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d2d0ee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9.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引言射线作业是指使用放射性物质、射线源或放射性设备进行科研、医疗、工业等活动的过程。
由于射线的高能量和辐射性质,射线作业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档旨在制定射线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以确保射线作业的安全执行。
2. 安全责任1.射线作业主管单位负有最终的安全责任,并应指定专人负责射线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2.射线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3.射线作业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射线作业的相关知识和安全操作要求。
3. 射线作业场所管理1.射线作业场所应设立明显的标识,标明“射线危险”、“禁止入内”等安全警示标志。
2.射线作业场所应定期进行辐射剂量检测,确保辐射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射线作业场所应妥善保管放射性物质、射线源和放射性设备,防止泄漏、散失、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4. 射线作业设备与装置管理1.射线作业设备与装置应按照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2.射线作业设备与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3.射线作业设备与装置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
5. 射线作业流程与操作规程1.射线作业流程应明确规定,包括前期准备、射线操作、事故处理等环节。
2.射线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严格遵守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射线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具,如铅衣、手套等,减少辐射暴露。
6. 射线作业事故处理1.射线作业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单位和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
2.射线作业事故调查应追究责任,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射线作业事故应及时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7. 射线作业安全培训与考核1.射线作业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了解新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
2.射线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考核,以评估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模板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aa92cb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0.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模板1. 前言为了确保企业射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订立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全部进行射线作业的部门和员工。
全部相关人员必需遵守本规定。
2. 安全管理责任2.1 企业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和实施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确保该规定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供应必需的培训和设备。
2.2 射线作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引导射线作业,确保作业符合本规定的要求,并供应必需的安全防护措施、培训和监督。
2.3 射线作业人员:必需持有合法有效的射线作业资质证书,严格依照作业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搭配射线作业负责人进行安全管理。
3. 射线作业准入管理3.1 射线作业前必需进行准入审批,由企业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并发放准入证明。
3.2 准入审批料子包含:射线作业计划、作业流程、安全防护措施、作业设备检测合格证明等。
3.3 审批通过后,射线作业负责人负责组织作业前的设备检查、测试和安全演练,并记录相关信息。
4. 射线设备管理4.1 全部使用的射线设备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保养。
4.2 射线设备必需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配备紧急停机按钮,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4.3 射线设备使用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证书,并遵守设备使用规程。
5. 射线防护措施5.1 射线作业现场必需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2 订立射线作业的安全工作程序,确保作业人员在射线照射区域内的安全。
5.3 作业人员必需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包含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4 射线防护区域必需设有探头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射线剂量,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5.5 射线防护设备必需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5.6 防护措施使用欠妥或遗失的情况必需及时报告,并进行必需的增补和更换。
6. 射线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6.1 新进射线作业人员必需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b0865b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c.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射线作业的安全, 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健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射线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射线作业应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遵循科学、规范、统一、合理的原则, 做到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第二章射线作业的组织管理第四条实施射线作业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 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并向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实施射线作业的单位应制定和组织实施射线作业计划, 并定期进行射线作业的评估和监测。
第六条实施射线作业的单位应建立射线作业台账, 记录射线作业的基本信息, 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
第七条实施射线作业的单位应定期进行员工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实施射线作业的单位应加强对射线设备和装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和检修。
第三章射线作业的安全措施第九条在进行射线作业前, 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条射线作业应在封闭或隔离的区域内进行, 限制工作区域的进出口, 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第十一条实施射线作业的单位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十二条在射线作业现场, 应设立射线监测仪器, 实时监测射线辐射水平, 确保辐射水平的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第十三条射线作业应遵循射线时间和剂量限制, 不得超过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限值。
第四章射线作业的事故处理第十四条射线作业发生事故时, 应立即停止射线作业, 组织人员撤离现场, 并启动应急预案。
第十五条射线作业事故的处理应及时通知有关主管部门, 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事故报告。
