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合集下载

《隋唐代文学》课件

《隋唐代文学》课件

总结
1 隋唐文学对现代文学 2 隋唐文学的历史地位 3 隋唐文学的意义
的影响
隋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
隋唐文学为人们提供了丰
隋唐文学为后世文学的发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被
富多样的艺术享受,展现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
誉为"文学的黄金时代"。
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
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化底蕴。
响和启示。
2 代表散文家
骆宾王、韩愈等是隋唐时期的杰出散文家,他们的作品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3 代表作品
《世说新语》、《韩昌黎集》等是隋唐散文的杰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隋唐戏曲
戏曲特点
隋唐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以 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音乐韵律而闻名。
代表作品
《长恨歌》、《汉宫秋》等是隋唐戏曲中的经典剧 目,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隋唐代文学》PPT课件
隋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学形 式和独特的风格。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隋唐文学的概述、特点、代表作品, 以及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历史地位。
隋唐文学概述
文学特点
隋唐文学以崇尚自然、咏史抒情为特点,充满了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文学成就
隋唐时期涌现了众多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推崇和传颂。
唐代文学
唐诗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以其高度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和深厚的思想 内涵而闻名。
唐词
唐词是唐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之 一,以其婉约、含蓄的风格成 为后世文人的学习对象。
唐赋
唐赋是一种辞章体裁,代表了 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和卓越风 采。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优质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优质课件

(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 唐代文化全而繁荣,史学及艺术的 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文化的繁荣 对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史学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 唐初设立史馆,史学上的求实与文学上的 求真,同是崇实思想的产物。史家对文学 问题的论述,更直接影响着文学的走向。 如《隋书•文学传论》、《北齐书•文苑传 赞》、《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和各史中的 作家传、传论中精彩的文学见解,与初唐 诗风朝着合南北文学之两长,旨深、调远、 辞巧、声律风骨兼备的方向发展不无关系。
三、 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
• 1.唐代儒、释道的融合 a.唐代近三百年间,思想取兼容态度。以儒为主, 兼取百家。立国之本是儒学,在思想领域,则儒、 释、道并存。 b.儒、释、道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在政权运作、人材选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 位。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 式方面,则时时杂入释、道。这些极大影响了唐 文学的发展。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
隋唐五代的历史起讫 • 隋朝(581-618)37年 • 唐朝(618-907)289年 • 五代(907-960)53年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

581

618
五代十国
907

960
一、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 1. 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 (1)唐代国力的强大 : 军事,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西突厥。 政治,势力强大,天可汗的实际存在,达 120余年 之久 经济,唐朝建立不久迅速发展了经济,天 宝中达于顶点。
• 在唐代作家中,大多儒释道思想都 有,少有单独受一种影响的。儒家 的影响,给唐文学带来了进取精神, 佛教的影响丰富了唐诗心境的表现, 道教的影响则丰富了唐诗的想象。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2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 (一)隋的短暂统一(581_618) ❖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但只有短短37年历史的隋王朝随即
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
3
(二)唐代的社会状况
❖ 1.唐代历史的分期 ❖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3.唐代的社会矛盾
16
晚唐诗歌
❖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 ❖ 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
“小李杜”之称。 ❖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
闲适淡泊的情调。 ❖ 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172、唐代散文概况Fra bibliotek隋唐五代文学史多媒体课件
1
目录
❖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 第四章 李 白 ❖ 第五章 杜 甫 ❖ 第六章 中唐诗歌 ❖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 第九章 晚唐诗文 ❖ 第十章 唐代传奇 ❖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
13
1.1.2初唐后期诗歌
❖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 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 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 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 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 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 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 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 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秋隋唐文学史.ppt

