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7ab433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1.png)
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引言:混凝土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每个建筑项目来说,了解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探讨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一、初凝时间的定义和意义1. 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开始凝固并且不能再均匀地进行装浇的时间点。
2. 初凝时间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3. 合理掌握初凝时间可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
二、初凝时间的影响因素1. 水灰比: 水灰比越小,初凝时间越早。
2. 水泥种类: 不同类型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凝固速度。
3. 外部温度: 高温环境加快凝固速度,低温环境延缓凝固速度。
4. 撞击和振动: 强烈的撞击和振动能够加快混凝土凝固。
三、终凝时间的定义和意义1. 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完全凝固并且可以进行缓慢移动和荷载施加的时间点。
2. 终凝时间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合理掌握终凝时间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持久性。
四、终凝时间的影响因素1. 水泥种类: 不同类型的水泥具有不同的终凝时间。
2. 外部温度: 高温环境加快凝固速度,低温环境延缓凝固速度。
3. 外加剂: 使用外加剂可以调整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4. 环境湿度: 湿度越高,终凝时间越长。
五、优化施工工艺以控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1. 控制水灰比: 通过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凝固速度。
2. 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 根据施工需求选择适合的水泥类型,以控制凝固速度。
3. 控制施工温度: 在高温环境下,可以采用降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凝固速度;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采取加热措施加快凝固速度。
4. 使用外加剂: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来调节混凝土的凝固速度。
5. 精确施工计划: 根据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预估值,制定精确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72a54e7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7.png)
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混凝土一般在6小时左右初凝,8小时左右终凝。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水泥浆在初凝之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这段时间里宜进行运输、浇灌、捣固等工作。
自初凝到终凝以前,它的流动性逐渐消失,如再经振动,则已凝结的胶体还能闭合,但自拌和后6小时(即近于终凝时)至8小时,它已丧失流动性,不具备强度,遇有损伤则不能自行闭合,所以不能承受外力,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加强养护,保证其强度的稳定发展。
混凝土搅拌好后,需要及时浇筑。
例如,施工期间天气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需要在一个半小时内浇筑。
如果混凝土没有及时浇筑,会影响混凝土制品的质量。
混凝土搅拌好后,应防止1小时以上,再次使用时需再次搅拌。
如果建筑物分为两次混凝土浇筑,两次混凝土浇筑之间的间隔不能大于1.5小时。
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e23641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4.png)
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一、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概念和意义1. 初凝时间的定义:建筑施工手册中,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在搅拌完毕、浇筑到模板内后,开始出现凝固、失去流动性并能承受自身重量的时间。
初凝时间通常以小时来计算。
2. 初凝时间的意义:初凝时间是混凝土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进行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了解初凝时间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控制浇筑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工程质量。
二、影响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因素1. 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初凝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初凝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2. 外加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会对初凝时间产生影响。
3. 外部温度和湿度: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样有影响。
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初凝时间相对较短。
三、混凝土终凝时间的概念和意义1. 终凝时间的定义: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从搅拌完毕到完全凝固并能承受外部荷载的时间。
终凝时间通常以天来计算。
2. 终凝时间的意义:了解终凝时间有助于合理安排模板拆除时间,避免提前拆模引起混凝土龄期过短,造成混凝土早期强度不足,影响工程质量。
四、影响混凝土终凝时间的因素1. 水灰比:水灰比的大小会影响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通常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越长。
2.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加入的外加剂也会对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产生影响。
3. 外部温度和湿度: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同样会对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产生重要影响。
五、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控制1. 合理设计配合比和施工工艺,选择适量的外加剂,严格控制水灰比,是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重要手段。
2. 在施工现场加强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符合设计要求。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控制,我认为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1e2b5c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7.png)
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一、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浇筑后开始凝固的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外界温度和加入的外加剂等因素有关。
初凝时间的确定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和后续工序至关重要。
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和外加剂等材料的比例关系。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通常情况下,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初凝时间相对较长。
2.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越长。
这是因为水灰比大的混凝土中含水量多,水分的蒸发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初凝时间延长。
3. 外界温度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有着重要影响。
在较高温度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相对较短,而在较低温度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相对较长。
这是因为高温加速了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而低温则减缓了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
