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离子化合物所具有的性质的是()A、熔点低B、导电性差C、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共用电子2、某元素离子A m- 的核内有n个中子,核外有x个电子。
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x – m + nB、x + m + nC、m + n - xD、x – n + m3、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锂电池B、锌锰电池C、镍镉电池D、氢氧燃料电池4、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共价键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D、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6、下列物质中,有固定熔点和沸点的是()A、汽油B、乙烯C、天然气D、煤7、醋是重要的调味品,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酒在空气中能“酸败成醋”,该事实的实质是()A. 酒中的乙醇挥发,使乙醇的含量降低B. 酒中的乙醇被氧化成乙醛C. 酒中的乙醇被氧化成乙酸D. 酒中的杂质腐败成酸8、某有机物的结构为CH2=CH—COOH,该化合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 水解反应B. 加聚反应C. 加成反应D. 酯化反应9、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H2SO4中,锌片是()A、阴极B、正极C、阳极D、负极10、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四氯化碳的洗气瓶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11、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22286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下列关于22286Rn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质子数是86B、电子数是222C、质量数是222D、中子数是2221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蛋白质C、油脂D、水2、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总是吸引性的。
B.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它比范德华力强。
C. 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间作用力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D. 在某些分子中,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可以显著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3、下列关于化学键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B、共价键的形成一定是原子间电子的转移。
C、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D、所有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4、下列化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是()。
A、NaNO3B、NaHCO3C、K2SO4D、KI5、下列关于溶液浓度描述正确的是:A. 溶液的浓度越高,则其密度一定越大。
B. 同一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在一定温度下,任意溶液的摩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总是相等的。
D. 100克浓度为18mol/L的CaCl2溶液中含有的Ca2+的物质的量为18 mol。
6、下列关于化学键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B、离子键一定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
C、非极性键是指电子均匀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D、极性键是指电子偏向于一个原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7、在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FeB、Fe₂O₃C、AlD、CaCO₃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是由相同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而成的B、共价键是由不同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而成的C、金属键是一种原子核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D、氢键是一种由分子间氢原子和较电负性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9、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CO2(二氧化碳)B、H2O(水)C、C6H12O6(葡萄糖)D、NaCl(氯化钠)10、下列化合物中,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反应生成的是()。
2020春(新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期末练习题含答案
2020春(新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期末练习题含答案(新教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一、选择题1、下列表示粒子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B.甲烷的比例模型:C.S2-的结构示意图: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解析:选B A项,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错误;C项,S2-核内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项,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指在分子式的基础上,要写出主要官能团的组成的式子,乙烯的官能团为C=C,必须写明,因此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错误。
2、(2019·泰安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周期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3周期解析:选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例如Al,A不正确;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例如H,B 不正确;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不一定位于第3周期,例如K,D不正确。
3、(2019·青岛高一检测)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所需的能量(kJ)是()A.194B.391C.516 D.658解析:选B根据图中内容,可以看出N2H4(g)+O2(g)===2N(g)+4H(g)+2O(g),ΔE1=2 752 kJ-534 kJ=2 218 kJ。
设断裂1 mol N—H所需的能量为x,即154+4x+500=2 218,解得x=391。
4、(2019·桂林高一检测)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营养物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综合测试卷II(含word答案解析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综合测试卷II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2-3nB. 3n-12C. 3n-10D. 6-3n2.常温下,增大压强对下列反应的速率无影响的是()A. CO2(g)+Ca(OH)2CaCO3↓+H2OB. H2+I22HIC. NaCl+AgNO3AgCl↓+NaNO3D. N2+3H22NH33.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的是()A. CH3OHB. CH3CH2OHC.D.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升高温度B.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5.已知C(石墨)C(金刚石),在该反应进程中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放出能量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石墨比金刚石稳定6.在元素周期表中,对于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2、3周期两元素相差均为8B.第3、4周期两元素相差均为18C.第5、6周期两元素相差均为32D.以上叙述均正确7.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图。
