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的封装发展历程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一种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多个电子元件(例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的电路。
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集成电路在电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发展的历史,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1. 创世纪(1958-1962):美国史景迁(Jack Kilby)和法国的尤·赖希特(Jean Hoerni)几乎同时独立发明了集成电路。
他们分别在半导体材料上制备出来离散元件,并将它们集成到单个芯片上。
这一时期的集成电路规模较小,仅有几个晶体管和少量的电子元件。
2. 第一代(1962-1969):美国的弗吉尼亚公司(Fairchild)和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率先推出了第一代集成电路,包括了数百个晶体管和其他元件。
这使得集成电路在通信、航空航天和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第二代(1970-1979):集成电路的规模和性能进一步提高,由数千个晶体管和其他元件组成。
大型集成电路纳入了多个功能模块,使电子设备更加紧凑和高效。
4. 第三代(1980-1989):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技术的引入,使得集成电路在功耗和成本上有了显著改善。
CMOS技术还带来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快的开关速度,使集成电路能够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5. 第四代(1990-1999):集成电路的规模进一步增加,上千万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这一时期也见证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和ASIC等特定用途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
6. 第五代(2000至今):随着纳米技术的推进,集成电路规模进一步增加。
先进的制造工艺使得晶体管的结构更小,电路速度更快,功耗更低。
同时,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多样化,包括通信、计算机、医疗、汽车等。
封装技术发展历程
封装技术发展历程电子封装概念(集成电路)电子封装是半导体器件制造的最后一步,其是指将制作好的半导体器件放入具有支持、保护的塑料,陶瓷或金属外壳中,并于外界驱动电路以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相连这一过程。
经过封装后,半导体器件将可在更高的温度环境中工作,抵御物理损害与化学腐蚀,不仅能保护内置器件而且能起到电气连接、外场屏蔽、尺寸过渡、散热防潮、规格化和标准化等多种功能。
电子封装技术发展传统电子封装从最初的三极管直插时期后开始产生,其过程如下:将圆晶切割为晶粒(Die)后,使晶粒贴合到相应的基架板触垫(Leadframe Pad)上,再利用导线将晶片的结合焊盘与基板的引脚(Wire Bond)相连,实现电气连接,最后用外壳小心加以保护。
典型的封装方式有:DIP,SOP,BGA等。
DIP(Dual l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形式封装技术,是最早模集成电路(IC)采用的封装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个,适合小型且不需接太多线的芯片。
DIP技术代表着80年代的通孔插入安装技术,但由于DIP大多采用塑料,散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现行高速芯片的要求,目前这种封装市场逐渐萎缩。
Small Outline Package(SOP)小外形封装技术和 Quad Flat Package(QFP)扁平封装技术代表了表面安装器件时代。
这种技术提高了管脚数和组装密度,是封装技术的一次革命。
正是这类封装技术支撑着日本半导体工业的繁荣,当时封装技术由日本主宰,确定了80%的收缩原则,同时也是金属引线塑料封装的黄金时代。
90年代进入了Ball Grid Array(BGA)焊球阵列封装及 Chip Scale Package(CSP)芯片尺寸封装技术时代。
其中,BGA封装主要是将I/O端与基板通过球柱形焊点阵列进行封装,通常做表面固定使用。
90年代后,美国超过日本占据了封装技术的主导地位。
美国加宽了引线节距并采用了底部安装引线的BGA封装,引线节距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安装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一、概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指将芯片封装成实际可用的器件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封装技术不仅仅是保护芯片,还可以通过封装形式的不同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封装类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二、发展历程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
最早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是引脚直插式封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芯片级、无尘室级封装技术。
如今,随着3D封装、CSP、SiP等新技术的出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正朝着更加高密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三、主要封装类型1.BGA封装:球栅阵列封装,是一种常见的封装形式,具有焊接可靠性高、散热性好等优点。
2.QFN封装:裸露焊盘封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尺寸要求严格的应用场合。
3.CSP封装:芯片级封装,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的应用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