4. 外加剂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改性剂,如减水剂、减水剂、增强剂等。
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有着不同的影响。
减水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增强剂则可以加速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二、混凝土终凝时间混凝土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从浇筑开始到完全凝固的时间。
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种类、外界温度和混凝土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终凝时间的确定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和后续工序同样至关重要。
1. 混凝土配合比与混凝土初凝时间类似,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样会影响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终凝时间相对较长。
2. 水泥种类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凝结性能,从而影响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一般来说,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较长,而快硬水泥则终凝时间相对较短。
3. 外界温度与初凝时间类似,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同样有重要影响。
在较高温度下,混凝土的终凝时间相对较短,而在较低温度下,混凝土的终凝时间相对较长。
4. 混凝土的厚度混凝土的厚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记录
![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39dacd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e.png)
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记录水泥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广泛使用的原因在于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可塑性。
不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
因此,本文将围绕“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记录”展开讨论。
一、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义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中加入的水泥悬浮液开始凝固的时间和液体逐渐变得坚硬的时间。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这两个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以及其他的物理性能。
二、记录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方法1、用湿物绳湿物绳方法是目前常用的记录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是将湿物绳沿混凝土表面平放,然后通过观察湿物绳的弯曲程度来确定水泥的凝固程度。
2、用塑性细棒塑性细棒方法是另一种记录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方法。
该方法是在混凝土中插入一根细棒,然后观察细棒是否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
如果细棒不能承受,则表示水泥已经开始凝固。
三、如何记录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确定了如何测量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之后,就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一般来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该写在施工记录、控制报告以及其他的漏斗记录中,以方便施工人员随时查看。
此外,应用现代化的数据记录设备,如有需求可以应用各种软件将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综上所述,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为了记录和识别切实可行的物理参数,应用湿物绳和塑性细棒方法来测量,并将结果迅速记录到相关的文件中。
如果记录有必要,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c20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c20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0fdf4f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2.png)
c20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C20混凝土是指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使用粉煤灰掺合料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时间点。
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开始凝固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时间。
在混凝土浇筑后,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混凝土开始逐渐固化。
初凝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后续施工进程。
通常情况下,C2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3-5小时。
初凝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泥种类、水泥用量、外界温度等。
较高的外界温度会加快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从而缩短初凝时间;反之,较低的外界温度会延长初凝时间。
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完全凝固并达到设计强度的时间。
在混凝土初凝之后,水泥水化反应仍在继续进行,混凝土的强度会逐渐增加。
终凝时间是混凝土达到最终强度的时间点,也是混凝土可以进行后续工序的时间点。
通常情况下,C20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为7-28天。
终凝时间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泥种类、水泥用量、外界温度等。
较高的外界温度会加快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从而缩短终凝时间;反之,较低的外界温度会延长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控制对于混凝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控制初凝时间可以确保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抹光等施工工序中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较短的初凝时间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效率。
而终凝时间的控制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强度发展,过早脱模或负载施加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和强度不足,而过迟脱模则会延迟后续工序的进行。
为了控制C2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选用合适的水泥种类和用量:不同种类和牌号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凝结特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工程要求的水泥是控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关键。
同时,水泥的用量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适量控制水泥用量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凝结速度。
2. 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调整混凝土中水灰比、砂率、骨料粒径等参数,可以间接地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879bef186bd97f192279e993.png)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怎么确定?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为保证水泥浆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为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早取得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荷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时间。
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知,必须使水化产物长大、增多到足以将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形成凝聚结构,才能使水泥浆体开始凝结。