第十六条在射线作业事故的处理中,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 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第十七条对射线作业事故的责任追究, 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 严肃处理涉事责任人。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fc0551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c.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是为了确保射线作业安全,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负责人员:每个射线作业需要指派专门负责人员,负责管理和监督射线作业,包括射线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2. 射线辐射监测:必须进行射线辐射监测,以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监测结果需要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3. 个人防护装备:所有参与射线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导致辐射的防护衣、手套、面罩等。
4. 工作区域控制:必须将射线作业区域明确标识,并且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该区域。
为了防止辐射扩散,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屏障、隔离帘、防护罩等。
5. 射线设备维护:射线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正常。
任何发现的故障或异常都需要及时报告并进行修复。
6. 培训和意识提高:所有参与射线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射线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此外,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提高活动,加强对射线作业安全的重视和认识。
7. 废物处理:处理射线作业产生的废物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其安全储存、运输和处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具体的规定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行业的要求而略有不同。
进行射线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确保安全操作。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文(三篇)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32813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8.png)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和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本管理细则适用于所有进行射线探伤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合格后始可从事相关作业。
第四条射线探伤作业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第五条射线探伤作业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六条射线探伤作业必须委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八条单位和射线探伤人员有权拒绝违反安全规定的工作,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二章射线探伤人员安全管理第九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关证书方可从事工作。
第十一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衣、护目镜、手套等,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二条射线探伤人员工作时,应当注意尽量远离辐射源,以减少辐射的接触。
第十三条射线探伤人员应当经常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第十四条射线探伤人员在作业中发现隐患或危险情况时,应当立即上报,停止作业。
第十五条射线探伤人员禁止将射线探伤设备和相关工具私自外借、转让或改变使用目的。
第十六条射线探伤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射线探伤人员应当严禁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第十八条射线探伤人员应当妥善保管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装备。
第三章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射线探伤作业应当在特定射线探伤区域内进行,禁止将射线探伤设备和源头带入人员密集区或非工作区。
第二十条射线探伤作业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示周围人员注意高辐射区域。
第二十一条射线探伤作业前应进行现场布置,并制定详细的探伤方案和工作程序。
第二十二条射线探伤作业时,应当保证相关设备的运行稳定,并及时检修和保养。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5728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7.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了保障射线作业安全,保护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射线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射线作业应当依法进行,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射线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射线作业安全。
第四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二章射线作业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第五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射线作业安全管理组织。
第六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组织开展射线作业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射线作业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七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射线作业设备和装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第八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射线作业风险评估方案,全面评估射线作业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九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射线作业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三章射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第十条射线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射线作业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射线作业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射线作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射线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二条射线作业人员应当配合射线作业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如实向单位报告射线作业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射线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射线作业单位的安全纪律,不得违反射线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
第四章射线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第十四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根据射线作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射线防护设备、设立辐射检测站等。
第十五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对射线作业场所进行规范管理,保持清洁、整齐,及时清理和处理放射性废物。
第十六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射线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做好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和备用。
第五章射线作业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第十七条射线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射线作业事故预防机制,包括定期进行射线作业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f17ba2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1.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背景射线作业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它可以为许多领域提供极大的帮助,如医疗、科研、工业等。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2. 责任2.1 监管部门的职责监管部门应该负责执行国家射线安全规定,对射线作业进行监管工作,并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定。