4.3D封装:通过将多个芯片垂直堆叠,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5.SiP封装:系统级封装,将多个不同功能的芯片封装在一起,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起,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将朝着更高密度、更低功耗、更可靠、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为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带来更多可能性。
五、结语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电子信息工程中,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概念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指将电子元器件封装在一个外壳内,以保护电子元器件并方便其安装和使用的技术。
封装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集成电路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性能。
封装技术的发展与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二、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当时,集成电路的封装主要采用插入式封装,即将芯片插入到插座中,这种封装方式简单粗暴,但存在许多问题,如连接不牢固、易受外界干扰等。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表面贴装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表面贴装技术将芯片直接粘贴在印刷电路板上,通过焊接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大大提高了封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种封装方式成为了当今电子信息工程中最常见的封装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迭代和升级,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三维封装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三维封装技术通过将多个芯片垂直叠加,从而实现更高密度的封装,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此外,柔性封装技术也逐渐崭露头角,它可以将芯片封装在柔性基板上,使电子产品更加轻薄和便携。
三、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电子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进一步提高封装密度: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迭代和升级,对集成电路封装的密度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的封装技术将更加注重提高封装的密度,实现更小尺寸、更高性能的电子产品。
2. 加强封装与散热的结合:随着电子产品功耗的增加,散热问题成为了制约电子产品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
集成电路封装的发展过程
集成电路封装的发展过程一、前言集成电路(芯片)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器件,其封装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子产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早期无封装技术的起源开始,详细介绍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无封装、酮脂封装、双列直插封装、贝式封装、表面贴装封装等。
二、无封装技术早期的集成电路没有封装,芯片上的晶体管、电阻等元件都是裸露在外的。
这种技术不仅制作过程繁琐且易受潮气、灰尘等物质的侵入,因此可靠性较差。
同时,由于无法进行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非常低下。
三、酮脂封装技术为了解决无封装技术的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封装技术,其中最早的一种是酮脂封装。
它使用酮脂作为封装材料,将芯片封装在酮脂内部,然后将整个芯片封装在塑料或金属外壳中。
酮脂封装技术大大提高了芯片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
四、双列直插封装技术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芯片上的晶体管等元件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单列直插封装无法满足需要。
于是,双列直插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它的特点是芯片上的引脚分布在两侧,并且通过排针与外部电路连接,方便焊接和插拔。
双列直插封装技术的出现使得集成电路的应用更加广泛。
五、贝式封装技术随着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缩小,对芯片封装的紧凑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贝式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贝式封装是一种球栅阵列封装,它将晶片直接焊接在针脚上,然后用焊球进行连接。
这种封装方式紧凑,可以将引脚数量大大增加,提高了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性能。
六、表面贴装封装技术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趋势,传统的插针封装方式无法满足需求。
表面贴装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表面贴装封装技术将芯片直接贴在印刷电路板的表面,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电路板连接。
