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管理》汪星明
《现代生产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生产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c601f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2.png)
《现代生产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主编: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高级工班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其主要内容是:生产管理的原理、产生与发展,计划、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排序、项目管理、物流管理与库存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与模式改变等。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管理的原理、产生与发展,计划、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排序、项目管理、物流管理与库存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与模式改变等内容。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教学中注意引进企业现场管理的案例。
2.注重培养管理意识。
3.结合学生实际注意理论内容与深度。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现代生产管理概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与生产管理第二节生产管理的内容第三节生产过程第四节生产类型第五节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生产与生产管理内容、过程、类型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生产管理的内容教学难点:现代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教学建议: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讲述本章内容,采用搜集管理资料、案例分析的形式。
第二章生产系统的规划与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系统的总体布置第二节车间布置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第四节流水生产组织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生产系统的总体布置、车间布置、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流水生产组织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生产系统的总体布置教学难点:生产系统组织体系教学建议:用分析用生产系统案例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产系统的总体布置。
第三章生产计划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综合计划第二节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第三节生产计划的安排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生产综合计划、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计划的安排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掌握生产计划的原则教学难点: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分析教学建议:建议倡导学生当企业主人的方法,让学生练习生产计划制定,检查学习效果。
第四章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第三节生产作业控制的概念和内容第四节生产调度工作第五节生产作业统计及再制品管理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的概念和内容、生产调度工作、生产作业统计及在制品管理的有关知识。
生产与运作管理论文
![生产与运作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11e6eb102de2bd96058829.png)
世纪 80 年代,新产品的研制与设计已离不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以其自动模拟、易修改、易控制、自动绘图、自动计算,并与生产设备直接联接以及直 接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等特点,而赢得了产品设计与开发人员的信赖;先进计算机辅助设 计系统,还可生产系统联接,实现设计与生产加工相同步,改变设计与生产加工工艺相 同步,从而大大缩短了整个生产周期。
四、生产计划精确化 近年来,人们相继开发出 MRPII 的软件系统和 JIT 的生产系统。MRPII 系统的基本
思想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客户订单,确定主生产计划。MRPII 系统把企业各个系统都
2
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系统,这个系统在统一数据环境下工作,从 而使企业进行迅速、准确、高效的计划管理。JIT 生产系统,也称为拉动式生产系统, 要求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紧密结合,大大降低了库存,从而使生产计划更加准确、 精确化。
二、组织机构动态化 传统的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是金字塔型的多级管理,为适应当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的特点,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则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市场的变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 因此出现了两种新的动态组织机构模式:柔性多变动态组织机构和虚拟组织机构。在这 种组织系统结构中,企业可以获得设计、生产、营销具体功能,但却不一定拥有与上述 功能相适应的实体,它是通过外部资源力量实现上述功能的。
六、生产过程最优化 传统的生产过程往往允许仓库内有一定的库存量,允许制造过程中有一定的废品,
从而使生产成本较高。而现代生产管理,则树立“零”的观念,即要求一切不利于企业 生产的副效应趋近于“零”,使得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处于最佳结合状态, 这种观念正激发人们向管理的极限迈进。 1、 “零缺陷”质量管理。所谓零缺陷,按照国际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菲力普•克劳斯比的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文献综述【模板范本】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文献综述【模板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3afa015c8d376eeafaa3187.png)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文献综述摘要: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保证上层决策的方针、目标、政策具体落实和实现的基础, 是上层管理得以保证的基石。