2.2 安全单位的职责安全单位是负责实施射线安全管理工作的单位,应该负责:•制定和完善射线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组织培训射线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编制、审核和完善射线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建立射线安全档案,按要求记录射线安全事故的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掌握射线设备和设施的技术情况和安全状态;•对射线作业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2.3 射线工作者的职责射线工作者是射线作业的从业人员,应该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保证工作安全,具体包括:•只在经过射线工作者培训的射线设备和设施上正常进行射线作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有效;•遇到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上级汇报,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危险或终止作业。
3. 安全管理措施3.1 射线作业前的准备•制定射线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确定射线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确定作业时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设备设施运作正常;•进行现场培训,明确射线作业方式,明确安全规范要求。
3.2 射线作业时的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射线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监督和控制,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充分考虑射线辐射的防护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遇到安全事故应立即中止作业,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3.3 射线作业后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射线辐射监测;•对射线工作者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体质健康;•对射线设备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设备设施的正常运作;•对射线作业进行安全评估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38382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7.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引言为了保障企业内射线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在公司的支持下,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射线作业的职工及相关工作人员,并旨在确保射线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2. 射线作业定义射线作业指的是企业内使用或操控射线装置进行实验、检测、治疗等活动。
射线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射线检测、射线照射实验等作业。
3. 职责与义务3.1 企业职能部门的职责:•制定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和宣传活动;•确保射线作业设备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完成定期维护和检查;•监督射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进行定期检查。
3.2 从事射线作业的职工和工作人员的职责:•遵守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熟悉射线作业相关知识,了解射线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确保自身安全;•及时上报射线设备的异常状况和事故,并参与事故调查。
4.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标准4.1 射线设备的安全性•射线设备必须经过合格的安装和调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安全性;•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备必须配备安全装置,能够监测辐射水平,避免超过安全标准。
4.2 射线作业现场的安全保障•确保射线作业区域的标识清晰可见,提醒周围人员注意防护措施;•在射线作业区域内设置防护屏障,限制非射线作业人员的进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全程配备专业监控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3 射线作业操作规范•从事射线作业的职工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正确操控射线设备,遵循操作规范,避免设备误操作;•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
4.4 事故应急管理•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评估和规划;•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必须熟悉事故应急预案,并参与演练活动;•发生事故时,必须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并进行事故报告。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7292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4.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引言射线作业是指在物体或人体上使用射线技术进行检测、治疗或其他相关活动。
射线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射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本文档制定了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以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安全管理责任2.1 射线作业负责人(RSO)•指定一名合格的射线作业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力。
•负责制定和实施射线作业安全管理方案。
•负责射线设备的选择、安装、维护和管理。
•确保工作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2 工作人员•遵守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和手册。
•接受必要的射线防护培训,并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参与事故应急演练,熟悉应急预案。
•提供有关射线作业安全的建议和意见。
3. 射线设备安全管理3.1 设备选择•根据工作需求和安全性要求,选择适合的射线设备。
•参考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3.2 设备安装•射线设备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安装,并确保固定牢固。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安全规范,防止射线泄漏。
3.3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
•定期校准设备,确保其测量准确性。
•及时修复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射线防护措施4.1 防护物质选择•根据射线类型和能量选择合适的防护物质。
•对于不同射线作业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2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检查和更换。
4.3 工作区域防护•根据射线类型设置工作区域,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
•在工作区域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射线作业。
4.4 射线监测•定期进行射线监测,确保射线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在必要时,采取措施降低射线水平,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
5. 应急准备和事故处理5.1 应急预案•制定射线作业应急预案,并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和掌握应急程序。
•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响应能力。
5.2 事故报告和调查•出现射线事故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13b56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5.png)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保障现场射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射线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我公司订立本安全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全部从事现场射线作业的职工和承包商。