这种封装技术可以大大减小电子产品的尺寸,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集成度。
七、总结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封装到酮脂封装、双列直插封装、贝式封装、表面贴装封装等多个阶段。
每一种封装技术的出现都提升了集成电路的可靠性、集成度和性能。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集成电路是指将众多微小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在同一个晶片上的电路,它是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以下是集成电路发展的几个阶段:1.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发明。
这一阶段的芯片主要采用第一代技术,也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通常集成10-20个晶体管。
2.1961年,集成度进一步提高,第二代集成电路出现,一般包含几百个晶体管。
3.1964年,第三代集成电路出现,集成度达到了几千个晶体管。
美国英特尔公司生产的4004微处理器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4.1971年,第四代集成电路出现,集成度已经上升到了数万个甚至几十万个晶体管。
这一阶段采用的工艺是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极大地提高了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198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等技术,集成度更高,数量更多,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性能更强。
今天,集成电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如计算机、手机、通讯、医疗、汽车等等,推动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并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
扇入型封装的发展历程
扇入型封装的发展历程扇入型封装(Fan-in Package)是一种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它通过将多个芯片或组件集成在同一个封装中,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功能密度。
以下是扇入型封装的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早期的集成电路封装使用的是单芯片封装,每个芯片独立封装在一个封装中。
这种方式在芯片数量较少、功能较简单的情况下适用,但随着集成度需求的增加,单芯片封装逐渐无法满足需求。
2. 多芯片封装:为了提高集成度,人们开始探索将多个芯片封装在同一个封装中的方式。
最早的多芯片封装方式是通过堆叠芯片实现的,即将多个芯片垂直堆叠封装在一个封装中。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较高的集成度,但由于芯片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线缆或金线实现,存在信号传输和散热等问题。
3. 扇入型封装的出现:为了解决多芯片封装中的问题,扇入型封装应运而生。
扇入型封装将多个芯片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并通过内部的互连结构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种封装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信号传输和散热等问题,同时提供了更高的集成度和功能密度。
4. 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扇入型封装在设计和制造方面都得到了不断改进和优化。
例如,采用先进的互连技术(如BGA、CSP 等)可以实现更高的信号传输速度和可靠性;应用先进的散热设计可以提高封装的散热效果;使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可以提高封装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5. 应用范围扩大:扇入型封装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为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体而言,扇入型封装的发展经历了从单芯片封装到多芯片封装,再到扇入型封装的演变过程。
它通过提高集成度和功能密度,为电子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却越来越小。
这一切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发展,而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应用则是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指将多个芯片堆叠在一起,通过垂直连接技术实现芯片之间的互联。
这种封装技术的出现,为电子设备的体积和性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最早的阶段是通过晶圆间互联技术实现的二维封装,这种封装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多个芯片的互联,但由于晶圆间的连接距离较远,导致信号传输速度较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垂直封装技术,即将芯片堆叠在一起,通过垂直连接实现芯片之间的互联。
这种封装方式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速度,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热管理和可靠性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逐渐成熟。
目前,已经有了多种不同的三维封装技术,如TSV(Through-Silicon Via)封装、硅互联封装和芯片层间互联封装等。
这些封装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
二、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应用领域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它在移动设备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薄,但功能却越来越强大。
