,再蘸上特制的蘸水,酸辣可口。

游客们常常是为了这些美食专门跑到大理的小巷子里去寻找那些地道的小餐馆,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感受大理的烟火气。

三、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随着旅游越来越火,大理的旅游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改进。

以前到大理可能交通不是那么方便,现在呢,有机场,铁路也四通八达。

到了大理当地,住宿的选择多得很,从高端大气的海景酒店,让你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洱海的美景,到经济实惠的民宿,能让你体验到白族人家的热情好客。

景区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在大理古城里,有清晰的指示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维护秩序。

而且当地还开发了很多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说环洱海骑行,租一辆自行车或者小电驴,沿着洱海慢悠悠地骑,吹着湖风,看着湖面上的波光粼粼,时不时还能停下来在路边的小咖啡馆喝杯咖啡,简直惬意得不得了。

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旅游目的地是指那些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地方,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旅游模式和吸引力。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传统旅游目的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云南大理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云南大理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亟需进行创新发展。

本研究将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云南大理传统旅游资源的特点、现状和发展策略,探讨如何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为本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和文化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旅游目的地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以保持竞争力。

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的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深入分析云南大理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策略和案例,可以揭示成功的模式和关键因素,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研究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文化传承保护。

随着旅游产业的变革和需求的多样化,传统旅游目的地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游客和提升地区经济效益。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也有助于传承和保护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研究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以云南大理为代表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创新发展,进而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云南大理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旨在帮助传统旅游目的地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理白族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以及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理白族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以及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理白族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以及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大理白族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优势:1. 独特的文化传统:大理白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建筑和习俗,这些都能吸引游客来体验和学习。

2. 丰富的历史遗产:大理白族地区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大理古城、洱海古城等,这些历史遗迹可以吸引游客来了解和学习。

3. 自然美景:大理白族地区有许多自然美景,如洱海、苍山等,这些自然美景可以吸引游客来欣赏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丽。

4. 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大理白族地区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如白族三月三、火把节等,这些活动可以吸引游客来参与和体验。

劣势:1. 交通不便:大理白族地区的交通相对不便利,尤其是到达大理白族地区的交通方式有限,这会影响游客的到访。

2. 基础设施不足:大理白族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如道路、酒店、餐饮等,这会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3. 缺乏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大理白族地区缺乏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这会影响游客的服务质量和体验。

机会:1. 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景观,这为大理白族文化旅游提供了机会。

2. 城市化带来的需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越来越需要体验自然和传统的文化,大理白族地区的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3. 政策支持: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便利,这为大理白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威胁:1. 竞争对手: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也在不断发展,这会对大理白族文化旅游形成竞争,需要寻找差异化和独特性。

2. 环境保护问题:大理白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以避免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

3. 旅游业的不稳定性:旅游业受到政治、经济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不稳定性较大,这对大理白族文化旅游形成威胁。

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1.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对交通、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大理白族民族节事旅游探析