第二章现场射线作业的管理标准第一节职责与组织1.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修订现场射线作业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矫正不合规行为。
2.现场射线作业责任人负责组织和执行射线作业,并确保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3.现场射线作业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射线作业安全培训合格证,并连续接受培训。
4.公司应设立现场射线作业管理小组,负责射线作业的监督和管理,并定期组织相关培训。
第二节作业前准备与计划1.现场射线作业前,应编制认真的射线作业计划,包含作业地方、作业方式、辐射源使用等信息,并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2.现场射线作业前,必需对作业现场进行严格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评估,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做好事故应急设备和人员的准备。
第三节人员防护与培训1.进入射线作业区域的人员,必需穿着防护服、戴防护手套、戴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射线作业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射线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辐射防护的本领和意识。
3.每位射线作业人员需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情形符合射线作业标准。
第四节辐射源的安全管理1.现场射线作业责任人应做好辐射源的存放、运输和使用管理,确保辐射源不会引发辐射事故。
2.辐射源在使用过程中,应经过严格的标记和登记,确保可追溯辐射源的使用情况。
3.辐射源的放置和使用应符合射线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禁止进行未经授权的射线作业。
第三章现场射线作业的考核标准第一节管理标准的考核1.对各部门订立的现场射线作业管理标准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合理性、实施情况和效果。
2.对作业前准备与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包含计划可行性、安全预案的完满性以及事故应急装备和人员的准备情况。
3.对射线作业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包含培训计划的订立和执行情况以及人员的培训考核成绩。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5篇)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74318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4.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目的加强射线作业管理,完善公司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操作行为。
2、范围公司施工所涉及的射线作业。
3、职责3.1安全管理科、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
3.2各部门配合执行。
4、实施4.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安全技术、防火知识的培训,考试合格,持证才能操作作业。
4.2在操作前,必须将电焊机放置在阴凉的高处,下部应垫板高20cm,并须有防雨设施,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白色工作服、工作帽,穿绝缘鞋、手套、面罩等。
4.3 焊接前,必须采用蒸汽清洗,再用苏达水或酸洗干净,必要时应留足够的通风孔或增排风设备,方可操作。
4.4 严禁焊接装有油类、易燃、易爆及有压力的设备。
4.5 进行技术复杂的高处作业和带有危险性的构件焊接,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经交底后方可作业。
4.6 操作前,应先清除现场和高处作业下方的易燃、易爆物品,如遇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离开作业现场前,应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并须检查周围无余水,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准离开。
5、如违反规定项目部,公司停止拨付工程款,终止工程决算,并予以相关处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2)是为了保障人员在射线作业中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建立射线作业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射线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射线作业的组织结构、责任和权限,规定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
2. 作业人员培训:对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射线安全知识、作业规范和紧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罩、防护服、防护眼镜等,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 严格控制射线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对射线工作场所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辐射剂量不超过规定的安全限值。
同时,确保射线源的封堵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5. 制定预案和应急措施:制定射线作业预案和应急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保护作业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545d1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b.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引言射线作业是一种危险行业,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确立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任何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业界从事各种射线司机,操作者和管理人员;•更换和维修辐射源的人员;•监测和使用辐射仪器的人员;•参与放射医学和医疗领域的人员三、基本要求1.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作证明文件和资格证书,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能力。
2.射线作业现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维护通风良好,防止辐射物质泄漏,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的采取。
3.辐射剂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必要时应使用监测设备和剂量测定仪器对操作者和环境进行保护,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不良情况。
4.经常进行例行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并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改进措施。
5.确保在操作射线源的操作过程中,不能影响他人的安全。
四、安全措施1.环境监测:需要对现场的空气和水进行监测,确保辐射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
2.个人防护装备:所有操作者都必须穿着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服和穿戴防护装备(如非常规手套和鞋套),以保护他们的皮肤和眼睛。
3.现场标识和警告:现场需要做出警示标识,明确辐射区域以及危险性等级,以及禁止在辐射区域内进行任何不相关操作。
4.射线源使用管理:射线源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管制要求,建立必要的出入记录、操作制度和射线源持有者的管理文件。
5.废弃物处理:所有射线源和处理后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做出妥善处理,防止危害人体健康。
五、应急措施在射线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1.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开窗通风,保持适当的距离,等待指挥中心的指令。
2.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周围人群,防止各种事故导致全员伤亡。
3.在应急场合下,应按照驾驶任务级别和表格为指令。
六、安全教育与培训1.所有员工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对辐射物的了解,如何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43357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射线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射线作业的部门、人员和场所。
第三条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射线作业许可第四条射线作业前,必须办理射线作业许可手续。