这得益于三维封装技术的应用,使得更多的芯片能够被集成在一个更小的空间内,从而实现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
其次,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在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二维封装已经无法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而三维封装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从而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
此外,三维集成电路封装技术还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更高的计算需求,而三维封装技术则可以提供更大的计算能力。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第1章
(50~90)%
封装效率
封装效率
=2-7%(1970-) =10-30%(1980-)
封装效率
=20-80%(1990-)
封装效率
=50-90%(1993-)
封装效率的改进
35
表2.封装厚度的变化
封装形式
封装厚度
(mm)
PQFP/PDIP TQFP/TSOP UTQFP/UTSOP
解决途径:
1、降低芯片功耗:双极型-PMOS-CMOS-???
2、增加材料的热导率:成本
微电子技术发展对封装的要求
三、集成度提高 适应大芯片要求
热膨胀系数(CTE)失配—热应力和热变形
解决途径:
1、采用低应力贴片材料:使大尺寸IC采用CTE接近
Si的陶瓷材料,但目前环氧树脂封装仍为主流
2、采用应力低传递模压树脂 消除封装过程中的热应
目的
使各种元器件、功能部件相组合形成功能电路
难易程度
依据电路结构、性能要求、封装类型而异
需考虑的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护
苛刻的工程条件(温度、湿度、振动、冲击、放射性等)
超高要求
超高性能 (3D IC)
超薄型、超小型
超多端子连接
超高功率(采用热冷、金属陶瓷复合基板等)
电子封装实现的四种功能
① 信号分配:
② 电源分配:
何将聚集的热量散出的问
题
封装保护
芯片封装可为芯片和其他连
接部件提供牢固可靠的机械
支撑,并能适应各种工作环
境和条件的变化
确定封装要求的影响因素
成本
电路在最佳
性能指标下
的最低价格
外形与结构
芯片制造封装技术发展历程
芯片制造封装技术发展历程一、引言芯片制造封装技术,作为现代电子工业的核心环节,其发展历程深刻地反映了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交织。
从早期的手工组装到如今的自动化大规模生产,芯片制造封装技术在不断进步中引领着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革新。
本文将带您回顾这一重要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二、芯片制造封装技术的早期阶段在半导体产业初创时期,芯片制造封装主要依靠手工组装。
这一阶段的芯片制造封装技术较为简单,主要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的封装,即直接将芯片焊接到基板上,再通过外部引脚与其他器件相连。
虽然技术水平有限,但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为后续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芯片制造封装的进步阶段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制造封装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化的加速。
集成电路(IC)的普及推动了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多层陶瓷封装(MLCC)、球栅阵列封装(BGA)和芯片尺寸封装(CSP)等技术的出现,使封装小型化和集成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无铅焊料和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封装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四、芯片制造封装的现代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崛起,芯片制造封装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先进的多芯片封装(MCP)、系统级封装(SIP)、三维集成(3D Integration)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单个封装体内可以集成多个芯片和各种功能模块,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体积。
此外,晶圆级封装(WLP)、2.5D/3D封装和嵌入式芯片封装等新型封装形式也相继问世,进一步推动了芯片制造封装技术的创新发展。
在这个阶段,芯片制造封装技术不仅在小型化和集成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还在可靠性、性能和成本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高密度互连(HDI)多层板技术和微孔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封装内部的线路更加精细和密集;同时,先进的材料和制程技术也使得封装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压力和振动等恶劣环境条件。
集成电路50年变迁
集成电路50年变迁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1958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展示了全球第一块集成电路板,这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到了集成电路的时代。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成本也相对低廉,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
在近50年的时间里,集成电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通讯和遥控等各个领域。