秋隋唐文学史.ppt

你从这里走过
❖ 青青的常春藤 ❖ 缠绕在我童年的槐树上, ❖ 那时我正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 一点水打在我脸上 ❖ 我说那大约是织女在河边哭泣 ❖ 奶奶笑了
❖ 妖冶的紫罗兰 ❖ 开放在我青春的田野上 ❖ 那会儿我在读林妹妹宝哥哥的痴癫 ❖ 一个梦闯入我的黑夜 ❖ 我说世间真正活在一起的情人很少 ❖ 别人笑了
致伊人 用《北国之春》谱填词
❖ 1、衷心地我告诉你, ❖ 请你记住我们的友谊。 ❖ 虽然你对我总是不太在意, ❖ 我也要,我也要把你留在心里。 ❖ 既然我们不能在一起, ❖ 让我们都要珍惜自己。
❖ 如果有一天我们相遇, ❖ 请不要提起那忧伤的话题。 ❖ 回忆啊,回忆,不要回忆, ❖ 让一切都如佛样静寂。
❖ 博士期间 ❖ 写歌词 ❖ 写旧诗词 ❖ 郑大当老师期间 ❖ 博士后期间 ❖ 流词 ❖ 新格律词
洛神 用《东风破》
❖ 凌波微步,谁见过我的孤独? ❖ 惊鸿飘忽,你怎知我的痛楚? ❖ 我翩翩起舞,可让你糊涂, ❖ 别想我皓齿明目,因我名花有主。
❖ 你如玉树,站到洛水夕阳暮。 ❖ 宝马久驻,梦想我能够光顾。 ❖ 多谢你爱慕,体谅我麻木。 ❖ 青春虽被前缘误,有你我知足。
❖ 你诱我写断肠句,梅子黄时雨。 ❖ 我让湿漉漉的闲愁向你流去。 ❖ 想摘一捧梅子送到你的梦里, ❖ 怕你梦醒的骂语: ❖ 贺鬼头,好你个赖皮!”
悼汶川地震遇难者 用《999朵玫瑰》谱
❖ 那一瞬间,大地忽然像变脸。 ❖ 美丽家园,都被他扯成碎片。 ❖ 美好容颜,被他活活地吞咽, ❖ 让多少人心惊魂牵。 ❖ 这一刻间,举国上下默然。 ❖ 风云变幻,难掩心中的哀怨。 ❖ 风中旗展,写满了坚强和勇敢, ❖ 写满了对你们的怀念。
❖ 衰飒的秋风 ❖ 刮过我的季节 ❖ 我对夕阳举起拳头号叫如狼 ❖ 颓然倒在枯草丛中 ❖ 蚂蚁们奔走相告 ❖ 会餐的时刻到了

唐宋文学课件

唐宋文学课件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成就
❖ 1 既有精细的刻画,又注重完整的意境; ❖ 2 明丽的色彩,隽永的意味; ❖ 3 禅机妙理; ❖ 4 风格多样,极富艺术创作。
山水田园诗派
❖ 孟浩然、王维、祖咏、裴迪、储光羲、常建 等。
作业
❖ 品评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第二节 创作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 一、王翰 ❖ 《凉州词》二首 ❖ 二、王之涣 ❖ 存诗六首,皆绝句精品。 ❖ 品鉴: ❖ 《登鹳雀楼》 ❖ 《凉州词》
题大庾岭北驿
❖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
第三节 初唐四杰的崛起
❖ 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 ❖ 卢照邻《幽忧子集》 ❖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 王勃《王子安集》 ❖ 杨炯《盈川集》
初唐四杰
❖ 仕途上,四人都坎坷不遇,年少志大,才高 位卑,这种人生经历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 性格和文学创作。
❖ 唐作为一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始终没有建立 起强有力的单一的思想统治,而是儒道佛并 存,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特例。
第二节 唐代文学的繁荣
❖ 一、首先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 展上
❖ 二、作者众多而大师辈出 ❖ 三、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多样化
隋与初唐文学
❖第一节 隋代诗歌
❖ 杨素: ❖ 隋代的开国重臣,豪杰式的人物。作品有一
平仄
❖ 诗人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 仄,就是上声、去声、入声。
❖ 平仄在诗词中的交错: ❖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 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 诗词中得对偶,叫做对仗。 ❖ 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

隋唐史精品课件(2023版ppt)