它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还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产品的质量和营销, 是企业赖以持久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本文从生产现场管理定义、基本内容、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方面对生产现场管理的发展进行简单阐述,并就现今生产现场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产现场管理发展历程现状发展趋势一、前言19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场管理雏形以“科学管理原理”的部分形式出现,此后工厂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不断将之完善.经历了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管理方式、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敏捷制造阶段的发展。
伴随着21 世纪的来临,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现场管理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法宝之一.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生产现场管理逐渐发展为具有各国特色的管理方式。
但生产现场管理所使用工具且大同小异。
本文献综述从生产现场管理入手,回顾了生产现场管理发展历程,简述了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管理工具.比较当今中外生产现场发展现状,对生产现场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生产现场管理的定义所谓现场,广义上,凡是企业用来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都称之为现场.如厂区、车间、仓库、运输线路、办公室以及营销场所等。
狭义上,企业内部直接从事基本或辅助生产过程组织的场所,是生产系统布置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基本要素之一。
一般所说的现场指的是狭义上的现场。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三、生产现场管理的发展历程作为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现场管理伴随着生产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批量生产、柔性制造、精益生产等过程。
第八章 MRP、MRP2与ERP
![第八章 MRP、MRP2与ERP](https://img.taocdn.com/s3/m/152a0cd928ea81c758f578be.png)
b.组装200单位X,需要各个细项的数量为: B=2×200=400, C=1×200=200,D=6×200=1200, E=28×200=5600,F=2×200=400
A 梯式靠背椅
B(1)梯式
C(1) 椅座部件
G(4)
D(2) 前腿 I(1) 座垫
E(4) 腿支撑件
靠背部件
F(2) 后腿
H(1) 椅座架 J(4)
(一)主生产进度计划(MPS)
(二)物料清单(BOM) (三)库存记录文件
预 测 经 营 计 划
工 厂 当 前 条 件 产 品 出 产 计 划
库 存 业 务 主 生 产 进 度 计 划 技 术 资 料
库存状 态文件
需外 求购 计件 划
采 购 计 划
信供 息货 反单 馈位
生 产 计 划
MRP 出自 产制 计件 划投 入 能 力 需 求 计 划
造资源计划)进行,从而形成一套新的方法体系,
它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活动。
1.向生产和供应部门提供准确完整的物料清单; 2.充分利用库存来控制进货量和进货时间,在保证满足生产需 要的前提下把库存保持在最低水平;
3.按照产品的生产进度要求,并根据零部件的工艺路线和定额
工时,提出对生产周期内有关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0 B(2) D(3) E(4)
X C(1) F(2) E(1) E(2)
1
2 3
利用上图中的信息计算:a.组装一个X需要BCDEF的数量; b. 组装200个X所需这些细项的数量。
细项 B C D E F
数量 2B/X=2 1C/X=1 (3D/B)×(2B/X)=6 (4E/D)×(3D/B)×(2B/X)+(1E/B) ×(2B/X)+(2E/C)×(C/X)=28 (2F/C)×(1C/X)=2
现代生产管理 第2版
![现代生产管理 第2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272205763231126edb11f3.png)
3.4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 3.4.2 生产作业计划的分类
生产作业计划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生产组织形式的不同可 以分为:大批量生产作业计划、成批生产作业计划、单件 小批生产的作业计划三类。 生产作业计划根据作业计划的编制范围可以分为:厂级生 产作业计划和车间生产作业计划
《现代生产管理》(第2版)主编 崔平 第3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书名:现代生产管理 第2版 ISBN: 978-7-111-27394-3 作者:崔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3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主要内容
3.1 3.2 3.3 3.4 3.5 3.6 3.7
生产综合计划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的安排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统计及在制品管理
《现代生产管理》(第2版)主编 崔平 第3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 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
3.2.2.1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固定资产的数量:指全部能够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器设 备、厂房及其它生产性建筑物面积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指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 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包括机器设备生产效率(即设 备能力)和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
※想一想、做一做、案例分析
返回目录
学习目标
熟悉生产计划的指标、编制步骤和编制依据 掌握企业产品品种、产量的优化方法及生产能力的核算办法 能够对生产计划进行初步合理的安排 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特点、编制依据和内容 掌握期量标准的制订,具备编制大批大量、成批和单件小批生产 计划的初步能力 了解生产作业控制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生产调度工作的任务、内容和原则,具备生产调度的初步能 力 具备生产作业统计和在制品管理的初步能力
现代生产管理 第2版 项目二 确定物料需求
![现代生产管理 第2版 项目二 确定物料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1a5b57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f.png)
12010:铝材 (0.02)
12010:铝材 (0.01)
12010:铝材 (0.02)
12410:盘体 (1)
12420:字模 (4)
12411:塑料 (0.5)
12421:薄膜 (0.05)
案例分析
子件 阶码
母件编号
母件名称
子件编号 子件名称
子件 计量单位
基本用量 分子
基本用量 使用
分母
数量
12411:塑料 (0.5)
12421:薄膜 (0.05)
BOM的建立
BOM表
子件阶码 母件编号 母件名称
子件编号
子件名称
子件 计量单位
基本用量 分子
基本用量 分母
使用 数量
案例分析
阶 码
0 1 2
3 4
案例分析
10000:电子挂钟 (1)
11000:机芯 (1)
12000:钟盘 (1)
14000:电池 (2)
子件阶别 母件编号
1
10000
1
10000
1
10000
1
10000
2
12000
2