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相比晶体管可以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以大大提高。
以下为集成电路50年来的简要发展和应用情况:1、第一块集成电路板第一块集成电路板几根零乱的电线将五个电子元件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集成电路。
虽然它看起来并不美观,但事实证明,其工作效能要比使用离散的部件要高得多。
历史上第一个集成电路出自杰克-基尔比之手。
当时,晶体管的发明弥补了电子管的不足,但工程师们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为了制作和使用电子电路,工程师不得不亲自手工组装和连接各种分立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电容器等。
很明显,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
于是,基尔比提出了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案。
2、半导体设备与铅结构模型半导体设备与铅结构模型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许多工程师都想到了这种集成电路的概念。
美国仙童公司联合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就是其中之一。
在基尔比研制出第一块可使用的集成电路后,诺伊斯提出了一种“半导体设备与铅结构”模型。
1960年,仙童公司制造出第一块可以实际使用的单片集成电路。
诺伊斯的方案最终成为集成电路大规模生产中的实用技术。
基尔比和诺伊斯都被授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他们被公认为集成电路共同发明者。
3、分子电子计算机分子电子计算机虽然集成电路优点明显,但仍然有很长时间没有在工业部门得到实际应用。
相反,它却首先引起了军事及政府部门的兴趣。
1961年,德州仪器为美国空军研发出第一个基于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即所谓的“分子电子计算机”。
美国宇航局也开始对该技术表示了极大兴趣。
芯片封装发展顺序
芯片封装发展顺序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封装也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从最初的DIP封装到现在的BGA、QFN等封装形式,芯片封装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芯片封装的发展顺序。
1. DIP封装:DIP封装是最早的芯片封装形式之一,它的全称是Dual In-line Package,即双排直插封装。
DIP封装很早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但是这种封装形式的尺寸较大,而且不太容易实现高密度集成。
2. SOP封装:SOP封装是DIP封装的一种改进形式,它的全称是Small Outline Package,即小外形封装。
SOP封装比DIP封装更为紧凑,而且也可以通过表面贴装技术实现高密度集成。
3. QFP封装:QFP封装是Quad Flat Package的缩写,即四边平封装。
QFP封装把芯片引脚都集中在芯片的四周,而芯片本身位于封装的中心位置。
QFP封装可以实现更高的密度集成,而且还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4. BGA封装:BGA封装的全称是Ball Grid Array,即球栅阵列封装。
BGA封装是一种表面贴装封装形式,它把芯片引脚变成了小球形,通过这些小球与PCB板上的焊盘相连。
BGA封装可以实现最高的密度集成,而且还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5. CSP封装:CSP封装是Chip Scale Package的简称,即芯片级封装。
CSP封装把芯片封装在一个非常小的封装体中,从而实现了极高的集成密度。
CSP封装的优点在于其小型化和高可靠性,因此在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总之,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芯片封装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们可以期待着更多更先进的封装技术的出现。
集成电路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集成电路的历史和发展过程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历史。
本文将从历史和发展两个方面来介绍集成电路的演进过程。
一、历史集成电路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电子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工艺技术的发展也为此提供了契机。
1958年,美国的杰克·基尔比提出了集成电路的概念,并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
这标志着集成电路的诞生,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二、发展过程1. 第一代集成电路(1959-1964年)第一代集成电路采用的是离散元件的集成方式,将多个晶体管等元件封装在同一块半导体材料上。
这种集成方式实现了电子元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但由于工艺限制,集成度不高,功耗较大。
2. 第二代集成电路(1965-1971年)第二代集成电路采用的是小规模集成电路(SSI),集成度相较于第一代有了明显提高。
SSI集成电路的特点是将几十个晶体管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并通过金属导线连接。
这种集成方式使得电路更加紧凑,性能也有所提升。
3. 第三代集成电路(1972-1978年)第三代集成电路采用的是中规模集成电路(MSI),集成度进一步提高。
MSI集成电路将几百个晶体管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并通过金属导线连接。
这种集成方式使得电路更加精细化,功耗也有所降低。
4. 第四代集成电路(1979-1984年)第四代集成电路采用的是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集成度达到了千级。
LSI集成电路将几千个晶体管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并通过金属导线连接。
这种集成方式使得电路更加复杂化,功能也有了大幅提升。