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征看,必须将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剪应力将形成的网状结构拆散,才能使浆体流动。
通常将拆散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应力称为“屈服值”。
水泥拌水后,屈服值立即随水化的进展而提高,然后变慢,接着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一般认为,开始的屈服值提高是由于快速形成了钙矾石;水泥中如有半水石膏存在,还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
至于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则归结于硅酸三钙强烈水化所形成的C-S-H。
所谓“初凝时间”实际上相当于屈服值提高到某一规定数值,即将开始第二次快速上升的时间。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义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00769b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7.png)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义【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义】**开场白**你是否在建筑施工的现场好奇过,那些混凝土为什么在某个时刻就开始变得有点硬邦邦,而到了另一个时刻就完全硬化定型了?这其实就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有关。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两个看似专业,实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
**什么是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其实呀,初凝时间就是混凝土开始失去塑性,变得有点“硬”,但还没完全定型的时候。
打个比方,就像你做面团,刚开始面团软软的能随意捏造型,慢慢它就开始变得不那么软塌,有了一点硬度,这就是初凝。
终凝时间呢,则是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彻底硬化定型了,就好比面团被放进烤箱烤好,变得硬邦邦,形状固定了。
这里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有些人会觉得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就是混凝土从液体变成固体的瞬间,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关键点解析****核心特征或要素**1. 时间的界定:初凝时间一般是指混凝土从加水搅拌开始,到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
比如说,常见的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初凝时间通常在 45 分钟左右。
就像你煮鸡蛋,从水烧开开始算,到蛋白开始凝固的这个时间段。
2. 状态变化:在初凝阶段,混凝土虽然开始变硬,但还是有一定的可塑性;而到了终凝,就完全没有可塑性了。
想象一下,初凝时混凝土像半干的泥巴,还能稍微改变形状;终凝时就像烧好的砖头,没法再改变。
3. 影响因素:水泥的种类、混凝土的配合比、环境温度和湿度等都会影响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比如在夏天,温度高湿度小,初凝和终凝时间可能就会缩短;冬天则相反。
**容易混淆的概念**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容易和混凝土的硬化时间混淆。
硬化时间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包含了初凝和终凝的整个过程。
而初凝和终凝是两个特定的时间节点,有明确的界限和标准。
另外,初凝时间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也有所不同。
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从搅拌到失去流动性的时间,初凝时间是凝结时间中的一个阶段。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的时间与水泥浆的凝结时间有关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的时间与水泥浆的凝结时间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95916ee8172ded630b1cb65f.png)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的时间与水泥浆的凝结时间有关,但不是相等,水泥浆的凝结时间有初凝与终凝之分。
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而终凝时间是指从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
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为保证水泥浆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为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早取得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荷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时间。
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知,必须使水化产物长大、增多到足以将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形成凝聚结构,才能使水泥浆体开始凝结。
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征看,必须将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剪应力将形成的网状结构拆散,才能使浆体流动。
通常将拆散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应力称为“屈服值”。
水泥拌水后,屈服值立即随水化的进展而提高,然后变慢,接着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一般认为,开始的屈服值提高是由于快速形成了钙矾石;水泥中如有半水石膏存在,还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
30度气温下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
![30度气温下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edd3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6.png)
30度气温下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
在30度气温下,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会受到气温的影响而
变化。
初凝是指混凝土开始凝固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时间点,而终凝
是指混凝土达到最终设计强度所需要的时间点。
对于初凝时间,在30度气温下,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会比较短,大约在1.5至3.5小时之间。
这是因为温度较高会加速
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促使混凝土更快地凝固。
而对于终凝时间,在30度气温下,一般会在6至10小时之间。
同样受到温度的影响,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达到设计强度所需的时间也会相对较短。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时间仅供参考,实际情况还会受到混凝土
配合比、水泥种类、气候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工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中的试验结果来进行调整。
同时也需要遵循当地的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混凝土的质
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混凝土凝结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8662780a48d7c1c708a14576.png)
混凝土凝结时间混凝土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为保证水泥浆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为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早取得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荷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时间。
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知必须使水化产物长大、增多到足以将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形成凝聚结构才能使水泥浆体开始凝结。
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征看必须将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剪应力将形成的网状结构拆散才能使浆体流动。
通常将拆散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应力称为“屈服值”。