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 ①B. ①C. ①D. ①8.随着碱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大,其单质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熔点依次升高B.熔点依次降低C.密度依次减小D.密度依次增大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中有三个短周期C.第二周期共有8种元素D.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10.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11.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12.下列关于乙烯、聚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相等B.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是加聚反应,a g乙烯完全反应可生成a g聚乙烯C.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使溴水退色D.乙烯有固定的熔点,聚乙烯没有固定的熔点13.下列变化过程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乙烯,溶液紫红色褪去C.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D.苯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4.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B.将溴水加入苯中振荡,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C.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2 mol水D.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氯化氢能发生加成反应,可用来制取氯乙烷15.将漫射日光照射到装有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①1)的装置上(如图)。
鲁科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
高一化学试题必修二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u:64 Na:23 N:14第I 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铋(Bi )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
下列关于 和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和 都含有83个中子; B . 和 互为同位素 C . 和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 和 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 )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3.已知质量数为A 的某阳离子R n+,核外有X 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A .A-xB .A-x-nC .A-x+nD .A+x-n 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 (g )+3Y (g )2Z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Z 生成的速率与X 生成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a mol X ,同时生成3a mol Y C .X 、Y 、Z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 X 、Y 、Z 的分子数比为1∶3∶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电池负极被氧化 B .任何化学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C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而改变D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只要条件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再改变 6.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A .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B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 .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7.不属于有机物特点的是A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 .有机物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较慢C .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且不易燃烧D .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
高中化学期末综合练习试卷1鲁科版 必修2
A .C .D .B . 高中化学期末综合练习试卷1鲁科版 必修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总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注意事项:1、在答题之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写清楚,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的结合方式是A .通过共价键结合B .通过离子键结合C .通过非极性键结合D .形成两对共用电子 2.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C 2H 6OB .C 6H 6 C .C 2H 4Cl 2D .CH 4O 3.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A .苯B .溴苯C .四氯化碳D .乙醇4.工业上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
例如,加入CH 3OC (CH 3)3来生产“无铅汽油”。
CH 3OC (CH 3)3分子中必然存在的原子间连接形式是5.在CH 3COOH 与CH 3CH 218OH 的酯化反应中,能够生成的产物是①CH 3CO 18OCH 3 ②H 2O ③H 218O ④CH 3CO 18OCH 2CH 3 A .①② B .②④C .①③D .③④6.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 .CH 3CH 2ClB .(CH 3)2CHClC .(CH 3)3COHD .(CH 3)3CCH 2Cl 7.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 和B .C . 和D .(CH 3)2CHCH 2CH 3和CH 3CH 2CH(CH 3)CH 2CH 38.下列对有机物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可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B .与稀硫酸共热生成两种有机物C .能发生水解反应,1mol 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8mol 氢氧化钠D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14H 10O 99.对有机物 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A .4—甲基—3—乙基—2—己烯B .3,4—二乙基—2—戊烯C .3—甲基—4—乙基—2—己烯D .3—甲基—4—乙基—4—己烯10.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⑤加聚反应 ⑥水解反应 ⑦氧化反应 ⑧还原反应 其中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 A .