5. 第五代集成电路(1985年至今)第五代集成电路采用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集成度进一步提高。
VLSI集成电路将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个晶体管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并通过金属导线连接。
这种集成方式使得电路更加高度集成化,功耗和体积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
QFN封装发展历程
QFN封装发展历程QFN(Quad Flat No-Lead Package)封装是一种新型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QFN封装的特点是小体积、低重量、优良的电热性能和良好的高频性能。
下面将对QFN封装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介绍。
QFN封装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一家公司的研发项目。
该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封装技术,即无引脚封装(Leadless)技术。
该封装技术的特点是将芯片焊接在封装基板的表面,而不是通过引脚与基板连接。
通过无引脚封装技术,既可以提高芯片的功率密度,又可以提高芯片与封装基板之间的热传导和电传导效率。
随着无引脚封装技术的研发成功,QFN封装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最早的QFN封装是以MCP(Micro Chip Package)封装为代表的,其特点是封装区域较大,焊盘数量较少。
MCP封装可以实现多个芯片在同一个封装基板上封装,从而实现集成度的提高。
这种封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存储器和处理器等大功率器件。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QFN封装逐渐应用于更广泛的电子产品中,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
同时,QFN封装开始出现更小尺寸、更高集成度的产品,封装区域缩小,焊盘数量增加,从而实现了更高的芯片功率密度和更好的电热性能。
2000年以后,随着3C产品(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QFN封装逐渐成为主流封装技术之一。
在这一时期,QFN封装开始采用球形铜焊盘(Copper Ball Bonding)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封装的可靠性和热性能。
同时,随着BGA(Ball Grid Array)封装技术的发展,QFN封装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更小型、更高集成度的封装。
目前,QFN封装已经成为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汽车电子等。
回顾封装产业的发展历程
回顾封装产业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封装产业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革。
本文将回顾封装产业的发展历程,从起源、发展阶段到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起源阶段封装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封装方式主要采用半导体芯片与外部引线焊接的方法。
这种封装方式简单粗糙,无法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研究新的封装技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发展阶段1. DIP封装阶段DIP(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是封装产业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DIP封装通过将半导体芯片焊接在具有引线的封装底座上,实现了芯片与外部引线的连接。
DIP封装具有成本低、易于生产等优点,成为当时主流的封装方式。
2. BGA封装阶段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小,DIP封装无法满足高密度集成的需求。
于是,BGA(Ball Grid Array)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BGA封装将芯片焊接在具有球形引脚的封装底座上,通过引脚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盘连接,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好的散热性能。
3. CSP封装阶段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SP(Chip Scale Package)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CSP封装将芯片封装成与芯片尺寸相近的封装形式,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尺寸。
CSP封装的出现,为移动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SiP封装阶段SiP(System in Package)封装是近年来封装产业的新兴技术。
SiP 封装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封装中,实现了集成度的进一步提升和功能的更加丰富。
SiP封装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消费电子产品对高集成度和小尺寸的需求,也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未来趋势1. 高密度封装技术随着芯片尺寸的不断缩小,封装技术需要实现更高的密度和更小的尺寸。
详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演进史”
详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演进史”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演进主要为了符合终端系统产品的需求,为配合系统产品多任务、小体积的发展趋势,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演进方向即为高密度、高脚位、薄型化、小型化。