隋唐史精品课件(2023版ppt)
隋唐史精品课件
演讲人
隋唐历史背景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的中央官制,三省为尚书省、中书 省、门下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
府兵制:隋唐时期实行的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兵农合一, 平时务农,战时从军。
荣,文化昌盛
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在位期间, 唐朝达到鼎盛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都取得了巨
大成就
安史之乱:755年, 安禄山、史思明发 动叛乱,唐朝由盛
转衰
唐朝的衰落:907 年,朱温篡唐,唐 朝灭亡,中国进入
五代十国时期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流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 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
谢谢
04
农业商品化:隋唐时期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手工业与商业
01 手工业:纺织业、陶瓷业、冶金业等发展 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02 商业: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大型商 业区,如长安、洛阳等
03 丝绸之路: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更加繁荣,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04 海外贸易:隋唐时期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
01
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唐高宗征讨突厥等。
隋唐时期和平时期主要表现为对外交往频繁,
02
如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
隋唐时期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促进了民族融
03
合和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对后世产生了
04
深远影响。
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与周边 国家的关系:友 好交往,文化交 流
隋唐时期与西域 国家的关系:贸 易往来,文化交 流

第三章 隋唐五代文学课件[69页]

第三章  隋唐五代文学课件[69页]
23
剑门关,是蜀 道上最重要的关隘。 这里山脉东西横亘 百余公里,72峰绵 延起伏,形若利剑, 直插霄汉。连山绝 险,独路如门,素 有“剑门天下雄” 之说。
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
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
9
赏析
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 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 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 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 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
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 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 的清影、 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 不打上情感的烙印。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7
赏析
诗歌融入了自然的景、宇宙的理、 人间的情。一洗六朝以来、流毒于初 唐的宫体诗空洞艳俗之风,意境开阔 高远。
8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
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
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
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
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
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
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
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13
题解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1
题解:
蜀道,北起陕西 汉中宁强县,南到四 川成都,全长450公里, 入川经广元、剑阁、 梓潼、绵阳、德阳等 地。沿线地势险要, 山峦叠翠,风光峻丽, 关隘众多。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课件:隋唐五代文学 (共25张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课件:隋唐五代文学 (共25张PPT)
隋唐五代文学
初唐诗坛
初唐四杰:初唐时期四位文学家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 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李白诗词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 留别》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杜甫
字子美,被誉为“诗圣”“少陵野老”,诗被誉为“诗 史” 诗特点:(1)多反映“安史之乱”前后人民的疾苦,如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其他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揭露统治者骄奢淫逸,穷兵黩武 (3)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怀;《绝句》、《登高》、 《望岳》、《蜀相》
(4)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灵活采用古风和乐府歌行体 式创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美诗篇。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律诗较少,五、 七言律诗一共只有八十多首,大部分是乐府和歌行。这两种体式,字数灵 活,格律不严,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诗人深刻的思想、奔放的情感和丰富 的想象。例如《将进酒》开头就是一个十字长句“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 来”,中间杂有三字句、五字句,运用自如。
2018年真题链接:山东编导统考:杜甫诗歌的特色
(1)杜甫擅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 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 揭示它的本质。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 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隋唐五代文学 PPT