①⑥⑧ B .①⑥⑦ C .①②⑥⑦⑧ D .①②④⑧11.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液溴反应,而苯酚与溴水反应不用加热也不需催化剂,原因是A .苯酚的熔沸点比苯高B .苯酚具有弱酸性C .羟基影响苯环,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了CH 2CH 3CH 2CH 3CH 3—CH —C CH —CH 3 —O —C OOH OH COOHOH OHC H H Cl C ClCl CH 2CH 2 CH 2 CH C CH 2CH 3和CH 2 CH CH 2CH 3 CH 3CH CH 2D .苯环影响羟基,使羟基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了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相同实验式的是A .甲醇和乙酸B .甲酸和乙酸C .甲酸乙酯和苯酚D .乙炔和苯13.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14.以乙炔为原料的合成反应,下列过程中能生成CH 2BrCHBrCl 的是A .先加HCl ,再加HBrB .先加HCl ,再加Br 2C .先加Cl 2,再加HBrD .先加HBr ,再加HCl15.在一定条件下,3L 含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氢气充分反应,消耗相同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5L ,则该混合气体中乙烯与乙炔的体积比为 A .2:1 B .3:5 C .2:3 D .1:2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模拟综合测试卷II(含答案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综合测试卷II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普通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C.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2.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塑料B.酶C.油脂D.淀粉3.关于能源的开发和节约,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利用常规能源,如石油之类,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担心能源枯竭实在是一种杞人忧天的表现C.能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同时考虑对环境的影响D.氢气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能源,可以设法进行开发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大小:r(M3+)>r(T2-)B. 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两性C. X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XO3D. L、X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A.石灰石和稀硫酸B.碳酸钠和稀盐酸C.石灰石和稀盐酸D.碳酸钠和稀硫酸6.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A.合金B.半导体C.催化剂D.农药7.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下列各反应中断裂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8.已知酸性:H2SO4>>H2CO3>>H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转变为的最佳方法是()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9.在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学平衡体系中加入含18O的水(H218O),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可以发现,除水外体系中含18O的化合物是()A.只有乙醇B.只有乙酸乙酯、乙醇C.只有乙酸D.乙醇、乙酸10.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1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能发电B.粮食酿酒C.海水晒盐D.铜片抽丝12.运输苯的大罐车侧翻,导致苯泄露并着火燃烧,下列现象和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周围空气中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有毒应迅速撤离周围人员B.苯剧烈燃烧,空气中弥漫着大量黑烟C.苯燃烧可用大量水进行灭火D.苯熔沸点低易气化,应尽量将未泄露的苯转移或密封处理13.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钠B.氯C.铝D.氟14.下列关于烷烃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难溶于水的有机物B.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其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降低D.其含碳量随着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增多而增大15.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 CH3CH3B. CH3CHCl2C. CH3CH2OHD. CH3CH2Br二、填空题(共3小题)16.(CN)2,(SCN)2,(OCN)2等皆为拟卤素的单质,有关的性质与卤素性质相似,而成为阴离子时,与卤素阴离子的性质也相似。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增分测评卷 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期末学业水平检测注意 事项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江西新余高一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 A.H 2O 2的电子式:H +[··O ······O ······]2-H +B.乙醇的分子式为C 2H 5OHC.CO 2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D.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山东临沂高一期末)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In 是第五周期第ⅢA 族元素B .49115In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66 C.原子半径:In>Rb D.碱性:In(OH)3>RbOH3.(山西长治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假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 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7N AB.标准状况下,33.6LCH 3Cl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 AC.1L0.1mol/L 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数为0.1N AD.46g乙醇和甲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4.(山东枣庄高一期末)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
若c(HI)由0.1mol·L-1降到0.07mol·L-1时,需要15s,那么c(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5sB.等于10sC.大于10sD.小于10s5.(广东广州二中高一期末)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没有核污染的“N2爆弹”。
高一化学必修2鲁科版期末总复习练习卷
高一化学必修2(鲁科版)期末总复习练习卷第一章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期中能组成化学式为XY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 6和8 B. 16和8 C. 12和17 D. 11和16【解析】试题分析:A.6号元素是C,8号元素是O,CO2是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16号元素是S,8号元素是O,SO2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12号元素是Mg,17号元素是Cl元素,MgCl2是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D.11号元素是Na,16号元素是S元素,Na2S离子化合物,但不符合XY2型,故D错误;故选C。
