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的节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传统节日调查研究

(一)研究题目:东莞传统节日

(二)研究背景: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文化,比如传统节日文化,它不仅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东莞有哪些传统文化呢?在生活信息万变的今天,它们惨遭淘汰还是继续传承下去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了解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关于东莞传统节日的探究。(三)研究目的:

1.同学们通过了解东莞的传统节日文化拓展课外知识。

2.通过实地访问和查阅资料,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综合能力。

3.全面发挥个性特长,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对合作的精神。

(四)研究过程:

1.确定调查项目:留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确定调查项目和研究方向。2.确定调查项目后,我们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并询问东莞市各镇区的同学,以聊天方式进行交流,了解当地传统节日。

3.整理资料,将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

4.最后将数据资料汇总,完成报告。

(五)研究成果展示:

1.调研内容我们小组利用课余假日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专访了几位同学,先后做了专访调查,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并分析,完成报告,得出结论

2.分项展示

一.东坑“卖身节”

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2007.11.25

被访者:卢同学

访问人:调查小组

问:可以谈谈你所属乡镇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答:说到传统节日,我们东坑当然是“卖身节”拉。

相关资料

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传说是中国华南民间流传最早的劳务市场,起源于明末清初。美丽的传说和历史足以说明,东坑之所以形成“二月初二去卖身”这个奇特的节日,是因为东坑有着“农耕年代”的辉煌。在旧时的东坑,早有“卢家地好,谢家田多”的著称。特定的运输环境,特定的农耕需求,谱写成了一曲“二月初二劳力与农具墟市交易日”的风俗史歌。相传,之所以形成一年一度“卖身节”,是出自东坑卢家的塘唇村,有一姓

卢的大户,因赶着清明之前开耕,选定了每年的

农历二月初二日,总会在塘唇村前,贴出雇请农

耕长短工启事。此举奏效,很快就四散相传开去。

东坑远近的大户争着仿效,周边邻里自家没有田

地的青壮年,总在“二月初二”这天,大早就来到塘唇村前,坐在水塘围篱上等着雇主雇请。他们都是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一副农家壮汉的打扮显示“卖身”。

自此之后,相沿成习,这就是“卖身节”。几经朝代更换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东坑这快人杰地灵的宝地于是传出了众多的“遇仙”故事,传说天上仙人下凡,到东坑观看“卖身”,并行善事、普救众生云云。所以,“卖身节”,也有人叫“遇仙节”,尤是民初以来,越传越神奇,“卖身节”不再是单纯的劳力市场了,演变成“遇仙逢好运之日”的代名词。东坑“二月初二”历经沧桑,名为“卖身节”,后又名“遇仙节”,解放初期因政治需求又改为“翻身节”。该节一直与“雨水”有关,水者财也,人皆向往。故近年来,每到那天游人总爱在大街上用玩具水枪射水作乐,对射成趣,故又名“射水节”、“欢乐节”。无论如何,在“二月初二”来东坑趁乐的人们,都希望在这一天,让东坑之水给自己洒一身吉让自己带回一生好运。

二.横沥镇“红荔风情节”

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2007.11.25 被访者:黄同学

访问人:调查小组

问:可以谈谈你所属乡镇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答:我们横沥出名的节日是红荔风情节。

相关资料

“红荔风情节”是横沥镇人民政府创办的文化活动,由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由于精心组织,节目丰富多彩,演出倾情奉献,因而越办越热烈,越办越精彩,引起海

内外的广泛关注,“红荔风情节”已成为横沥镇地方性的传统性节日,打造文化新城的亮丽名片。

“红荔风情节”以荔枝为媒、推介横沥、吸引投资、拉动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岭南佳果之王――荔枝的成熟季节,以“生态之镇”的5000多亩优质荔枝林,喜迎海内外嘉宾,颗颗红荔任您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缤纷节目任你玩;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生态果园任你游…….。“红荔风情节”充分展示了

横沥的城市新貌、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提高了横沥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商前

来投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推动

了横沥镇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红荔风情节”举办以来,收到较好

的效果。提高了横沥的文化品位,提高了

人的素质,激发了全镇人民“爱我横沥、建我横沥”的热情,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举办期间,横沥镇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万人空巷,欢声笑语比比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盛世繁华景象。

“红荔风情节”引起了海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如香港的文汇报、晨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东莞日报等。由于节目精彩纷纭,地方特色浓厚,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使“红荔风情节”广为人知,美名远传。凡是亲临过“红荔风情节”的人,都纷纷赞不绝口,大赞有气派、有特色,大叹文化享受、不枉此行。“红荔风情节”,年年再见!

三.望牛墩七月七民俗风情节

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2007.11.26 被访谈者:伦同学

访问人:调查小组

问:可以谈谈你所属乡镇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答:说到统节日,不得不提的是七月七风情节拉。

相关资料

“七月七”(乞巧节、又名拜七姐、七娘会)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纪念活动在规模和特色上历来为人们所称誉。望牛墩七月七民俗风情节是望牛墩镇政府在2004

年推的首个文艺品牌。意在发掘文化潜力、提升地方文化品味,以文化带出商机和品牌效应的重要举措。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民间民俗传统节日之一。某些地方称“七月七——天河配”,某些地方称“乞巧节”,而莞城人则称“七姐诞”(俗称拜七姐)。

关于这个节令,有着天河(银河)相会的传说:七月七日之夜,民间称为“七夕”,传说每年这一天,牛郎和织女要走过鹊桥渡天河而相会。只要看到银河白气奕奕光焰耀目,那就是织女东渡河……

农历七月初七,东莞人称之为“七姐诞”,又俗称“拜七姐”。其意之一是思念敬仰牛郎(董永)、织女(七姐)之坚贞爱情;之二是青年男女拜董永和七姐,企望通过虔诚祭拜,感动牛郎和织女为自己牵来称心如意的心上人;之三是那些正在读书的少年儿童,拜祭董永和七姐后,其父母则敬请董永和

七姐给自己的儿女聪明智慧,心有灵犀,

勤奋读书,考取功名。解放前,此民间民

俗传统节日,在莞城是七月初六夜举行

的,甚是流行且隆重热闹。初六晚,各家

须将已备好的祭品、红丝线、七姐粉(形状、

大小与荠相似的白色扁圆的粉饼,称“田脐粉”)等摆上神桌对着银河方向,等到天上牛郎织女双星开始出现在银河鹊桥两头之时,即开始梦香点烛烧元宝酹洒虔诚拜之。拜时,常以四十九拜为真诚之心。看着天上董永与七姐渐渐靠近相会了,才算拜七姐仪式完毕。到初七大清早,人们都可在自家屋墙边脚地上,见到有白色的微粒粉末。青年男女及小孩若拾之往脸上抹,据说会使皮肤嫩滑。还有一件令人难的解释得清楚的事,初六夜五更时分,到河里汲水贮藏之,数年不变质。若浸冬瓜或雪梨于一年之后,其水给“大热症”(发高烧数日不退)者饮服,常会有效退烧。解放后,此日俗渐淡,如今却没流行了。

七夕这一民间民俗传统习俗,虽带着某些封建迷信色彩,但却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这个神话也拴住了数代人的精神,并带入追求美好的意境,让人们努力去实现。四.桥头镇“桥头日”

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2007.11.27 被访者:邓同学

访问人:调查小组

问:可以谈谈你所属乡镇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