水泥拌水后屈服值立即随水化的进展而提高然后变慢接着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一般认为开始的屈服值提高是由于快速形成了钙矾石水泥中如有半水石膏存在还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
至于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则归结于硅酸三钙强烈水化所形成的C-S-H。
所谓“初凝时间”实际上相当于屈服值提高到某一规定数值即将开始第二次快速上升的时间。
由此可以表明初凝时间既决定于铝酸三钙和铁相的水化也与硅酸三钙的水化密切相关而初凝到终凝的凝结阶段则主要受硅酸三钙水化的控制。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b65798f0a26925c52dc5bf73.png)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混凝土失去塑性但不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失去塑性且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成为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对混凝土施工非常重要,混凝土到了初凝意味着混凝土已经到了触变极限,也就是说混凝土已失去塑性,不能你采用震动棒,高频振捣器,混凝土都已无法发生塑性变形,也就到了混凝土施工的极限,初凝后的混凝土不能再进行施工,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强度下降,蜂窝狗洞。
而混凝土终凝标志着混凝土一开始具备强度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的。
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
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而言,一般需要初凝时间长一些,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运输、浇筑和振捣时间,因为这些工作必须在初凝前完成。
混凝土初凝后,终凝越快,即初凝与终凝的时间间隔越短,对提高施工速度越有利,因为终凝越快,强度增长就越快,就可以越快开展后续工作。
然而,对于浇筑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需要控制混凝土温升,防止温度应力裂缝,就必须控制水泥的水化慢一些,这时初凝与终凝的时间间隔就会比较大。
从初凝到终凝过程,正是水泥水化进程最快阶段,也是水化放热最集中的阶段,延缓水泥水化,必然延迟混凝土终凝。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初终凝时间,不能代表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需要根据施工条件来进行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缓凝、早强组分)、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环境温度均会影响初终凝时间。
所以,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实际上是在较大范围变化,初凝在1~6小时,终凝在3~24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
追问如何控制初终凝时间差回答一般来说,使用化学缓凝剂或粉煤灰、矿粉,会同时延缓初凝和终凝时间,并且增大初终凝的时间差。
反之,使用化学速凝、早强剂或硅灰,会同时缩短初凝和终凝时间,并减少初终凝的时间差。
现在,最具技术挑战的是,使混凝土缓凝(2~3小时),同时初凝后马上终凝,强度快速增长,可以快速脱模,加快模板周转,提高施工或生产效率。
这适合一些薄壁结构或制品。
0度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0度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44ecdf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8.png)
一、概述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衡量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评判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指的是混凝土开始凝固并失去流动性的时间,而终凝时间则是混凝土完全凝固的时间。
这两个指标对于混凝土的施工、使用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0度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二、理论探讨1. 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影响因素(1)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比例,水灰比越小,水泥的胶凝时间就越长,因此初凝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2)水泥种类:不同种类的水泥其水化速度和初凝时间均不同,普通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而快凝水泥的初凝时间则较短。
(3)外加剂:掺入外加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性能,例如减缓或加快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2. 混凝土终凝时间的影响因素(1)气温:气温是影响混凝土终凝时间的重要因素,温度较低时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会变缓,终凝时间会相应延长。
(2)水灰比: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其终凝时间一般较长,因为水润滑作用影响了水泥颗粒的结晶过程。
(3)水泥品种:不同品种的水泥其水化速度和终凝时间也各不相同,高早强水泥和普通水泥的终凝时间差异较大。
三、实践经验1. 测定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方法(1)初凝时间的测定:初凝时间的一般测定方法是使用细度模具,在混凝土表面平放细度模具,用手轻轻敲击细度模具,如果细度模具下沉,混凝土开始失去流动性,则记录下时间。
(2)终凝时间的测定:终凝时间的测定一般采用捏压法,用手指捏压混凝土表面,如果混凝土已经凝固不再裂纹,即可判断为终凝时间。
2.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调节方法(1)调节水灰比:通过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一般来说,较大的水灰比会导致较短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2)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量:外加剂可以对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量可以调节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3. 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实际工程中,了解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c6571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5.png)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混凝土是建筑行业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现代建筑中普遍使用,尤其是高层建筑的结构支撑。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使用不当,会对建筑安全造成危害,这就要求混凝土必须满足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初凝和终凝标准。
首先,混凝土的初凝指的是经历搅拌后,混凝土中水分和水泥介质混合后,混凝土开始凝结成形硬度增大的过程。
在初凝期里,混凝土处在集料共混阶段,这一阶段是混凝土最为脆弱灵活的阶段,也是混凝土的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它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强度。
因此,初凝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根据《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初凝时间范围是3~7分钟,若超出此范围,混凝土的性能将会受到影响。
其次,混凝土的终凝指的是混凝土完全凝结的过程,是混凝土强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终凝时,混凝土中的水分已经完全被水泥吸收,混凝土开始凝固,形成自身的机械性能。
混凝土终凝标准规定,混凝土从搅拌至终凝需要大约20~30小时,若终凝速度超出此范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将会受到影响。
再者,混凝土初凝和终凝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混凝土的变形问题,即混凝土的变形率。
混凝土的变形是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筑造混凝土结构物时,混凝土的变形率一般不能超过1%,若超出此范围,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将会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对建筑安全造成潜在的危害。
此外,混凝土施工中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由于混凝土的水泥和水分混合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一过程会增加混凝土的温度。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超过41℃,若温度超过此范围,混凝土的性能将会严重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建筑安全。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提出了相关要求,以规范混凝土施工行为,其中包括:初凝时间在3~7分钟,终凝时间在20~30小时,混凝土变形率不超过1%,混凝土温度不超过41℃。