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解析】试题分析:A.因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元素发生变化,但不能说明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B.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正确;C.因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D.因元素的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稳定性:SiH4>PH3 B.碱性: Mg(OH)2>Al(OH)3C.酸性:H3PO4>H2SO4 D.原子半径:N>C【解析】试题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C P>Si,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PH3>Si,故A错误;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金属性: Mg> 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Mg(OH)2>Al(OH)3,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S>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故C错误;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 C>N,故D错误。
高中化学期末综合测试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 本题共 16 小题 , 每题 3 分 , 共 48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化学知识古诗文项《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 (KNO3) 和朴消 (Na2SO4) 的方鉴别消石和朴消利用了焰色A法: “以火烧之 , 紫青烟起 , 乃真硝石也。
”反应《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 : “性最烈 , 能蚀五金 ,B “强水”是指氢氟酸其水甚强 , 惟玻璃可盛。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 : “古人以剂钢为刃, 柔铁为剂钢为铁的合金 , 其硬度比纯C茎干 , 不尔则多断折。
”铁的大 , 熔点比纯铁的高《诗经·大雅·绵》: “堇茶如饴。
”郑玄笺 : “其所生菜, 糖类均有甜味 , 且都能发生水D虽有性苦者 , 甘如饴也。
”解反应答案 A解析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 , 钾的焰色反应是紫色的 , 通过“强烧之 , 紫青烟起 , 乃真硝石也”可判断该鉴别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 ,A 正确 ;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 能与氢氟酸反应 , 由“惟玻璃可盛”可判断 , 强水不可能是氢氟酸 ,B 错误 ; 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 , 熔点比纯铁的低 ,C 错误 ; 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 例如淀粉属于多糖 , 没有甜味 ; 葡萄糖虽有甜味 , 但是不能发生水解 ,D 错误。
2.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或与水发生反应后, 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生石灰与水反应B.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C.浓硫酸加入水中D.硝酸铵晶体加入水中答案 D解析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溶解后会放出热量 ; 浓硫酸加入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 , 溶液的温度会升高 ; 硝酸铵晶体加入水中吸收热量 , 溶液温度降低。
高一化学必修2鲁科版期末测试卷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分,共 分)、我国的❽神舟五号❾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❽嫦娥❾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 ,每百吨 ☟♏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 ☟♏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原子核内含有 个质子 . ☟♏和 ☟♏互为同位素. ☟♏原子核内含有 个中子 .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金属性较强、根据原子序数,下列各组原子能以离子键相结合的是( )✌与 与 与 与 、当今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的 ,它可以看成是金刚石的(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位素 .同系物 、☠♋和☠♋ 两种粒子中,不相同的是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核外电子层数( )✌.♊♋ .♋♌ .♌♍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碘升华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酒精溶于水 .☟●气体溶于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为 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下图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 ● .✌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能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三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 ● ☠♋● ☟ ☟ 、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 .☟✠ .☟ ✠.☟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金属✌肯定比金属 的活泼性强的是 (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原子电子层数比 原子电子层数多. ❍☐● ✌从酸中置换出的☟ 比 ❍☐●从酸中置换的☟ 多 .常温时,✌能从稀盐酸中置换出氢,而 不能、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中✠的单质最稳定 .✡的氢化物为☟✡.✠能生成☟✠ .能发生 ● ☟ ☪ ☪☟●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制农药的元素 做催化剂的元素 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 、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和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 >✌, 和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 、☜ .☜、 、 、 、✌. 、✌、 、 、☜ . 、 、✌、 、☜、✌、 、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它们的离子✌⏹、 ⏹、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下列有机物不能通过加成反应制取的是 ☎ ✆✌. ☟ ☟ ● . ☟ ●☟ ●. ☟ ☟ ☟ . ☟ ☟在镁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 ♦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 ❍☐●☹,则 ♦内生成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❿♦ ❍☐●☹❿♦ ❍☐●☹❿♦ ❍☐●☹❿♦.某种气态烃气体 ❍☐●,完全燃烧得 ❍☐● 和 ♑ ☟ ,下列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烯 .丙烯 .甲烷 .乙烷、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和 .乙醇 ☟ ☟ ☟和二甲醚 ☟ ☟ - - ☟ ☟和二、填空题、( 分)(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 ☟ ;☠ 。