隋唐五代文学 PPT
乙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壹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贰初唐近体诗的形成古体与抒情韵律与气律声律与风骨叁开元时期以诗赋取士肆长安成为文人聚散地风格群体形成一山水田园诗人王维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代诗匠山居秋暝孟浩然终身不仕天下称其尽美矣较王维的诗歌更贴近生活朴实淡然?世称王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眠不觉晓其他山水田园诗人二豪侠诗人?热衷功名富贵自信与自负横绝一世狂傲气概追求理想失意颇多雄杰之气清刚劲健之美王翰王昌龄七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过阴山出塞崔颢李颀祖咏南北漫游诗风融合晴川芳草鹤楼川历历汉阳树草萋萋鹦鹉洲黄楼崔颢三边塞诗人高昂意气悲壮之美高岑忽如千树万官归京岑参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京其他边塞诗人
◆杜甫的律诗绝句
1、五律七律皆擅长 七律的第一位大家——整体连贯感,不受律体束缚,浑然天 成,古今七律第一——《登高》 2、以律诗写组诗(七律为主,连章体)——秋兴八首 3、拗律:能律则律,当拗则拗,同中求异 4、绝句:七绝
●杜甫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作为盛唐转中唐时期的杜甫
回答 1、主要风格 2、集大成者 3、地位和影响
贰 “张王” 张籍 王建 乐府诗
叁 韩孟诗派 尚怪奇,重主观,自负才高, 风格不同,对中唐创作变革贡献重大。
◎韩愈:“以文为诗”追求怪奇 ——《调张籍》
乞顾腾刺精我流仙平翦帝唯垠想徒夜伊蚍不李 君语身手诚愿落官生翎欲此崖当观梦我蜉知杜 飞地跨拔忽生人敕千送长两划施斧多生撼群文 霞上汗鲸交两间六万笼吟夫崩手凿见其大儿章 佩友漫牙通翅者丁篇中哦子豁时痕之后树愚在 ︐︐︐︐︐︐︐︐︐︐︐︐︐︐︐︐︐︐︐︐ 与经不举百捕太雷金使故家乾巨不昼举可那光 我营著瓢怪逐山电薤看遣居坤刃瞩思颈笑用焰 高无织酌入出一下垂百起率摆磨治反遥不故万 颉太女天我八毫取琳鸟且荒雷天水微相自谤丈 颃忙襄浆肠荒芒将琅翔僵凉硠扬航茫望量伤长 ⒀ ⑿ ⑾ ︒ ⑽ ⑼ ⑻︒ ︒ ︒ ︒ ︒ ⑺︒ ⑹︒ ⑸ ⑷ ⑶ ⑵ ︒︒︒ ︒︒︒ ︒ ︒ ︒︕︒︒

隋唐文学史课件

隋唐文学史课件

(二)唐代散文的成就

中唐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以恢复儒学 为旗号而进行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 以清新质朴的散体文代替华美空洞的骈体文, 使文体革新取得成功。
《全唐文》(清.董皓等编)收作者3035人,骈散文共
20025篇。清末的陆心源(藏书家)编《唐文拾遗》和 《唐文续拾》,续收777位作者,文2871篇,两者合计, 作者3516人,文22896篇。现据西北大学《新编全唐五 代文》新增未收文1100余篇。
二、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一)诗歌的繁荣 (二)散文的成就 (三)小说的成就 (四)词的产生和发展 (五)变文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1、诗人众多,名家辈出
《全唐诗》(清.彭定求)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二百
余家。 《全唐诗补编》(今人陈尚君)收作者一千多人。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统计,唐代诗人有别集 者共691家。 《诗薮· 外编》(明.胡应麟):“甚矣,诗之盛 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 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对唐文学发展的影响
(1) 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可以由此进入上层统治集团,这 就使文学进一步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这也是唐 代文学的繁荣的一个原因。 (2)形成整个社会重视文学的风尚。 (3)重视诗赋艺术技巧,讲究声律对仗。 严羽《沧浪诗话 · 诗评》曰:“或问:‘唐诗何以胜我 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4)“行卷”、“纳卷”、“温卷”对文学创作有影响。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出 对 出 对 出 对 出 对
8、影响深远广泛

第四编 隋唐文学绪论 PPT

第四编 隋唐文学绪论 PPT
▪ 唐代伟大的诗人无不是在继承六朝文学基础上有所新创的结 果,如李白和杜甫。
二、唐代文学的新创
▪ 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多种文学体裁的发展与创新上。 ▪ 唐诗体现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诗人和作品的数量都超过前代。
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 ▪ 唐代文章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古文运动”的兴起,使古
塞诗人高适和岑参等)都有幕府生活的经历。 ▪ 唐代诗人的精神面貌在中唐前后有较大的差异。
第四节 中外文化交流及其对 文学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与文化馈赠
▪ 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是中国和亚欧各国 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外来文明经由丝绸之路 不断涌入中国。
▪ 同时,中国的造纸、印刷、纺织、火药、指南针等工艺技术, 绘画等艺术手法,乃至儒道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 方,给西方国家以不同程度的影响。
▪ 唐诗是唐人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它不仅滋养着中国人 的心灵世界,也对域外诸国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五节 唐代文学的传承、发展与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滋养
▪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艺术特质得到充分的认识,文学体 裁逐步多样化,文学创作也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这都为唐代 文学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唐人则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 础上,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了有唐一代辉煌壮丽的文学。
三、开明与开放的国策
▪ 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政策。相较前代帝王, 夷夏之防的观念非常淡薄,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唐代统治者一视华夷的心态,当与他们的出身有关。李氏为 鲜卑化的汉人,唐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纥陵氏、皇后 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
பைடு நூலகம்、唐诗的对外传播