大理白族民族节事旅游探析
动 。李 力 和 崔 卫 华 ( 9 9 认 为 , 游 节 庆 是 指 一 些 内 涵 丰 19) 旅 民族 节 事 旅 游 主 要 的 特 点 有 : 域 性 、 样 性 、 元 一 地 多 多 节 迁 模 神 敏 稳 群 富 多 彩 的 旅 游 项 目 或 一 次 性 结 束 的 特 殊 事 件 。 李 玉 新 体 化 、 律 性 、 移 性 、 式 性 、 秘 性 、 感 性 、 定 性 、 众 性 、 统性等 等。 传 ( 0 3 明 确 提 出 由 节 庆 引 起 的 旅 游 为 节 庆 旅 游 ( 者 不 应 20 ) 二 混 为 一 谈 ) 此 外 , 铁 民 、 放 对 特 色 节 庆 、 布 和 文 晴 对 2 大 理 白族节 事旅 游现 状分 析 。 兰 何 李 节 庆 文 化 、 伦 书 对 节 庆 、 铁 华 、 玲 、 子 新 和 樊 中 红 2 1 大 理 旅 游 背 景 概 述 张 史 何 王 . (03对旅 游节 庆都 作 了定 义 。从 以上 定 义可 总 结 出, 20 ) 节 作为旅 游资 源 , 以之为依托 的旅游活 动或事件 。 并 大 理 位 于 云 南 省 中 部 偏 西 、 沧 江 以 东 、 沙 江 以南 , 澜 金
事旅游 的概念 有一 共 同 的核 心 , 即强 调 以某 地 特有 的 节庆 是滇 中、 西北 、 西 交 通 枢 纽 , 滇 滇 目前 已初 步 形 成 铁 路 、 公 路、 航空相结合 的立 体 交 通 网 。大 理 自古 就 是“ 身 毒道 ” 蜀
产 生 吸 引 向 往 , 可 能 被 规 划 开 发 成 旅 游 消 费 对 象 的 各 种 有
民族节事旅 游 以其 主题 的 鲜明性 、 内容 的丰 富性 、 地 场
参 节 庆 庆 典 活 动 的 总 和 。 陈 文 君 ( 0 2 认 为 , 游 节 庆 是 指 的灵 活性 、 与 的广 泛 性 以及 产 品 的文 化 性 而赢 得 市 场 。 20 ) 旅 许 多具有文化 内涵 , 主题 突 出, 重 民族 文 化 挖掘 , 有 鲜 注 具 以 各 种 节 庆 活 动 为 依 托 , 过 一 定 的 旅 游 开 发 形 成 的 一 种 经 影 特 殊 的 现 代 旅 游 产 品 。而 章 平 ( 0 0 研 究 的 经 济 活 动 主 要 明地方特色 的 民族 文 化节 庆 都能 举 办得 很 好 , 响力 也 越 20 ) 如 三 、 民 等 指“ 经济文 化节” 即以经 济文 化 为 主题 的大 型专 项 旅游 活 来 越 大 , 大 理 的“ 月 街 ” 南 宁 的 “ 歌 节 ” 等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1)1旅游影响分析. (2)1.1旅游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2)1.2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3)2大理民俗风情资源概要 (3)2.1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3)2.2大理白族民俗风情资源概况 (3)3旅游业发展对大理白族民俗风情的影响 (6)3.1积极影响 (6)3.2消极影响 (7)4发挥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 (8)4.1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8)4.2遵循民俗风情资源开发原则 (9)4.3提高人们保护民俗风情资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9)4.4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9)4.5专家参与规划和合理开发民俗风情资源 (9)4.6实施民俗风情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10)参考文献 (11)结语 (12)旅游对大理白族民俗风情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大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理白族的民俗风情在旅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但是随着大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对大理白族的民俗风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这些影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实施开发与保护并重策略,提出发挥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大理白族民俗风情;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对策研究The Study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mpact On DaliBai Folk Culture[Abstract]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li tourism industry, Dali Bai people’s folk culture plays o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oursim. However, accompanying with the rapid Dali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Dali Bai people’s folk culture.Based on these effects, and guided b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this paper attend to implemente a strategy which care about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both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aking use of positive impact while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measures.[Key words] Dali Bai People’s Folk Culture; Positive impacts; Negative impacts; Study On Countermeasures.1 旅游影响分析旅游的影响作为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旅游的影响研究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为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物质环境影响和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三个大的类别。

国内专家较多考虑的是经济指标,即经济影响,因而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往往从经济可行性和保护物质环境的角度出发,而外国专家则全面重视经济目标、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

〔1〕1.1旅游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旅游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1)增加经济收入。

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属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都比较落后的地方。

当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他们就会获取到很大的经济利益。

(2)调整产业结构。

有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

这说明了发展旅游业比发展其他行业有更大的收益空间。

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将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一起发展。

(3)改善基础设施。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的完善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条件。

而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又有利于民族地区加强与外界发达地区的横向联系,搞活经济,同时也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

第二、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相关的旅游服务,旅游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大量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这使得原来比较单一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三、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蜂拥而至的异族游客和外来移民改变了民族地区原有的人口结构,首先大量涌入的旅游者是民族社区流动人口的主要成分,不仅在一定时间内对社区人口总量变化有明显影响,还带来了各种异质文化。

其次,外来打工人员和外来移民与社区居民朝夕相处,对社区的人口结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四、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民族地区由于发展旅游业获得了经济利益,并且接触了更多的外面的先进文化,就会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当地的居民将可能建立旅游院校、旅游培训学校等。