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一定的条件下,1mol某气态烃完全燃烧可生成2mol CO2和2mol H2O,则该气态烃的分子式为()。
A. C2H4B. C2H6C. C3H6D. C3H8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CO2B、H2O2C、CH4D、NaOH3、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电解质?A. 食盐(NaCl)B. 蔗糖(C12H22O11)C. 氢氧化钠(NaOH)D. 硫酸(H2SO4)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甲烷(CH4)B、乙醇(C2H5OH)C、水(H2O)D、苯(C6H6)5、下列关于CO2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固态CO2称为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CO2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CO2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
D、CO2是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越多越好。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是()A、H和DB、C-12和C-14C、O2和O3D、Na和Na+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离子键B. 离子键和共价键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化学键C. 非极性共价键的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的吸引下均匀分布D.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8、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蔗糖B. 氢氧化钠溶液C. 铜丝D. 硫酸9、在NaCl溶液中通入Cl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pH值会降低B、溶液中Cl-离子的浓度增加C、钠离子的浓度会减少D、生成的新物质不会影响溶液的电导率10、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NaCl)B. 氢氧化钠(NaOH)C. 硫酸(H2SO4)D. 乙醇(C2H5OH)11、下列关于常见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N₂的质量为28 gB、1 mol Cl₂的质量为35.5 g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₂O的体积为22.4 LD、1 mol O₂在任何条件下都占有22.4 L体积1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哪种反应不可能发生?()A. 2NO₂(g) ⇌ N₂O₄(g)B. 2H₂(g) + O₂(g) ⇌ 2H₂O(g)C. CaC₂ + 2H₂O → Ca(OH)₂ + C₂H₂D. N₂ + 3H₂⇌ 2NH₃13、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位素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素异形体D、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14、在常温下,1体积某气态烃与4体积氧气混合(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条件,气体体积变为3体积。
高中化学期末综合练习试卷2鲁科版 必修2
高中化学期末综合练习试卷2鲁科版 必修2第I 卷(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万德·泽维尔(AbmedH·Zewail),开创了“飞秒(10-15S )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 .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2.据报道,2002年10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人质时除使用了非致命武器芬太奴外,还使用了一种麻醉作用比吗啡强100倍的氟烷,已知氟烷的化学式为C 2HClBrF 3,则沸点不同的上述氟烷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 3. 以下实验操作简便、科学且易成功的是( )A .将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注入浓硫酸中制备乙酸乙酯B .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
再移至内焰铜丝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C .在试管里注入2 mL CuSO 4溶液.再滴几滴NaOH 溶液后加入乙醛溶液即有砖红色沉淀产生D .向苯酚溶液中滴几滴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4.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 1B. 2C. 5D. 6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外电子数决定B .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共同决定C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 .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m 个质子,n 个中子,则该元素的原子量为 m + n 6.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 .共价化合物中不含含离子键C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 .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7.(04上海)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苛性钠 B. 碘化氢 C. 硫酸 D. 醋酸 8.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 .甲基的电子式B .氟化钠的电子式C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碳-12原子C 1269.下列实验:①淀粉水解、②纤维素水解、③乙酸乙酯制取、④由乙醇制取乙烯、⑤用苯和硝酸制取硝基苯。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期末质量检测卷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期末质量检测卷(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化学探讨成果。
下列古代文献对应化学学问正确的是 ( ) 选项 古代文献化学学问 A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 3)和朴硝(Na 2SO 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鉴别硝石和朴硝利用了焰色试验 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强水”是指氢氟酸 C《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剂钢为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D《诗经·大雅·绵》:“堇荼如饴”。