第五条射线作业许可包括以下内容:(一)射线作业项目名称、地点、时间、作业人员及作业内容;(二)射线设备性能、使用范围、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三)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五)作业完成后对射线设备的处理。
第六条射线作业许可应由射线作业负责人提出,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三章射线作业防护第七条射线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第八条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射线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九条射线作业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可采取通风、抽风等措施。
第十条射线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第十一条射线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第四章射线作业培训第十二条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射线作业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一)射线基础知识;(二)射线设备操作及维护;(三)射线防护知识;(四)事故应急处理;(五)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章事故应急处理第十四条发生射线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第十五条射线事故应急处理包括以下内容:(一)立即通知安全管理部门;(二)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人员进入;(三)对受辐射人员实施急救;(四)对事故现场进行检测,评估辐射水平;(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射线作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9e97e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4.png)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一、目的与范围该安全管理细则的目的是保障射线探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射线辐射的危害。
适用于所有进行射线探伤作业的单位和人员。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射线探伤作业必须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预防为主:加强事前的安全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3. 全员参与:射线探伤作业涉及到的人员都应当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安全环境。
4. 管理与监督并重: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射线探伤作业的监督,确保安全规范执行。
三、安全管理责任1. 进行射线探伤作业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员的具体职责。
2. 负责人要充分了解射线探伤的安全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3.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安全生产管理1. 射线探伤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分析和评估,确定合理的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
2. 组织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射线防护证书,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参与射线探伤作业的人员身体状况符合要求。
3. 射线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运行正常且达到安全要求。
4. 在射线探伤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设立辐射区域,明确划定区域范围,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五、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1. 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应配备充足的防护设施,如铅板、铅玻璃、铅衣等,确保辐射剂量符合安全要求。
2. 参与射线探伤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具,如铅衣、铅手套、护目镜等,并严禁随意调整或拆除防护设备。
3. 在射线探伤作业现场,要加强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减少辐射的积累。
六、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1. 射线探伤作业单位必须制定针对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2.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执行事故应急预案,保护人员安全,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模版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325f0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f.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模版一、总则1.1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射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射线作业的工作人员,包括射线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等环节。
二、安全责任2.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射线作业的安全监管与管理。
2.2 射线作业负责人每个射线作业现场都应指定一名射线作业负责人,负责指挥、监督和安全管理射线作业。
2.3 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所有从事射线作业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射线设备的安全管理3.1 设备维护保养射线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2 设备操作规程射线设备的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操作规程。
3.3 设备安全检测射线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四、射线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4.1 射线作业区域划定射线作业场所应划定明确的作业区域,确保射线不会泄露到未授权的区域。
4.2 射线防护设施射线作业区域应设置必要的射线防护设施,如防护墙壁、防护门、防护帘等。
4.3 人员防护措施所有从事射线作业的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装、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五、射线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5.1 射线作业计划射线作业前应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并由射线作业负责人审核批准。
5.2 人员培训与资质要求从事射线作业的工作人员应接受合格的射线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射线工作资质证书。
5.3 标志标识射线作业现场应设置明确的标志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射线辐射的存在。
六、应急情况管理6.1 应急预案射线作业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意外情况的处理措施和责任人。
6.2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违规处理7.1 违规行为处理任何违反射线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dbbb5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2.png)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确保现场射线作业安全,保障员工健康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所有从事现场射线作业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
2.2 其他部门或单位进入现场射线作业区域的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标准第三条作业前准备3.1 在进行现场射线作业之前,必须编制详细的现场射线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目标、作业计划、作业区域、作业设备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3.2 确保所有现场射线作业人员都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应急处理措施。
3.3 检查、测试现场射线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四条作业过程管理4.1 在进行现场射线作业过程中,严禁随意变动作业方案,必须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进行作业。