混凝土施工者应当认真遵守这些标准,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建筑安全。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e64fe8deddccda38366baf2e.png)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混凝土失去塑性但不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失去塑性且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成为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对混凝土施工非常重要,混凝土到了初凝意味着混凝土已经到了触变极限,也就是说混凝土已失去塑性,不能你采用震动棒,高频振捣器,混凝土都已无法发生塑性变形,也就到了混凝土施工的极限,初凝后的混凝土不能再进行施工,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强度下降,蜂窝狗洞。
而混凝土终凝标志着混凝土一开始具备强度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的。
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
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而言,一般需要初凝时间长一些,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运输、浇筑和振捣时间,因为这些工作必须在初凝前完成。
混凝土初凝后,终凝越快,即初凝与终凝的时间间隔越短,对提高施工速度越有利,因为终凝越快,强度增长就越快,就可以越快开展后续工作。
然而,对于浇筑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需要控制混凝土温升,防止温度应力裂缝,就必须控制水泥的水化慢一些,这时初凝与终凝的时间间隔就会比较大。
从初凝到终凝过程,正是水泥水化进程最快阶段,也是水化放热最集中的阶段,延缓水泥水化,必然延迟混凝土终凝。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初终凝时间,不能代表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需要根据施工条件来进行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缓凝、早强组分)、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环境温度均会影响初终凝时间。
所以,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实际上是在较大范围变化,初凝在1~6小时,终凝在3~24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
追问如何控制初终凝时间差回答一般来说,使用化学缓凝剂或粉煤灰、矿粉,会同时延缓初凝和终凝时间,并且增大初终凝的时间差。
反之,使用化学速凝、早强剂或硅灰,会同时缩短初凝和终凝时间,并减少初终凝的时间差。
现在,最具技术挑战的是,使混凝土缓凝(2~3小时),同时初凝后马上终凝,强度快速增长,可以快速脱模,加快模板周转,提高施工或生产效率。
c20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c20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51ec883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0.png)
c20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C20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C20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等级,其强度等级为C20,代表着其抗压强度为20MPa。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两个重要的时间参数。
初凝时间指的是混凝土开始凝固并且无法再被搅拌的时间点。
混凝土在初凝期间,其流动性逐渐降低,无法再进行振捣和搅拌,因此初凝时间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进度控制和操作非常重要。
初凝时间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胶比、外界温度、水泥种类和掺合料等。
水胶比是影响初凝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胶比指的是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胶凝材料(水泥和粉煤灰等)总重量的比值。
一般来说,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初凝时间越长。
而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差,初凝时间越短。
外界温度也会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产生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初凝时间会相对较短。
而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减慢,初凝时间会相对较长。
因此,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控制初凝时间。
水泥种类和掺合料也会对初凝时间产生影响。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凝结特性,部分水泥种类的初凝时间较长,部分掺合料的加入也会延长初凝时间。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水泥种类和掺合料的选择,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与初凝时间相对应的是终凝时间。
终凝时间指的是混凝土完全凝固并且达到设计强度所需的时间。
混凝土在终凝期间,其强度逐渐增加,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终凝时间同样受到水胶比、外界温度、水泥种类和掺合料等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时间参数。
合理控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调整水胶比、控制外界温度、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掺合料等手段来控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总结起来,C2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与施工进度和混凝土强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
凝时间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混凝土失去塑性但不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失去塑性且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成为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对混凝土施工非常重要,混凝土到了初凝意味着混凝土已经到了触变极限,也就是说混凝土已失去塑性,不能你采用震动棒,高频振捣器,混凝土都已无法发生塑性变形,也就到了混凝土施工的极限,初凝后的混凝土不能再进行施工,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强度下降,蜂窝狗洞。
而混凝土终凝标志着混凝土一开始具备强度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的。
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
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而言,一般需要初凝时间长一些,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运输、浇筑和振捣时间,因为这些工作必须在初凝前完成。
混凝土初凝后,终凝越快,即初凝与终凝的时间间隔越短,对提高施工速度越有利,因为终凝越快,强度增长就越快,就可以越快开展后续工作。
然而,对于浇筑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需要控制混凝土温升,防止温度应力裂缝,就必须控制水泥的水化慢一些,这时初凝与终凝的时间间隔就会比较大。
从初凝到终凝过程,正是水泥水化进程最快阶段,也是水化放热最集中的阶段,延缓水泥水化,必然延迟混凝土终凝。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初终凝时间,不能代表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需要根据施工条件来进行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缓凝、早强组分)、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环境温度均会影响初终凝时间。
所以,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实际上是在较大范围变化,初凝在1~6小时,终凝在3~24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
追问如何控制初终凝时间差?
回答一般来说,使用化学缓凝剂或粉煤灰、矿粉,会同时延缓初凝和终凝时间,并且增大初终凝的时间差。
反之,使用化学速凝、早强剂或硅灰,会同时缩短初凝和终凝时间,并减少初终凝的时间差。
现在,最具技术挑战的是,使混凝土缓凝(2~3小时),同时初凝后马上终凝,强度快速增长,可以快速脱模,加快模板周转,提高施工或生产效率。
这适合一些薄壁结构或制品。
有公司宣称,借助纳米技术的外加剂,可以使硅酸盐水泥做到这样,但至少在中国还没有见到应用。
中国使用硫铝酸盐水泥,仅使用缓凝剂倒是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但实际上是依赖硫铝酸盐水泥强度发展快的特点。