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糖类均有甜味,且都能发生水解反应2.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有些方法还是可以有效灭活病毒的,下列做法或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 .56 ℃以上加热30 minB .95%的酒精C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D .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OH 与H∶O ···· · 都表示羟基B .次氯酸的结构式:H —Cl —OC .CH 4分子的球棍模型:D .苯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4.在化学探讨中,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规律等,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下面表格中依据事实,预料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预料A钠与钾是第ⅠA族元素,金属钠、钾都能与水反应铷与钠、钾属于同族元素,金属铷也能与水反应B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Si与Cl形成共价键C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D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第ⅠA族元素单质的沸点渐渐降低(H除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第ⅦA族元素单质的沸点也渐渐降低5.下列有关碱金属、卤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描述,正确的个数为()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依次上升,密度依次增大②F、Cl、Br、I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③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加热时生成的氧化物形式为R2O④依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推想,At2与H2化合较难,砹化银难溶于水⑤依据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可推出HCl、HBr、HI的酸性依次减弱⑥碱金属都应保存在煤油中⑦卤素按F、Cl、Br、I的依次非金属性渐渐减弱的缘由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⑧碳酸铯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A.2 B.3 C.4 D.56.20 ℃时,将0.1 mol N2O4置于1 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g)。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II(含word答案解析版)
鲁科版必修2期末综合测试卷II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同一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在加热条件下不能产生有色蒸气C.这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该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2.区别乙醇、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入金属钠B.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静置C.加蒸馏水后振荡,静置D.加硝酸银溶液后振荡,静置3.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燃烧,其产物一定为二氧化碳和水4.用铜片、铁片和硝酸银组成的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是()A. Ag++e-AgB . Cu-2e-Cu2+C. Fe-3e-Fe3+D. Fe-2e-Fe2+5.下列有关纤维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能水解生成葡萄糖B.纤维素在人体内能够被消化吸收C.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纤维素是纤维状结构的物质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于火力发电的煤等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C.火力发电是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7.下列关于天然橡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D.天然橡胶含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8.已知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B.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C.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D. 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大9.有机物甲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乙中①~⑥是标出的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在水解时,断裂的键是()A.①④B.③⑤C.②⑥D.②⑤1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横行,每一横行为一周期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D.第ⅠA族(氢除外)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1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单糖的是()A.果糖B.蔗糖C.淀粉D.纤维素12.下列反应体系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氮气和氢气合成氨B.二氧化硫与氧气化合生成三氧化硫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密封容器内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可以相互转化13.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泪液中的葡萄糖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 nm)。
2020春(新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期末练习含答案
2020春(新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期末练习含答案(新教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一、选择题1、2018年中科院研发出世界最强氘氚中子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氘、氚属于同一种核素B.氘、氚互称为同位素C.氘、氚核外电子数相同D.氘、氚的质量数分别为2、3解析:选A A项,氘原子、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但中子数分别为1和2,中子数不同,所以氘、氚属于同种元素,不同核素,错误;B项,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因此氘、氚互称为同位素,正确;C项,氘、氚的质子数相同,因为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氘、氚核外电子数相同,正确;D项,原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氘、氚的质量数分别为2、3,正确。
2、(2019·日照高一检测) 2019 年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32He,下列关于32He 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含有3 个质子B.与42He互为同位素C.32He原子核内比42He少一个电子D.He 化学性质活泼,易与O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解析:选B根据A Z X的意义可知,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故A、C不正确;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为2,但其电子层结构已饱和,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也不正确。
3、下列选项中描述的过程能实现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解析:选D燃料电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火力发电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天然气燃烧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 错误;煅烧石灰石由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
4、下列有机物的结构表示不正确的是()A.丙烷的球棍模型:B.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C.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D.苯的分子式:C6H6解析:选B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2。