4.2 严格控制作业区域,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确保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4.3 遵守射线剂量限值和辐射防护措施,佩戴防护设备,减少射线对人体的伤害。
4.4 在作业过程中,禁止擅自离开作业区域,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现场射线作业。
4.5 现场射线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
第五条紧急应急处理5.1 发生射线泄漏、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封控和伤员救护工作。
5.2 应急预案应明确责任人、联系方式、处置步骤和应急设备等内容,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5.3 对于发生的紧急情况,必须进行及时的事故调查和记录,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三章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考核标准第六条操作人员考核标准6.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6.2 操作人员应熟悉现场射线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能够正确使用射线设备,确保作业安全。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420072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e.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前言射线作业是一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设备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射线作业的安全性,本公司制定了本规定。
本规定的制定旨在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射线作业过程,保证作业过程、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安全,为公司的发展和人员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从事射线作业的全体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一)责任制度1.公司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射线作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并落实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切实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
2.射线作业的项目经理是该项目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人,负责设备的选型、设备布局、操作程序的制定、人员的培训、考核等一系列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要严格履行各项管理职责,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3.执行射线作业任务的人员,有责任参与制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和操作程序,确保射线作业的安全性。
(二)设备选型1.根据不同的射线作业项目,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操作便捷、数据可靠、保障生产。
2.选购设备时,应从技术性能、质量以及厂家的维护和服务等综合考虑,选择有品牌、质量可靠的设备,并定期做好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环境安全治理1.射线作业场所应具备较好的性质,不应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安全及健康,同时应制定防护措施。
2.射线工作环境应严格控制周围人员进入,并在场所保护范围周围设立标志,提示是否有射线作业进行。
3.应在射线作业场所周边及测量区内安装受辐射情况实时监测装置,定期对环境进行监测、记录和评估。
(四)人员培训要求1.执行射线作业任务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进行相关培训,取得岗位安全操作资格证书并定期进行考核和复审。
2.员工进行射线作业前,应经过安全培训,了解射线源的特点、安全操作程序、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个防护措施等相关知识和规定。
3.组织安全技术培训与质量、安全、环保等其它方面教育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483e65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d.png)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前言射线作业是医疗、科研等领域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但同时也具有肯定的不安全性。
为了保证射线作业的安全,严格掌控射线的场所、时间、剂量、人员等方面,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避开环境污染,特订立本规定,以确保射线作业的安全牢靠。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从事射线作业的全部员工,同时也适用于全部参加或与射线作业相关的人员。
三、安全掌控1. 射线作业场所应当设置在独立的射线室内,确保射线不会泄漏到外界环境中。
同时,在射线室入口处应当设有传送窗口,设立安全警告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2. 射线作业时间应当严格掌控。
在射线作业过程中,应当设立时间上的限制,并设立射线警报装置,一旦超出设定时间,立刻启动警报,提示人员适时停止作业。
3. 射线剂量应当掌控在安全范围之内。
对不同部位的射线剂量应当依据不怜悯况进行限制,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4. 全部从事射线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需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射线的危害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对射线的操作和管理符合相关规定,并且随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开过度暴露于射线环境中。
5. 射线作业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管理。
在进行射线作业时,应当遵从相应的操作规程,实行防护措施,避开操作失误或者疏忽带来的不安全。
四、应急措施1. 如发生射线泄漏或事故等情况,应当立刻停止射线作业,启动应急机制,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在射线泄漏或事故时,应当立刻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并实行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掌控和切断射线源,清除污染物等。
3. 在射线事故后,应当对环境进行污染检测,确保已清除尽可能多的污染物,并且要对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估,加强管理制度以防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五、管理要求1. 强调安全教育。
通过定期举办会议、培训、讲座等形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学问,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理解和把握安全管理规定。
2. 强化监督管理。
对从事射线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检查,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及学问。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de98cd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e.png)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背景和目的现场射线作业是指在非实验室环境下使用射线源进行科学、医疗、工农业生产或其他用途的作业。
尽管现场射线作业在许多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使用射线源进行作业时必须注重射线防护,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本文档总结了现场射线作业需要遵守的安全管理规定。
2. 在射线源安全管理上的规定2.1 射线源选择现场射线作业时必须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射线剂量源。
必须确保在作业时射线源处于最小持续工作模式并最大限度降低剂量当量。
2.2 射线源管理射线源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并维护。
射源在非作业状态下必须妥善存放、标志清晰并保持安全。
射源管理范围内的人员需把握好射源防护预防上的情况。
2.3 射线源检测现场需采取适当的检测手段对射源进行检查,并每年对射源进行一次定期检测。
如发现射源有任何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3. 在现场作业时的安全管理规定3.1 工作人员安全保障现场射线作业人员应获得与已知辐射源及有效防护措施相关的合适的培训。
所有人员都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作业程序,并在必要时佩戴辐射防护服和其他必要的防护装备。
在现场作业时,任何人都不能接近导致高剂量辐射的区域。
3.2 现场区域辐射监测对作业现场进行周边环境剂量速率监测,以确保现场辐射水平符合规定的监测标准。