隋唐文学 文学史 课件

隋唐文学 文学史 课件
(1)李白的才能:艺术家的气质、诗人的妙 笔、超乎世事的思维
(2)李白的弱点:思想比较幼稚,对于人际 交往不是很在行,行动做事不谨慎,并无治 国为政的政治才能。不够冷静。
(3)李白的理想:“管晏”自比,姜太公自 比。
(4)李白的错位:没有发挥优长。
艺术特色
1.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与艺术结构 的腾挪跌宕完美地结合。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四杰”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卢、
骆生年较早,约比王、杨长十余岁。 ❖四人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
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 律。
❖ 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才又自负 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 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 积着不甘居于人下的雄杰之气。
❖ 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边塞诗派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 武,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盛 唐边塞诗代表作家。其边塞诗感情 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 七古。
❖代表作《燕歌行》。
《燕歌行》写作背景
❖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 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 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 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译文
❖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 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 欢。
❖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 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 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 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 人间。
唐明皇与杨贵妃
写作背景

中国文学史之隋唐五代文学篇 ppt课件

中国文学史之隋唐五代文学篇 ppt课件

1、诗人多。清彭定求等人编《全唐诗》收诗近 五万首,是唐以前诗歌总和还多(近二万首, 据逯钦立编《全上古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 诗》)。今人陈尚君辑《全唐诗补编》收诗 5000首。
2、诗歌多,艺术成就高;大家辈出、名作多。 范文澜:“唐朝文人几乎无人不是诗人。” 《全唐诗》录有2200余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诗薮·外编》卷三(胡应麟):“甚矣,诗之 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 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十国:前蜀、后蜀、北汉、南汉、吴国、南 唐、吴越、楚国、闽政权、南平。
南方诸国虽也有战乱,但局势相对稳定尤其 是南唐和后蜀的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
第二节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一、隋代文学概况
隋代文学(581—618)
(1) 国家统一与南北文学的合流; (2) 齐梁宫廷文学的延续与变革; (3) 边塞诗唐人之先鞭。 (4) 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唐代文学的过渡阶段。
隋唐五代文学史
(581—960)
学习要求
1,勤读勤诵 2,从语言入手,体会诗歌的意与境 宣示义、启示义(双关义、情韵义、象
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 物境、情境、意境等
目录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第四章 李 白 第五章 杜 甫 第六章 中唐诗歌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
“终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 (闻一多语)有唐一代,乃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 诗星璀璨,诗风万端,诗歌题材高度丰富闳阔。 就表现领域来说,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 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 格调来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 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 境界,而且还出现了具有美学范畴意义的诗论, 如“骨气”、“兴象”、“境界”说;就诗歌形 式说,唐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 是把四声二元化,过渡到唐诗的平仄律;一是解 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形成律篇。创 造了既有程式约束又有广阔创造性自由空间的新 诗体——律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

隋代文学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北齐、 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 北朝诗风的代表;另一部分由梁、陈入隋的文人, 有江总、虞世基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 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 的最初阶段。
薛道衡
隋最著名的诗人 。 薛道衡(539—609),字 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 荣河县北人),曾官至襄 州总管、播州刺史,后因 忤逆炀帝被杀。受南方文 学的影响,诗语骈偶工丽。 《人日思归》、《昔昔盐》 是他的代表作。
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 行》。”
杨素
隋朝开国重臣,亲历征战,对军旅生活体验尤 深。《出塞》二首为代表作。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格调清远,“转 似出世高人”(沈德潜)。 《赠薛播州诗十四章》也是佳作。《隋书· 杨素 传》:“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 作”。
宫廷诗与宫体诗的区别
宫廷诗:多应制奉和、宴饮赋咏之作,内容多 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辞藻华美,讲求 对仗。但更多地去掉了宫体的浮艳淫靡。 宫体诗:以艳丽华美的语言写艳情以及女子的 容貌神态,风格浮艳轻薄。