半导体行业对芯片封装技术水平的划分存在不同的标准,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标准是采取封装芯片与基板的连接方式来划分,总体来讲,集成电路封装封装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插孔原件时代)。
封装的主要技术是针脚插装(PTH),其特点是插孔安装到PCB上,主要形式有SIP、DIP、PGA,它们的不足之处是密度、频率难以提高,难以满足高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表面贴装时代)。
表面贴装封装的主要特点是引线代替针脚,引线为翼形或丁形,两边或四边引出,节距为1.27到0.4mm,适合于3-300条引线,表面贴装技术改变了传统的PTH插装形式,通过细微的引线将集成电路贴装到PCB板上。
主要形式为SOP(小外型封装)、PLCC(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PQFP(塑料四边引线扁平封装)、J型引线QFJ和SOJ、LCCC(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等。
它们的主要优点是引线细、短,间距小,封装密度提高;电气性能提高;体积小,重量轻;易于自动化生产。
它们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封装密度、I/O数以及电路频率方面还是难以满足ASIC、微处理器发展的需要。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飞跃,进入了面积阵列封装时代。
该阶段主要的封装形式有焊球阵列封装(BGA)、芯片尺寸封装(CSP)、无引线四边扁平封装(PQFN)、多芯片组件(MCM)。
BGA技术使得在封装中占有较大体积和重量的“管脚”被“焊球”所替代,芯片与系统之间的连接距离大大缩短,BGA技术的成功开发,使得一直滞后于芯片发展的封装终于跟上芯片发展的步伐。
CSP技术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芯片小而封装大的根本矛盾,引发了一场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革命。
集成电路的封装发展历程
金屬外殼 加引線
扁平式 封裝
不易 焊接
雙列式 封裝
軍事 技術 發展 整機 小型 1 化
1、DIP(dual in-line package) 雙列直插式封裝。插裝型封裝之一,引腳從封裝兩側引出,封裝材料有塑膠和陶瓷 兩種。 2、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小外型封裝.表面貼裝型封裝的一種,引腳端子從封裝的兩個側面引出,字母L狀.引腳節距 為1.27mm。 3、QFP(Quad flat package) 四方扁平封裝.表面貼裝型封裝的一種,引腳端子從封裝的兩個側面引出,呈L字形,引腳節 距為1.0mm,0.8mm,0.65mm,0.5mm,0.4mm,0.3mm,引腳可達300腳以上。 4、FQFP(fine pitch quad flat package) 小引腳中心距QFP。通常指引腳中心距小於0.65mm 的QFP。
SOP DIP
Smaller 引腳 增DIP
QFP
1
TQFP CSP
10
04
封裝發展面臨的幾個問題
隨著表面安裝技術(SMT)的出現,各種電子元件也在向輕、薄、短、小方面發展。 目前高速器件的發展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IC的集成度也在與日劇增,所以封裝它們的管 殼材料以及設計。製造方法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熱考慮 以前封裝的熱考慮就十分重要,現在,隨著封裝密度的提高和體積的縮小,散熱問題 更為突出。當功率加大時,器件的溫度也就隨之提高。溫度每增10°,器件的壽命就要 縮短一半,而門的開關延遲約增加2%。有些小型產品,如袖珍計算機,它沒有安裝強製 冷的空間,所以在選擇高熱導率的絕緣材料做襯底,如BeO、ALN和金剛石等。 2、介電常數的考慮 在高密度封裝中尤其在多層互連結構中,襯底和介質材料中的介電常數主要影響到電 路的分佈電容特性阻抗和信號延遲時間,襯底材料的介電常數與信號傳輸時間成正比, 所以,在高速應用中,儘量選用低階電常數的材料,如ANI,聚醯亞胺,玻璃瓷等。解決 信號延遲的方法除降低介質材料的介電常數外,在工藝結構方面應考慮是互聯長度儘量 短。目前最常用的工藝是帶線自動鍵合(TAB),最好是採用倒裝TAB。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发展过程
Pic 14
这样一来就彻底消除了PGA封装引脚密度增加之后相互的 信号干扰问题。LGA封装可以直接上锡装在PCB上,也可以通过LGA插座与芯片连接,在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
后,芯片与PCB的距离得以显著缩短,使得LGA封装的电气性能更好于PGA。正是因为LGA封装拥有更为优秀的 特性,使得当今各种高密度的CPU、FPGA、DSP等芯片都纷纷转向LGA封装,其中Intel早在2005年就将旗下的 Pentium、Celeron处理器转为LGA封装,从而保证CPU频率的提升不受封装电气性能的阻碍,其它芯片厂商也 开始全面为用户提供LGA封装的产品。毫无疑问,LGA封装将会在未来逐步取代PGA,成为主流的芯片封装形 式。
Pic 1
2、DIP(Dual I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
Pic 2
Pic 3
DIP-tab Dual Inline Package with Metal Heatsink
DIP封装特点: (1)适合PCB的穿孔安装,操作方便; (2)比TO型封装易于对PCB布线; (3)芯片面积与封装
7
Pic 8
6、 BGA /CSP:(Ball Grid Array Package)球栅阵列封装/(Chip Size Package)芯片尺寸封装。BGA:的I/O 引线以圆形或柱状焊点按阵列形式分布在封装下面,引线间距大、长度短,这样BGA消除了精细间距器件中 由于引线而引起的共面度和翘曲的问题。BGA技术的优点是可增加I/O数和间距,消除QFP技术的高引脚数带 来的生产成本和可靠性问题。其特点有: (1)I/O引脚数虽然增多(如1.27 mm间距的BGA在25 mm边长的面积上可容纳350个I/O,而0.5 mm间距的QFP在 40 mm边长的面积上只容纳304个I/O),但I/O 引线间距大(如1.0 mm,1.27 mm),从而提高了组装成品率; (2)虽然它的功耗增加,但BGA能用可控塌陷芯片法焊接,简称C4焊接,从而可以改善它的电热性能;封装可 靠性高(不会损坏引脚),焊点缺陷率低,焊点牢固。 (3)厚度比QFP减少l/2以上,重量减轻3/4以上; (4) 有较好的电特性,由于引线短,导线的自感和导线间的互感很低,频率特性好。 (5)管脚水平面同一性较QFP容易保证,因为焊锡球在溶化以后可以自动补偿芯片与PCB之间的平面误差。回流 焊时,焊点之间的张力产生良好的自对中效果,允许有50%的贴片精度误差。 (6)BGA封装仍与QFP、PGA一样,占用基板面积过大。 (7)能与原有的SMT贴装工艺和设备兼容,原有的丝印机、贴片机和回流焊设备都可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3