在现场作业时,监测必须每小时进行一次,以便及时发现任何超出规定的辐射水平。
3.3 废物处理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废物应经过适当处理,以确保在其通过核安全方案审批或相应主管部门批准后与环境隔离。
4. 总结现场射线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管理程序进行,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本文档总结的安全管理规定旨在制定适当的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预防辐射事故的发生。
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以确保人员和环境不受辐射损害。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295e02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d.png)
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射线作业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同位素源、射线机或其他能产生射线的设备进行的工艺或试验,其所涉及的射线辐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为确保射线作业安全,削减辐射危害对人身和环境的损害,订立适时实施有效的现场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是特别必要的。
一、射线作业前的准备1.安全人员和射线许可人员必需现场全程参加。
2.现场应急救助设备、器材、药品等必需齐备,防护设备必需完好,并要有必要的修理和检验记录。
3.现场应有防护人员随时监护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和防护措施的完整性,同时做好必要的事故应急预案以及紧急处理计划的订立。
4.射线防护区域必需有充足的明显标志,任何人不得任意进入射线防护区域。
二、工作流程及防护措施1.射线工作人员必需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和头盔等防护设备,同时要确保防护设备和器械是符合规定标准且有效的。
2.在工作过程中,全部现场射线工作人员必需坚持一个“三原则”:即“限制时间、加添距离和选择合适的屏蔽措施”。
3.射线作业人员必需依据工艺流程和作业要求,选用适当的射线源和防护屏蔽覆盖物。
4.射线仪器必需依照标准校正和检验,必要时可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对显现异常的射线仪器应立刻停用并进行维护及检修。
5.在使用射线源过程中,严格遵守使用规定,首先保证现场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无辐射危害。
6.对于显现异常情况,应适时实行相应的应急措施。
任何时候,保障人员的安全第一原则必不可少。
三、现场射线作业记录和监测1.现场必需有充足的记录日志,记录每一次现场作业的时间、试验步骤、中心结果,尤其是射线剂量计测量值。
2.在射线作业现场,需要布置射线剂量仪器,监测剂量率或剂量积累数据。
3.射线作业现场必需依据射线源的剂量值、辐射场分布情况和防护设备的等级,建立本场次射线作业的辐射区域和禁止区域,并予以标志。
四、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1.射线作业现场必需订立完整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引导培训,以保障现场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必须有明显的国际放射性标志。
5.6放射性同位素的贮存、领取、使用、归还必须经二级单位(项目部)的HSE主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核实,做到帐物相符。
6应急处理
在射线探伤过程中,如发生卡源、掉源等故障应按下列要求作紧急处理:
HSE管理作业文件
XXX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编制部门:项目管理部
审核:xxx
批准:xxx
修改状态:第0次
实施日期:xxx
第1页共2页
1总则
1.1为了加强对射线防护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事射线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误照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依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中石化[2004]安字55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4.5作业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在雨天或潮湿地带作业,应穿戴防雨绝缘护具;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在金属容器内作业,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HSE管理作业文件
XXX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编制部门:项目管理部
审核:xxx
批准:xxx
修改状态:第0次
实施日期:xxx
第2页共2页
4.6在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果有射线装置、设备的交接必须做好交接记录。
3.1射线作业前,必须由探伤作业负责人申请办理射线作业许可证,经所在单位HSE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射线作业。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射线作业。
3.2在作业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落实到位。
3.3使用射线装置的作业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和作业票证。
3.4使用放射源必须按卫生部17号《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执行。
5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和贮存
5.1放射性同位素在运输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办理准运手续。
5.2放射性同位素自行运输必须由安全人员或射线作业人员押运,押运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剂量
监测仪,对其进行不间断监测,以防意外丢失和泄漏,同时穿戴好防护用品。严禁随车携带其他无关人员。
5.3放射性同位素每天使用结束后,必须将成套设备一起送回,并存放在专用之处所,不得与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摆放在一起,指派专人负责保管;外埠施工由指定的射线作业人员负责保管。
4射线作业管理
公司无损检测作业集中在创元中心集中管理统一管理,(机械厂的作业人员和作业设备由创元中心统一管理)创元中心负责公司各施工现场的探伤作业,接受公司和市职监部门的监督管理。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总体安全监督检查管理。
4.1射线作业前,射线作业人员必须与周围其他作业人员所在的工程管理部门和现场HSE监督管理人员沟通好,划定好作业区间,确定作业时间,确保周围无关人员安全撤离。正式作业前,还要进行清场。
9放射装置、设备的更换、报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上级审批。
10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标准、规定执行。
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二级单位(项目部)从事射线探伤作业。
2遵守国家放射工作许可证登记制度,按时做好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X射线机使用合与换发工作。
3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审批制度。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卫生、公安部门申请登记,获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购用。
——立即封锁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立即向上级领导和HSE主管部门、保卫等有关部门汇报,成立故障排队小组。
——调查事故原因,测定事故现场放射水平,确定影响范围和程度,制定周密的事故处理方案。
——准备好防护用品、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仪(TLD)、个人剂量报警器、排障处理的专用工具和设备。
——挑选熟悉射线装置、设备的人员去消除故障。
4.2射线作业前,射线作业人员必须勘察好施工现场的地形,正确设置好警戒线、警戒灯,确保警戒线外射线瞬时剂量率小于2微戈瑞/小时。对一些重要路口和人员经常出入的道口要派专人看守。
4.3射线作业人员作业时,现场必须有两名及以上射线作业人员才能进行射线作业。
4.4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有关仪器设备的性能、结构、操作方法及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做到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三好(用好、管好、维护保养好)。
——处理复杂故障时,应在有资格的安全防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尽量减少照射时间和强度。
——不允许操作人员擅自进行故障处理。
7建立健全有关职能部门和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并严格遵守。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射线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定期对放射场所进行放射防护安全检查与监测,公司每季度一次,二级单位每月一次,探伤作业班组应做好日检和巡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