第五、对婚姻家庭结构的影响。

当地的居民择偶的范围可能会扩大,当地的居民可以在旅游者和外来人口中选择自己的伴侣。

外来的一些婚姻观念也会对当地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

1.2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1〕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的预测调控,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报,第15卷,第3期,2004年6月来自各个不同地方的旅游者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族属,携带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他们同旅游目的地居民直接和间接的相遇,必然引起民族旅游接待地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引发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变迁。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就会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与当地的居民发生接触。

外来的文化就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外来的强势文化冲击着当地的本土文化。

2大理民俗风情资源概要大理的民俗风情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民族性和神秘性较强,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

在介绍大理的民俗风情资源的概况之前,我将会首先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进行阐述。

2.1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前提。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

与天然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它是人类生活和智慧的结晶;与同属人文旅游资源的历史古迹、建筑园林、文学艺术娱乐购物等相比,它另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然美。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就有一种“自然发展”的感觉,这主要表现在它的真实性和和谐性上。

正如大家所知,无论是服饰、饮食、民宅,还是礼仪、节庆、民风,凡是能够成为旅游资源的民俗事象和载体,都是一个民族或地区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和本来面目。

(2)地域性。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指尽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可以“传播”和“翻版”,但是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中最具魅力者,仍然扎根与原生土壤,属于其土生土长的地方。

(3)神秘性。

在众多的民俗事象中,有不少带有不可捉摸和不可理解的神秘色彩。

诸如:傣族社会中流传着的“迷药”,拉祜族社会中盛传的“鸡卦”,藏族社会中传统的“天葬”,白族的“本主信仰”。

(4)人情味。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更多的为人们展示了富与人情味的东西:打动人心的接待礼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分配制度,一吐为快、心心相印的率直性格,“来者都是客”的古朴民风,不胜枚举。

〔2〕2.2大理白族民俗风情资源概况2.2.1民族服饰。

大理白族服饰崇尚白色,大理男子多穿白色的对襟衣,外罩对襟黑领褂,穿宽裤;大理女子穿白色右衽上衣,外加红、绿、黑等深色领褂,腰系裙,穿花边裤,绣花鞋;小女孩喜戴鱼尾帽,又称“阿姑帽”。

大理白族姑娘头戴色彩鲜艳的花头帕,发辫盘〔2〕邓永进、薛群惠、赵伯乐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于头帕外,大理白族服饰以红、绿色为多。

结婚后则挽髻,大理白族服饰以蓝、黑色为主。

有佩戴耳环、戒指、手镯、胸须和花手巾的习惯。

大理白族服饰的色调具有鲜艳明快,色彩对比强烈,粗犷与秀美并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大理白族老人服饰,一般比较朴素,以黑、蓝、灰色为主,老头喜欢穿长衫马褂,脚穿剪口布鞋,年过六旬可穿红长衫,三世同堂戴红帽,四世同堂则再穿红鞋,全身红色表示福大寿延高。

〔3〕2.2.2居住风俗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

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

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份。

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用自如。

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的,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秋菊太平”等等情趣盎然的图案作品。

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

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

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2.2.3民族节庆大理白族的民族节庆丰富多彩,主要的节庆主要有:(1)大理白族三月街,是云南省遐迩闻名的物资交流大会和白族人民的传统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西举行。

1991年起,被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

徐霞客在他的记述中赞道“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

随着社会发展,三月街的会期逐渐延长,一般3至5天,多到10天;而且,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物资交流外,还举行赛马、民族歌舞等文娱体育活动。

(2)绕三灵,堪称是白族最富于激情的节日。

绕三林又叫绕山林,白语叫“观上览”,即为逛山林的意思。

时间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届时大理、洱源的白族群众都停下生产,离家沿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尽情游乐歌舞,三日三夜方散。

绕三灵发展到现代,其活动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参加绕三灵的人员由昔日的中老年男妇居多,发展为白族青少年都参与的饿一种民族盛会。

2.2.4宗教信仰大理白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1)祖先崇拜。

白族家家户户都在堂屋的楼上设有〔3〕王峰、张晓琴著,中国少数民族风情丛书,白族,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6祭祖灵台,供奉历代祖先牌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