5、(2019·日照高一期中)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Al -27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
A .石油产量
B .乙烯的产量
C .合成纤维的产量
D .硫酸的产量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3.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 ,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C 2H 5OH
B .CH 4
C .C 2H 4O
D .C 3H 8
4.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
A .淀粉和纤维素
B .CH 3-CH 2-CH 2-CH 3 与
C .1H 和2H
D .O 2与O 3
5.下列微粒中: 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 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
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7.X2+和Y-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
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 B.原子序数X>Y
C.最外层电子数X>Y D.电子层数X>Y
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纯净物9.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与新制Cu(OH)2反应
B.浸入浓硝酸后,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
C.在火中灼热,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10.1996年2月,德国某研究所在高能加速器中,将70
Zn撞入一个
30
208
Pb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中子后,合成一种人造超重元素的原子。
该82
元素原子内中子数为()
A.278
B.277
C.166
D.165
11.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12.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
A.X>Y>Z
B.Y>Z>X
C.X>Z>Y
D.Z>X>Y13.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14.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活性炭吸附
C.葡萄糖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15、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S2—>Cl—>Na+>Mg2+
B.热稳定性:H
2S<H
2
Se<HCl
C.酸性:HF>HCl>HBr>HI
D.氧化性:F
2>Cl
2
> P > S
16.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结构式CCl4 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17.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HCl B.KOH C.CaCl2D.NH4 NO3
18.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B. 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C. 乙烯使氯水褪色
D.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19、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NO
3 B.CaCl
2
C. NH
4
Cl D.H
2
SO
4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21.(3分)微粒2311Na+ 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
22.(3分)右图所示装置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它除用于洗气外,还有其它用途。
(1)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往往在氧气钢瓶与病人
呼吸面具之间安装盛有水的(如右图所示)装置,用于观
察气泡产生的情况,以便调节供氧速率,此时氧气应从
___________管口导入。
(2)实验室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
的实验中,在将生成的Cl
2
直接通入
NaOH溶液之前,先将Cl
2
从该装置_____________管口导进,从___________管口导出。
此时,该装置所起的作用是防止NaOH溶液倒流入反应器。
23.(9分)X、Y、Z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
2、Z
2
Y、XY
3
、Z
2
Y
2
、
Z
2
X等化合物。
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1个电子层。
试回答:
(1)X离子的结构简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由XY
2制取XY
3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
2
Y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Li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
2Y
2
中含有________ 键和_________键,Z
2
Y
2
溶在水中的反应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 ___。
(5)Z
2
Y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 。
24有机化学中常用18O
原子作示踪原子来研究乙酸()与乙醇
(
)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机理,反应过程
中酸分子断裂C—O单键,醇分子断裂O—H键。
试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
⑤已知反应: KClO
3 + 6HCl = KCl + 3Cl
2
+ 3H
2
O ,若用K35ClO
3
与H37Cl作用,
则所得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5.(5分)现将0.1mol某烃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全部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经测定,前者增重10.8g ,后者增重22g(假定气体全部吸收)。
试通过计算推断该烃的分子式(要有计算过程)。
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试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
26.(6分)某原子A Z X,它的氯化物XCl 5.85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2mol/L 的AgNO3溶液5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求:
(1)Z值和A值;
(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
21.(1)11 12 10 (每空1分)
22.(1)(2分) 3 (2)甲烷(1分) ②(2分) (3)③(2分) 氢气的安全储存问题(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1分)
23.(每空1分)(1)CO CO2
(2)O=C=O
(3)HClO4NaOH Al
24.⑴①⑵④⑶⑤⑷③⑸②(每空1分)
25.(1)Cu;Fe(顺序可交换)
(3)②铁③血红色铁④蓝色铜(每空1分)
26.解:0.1mol的该烃完全燃烧生成的:n(H2O)=10.8g/18g·mol-1=0.6mol
n(CO
2
)=22g/44g·mol-1=0.5mol 即:n(烃):n(C):n(H)=1:5:12
烃的分子式为:C
5H
12
……………………………………3分
烃的结构简式:C(CH
3)
4
…………………………………2分
27.(1)11 23 (2)第三周期第ⅠA族
解:(1)XCl+ AgNO3 == AgCl↓ + XNO3 (A+35.5)g 1mol
5.85g 2mol/L×0.05L
列式得:A=23
质子数Z=A-N=23-12=11 X为钠元素
(2)第三周期第ⅠA族
(3)2Na+2H2O= 2NaOH+H2↑(每小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