宫廷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1、贞观诗坛——唐太宗及其周围的诗人。 特点: ( 1 )多君臣唱和、应制奉答、宴饮赋咏之 作,内容多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 (2)典雅绮丽、雍容平和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 合流与初唐 诗歌
参考书目
1、徐明霞校注《卢照邻集》《杨炯集》,
中华书局1980年。 2、徐鹏校《陈子昂集》,中华书局上海编 辑所1960年。 3、葛晓音《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 征》,《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2期
第一节
隋代文学
隋代诗坛的总特征

南北文风同时并存, 相互影响却又合而 未融,虽有发展却 艰于创新,齐梁文 风在新朝继续沿袭, 整个文坛仍处于过 渡阶段。
初唐承袭南朝绮靡诗风的原因
历史的积习与传统的惰性 。 与这一时期作家队伍的构成有关 。 和帝王的审美趣味有关 。

“尝作宫体诗,使虞世南赓和”。(《唐诗纪事》) “圣作虽工,体制非雅,上之所好,下必随之。此文一
行,恐致风靡,从今而后,请不奉不诏。” 王世贞《艺苑卮言》:“唐文皇手定中原,笼盖一世, 而诗语殊无丈夫气,习使之也。”

《昔昔盐》
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
飞桃李溪。采桑秦氏女,织绵窦家妻。关山 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 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 鹊,倦寝忆晨鸡。暗牖[yǒu]悬蛛网,空梁落 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 息,那能惜马蹄。

诗写闺中怀远之情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二句,透过环
前半写将士们英勇出征,杀敌报国,久戍不归,生 活艰苦,思亲念家。后半写思妇遥念亲人,情兼忧怨。 结句讽刺靠战争猎取功名的将军。 诗中不仅具有北朝诗歌刚健雄劲的风格,而且也具 有南朝诗歌清丽流畅的特色。两种风格很自然地融合 在一起。 从形式上来看,这首诗采用的是南朝歌行体,对唐 代七言歌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胡应麟《诗薮》: “音响格调,咸自停匀,体气丰神,尤为焕发。六朝

《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祈连。犀渠玉剑良 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 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 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 征人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 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 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 军何处觅功名。
唐太宗要求诗坛的是宏丽和雅正。 虽然也曾写出一些意义豪迈的名句、名篇,
文风的改革


隋文帝杨坚时出现改革文风的呼声,但最终没有取 得什么结果。
《隋书· 李谔传》:“开皇四年,(文帝)普诏天下,公私 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 付所司治罪。” 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 遇,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 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 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
魏征《隋书· 文学传论》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
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 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 咏歌,此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 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初唐诗人面临的课题
用声律、辞采来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大唐恢弘的气象 和刚健的情思、合 南北文学之两长、 形成唐诗的风格。
境细节的描写,刻划出思妇的孤独寂寞的心 境,显示出艺术上的独创性。可谓“真境逼 而神境生”。(清 笪[dá]重光《画筌》)
刘餗[sù]《隋唐嘉话》云:“炀帝善属文,
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后 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春江花月夜》
隋炀帝
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第二节
初唐诗坛
唐初诗坛特征
唐初的时代是宫廷诗充斥诗坛的时代。 一方面,从创作思想上看,以唐太宗李世
民为首的诗人对南北文风的差异有较为清 醒的认识,对南朝齐梁文风有所批判,提 出了融合南北文风,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的文学主张。 但在创作上,仍承袭着南朝诗歌的绮靡诗 风。
刘餗《隋唐嘉话》记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
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 ‘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
卢思道
卢思道(约530-582),今传辑本《卢武阳集》 一卷。主要生活在北朝。 他有一些诗如《采莲曲》偏于齐梁风格,但他的 《从军行》则体现了北方文人重“气质”的特点, 是他的代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