12000
2
12000
2
12000
3
12200
3
12200
3
12001
3
12002
3
12003
4
12210
4
12421
2
13000
母件名称
电子挂钟 电子挂钟 电子挂钟 电子挂钟
钟盘 钟盘 钟盘 钟盘 盘面 盘面 长针 短针 秒针 盘体 字模 钟框
12411:塑料 (0.5)
12010:铝材 (0.02)
现代生产管理04
![现代生产管理04](https://img.taocdn.com/s3/m/1a84af71f46527d3240ce068.png)
图4-9
流水线分类图
第四章 流水生产组织
1 .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固定流水向线和移动流水线 .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固定流水向线和移动流水线
1
2
3
固定流水线
移动流水线
固定流水线:是指生产对象位置固定, 固定流水线:是指生产对象位置固定,生产工人携带工具沿着顺序 排列的生产对象移动.主要用于不便运输的大型制品的生产, 排列的生产对象移动.主要用于不便运输的大型制品的生产,如重型 机械、飞机、船舶等的装配。 移动流水线:生产对象移动,工人和设备及工具位置固定的流水 移动流水线:生产对象移动,工人和设备及工具位置固定的流水 线。这是常用的流水线的组织方式。
3
2
5
4
8
1
11
3
13
3 2
4 9
2
12
7
10
第四章 流水生产组织
[解] (1)计算装配流水线上的最少工作地数 SmiQ=[T/R]=[44/8]=[5.5]=6
(2)工序同期化,由此确定流水线上实际采用的工作地数 工序同期化通过合并工步进行,即将工步分配到工作地 为工作地分配工步需满足的条件: ①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 ②每个工作地的作业时间不能大于节拍。 ③每个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应尽量相等和接近节拍。 ④应使工作地的数目最少。 分配和平衡方法:列举— 分配和平衡方法:列举—消去法
第四章 流水生产组织
(二)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节拍:是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个相同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节拍:是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个相同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节拍是一种重要的期量标准,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 和效率。 确定节拍的依据是计划期的产量和有效工作时间。即: R=T效 R=T效/Q 式中: 式中: R—节拍 (分/件) T效: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分) Q: —计划期制品产量(件).除计划中规定的任务外,还包括不 计划期制品产量( ).除计划中规定的任务外, 可避免的废品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 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 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全年制度工作日数×班次×每班工作时间 [节奏]:如果R很小,且加工制品的体积小重量轻,不适于按件传 节奏] 如果R 递,则可以按批传递。顺序出产相邻两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递,则可以按批传递。顺序出产相邻两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就称为节奏。 就称为节奏。 即:Rg=R 即:Rg=R·n 其中 Rg: 节奏 n: 批量
《现代生产管理学》教学大纲v3.0
![《现代生产管理学》教学大纲v3.0](https://img.taocdn.com/s3/m/c4a02ff4f8c75fbfc77db2d2.png)
《现代生产管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生产管理学
课程类别I:专业类
课程类别II:管理类
总学时:16 + 1
一、教学目的
理解生产现场的主要业务过程及现场管理优化方法;从生产制造执行层面,了解和掌握生产计划下达到车间后的运行与管理控制策略及方法;理解和熟悉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车间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生产过程控制等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信息技术时代生产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结合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深入全面了解离散制造行业的生产业务知识。
二、先导和后续课程
先导课程:《物料管理入门》
后续课程:《U9生产制造》
三、学生用教材
《现代生产管理学》第三版
潘家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四、课时分配(每讲4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的话
在当代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品日新月异,企业为了持久地占
领市场,竞相推出一些生产周期短而生产数量少的产品,形成多品种小批量
生产方式,这是当今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为适应该特征,在组织多品种
小批量生产时,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组织技术措施,也就是要改变以大量生
产为特点的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采用一些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点相适应
的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和方法,当然,这也并不排斥吸取传统管理中,在新环
境下仍然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自动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电
子计算机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为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和方法提供了有力的
手段,更促进了现代生产管理的发展。
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生产管理中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方
式和方法。
如:物料需要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准时化生
产方式(JIT);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在编写中,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特别侧重于上述思想、方式和方法在我国
企业中应用的可能性,以及必需具备的环境条件,并列举了一些已有效应用
上述方法的我国企业的典型案例。
本书理论阐述与实践应用介绍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工商管理硕
士研究生(MBA)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工作者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研制和
开发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选用了一些实例及有关文献资料,谨向有
关作者和编者表示感谢。
鉴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读
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1994 年3 月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