1 8
5、BGA(ball grid array) 球形觸點陳列,表面貼裝型封裝之一。在印刷基板的背面按陳列方式製作出 球形凸點用 以 代替引腳,在印刷基板的正面裝配LSI 晶片,然後用模壓樹脂或 灌封方法進行密封。也 稱為凸 點陳列載體(PAC)。引腳可超過200,是多引腳LSI 用的一種封裝。 封裝本體也可做得比QFP(四側引腳扁平封裝)小。 6、CSP(Chip-Scale Package) 晶片級封裝.一種超小型表面貼裝型封裝,其引腳也是球形端子,節距為 0.8mm,0.65mm,0.5mm等。 7、COB(Chip On Board) 通過bonding 將IC裸片固定於印刷線路板上。也就是是將晶片直接粘在PCB上 用引線鍵合達到晶片與PCB的電氣聯結然後用黑膠包封。COB的關鍵技術在於Wire Bonding(俗稱打線)及Molding(封膠成型),是指對裸露的機體電路晶片(IC Chip), 進行封裝,形成電子元件的制程,其中IC藉由焊線(Wire Bonding)、覆晶接合 (Flip Chip)、或卷帶接合(Tape Automatic Bonding;簡稱(TAB)等技術,將其I/O 經封裝體的線路延伸出來。 1 9
SOP DIP
பைடு நூலகம்Smaller 引腳 增多
TSOP
BGA
More pins
FDIP
QFP
1
TQFP CSP
10
04
封裝發展面臨的幾個問題
隨著表面安裝技術(SMT)的出現,各種電子元件也在向輕、薄、短、小方面發展。 目前高速器件的發展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IC的集成度也在與日劇增,所以封裝它們的管 殼材料以及設計。製造方法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熱考慮 以前封裝的熱考慮就十分重要,現在,隨著封裝密度的提高和體積的縮小,散熱問題 更為突出。當功率加大時,器件的溫度也就隨之提高。溫度每增10°,器件的壽命就要 縮短一半,而門的開關延遲約增加2%。有些小型產品,如袖珍計算機,它沒有安裝強製 冷的空間,所以在選擇高熱導率的絕緣材料做襯底,如BeO、ALN和金剛石等。 2、介電常數的考慮 在高密度封裝中尤其在多層互連結構中,襯底和介質材料中的介電常數主要影響到電 路的分佈電容特性阻抗和信號延遲時間,襯底材料的介電常數與信號傳輸時間成正比, 所以,在高速應用中,儘量選用低階電常數的材料,如ANI,聚醯亞胺,玻璃瓷等。解決 信號延遲的方法除降低介質材料的介電常數外,在工藝結構方面應考慮是互聯長度儘量 短。目前最常用的工藝是帶線自動鍵合(TAB),最好是採用倒裝TAB。
1 11
3、與Si相匹配的熱膨脹係數(CTE) 隨著IC晶片的日益加大,晶片和封裝間的熱膨脹係數的不匹配問題就必須加以考 慮。這種材料的不匹配問題,在低功車事度下,問題不大,但在高功率密度和大晶片 尺寸下,必須慎重考慮,否則,會使晶片炸裂。
總結:SMT封裝測試實驗也與封裝的這些問題息息相 關,在進行失效分析時,有些問題可能是在設計時理論 上是可行的,但在封裝之後出現了問題那麼就要考慮是 否是那些封裝上的技術可能對其有干擾甚至是影響。現 在的封裝趨勢是越來越小,甚至一個封裝套一個封裝, 那麼之間的干擾也就越多,可能出現的問題也就越多。
(5)限制晶片與外界的接觸、滿足壓差的要求以及滿足化學和大氣環境的要求。
1 4
航天工業
化工工業
通訊工業
宇航工業
1
宇宙航空工業
5
02
IC設計同比增 規模 速 2010 34.8%
發展現狀
规模 447.12亿元 IC封裝設計同 比增速 26.3 规模 629.18亿元
IC製造同比 增速
363.85亿元 31.1%
引腳 限制 不利於測 試和封裝
金屬外殼 加引線
扁平式 封裝
不易 焊接
雙列式 封裝
軍事 技術 發展 整機 小型 1 化
1、DIP(dual in-line package) 雙列直插式封裝。插裝型封裝之一,引腳從封裝兩側引出,封裝材料有塑膠和陶瓷 兩種。 2、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小外型封裝.表面貼裝型封裝的一種,引腳端子從封裝的兩個側面引出,字母L狀.引腳節距 為1.27mm。 3、QFP(Quad flat package) 四方扁平封裝.表面貼裝型封裝的一種,引腳端子從封裝的兩個側面引出,呈L字形,引腳節 距為1.0mm,0.8mm,0.65mm,0.5mm,0.4mm,0.3mm,引腳可達300腳以上。 4、FQFP(fine pitch quad flat package) 小引腳中心距QFP。通常指引腳中心距小於0.65mm 的QFP。
集成電路的封裝發展 歷程
1 1
目錄
DIRECTORY
01
02
03
04
概述
發展現狀
封裝演化
封裝問題
01
概述
Click On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電子元器件 引線 IC(模擬電路、數字電 路、射頻電路等)
集成電路板
積體電路封裝在電子學金字塔中的位置既是金字塔的尖頂也是金字塔的基座。
1-1
IC三產業同比增速對比
從2010年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封裝測試行業的增速相對較緩,同比增幅為26.3.雖說 增幅在2010年的時候是相應有所下降,但629.18億的規模所占的比重還是相當大的。 IC封裝與IC的設計、製造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其發展關係也是唇齒相依的。
集成電路產量 同比增长 集成電路產品進口金 同比增长 集成電路产品出口金 同比增长 額 额
1 3
封裝僅僅是盒子嗎?
(1)保護晶片,使其免受物理損傷; (2)重新分佈I/O,獲得更易於在裝配中處理的引腳節距。 (4)用於多個IC的互連。可以使用引線鍵合技術等標準的互連技術來直接進行互連。或者 也可用封裝提供的互連通路,如混合封裝技術、多晶片組件(MCM)、系統級封裝(SiP)以及 更廣泛的系統體積小型化和互連(VSMI)概念所包含的其他方法來間接地進行互連。
按照封裝材料分為 金屬封裝、陶瓷封裝、塑料封裝
有機樹脂和 蠟的混合體
可靠性差 耐熱、 耐油及
玻璃-金屬
大量生产
橡膠
電性不 理想
陶瓷-金屬 低熔玻璃-陶瓷
片式載體封裝 針柵陣列封裝 四面引線扁平封裝 載帶自動焊接封裝
降低成本
塑料模型
功率型封裝 混合集成電 路封裝 光電封裝 抗輻照封裝
7 恆溫封裝
按照封裝形式劃分
2012
823.1亿美元
14.4% IC設計銷售
1920.6亿美元
1-2 集成電路產量
12.8%
534.3亿美元
64.1%
IC製造業銷售
23.2%
1 1-3 IC三產業銷售額
IC封装测试业銷售
48.0%
6
2012
28.8%
03
封裝演化
按照和PCB板連接方式分為 PTH(Plating Through Hole)封裝和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封裝 通孔插裝式封裝與表碾安裝式封裝往往是混合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